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导读拉康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导读拉康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27 05:3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导读拉康读后感精选10篇

  《导读拉康》是一本由肖恩·霍默 (Sean Homer)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9.00,页数:22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导读拉康》读后感(一):一个比喻

  恋爱中的人常常会虚构出一个完美恋人形象。这个建构出来的恋人本身,就是一个能指意义上的“象征界”(“符号界”)。这个虚构出来的形象意味着完美情人村上春树的百分之百女孩??),而这个完美情人的含义,则大约相当于“想象界”...

  然而事实上,你的恋人并不完美,他有各种缺点相处困难让你感慨婚姻坟墓之类(跑题了).啊,这么一想真是悲哀啊!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日常胡说1/1)。理想现实之间永远存在落差,或者换句话说,爱情本来就是痛苦的。我们甚至还可以说,人生就是痛苦的,如痴人说梦,充满喧哗与骚动而没有任何意义……那么问题来了,这痛苦的爱情,痛苦的人生啊,就是“实在界”...................

  看拉康还能这么丧的,还有谁!还有谁!(我只是在碎碎念,纯属胡说八道!!!)

  《导读拉康》读后感(二):我们该如何阅读拉康

  1. 我豆瓣上有一位友邻,是名心理咨询师。在我们一起吃饭时,她对我说:每当看到拉康小组又发新文字了,她都会在QQ上开一个窗口与一位好友笑着说,你看,快看,他们又发东西了,这些谁也看不懂的东西。然后是一阵嘻嘻哈哈。

  那次,我没有正面回答脑海里快速闪过,要如何通俗介绍拉康呢?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以拉康理论复杂程度,没几年是根本看不懂的。

  然而没有几年的光景,这种不可能的事似乎真的就发生了。

  这是一本出色的书,感谢新雨的翻译让我可以有幸阅读到它,既可以厘清拉康的一些重要概念同时又可以介绍给一些朋友,那些因为概念杂多而望而却步的朋友。相比我正在尝试将某个具体概念情境化的写法,学者肖恩•霍默(Sean Homer)的这本小书简直可以算是鸿篇巨制了。

  2. 于是,有趣的是,这本书一出现必然带有一个宿命式的原罪:一方面作为一本导论,它出色的完成自己使命逻辑严谨,援引丰富,理论的产生对比清晰可见,甚至翻译的语言也很简洁;令人有阅读的快感,甚至欲罢不能等等;而另一方面,依内容而言它却又是介绍拉康的书,这个一向以文风大胆语意艰辛晦涩有许多的文字游戏而著称的精神分析大师的文字。于是,有个问题跳了出来:我们可不可以,用简单方式来阅读拉康?

  这或许本身也是一种冒险。

  精神分析,一种奇妙私人体验,一种难以言表模棱两可的言说;当它形成理论时,却又是千奇百怪的运作于事后制作的逻辑之中。每一个症状的制作背后,都有一个无法表达的实在创伤,如果非要问为何这样,那得到的回答也会如登山家乔治•马洛里所言一般——“因为它在那里”。

  同样,当我们尝试援引一个精神分析术语来涵盖自己所遭遇的个案时,它通常是一个分析家/咨询开始关闭了自己无知激情

  我曾经遭遇过这样的时刻:当我和几个咨询师在饭桌上闲聊拉康俄狄浦斯期里的性倒错结构时,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某类情境下,容易产生同性恋,在我还没有充分享受“理论的快感”时,桌子一侧的某位咨询师说:我就是同性恋,就是遭遇过你说的类似的情境。

  气氛突变,这个话题突然就变得不再能延续了。语言本来是用来自由言说的,概念是某种公共共识用以连接交流,现在却突然捕获了一个“症状”,那么继续说概念,也就意味着眼前的这个人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对于这个“症状”的言说。空气中隐隐地有种“谋杀”的味道

  于是,精神分析的言说,从来都是一种困难,它不同数学家或者物理学家有一个共同的基础甚至假设,就可以一起演算一个可重现的过程,而是关于交流双方的想象和认同的歧义性相遇。当拉康将之归结于能指优先、语言的歧义性的时候,等于将之归结于是两个主体意识擦肩而过。那么交流困难的出现,也就不难理解了。

  可是,学精神分析的小伙伴们,还能不能在一起好好游戏好好说话了?

  3. 假设我们并不急于用拉康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精神分析/心理咨询 临床,那么其实拉康理论的影响还可以存在于多个方向,你可以在文学理论/文学批判电影理论、社会学社会意识形态甚至女性主义之中看到它的踪迹。在这个时候,还是可以按照意识运作的方式来读懂拉康的。

  以本书为例,它介绍了拉康的几个主要概念:

  •想象界(Imaginary)与象征界(Symbolic)

  •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与阳具的意义(meaning of the phallus)

  •主体(subject)与无意识(unconscious)

  •实在界(Real)

  •性别差异(sexual difference)

  从哲学角度上要解释这些概念也是最好的一个角度,更何况作者还放了一些例子来帮助理解,故而无论是拉康的小白还是小黑,都可以从中获得某些知识。这些知识会让你直接了解拉康是如何设置他的理论,并清晰地知道他在讲什么。依我的判断,这会让你短时间内会有个感觉,觉得自己看穿了拉康。不过,在你看到下一个章节“拉康之后”,发现各种对拉康理论的发(误)展(用)和挑战之后,这种错觉也许很快会消散。这也是本书另一个有趣的地方——如果你真的对拉康感兴趣,读完这本书之后,会沿着它提供的线索搜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深入阅读。

  (其实不用深入阅读,你也可以看出来,还有许多拉康的重要概念并未出场,譬如拓扑学,L图式,R图式,欲望图表等等并未出现)

  4. 好莱坞电影《大卫戈尔的一生》(The Life of David Gale)中有一段关于拉康理论的引用,作为电影的重要情节出现:“你们知晓拉康的观点幻想必须是非现实的,因为在你得到所寻找的东西时的那一刻,那一秒,你就不再或不能再想要它了。为了继续存在,欲望必须使它的客体对象永远不在场。你想要的不是“它”,而是对“它”的幻想。所以欲望支持疯狂的幻想。”我无意在此以拉康的理论来为电影中的大卫戈尔做分析,但可以借此来结束本文——

  读拉康相关的书,总是容易产生幻想,由此来支撑对于拉康这个大他者的欲望。拉康身上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魅力,我们读了许多书却总是找不到这个东西是什么(客体a),它就是我们不断试图填充的那个“洞”,我们借此完成(终究要完成)一次异化和分离。最终,一个拉康式的主体就诞生了。

  这是我们必由的命运吗?知物不言言误不禁。

  《导读拉康》读后感(三):导读拉康总结

  吐槽一句,这么多年了,书评日记格式都不支持,其他七七八八的事情豆瓣倒是折腾了不少,真的是有病,有钱了烧的吧

  这本书真的是极好的,我就大概总结下,基本是摘抄加逻辑连接词,参考了那本日本人的《镜像阶段》和南京大学朱晓兰的一篇博士论文《凝视理论研究

  想象界

  想象界这个概念的发明主要为了解决“什么是自我”的问题,先回顾一下其他各家的自我概念的构建:

  弗洛伊德的自我:弗洛伊德的自我是夹在本我和超我之间的一个在背后默默运作的机制,用于进行心理防御道德判断

  胡塞尔现象学自我:认为自我联系人类的意识,而人类的意识是主动构建或“有意向于”现象的过程。对于无法为我们经验把握的现象(无法产生意向),就被“置入括号”。

  海德格尔发展了这一理解,认为人类总是从特定情境感知世界,而我们的基本欲望就是对当前情景进行“跨越”(自我抛掷),人类的主体性,就涉及这个把自己抛掷到未来的持续过程。

  萨特对其进一步发展,发展出两个概念,一个是“虚无”,人在朝向未来,投射出理想的自我并向其抛掷之时,他便不再只是当下的自己,这时,他从理想的状态回头看自己,而否定眼前的自己。否定自己,就是将眼前的自己虚无化。但是,人们藉以否定当下状态的理想既然尚未实现,所以也是一种虚无。另一个概念是“对象化的我”,这涉及到他者对我的注视,当我在偷窥钥匙孔,没有他人在的时候,我是世界的主人万物汇聚在我的意识中,主体与自我同一。忽然地毯发出了声音,我发现有人在注视我,此时自我在他人的注视下崩溃,我成为了他人注视的对象,这就是“对象化的我”,这就造成了“自我”的异化。

  黑格尔类似于萨特:主人和奴隶,主人依赖于奴隶

  镜像阶段

  最后演化到了拉康,拉康把萨特的这一套,转移到了无意识领域,发现了“镜子阶段”。婴儿刚出生,因为生理原因知觉不到完整自我,只有支离破碎的知觉。直到6到18个月的时候照了镜子。体验到了一个能自我控制整体的快感,和之前支离破碎的知觉形成对比,并形成了对镜中形象的认同,认为这个形象就是自己。但这个形象只是出现在镜中的他者,这也就意味着,主体其实是把他者认同为了自我,自我诞生了,但这是一种想象的自我,这也就是所谓“想象界”。自我是一种基于对破碎和异化的拒绝的误认。

  镜像阶段被用在很多场合,比如拉康自己接触过的病例埃梅,这个病例没在本书中提及,但很有参考价值

  埃梅有受迫害妄想,认为Z夫人从中作梗让她投稿小说没能被接纳,有一天遇到Z夫人并将其杀害。之前埃梅羡慕Z夫人光鲜的形象。

  埃梅生命中母亲姐姐同事C小姐和Z夫人,都是埃梅是自己作为自己来加以认知,并把统一完整形象反射给自己,类似于镜中之像的人物。镜中人拥有埃梅的各种对自己的理想,如强势优雅,有地位等等。埃梅在他者的形象中体验自己,她活在对他人的想象中。因此埃梅受到了他人的支配,不若镜中的他者,社会上的他者是不受埃梅控制的,这相当于剥夺了她对自身的掌控的快感。埃梅想要投稿的小说被拒绝,意味着她没能达到她的理想形象,也就意味着她失去了控制,对应于镜像阶段,为什么镜中人得到了某物,而自己不可以呢?那只有一种解释,镜中人窃取了这个东西,于是她产生了被迫害妄想,认为是Z夫人阻碍发表小说,于是她决心夺回自己的理想形象,谋杀了Z夫人。

  镜像阶段的理论在电影理论中也有应用,鲍德里认为,观众和电影中的人可以对应于拉康的镜子阶段。观众作为主体,为了让电影中的形象有完整的意义,于是对形象序列进行联结。

  而电影认同的产生,就是视觉功能的优先和运动能力的滞后,人坐在椅子上,是不能动的,而电影中的人,可以上天入地。这类似于婴儿无法知觉到自己的身体整体,但可以通过镜子获得完整的形象。

  象征界

  索绪尔语言学:当我们使用语言时,我们依靠的是一个由词汇,句法,语法习俗构成的背景。我们运用语言时意识不到所有这些元素的存在,但他们却决定了我们可以言说和无法言说的东西。

  能指:声音或文字

  所指:概念

  能指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由社会习俗决定,个别符号不存在意义,语言规定了符号之间的差异,符号借由这个差异系统,通过和其他符号的差异来获得自身意义。

  语言的“纵轴,也叫聚合轴”,就是可以替代的词语,如:

  牛屎

  我坐在椅子上。

  王座

  牛屎,椅子和王座,就形成了纵轴(聚合轴)。

  语言的“横轴,也叫句段轴”,就是词语之间的相对位置,如:

  明天我们要离开巴黎

  巴黎明天要离开我们

  就是横轴(句段轴)的变化

  语言永远是一个符号到另一个符号的“意指过程”,永远不会停止于真实世界的某个指涉物。

  总结一下,索绪尔认为,语言先于意识,因为意识诞生于语言。语言不反映现实,语言系统规定了我们经验的本质。语言不是绝对的意义系统,而是一个相对的差异系统。

  比索绪尔更为彻底,拉康认为能指优先于所指,一个能指并不指涉一个所指, 能指所指之间永远存在一个屏障,一个能指只会指涉另一个能指,形成了一个永无止境的能指链,而“所指在能指下面不断的滑动”。

  索绪尔认为有一个内在于我们的结构支配我们说出的话,而拉康认为这个结构就是我们的无意识,所以无意识是受到语言支配的。

  而弗洛伊德认为我们的无意识是一些离散的形象,产生于我们的幼年时期,只有在我们意识薄弱时,或者从我们语言的错乱才能察觉到他们的存在。

  象征秩序

  一旦出现了象征符,一切事物都会被象征界的法则和结构所规定。

  无意识由“能指材料”构成,是一个超出我们控制的意指过程。但他并不是我们说的语言,而是所谓“大他者的辞说”,大他者永远和主体相异,这种相异性形成了无意识的核心:也就是主体相对于大他者的“缺失”。

  俄狄浦斯情结和阳具崇拜

  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希望同性父母死亡的欲望并伴随着对异性父母的性欲望。孩子要学会如何解决这个矛盾,这一过程发生在3到5岁,之后消退并潜伏,直到青春期重新出现。

  而拉康把这一套理论象征化了。俄狄浦斯情结意味着从想象界到象征界的过渡,在想象界,孩子和母亲,或者说和孩子的想象界中的母亲是相互欲望的封闭结构,而第三者,以父亲的名义打破了这一相互欲望的封闭结构。这个父亲的名义并不需要一个真实的父亲或男性,但他的介入禁止了孩子的欲望,孩子意识到母亲还有其他的欲望指向,孩子因此开始把自己作为和母亲相分离的存在而认同,这个关键的能指,就是“阳具”。

  在弗洛伊德那里,阳具就是具体的指男性的阴茎,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

  阳具是想象的,孩子渐渐认识到自己并非母亲的唯一欲望对象,母亲的欲望总会指向第三方,而阳具就是孩子为了重新获得母亲的欲望而假定这个第三方具有的东西,于是阳具就联系着一个孩子所不具有的,已经丧失的而且无法找回的对象,所以这是想象出来的阳具。

  阳具是象征的,父亲的名义(并不是真实的父亲),是一种象征性的能指,他闯入了孩子的想象世界(和母亲的二元想象世界),他开启了孩子的意指过程。阉割意味着对“缺失”的承认:

  对于男孩,他必须接受在现实中无法拥有那个想象的阳具的现实,才能接受自己在象征的层面拥有阳具,并为之努力。

  对于女孩,必须放弃自己对母亲的“阳具性认同”,女孩自己会致力于成为阳具。

  男孩和女孩对这种缺失的“接受”,是一种认识,是属于象征界的。

  上面所说的父亲,是社会法则的化身,而所谓父性隐喻,就是在纵轴(聚合轴)上,用对父性法则的追求来替代对母亲的欲望:

  孩子希望成为父亲来获得母亲的欲望,而这里的父亲是象征性的,成为父亲意味着服从父性法则,于是父性隐喻内化,就形成了弗洛伊德的“超我”。超我,意味着拥抱象征界,是婴孩向文化的过渡。而对乱伦的禁止,就是这个父性法则的一部分,而因为每个人的根本欲求都是乱伦,所以超我律令越强大,人的内疚也就越强。

  联系到反犹主义:新雅利安国作为社会象征秩序,而犹太人被认为是其阻碍,于是乎超我开始发挥作用。

  无意识的主体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关乎形象和感觉,属于原初过程,而意识涉及语言,属于次级过程。

  拉康则彻底反对之,认为无意识是由能指规则所支配,语言把感觉和形象转变成了结构。所以无意识是一种超个人的象征秩序(大他者)施加在主体之上的“效果”。所以无意识的结构和语言一样。注意这里的语言是指建立在差异关系之上的能指系统。

  所指在能指下方不断滑动导致意义无法固定,因而无意识在象征秩序中表现为所指和能指之间的“缺口”(gap)。

  拉康发明了两个他者:大他者和小他者,所谓小他者,就是那个想象的他者,是那个完整和统一的,被我们赋予了完满的存在感的那个自我的映像。而大他者,就是象征秩序,永远无法和主体同化,因此对于主体有一种“绝对相异性”。大他者经过语言流进了我们的欲望,比如父母对我们的希望,而我们的无意识充满了这些外来的欲望,故而无意识是“大他者的辞说”。

  异化:婴儿首先误认镜中人为自我,这是一种异化,随后,主体登陆了象征界,被语言霸占,又是一种异化。

  分离:分离是一种欲望,孩子借此同母亲分离开来,也就是父性隐喻,这也是主体的“缺失”和“想要成为”。母亲作为最初的大他者,也是有欲望的,这也就是大他者的欲望,大他者的欲望中为主体所不理解的部分,就是那个假想的阳具。

  拉康的主体是通过异化和分离这两个运动构成的,主体只会在异化和分离的瞬间闪现出来:主体试图用语言表达大他者的欲望(主体之缺失),他只能通过认同大他者领域中的能指来构成自身,但这个能指链永远无法填补主体和大他者之间的缺口。主体就在其中交替的出现和消失。主体悬置在“将要成为的主体”和大他者的领域之间。

  实在界(real,真实界)

  实在是象征之前的位置,比如婴儿饥饿了,可以被奶瓶满足,于是奶瓶就成了婴儿饥饿的“对象”,而实在界是产生饥饿的位置,而不是作为对象的奶瓶。我们之所以知道实在界的存在,是因为我们体验到了他。他作为一种符号:婴儿被饿的啼哭,进入了我们的辞说,但他从中发源的位置(产生饥饿的位置),却是超越象征的。所以实在界是无意识层面的,他以“需要”的形式闯入了象征界。但实在是不可象征化的。

  比如,主体过早地遭遇了性侵,但却无法理解发生了什么,性侵这个事情在主体的象征界完全是不存在的,所以只能在主体的无意识中留下“创伤“。

  创伤也就意味着在意指过程中存在某种阻塞或固着(婴孩无法理解性侵,能指链阻塞)。于是创伤是“实在”的,因为他始终无法象征化,并且是永远处于主体中心的永久错位。无论我们之后如何想办法将这个创伤诉诸于语言(象征化),也总会有某种东西残留下来,这个残留下来的“剩余”,也被拉康称为“X",就是实在界。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提到,梦有一个不可穿透的坚硬内核,一个超出我们理解的“中心点”。这个象征界中丢失的核心,就是所谓“大写之物”,他超出了所指,他不可知,所有的其他象征界的内容都是在尝试填补这个缺口。这个东西不在任何地方显现,是一个缺失的东西,但悖论的是,这个从不存在的东西,竟然却是缺失的东西。这个东西,这个大写之物,也就是后来的对象小a。他作为虚空或空无处在主体和象征界的核心,旨在填满这个空无的欲望就创造了对象小a。

  对象小a是大他者的缺失,注意了,他不是缺失的某个对象,而是说就是这个缺失本身。所以欲望是没有对象的,欲望涉及到一种持续的对于缺失之物的寻找。

  幻想

  幻想被拉康认为是现实的支撑,他抵御了实在界对于我们日常经验的入侵。幻想涉及主体对于实在界的主观化过程。

  享乐

  享乐是我们通过其缺位或不足而体验的,也就是说,我们无法说出享乐为何物。我们总是不满足,但我们却不知道追寻的是什么,以至于我们为其赋予了一种恒定性。

  男女享乐之区别:

  首先,无论是男性特质享乐还是女性特质享乐,都可以被任何性别的人体验到,这仅仅是不同种类的享乐。

  男性特质享乐,也就是我们大多数人,在大部分时间都在体验的享乐。男性结构的享乐的特征,是一种总会留下缺钱之物的(不)满足感,在于把大他者转变为对象小a(尽一切努力在象征界尝试填补那个空缺),并错误的认为这个对象可以充分满足我们的欲望。因其根本特征在于失败,所以这是一种阳具的享乐,一种我们必然最终会反复体验到被阉割的享乐。

  女性特质享乐,被称为“另外的享乐”,这种享乐的问题在于无法被言说。是一种我们体验到的但却无法言说的享乐。比如神秘主义者的狂迷状态,他们都声称体验到了一种狂迷的享乐,但却对这种享乐一无所知,或者说无法用语言表达这种享乐。这就是女性特质的享乐。

  男性和女性的一个关键性差异就是,男性只能体验到阳具享乐。

  《导读拉康》读后感(四):拉康随手拍

  对象a就不是我们丧失的对象,因为如此一来,我们便能够找到它并满足我们的欲望。相反,它是我们作为主体而具有的一种恒定的感觉,亦即感觉到某种东西是从我们的生活中缺失或者丢失的。我们总是在寻觅满足、寻求知识、追逐财富和渴望爱情,而每当我们]达到了这些目标,就总是会存在着某种更为我们所欲望的东西;虽然我们无法相对准确地找到这个东西,但是我们却知道它就在那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拉康的实在界理解为处在我们存在核心的空洞或深渊,它是我们不断试图去填补的东西。对象a既是空隙,也是缺口,而不管是什么对象在我们的象征现实中暂时性地填补了那一缺口在此重要的是要记在:对象a并非这一对象本身而是掩盖这缺失的功能。

  《导读拉康》读后感(五):拉康的名片

  20世纪初,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对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弗洛伊德因此被誉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一百人之一。

  弗洛伊德的作品,如《梦的解析》,充满着小说情节一样的分析案例,通俗易懂,可读性强,以至于很多人读过后便认为自己也学会了精神分析,而忽视了精神分析其实是门极具操作性的临床医学。因此,作为弗洛伊德思想的继承者和开创者,拉康的学说深奥难懂,艰涩隐晦,正如拉康自己所言,“《书写》无法被轻易阅读,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我曾想它们是不打算被阅读的。”拉康用文本的晦涩性作为任何对其思想的简单吸收和还原的抵御,这种晦涩也正如他的研究对象:无意识本身。

  人们容易对晦涩和艰深的作品望而却步,于是一些简易的导读和通识读本应运而生。也有些人会说这些读本是拾人牙慧,但在一门艰深专业的学科面前,谁不是从无知的婴幼儿阶段开始?就此来说,从易于消化的导读本入手好比进入某生领域前先看上一遍地图,了解大概地貌及主要标识,是明智的选择。出于这个缘由,重庆大学出版社了一套“思想家和思想导读”系列,《导读拉康》即是其中一本,语言通俗易懂,脉络分明,层次清晰,将拉康学说的背景意义、基本概念及在各领域的影响一一道来,形成一张认识拉康的明片。

  《导读拉康》介绍了拉康思想的几个基本概念,并用实例解释了他的这些思想在文学和艺术上的影响,拉康最主要也最难理解的便是以下三个概念:

  1.想象界。想象界是自我的领域,是一个由感知觉、认同与统一性错觉所构成的前语言领域。想象界中的主要关系,是一种与自发 关系,也就是说,是与身体本身的镜像关系。想象界的概念对电影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拉康的镜子阶段理论被看作对应着电影观众与被投射屏幕上的形象之间的关系。

  2.象征界.受结构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 及语言学家索绪尔的影响,拉康形成了他的象征秩序的核心概念,即把无意识作当语言那样结构的思想,正是这种将语言学引入精神分析的创新,使拉康的的无意识与非弗洛伊德的个体无意识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区别开来。

  3.实在界。实在界并非物质实在,“是驱使饥饿的“需要”,而非满足需要的“对象”,亦即实在界是饥饿时对面包的渴望,而非面包这个物质。无论我们通常试图怎样去把我们的烦恼和痛苦诉诸于语言,总是会有某种东西残留下来,这个拉康称之为X的剩余部分,就是实在界。

  这些理论 初看之下难以理解,所以虽只200页的小书亦不容小觑,外行读来还是颇费气力,不得不专注精神,细细琢磨,明白了拉康的这些基本概念,便可借此一叶而知秋之气象。

  除此之外,对我个人而言,书中拉康的性别差异理论别有趣味。按他的说法男性特质与女性物质并非生物学上的给定,而是指派了男人和女人都可以达到的两种性化的主体位置。这似乎是对同性恋现象的有力解释。同时,因为男性特质与女性特质是两种非互补性的结构,我们并不能在伴侣身上找到我们想要的东西,亦即存在着“有情人在心上人身上看到的东西与心上人知道自己所是的东西”之间的不对称性,这些理论,或许能给失恋的人们一些安慰。从导读本一览宏大思想的概貌,从而发现吸引自己的内容,就沿着书中的线索继续走下去,这就是导读本的意义所在。

  《导读拉康》读后感(六):引至胜境的悦赏之书——《拉康导读》

  钟小君

  无论是对于一个读书人还是一个热衷精神分析的体验者而言来说,拉康理论可能都是必须接触到,并且难以离弃的。

  我相信初读会有难度,因为我就是这样悟性和理解力都比较迟钝的人,但是往往,越是迟钝,越是会有顿悟至乐之感。比如“镜像理论”,镜像理论是拉康思想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甚至他本人也经历十三年之久才逐渐完善修正,最终得以面世。

  所以阅读拉康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也是之所以会有《导读拉康》这样的小册子(其实内容丰厚)出版,并受到多数精神分析受众的爱读之原因。拉康不易懂,但是阅读《导读拉康》却是非常快意,因为很多艰涩的术语名词,被解释的相当深入浅出。即使是一个普通的阅读者,偶尔接触到这个拉康理论的概念,也会生出好奇之心:喔?他竟然跟佛洛依德有不同耶……所以必定会在记忆里留下备忘,下回无论如何也得找一本拉康好好读,哪怕啃得艰涩如苦瓜,也是余味悠长。

  名著或著名理论家为什么需要导读?因为读者不是学者,难免做个懒人,希望有一条捷径,得以走近方窗,对一些未解之物先窥为快,有意趣,继续深究,于己之愿相去甚远,至少也有所了解,不至一无所知,但也不必冤枉投入过大精力。这么说来,好似读者都很势利,但是其实人生有限,先识导读,于己于人于作者都是善莫大也。

  该书作者对于拉康理论和生平所做的研究,可以说是事无巨细,至少,跟精神分析有所趣味的人,对于这样的导读,会感到非常喜乐。

  一本好的导读,如同准备体验细听一曲宏达的交响乐,之前先赏悦了一段《多瑙河之波》,情绪和天空都甚感蔚蓝,在这样的过门乐曲引领之下,我们走进恢弘的圆屋顶殿堂,去深究那每一块砖石每一个音符所蕴含的深意,并可以代入自身的体验,批判或者分享到精神分析之路的阶石。

  《导读拉康》可以做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