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利坚刀锋:首度揭开无人机与世界尽头的战争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美利坚刀锋:首度揭开无人机与世界尽头的战争的读后感10篇

2018-07-02 04:5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利坚刀锋:首度揭开无人机与世界尽头的战争的读后感10篇

  《美利坚刀锋:首度揭开无人机与世界尽头的战争》是一本由马克·马泽蒂(Mark Mazzetti)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31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美利坚刀锋:首度揭开无人机与世界尽头的战争》读后感(一):无人机:高效价廉维系全球霸权

  本书作者马克•马泽蒂,是美国最杰出国家安全事务记者,获得过多项新闻界的顶级奖项

  读过本书,首先我感到作者的写作态度严谨的。因为本书以美国官方尚未公开秘密战争为写作对象,所以,作者的写作过程面临着巨大挑战。本书是作者成百上千次在美国国内外采访结晶材料的取舍以信息可靠度为前提。并且,尽可能地引用公开资料和解密的政府档案,而书中所摘录的美国政府档案,大部分是由维基解密首次公布。在复述多人之间的对话时,引号的使用是非谨慎的,那就是在信息源非常确信的情况下才用。

  通过本书,我第一次对美国中情局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深入了解总体上的认识是:目前,中情局已经成了一个“军事——情报复合体”,本书即介绍了它的结构转变过程;另外,情报工作传统上是政府的基本功能之一,如今在美国已经私有化。同时,作者向我们诠释了美国新型的作战模式,即彻底依赖中情局和五角大楼的秘密战争。

  1947年,中情局成立之初,主要职责是监视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收集各国政府的情报等间谍工作。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该机构也曾密谋暗杀外国首脑,但在七十年代,随着秘密暗杀外国领导人内幕逐渐曝光,暗杀行为被福特总统下令禁止。

  但是,一切皆因“9•11”事件改变。在此后十年的秘而不宣战斗中,中情局发生了巨大地转变,由一个仅致力于窃取外国政府机密的传统间谍机构,演变成了一部杀入机器,一个热衷于开展猎杀行动的秘密组织。上一代中情局人员接受训练是一个情报部门应该不惜代价避免杀人,而“9•11”后加入中情局的官员,只经历过对人的围捕和猎杀。

  由于其收集政治社会情况的能力已经弱化,所以,中情局便将一些基础性工作分包给外围的承包商。同时,由于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中情局自身的安全人员捉襟见肘,雇佣了越来越多的安保人员。

  现在,中情局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军事——情报复合体”,越来越像一个机密的、缩小版的“五角大楼”,彻底地改变了美国的交战方式

  在“9•11”袭击发生前,五角大楼极少参与间谍活动,而“9•11”之后,五角大楼已经在间谍游戏渐行渐远

  如今的美国,士兵与间谍的界限已经模糊。在前往世界各地执行秘密任务上,人们已经无法区分哪些是军方的任务,哪些是中情局的任务。

  本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展示了作者最新调查成果——美国无人机秘密战争内幕。实施无人机袭击是美国新的作战方式,它被称为“手术刀式打击”。因为这种“手术刀式”作战法能够避免承担“推翻政府并由美国占领数年这样混乱昂贵的代价”,降低了发动战争的门槛,使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在他国开展猎杀行动。并且操作无人机的驾驶员可以在距战场数千英里之外的军事基地甚至美国本土,毫无风险

  这一场在也门、东非及巴基斯坦秘密进行的战争,虽然正在进行中,但至今尚未被美国官方承认。无疑,这种秘密战争为美国高效价廉地继续维持全球霸权具有里程碑意义

  文字指瑕:

  1.第85页,第三段第五行有“5后进行第二次试验时”,“5”后脱一“天”字。

  2.第94页末行有“绿树成荫”,“荫”当为“阴”。 根据1985年12月由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和广播电视联合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荫”统读“yìn”,“树荫”、“林荫道”应作“树阴”、“林阴道”。

  3.第203页,首段第四行“沙特备将阿西里送往红海沿岸的沙特第二大城市吉达”中,“备”前脱一“准”字。

  4.第242页,倒数第三行“在国际重大事件发生事时”中,第二个“事”衍文。

  《美利坚刀锋:首度揭开无人机与世界尽头的战争》读后感(二):今天是2001年9月12日——读《美利坚刀锋》

  文/飞熊

  “9.11”只用一天就改变了整个美国!“9.11”事件在美国民众心里投下了巨大的恐怖阴影。这巨大的阴影,停留在那里,一直没有散去。这阴影也影响着美国的国家机构和军政要员。

  “9.11”事件发生之后,中情局(CIA)的反恐中心开始史无前例扩张。“在反恐中心的大门上贴了一块标牌,上面写着‘今天是2001年9月12日’”。历史在中情局的反恐中心,在美国政府,在整个美国永远定格在了“2001年9月12日”!

  “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发生了三场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新型秘密武器战争。第三场战争是,中情局和美工特种特种部队在也门、东非以及巴基斯坦地方发起的秘密武器战争,至今尚未被美国官方正式承认,而本书开创性了呈现了这场与众不同的战争。在本书对这场战争详实的描述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中情局怎么从一个情报机构演变成一个杀戮机器,无人机在美国反恐活动中是怎么样把“大举侵入”的“大锤”变成“精确暗杀”的“手术刀”。

  本书也给我们了一个新的视角去了解那个一向采取“怀柔”政策的奥巴马。奥巴马把他总统竞选时的顾问约翰.布伦南推到了这场风暴的中心。书中写道:“上任不久的奥巴马希望由白宫直接接管美国的暗杀计划,这赋予了伦南美国历史上一个独一无二角色:一部分扮演刽子手,一部分充当美国总统的头号忏悔人,还有一部分则担任公共发言人,竭力掩饰奥巴马在中东地区暗杀美国公敌的行为......”这本书中的奥巴马更像是个标准的“政客”,而不再是那个“体恤弱小”的“大善人”。

  普利策奖得主马克.马泽蒂在这种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写实性作品中,描写了美国主要的军事情报机构五角大楼和中情局在反恐活动中的利益纠葛时间跨度从小布什政府一直到奥巴马政府,近百个人物角色粉墨登场,在空间上遍布美国、巴基斯坦、东非等地区和国家。作者从一个新闻记者的角度,勾勒出了“9.11”事件之后美国国家机构的种种态度和行动,让我们慢慢走近了相对真实的“2001年9月12日”的美国。

  《美利坚刀锋:首度揭开无人机与世界尽头的战争》读后感(三):后冷战的谍争

  这是一本讲述后冷战时代中情局面对的挑战的书 ……

  还没到1999 ,美国已经不战而胜。苏联解体了,冷战结束了。冷战的结束宣告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原来在美苏争霸下的地区事务逐渐的浮出水面,并开始成为主要的焦点。这当中自然就包括书中所关注的阿富汗问题

  “对纽兰来说,玻利维亚的经历让他第一次意识到,华盛顿为一己之私而扶植腐败政府的行为有可能危及美国的长期利益 …”其实不止玻利维亚,在索马里,在也门,在巴基斯坦,也都是如此。世界头号的民主国家与诸多的腐败政府走在了一起。

  当苏军撤退之后,原先与美国人一道抗击苏联的阿富汗部族武装开始将靶心瞄向黑鹰。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巴基斯坦需要借助于这些部族武装来对抗自己的邻国印度。 9•11之后,美国不得不为此重新审视与盟友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在相互猜忌与相互合作中,彼此互相利用

  越是复杂的事情,越是棘手的事情,就越越需要情报人员的身影。一向以维护国土安全自诩的中情局自然被推向前台

  只是这个时候赶上了冷战结束 …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冷战的结束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来自国家层面的扶持的减少。这部分人群之中就包括了情报部门,比如苏联的克格勃、美国的中情局。经费规模的削减,人员的缩编,这些都是一系列现实问题。

  事多、人少、经费紧张,这种情况之下自然要转型提高科技含量服务外包成为不二法门

  在这个时候无人机开始展露头角。安全可靠,可以全天候作战,可以到达人所不能及之地,这些优点一时使其成为宠儿。在作者看来,无人机就是维护美国在后冷战时代霸权的秘密武器, the knife of America。而在与各极端组织的较量中,也可以看到无人机的身影。

  企业中的服务外包的形式不可避免的渗透到情报领域,尤其是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中。西方历来有使用雇佣军的传统,而经费的削减使得情报外包成为一种可能并进一步扩大。就像黑水在伊拉克臭名昭著一样,外包的间谍们也败坏了中情局的名声

  作为一名记者,马克·马泽蒂以一种特殊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情报战场不为人知一面。作者感喟道, “美国还未停止的战争到底是反恐还是制造悲剧? ”有道是止戈为武,为什么美国的反恐越反越多呢?为什么 65%的民众依然支持这场秘密战争呢?《美利坚刀锋》值得一读。

  《美利坚刀锋:首度揭开无人机与世界尽头的战争》读后感(四):美国霸权新利器

  普利策奖获得者、《纽约时报》国家安全事务记者马克·马泽蒂用极具说服力细节惊心动魄的描述,向我们阐释了美国新型作战模式。这一得到前总统乔治·W. 布什和现任总统奥巴马授权的作战模式,导致了极具争议的暗杀行动,而且反过来造成了新的恐怖袭击,严重威胁到美国公民人身安全。作者将一系列线索串联在一起:从白宫、中情局和国防部采取的行动,尤其是他们在巴基斯坦、也门和索马里的所作所为,展示了中情局如何从一个传统的间谍机构演变成“一部杀戮机器和一个热衷于开展猎杀行动的秘密组织”。与此同时,习惯负责武装行动的国防部,却开始承担数目众多的间谍活动。可想而知,整个事件涉及的人物、机构之庞杂,所以马泽蒂集中描述了20 多名中情局人员,10 余位国防部高官,以及2 位与白宫关系密切的人物,其中包括新任中情局局长约翰·布伦南。另外,还有13 位巴基斯坦高官,6 位索马里官员及4位也门知情人士

  在《美利坚刀锋》中,马泽蒂利用巧妙的对话,生动刻画了各个人物。例如,文章开篇描绘了一位名叫雷蒙德·戴维斯的美国间谍,在巴基斯坦城市拉合尔的一起致命马路袭击案后被捕的画面。戴维斯是中情局雇佣的一名私人军事承包商,打着外交官的旗号借机渗入巴基斯坦。美国官员包括奥巴马总统在内,都对戴维斯的任务秘而不宣,戴维斯被捕一事使得巴基斯坦大为震怒。马泽蒂运用为数不少篇幅讲述了“9·11”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美国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入侵,借此论证了美国新型的作战方式。然而,关于上述大事件早已有众多的长篇著述,因此马泽蒂独具匠心地选取了鲜有人知的战役,其范围主要集中在巴基斯坦、索马里和也门等地区。通过这本节奏紧凑的深入报道文学,读者可以了解到美国现代化的军事力量,以及在全球树敌的可怕后果

  《美利坚刀锋:首度揭开无人机与世界尽头的战争》读后感(五):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

  马克首先从戴维斯事件入手,开始揭发美国的无人机秘密战争,这也是美国一直不肯承认的战争,毕竟它是黑暗底下的勾当,为何美国要启动“手术刀行动”呢,从以往的大肆举兵攻击变成秘密的暗杀活动,一方面是因为全世界反对,另一方面是美国民众的反战情绪,但这也导致了一个情报机构转而变成了恐怖的杀戮机器。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马克如今精心地研究大量的政府机密文件以及采访知道内幕的人士,为的就是揭露这种秘密战争,使之暴露于阳光底下,进而被消除掉。但是,我们却知道诺贝尔和平奖却颁发给了美国总统奥巴马,这就是现实。我们在《美利坚刀锋》里面痛恨万番,例如为何可以不经过审判,情报局就可以私底下杀死所谓的恐怖分子和“基地”大将,这是根据我不杀你,你便杀我的推理吗,难道这便是公平所在?抱着“宁错杀,不放过”的原则进行暗杀,然后对恐怖分子的定义是在有军事行动的地点,凡是15岁以上男子皆是恐怖分子!这些都是令人恐惧的,我觉得情报局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本身也已经沦为恐怖分子了,甚至是比他们还恐怖的黑暗势力

  在为了世界的和平正义的行动中,究竟有多少无辜老百姓丧失了生命以及自由呢,这是无法统计的,这让我反思美国保护每一个公民的原则,难道不是美国公民,便是他们的敌人亦或蝼蚁吗。马克之所以写就这本书,便是要揭露手术刀行动以及秘密战争的黑暗行为,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他们的所作所为,进而让这些非人性的行动能够终止。他们把中东定义为世界的尽头,我想着,难道我们未来世界的尽头也是如中东一样的吗,陷入战争的硝烟以及荒凉的沙漠,难道除了这些,不能有别的美好的东西吗?我依然相信世界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存着着深邃的眼神和纯洁的心灵,让我们接受阳光的洗礼吧!

  y当当特约评论员 江焕明

  《美利坚刀锋:首度揭开无人机与世界尽头的战争》读后感(六):美国霸权新利器

  普利策奖获得者、《纽约时报》国家安全事务记者马克·马泽蒂用极具说服力的细节和惊心动魄的描述,向我们阐释了美国新型作战模式。这一得到前总统乔治·W. 布什和现任总统奥巴马授权的作战模式,导致了极具争议的暗杀行动,而且反过来造成了新的恐怖袭击,严重威胁到美国公民的人身安全。作者将一系列线索串联在一起:从白宫、中情局和国防部采取的行动,尤其是他们在巴基斯坦、也门和索马里的所作所为,展示了中情局如何从一个传统的间谍机构演变成“一部杀戮机器和一个热衷于开展猎杀行动的秘密组织”。与此同时,习惯上负责武装行动的国防部,却开始承担数目众多的间谍活动。可想而知,整个事件涉及的人物、机构之庞杂,所以马泽蒂集中描述了20 多名中情局人员,10 余位国防部高官,以及2 位与白宫关系密切的人物,其中包括新任中情局局长约翰·布伦南。另外,还有13 位巴基斯坦高官,6 位索马里官员及4位也门知情人士。

  在《美利坚刀锋》中,马泽蒂利用巧妙的对话,生动地刻画了各个人物。例如,文章开篇描绘了一位名叫雷蒙德·戴维斯的美国间谍,在巴基斯坦城市拉合尔的一起致命马路袭击案后被捕的画面。戴维斯是中情局雇佣的一名私人军事承包商,打着外交官的旗号借机渗入巴基斯坦。美国官员包括奥巴马总统在内,都对戴维斯的任务秘而不宣,戴维斯被捕一事使得巴基斯坦大为震怒。马泽蒂运用为数不少的篇幅讲述了“9·11”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美国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入侵,借此论证了美国新型的作战方式。然而,关于上述大事件早已有众多的长篇著述,因此马泽蒂独具匠心地选取了鲜有人知的战役,其范围主要集中在巴基斯坦、索马里和也门等地区。通过这本节奏紧凑的深入报道文学,读者可以了解到美国现代化的军事力量,以及在全球树敌的可怕后果。

  《美利坚刀锋:首度揭开无人机与世界尽头的战争》读后感(七):反恐之路:从“铁锤”到“手术刀”

  y/渔歌

  在电影《安德的游戏》中,几个乳臭未干的小孩,站在虚拟的高科技指挥站前,与虫族展开大战。这是一场科幻战争片,也呈现了对人类道德问题的反思。人类从未停止科幻的想象,而大多数想象都在后来实现了,怀特兄弟的飞机实验、弗兰肯斯坦也换了“机器人”的名字。想象这个抽象的字眼,通常会转变成具体的技术工具。世界上有许多人,他们能洞悉技术工具的作用及其意义。

  马克•马泽蒂不仅是机智、严谨的记者,他还是很好的历史总结者。通过分析大量的战争资料、反恐行动以及专门采访,他看出技术在逐渐改变战争的形式。在他看来“教之错综复杂、代价高昂的常规战争”,用无人机作战“既不需要推翻当地政府”,“也不需要美军长达数年的占领。”也就是约翰•布伦南说的:现在美国不再仰仗“铁锤”,而是开始依靠“手术刀”。这个“手术刀”就是无人机。

  残酷的战争经常催生新技术和新作的战工具。无人机的最初想法产生于“一战”时期,由英国最先提出,并做了初步试验,到1927年,英国才诞生了真正的无人机。于此同时,美国人也不甘示弱,1915年,美国的斯佩里公司和德尔科公司就曾研制出第一架无人机。无人机至今都是战场的宠儿。

  无人机即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回收时,可用与普通飞机着陆过程一样的方式自动着陆,也可通过遥控用降落伞或拦网回收。可反覆使用多次。广泛用于空中侦察、监视、通信、反潜、电子干扰等。(来源360百科)

  用无人机减少战争的尘土,像医生拿着手术刀一样,精确到位,割最小的伤口,取出流毒,迅速解决问题,再缝针修补,最多几个小时就能完成一项医学的艺术。与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相比,铁锤式的大规模战争被“快、准、狠”的无人机打击代替。无人机使美国的反恐行动变得优雅起来了。

  但是,作为一项新型战争,它的确“降低了发动战争的门槛,使得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在他国展开猎杀行动。”这不得使美利坚的敌人甚至其盟国不安,因为杀人居然变得这么容易。

  马克不仅给他的读者提供了新型作战方式的线索,也把一种反思的可能也写入了书里。马克对射杀本拉登事件就有清醒的认识:“本拉登被杀不过是一次押对宝的赌博!在攻击之前,中情局根本没有验明其正身,就本着‘宁错杀,不放过’的原则,草率地下达了命令。而他们眼中的恐怖分子定义更是令人震惊:在有军事行动的地点,凡是15以上的男子皆是恐怖分子!”

  《美利坚刀锋:首度揭开无人机与世界尽头的战争》读后感(八):世界尽头与冷酷刀锋

  问题1:如何在不派出地面部队介入当地冲突的情况下有效杀伤敌对武装人员?

  错误的答案:手术刀式的空中打击、精确制导攻击。

  正确的答案:用无人机。

  问题2:怎样避免国会可能产生的对中情局介入武装冲突的质疑?

  错误的答案:绝密行动、涂黑所有的档案(就像使命召唤:黑色行动里那样)。

  正确的答案:用无人机。

  问题3: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快速打击力量?

  错误的答案:遍布全球的海外基地、行驶于七大洋的航空母舰、规模庞大的海外部队。

  正确的答案:用无人机。

  问题4:如何防止潜在的恐怖主义威胁?

  错误的答案:完善的全球化情报网络、严密的可疑目标监控、科学合理的威胁预警体系。

  正确的答案:用无人机干翻每个潜在的恐怖份子子。

  问题5:那么,现在请你告诉我,根据以上答案,中情局(CIA)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

  错误的答案:大型无人机作战指挥中心。

  正确的答案:美国政府的情报、间谍和反间谍机构,主要职责是收集和分析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情报,协调美国国内情报机构的活动,并把情报上报美国政府各部门。

  本世纪初的这场反恐战争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不对称战争,而其中最不同于以往任何战争的一点,就是美国军方大规模的使用了无人机代替地面部队与空军,对恐怖分子,或者说潜在的恐怖分子进行毁灭性的打击。这种打击方式将美国从过去战争的泥潭中拯救了出来——没有地面部队,没有长期占领,没有潜在的舆论风险,更不用提快被财政预算逼疯了的白宫会有多乐于节省下来大笔的军费。但为何偏偏是中情局操纵了这些无人机?无人机战争的战果究竟如何?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战争方式背后的获利者究竟是美国还是其他的什么人?马克马泽蒂的这本美利坚刀锋向我们回答了这些问题。

  似乎是二战中战略情报局已经将他们未来一百年的所有光彩都已绽放完毕了一般,整个二十世纪CIA始终都在走下坡路。不过托苏联人和似乎无处不在的恐怖分子的福,CIA尽管错误连连却也还不乏用武之地,但作为国家暴力机构的延伸,CIA却始终不甘于只成为美国庞大武力体系的眼与耳,他们妄图成为黑暗中的处刑人。于是中情局开始逐渐调整自己的定位,从单纯的提供情报,到扶持非政府武装制造情报——当恐怖分子的武器和行动计划都是由中情局的专家提供时,想要预测下一次袭击从何而起就变得如此简单了。中情局令白宫相信,只有他们才能在危险发生的第一时间扼杀掉那些对美利坚心怀恶意的人们,因为比起传统的武装部队,他们更快、更准、也更加隐蔽。当需要拯救世界而超人、钢铁侠与美国队长全都尚未就位时,中情局的秘密行动部队将是自由世界的最后一道屏障。

  然而白宫对中情局的态度却一直摇摆不定,更不用说对中情局深恶痛绝的国会。弗兰克*丘奇为首的参议院委员会对中情局自诩为拯救世界的终极武器这事嗤之以鼻,他认为,“当避免核毁灭或是拯救人类文明时,国务院完全有能力开展秘密行动”而无须保留一支阴影中的“斗篷与匕首式队伍”。而白宫的态度与其说是暧昧倒不是说是利用,当伊朗门以及其他一系列秘密行动事件被大白于天下后,白宫迅速置身事外的举动令中情局倍感压力,以至于911之后,当小布什将几十年来中情局梦寐以求的大规模秘密行动权力授予中情局时,罗斯*纽兰德第一反应竟然不是惊喜若狂,而是要求总统将一切见诸文字。而几经权衡与实践之后,中情局最终选择了无人机作为自己武力的延伸,这既避免了同五角大楼争夺地面武装力量控制权所带来的潜在的冲突,又从另一方面更好的加强了中情局的情报职能。于是一个崭新的军事——情报联合体出炉了,五角大楼与中情局现在终于能够愉快的在中东的天空上像猎火鸡一样的屠杀那些恐怖分子,或者说,疑似的恐怖分子了。

  马泽蒂带领我们回顾了近十年来中情局在反恐战争中的行动,向我们揭示了中情局对无人机战争不同寻常的痴迷背后的内在逻辑。但这远非本书能在美国热卖的主要原因。透过这场战争,我们更多的震惊于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中情局与五角大楼竟然能够在世界的另一端开展如此大规模的杀戮行动而不受到任何限制。如果说生存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人权应当予以保障,而任何形式的审判都是刑罚的必须的话,那正在进行的无人机战争是否可以被视为美国霸权对人权最赤裸裸的侵害?而更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当中情局不满足于自己原本的使命,而白宫急切的想绕开国会的宣战权时,还有什么能够限制住军事——情报联合体这头变异的怪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