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少年巴比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少年巴比伦读后感10篇

2018-07-02 05:4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少年巴比伦读后感10篇

  《少年巴比伦》是一本由路内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2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少年巴比伦》读后感(一):一个少年不矫情,却踏实成长

  我是在我们学校的漂流瓶交流区看见这本书的。

  这本书的封面和它的颜色让我不禁想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春伤痛文学

  于是连打开都没有打开它。

  然而当我第二次路过他的时候,我做了一个现在想起来都很庆幸的决定。翻开了它,并瞬间被吸引。短短三天的时间。我如饥似渴的读完了这本书。

  这本书里有成长,有爱情。有叛逆。有看似与世界妥协的背后深深挣扎。我似乎在路小路身上找到了自己影子。一个身体不得不妥协但是灵魂永远不低头的少年。

  与其他青春书不同的是,这本书更接地气一些。不同于其他那些存在于大家幻想意淫中的书。这本书踏踏实实的描写了一部分人真正的青春。在小镇车间里的年轻人,因为家底不厚没有关系。最大的愿望便是坐办公室。那个年代就连去读夜大都是愚蠢的,奢望事情。而大家唯一的盼头就是不被调去糖厂和调戏各种小阿姨

  路小路不同,他坦然接受了一切,但是灵魂却始终没有被当时的环境污染,即使被调到了糖厂,即使得罪了领导使得领导处处与他作对。但是他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去调戏小阿姨,他爱上了和其他小阿姨不一样的白蓝。他也没有在糖厂上三班的时候一味的抱怨,他甚至开始写诗。即使路小路满嘴脏话喜欢动粗,但是他与其他人不一样。他成长着,接受着这个社会真实性,却不愿低头。即使整本书看似像一部搞笑的成长小说。没有一点点弘扬社会主义能量的影子。但却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感动

  我感动在路小路接受了一切却不放弃自己的梦想,或许是梦想。我感动在路小路能够在任何环境中保护好自己坚守住自己。我感动在路小路和白蓝在地震中迎来了高潮。我感动这一切的一切。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了自己懦弱随波逐流卑微的影子。

  路小路,如果可能,我愿变成你。

  《少年巴比伦》读后感(二):地毯

  看这本书才特别怀念小时候住在超大国营厂里的生活(那是一家大地毯厂,因为那时候每天都可以见到超大幅的地毯,且多以印度,中东为出口对象,那么多繁复色彩画纹交织也让日后再也无法对这些浓烈的色彩产生强烈兴趣),那就是一个小社会。厂里面什么都有,除各种车间外,生活区有各种球场大会堂,每家每户一样大小的的宿舍,甚至还有一架军用飞机。。。厂里定期给工人开各种培训班烹饪(我妈学到一半中途退学了)、裁缝(我舅舅出山了),住在那样的社会里生活也没什么开销,吃的永远都是免费食堂的肉丸加豆芽,一碗山东毛阿姨的猪油肉丝面能让我快活礼拜,洗澡也是免费浴室小时候我妈带我去的就是女浴室,还未懂事就见惯了裸女光屁股跑),读书就在子弟幼儿园(很久之后才知道当时怕的要死的幼儿老师其实是厂里会跳舞弹琴的普通职工)。。。除此外,还听外婆经常给我讲,自己当年如何被厂长老婆穿小鞋,错当投机倒把分子外公如何被劳资科长整,妈妈和舅舅做家属工及顶岗如何艰难,虽没见过这些传闻中的恶人报应这回事儿却是很早就在心底扎了根。不过很快,没几年国营时代就走到尽头了,厂倒闭了,一大群人拿到遣散费后都成了无业游民,还好,幸有我爸定期寄来生活费日子倒也不难过,不过脸色也没少看。很快,我自然回了老家,从母系社会回到父权社会,从此过上了另一段乡村日子。

  《少年巴比伦》读后感(三):从电影《少年巴比伦》重回文本

  路小路,高中毕业后进入糖精厂,理想成为一名无所事事宣传科科员。师从“老牛逼”,成为一名只会拧螺丝的四级钳工,而后成为一个只会换灯泡的电工,之后由于调戏女科员被下放操作间倒三班。在工厂岁月里,他结识了“小噘嘴”、“长脚”、小李、倒B等人,并与厂医白蓝产生了爱情。白蓝考取上海的研究生一去不复返。在白蓝的怂恿下,路小路报考夜大并学习会计专业。多年之后,路小路在上海街头,凭吊着自己二十岁时在工厂的岁月。

  对于这部小说,我是十分钟爱的,尽管它有许多毛病。不知道哪里看到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对于读者而言,有些作品像老婆,有些作品像情人,老婆纵有千般好,还是抵不住对情人的偏爱。这一年,我时不时也会想,为何对路内如此钟情,由其是这部《少年巴比伦》,除了其本身幽默、青春等特质外,到底是什么导致这部作品久久令我无法忘怀,目前有一个答案是,作品虽然呈现的内容无比现实,但是都蒙上了一层梦幻的砂纸,就像加了滤镜一样。

  在追随三部曲的最后,宝珠对路小路说:“我在婚纱店看见你,像童话一样,你开飞碟像童话,炸鸡也是。你把自己搞得那么像童话,现在傻了吧?”其实路小路的工厂岁月,何尝不是一个成人童话呢?路小路,他无处可去,青春香甜腐烂在糖精厂,他无人可爱,却又爱上了厂医白蓝。不管他是钳工、电工还是倒三班的、联防队的,他做着不得不做的工作,却也凭着一腔孤勇,满肚蛮横,没有忍气吞声,过得爽快。正如他所说,“理想之高,不必高到去拯救全人类,理想之低,也不应该低到不想上三班”。虽然悲哀、纵使无聊,他被白蓝“遗弃”在戴城,他仍然是路小路,那个曾经桀骜,无所畏惧的路小路。

  技校生活,工厂岁月,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是陌生的,题材的陌生化是吸引读者阅读重要因素。可是,工厂题材在传统的小说书写中是令人乏味和厌倦的,没人愿意再看到“乔厂长”苦心改革,路内工厂叙事的成功就在于,他将无聊与乏味以有趣方式呈现出来,不一定是还原,而是呈现另一种工厂生活的可能。小说中的工人们,他们几乎都是悲惨的,但是这悲惨中,并没有悲哀,或者可怜,就是所谓的悲而不伤吧。老牛逼横行一世,“光荣退休”之时,临岸的小屋已被过路的船只摧毁;老牛逼的女儿霸道蛮横,低三下气求得一点卑微的爱情,无疾而终;“长脚”只是想读大学,却蒙受着巨大羞辱和阻挠;黄春妹因为过于肥胖,被所有工人视为“老虎”,没有人关心她是否温柔可爱;“小噘嘴”掉进沸水,烫伤残疾,多年后相见,却也云淡风轻;路小路呢,追着疯狗在大街奔跑,像杂耍一样被人观看。等等等等。这些工人的或许悲惨,但是他们自有方法应对,并且活下去。作者就是路小路,他看到的工人们是什么样子,他就呈现多少,其他都不追究,在这留白里,读者循着作者的痕迹想象

  除此之外,作者幽默奇崛的语言,或许也是这部小说呈现出梦幻般童话色彩的原因之一吧。这里选取我最喜欢的三处:

  在一个不必亡命的时代里既不会杀人也不会被杀,我会被送去造糖精,犯了错会被扣工资,如此而已。在这种时代我可以把自己杀掉,无论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我不会为了糖精和工资而自杀,也不会为了爱情,但是我可以毫无理由地去死,如此而已。【这是作者如何呈现无聊】

  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说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真进了工厂才知道,这世界上哪有不生锈的螺丝,恰恰相反,所有的螺丝都是生锈的。【这是作者对某些道理的反诘】

  我研究过一点星相学,我妈是射手座,这就是十足的傻大妞,而且一辈子都很乐观。因为有了她,我看这个世界犹如喜剧。这是我命中注定的好运,后来过了些年,我独自去上海谋生,我妈送我到家门口,我还挺伤感的。我妈说:“你不要去占人家小姑便宜。”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她说:“当然,也不要让人家占你便宜。”她就用这句话把我打发走了。她养儿子如同养狗,就怕我身上长跳蚤,就怕我出去招惹异性。我爱她犹如爱这世上的一切鲜花白云。【这是路内独有的表现亲情的方式】

  《少年巴比伦》终于上映了,董子健满足并终止了我对路小路的想象。可是路内,仍然令我充满期待

  以上。

  《少年巴比伦》读后感(四):河中央的少年

  很快读完了这本书,路内的文字读起来很顺,总是在戏谑中透露出无奈和伤感,里面的路小路也总有着和周围人不一样的感情。他不细腻,有着儿童般的顽皮率真,却也能打动我,让我对戴城、对河中央的那段时光有了更丰富认识

  我对戴城很熟悉,可是对于那个8、9十年代的她又很陌生。改革刚结束,一切都在变。有时候变化是让人欣喜的,但也会有失落东西。书中没有描写戴城的园林小桥流水,而是工厂、黑水河、很多形形色色的人。她夹在上海和南京之间,没有太多的活力,也没有太多的政治压力。那时候的国营工厂、商店象征着一个稳定饭碗,这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是很重要的标志,人们就希望能够成为一个不用倒三班的工人,成为一个能够对顾客白眼售货员。路小路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这样的城市中。他的理想就是当个售货员,可是爸妈帮他安排了糖精厂的工作。

  他陆续的成为糖精厂的钳工,电工,三班工人,最后辞职。他很有自知之明,觉得自己就应该成为工人,在工人中写诗发表就会被认为是傻逼。然而他是幸运的,他碰到了白蓝。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对那个年代灰色戴城的理想化,白的,蓝的,那是梦想的颜色。本来两个身份不一样,文化不一样的人就那么神奇的认识,产生好感恋爱,最后分离。看到路小路和白蓝能够相爱,我觉得很开心,他就该碰上她。而最后的分别,是无奈而必然的。如果最后一直在一起,我就要担心他们是如何避免成为柴米油盐奴隶了。白蓝就是去启迪路小路的,他们爱的美好,但是在那样的基础和环境下,没有未来。可是谁说,一定要未来呢?

  这是一本有趣,让人能称快的书,同时也能看到一个坚硬外壳柔软的心,因此为之无奈、感伤。路内解路小路说这是他站在河中央的岁月,渡过去后会怀念、会因为一个人而记住很多东西。而我正在这湍流中走着,无法控制走快走慢,有些需要经历的都已经历,但愿时间过的慢一点。

  《少年巴比伦》读后感(五):对比版本和之前的版本

  我之前读的是在网上下电子版,那时候已经买不到实体书了。

  这次出了新版,一拿到本书,就看到腰封上写着“完整版首次呈现”的字眼。的确,内容比原来我看的版本丰富了很多。大体说一下:

  先说白蓝。之前看前一版本的豆瓣书评里就有人揣测白蓝是89年BJ那事被开除的学生,但当时文中语焉不详,不能确定。现在看完整版,证据更确凿了。比如白蓝对路小路说:“你见过坦克和机枪吗?我可是都见过。”比如在北京医生进行体检时,白蓝用纯正的京片子和她们交流。都可以佐证。

  另外,之前的版本还删减了一些比较猥琐片段,这个修改见仁见智。我觉得删了显得书格调更高,不删却也更符合路小路身处的那种环境。

  之前的版本还删了很多与主线发展关系不大的旁支故事,比如之前版本一直没展开写的“另一个拉电闸的人”和“方瞎子又拉电闸了”这句话的出处

  总体来说,看过之前的版本,再看完整版,会发现很多新的内容,感觉过瘾,像又读了一篇番外。不过只读之前的版本,我觉得倒也不可惜,因为完整版的很多内容和主线无关,有些部分略显冗长。除了白蓝的部分,其他也不影响故事整体架构

  《少年巴比伦》读后感(六):青涩一些的,提着板砖的王小波

  为什么突然关注起路内来,想想简单,在我读过的国内小说里,讲1990年代的似乎一片空白,这倒也和我的记忆相映成趣,这10年发生了那么多事,可现在回忆起来,却大部分混混沌影影绰绰,也有记得住的部分,但不是颠倒错乱就是拧成了麻花,还不如记不住呢。而读路内的故事,他反复出现的1992年的夏天1992年的秋天1992年的冬天,神奇咒语一般打开了时空之门,让我可以和当年的自己对视。路内笔下的戴城,市井里的小市民,化工厂的工人们,真实可怕,就如一位编辑说的“像直接从生活中切下来的”。主人公路小路,满嘴脏话,无所事事,上学时是小混混,进厂后是黄蛇工,老师和领导都恨不能除之而后快!他满脑子性幻想,狡猾颓废,只有在思考的时候才满腹忧郁孤独至死。路内的语言很有特色,以性器官代表的脏话令人目不暇接,而且表达方式贯通南北,不知道是不是拜京杭运河所赐。作者受到了王朔影响,但更多的继承了王小波衣钵,没王小波深邃,但却更好看!像是青涩一些的,拎着板砖的王小波。好吧,既然时空大门已经打开,我得跟20岁的自己说点什么:“喂!哥们,我现在很好,我早已经不再怨恨你,我原谅你了。”那边的我认真听完大声回答道“大爷您大点声,我听不见!”这边的我不由得热泪盈眶:“卧槽”!

  《少年巴比伦》读后感(七):伤感而狂妄旅程

  路内到目前为止,写了五部长篇:《少年巴比伦》、《追随她的旅程》、《天使坠落在哪里》、《云中人》、《花街往事》。从第一次接触路内起,我就对他爱不释手,一口气翻来他的五部长篇读完。酣畅淋漓,别有一番快意。

  路内的文字,向来收放自如,读来毫无羁绊感。既无诘屈聱牙的文字卖弄,也无刻意经营的叙事圈套。读下来流畅自然,文字放肆恣意,只能令人拍案称快。然后沉醉在作者的故事中,这绝对是天才作家才有的资质。

  路内的几部小说都是回忆少年或青春往事,作者像是在写故事,又像是在写自己的少年,自己的青春,毫无虚构矫饰的痕迹。这可能是另外一种意义上路内文字的魅力吧。无论是在戴城,路小路的工厂生涯,还是在高中时代,他和杨一的腐烂青春。在路内的笔下,青春时常是伴随着大时代的沉浮而起的,缺少了华丽而自卑的苍白。更多的是一种弥漫文字间淡淡的伤感,那种伤感绝非刻意经营做作。而是源于青春自身的绝望与无力,源于个体在大时代下的脆弱与卑微。

  路内的小说里可以看到很多前辈作家的影子,如《少年巴比伦》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王小波,除了文字风格上的相似性,还有就是叙事上的相似。一个是在云南插队搞破鞋的故事,一个是在戴诚工厂发生的同样荒诞的故事。他们的文字或许显得特立独行,却是别具一格,更多的朝私人化写作的角度发展,通过私人化的写作来展现或是对抗某种时代镜像的荒诞与离奇。这也是我同样爱着这两位作家的原因。

  《云中人》则被认为小说中隐藏着诸多日本作家村上的影子。无论是咖啡店女孩、爱吃猫的小广东,这些具有某种偏执特性的人物在村上的小说中都不难找到影子。《云中人》是我最喜欢的路内小说,不仅在于故事本身的阴郁奇美。还在于故事本身极强的带入感,虽然没有高潮迭起,更多的像是散漫呈碎片化的叙事。但毫无疑问,小说吸引我的就是大学、和大学毕业前夕那一段看似末日狂欢的告别,这个世纪的末尾留在了下个世纪的曙光,仿佛是向过去一刀两断。但正是小说中所呈现的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纪末的狂欢,有天然孕育着伤感的底色,加上这段奇遇而诡谲的敲头杀人事件。整本小说弥漫着阴郁、华丽、腐烂、伤感的气质,令人读着读着像是一种自甘的沉沦,欲罢不能。

  第一次接触路内的小说,已经忘了是在什么情况下购买回来的,只是还记得《少年巴比伦》是靠在床头,借着台灯,一晚上读完的。而后疯狂的爱上路内。他的很多本小说读了一遍又一遍。总是每次都感叹作者天才般的叙事天赋时,更重要的是其玩味故事和文字的能力。他总能在适当的时候戳中读者的泪腺,总能在适当的时候展现某种现实背后虚空和独蹈的苍凉。于是他的每一本小说既有青春的荒诞,又具有青春所不具备的苍凉,那是一种无由而起的沧桑。他源自作者一次次在小说中强调的与世纪末告别的一种决绝,于是我们时常会产生这样一种虚幻的舞蹈,以为告别这个世纪,什么都会属于下一个世纪,未来是伊甸园、是黄金海岸、是共产主义。

  关于青春的故事还有很多,无论是残酷或是苍白,都很少有人能够写出路内的味道,这或许也是我钟爱路内的原因吧。把青春写的像是一块带着黑色血迦的伤口,阴郁美丽。又像是一场纷纷跳入时间大潮的淬炼与救赎。这就是路小路。所以我依然渴望某一天,路小路坐在马路上,啜饮完一罐可乐,踢一脚,可乐罐翻几个滚,然后跟着我们叨逼叨几个故事,几段回忆或是往事,他叫路小路,他也叫夏小凡……

  《少年巴比伦》读后感(八):豆瓣卖的电子版错误很多

  乱码,错字,漏字。。简直还不如我早先在网上下载的TXT,豆瓣卖将近十二块,像话吗?!

  还我的评论太短了,那我再添几句

  豆瓣阅读要这样卖东西未免太不负责任了

  豆瓣阅读太不负责仁了

  豆瓣阅读太不负责仁了

  豆瓣阅读太不负责仁了

  豆瓣阅读太不负责仁了

  豆瓣阅读太不负责仁了

  豆瓣阅读太不负责仁了

  豆瓣阅读太不负责仁了

  豆瓣阅读太不负责仁了

  豆瓣阅读太不负责仁了

  豆瓣阅读太不负责仁了

  豆瓣阅读太不负责仁了

  豆瓣阅读太不负责仁了

  豆瓣阅读太不负责仁了

  这次字数够了吗。

  真气人。

  《少年巴比伦》读后感(九):二十岁的你

  

20岁是个怎样的年纪?

“我的二十岁倒像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迷宫”,路小路说。20岁,路小路的理想在工厂宣传科做一个科员,每天看着日晷等待着时间的流逝。理想之所以成为理想,是因为追逐的结果不一定会遂人意。92年高考结束后进入工厂,按照路爸爸的规划,做一年学徒,再去化工职大混一张文凭,回来后就能由工人转为干部编制。路小路不知道什么适合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只能听从家里的安排。在糖精厂路小路做过钳工,电工,糖精车间倒三班工人,路小路在工种变化间成长,在工厂的所见所闻使他对人生有了自己的思考。一本笑中带泪的小说,戏谑中剖析人生,句句真言。路小路的青春和普通人的一样,透露出青春特有的淡淡忧伤。在肆意的年纪迷茫,在生活的打击中找寻自身的定位。

  路小路从进入工厂的那一天起,用心体会工厂发生的事情,直白的描述中感受到了路小路内心的平静和无奈,看似他已经接受了自己将会一辈子是个工人的命运,但在字里行间,又觉得他像一个旁观者,冷眼旁观工厂大大小小的事。平静的水面往往波涛汹涌,淡淡的哀愁下炙热的心逐渐坚定。作为新人适应厂里规矩和人际关系,在钳工班跟着师傅学黑话,听轶事,修水泵,也曾被甲醛熏到昏倒,被告黑状,被鄙视……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对工人生活状况的关注,使得他对外界环境有了一定的思考,对未来有了一点探索。迟暮的师傅,恨嫁的阿英,唯唯诺诺的魏懿歆,处处和他作对的倒B,爱做媒的秦阿姨,插足他人婚姻想自杀的阿芳,什么初级证都考的焦头……对生活的记录中透露出对小人物命运的叹息和无奈,同时也在控诉糖精厂的不规范程序和用料给工人带来的身体上的伤害。路小路没有想到政策下来后化工职大被停办了,成为科员的梦就此破灭,他将会一辈子做一个工人。

为什么是少年巴比伦?

  巴比伦,又称为“冒犯上帝的城市”。在两河流域之间,古人同心协力修建城池,安居乐业。有一天人们决定联合起来修建一座通往天堂的高塔,探索未知。上帝看到高耸入云的高塔,感到神权受到了威胁,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因而决定让世间的语言发生混乱。计划的结束发生在言语不通的那一刻,因为人们无法听懂别人的话,别人也无法听懂自己的话,每个人都孤立的存在这个世界。后来,这座废弃的高塔称为“巴别塔”。而整个糖精厂就是一座巴比伦。厂里的目标是做垄断的糖精生产生意,看似计划宏伟,实则漏洞百出。糖精厂依赖工人生产但压榨工人,工人等待着薪水却偷奸耍滑,科室干部日子清闲,干部工人被划分了等级,科员更像管理者,工人羡慕着坐在办公室的科员,科员又看不起工人但又依赖于工人,干部和工人的利益是对立的。在这里,你的理想是没有人理会的。路小路的20岁就在这里,周围都是像一群孤岛一样的人,没有人愿意理解他人,他的人生没有目标,没有规划,对人生规划第一次接触来源于长脚。长脚有一个又惊险又美好的人生计划,考上夜大去学机电一体化,再回来做科员。厂里反对工人参加成人高考,被发现的话会被送去车间倒三班工人,长脚偷偷摸摸的看书,但最终也被发现了,因为在管工班他是唯一一个干活的人,只要他不见了,立马就会被发现。因此,管工班兴起一项“高雅运动”——猎狐。一群师傅围捕长脚,逼他去修管子,为了让他死心再把他的书都烧了。绝望笼罩着长脚,他觉得自己活在一个生不如死的世界。梦想跌落神坛,掉在地上被人随意践踏,触手可及变成了遥遥无期。路小路发表在厂报上散文,科室青年不屑一顾,工人的“诗人”称呼中透露出嘲讽。在这里理想是被用来嘲笑的,而且无论哪个车间,哪个部门,都像是等待被投食的动物,等待着微薄的薪水,过着一层不变混吃等死的生活。

  他们的人生,都在等待时间流逝,直到死去。

关于白蓝和路小路

  路小路的工厂生活,自己的说法是:做钳工修不好水泵,好不容易换个高级一点的工种,结果做电工只会换灯泡,后来被发配到糖精车间卖体力。他的人生是迷茫的,但白蓝不一样。白蓝鼓励他去考夜校,鼓励他走出工厂,但如果他自身没有对现状的不满和对生活的思考,他是不可能去坚持的。路小路用即使土壤贫瘠,被人随意践踏的野花也有自己的美丽来比喻同自己一样的人。小人物也有对生活的渴望,遇见白蓝只是一个爆发的契机,分手也是因为路不同。白蓝的人生是有规划的,是理性的,她知道自己要过怎样的生活。如果爱过,就不要忘记。

  《少年巴比伦》读后感(十):并不存在一种好看的姿态

  清晨,下了一夜的雨仍旧在下,细雨微濛,最近宁波的天一直是灰色的。想起了刚升入高中军训那会儿,也是灰蒙蒙的天,大雨小雨不间断地下,那时一个几乎是咒语般的想法浮现在了脑海里:高中三年,会不会一直都是如此。一语成谶,高中三年过得很阴郁。高一军训结束那天害了一场大病,发烧到四十度,竟若无其事地走到医务室说自己感冒了要量一下体温,一量不要紧,四十度,医务室的阿姨吓了一大跳,嘴里不住说着发烧到四十度是要出人命的,一面沏药水,一面给我额头上敷冷毛巾。凌晨十二点自己一人在医务室挂吊瓶,躺在空荡医务室的病床上,竟有一股就义赴死的英雄主义。彼时少年,当真是无知无畏,只想着野蛮地生长。 再这样感冒发烧时,已是高三的上学期。北方的腊月天里,除了从食堂打来的热水,所有的一切都仿似没有温度。那时习惯于每次吃完饭都接一杯热水,倒不是因为渴,更多是因为暖。揣着一只热水杯上课于我来说很有安全感。后来想想,对热水瓶的依赖大概源于这世界的薄凉。课本上的文字公式没有温度,墙上贴着的宣誓标语也没有温度,甚至连一屋子的活生生的同学也都没有温度。一屋子人无法相互取暖,只得在各自的世界里冰冷,只得捧着一杯热水自己给自己取暖,也想不起来喝掉,一节课下来,杯子已经变得冰冷冷的,只得倒掉重新再接一杯热水。 初为少年,就被巨大的世界洪流携裹着踟蹰向前,反抗的余地都没有。“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高三在教室里反复朗诵着这句话,旁边女同学懵懂又认真地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语焉不详地试图去解释,她一脸稚嫩地似懂非懂。后来得知张爱玲写下这句话时方才十八岁,十八岁的心境应该是炽热的,可这句话却带着彻骨的寒意。路内在他的《少年巴比伦》中说“大多数人的年轻时代都被毁于某种东西”,某种东西是什么?我想,大概就是虱子。 再也不是高一的夏天。高三的冬日,灰天冻地,自己一人踏着雪揣着热水杯去医务室打吊瓶,颇有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气势,那足够一个未入世的少年去幻想英雄主义,但自己已经没了气力。 大概,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不类似,每一代人的又都类似。王小波王朔余华路内那代人的青春都夹带着野性的生猛:拍砖盗窃打群架。八零九零代人的青春都带着宿命式的阴郁颓废:QQ页游上网吧。同样是青春的叛逆反抗,前者是案板上的鱼,扑棱着尾巴血淋淋地反抗,后者是温水里的青蛙,反抗却不知道反抗的是什么,等温水滚烫才反应过来,想反抗却已死在了滚烫的社会的锅里。如果说前者的青春死于匮乏,那后者则是死于温饱。反正最后都是死,这是最类似的地方。不知道零零后一零后们会死于什么,或许会死于这世界编织好的美梦,又或许他们已没有了“死”的概念。 在《天使堕落在哪里》的最后,路内写道:“他贡献了所有前半生的故事,哪怕用一种难看的姿态,但那道巨大的缝隙并不会就此弥合”,而谁的姿态又会好看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