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血音乐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血音乐读后感10篇

2018-07-04 04:2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血音乐读后感10篇

  《血音乐》是一本由(美)格雷格·贝尔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页数:30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血音乐》读后感(一):写在上世纪但却有着其超前思想

  格雷格贝尔过去不是我最喜欢科幻小说家但是读过该书我想我喜欢上了这位作家,正在寻找他更多的小说。这应该是一部讲述文明的小说,微型智能这样的设定现在都已经用烂了,但是回过头来看格雷格的小说,发现独到见解依然迷人,noocyte(思想细胞),他讲到这些微型智能时关注了他们的社会结构,如此的详细让人印象深刻。而当今的微智能题材的小说或电影,几乎都是在跑偏,没有详细的技术设定,却在空洞的大谈人性对比某transcendence...当然,读过之后也有些遗憾,当然不是关于小说本身如何欠缺,而是感叹当今世界科技发展速度没能超越幻想的速度。文中思想细胞是温和的微型文明,这点也和现在的科幻不太一样考虑到它冷战背景,更是不可思议

  《血音乐》读后感(二):多数幻想无法抵达的深邃的美

  说真的,个人感受,比起已经看烦的异星文明,生造的AI危机,或者某种技术失控反噬人类,这种糅杂了科学幻想但终究藏不住人类面皮的对抗形式,《血音乐》才是真正的异文明,接近《与拉玛相会》那样相遇但无法理解怅惘,却具备着更密切接触对话。而重重危机之后,最终结局呈现的善意和美丽更加让人惊叹。它带给我们澎湃的音乐,星系,无限辽阔的世界,甚至于,时间

  只有幻想能够抵达的永恒,但多数幻想都无法抵达的深邃的美。

  我是非好奇地查了一下这本书的出版时间(1985年!!)以及作者教育背景(艺术!!)。完全超越年代的硬科幻小说!就算放在如今也完全一样超越本时代科幻小说的科幻设定!(咳咳……所以技术真没怎么发展……)

  -对你们来说,我是什么。

  -宇宙父亲/母亲阻碍挑战

  弗吉尔偏激的狂想者,技术高超失败者胆大妄为研究形象十分美妙,于是他的作品包含了十二分的诗意。听呀,这澎湃,血的音乐!-我,是星系。

  可惜初期便当领得太早。

  在一个很小的世界里,已然磅礴。然而之後的发展更加激动人心。——居然开始灭世,直接变成末日生存片。摇摇欲坠的世界,一片死寂的北美。从危机发展初期狭窄空间的无限可能,到危机扩散喜闻乐见的焦土,简直太让人魇足。

  之後剧情双线发展,一面是命悬一线幸存者新生形态占据的北美;另一面是紧张研究然而注定徒劳的科学家以及人心惶惶的欧洲。

  说真的,个人感受,比起已经看烦的异星文明,生造的AI危机,或者某种技术失控反噬人类,这种糅杂了科学幻想但终究藏不住人类面皮的对抗形式,《血音乐》才是真正的异文明,接近《与拉玛相会》那样相遇但无法理解的怅惘,却具备着更密切的接触与对话。

  返回的亲人年轻的不愿一同而去的女孩更加具体地勾勒出这种无法放弃之前的理解的冲突,两个文明的之间的相处回想起来简直无比温馨

  最后的结局简直了:时间开始了。

  最后,物理上,说不定观察者”当真是最终真相

  《血音乐》读后感(三):四星。

  对《科幻世界》上刊登的中篇记忆犹新回忆起来仍是一身鸡皮疙瘩。至少,能回想起当时那一身鸡皮疙瘩

  科幻小说一步踏空,就转成恐怖小说。《血音乐》是个典型美好例子

  由中篇带来的悬念,在长篇中得到了一定解答。从这个角度看来,挺好。但要说这个解答是否尽如人意,倒让我为难了。

  我是不太赞成任何一本小说中提及的概念往我看不懂的方向前进的。物理学东西一旦有朝玄学靠拢的趋势,基于其物理学性质,就让我觉得那是扯淡。在我心中,物理学——科学,所谓科学,就应该是齿轮杠杆、蒸汽。其他都是邪道。嗯,姑且放下这个。

  《血音乐》中,小女孩对世界的探索读来颇有趣味,母亲对儿子信任很有看头。还有什么?那个毅然决然孤身飞去欧洲的医生了不起。这都是原中篇中没有的。

  我喜欢这个。

  《血音乐》读后感(四):不如停在中篇

  今天在火车上看完了。看的时候直觉情节似曾相识,等看到后勒口的介绍,才意识自己几年前看过同名的中篇。

  总体感觉书的前半部分(也就是原来中篇对应的内容)比后半部分精彩得多。中篇能得到雨果奖,扩充后的长篇只得了几个提名,大概评委和读者的感想也和我差不多

  对比一下,中篇只涉及生物技术,写得很硬朗;长篇的后半部分对生物技术的描写越来越少,而是引入了比较玄的量子物理的内容,故事文风也跟着变得玄而又玄,让我很不适应。

  中篇是第一人称的,以弗兰克的好朋友爱德华医生的视角展开,一直写到爱德华的死,故事戛然而止。读起来感觉代入感和真实感都比较强。

  长篇故事因为要在爱德华死后继续往下讲,所以改用第三人称,主要视角一共换了六个。远离事件中心人物也掺杂进来,几线并行,感觉比较散乱随意

  还有一点就是,中篇留给人的想象余地比较大,长篇把恐惧感削弱了。

  ,翻译不错,但是有的脚注做得比较奇奇怪怪。

  《血音乐》读后感(五):无题

  格雷格贝尔(Greg Bear)是一位拿到了文学学位的硬科幻作家。他的“跨界”行为令人佩服,而更让人惊叹的是,他的硬科幻里,有多部提名或夺得雨果奖、星云奖:

  《达尔文电波 Darwin's Radio》——2000年雨果奖提名,2000年星云奖;

达尔文电波7.8格雷格·贝尔 / 2004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移动火星 Moving Mars》——1994年星云奖,1994年雨果奖提名;

移动火星7.4[美] 格雷格·贝尔 / 2015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天使女王 Queen of Angels》——1991年雨果奖提名;

天使女王7.6[美] 格雷格·贝尔 / 2015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Sisters》——1989年星云奖提名(中短篇小说);

  《The Forge of God》——1988年雨果奖提名,1987年星云奖提名;

  《Tangents》——1987雨果奖(短篇小说),1986星云奖(短篇小说);

  《Petra》——1982年星云奖提名(短篇小说);

  《血音乐 Blood Music》——1986年雨果奖提名(长篇),1984年雨果奖(中短篇),1987年星云奖提名(长篇),1983年星云奖(中短篇);

  《Hardfought》——1984雨果奖提名(中长篇),1983年星云奖(中长篇)。

  《血音乐》本为中篇小说(夺得雨果、星云奖),后扩展为长篇。中篇并没有看过,直接看的长篇。以21世纪10年代的视角审视它,长篇的阅读感并不那么完美。小说的剧情推进由多个角色的视角呈现:思想细胞的发现及发展(吉弗尔)——>传播(爱德华)——>发展(伯纳德、苏茜、约翰3人)——>离开(苏茜、宝尔森·富克斯),发展过程中,伯纳德角色起到了阐述原理作用,而苏茜、约翰3人起到了描述宏观现象的作用。苏茜一个角色就已经可以起到描述宏观现象的作用了,约翰3人对作品的作用并不大。离开这段,将微观的世界瞬间拉至宏观的宇宙视角,但是很遗憾的是,缺少现象描述,读者无法体会与宇宙相对应的恢弘感。

  回到小说创作的年代20实际80年代,将细胞描述成一个个有思想的智慧生物,应该是十分新颖的题材。对思想细胞信息交流改造阶层的描述,构建了一个完整微观世界。而后文对现实的描述更让人眼前一亮,有意识的生命体在改变着宇宙。宇宙有着意志,它选择性接受着宇宙内生命体创造理论。理论不会永远有效,宇宙一直在变化,新的理论也必将出现。人类的数量太少,对宇宙的影响小到人们不易察觉。但思想细胞的数量众多,短时间内对宇宙的影响大,造成了小说末尾描述的宇宙的变化。我不得不惊异于作者超前且极富创造力的思想。

  所有的东西都有优势的一面,也有劣势的一面。如果优势太过耀眼,想必大家也能容忍那些细小瑕疵,我想这就是硬科幻的美妙所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血音乐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