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这一代》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这一代》读后感10篇

2018-07-07 04: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这一代》读后感10篇

  《我们这一代》是一本由肖全著作,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90元,页数:24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这一代》读后感(一):他镜头下的时代

  肖全在一个采访里说,“作为一个摄影师,你必须对你、这个时代有责任感”。

  《我们这一代》再版了,封面是张艺谋、姜文这些在文艺名声响当当的大人物。彼时他们还是青葱模样,肖全用他最真实的镜头,记录了这群大腕们「最初的面孔」。

  最开始知道肖全,是在有一天刷微博,看到了有人说韩寒公布的王珞丹剧照让他想到了肖全拍易知难的那张照片

  肖全是谁?易知难又是谁?带着好奇心,就去查了查,他把易知难拍得太好看了,顺藤摸瓜发现了网上不少的经典老照片,都是出自肖全之手。兴趣来了,就买书来看了。

  在这本影像集里,不仅仅有那些经典老照片,还有肖全的文字

  他拍了很多诗人,让我知道了这些诗人,也写了关于他和他们的故事,他写顾城,“顾城,一个极其随和的人,穿着一件毛衣,显得格外有朝气。他说:写诗太难了,写到现在也没什么像样的诗。他还说,我们一帮人在北京研究过,吃什么样的食物省钱,写诗几乎不能养活自己”,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顾城的一面

  他写杨丽萍,写到杨丽萍拍戏时遇到突发状况,他本来准备上前安慰,但是话到嘴边没有说出口,“到了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你说什么没有经历过呀?再大的事,我们都能顶得住”,他想起杨丽萍跟他说过的话,“别往心里去,我们的心里可不要装这些东西,那里面应该是干干净净的,只有爱和那些令人愉快的东西才能装进去”,他写下“上帝保佑,别让杨丽萍老得太快”;

  肖全曾经为两位女性举办过个展,一位是杨丽萍,另一位是三毛。肖全在成都给三毛拍摄的照片,是三毛最后一次外景拍摄。三毛跟肖全讲:肖全,咱们是通的。

  书里还有好多有趣的故事,等着你去翻阅。

  有人曾经建议肖全再拍一次,肖全也有想过,但是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他认为每一代都应该由身处这个时代的持镜者来记录。而他心甘情愿去守住属于他的那个时代。

  赵野在《肖全和三毛》一文中写道:“我现在常想,因为有八十年代托着底,我们今天的沦亡都显得那么悲情富有诗意”,我想这大概也是肖全的心里话摄影保留记忆的一个方式,就让那些意气风发留在镜头里吧!

  《我们这一代》是肖全历经十余年完成的,有人说经典无需多言。

  确实,经典无需多言,但我们多讲讲,才会更多人知道。

  《我们这一代》读后感(二):那些面孔帶著以心交心的真摯

  91年到96年 是我剛出生的那段歲月 也是父母風華正茂年輕的歲月 父母年輕的那個年代接觸的喜歡的作家演員歌手等等 在這本書里給了我最直觀最真實的感觸和體會 與當代的迅猛發展不同 那個年代似乎少了一些利益追求 多了一些扎實的藝術文學氣息 少了一些浮誇的演技囉嗦虛偽的語言 多了一些從內心感染觀眾的力量 看韓國電影《奇特的她》 吳末順奶奶變回年輕模樣時曾對她孫子的樂隊說 瘋狂敲擊的音樂並不一定能讓觀眾喜歡 表演者再怎麼激情投入都沒有用重要的 是要讓觀眾產生共鳴 要讓看的人聽的人內心激動起來 看完這段話時我也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作者鏡頭下的這些年代的人們 之所以讓我們癡迷讓我們感動 無非是他們做到了以心交心 我很喜歡三毛的作品 之前買過一本紀念三毛逝世20周年的書籍時 封面那張三毛滄桑不羈而又孤寂清高的照片瞬間就抓住我的眼球 沒想到那組照片就是出自攝影師肖全之手 對攝影師的敬佩感便油然而生了 要怎麼說呢 我很喜歡人物的老照片 因為照片里有那個年代的故事 謝謝攝影師的親力親為 因為與那個年代或許還未那麼出名的人們相遇相知 進而拍下他們真實自然的模樣 我們才有機會去感受他們成功的每一步都是那麼踏實那麼真摯

  《我们这一代》读后感(三):流动盛宴

  在那些悲伤的夜里,我习惯性的翻开肖全的这本影集,一遍又一遍的翻看属于肖全独有的那个时代的文艺群像,那是的姜文还不像现在那么的招摇,时间之余照片也是一步之遥便让你读懂曾经那些隐秘过往,三毛的不羁也是第一次在照片里回忆起那个撒哈拉女子,其实离开撒哈拉的三毛是不痛快的,但三毛的书不会让人有悲伤的情绪,在三毛那里有的只是大声哭放声笑,生活在她那里就是生活过,别的留给世人评说。现在的年轻人在网络语言冲击下,已经不会去读诗了,那个属于北岛,顾城,柏桦的诗意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一滴泪珠坠落,打湿书页一角,一根头发飘下来,又轻轻拂走,如果你这时来访,我会对你说,记住吧,老朋友,唯有旧日子带给我们幸福。也许让最好的日子留在背后我们才有勇气活着去面对那些未来的悖逆和弯曲吧。谁还相信未来呢?是关在精神病院的食指吗?所谓未来,不过是往昔 ,所谓希望,不过是命运。我们只能消极而又倦怠的走进翟永明的小酒馆,喝一杯醉一世。在等待枪杀的日子里,谁还会去关心钟鼓楼,关心地坛下的生与死,是的,在这样一个理想缺失的年代,我们依然有一颗不肯媚俗的心,想用血,想用泪去洗刷这个混乱预谋已久的世界,可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肖全说他要用镜头去记录那个时代,其实我觉得他的笔触更能让人回味那些年的人事物。肖全的配文虽然稚嫩流水账,却又生动活泼的把那个时代的人物串了起来,每个人都不是徒然出现在这本影集里的,那时候文人的生活是流动的,像海明威所写的巴黎一样,是一场流动的盛宴。不像我们现在,忙着出名,忙着生忙着死。

  《我们这一代》读后感(四):骊歌飘过,那一代

  那是光与影的重叠,黑与白的交织。

  — —题记

  我不知道,一秒到底有多长,我却明白,按下快门,那一秒便定格成为永恒。那一秒,张艺谋张口圆成了个“O”字;那一秒,杨丽萍拂动长袖。那一秒,尽在肖全的镜头之下。请赏肖全——《我们这一代》。

  《我们这一代》是肖全对那一代的见证,是他用镜头分享给了我们,生于这一代,却有幸领略属于那一代的风采。流水带走了光阴的故事,只带不走《我们这一代》的每个镜头。每张照片在流转的光阴里,愈显珍贵。《后记》将《我们这一代》的时光定格于96年9月。至今,差不多二十年过去了,正如人的记忆,总有一天会泛黄一样,想想那些照片也该有了黄晕了吧。但是,在肖全的宽镜头下,他们的脸庞,依然清 晰,朴实圣洁

  顾城、唐朝乐队、杨丽萍等,正是肖全宽镜头下的“他们”。正是《我们这一代》要讲述的“他们”。

  他们,大部分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我们80后尚处于襁褓之中的年岁里,他们开始释放情怀,初放华彩。也就是常说的“出道”了。那个年代,没有网络,没有手机,霸占一切的是纸香,是书信,是出游。他们聚在一起,“谈论摄影,绘画摇滚,以及家庭女人

  。。。。。。

  他们,肖全,成就了《我们这一代》。

  《我们这一代》,是美好的,又是深沉的。有人寂寞,有人狂欢。

  到如今,我们仍静默着他的《远与近》——

  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是的,他就是顾城。一路在诗的海洋里奔流,却以寂寞的方式落幕。

  从这里看,此书是寂寞的。

  唐朝乐队的贝斯手张炬,在一场车祸离去。那天,肖全正欲赶往机场。那天的第二天,是张炬21岁生日

  从这里看,此书是深沉的。

  换个方向张望,此书又是美好的,欢愉的。

  残雪笑了,“照片收到了,我要把它用作我即将出版的德文版小说集的作者像。”这是残雪对肖全的赞赏。杨丽萍触动了。二人不语,却似乎都懂得了彼此。那是超越摄影的莫名的悸动

  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从一个侧面,向我们诉说生命常态

  陆川说,我必须按照高级电影形式去做一次拍摄,于是《可可西里》“成蝶”了;霍达说,如果不让他们在我的笔下复活,我简直不能安生,于是《穆师林的葬礼》“分娩”了。

  他说,晚上我做了个梦,拍摄回来后,大家谈论在世界各国的所见所闻,谈论着自己最喜欢的酒巴。想必这就是《我们这一代》“酒成”的源头了。

  耐何,一代人一转身,便是乾坤四季天。美好的,深沉的,寂寞的,欢愉的,总是生命的印记

  因了光与影的重叠,黑与白的交织,《我们这一代》,注定永不褪色。

  肖全说,

  那一代,是苦难而又幸运的一代

  我说,

  那一代,是骊歌在夜里飘过的一代,

  那一季,摄影与肖全有约,肖全与他们有约。

  《我们这一代》读后感(五):我们这一代,我们共同的生命印记

  我穿越肖全的影像世界,如同穿越一个个时光长廊

  与你相逢 最初的青春记忆

  你沉默却又千言万语 充满表情张力凝固于彼时彼刻

  带我想像 带我幻想 带我念想你的生活 你的生命 你的悲与喜 起起伏伏

  我走在史铁生的地坛上

  我聆听王安忆的长恨歌

  我看到那美丽孔雀翩翩起舞

  我触摸苏童的大红灯高高挂起热烈落寞

  所有惊险的,刺激的,生动的,幸福的,皆在这里

  我走在通往自我的国度

  遇到光,相逢影

  我躺在字里

  我睡在行间

  我拥抱坚定梦想

  我叹息着时光流逝

  我旋转着命运年轮

  维妙维"肖","全"部是生命印记

  我印刻着心经典的你:我们这一代,我们共同的生命印记

  《我们这一代》读后感(六):最好时代最差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查尔斯·狄更斯

  一百多年以前,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里写下近乎永恒的这段开头,时间过去了,时代也不停翻篇,但这段话,尤其这段话的第一句,还是能在各种场合看到有人引用、提及,仍能激荡启发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就比如这本书里的他们,和被他们影响的我们。

  伍迪艾伦有部电影,名叫《午夜巴黎》,讲的是一个一直倾心于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文学黄金时代的巴黎三流作家在巴黎游荡,偶然间“穿越”到了他梦想中的那个时代的故事。电影拍得相当有趣,故事的最终,男主人公发现,及时牛逼如海明威、菲茨杰拉德,他们也还是向往着回到他们先前的以前——那个有他们崇敬着的人存在的时代。就像心崇儒学之人,会憧憬孔子那个仁义礼智信尚存的时代,但孔子他自己呢,也并没有觉得自己所处的时代多好,觉得身处时代礼乐崩坏,而他觉得的正统,则是礼数周到的周朝。按这推想,最后总要回到石器时代的吧。

  《我们这一代人》这本书,我很久之间就翻过,当时是我最迷王朔的时候,不仅看了王朔所有的小说和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剧,而且还爱屋及乌地看了能找到所有的资料,就在那个时候,我看了肖全的这本书。

  肖全他们这代人在我看来,也是黄金一代,至少在大众艺术方面,电影有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姜文等,文学有王朔(拥有王朔的年代本身就值得铭记),余华,王安忆,贾平凹,阎连科,陈丹青等等,这些人都给了我很大影响。一开始,小的时候,我也只是读些所谓著名但我那个年龄真心看不懂的名著,但自从读了《活着》,以及紧接着又看的王朔的《顽主》,我才发现这些原先没有接触过的还活着的年轻一代作家的作品竟然如此优秀,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我有书必读。

  现在再翻开《我们这一代》,看着书里熟悉名字和相对陌生但好看的定格照片,脑袋里过着他们的作品以及他们在我脑海里踩下的印记,我能够想起夏天味道和冬天手的麻木

  陈侗在这本书的序里说:“说实话,也许是因为事情来得太突然而要表达的东西又太多,他的笔头显得过于急促叙述或多或少带有不假思索痕迹”。而我以为,这正是肖全老师这本书的可贵之处,那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像一幅幅白描,更像一幅幅抢拍,把“我们这一代人”最真实的一面曝露在读者面前。我相信这更是真实的他们。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这一代,有人觉得是最好的时代,也有人觉得是最坏的时代。你觉得呢?

  《我们这一代》读后感(七):曾经文艺的他们和不再文艺的我们

  第一次读一本影集,《我们这一代,最初的面孔》。

  翻开来,很多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对于80年代的我们,这本书显然不是我们这一代,他们已经在舞台上发光发热的时候,我们还是一群小屁孩,等到我们这一代的时候,他们中一部分已经功成名就,站在金字塔的顶端俯瞰着我们,就像这本书的封面,张艺谋,姜文,杨丽萍,崔健等等,有些定格在历史的瞬间,刹那永恒,像顾诚,唐朝乐队的张炬,还有一些已经淡出了人们的世界,或者继续在世界某个角落追寻着梦想,或者已经放弃对梦想的追逐,进入了其他领域。

  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时代的变迁。

  翻开书,那个时代的诗人,作为文艺精英的代表,首先出现。诗人曾经是多么受推崇的一类人,他们曾经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领袖,他们就像现在的影视歌星,后面会跟着一群文艺青年,他们会有朗读会,讨论组,他们的生活不止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他们用生命完成着他们的作品,或者说他们的生命也是他们作品的一部分,比如顾城,他的生命和他的诗一样刻在了远方。

  那些诗感染过一代人,鼓舞过一代人,影响过一代人,但是,不是我们这代人,后面出现的很多作家也是一样,他们有些足够的成功且幸运,把自己的名字写进了语文课本,有些就真的变成了一个名字,只有少部分记得。

  感觉自己最深刻的时候就是高中的时候,还会以语文书为标准选一些书来读,现在的自己,已经习惯了文化快餐,再难深刻的理解一些东西了,甚至再难读完一本书,再难静下心来看一幅画,更难去品味一首诗。翻看着这本书,很多名字我只有靠百度才能有些许了解,很多人我才发现原来他和我曾经想像的并不一样。

  他们就像太阳一样,创造着,也燃烧着。最近一直循环播放着唐朝乐队,听着那个时代的声音。

  当炙热的红焰吞噬大地

  生命冲出了躯体

  空荡的胸膛充满你的火焰

  流躺征服的熔岩

  别想把黑暗放在我的面前

  太阳已经生长在我心底

  不再有封闭的畏惧

  奔腾的灵魂飞上天际

  比起那个时代,只是在豆瓣上写些许文字的自己,已经离文艺这个词相去甚远。还好有这样一本书,帮助不再文艺的我们,记录着曾经文艺的他们。

  《我们这一代》读后感(八):光影中最真实的纪念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上见到这本书,当时并没有立刻决定去读,但封面上张艺谋张着嘴仿佛在呐喊的图片让我记住了这本书的名字——《我们这一代:最初的面孔》。

  作为一个“90后”,五、六十年代的“我们这一代”是个遥远的概念,或许因为父母就出生在那个年代,所以我决定读这本书。翻开它,整齐的目录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名,他们有些我了解,但是有一大半连名字都不知道,就更想去了解、去认识他们。

  作者肖全,被称为“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获得了“拍谁就是谁一生中最好的照片”的赞誉。

  在摄影方面,他无疑是个大家。历经十余年拍摄完成的《我们这一代》,是为中国五、六十年代年代出生的知名文化艺术界人士建立的影像档案。这份执着,见证了这一代人的生存,折射出了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彷徨与坚持,而在这一切之上,是对生命的永恒关怀。

  在这本书中,作者即是见证人,又是参与者。简单自由的文字,渗透着一代人的生活细节。光与影的交织,我们看到一个个脚踏实地,坚持梦想的生命,热烈地生长。

  画家陈侗为本书写的代序中说,“这种‘历史的’同时又颇为‘现在时’的写作,恰恰表现出比职业作家大得多的自由度…使得他们不再是‘名人’…没有更多与众不同的生活,像真实里的普通人。”他的工作并不完全是为了摄影,而更是为了“我们这一代”,为了那些不同岁数的、历经坎坷而又有所作为的、活着的和不幸早逝的同代人。

  书中的人物,都是这一代面孔的翘楚。他们有诗人、作家、画家、文艺批评家、音乐家、导演……其实,都是艺术家,都曾经或者将会是我们的榜样。

  郭路生(食指)与作者吃饭谈话和他的《相信未来》,芒克对拍出照片的不满,王安忆“她的家,楼上楼下晒满了衣服的旧楼区,两三代人住在一起…那条小巷里竟然还保留了一家我小时候见过的那种买糖果的小店…”,残雪的自信和对“知识分子的理解”,用114查到贾平凹的电话以及一起“小心地”谈三毛,韩磊搞的“老外”的恶作剧,唐朝乐队演出时4个“长发大仙”在台上出神入化的表演和台下观众的“哭了”“不肯离去”“彻底被感动了”……

  肖全要拍一个人,好像要和那个人谈场恋爱一样,各种了解,各种陪伴,陪他们逛街、吃饭、喝茶、买菜、拍电影等等等等,好像拍谁就爱上谁,读者自然也会爱上。

  那是一个可以买到1.85元白背心的年代,那是一个通过114可以查到贾平凹电话的年代……那是我们再也不会经历的年代,只有从书籍和屏幕上取得那些年的一点温度,所以这本书,真的很好,是积淀于光影中最真实的纪念。

  让我们怀着炽烈的热情去追逐自己的梦吧,就像那一代一样!

  总之,读过之后,相见恨晚!

  《我们这一代》读后感(九):我们这一代 的这些人那些事

  《我们这一代》再版应该是一件值得文艺圈人奔走相告的事儿。我从头到尾把书看了一遍,找了几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并摘录了其中几句话,供想读的朋友参考:

  1、 P2-P4 顾城、谢烨 :

  我们在公园玩得开心死了。北岛像个小孩,跑几步坐在草地让我拍照,顾城、谢烨在竹林里用枯藤制成花篮戴在脖子上。

  顾城对我说:我特喜欢刚锯下来的木屑,我常把它们摊在手心上,我感受到这些都是新生命!

  2、P19-P20 史铁生 :

  他能坚持写作,与病魔做斗争,实在出于他对生活、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和眷恋。他很明白,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在某程度上都是有残疾的,肢体的残疾仅仅是一部分,许多人的心灵是残疾的。

  3、P63-P66 杨丽萍 :

  到了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你说什么没有经历过呀?再大的事我们都能顶得住,再讨厌的人我们都可以宽恕他们,面对这些事、那些人,你只需笑笑就过去了,别往心里去,我们的心里可不要装这些东西,那里面应该是干干净净的,只有爱和那些令人愉快的东西才能装进去。

  4、P87 余华

  5、P94-P96 王朔 :

  王朔乐了,乐得很开心。都以为王朔没正经的时候,其实他也是十分尊重的,是一个认真听别人讲话的听众。我愿看到并拍下他的这一面。

  6、P123-P125 陈凯歌 :

  我抓起一部机器,开始朝着陈凯歌”点射“。慢慢地,凯歌收住了笑容,这时他已准确地站到我画面的最佳点。凯歌平静地看着我的镜头,这时,我的右手食指按着不动,机器里的胶片,像是认出了对方,争先恐后地跑出来看凯歌,这样一下子下来,我站到够本了,鸣锣收兵。

  7、P146-P148 窦唯 :

  窦唯躺在床上抽着烟,紧闭双目,两只皮鞋被脚带上凉席,这是一张被小窦睡得发红了的竹凉席。窦唯不太善于用语言表达,他的整个人始终处于沉默状态,所以他的工作与他的生活很难分开,他好像老呆在音乐里。

  8、P155-P160 唐朝乐队 :

  张炬“出走”,给中国摇滚乐带来了许多新的刺激和思考。

  人们更平静了,更善解人意了,心胸更宽了。

  我在张炬家前后住了一个星期,忙这忙那。再也不能和炬炬说话了,炬炬不再和我们一起玩了。他去了一个新的地方做音乐,那也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哥们儿几个多保重!

  9、P192-P194 王安忆 :

  王安忆的家在镇宁路一带,那些小阁楼,那些两三代人住在一起、楼上楼下晒满了衣服的旧楼区,的确非常生动,非常迷人。那条小巷里竟然还保留了一家我小时候见过的那种卖糖果的小店。

  我十分激动,我真感激王安忆把我带到这里来。

  她看到我给她的照片后说:这是一张很特别的照片,是过去没有过的,我喜欢!

  10、P212-P215 张艺谋 :

  张艺谋对我说,我先给我女儿打个电话,你自己倒水喝,想吃东西冰箱里什么都有。

  张艺谋的声音从二楼传下来:爸爸实在对不起你,说好了星期六下午给你打电话,可爸爸事情太多,身不由己,我想暑假带你去玩,你要好好听妈妈的话,用功学习……

  最后感谢公元图书送我的肖全亲笔签名书,肖全老师的字很好看。

  《我们这一代》读后感(十):人•岁月•生活

  “在这十年当中,一些人天天向上,一些人停滞甚至回到过去,还有的人已经离开了我们,他们是顾城、谢烨和唐朝乐队的张炬,当然还有几位这本书里没有提到的人。”这是本书后记中的一段话,想起伊利亚•艾伦堡的《人•岁月•生活》,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朴实无华的叙述以及黑白胶片时代的缩影。

  人

  和大多数人一样,第一次听闻关于肖全先生的消息是三毛的系列照片。肖全说,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写这么多的字。我很庆幸,能够欣赏到肖全人生里关于某个十年的诉说,并且深入我心。

  对目录有了一个概略地了解,这些照片大多拍摄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于我这个生于九十年代的人瞬间有种“这么近,那么远”的感觉,用书中的一句话说就是仿佛他们“就在你身边,和你发生着某种联系”一样。

  封面上醒目的地方有这样两行字“定格于理想年代的文艺青年们”。“理想年代”,他们是理想年代的精英,我们是生于作者笔下理想年代的一代。于是,我决定记录下书与我的联系,虽不能淋漓尽致,却也吐露心声。

  岁月

  书中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

  就像肖全说的“上帝保佑,别让杨丽萍老得太快”这样朴实的一句话足以让我们体会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感情。时间可以塑造一个人,同样也可以泯灭一个人,肖全镜头下见证的这一代、沉淀了二十来年的你们依然如此这般光鲜亮丽。

  我看到许多同龄人都陷在时代的车轮下了,而往往是因为这种时候,我更能清楚地看到这一代人的坚强和远见。九零后的一代,一路走来嘈杂声不断,欢呼声此起彼伏,这样的纠结,书里的每个人都在一天一天老去,而我们正在成长起来。

  生活

  生活赋予了我们色彩,但在肖全先生镜头下的黑白胶片却未曾让这一代人的生活黯然失色。你和我,有时候其实是和生活中的你我是两回事,也许没了人前的光鲜,也许少了夺目的光环,那么,你还是你,我仍旧是我,因为这是我们本来的样子。

  镜中花,水中月。有些真实只是幻觉,而有些幻觉却真实存在,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杂质,也许需要些许装饰,也许生活本来的样子就是很好的背景装饰,就像肖全镜头下的黑白胶片一样,你依然是那个你,岁月带走的是二十年的光阴,却沉淀了此刻的你,那个生活中的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