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巷说百物语读后感精选10篇
《续巷说百物语》是一本由京极夏彦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50,页数:4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续巷说百物语》读后感(一):如果没人主持正义,那么我来
从第一部《巷说百物语》开始,又市、阿银、治平就是正义的化身,暗中匡扶正义。当政府昏庸,无法主持正义的时候,或者官方不便出场的时候,会由这三人组出面摆平罪恶。而百介更像一个书记员,负责记录事情的前因后果。家底殷实,平时无所事事,又对各种怪事超感兴趣百介充当这个角色再合适不过了。当然,又市他们再怎么有周郎妙计,也需要明面上的人支持才对。正如《野铁炮》中的军八郎,得知事情真相以后,还要装傻说到:在下所属的八王子千人同心威名赫赫,个个是武艺高强的刚健武士。或许不敌超乎人智所理解的妖魔鬼怪,但哪可能笨拙到任由老迈百姓罩上包袱布便会昏迷不醒?再者,在下可是带有驱魔符咒,妖魔鬼怪才拿在下没奈何。好一个装傻充愣的可爱的军八郎,哈哈。
这些侠客,正如电影《生死狙击》中所说:如果没有人来主持正义,那么我来。
一下:阿银和治平的背景都已经交代清楚了,是不是该交代一下又市的背景了?好期待。
《续巷说百物语》读后感(二):100. 续巷说百物语
2017.02.15-02.16
100.
《续巷说百物语》——京极夏彦
百物语系列中的第三本,算是强行看个有始有终,后期应该不会再去主动找《前物语》和《西物语》了。
由一起枭首示众引发的层层探究,谜底之后尚有谜底,各起局之间环环相扣,都与十五年前的阿银前两辈的故事离不开关系。
这本书中的故事是围绕巡回山猫阿银的身份为中心设的五场局,以百介为看待整个事件与串联各局的主人公,对又市、冶平、阿银等人的身份来由都有所涉及。
但大概由于译作和作者本人的语言表现差异相关,设局实现与解开时的震撼力相当有限,又或许因为最开始看到的是《巷说百物语》,那时是为又市一行人所吸引,后期讲的故事虽然仍然不脱离设局巧妙,但对所“迷”的几位主人公却并不再是主观的视角。设局的来由也是事件大白之后对百介的说明进行,总的来说还是缺少了最初的吸引力。
“我作品的重点不在指出或追捕罪犯,而在‘之后怎么办’。人有悲欢离合,负面的事不可避免,我们还是积极面对现实吧:我赋予‘妖怪’这种爽快积极的态度。”
妖怪从来就不是京极夏彦真正要写的,他写的是如何处理人心与“妖怪”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故事中又市一行人所利用的。作品中的“外人”为妖怪所迷惑而入局,而在作品之外,人们又如何看待种种‘妖怪’呢?
434.南海出版公司
2014.5第一版,2014.6第二次印刷
《续巷说百物语》读后感(三):真心觉得南海不适合出京极夏彦的小说
这本书我现在刚读完一半,对于南海出的这套书觉得不怎么满意。
首先,京极夏彦小说的特点是以“妖怪”为线索,对比世纪文景出的“京极堂”系列,明显可以看出来,南海这套书里面妖怪插图特别小,画面的很多细节根本看不清,可以说原作的一个亮点被舍弃了,索性又市和百介都不会像中禅寺一样不断地讲妖怪图,所以倒是不影响阅读。
其次,封面就是把妖怪插图放大之后上色,可以算中规中矩吧,勉强说好也可以,但我认为这么做反而失去这些图片原有的古朴与神秘感。因为作者本来是以“妖怪”为线索叙事,“巷说百物语”系列里可没有真正的妖怪哦,把妖怪形象生动化在这里意义不大,弊多于利。
最后,我想说的是翻译,我觉得文中有几处逻辑关系有问题,一带而过的话读起来倒也没有不通顺,但稍微细加品味就发现不能理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我怀疑这是翻译的问题,但是也不太确定。
lt;续>的最后写了百介的觉悟。
百介一方面作为有正经身份的人,一方面又被又市他们的世界吸引,他说自己像是行走在黄昏,既无法放弃白昼的明亮,又被黑夜吸引。
随着百介出版书籍,又市他们主动断了与他的往来,他才有了觉悟。
而又市他们一直是带着觉悟生活的。
以他三人的技艺,只要愿意,金银钱财尽是囊中之物,而三人都过着紧巴巴的生活。
三人对百介礼让有加,说话口气带有尊重,无时不刻关注百介的安危并为将他卷进来而道歉。
百介为无法与他们再往来而感伤,他三人又何曾好过?
只是他三人从来就带着觉悟,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与百介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又市每次辛苦布局,耗时耗财,为的是尽量不搅乱普通民众的生活,不伤害无辜百姓。
其实认真看就会发现,每个局里最有风险的地方,又市都没有让百介涉足。
他们行走在黑夜,却行走地无比端正。
即使一生无法光明正大见人,也没有做过任何伤天害理的事,坚持正直的人格。
这条路很险,他们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
而他们早就做好了觉悟。
这世上本就无两全其美。
人总是贪心,总是自我麻痹,不肯直面现实,总是想方设法给自己一个构建一个梦。
催眠自己单词明天再背也行,今天已经学习了;催眠自己再吃一点也行;催眠自己现在就不错。
而缺少认清现实的觉悟。
《续巷说百物语》读后感(五):一些感想和一些脑补
最近在补巷说,因为发现微信阅读上有这一系列的全部电子书(真.不是广告。。
其实几年前就看过这一系列的第一本,但是并没有继续读下去,依稀记得当时读完的感觉是“并没有百鬼夜行系列好看嘛”。相比百鬼的长篇,巷说独立成篇的小故事的确让人不太过瘾。即便中短篇的篇幅约束了冗余叙述的可能,每篇都要介绍一下角色设定还是多少有点重复。
然而时隔几年再看,反而觉得即便有这些缺点,巷说还!是!很!好!看!
相比动辄节奏缓慢的长篇,中短篇有中短篇特有的精巧。无论是故事结构还是叙述节奏,亦或是描写的画面感都有别于百鬼。在京极夏彦一如既往地信手拈来的文化背景下,故事中那些戏剧化的恩怨情仇在百介和读者面前一幕幕展开,让人沉浸其中并且唏嘘不已。又市等人的设局又像一出精彩的魔术,只不过这次不仅能见识魔术的神奇,之后还有魔术师为我们一一解答背后的玄机。看到有评论说又市是一个反京极堂式的人物:同样是为了解决问题,京极堂拆解迷局,而又市则是构建迷局。想想也的确如此。
相比百鬼夜行,巷说系列也给人留下了更多想象空间。百鬼中每个人的人生我们多少都有所了解,因为常常担当解说人的关口也是这些人中的一份子。而巷说却不同。又市他们无宿人的世界,出身良好的百介并不了解。于是作为读者跟随着百介的我们也只能跟他一样,懵懵懂懂地被卷入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事件,得以一窥那个地下世界的冰山一角,甚至偶然有种自己也成了他们中的一份子的错觉。最终却还是难逃被保护性地隔离于,亦或是放逐于那个世界之外的命运。这种意义上来说,巷说系列的特别大概就在于这种留白式的余韵悠长之感。从百介的的角度来看,整个巷说系列是典型的 “异世界一游改变主人公一生”的故事模式,抑或它们只是百介的黄粱一梦。因为那些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是如此离奇,以至于把它们以怪谈的形式记录下来,仿佛都要更让人信服一些。《后巷说百物语》里出现了老年的百介,依旧无法摆脱对那些人和事的怀念。有趣的是读《巷说》和《续巷说》,我脑补的动画画风都是日本古典绘画的感觉。《后巷说》一跃而进明治时代,感觉就有点京极堂的味道了。说起来百鬼和巷说这两个的时间线真是完全不重叠了,但是还是很想看这俩的crossover啊。。
说到巷说的角色,如果说百鬼系列的人物群像塑造难以取舍,这一系列我倒是很容易选出最喜欢的角色——御行又市。如果要形容的话,总觉得这是个狐狸样的人物。开始的时候跟老江湖老油条一样的形象,读到后面发现他曾经也有彷徨迷茫的时候,总觉得这个角色的魅力值又上升了一点(是为什么)。读的时候也觉得他的形象似曾相识地眼熟,但是又想不起来是谁。这种感觉看京极堂也有。后来想想是因为看了鬼灯,因而再读京极堂我脑补的总是鬼灯。然而对于又市,我想起来的形象总是《怪化猫》里的卖药郎。可是这两个角色给人的感觉并不类似?总之有点奇怪。
以及这次再读真是莫名萌上了又市x百介的CP。晕眩坡四人组的CP同人虽然也很喜欢看,然而读小说的时候倒是没有主动地脑补过。可能因为原著里京极关二人都是有夫人的,千鹤子和雪绘给人的感觉又都很好。而且挺喜欢脑补千鹤子和京极堂的相处模式。总觉得对于京极堂这样的人而言,允许近身的人应该真的是真爱了。(其实千鹤子和雪绘的CP也(快够!木场大爷虽然一直单身,然而直男得太明显。至于礼二郎。。嘛总觉得他是在孩子和神様之间来回转换的人物,either case 都有点 asexual 的感觉,虽然我也很喜欢一些同人里对于恋爱中的礼二郎的塑造。。更何况我至今还没有站定CP啊!!榎京/京榎/京关/什么的太难取舍了(木场大爷对不起。
然而这次读巷说系列的时候,简直不能不停止脑补又市x百介的悲伤故事。又市看起来总是在方便地利用百介设局,却总是能在百介危难的时候出现。总觉得又市是多少为百介这个喜欢搜集怪谈却又善良真诚的人所吸引,又市对百介这种好奇的人来说更是谜一样的存在。然而又市刻意地保持着距离感,却又没有彻底远离。多少还是出于对百介的某种保护。
还有百介去冈场所找又市的时候,妹子们开玩笑说难怪平常都勾引不了阿又,原来是喜好此道。
“各、各位误会了......”百介慌忙否定。 又市只是笑着回了一句:“可千万别窥探啊。”接着关上了拉门。虽然又市下一句就是澄清“小的并无断袖之癖”,然而这互动真的太萌太萌!!简直再也没有什么我!!
这对最后的结局算是悲剧吧。而且是一种宿命式的悲剧感。他们终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我有我必须背负的命运,你有你一直追求的梦想。然而百介终其一生最难以忘怀的怪谈都是又市的故事,这是擦肩而过却又深深烙印在百介生命中的交会啊。至于又市怎么想,我们永远无从知道了。
这是山岗百介最后一次听见又市的声音。不过步下折口岳时,百介曾数度错觉自己听到了铃声。 回到江户后。百介终生不再远游。至于理由为何,据说百介从未告知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