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为什么要呼救》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为什么要呼救》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12 04:2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为什么要呼救》经典读后感10篇

  《我们为什么要呼救》是一本由李西闽著作,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9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为什么要呼救》读后感(一):活着就是冒险,有些人会被别人拯救,有的人只能自救

  看完这本书后,迟迟不能下笔,不知道要怎样来评价它,形容我的心情。对着电脑屏幕流行歌曲已经循环播放了几个来回

  2008年,我们国家发生了好几件大事。和北京奥运会声名远播不同,“5.12汶川大地震”以从未有过惨烈破坏震惊世界。即便是十年后的今天,5.12这个日子,仍然是我们脑海可怕阴霾代名词

  十年前,汶川,之于我,不在是一个陌生地方,而是像唐山一样,提起来就会联想到一场灾难,成为一个让我心悸名词。不同的是,唐山还是我的家乡

  十年后,我选择看这本《我们为什么要呼救》,因为我知道,再怎么能体会不测带来的痛与悲,也做不到经历者的感同身受。而这本书的作者李西闽是一名汶川大地震幸存者,他曾在废墟里被埋76小时

  这本书,讲述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的“我”、杂志摄影记者苏青、以及在地震中失去儿子的李翠花一家故事。“我”在震后多次无法忍受身体疼痛内心恐惧,试图自杀,患上了严重精神问题而不自知,在不忍抛弃妻女和不愿向恐惧认输之间徘徊挣扎;摄影记者苏青眼见一对新人自己面前瞬间消陨,总在试图做些事弥补内心的愧疚;当地农妇李翠花无法走出丧子之痛,却也努力想要一个新的生命。三条主线并行,同时还写到了很多其他热心义举的人物,比如苏青的女友孙卉,比如一起前往玉树灾区赈灾的文霞、王飞。作者用了虚构现实穿插叙述方式,使读者在一边了解故事始末的同时,也一边跟进着作者的写作进度

  书中的“我"就是作者本人,整本书读完,很沉重。书中每个人都在自我救赎,也在解救他人,灾难给人带来的后遗症心理和身体上的伤痛跃然纸上。“活着,太艰难了,书中所描述的只是九牛一毛,我还是没能够写尽这十年的痛苦欢欣。”整部小说,并不是在消费悲伤,相反,描述的心理活动行为指向,真实而又揪心,包括几年后玉树地震,“我”、苏青在自身身体精神状况都不太乐观情况下,依然为灾区赈灾支援。

  我想,作为一个敏感作家,一个从鬼门关里死过一回的敏感的作家,更像是在通过记述,来对这十年间忍受的心理折磨做宣泄。他害怕死亡 ,恐惧死亡,又多次陷入到想结束自己生命的漩涡不能自拔,他也在用这种方式在呼救。

  是的,呼救是本能,也是自救。有些人会被别人拯救,有的人只能自救。在汶川大地震过去十年后的今天,这本书问世,于作者、于那些经历过生死劫难的人而言,意义都不一样。阴影会随着时间慢慢变淡,但不会消失,但生活依然要继续。

  并不是所有的好人都能得到好报,就像书里赈灾女侠文霞,她有乳腺癌,又坚持在玉树赈灾时得了肺积水,不治离世;就像苏青,汶川地震中失去一只腿,安上假肢后,一直在救济关爱李翠花一家,玉树地震时,第一时间奔赴前线支援,假肢接触骨头感染,后得骨癌。他们用行动和爱,用他们无悔的方式对抗着生命里的劫难。

  命运让人敬畏之处就在于,它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给你惊喜还是惊吓。作者用了悲情结局描述了也许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故事。让看这些文字的我们懂得,“活着就是冒险,生命脆弱的如黑暗中的微火,唯有爱可以守护它。”

  我也是一个惜命的人。从很小的年纪,就有了敬畏生命的认知。为了爱我的亲人,好好的活着是第一要务。

  我也许永远做不到苏青、文霞那样不顾自己性命奔向更需要帮助的人,那是大爱;但我愿意常怀悲悯之心,并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伸出手去救助那些呼救的人,就像孙卉,就像作家的妻子珍惜是福。当灾难不能预期的来临时,所有在灰暗时刻仍隐忍陪伴热爱生活人们才能自救。

  敬畏,珍惜,豁达,六字箴言,送给读这个书评的你。

  《我们为什么要呼救》读后感(二):《我们为什么要呼救》:我们听不见或者假装听不见

  2008年5月18日汶川地震的时候,作家李西闵正好在汶川银厂沟闭门写作,被倒塌的房屋挤压了76小时。获救后、康复后,李西闵写作了长篇纪实散文《幸存者》。,一时间成了舆论焦点

  10年过去了,以汶川地震为题材,李西闵的又一部作品问世,《我们为什么要呼救》。乍一看到这本书的宣传语,有没有读者觉得,李西闵想要通过汶川地震的题材重新成为人关注对象?可是,认真读完《我们为什么要呼救》,我们一定会觉得,李西闵放下计划中原有的作品写作,在汶川地震10周年之际推出《我们为什么要呼救》,是对死难者最好的祭奠,是对幸存者最好的慰藉,以及对旁观者最及时的提醒:地震所摧毁的,很多我们未必看得见。

  作者将《我们为什么要呼救》定义为“长篇纪实小说”,除了“李西闵”这个名字贯穿在整本小说里印证着《我们为什么要呼救》的纪实性外,苏青和李翠花一家应该是作者的虚构。2008年5月18日汶川地震后,真实的李西闵、虚构的苏青和李翠花一家,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李西闵将三种幸存者的生存状况“纺”成了三条线,三条线纵横交错在一起编织成的一本《我们为什么要呼救》,让我们清晰清醒地读到,天灾让他们成了永远的受害者

  地震发生时,李翠花在田地里劳作,丈夫在深圳打工公公在屋里休息,儿子在学校上课。地震发生后,李翠花迅速赶到儿子的学校可儿子在地震来袭的刹那就与妈妈天人永隔,就算李翠花放下恐惧和悲伤,背着死去的儿子回到家里协助救援队救出了废墟里的公公,她还是成了家里的罪人幸运的是,外出打工开了眼界的丈夫,懵懂意识到自己将儿子之死归因到妻子身上是错的,但这并不能扭转老父亲对妻子的态度。一方面,李翠花因为创伤后应激障碍陷入深深抑郁,一方面又要为搭救自毁中的公公想方设法再生一个孩子……李西闵虚构的这一条线,是最底层的地震受难者的生活实录,我们看到,经历过三次流产终于诞下女儿的李翠花以及她的丈夫和公公,虽然试图扯掉地震遮蔽住家庭的阴影,但是,不能。

  那么,那些生性更敏感者呢?

  苏青,地震发生的时候,正在给一对情侣拍摄婚纱照,自己被飞来横祸压断一条腿,事小;眼睁睁地看着一对穿着婚纱的新人瞬间无影无踪,在苏青心里戳出的一个大空洞,永远愈合不了,怎么办?这个在孤儿院长大的男人,这个曾经被孤儿院的老师虐待过的男孩,比谁都早都近地触碰到了苦难,也就比谁都早地意识到,天灾是其实是我们合力制造出来的人祸。这个幸存者,拖着残缺身躯奔赴玉树地震灾区,是在舒缓负罪感。假如说拖着伤腿去玉树救援是李西闵虚构给苏青的浅表的赎罪方式,那么,作家让苏青拍摄李翠花一家在地震后10年间的求生过程,就是更有意义的呐喊,“我们为什么要呼救?”因为,很多数人在疑惑:不可预见的地震夺去了那么多人的生命固然令人伤心,地震让这么多安居乐业的人失去了家园固然令人伤感,可是2008年以后的这么多年里,汶川已经有了新面貌有了新气象,你们为什么还要呼救?李西闵用李翠花一家10年的艰难生活,苏青失去爱情、失去了健康必然会失去生命的10年挣扎告诉我们,巨大变故在他们身体上心理上留下的怆痛,永远不可能弥合。

  不错,李翠花一家和苏青的故事,是作家的虚构。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感天动地,作家会用艺术手法强化作品的感染力,这无可厚非。可是李西闵也很倔强,为了让自己的作品不因为虚构而虚幻,选择了一种特别恰当表现形式,即让虚构、纪实并行来强调作品的现场感。从完成的作品来看,李西闵的创作构想完美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可因此,他也献祭了自己最不愿意触碰的惨痛记忆痛不欲生的10年震后生活。 10年里,吃过安眠药试图自杀、站在家里晒台上打算跳下楼、被表面愈合实际上永远没法愈合的伤口疼痛折磨得死去活来抑郁症伴随而来的坏脾气家人伤害,等等等等。李西闵的亲身体验与虚构的李翠花、苏青等地震幸存者艰难的生活、情感经历,交织成一幅立体的画面,亦即地震已经成为幸存者从肉体到心理都永远跨越不了的堑壕。面对如此泣血的再现,我得非常羞愧地承认,在汶川地震后的10年里,我已经渐渐将这场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大灾难,淡忘了。为什么?总感觉自己与汶川地震太遥远。有时,甚至会暗暗怀疑:有那么严重的震后综合征吗?“我们为什么要呼救”?李西闵问得好,我们已经听不见或者假装听不见受难者和幸存者持的呼喊了。

  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获知消息后,李西闵带上10万现金赶到灾区。读到“那些惨不忍睹场景摧毁了我两年来建立起来的活下来的信心。我浑身瑟瑟发抖,泪水情不自禁地流淌下来”这样的内心写照时,我非常不理解事实上,李西闵在玉树的确起不到救援者的作用。往下读,才渐渐明白钢筋横贯过身体留下的肉体伤痛以及遭遇地震所致的抑郁,让李西闵深深感到,只要居住地球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天灾的无辜者,天灾的受害者是替我们在承受,他去玉树是用“蠢萌”的方式赎罪。相比而言,写作一本《我们为什么要呼救》要比他自己亲赴玉树作用大了许多,所有愿意捧读李西闵这本新作的读者,读后都会对天灾的死难者与幸存者,心怀愧疚。

  大英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一枚印度印章,发掘于南亚次大陆印度的哈拉帕附近。印章证明公元前三千年至公元前两千年,哈拉帕地区曾经是一座高度发达都市。今天,这座与古埃及、美索不达尼亚处于同一时期水平不相上下文明,被人们彻底遗忘了,“我们只能猜测其中的缘由庞大城市建筑业使得砖窑大量需求木材燃料,这导致了大规模的伐林运动,从而带来了环境灾难。更为严重的是,气候变迁迫使印度河的支流改造,有些甚至完全干涸”,《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的作者尼尔·麦格雷戈这样推演一座繁华都市何以消失得无影无踪,并感慨:“这些为大城市的彻底消失也是一种让人不安的讯号,它提醒我们,城市与文明有多么脆弱”。

  城市很脆弱,地球很脆弱,《我们为什么要呼救》的意义,不在于纪念,而在于嘶吼着提醒人类,不要让自己成为我们正在享受的文明的摧毁者。

  《我们为什么要呼救》读后感(三):不贩卖美好,不消费悲伤。

  感谢主办方成都市文联和《青年作家》杂志社。这是我从《小说月报》杂志来到《中华文学选刊》后,参加的第一个文学活动。从选刊的角度,我们一直在关注《青年作家》。《青年作家》杂志近年来所产生影响,在文学期刊界有目共睹,在此首先以期刊同仁的身份表示致敬。

  来成都的路上,带着一本朋友推荐的书,名字叫《谢谢你用一生陪伴我》,这本书封面上有一句推荐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不贩卖美好,不消费悲伤。”我觉得,这对于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文艺作品,都是普遍性的判断标准。在当代中国的写作现场里,能够做到这点其实并不容易,从写作伦理的角度,这也是一种很高贵品质

  《青年作家》杂志第四期用很大的篇幅刊登了李西闽的长篇新作,刚刚梁平老师提纲挈领总结了这部作品的意义。在我看来,《我为什么要呼救》正是一部具备了“不贩卖美好,不消费悲伤”这样品质的作品。

  西闽兄这部作品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面世,其意自不待言,也可以说是非常有话题性的。但在处理这样一个具有公共性的题材时,我感觉西闽兄没有选择现成的方式来进入,而是如他自己在后记中所说,采用了糅合虚构与现实,独属于他自己的“奇特”而“危险”的方式,在公共记忆之下凿出了一条他个人的通道简言之,就是一个“呼救者”的视角,这也提供了丰富的解读空间

  阅读这部作品,我特别有感触的是主人公如何与地震所留下的怪兽般的内心创伤搏斗这条线索。这也与我自己对抑郁症话题的兴趣有关。前两年因为工作关系,我曾参与把一部涉及抑郁症的小说《我要罗拉》改编为小剧场话剧,在此过程中,也一直在思考,文学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心理疾患这样一个很沉重的主题。我也为此看了很多参考资料。其中有一本书叫《像我们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全球化》。这本书把心理疾患的阐释和治疗,如厌食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分裂和抑郁症,当成一种文化输出的现象来解读,用很多例子分析以美国为代表心理学解释体系,怎么输出到全世界,如何被医疗商业利益驱动。这本书涉及很多专业背景知识,但对我的启发就是,平常我们所谈的内心疾患,背后是存在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的,而非单一的、确凿的症状。如果忽略差异,认为有一套通用的方式可以解释一切、治疗一切,那可能是很可怕的。所以重要的不是疗救的姿态,拿现成的药方去寻找病症,不是站在外部去抽象地想象病患,而是去倾听一个又一个陷入内心困境的个体,他们在各自生命的“暗夜”当中经历和承受了什么,设身处地进入每个个体独特的生命情境。在此意义上,人们内心的搏斗,不是能被心理学的解释体系所垄断的,文学应该有自己处理这一主题的方式。

  我觉得这个角度就很接近西闽兄这部作品里的表达。作品里有很多相关的细节,表现地震带给个人的身体与内心创伤,以及人物如何与之搏斗。比如写到汶川地震中他自己被埋的七十多个小时,钢筋穿过了肋骨,他一直听到钢筋跟自己骨头摩擦的声音,就像磨牙一样。这个声音在后来的很多年里,都像梦魇一样困扰着他。这样的细节是只有亲历者才能写出的,也让我们如临其境地了解到他如在独木桥上行走一般,走出内心困境的过程。

  然而这部作品并没有停留于此,没有停留在这种个人的经历上。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部现实与虚构交织的,涉及多组人物、多条线索的小说,他让我们走向一群有独特面貌的人,去感受他们因为地震所陷入的各式各样的困境。不管是主人公作家“我”,同样在地震中幸存下来的苏青,还是在地震中失去儿子的李翠花、杨文波一家,乃至这三组主要人物周边的角色,“我”在丁屋岭遇到的丁大保、戴三妹老人,苏青身边的文霞、孙卉,甚至“我”遇到的失意写作者张北风,还有在苏青童年时代,曾经伤害过他的宋文洁阿姨,里边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伤痛、焦虑,也有每个人不同的处理方式。

  看完这部小说之后,我脑子里浮现出一个意象,可以描述它的叙述方式,我把它叫做“群岛式的叙事”。“岛”这个意象,来自小说结尾写到的一个梦境:“我梦见自己被困在某个孤岛上,所有人都消失了”。这也是贯穿小说始终的一个情境。可以说,小说里每个人物都困在各自的孤岛上,各自的生存焦虑,都需要个体独自去面对。用西闽兄自己的话来讲,每个人在自己的孤岛上,“活着就是苦熬”(“苦熬”这个词,某种角度上带有福克纳的色彩)。小说里写道,世界上很多人都过着幽闭的生活,心灵的幽闭,内心找不到出口,精神备受磨难,你我都一样,在这样一个情境里,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用自己的方式去脱困——自救是疗伤的最好方式。

  而小说依然没有停留在这个地方,而是更进了一步。有一首诗相信大家都熟悉,“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刷,/欧洲就会失去一角”,“无论谁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孤岛是能够,也需要被连接起来的。《我为什么要呼救》这部作品的众多个人的孤岛,被小说的叙述力量连接了起来,提供给我们一个全景式的视野,一个“群岛”的意象。

  作品里的作家李西闽、苏青、李翠花等等,这么多人都在孤独的困境里呼救。当呼救被听到,其实每个人也就不止是一个孤岛了。听到来自别处的呼救声,意识到自己的呼救声也看可能被他人听到,当觉悟到这一点的时候,这种呼救产生的回声就给我们提供了力量。

  在某种意义上,小说里“为什么要呼救”的追问,也是关于我们为什么要写作的一个隐喻。因为,写作其实也是一个“呼救”的过程。作为文学期刊的编辑,我一直在焦虑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去说服读者:不只要读中外的经典之作,也要看看跟你生存在同一片天空下的写作者他们的创作。我觉得西闽兄这部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启示,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情境。我们自己的伤痛和焦虑,只有同时代的写作者最为了解。同时代的写作者在读者面前的角色并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和读者形成一种陪伴的关系。就像我们的朋友亲人身上发生了不幸的事,遭遇生命中暗淡甚至黑暗时刻,求助于智慧的长者,或许会得到现成的答案,但最好的劝慰方式,其实是有人陪伴在近旁,倾听他们,伸出臂膀,与他们一同难过,一同面对生命中的种种惊惧、伤痛与难题。当代文学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就像暗夜里相距不远又彼此隔离的孤岛之间,微弱却坚定的呼唤与应和。

  西闽兄这部《我为什么要呼救》,正是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了这样的呼唤与应和,也为当代文学如何处理公共事件之中的个人处境与个人伤痛这一话题,提供了有价值的范例,值得更深入地去探讨。

  【本文选自徐晨亮(文学批评家、《中华文学选刊》执行主编)在《我们为什么要呼救》研讨会上的发言】

  《我们为什么要呼救》读后感(四):愿人间一切的呼救都会有回应

  2018年5月12日,一本非同寻常的书悄然上市了,它没有一般畅销书那股雄霸市场的气势,却承载着作者和许多对“512”这个数字有过深切记忆的人们的无限思绪。书名很有深意,叫做——“我们为什么要呼救”。

  正如书中所言,曾经亲历512地震、被埋76小时才获救的作者李西闽,在从2008年那个一辈子都忘不掉的日子到十年后的今天,都在思索着同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呼救?我的第一反应是,因为有人会救我们。那些救我们的人是谁呢?他们用的是手、食物、摄影机还是文字?

  书中叙述了作家“我”、摄影师兼纪录片导演苏青、汶川地震遇难者和幸存者家庭杨家、玉树地震志愿者文霞等人从十年前到现在的种种难忘经历,时间跨度大,人物众多,但是每一个人物和每一个历史时期发生的事情都描绘得极具感染力和画面感。

  汶川地震后,李西闽描绘的群像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小女孩:

  “那时候,她就是个天使,给我们唱歌,让我心有慰藉。老太太悄悄挨个儿和大家说,不要当她的面提起她的父母,因为他们已经不在人世。听着她的歌声,我想大哭,可是我只能对她笑。”

  作家李西闽,在经历过地震的折磨之后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甚至尝试过自杀,他借着写在地震中丧子的李翠花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是人都会伤心,伤过的心肯定不会和原来一样了”。李翠花患的是比李西闽还要严重的抑郁症,甚至产生幻觉,经常“见到”死去的儿子,在努力创造新生命的时候三度流产,她是否能成功产下宝宝也成了书中的一条主线。

  苏青是李西闽在汶川地震中的难兄难弟,在地震中失去了一条腿。他是一位摄影师,他还拍摄了汶川地震遇难者和幸存者家庭杨家地震后十年的生活的纪录片。装上假肢后,帅气的苏青还吸引到了天使般阳光的女孩孙卉做女友,他与孙卉的感情也是令人揪心的一条线。

  在玉树地震时,李西闽他迫不及待地赶到了玉树去当志愿者。他把去当地震志愿者作为一种自我救赎,只有这样才能心安,才能像“赎罪”一样减轻汶川地震对自己的创伤后遗症。在这里,他遇到了最纯粹最勇敢的志愿者——摄影师文霞。文霞和苏青有个共性——在地震现场,什么都拍,唯独不拍尸体,他们认为,这是对死者的尊重。

  李西闽每次想到自杀,就会想起自己深爱的女儿和妻子,是她们让他拥有活下去的责任与希望,还有就是写作,他的长篇纪实散文《幸存者》获得了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

  每年,李西闽都到自己获救的地方凭吊——这种自愈对他而言是最好的疗伤方式。而为什么要呼救?十年后他说出:“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都曾经呼救过,有的呼救被人重视,有的呼救被忽略了,不是所有的呼救都会有回应,但我们不能停止呐喊,这是人类的本能。”

  愿人间一切的呼救都会有回应。

  《我们为什么要呼救》读后感(五):生命的韧性

  摘自作家张晓风的《不知有花》李四光先生曾经预测过四个地震带,我家所在的城市就位于其中之一,我曾经不止一次的想过如果发生地震我们会怎样?阅读《我们为什么要呼救》让我有更加清晰的感受。这本书不仅讲述了灾难带来的巨大冲击和破坏,还讲述了灾后的重建和修复。它让我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言语的描写,还有人物的遭遇。一边阅读一边感受生命的韧性。 本书作者李西闽先生不仅是1作家,还是5.12地震的亲历者,地震发生后他被困76小时。作者在叙述中形容那段经历时曾经说过钢筋穿过胸腔,摩擦骨头发出的声音。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身体的不适和剧痛只是一部分,更难熬的是那种濒临死亡、无力的感觉。和长眠于此的其他同伴相比,主人公很幸运,但他又很不幸。这场遭遇改变了很多人的一生,他也不例外,心里的悲伤、无助,煎熬无法排解,感觉自己拖累家人,不如一死。他痛苦过,也放弃过,幸运的是他很勇敢,家人也一直陪伴左右。生命因分担而坚韧。 苏青是文中的另一位重要人物,通过他作者建立了完整的关系网。苏青也是地震的亲历者之一,他的悲伤不仅来自于身体的残缺,还来自于眼前生命的消逝,悲剧发生的速度快到他几乎无法做出反应,所以他不再拍婚纱照,之后更是超负荷自己的生命来弥补,并不是他真的欠了谁,这是一种负疚感、难能可贵的责任感。了解到苏青的成长经历,更加心疼他;孤儿、虐待、分离,我多想他的人生可以像传统观念那样圆满。他的感情看似稳定,但在有心之人的挑拨下连这一分安宁也难以保留,而这并不是他苦难的终结。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生命深度的重要性。生命因责任而坚韧。 在玉树的救援中,文霞和王飞也尽力发挥自己的一份光热。文霞出场的时候,我的心里咯噔一下,后来这咯噔被证实为小人之心。文霞是一位性格很爽朗的大女人。她和王飞在地震地、在拉布寺宾馆的一波操作成功的获得了我的星星眼。她追利用人们同情心的骗子时候的无畏更是颇具女侠风范。喜欢文霞,因为她善良,更因为她抡的清。后来得知文霞近况的时候赚足了我的眼泪,乳腺癌,令多少女性闻风丧胆的字眼,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不知她的内心是否波动。文霞到底去了哪里啊,多想和她喝次酒。生命因豁达而坚韧。 一直认为世上最大的悲痛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当这种事情真正发生时一般人的反应不外乎逃避,杨家父子就是如此。其实李翠花并没有做错什么,但那份逃避其实是一份执念,没有它的支撑可能他们都活不下来。丈夫外出打工,年幼的独子身上寄托着这个普通家庭的全部希望,然而一夕之间烟消云散。爷爷怨恨儿媳,丈夫逃避务工,妻子沉溺于自我催眠的假象,如果一直这样,不只这个家毁了可能还要捎带无辜的生命,好在他们并不自私,好在他们没有放弃。从拒绝下葬到接受小虎的死亡,从三次流产到生下女儿,从老公入狱到重燃希望,这个家庭的悲剧离合令我们唏嘘感叹。生命因新生而坚韧。 阅读中看到晓洁、张北风事件的时候越发的感受到远离渣人的重要性。生活不止眼前的岁月静好,还有危险和阴暗面。阅读《我们为什么要呼救》,感受生命的韧性,反思生命的脆弱。我们呼救,因为活着不易,因为活着真好。摘自作家张晓风的《不知有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