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麦田里的守望者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14 05: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麦田里的守望者经典读后感10篇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本由[美] J.D.塞林格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27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一):千万别跟人说事儿,说了你就会想念起每一个人

  Generally speaking

  主人公霍尔顿就是一个十六七岁对这个周遭世界有着诸多不满,却还是没有能力逃避寂寞的人。文末还是因为被妹妹菲比感动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而回到现实中的故事。说是写的是美国战后垮掉的一代,这种“丧”风简直跟《挪威的森林如出一辙。并不太能够接受这种脏话连篇的小孩子。但是久了之后你还是会觉得符合霍尔顿这样一个迷迷茫茫处于没有目标阶段少年形象设定。这不就是垮掉的一代的样子么。虽然他很厌世,但厌的有道理。就是这样一个虚伪社会,你想要逃是逃不了的。你只有接受这个时代,你才会慢慢长大。因为“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准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谦恭的活下去。”

  “有同样和你在道德精神上感到困惑的人。幸好,有些人对自己苦恼做了记录,你愿意的话,就能像他学习。同样会有一天,如果你有了可以给别人的东西,他们就能从你这儿学到,这种方式是美好的,有来有往的。这不是教育,而是历史,是诗歌。”

  在这众多的意识文字中,难得出现鸡汤类文字,出自霍尔顿最喜欢语文老师之口。学习是无形的,也是一种礼尚往来。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别人可以学习到的东西。爱就是其中一种。如果没有菲比的那种铁了心要跟哥哥一起离家出走决定,哥哥也就不会有那种温暖存在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温暖的流动

  “千万别跟人说事儿,说了你就会想念起每一个人。”霍尔顿强烈倾诉欲望迫使他见着一个人就想跟他说话,到头来却只有妹妹认真的听着。好妹妹

  Critical thinking

  麦田里的守望者,题目到底和这个主人公的一堆胡思乱想有什么关系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二):塞林格:go out/go in

  2014年秋天,某个大风日子,芍药居地铁站,我抱着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边读,边等一位美丽女孩,共进晚餐

  不多时,女孩如约到来,天蓝色外套完美修饰着她姣好的面容。看见我手中的书,她微笑地说,等人还不忘读书,这么好读,应当看麦田里的守望者。毛姆、村上之类的,看看就罢了。

  于是,即使我完全不赞成她对于毛姆和村上的漠然,但为了博美人一笑,我就这样,翻开了这本红遍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小说

  ——题记

  你厌恶生活么?你厌恶这个世界么?你是否会在某个孤独时候突然觉得,这样的日子,不过也罢?

  我个人愿意武断地相信,这样的问题或是感慨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有过,就如同守望者中的霍尔顿一样,会用一种玩世不恭眼神冷冷地看着这个世界。只不过,我们这些现实生活中普通人,在睡一觉起来后,依然会咬紧牙关接着过,可是,书里的霍尔顿,却做出了与我们完全不一样的选择

  就像每一个熟悉剧情发展人所知道那样,这个成绩挂科,看不惯学校所有人的霍尔顿,悄悄走上了逃回纽约的旅程。途中,除了两位虔诚的修女,他又遇到了无数虚伪、冷漠自以为是成年人,每一个人在他心里都比他早逝的弟弟更该死,于是最终回到纽约的他,决定在见过妹妹后,就此逃亡西部,过隐居的生活。

  可是就在这最后的时刻,他意外地被自己的妹妹打动了,他看着坚持要跟他走、最后做着旋转木马微笑不止的妹妹,霍尔顿呆住了,他不明白,这一幕怎样就这么美,以至于可以让他咬牙切齿地接受,那即将到来的可恶的生活。

  英国画家培根说,没有什么比生活更让人恐惧。这一点,契诃夫深有体会。在他的戏剧诗中,万尼亚舅舅勤劳一生建立在一个虚假海市蜃楼之上,而在知道了真相后,他最激烈反应,也就是挥舞一下手枪,而继续照旧过去的日子。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知道生活的全部真相后,还热爱生活。契诃夫是这样坚持的,用热爱为艰难的生活注入滋味和诗性。可塞林格却正好相反,他大概是真正厌恶生活,他用霍尔顿的go out/go in,对生活中的一切人和事都做了最大限度嘲讽,却又在脏话连篇的痛快文字结尾,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将自己对于世界最后的期待依恋一一倾诉,霍尔顿小妹妹坐在旋转木马上的笑容,丝毫不输于万尼亚舅舅那段对于天鹅绒般we shall rest的未来描述。他用自己玩世不恭的文字,提醒这个世界,热爱是太高的要求,对于大多数人,能借着那一点点美好,鲜活地过下去,就已经是莫大的成功和希望。

  许多人都会喜欢关于守望者的那段解释,那个守望在悬崖边,不让孩子们掉下去的人,成为了霍尔顿乃至全书最温暖的部分人生旅途中,总会有一些时候,人们发现自己与世界的不一样,决定离开麦田。海子就这样,在山海关呼啸而来的火车面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就是塞林格这样一个多年隐居、刻意与世界保持距离的人,他却这样劝说人们,麦田外其实也只是一片悬崖,请不要擅自离开,他甚至愿意虚构出一个守望者,来守护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们。与歌德最终让维特自杀身亡相比,塞林格其实要更温柔一些。可这个世界没有超人,更没有守望者,注定要在这个世界越陷越深的我们,也只能依靠着自己心中那点原初的美好,继续努力地过下去。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的结尾,让主人公给本已经形同陌路的绿子打了电话,让经历了死亡和分别的读者们,终于感受到了一丝温暖的眩晕。不管曾经有多少的决绝伤痛,不必否认也不可否认,现实可触摸的温暖,仍然让人心动。让读者在脏话、逃亡、毒品、虚伪中,读出村上春树般荡涤人心、净化灵魂忧郁蓝调,读出契诃夫充满热爱、平和坚忍的戏剧诗情,这正是塞林格最大的艺术魅力。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一天长期隐居的塞林格突然烦闷写不出东西,于是他随便找出一名好莱坞女星的电话,打给她说,我是塞林格,我想跟你睡觉。

  那名女星大概微微一怔,立刻开着车去找了塞林格。

  我想,这是生活,对塞林格最诙谐肯定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三):我就是我

  对于这本书,我不能太理解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但是很喜欢

  我很喜欢考尔菲尔德的思考方式,可能会有人不理解,但我就是喜欢他不去迎合,不去奉承,哪怕厌恶世事种种。我也喜欢他不去刻意评定善恶,如果你这个动作不喜欢,那我就不喜欢你了;如果下个动作我又有了好感,那我便继续喜欢你。我不想做大人,如果不得不,就去做自己喜欢的人。

  还喜欢他对自己的评定,就像"我很胆小,我知道,但没办法,我就是胆小"一样的感觉。我有哪里不完美,我心里清楚,可我就是不想改,因为不想勉强自己。我想丰富自己,所以我喜欢看书;我只想接触喜欢的人,所以我只看喜欢的书。

  《守望者》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我只做我自己,恨不得与世隔绝,不看你们多肮脏。哪怕最后我不喜欢所有人。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四):理解守望

  书中的主人公霍尔顿,一个十七岁的叛逆,玩世不恭的少年,他看周围的一切都不顺眼,不喜欢虚伪做作的人和丑恶的现实,他先后上了四所中学,都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离开了学校,埃克顿岗中学的安托利尼先生和潘西中学的斯潘塞老先生是霍尔顿最信赖也是尊敬的两位老师他喜欢自己的妹妹菲比,他怀念自己去世的弟弟艾里,总之,他是一个矛盾的但又充满爱心的少年,他具有所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特性,只是比别人更敏感,更愿意真实地遵循自己的想法,并为之而坚持做自己。他愿意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去拯救那些将要跌进悬崖的孩子,书中写到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群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也应该是这本书的点睛之笔。

  其实在霍尔顿身边,他的父母还有他尊敬的两位老师无不像麦田的守望者那样守护着霍尔顿,尽自己的所能帮助霍尔顿,在霍尔顿离开潘西中学时,他特地去看望斯潘塞老师,一位教历史的老师,老师告诉他“人生就是一场比赛,你得遵守比赛规则”“我想教给你一些道理,孩子。我在尽力帮助你,我在尽力帮助你,尽我所能。”霍尔顿却听不进去,执意退学回家。当霍尔顿无家可归的日子里,他想到的是安托利尼先生,在他看来安托利尼先生是教过自己的最好的一个老师,他比霍尔顿的哥大不了多少,很年轻,他最后抱起从窗户跳了楼的男生詹姆斯·卡斯尔,完全不顾及自己,因而赢得了霍尔顿的尊敬。安托利尼清楚地看到霍尔顿问题根源所在,为了一个极不值得的理由,不是这样就是那样,正在轰轰烈烈地死去,他告诫霍尔顿“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谦恭地活下去。”“他不是第一个对人类行为感到困惑、害怕甚至反感的,在这方面,许许多多人跟他现在一样,在道德和精神上同样感到困惑”“只有受过教育、有学识人才能对这个世界做出重要贡献,他们可能会比仅仅是才华横溢和有创新精神的人留下无限多更宝贵的记录,他们往往能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比那些没有学识的思考者更谦恭”“学校教育可以让他对自己的心性如何有个认识,认识到什么适合自己的心性,还可能认识到什么不合适。就会了解哪些想法适合自己的独特心性。”安托利尼的谆谆教诲也激不起霍尔顿的上学热情,他仍然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写法,把霍尔顿的内心独白描述得真实细腻,让读者对这样的一位少年感到亲切,触手可及,就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邻家少年,也可能就是我们的孩子。作为家长,读了这样的书可能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有更深入的了解,拉近孩子和我们之间的距离,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对于老师,读了这样的书,对学生的教育更有的放矢效果会更好,对于孩子,读了这样的书,可能会从霍尔顿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总之,这是一本寓意深远不可多得的值得一读的好书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五):致青春

  看这本杀死列侬和里根的杀手身上都带着的书以前,想象中这是一本很有诗意类似于《生活在别处》的小说,然后发现,这简直就是文字版的《GTA》,连发生故事的地点都是罪恶都市。这是一本适合在青春期阅读的书,不小心错过了。

  青春期的启蒙书本,有些人是《人类的故事》、有人是《十万个为什么》,我的书本好像是一个365夜,或者是一本有着少年足球队到巴西去训练的一篇故事书。叛逆的青春期有很多现实的版本,罗永浩就有着和考而菲尔德一样的退学经历,然后通过自学,获得了更丰富的知识,当了老师、出了书、制造手机

  和青春期相比,中年期是不断减少的过程,是一个创建不做的核对清单的过程。这个阶段,我们学会把门轻轻的关上。吴晓波一句话总结:所有的青春都是为中年准备。确实,中年的平静,源于青春期的努力。比如青春期的友谊是一种情感储蓄,会在多年以后,让你仍然对熟悉的朋友没有生疏的感觉。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六):迟来的……

  应该在还是青年的时候读这本书,那时的我可能会走共鸣,虽然我不是那么叛逆,但是对霍尔顿如此“精彩”的学生时代很是羡慕。当然对现在的我来说,更是有些遥远

  现在的我的话想的多是站在妈妈角度来看,如果是我的孩子碰到这个问题,我的想法。特别是看到霍尔顿在他的酒鬼老师家的时候,半夜醒来的时候,他坐在黑暗里摸他的头的时候“我在学校认识的混账变态佬比你们谁见过的都多,他们老是趁我在场时,做出一些变态举动。”“从小到大,这种事我遇到过二十回,受不了”虽然霍尔顿有些爱夸张,但是哪怕有一回我觉得都受不了,汗毛直竖了。

  塞林格在篇头写着“献给我的母亲”,可以是给妈妈看的书。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七):《麦田里的守望者》

  “不管怎么样,我老是想象一大群小孩儿在一大块麦田里玩一种游戏,有几千人,旁边没人--我是说没有岁数大一点的--我是说只有我。我会站在一道破悬崖边上。我要做的,就是抓住每个跑向悬崖的孩子--我是说要是他们跑起来不看方向,我就得从哪儿过来抓住他们。我整天就干那种事,就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得了。我知道这个想法很离谱,但这是唯一真正想当的,我知道这个想法很离谱。”

  “好多人,特别是这儿一个搞精神分析的家伙,老是问我九月份上学后会不会用功,我看这话问得很蠢,我是说在还没做一件事情之前,又怎么会知道将来怎么做呢?我的回答是:不知道。我觉得我会,可是我又怎么能知道?我敢说,这话问得蠢。”

  麦田里的守望者,整本书没什么特别突出的东西。有时候在想,是不是就这样的故事,直到最后,霍尔顿.考尔菲尔德在和他妹妹聊天的时候,被问到最喜欢做的事情时,他坦言,只喜欢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恩,也许这就是这位少年主人公真正想做的,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

  通书从菲尔德因5门功课4门不及格被学校开除开始,讲述了他遭遇的种种,去跟老师道别受尽噩梦般的训语;想起室友斯特阿雷德和阿克利的怪诞行为(书中俩人物性格刻画鲜明,是很难相处的室友,但却又是令人难忘的室友,当菲尔德夹杂着回忆起过去各种滑稽事情时,总会或多或少的带有他们的影子:骂脏话,对女人感兴趣等);去旅馆招妓遭讹;和女友萨丽去看戏和溜冰;准备离家时,“冒险”与妹妹道别。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孩,正值青春期的叛逆期,短短几天,菲尔德逃离学校经历了很多新鲜事情,无疑他内心是丰富的,对生活也充满了无限激情,但却又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去夜总会寻找乐趣,言语中粗鄙不堪,完了继续,该打电话的还是会打电话,最后该道别了还是会回家。

  从被学校开除到去纽约游荡的这几天,少年的内心世界经历了许多,回忆起了很多曾经的美好。菲乐德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想作一个麦田守望者,看护儿童;想离家出走,远离尘嚣,过田园般的纯朴生活。但在现实生活中,他的理想却被一一击破。

  每个少年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多多少少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此书,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多么复杂,是故,青少年教育可谓是任重道远啊。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八):你还能还原自己的青春么?哪怕就写三天

  作者的笔法把我带入到这个小青年这三天的生活当中,思绪的点点滴滴。年轻、叛逆、敏感、情绪丰沛。让我想起十六七岁的自己,幻想未来有无限可能,同时又不知深浅,担心泯然众人,所以故作深沉,对一切建议都似懂非懂又保持距离。没有主人公这么脱轨到被退学,甚至夜不归宿,随意发生性关系;但他的敏感与稚嫩,还有时不时想起的心头的姑娘,还是非常符合青春期的。

  作品里写到的,对主人公意义不同的心头的姑娘,那么特别,不许亵渎。但转念又都无所谓,红尘散去一别两宽,在旅馆里没有爱不能睡,可与伙计说起性经验又仿佛百无禁忌。可能太年轻,压不住称,这笼罩着的浪漫与叛逆的爱,确实是青春期特有的强烈感情。我还记得十几岁倚在自家窗前,摆着幽怨的侧颜期待被路过的某个男孩儿读懂;在学校楼上,看到睡眼惺忪来上课的心上人觉得他走路都那么特别;每一个相遇的瞬间,四目相对,心就停住了,世界就亮了,自己就开始轻盈通透闪光。我是规规矩矩的好孩子,唯一的小秘密就是明媚的初恋。我没有脏话连篇,也对成人世界的虚伪不甚敏感,这本书让我想到的是因为原生家庭的矛盾带来的不安,胶着着青春期无法明状的自我,从而产生的内心的不稳定感,每一天,都如作者写的这三天,细细碎碎,如临深渊。

  可让我回头想,我怕是无法还原自己的青春期,哪怕三天。

  我的思维模式中,人是需要迭代的。青春的回忆可以留着,但青春的那个人是要被更好的大脑取代的。在一次次要求自己进步的同时,我反复运行着一个否定与重建的过程,不是欣赏、保留、修缮,而是推倒,清理,重建。在这个叫做“我”的作品上,我好不留情的批判与整顿,仿佛楼市泡沫中中国的一个个二线大城市一样,充斥着千篇一律的快速发展,千城一面,现代商业快速。所以在升学、毕业、就业甚至读书学习成长当中,都追赶着一条条光怪陆离的时间线,就如同几个月落成的万达商场一样,遍地开花,但用的都是同一张蓝图。

  合上书,从纽约小青年的三天生活中走出来,回忆十年前的自己,她与现在的自己之间,那根看不见的脐带是怎样的?哈哈,貌似又是那个终极问题。我从哪里来?我怎样走来?谁是我?我是谁?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九):我吃到了一块60年前的大白兔

  说实话,书本身并没有多么的打动我。

  霍尔顿始终歇斯底里的对他所见到的几乎仍何事、仍何人不甚满意,生活也是一团混乱,用现代的社会成功学来看,无论如何他都是一个异类。放在当今,除非你做出成绩——当然从常规认识来推断他很难——否则他依然会被认为是一个失败者而受到社会的排挤。反过来说,霍尔顿的人生和思想之所以被大家所赞叹也正是基于此。就好像如果有人在寂静的讲堂,听“人生导师”讲演成功学时站起来直接驳斥,在安静得压抑的灰色房间里砸破玻璃,那种冲破一切循规蹈矩、漠视所谓权威的快感大部分人即使不敢付诸,但在有人第一个做出来时,我们的心里也许总会为他默默叫好。

  人希望改变,又不希望变坏,愿意拔得头筹,又不愿意踏错第一步……生活总是充满这种矛盾。正常人都在权衡中度日,而霍尔顿则选择不管不顾。

  书中的霍尔顿绝对是一个精神疾病患者。充满对人物和事情自我反馈似的臆想,他的爱与不爱完全取决于对方是否有趣,而对方是否有趣又与他们是否循规蹈矩成反比。艾里走的那年霍尔顿停止了生长,他始终无法从这种打击中恢复,身体的成长和年龄的增长只是表象,并没有给他带来用来观察世界的“成人”的双眼,他的爱和理想,全都停留在了对自己童年的向往和憧憬上。孩童的单纯和对未知世界的渴求,让他无法像成年人一样去理解这个社会的现实运行。他喜欢艾里、喜欢菲比、他也觉得他深爱着简。而艾里死于从前,只存在于他的记忆,菲比的出场对我来说也完全不是前面他所描述的那般模样,简则从始至终都是一个霍尔顿嘴里单方面的表述,从推断来说D.B应该也不会是如他所说这般,因为他的认知不是出自他的眼睛而是来自脑中的想想……

  霍尔顿渴望长大,渴望独立而为人,渴望能够获得成人的自由,可他又拒绝长大,拒绝融入现实。艾里去世的那年他的心里年龄就不再随着身体长大,他厌恶周遭的一切而又渴望某个人、某件事来指引人生,这种理想和现实的沟壑之差无法让他从泥沼中喷涌而出。他不愿意沉溺于淤泥之中,于是选择逃走,期待着那种在路上寻找终点的状态,期待会得到某种力量能够保护他逐渐崩塌的孩童般的世界,保护那些像菲比一样的孩子不至于像他一样被这个肮脏的现实所破坏。他渴望着只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即使那工作简单、机械、琐碎、重复、毫无生机却又意义非凡。那是霍尔顿的理想!

  书的最后,霍尔顿让菲比来跟他道别,准备动身去找寻那片麦田,成为一个与世无争的守护者。希望能够跳出圈子,去远望人群,他想这不是逃避,而是拯救众生。只可惜当拖着行李箱的菲比来跟他道别时,他无法让小菲比跟随着自己走上这条孤独的道路。守望者,注定是个孤独的人生,他认为只有自己能够承受这种重任——将每一个将要坠落的孩子拉回麦田!而此时,眼前的菲比在他看来就突然站在了麦田边缘,这让他无所适从。理想与现实如此之近,近到他还根本来不及上路,路就已经跃然脚下。

  美国建国200多年,近100年来文化影响如洪水倾泻一般四溢。《朗姆酒日记》、《在路上》诸如此类。可某些东西,如宗教信仰和堕胎,对他们来说是头等大事,但对我们来说那些垮掉一代、失去的一代远没有刺激眼球的大片来的实在。我们因他们的明灯而认识人和社会,期望自由平等又财富丰满,我们本已准备接纳他们的全部。可我有时去还是无法体会那些因为广泛而来的文化冲击。总感觉有一些东西是进步的道路,而有一些是不是只是他们的历史?我们学习他们对生命和人权的尊重,学习普世的价值,却也要接收如《麦田里的守望者》、《洛丽塔》的文化解读,对我来说这些东西确实能让人产生些许深入人心的思考,但却似乎总是无法直达自己内心的最深处,有一根弦似乎他们总也拨动不响。也许只是我依然阅历太少而无法感知,也或许它们就像小的时候别人口中所说的那些你还没吃过的糖果的味道,你知道它可能很甜,但在你没有真的把它吃到嘴里之前,你所想象得到的味道,可能只是你所认知的大白兔奶糖。它们总是悬于脑海之中让你无法自拔,但始终未曾打动过你的味蕾。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十):试比较《麦田里的守望者》施咸荣和孙仲旭译本

  《麦田里的守望者》现存在两个汉语译本:施咸荣译本和孙仲旭译本。两个译本各有千秋。我尝试着比较两个译本在一些相同句子上不同的翻译方法以此来比较两个译本。我并非是为了比一个孰高孰低出来,只是希望将来读者在挑选的时候能选到自己喜欢的好译本。 这次参考翻译,用的是以下版本: 原版: 选用Back Bay Books版本,这应该是国内现在市面上流传最广的版本。封面我一开始看着觉得很奇怪,以为是个被插了一钢棍的麒麟,后来读完了才明白是倒数第二章出现的旋转木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