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从零开始学写作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从零开始学写作读后感10篇

2018-07-20 04: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从零开始学写作读后感10篇

  《从零开始写作》是一本由弘丹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图书,本书定价:2018-5,页数:,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从零开始学写作》读后感(一):不学会这5项写作“基本功”,如何谈写作?

  简书作者弘丹,利用3年业余时间,在简书平台写了90多万字,还出了两本书,最近,新上市的一本书是《从零开始学写作》。

  她在书里,全面讲解了基本的写作方法技巧,非常适合写作初学者需要夯实写作基本功的朋友干货满满,实操性强,我从中学到了这5项写作“基本功”。

  01

  深挖读者心中的痛点

  作者弘丹说,绝大多数人写作还处在自嗨状态,但作为一名写作者,更多时候,应该站在读者的角度,你了解读者的痛点越深,写出来的文字容易引起共鸣

  最近,我看到“L先生说”公号写了一篇“请做好5年内随时失业的准备”,1天的点击量6万人次,一见到这样的标题,你就会浑身充满紧迫感,忍不住要点看看,这就是作者戳到你的痛处了。

  简书的读者群,8成左右是80后和90后,那么,你写关于如何找工作面试、如何赚取人生第一桶金,时间管理、自控力等职场文章,估计很受欢迎,简书“明星”晓多、怀左,很多文字都属于这一类。

  所以,写手更需要高情商,了解读者的最大困惑在哪,最想解决问题是什么。

  你有能力理解多少人,就最多能拥有多少读者。你会“收买”读者人心吗?

  02

  养成深度思考习惯

  真正的写作在于思考,而不在于写字本身。

  作为一名写作者,8成时间应该花在思考上,2成时间把思考好的东西写出来。

  这正告诫我们: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了战略上的懒惰

  不努力思考,数量写的再多,质量依旧上不去,几年下来,你还在“原地踏步”,别人却成了“星光闪闪”的畅销书作者。

  作者教我们,多问自己“为什么”,深入挖掘,探求真相。不断提问,比如,“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为什么我要做这件事?”

  不断问“为什么”,挖掘内心深处想法,也是倒逼自己思考,做出独立判断

  正如,只有想清楚,“我为什么要写作”,才能有持续写作的动力,才有可能写出走心的好文章

  我常常在想,让一个成功企业家写文章,他一定会写的很好,成功人士都是习惯于深度思考的人,正如俞敏洪、孙陶然,我经常看他们的公众号文章,条理清晰观点独特,可操作性强,仔细研读,个人成长会很快。

  03

  掌握干货文的写作方法

  在自媒体写作大营中,干货文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像简书“明星”晓多、彭小六、萌薇,他们写的很多都是干货文。

  翻阅弘丹老师的简书文字,大多也是深受读者喜爱的干货文。比如,《3个方法让你的学习效率提升3倍》,《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写出精彩书评?》

  她总结了干货文的5 个写作要点:

  (1)主题明确。你这篇文字要解决什么问题。比如,提升学习效率。整篇文字紧紧围绕提升学习效率这个主题,不要跑偏。

  (2)方法实用讲述清晰。干货文不仅给读者提供方法论,你提供的方法论要对读者有帮助,且最好是读者不知道的方法,这样对读者才有意义。要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把方法的步骤讲清楚。

  (3)加入生活案例。只写方法,太枯燥,变成了干巴巴的说明文。要加入一些你平时看到、听到的生活故事和案例,一来佐证方法,二来你的文章会更有趣,故事读起来相对轻松、有趣。

  (4)加入金句。即使是干货类文章,也要提炼几句金句,既可以升华文章的内容,也可以让读者印象深刻

  (5)标题体现干货和价值。干货类文章,在标题里就要直接体现满满的干货,让读者一看完标题,就认为这篇文章能带给他收获。干货类标题可以带数字,如《从零开始写作,5个方法让你轻松入门》等。

  如果你是职场达人,你可以分享一些职场必备技能;如果你是医生,你可以分享儿童如何预防感冒等儿科常见症状及预防措施;如果你是美术老师,你可以分享画画流程训练方法;如果你是跑步达人,你可以教我们如何做到持之以恒坚持跑步。

  这些个人经验都可以分享出来,说不定,有家长孩子的美术学习方面,正处于困惑阶段,正好可以读读你的文字。

  弘丹老师,常常鼓励身边的小伙伴,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用文字分享自己专业领域的干货。

  04

  学会爆款标题的套路

  碎片化的时代,没有人有时间仔细看你的文章,这时,好的标题等于成功了一半,大大增加了文章的打开率。

  (1)如何式

  “如何从初学者成长为高手?”

  “史上评分最高的标题是如何诞生的?”

  (2)为什么

  “为什么说名校毕业等于零?”

  “为什么我劝你做个难相处的人?”

  (3)怎样或怎么

  “带2岁孩子旅行10次,我怎么做到的?”

  “我怎样做到每天阅读一本书?”

  (4)怎么办

  “每日写作,不知道怎么写,怎么办?”

  “学了那么多育儿方法,还是不会养娃,怎么办?”

  (5)吗

  “为了梦想,你拼尽全力了吗?”

  “来自三流大学毕业生,真的没有逆袭机会了吗?”

  (6)其他类似的提出疑问的标题

  凭什么。如,“你都不看好自己,我凭什么看好你?”

  哪些。如,弘丹老师曾经写过的标题,“人生的岔路口,哪些决定影响一生?”

  有没有。如,“PPT学习的三大误区,你有没有中枪?”

  数量词提问。如,“几”,“9个初老现象,你中了几条?”

  用提问的方式,可以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或者引发读者的热烈讨论

  提出疑问类标题适合各领域,无论是知识类,还是情感类,都可以采用这样类似的标题。

  但是,请别忘了这一点,不要为了取一个爆文标题,导致标题过分夸大、与文章内容本身不相符,这样会让读者产生欺骗感觉,是在透支读者对你的信任

  05

  持续写作,心无旁骛

  很多人以为,写作靠灵感,养成持续写作的习惯不现实,一流的作家大多拥有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规律的作息。

  比如,《肖生克的救赎》一书的作者斯蒂芬•金是一位高产作家,他每天要求自己写2000字,不写完不准自己出书房

  弘丹老师每天晚上11点入睡,早上6点起床,早起第一件事,不看手机,不刷朋友圈,处于断网状态,直接开始写作,写到8点开始做早餐,吃完去上班。早晨是人头脑清醒的时候,更容易高效产出。

  在她持续写作400小时的时候,成了简书签约作者。持续写了1000多天,出了两本书,《从零开始学写作》是其中的一本。

  在文中,让我最受启发的是这段故事。

  弘丹老师的朋友,同时学习写作、英语、思维导图、手绘、PPT这5项,相当于5个目标,而她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聚焦在写作这一个目标上,因此,她的行动力可能是他人的5倍。

  经过3年的努力,弘丹出版了两本书,而她的朋友同样很努力,却没有什么收获。

  确实,这个世界,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到志存高远,心无旁骛,他们不妄图达成多个目标,懂得对生活中其他机会说不,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就

  看来,找准一个目标,死磕到底,有时候还真是成功的法宝。写作也是一样日复一日,持续精进,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写作路上,各种各样的技巧、方法很多,这5点却是写作必备的“基本功”,您学会了吗?

  《从零开始学写作》读后感(二):从0到1,学会写作

  文 | 李伟诚

  001 这是弘丹老师出的第二本书,主题是关于写作。我们知道,我们能力是要用成果作品展现出来,那么最简单直接明了的方式就是写作。而这本书,就把写作的方方面面统统告诉了我们,包括从如何克服写作的困难常规写作的套路、写作的技巧工具等等,都一一的完整系统的呈现出来如何做,并且附上案例和例子,更容易去感受和理解。书中有3点特别印象深刻:

  002 第一点是,自由写作。自由写作是一种放飞心灵的写作,特别适合不知道写什么、不敢写、不会写的人进行写作练习使用,当然自由写作也是一种通往精神自由的道路,这个感觉会是非常棒的,能够让我们越来越变得自信,越来越喜欢自己。

  003 第二点是,文章结构一篇文章通常由中心思想材料、结构三部分组成,而文章结构就像是房屋框架或者动物骨架,不仅只是起支撑作用,而且位置也很重要。对于一篇文章结构包括了总分总、并列、递进、对比关系。当你遇到结构混乱或想不清楚的时候,有三个方法:1是列大纲;2是A4纸列素材;3是思维导图法。

  004 第三点是,会用词汇。我最近在进行语音写作练习,每天会说上2万字才罢休,但我时常会遇到一个大问题是,我无法准确表达,更加严重的是把我的思考限制住了。究其原因就是缺少词汇,以及缺少词汇使用技巧。缺少词汇要去积累,有5个方法:读精品文学;使用词典;日常生活积累;利用网络词汇和每天能主动摘录至少1组新词等。对于词汇使用技巧,也有3个办法:1使用精确的词汇;2使用具象的词汇;3用近义词替代。

  005 总之,这是一本特别适合还未开始写作和刚开始写作但没有门道的人来阅读学习和实践,当然也适合所有人,可以查遗补缺,更系统的掌握写作本领,提升自我让自己持续增值。

  《从零开始学写作》读后感(三):坚持写作1200多天,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01 昨晚,我下单的新书《从零开始学写作》到货了。清晨起来,我非常急切地细读这本弘丹老师的新作。手里拿着这本黄色封面的“小黄书”,我不禁感慨良多。 遥想2016年年底,我是弘丹老师写作训练营的一名学员,跟她一起学习写作。 如今,一年半过去,她成长迅速,身上有了许多闪光标签,如:简书金牌励志作者,知识分享型大咖,领英专栏作者,独立书评人,创意写作践行者。POA行动力合伙人橙子学院城市合伙人。“21天爱上写作”训练营创始人。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她,已经是两本书的作者了: 作为一名有全职工作的工科女,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出版了2本书。2017年10月份出版的《时间的格局》、和现在出版的《从零开始学写作》。 看着她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这么闪光的成就,我真心非常佩服她强大的行动力。 02 2015年,弘丹老师从零开始写作。 偶然间,她因为看了朋友朱颖磊老师写的一篇文章,被文章中女主人公想要写下自己的所想所思的初衷打动,从而开始动笔写作。 从那天开始到现在,她已经持续写作1200多天了。 1200多天,3年多的时间,对于很多人而言,时间只是匆匆而过。生活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上班干活、下班睡觉,日子过得枯燥乏味。 她却用超强的行动力,一直坚持写作。这是多少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呢。 1200多天的坚持写作,也结出了丰硕果实。她用出版两本书的傲人成绩,让人们看到了时间的强大力量。 03 她除了自己持续写作外,还利用下班后的时间,组织了十多期的写作训练营。 2015年上半年,她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写日记,持续写了半年多。无疑,一个人写作的日子是孤独的。 这种孤独她意识到,一个人想要长期坚持写作是很难的。因此,在2015年的下半年,她发起“百日写作”的活动,汇聚了一群热爱写作的小伙伴,一起写作,定期组织线上交流。“百日写作”活动,她一共组织了六期,持续了6个100天。 2016年下半年,她又开始组“21天爱上写作训练营”。我就是她写作训练营的学员之一,从她的写作课中受益颇多,慢慢地进步。 另外,我也被她为人真诚、细心所打动。结课时,她送给每位学员一本书,作为纪念。当时,我已经有了那本她想送的书,心想着再多一本,也是无妨,可以拿来送给爱书的朋友。她非常细心地察觉到了这一点,送给我另一本我没有读过的好书。小小细节,估计她早已忘记,却让我铭记至今。 也因此,每当有人让我推荐写作课时,我都会安利她的课程。 目前为止,“21天爱上写作训练营”到已经到了16期。3000多学员和我一起,在弘丹老师的带领下,开启写作之路,领略写作的神奇力量。 04 在弘丹老师组织写作训练营的过程中,她不断收集和总结学员遇到的问题,并不断升级完善课程内容。另外,她也不断在简书上,去写关于写作方法的文章。 她长期的用心写作,自然引人关注。2017年5月,有出版社联系她,找她写一本关于写作的书。 她说,这本书写得并不是那么得顺畅,中间有很多次想过放弃。这本书的写作,耗费了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好在它终于出版上市了。 于是,我在第一时间,就下单购买了。想看看这本凝结了老师无数心血的新书,到底传授了什么写作秘籍。 《从零开始学写作》共有13章,详细介绍了写作过程中,读者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心理层面、技巧层面、创作方法层面、写作日常积累层面、工具层面、习惯养成层面等。本书通过详细的阐述,赋予写作者前行的力量与方法。 05 想到上次和弘丹老师见面时,她让我们分享各自的新年目标。要出版写作类的书,就是她当时定下的目标之一。 如今,她的目标已经实现,我不禁替老师感到开心,也感到非常的振奋。 这本《从零开始学写作》的出版,也验证了老师所讲的,即:100%的坚持比98%的坚持更容易坚持。 在老师的影响下,我也开始向她学习,努力前行。我虽然做不到每天日更,但也从去年10月开始,坚持每周写作5篇。 每当我怀疑自己,坚持不下去,甚至想要放弃写作时,我就想想弘丹老师。我们总是羡慕别人取得的耀眼成绩,却没想过,先像别人一样去践行、去努力、去坚持。 正是她超强的行动力,才结出了今天的硕果。她1000多天的坚持写作,总是让想要放弃的我,感到羞愧。于是,我内心多了一种坚持写作的力量。 祝愿弘丹老师的新书《从零开始学写作》大卖! 也愿自己跟随着老师的脚步,不断努力,坚持写作,有一天,也抵达鲜花盛开的梦想彼岸!

  《从零开始学写作》读后感(四):《从零开始学写作》自序

  此时,我正在10056米的高空,坐在上海飞往旧金山的飞机上。机舱的照明系统已关闭,客舱里如同黑夜,除了飞机本身发出的隆隆声,一片安静,人们要么在睡觉,要么在看电影。少数灯亮着,有人拿着纸质书阅读,有人拿着Kindle阅读。而我,在写这篇自序文章。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刚刚写完5300字的自由书写。写到最后,我的身体充满了能量,我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活力。我想到这句话:“写作,释放生命的能量”。

  我的写作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自由写作,另一部分是公开写作。自由写作,释放生命的能量,找回生命的热情。公开写作,建立与这个世界的互动,传达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我爱自由写作,自由写作让我找回生命的能量。

  我们生命的内核,本身是充满能量,充满活力的,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不知为何,我们用重重的铠甲包裹起那个充满能量的自己,我们变得麻木,甚至行尸走肉。小时候那个活蹦乱跳,喜欢问十万个为什么,走在路上跟小花小草打招呼,充满好奇心的我们,如今却行色匆匆地走在路上,看不见路边的梧桐树,也看不到盛开的樱花,焦急地奔向下一个目的地。

  曾经的我也是如此,总是陷入沮丧和无力的状态。写作仿佛是我的救赎,让我一层层脱下铠甲。过去的几年,我每年写几百万字,不断地书写,不断地自我反思,写着写着,把自己写明白了。我看到自己鲜活跳动的生命,它在召唤着我,呼喊着我,它挣扎着想要从铠甲里出来,它想要带我拥抱这个充满能量的世界。我一点点找回自己的本心,我“看见” 了盛开的鲜花,我也“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的身体有了能量,我渐渐地有了生活的掌控感。

  我感受到自己的变化,未曾写作之前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判若两人。我的容颜不曾变化,我住在同一个地方,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心境却发生很大的改变。

  真正的改变,是由内而外的。写作,会引导着你由内而外地发生改变,成为你真正想要成为的人。

  写作,也可以帮助你实现梦想。任何事物都需要经过两次创造,一次在大脑中构思,一次在现实中实践。写作,可以帮助你在大脑中构思你的梦想,然后在现实中实现梦想。

  如果你未曾尝试过自由写作,我强烈推荐你去尝试下。通过自由写作,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的使命;通过自由写作,你能够找回生命的力量;通过自由写作,你会爱上写作。

  写作,也不应该止于自由写作。自由写作更多的是与内心世界的对话。除了与内心世界对话,我们也该学会跟这个世界对话。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发声,甚至为自己所在的群体发声,写作是发声的一种途径。学会公开写作,让世界听见你的声音,让世界了解你的思想,让世界看见你的故事。

  通过公开写作,你的思想可以传达到比你的脚步更远的地方。生命终有尽头,而文字却可以穿越时空。你和你的读者,虽然未曾谋面,他们可以通过阅读你的文字认识你、信任你。

  如果不是公开写作,我只是一家500强外企的普通上班族,每天除了上班,就不知道该干点什么,生活特别单调和无趣。又特别焦虑和迷茫,不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是写作,让我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的第一本书《时间的格局》出版后,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作者,这是我本职工作之外的另一个身份。这个新的身份也给我带来更多机会。我有幸被古典老师邀请参加第七届做自己论坛【遇见作者】版块,我有机会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品味书香】节目,介绍我的新书《时间的格局》……这些机会,对于未曾写作的我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因为我自己是写作的受益者,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写作的行列。在业余时间,我一直在组织“21天爱上写作训练营”,目前已经是第13期,带领2000多位小伙伴从零开始写作,并爱上写作。他们有的人文章被收录到出版的纸质书里;有的人成为了专栏的作者,收获几万粉丝;还有人参加写作训练营,每周给儿子写信,成为了网红,上了电视;还有人签了出版合同,正在书写自己的第一本书……更重要的是,写作带给他们力量,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多正向的改变。

  写作不是作家的专属,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写作,学会简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写作,会开启全新的生命,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开始写吧,你的思想值得被看见。

  写于2018-01-28上海飞往旧金山的10056米高空

  修改于2018-02-08 上海青橙学院

  《从零开始学写作》读后感(五):我和弘丹之间的写作差距

  这是弘丹的第二本书,看到弘丹在朋友圈发了她的第二本书,一年一本的节奏,确实值得钦佩。

  很多人比如我,还没出过书,虽然前年有两个编辑约过,但是还是源于对自己能力不足的担心。现在基本上是流水账的日记写法。

  还有一些出过书的作者,出了第一本,第二本的节奏会慢一些;光写就容易才思枯竭,更别说写一本书了,至少十几万字,要构思、写初稿、还要反复修改,反正我是吃不了这个苦,还是积累不够,弘丹做起来轻车熟路。

  她的第一本书,是源自简书文章的合集,《时间的格局》;

  而这本书,是源自她的“21天写作训练营”的累积。

  弘丹,是标准的好学生、乖学生的那一类型,而且做什么像什么,很认真的去钻研。

  我没记错的话,她是浙江人,在山东大学读的研究生,这本写作书,就类似是一个研究生关于写作的毕业论文,很好的论文式写作。

  我最早看到她的文章也是在简书,写南方人在北方的十年,具体的我忘了,文章点击量和转载量很高,我加了她的微信。

  后面又在写作书评群里,有交集,但是没有交流过。她一如既往的给我的印象是做事很认真,于是书评写得很好,很多书她在这本书中都提及到了,比如《成为作家》。

  如果像采铜的《精进》一样,最后弄一个引用书单的参考文献,就更加分了。

  真正我们开始交流是源于,我写了一篇带欣赏和批判古典的新书《迁跃》和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书评。

  弘丹的情商比我高,是带着欣赏的眼光看《迁跃》的,我情商比较低,带着批判的角度看的。

  后面弘丹豆瓣私信我,我回复:我们早就是微信好友了,聊得很投机,她也很谦卑、真诚。

  她真正的把她参加的课程的内容,老师的资源用到了极致,这是我要反思和向她学习的。

  比如参加新精英的培训、橙子学院,她做到了双赢思维;

  比如参加秋叶的IP训练营,她本身的积累、加上互动,成长飞快;而我看到自媒体的浮夸,培训行业的过度营销,比较封闭。早前热衷,现在封闭,以自学为主,成长速度过慢。

  弘丹是POA的践行者,做得很棒,一群人一起,而且她能成为发起人,有自己的影响力,所以平台的创办人、大家都热衷于帮助她,而且她没有架子、不高冷,为人真诚。

  这是我和她写作的巨大差距,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看完这本书,得知弘丹马上要当妈妈了,很替她高兴;他老公是程序员,也出了一本编程的书籍,夫妻倆有共同的追求。偶尔晒幸福、撒狗粮,也不招人羡慕嫉妒恨。

  这本书,确实对于写作人来说,是一本好书。

  1,弘丹,很真诚的分享了自己写作3年多的心路历程,从自嗨--站在读者角度写--出书作者--畅销书作家--一流顶级作家。

  2,写作遇到瓶颈,怎么克服和渡过?

  降低写作的期待,大量输入和充电,远离批评声音,练笔,不要自我否定。

  3,写作素材如何积累和搜集?书中都有很详细的干货,反正我折页了,第二遍打算再画线做笔记,做抄写。

  4,写完文章初稿后,如何对文章进行修改?

  里面还是有很多点,对我很有启发。

  最后的推荐书腰,也有很多自媒体人的推荐语,说明弘丹平时参加课程,积累的人脉口碑很好,她自带流量,大咖们也很乐意帮她。

  比如V先生,其实我感觉他的影响力、自我推广力度并不是太高,但是弘丹经常会转发他的课程,把他当作老师,帮助自己的老师,这样的人,当然会受到欢迎和回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