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的灯亮着吗?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你的灯亮着吗?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20 05:4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你的灯亮着吗?经典读后感10篇

  《你的灯亮着吗?》是一本由高斯 (Donald C. Gause) / 温伯格 (Gera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5.00,页数:1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你的灯亮着吗?》读后感(一):寒冰烈火更番过 地狱原来在我身——《你的灯亮着吗》书评

  《你的灯亮着吗》是一本很薄很薄的不册子,它是我最近读过的篇幅最短的一本书,却也是我耗时最长才读完的一本书,在阅读过程中我一再提醒自己要加快速度,却始终难以让自己快起来。当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突然感到周身时冷时热,我很确信有这种感受不是因为我身体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从这本书的内容对照自己,让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诗:“寒冰烈火更番过,地狱原来在我身”。虽然这本书让我产生深深的畏惧,我还是决定把这本书放在我的枕边能够时时摸到的地方——是的,我决定把这本书当作我面对问题、面对自身时的圣经

  这本书的开篇就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人们觉得雷龙大厦电梯很慢是个大问题,这个问题慢慢地影响到了常驻这个大厦的所有人——在里面上班的职员、租住大厦的公司管理层以及大厦的业主梁龙先生,于是人们不得不开始考虑问题的解决之道。虽然位置不同的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皆有不同,但每个人道理似乎都无懈可击经过一番博弈职员彼得被指定来解决这个问题。开始的时候彼得向梁龙先生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每一条都十分荒诞,比如“偷隔壁大楼的电梯”,显然这些方案是无法让任何人接受的。后来彼得在一本问题解决类书籍(我恰好也看过那本书)上看到了类似情况,于是在电梯入口处装上镜子,让人们专注于整理仪容从而忘记抱怨电梯的问题。果然问题在某些程度上似乎是解决了,人们停止了抱怨,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来,镜子被人们发泄不满的涂鸦弄得很脏。彼得在另一本问题解决类书籍上又找到了解决之道,他在镜子上用绳子绑上了易于笔迹易于清理的蜡笔,这样人们即可以发泄情绪不再关注电梯问题,又可以解决镜子被经常弄脏的问题。现在事情似乎再一次得到了完美的解决,然而不久生产电梯厂家工程师在例行维护发现了真正的问题,一只老鼠被关进了控制电梯的配电箱,为了逃出去它牙齿咬断了一根电线把自己电死的同时也给电梯带来了麻烦。原来从一开始人们就没有真正的找到问题的所在之处,所谓的解决方案实际上都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解决问题。后来一次聊天使彼得了解到,即便电梯本身真得没有问题,偷隔壁大楼的电梯也不是一个荒诞的方案,隔壁大楼的老板甚至愿意自己出资修建一个天桥方便在雷龙大厦的人借用自己的电梯,因此看似荒诞的解决方案如果想办法得以实现问题也就解决了。

  这本书有类似的许多小故事,有点象寓言意思,但是每一个都比我们曾经看过的传统的寓言都发人深省。这些看似荒诞的故事都是人们在面对问题、思考问题时常常发生的一些真实反应,这让我想起此前看过的另一本书——《批判思维工具》,两本书都是在关注人们思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看似理所当然实际却偏离正确方向的地方,并试图对这些谬误给出解决之道。其中两本书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在大多数时候问题的产生原因可能就是我们自身,一方面可能是我们对于问题本身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另一方面可能是偏见常识误导了我们,从而导致偏离了解决问题的正确的方向,更为严重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不觉得问题是问题,或者即便我们觉得问题是问题却并不见的想要真地解决它。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于大多数人都是一个鲁莽的思考者,对待问题和自身缺乏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工具》对思维的常见谬误列举得极其全面,却远没有《你的灯亮着吗》对我的震撼来得大,原因可能在于这些小故事中极其荒诞的思维过程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自己的身上,甚至每天都会发生,而我竟然茫然无知任其自然。我们每天都在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其实我们自身才是最大的问题。

  《你的灯亮着吗》这本书最后一个图上的标注是这样说的:鱼总是最后一个看到水的。希望籍由这本书能够使我们看到真实的自己,从关照周边和自身那些熟视无睹的谬误开始,为我们的思维之路点亮一盏灯。

  《你的灯亮着吗?》读后感(二):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

  第一次阅读这本书是在今年的7月份,一边在kindle阅读,一边在iThoughtsX做了详尽的摘要,现在看来依然是十分详细

  这次又重读了一边,带着问题看这本书,又找到了新的感觉特别是在学习佛法之后,对“问题永远得不到解答的,但是只要你一直在提出问题,就没有关系”有了比之前更佳深刻理解

  结合两次的读书感受,我认为这本书最值得思考的是:

  1、解决问题的起点在哪里?

  • 我们的习惯思维是这样的,在未经深入的思考问题的本质之前,就急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且相信尝试解决方案也能增加对问题的深入认识。我们美其名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相互促进”。殊不知,这种习惯的、懒惰的思维,会增加很多无谓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在制造问题。通俗的讲,不断挖坑,不断埋坑,变换的是坑的位置,而不是坑的性质

  • 解决问题的高手,把单一的思维模式切换为多重的思维模式,首先会花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分析这是谁的问题?这是什么类型的问题?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2、学会变化角度理解问题,不确定是问题的天然属性

  • 重要的不是一次性发现问题的最终方案,而是保持发现问题的心态;很多时候,发现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就是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步骤。永远不再以为自己找到了问题的真正答案(这就如同佛教所言落入常见),只需要保持寻找问题定义的步伐

  • 在这一点上,传统企业已经被新兴的互联网公司无情的颠覆。互联网公司典型的小步快跑、不断迭代的开发服务模式,颠覆了传统上强调稳定性、确定性的服务方式。新的管理体制允许持续不断地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可见的产品,快速更新,反复强化。

  3、我们自身是问题的根源

  • 这是特别需要强调的,至少包含了两层意思:试图解决问题的人在制造问题、我们时常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才是最大的、隐形的问题。

  • 在《第五项修炼》中,作者指出“明天的问题来自于今天的解决方式”,问题解决者不仅仅在解决问题,同时也在直接或者间接的制造问题,但是时过境迁,很多人以为是别人制造了问题,而不是过去的自己;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更加重视事物之间的“相似相续”的因果关系,而不要轻易的割裂认识。

  •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最大的问题不是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而是不知道真正的问题是什么。而在企业管理上,我们很容易战略员工(往往是高层领导)应该考虑的问题,轻率地同直觉的问题方案搭售给执行型员工;过分的强调了问题的执行,而忽视了问题的战略思考;殊不知,没有抓住问题的真正本质,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结合到企业中而言,

  • 这是谁的问题?是员工的问题还是管理层的问题?从员工的角度讲有哪些出路,从管理层的角度讲又有哪些思路?(参考PP5-6)

  • 问题的本质是什么?从员工的角度看,问题大概出在激励机会满足感,概括言之,如何用最少的代价获得较为稳定或增加的收入。从企业管理者角度看,问题大概出在战略、动力市场、服务上,概括言之,如何增加公司未来的收入预期,向平台转型

  • 问题不是一蹴而就解决的,同样,问题的定义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明确地理清的;因此不要急于明确问题的最终来源是哪里,不要急于推出局部刺激性方案和措施。而是首先在当前环境、可竞争性的资源、未来的商业模式等关键环节上一步步想清楚行动方案相对而言则是校正和执行的工作

  • 鱼是最后一个看到水的,我们对于身边的环境,有一种天然的低敏感度,这是内心自然逃避选择;对于转型的企业而言,如何看到自身所处的“水”,是管理层极为重要的认为,而其他人可以在“水”中游来游去,否则等到失去了“水”才会感到它是身边最为重要的部分。我们身边的“水”包含企业文化高官领导的思维风格与习惯、对加盟和连锁的传统认识束缚等等。

  《你的灯亮着吗?》读后感(三):《你的灯亮着吗?》——问题解决

  谁碰到了问题?——需要解决问题的对象

  问题的本质?

  问题:理想状态现实状态之间的差别。(幻想问题是真实存在的问题)

  不要把别人的解决方法作为定义问题的方法。

  如果你解决问题太过神速,别人根本不会相信你真的解决了问题。

  别把问题的解决方案误当做问题的定义,当这个解决方案是由你提出的时候尤其如此。

  即使问题已经解决,你也无法确定你的问题定义是正确的。

  不要仓促结论,但也不要忽视第一印象

  每一个解决方案都是下一个问题的来源。

  某些问题最困难的部分就在于发现问题存在。

  看看你对问题的理解,如果想不出至少三个可能有出错的地方,你就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问题。

  每转换一次视角,都会发现新的不协调之处。

  想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案,应当变换问题的表述方式。

  别人的问题就让别人去解决。

  如果一个人处于解决问题的位置,却不受此问题的困扰,那么就采取一些行动使他亲自体验到这些问题。

  《你的灯亮着吗?》读后感(四):你的灯亮着吗?——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

  可考虑作为思考入门级的书籍来进行阅读;本书从问题是什么?开始,通过大量的篇幅来说明问题是什么?并通过案例讲解,让人进一步的了解问题是什么?谁来解决问题?真的要解决问题吗?等,本书结构逐层推进,循序渐进;案例引导,多角度说明;内容深入浅显易懂语言朴实无华,不过翻译过于生涩,拗口,难以理解,不给力,案例讲解中思维跨越过快,给阅读提升难度

  1、定义问题;

  2、认清问题的本质;

  3、多维度思考问题;

  4、洞察问题的真正来源;

  5、谁来解决问题?

  6、问题的转移;

  7、问题的无尽链条

  8、忽视不协调之处等,

  9、问题真的要解决吗?有时候问题解决者自己未必明白

  10、问题解决者真要解决问题吗?

  11、鱼总是最后一个看到水的。

  今早再次翻看,发现了一个问题,文章第三页说道:“有的租户威胁说,如果不尽快改善电梯服务,他们就要退租,搬出雷龙大厦”,可见问题来自租户而非其他人,而在后文是完美金融信托公司的邮差彼得·皮金霍尔发起了一个情愿来解决电梯的问题。

  这个请愿书则是皮得邮寄给了大厦房东第欧根尼·梁龙先生。皮得是邮差,跟前面租户身份不符,是一个矛盾,彼得邮差以及请愿书上签名的人跟大厦梁龙先生不存在租赁关系,所以彼得的情愿,梁龙大厦拒收,是十分合理的,只能说彼得找错了人去处理这件事情。

  《你的灯亮着吗?》读后感(五):问题

  1.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定义问题,即先问自己几个问题:这是什么类型的问题?谁碰到了问题?针对答案的每一个群体,分别问问: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谁应该来解决问题?

  2.

  问题就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别。

  3.

  别把问题的解决方案误当作问题的定义,尤其当这个解决档案由你提出的时候。

  4.

  每一个解决方案都是下一个问题的来源。问题、解决方案、新问题循环出现,构成无尽的链条。能指望的理想状态就是新问题比我们“已经解决”的问题好对付一些。

  对一个问题的理解,至少要想出三个可能出错的地方。

  5.

  用“问题描述”进行词语游戏:“肯定”换成“否定”,“可能”换成“必须”,“你”换成“我们”……以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

  6.

  受到问题困扰的人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问题,所以当请一位与问题无瓜葛的人解决问题时,首先要让他受到问题的困扰。

  《你的灯亮着吗?》读后感(六):根据书中思考方式,尝试思考工作中的问题

  根据书中提供的思考模式,尝试重新思考zsy这个头疼的项目

  问题从哪儿来?——xx规划分局想要规划设计单位搞定近期重点建设的几个镇的规划工作,应对各级领导要求,作为智囊帮助她解决规划难题。 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我们,希望明确被确定为责任规划机构,并签订更多的合同,按照合同内容推进项目,获得相应报酬

  谁的问题?——规划分局没有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委托或招投标,而是暧昧不清,以责任规划机构的大合同来诱惑各家规划设计单位,来为他无偿服务,并提出各种无理要求,诸如通过设计单位自己的关系去搞到不公开的规划资料等等。

  真正的问题所在——规划市场供需极度不平衡,恶性竞争之下导致掌握选择权的供方任性提出各种无理要求。而规划设计单位为了已经付出的沉没成本,以及产值压力,只能继续受制于分局,提供无承诺的无偿服务,寄希望于最终得到合同,不至于竹篮打水一场空。

  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按照书中所说,“大多数情况下,问题的根源在你自己身上”。 首先,判断值不值得付出?风险有多大?即是否有不可控的暗箱操作可能性,有多大?目前来看,风险并不明晰,但合同额确实不小。其次,判断后续工作量,目前判断不会增加太多,在已经付出这么多成本的基础上,跟进似乎比放弃更加明智。第三,那么怎么做?满足甲方要求,同时控制工作深度和工作量。

  真的需要去解决我们所认为的问题么?——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这样一个影响力比较大,比较重要的项目,虽然不确定性很大,但是还是需要跟进做好,一方面是技术层面,另一方面是商务公关层面,双管齐下。但是后者不在自己权责范围,只有尽力做好前者。

  可能出错的地方?——如果区长认为两家单位各有千秋,如何确定责任规划机构?

  ——也许他们并不想真的搞责任规划机构,或者这件事并未得到上级领导认可

  ——如果最终变成招标,我们已经做的工作算什么?能否一定取胜?

  《你的灯亮着吗?》读后感(七):你的问题到底在哪里?摘录

  对于不同的受众者来说,问题的描述是不一样的,初出茅庐的问题解决者总在还没定义好问题的时候就仓促地给出解决方案。迫于外界环境的压力,经验丰富的问题解决者有时也耐不住性子。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他们能找到很多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是不一定对症。大家都想让自己的解决方案为大多数人所认可,每个人都指责别人固执己见,却从不承认对方提出的也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询问,

  1.谁遇到了问题?

  2.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如果双方(还有其他相关方吗?)无法就问题本身达成一致,就不可能得出大家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尽管前景不容乐观,一个高效的问题解决者一定会致力于让双方碰个面,即使意见不能统一,也至少要让他们面谈一次。

  其次,别把问题的解决方案误当作问题的定义,当这个解决方案是由你提出的时候尤其如此。

  当你沿着定义问题的道路疲倦前行时,过一会儿就要回头看看,确认自己没有走错路。

  有时候不要拘泥于替人想出解决办法,有时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提醒就会比解决方法更加有效。

  当你发现,恶棍原来是英雄,而英雄,也就是你,原来是恶棍,一定觉得受到了一记重击。我们很抱歉,但必须至少得这么做一次。根据本书作者唐和杰瑞的经验,在53.27%的情况下,问题其实出在问题解决者自己身上,因此就这个问题写一章说教性的内容是合理的。看完了这些说教,你可以接着看看其他人有多么愚蠢,这一定是一条有助于道德升华和灵魂幸福的道路。

  《你的灯亮着吗?》读后感(八):很薄,但实际很厚的书

  首先这是一本很薄,但实际很厚的书,没想到一本不到200页的书竟然有那么多的智慧包含其中。

  和《麦肯锡问题解决与分析技巧》中提到的问题分析和解决的策略相似,尤其是定义部分,都是将问题定义为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的落差,但是本书更加侧重于问题,所有的答案都在问题里面,关键是看你如何定义问题,如何同时兼顾当事各方,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最后讲到做一个合格的问题解决者所有具备的心态。

  作者从5个部分(定义问题-分析问题-由谁解决问题-问题来自哪里-如何做一个问题解决者)阐述了问题解决的策略,通过几个小故事,把要表达的意思包含其中,非常像寓言的一本故事书。

  第二章节投标的例子,竟然看了至少3遍才知道作者到底在说什么,也比较深刻的理解了那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你的灯亮着吗?》读后感(九):一劳永逸解决问题——教你如何找到问题的根源

  整本书一共有6个部分,1、问题是什么;2、这个问题是什么3、什么是真正的问题;4、这是谁的问题;5、问题从哪里来;6、我们真的想解决问题吗?从6个部分的角度来说,本书对“问题”的挖掘越来越深入,层层推进。要是分开说书本20个章节20个小故事各自蕴含道理。

  用书本中的句子来回答什么是问题?“问题就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别”全书就是在这种差别冲突下来展开的。雷龙大厦的电梯问题;资产竞购案例中,为确保每件物品的出售,政府设置的规则;关于安全刀片的案例;玩具厂成本问题案例等等阅读的过程你甚至会噗嗤一笑,是的就是这样的一本书,趣味性的故事背后是哲理性的思考。

  第一次知道《你的灯亮着吗》这本书是在音频上听到,第一部分雷龙大厦电梯出问题。彼得去解决电梯问题,安装镜子,涂鸦很有意思。果断买了书,马上看起来,后来电梯好了,房东先生在地铁站踩踏事故中死去,作为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事情发展的正规过程,在问题解决思路上很进行颇多的思考,更有意思的是,这是一个很戏剧性的结尾,说逻辑,说思考方式的书籍,还有这样小说性的内容大爱。一口气停不下来,好好阅读。

  政府的投标问题:什么是万全之策呢?什么是最好的方法?大家都购买了对方的投标价格,最终中标的一方会是谁呢?看着部分的时候我先是对政府设置的规则觉得“伟大”,之后为四家公司“咂舌”,游戏真的有规则吗?游戏的规则真的能摸懂吗?有最好的问题解决方法玛?

  真的问题埋藏在哪里?刀片问题,扎伤屁股的主管,圆圈代表的是什么?问题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平时是怎么思考问题的?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高速公路车速的问题,车速和交通事故的千丝万缕联系平时我们有用心思考过麽?

  是谁的问题?教室里面的烟味,学校里面的停车位,还有就是隧道和车灯,每一个问题我都记得很清楚。教室里面的雪茄烟雾,抽烟者(问题发源者)主动制定问题的解决方法,执行起来成功率更高。学校的停车场,人都是寻求“方便”人都是“懒”的。哈哈!之后就是隧道尽头的灯,很多时候面对问题我们不需要给出解决方法,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提示就好!

  问题是从哪儿来的:珍妮特看望祖母遇到的“不顺利”,“官僚主义”,贴标签是我看这一章时候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好先生”“热心肠先生”“自己用敌对的态度和别人说话……找领导?那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自己的心态改变……

  我们真的想解决问题吗?:玩具厂成本问题案例中,玩具厂未变动是因为实际上高层并不真正想解决问题。也就是说高层们真正关心的,不是公司成本,而是领导的欢心。 生活中我们遇到的问题真的不能解决吗?在平时的生活中工作中你可以多想想……

  最后:生活中是不是“只要你不停下脚步,你就可以找到正确的问题定义”?错!有的时候你是找不到问题的,甚至根本上不存在正真的问题……不过要是你阅读了这本书你从中能学到很多东西 喜欢赞

  《你的灯亮着吗?》读后感(十):你的灯还亮着吗

  听说这个版本翻译不行,虽然只读了这一版,但我还是深深觉得这版的翻译怪怪的。。。

  每个章节内容还是很清晰地,问题是什么,这次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该由谁解决,问题来自那儿,是否真的想解决问题 。光是说明问题是什么都花了三章,果然问题的定义是最难的吗。。。

  记录一些印象深刻的句子吧

  1.问题是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的差别

  2.不要把别人的解决办法作为定义问题的方法,尤其是当这个解决方案是由你提出时

  3.即使问题已经解决,你也无法确定你的问题定义是正确的,你永远无法确定已经找到的问题定义是正确的,但是不要停下寻找正确定义的脚步

  4.如果你解决问题太过神速,别人根本不会相信你真的解决了问题

  5.面对有利可图的问题时,道德考量很可能就烟消云散了

  6.不要仓促下结论,但也不要忽视第一印象

  7.每一个解决方案都是下一个问题的来源

  8一旦你将一个问题描述成了文字,做些文字游戏,以确保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可以统一

  9.当别人可以妥善解决自己的问题时,不要越俎代庖

  10.如果一个人处于解决问题的位置,却不受问题困扰,那就采取一些行动使他能亲身体验问题

  11.为了改变局面,试着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哪怕只有一会儿

  12.无论表面上变现的如何,在你提供他们所要求的东西之前,他们极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13.从最后的情况看,想要真正解决问题的人不多

  14.鱼总是最后一个看到水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