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梵高生活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梵高生活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24 05: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梵高生活经典读后感10篇

  《梵高生活》是一本由丰子恺 编著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16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梵高生活》读后感(一):读书笔记

  简介

  丰子恺书写梵高,大师笔下的大师

  梵高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丰子恺却说艺术不是孤独的。

  梵高:一个西方基督教徒狂热神经质。丰子恺:一个东方佛教徒,冲和,恬淡。两人却都有着与世无争自信深情的艺术之心。

  本书是丰子恺编著的梵高传记,述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一生行止和创作历程。二十多岁后才真正致力于绘画的梵高,三十七岁即离世,留下多幅名作。他以短暂生命燃烧的艺术之火,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绘画艺术。他激情洋溢、带些神经质的鲜明个性,对宗教、绘画的狂热和曲折命运,至今引人怀思。丰子恺以淡雅而不失热烈的笔调描述了梵高的一生,让读者感受梵高没入在艺术中的生命和他对太阳的渴慕。

  读后感

  一时兴起买了本我关注微信公众号改变自己推荐的书《梵高生活》。书内容不多,但是很多插图,大部分都是梵高的生平油画。本书简述了梵高的生平,有点类似梵高的传记,类似乔布斯,成名之前都是要经过千辛万苦的。

  但从年表就可看出,梵高虽然是一个作品惊人了不起的画家,可是世俗烦忧也是他苦痛的一部分。而且他并不像丰子恺写的那么架空式的不通世故、不晓人情,他也会羞惭于弟弟的长期资助,所以才会对弟弟宣称他所有的作品归属于他,这样他每月得到的生活费就可以算是自己赚得的。对于世故俗务,他只是太失败了,并不是一味地眼高于顶,凌驾其上而不屑于它们。他也会恋爱,但是总是以失败告终,那些有身份女子总是拒绝他的求婚,而与有失体面的女子的交往又不能得到亲友认同

  从医学上看,他根本是个精神病人。即使不在发病期间,我们也能够想象到,他的人格特质一定也是异于常人的,这使得他与别人很难顺畅相处。他与父亲有过激烈冲突,与弟弟提奥也有过一段时间的断交,他与其他的亲戚也相处不来。他更是无法适应工作场合,缺乏商业理性,无法与之和平相处。但是最初他是试图融入的,甚或后来,他也会接一些绘画的订单,也会找一些教职。只是总体上他仍旧是失败,失败,所以他很穷,很穷。

  全书引人注目自然还是梵高和高更的冲突。暂且撇开这一节不讲,对比同样的天才画家高更,梵高在世俗世界的失败更加触目了。高更从前是个颇有手段金融业从业人员,他从文明世界的“离去”是一种主动选择,虽然是坠入了一个道德深渊,但是在他个人形象的“力量”上却是向上升腾了。即使是最传统正规的人,最合俗流的人,也只能耻笑他的“堕落”,却丝毫不敢看不起他。在这一点上,梵高是完全不同的。

  梵高最后选择了自杀,在病的痊愈、制作的进步、爱弟的慰安,这三种希望在他心中同样的热烈,而在实际上常常龃龉,不能并立,突然想起了他父亲的遗言:“死比生容易,生比死更苦。”最后选择了自杀。他弟弟在梵高自杀半年左右也病逝了。也是和乔布斯一样英才早逝。梵高以短暂生命燃烧的艺术之火,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绘画艺术。

  《梵高生活》读后感(二):梵高的东洋气韵(晶报http://jb.sznews.com/html/2013-12/07/content_2711427.htm)

  “人品既高,气韵不得不高”,丰子恺老先生在《梵高生活》序言的最后用北宋郭若虚的画论来评价“梵高也是一个东洋流的画家”,可谓就此对梵高做了一个东方视野最高的艺术评价。

  丰子恺的《梵高生活》曾于1929年出版。今年适逢梵高诞辰160周年、丰子恺诞辰115周年,再版《梵高生活》在今天艺术市场价格决定画家地位的大环境下显得格外有意义,让我们从这个生前流离颠沛籍籍无名,却在死后大放异彩的画家身上去思考何为纯粹的艺术生活。

  梵高的一生短暂而富有传奇:二十多岁方矢志画画,三十七岁离世,留下了对二十世纪艺术影响深远画作;他生前极少卖出作品,特立独行,几乎众叛亲离,却得到弟弟毕生支持;与高更若即若离精神异常,割耳和自杀事件至今仍争议不绝。许多后人试图复原梵高的生活以按图索骥为何他的画作如此激情浓烈,丰子恺先生却以东方的温厚情味,以白描之手法描绘出一个至情至性的画家形象。

  在梵高“以火向火”的生命历程里,这位太阳的恋人始终以命抵命般浸染在艺术灼热的照耀中,他以太阳为王,仿佛那就是他灵魂主宰,而每一幅画作都像是他向太阳的献祭。“他只知信任自己的善,直道而行”,在与“生比死更苦”的对抗中,他试图用绚烂至极的向日葵来留住最为辉煌人生瞬间。丰子恺先生说:“艺术倾向客观时候艺术家的人与其作品关系较少。反之,艺术注重主观表现的时候,作品与人就有着密切的关系,作品就是其人生的反映了。在作品中,我欢喜神韵的后者,而不欢喜机械的前者;在人中,我也赞仰以艺术为生活的后者,而不赞仰匠人气的前者。梵高的全生涯没入在艺术中。他的各时代的作品完全就是各时代的生活的记录。”以此,“画中可见君子小人”这一东方传统艺术殿堂评判标准也自然成为丰子恺先生评价梵高与高更之高下的标准,他们之间的纠葛也就容易解释得多了,“一个是过激的、热狂的、南方人一般的荷兰人”,“一个是冷静的、严格的、意志的、北方人一般的法兰西人”,一个是“能屈能伸好汉”,一个是彻底的利己主义者

  梵高和丰子恺,一个狂热,一个淡然,一个是基督徒,一个是佛教徒,两个看似毫无相似之处的艺术家却做了一场跨越时空交流。其实,回顾丰子恺先生的艺术历程,何尝不是一个与梵高一样对艺术执着钟情的“狂热分子”。从小在私塾里偷偷弄画,为了去日本深造学习美术,他向亲朋好友借钱去日本留学。他最早受到西方油画的影响,而在朱光潜先生看来,“子恺本来习过西画,在中国他最早木刻,这两点对于他的作风显著的影响。但是这只是浮面的形象,他的基本精神还是中国的,或者说是东方的。”他尤为喜欢速写的艺术品,认为其个性生气灵感一见就觉得生趣洋溢,“乘兴落笔,俄顷成章”是他对自己创作特点的评价,也由此看出他对至性至情的梵高有如此评价的原因。在丰子恺看来,受到日本版画和中国水墨画影响的梵高,其西洋画本就“东洋画化”了。

  郭若虚的画论还有后半句的评价“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气韵生动已是对中国绘画的最高评价,而用以形容一位异国画家竟也不违和,在向着太阳的方向灼灼绽放的向日葵就是生命存在证明,这种生命的气息也许才是艺术纯粹的真谛

  《梵高生活》读后感(三):适合初步了解梵高的读物

  封面采用梵高的《有丝柏树麦田》这一作品,很吸引眼球

  本书三万多字,不能算是本传记,只是对梵高的一生进行大概叙述,因为平时对梵高也没有过多的了解,所以在此不敢妄自评论

  梵高没有正儿八经上过美术学院,因此他的画没有受到条条框框限制,而现在越来越多优秀的艺术家本身并不是专业的,这从另一面也反映了不管是美术、音乐表演等许多专业的学生经过专业的培训以后,虽然在专业上的素养造诣方面有所提高,但确实也从一定程度上会刻意地向一些大师模仿,迎合大众口味,却也渐渐失去自己特色,学院范儿太浓。

  梵高的一生是自由的,也是颠沛流离的,他的一生是人所经历的最为艰难困苦,却又成就辉煌的。

  本书因出版年代较早,写法为“民国风”,颇有意思作为初步了解梵高的作品,可以一读。

  ——————————————————————————————

  艺术倾向客观的时候,艺术家的人与其作品关系较少;艺术注重主观表现的时候,作品与人就有密切的关系,作品就是其人生的反映了。

  人品既高,气韵不得不高。

  古来艺术家有两种类型:其一,纯粹是一个“艺术家”或“技术家”。我们鉴赏他的艺术的时候,只要看他的作品,不必晓得他的人格如何与生活如何。其二,不仅是一个艺术家或技术家而是一个“人”。我们要理解他的作品,先须理解他的性格与生活。不能离开了其“人生”而仅看其“作品”。

  生活是作品的说明文。

  《梵高生活》读后感(四):独特孩子

麦田里的丝柏树.文森特·梵高.

  梵高,这个画家的名字全世界已经几乎无人不知,如今无论是他的真迹展还是画作主题展,无论中国还是日本(以及其他我没去过的地方应该也)从来都不缺观众。记录篇《中国梵高》中,那位以绘画梵高仿作生活的画工说,他之所以学习梵高的画,是因为他的画卖得最好,完全不用担心销路。梵高是那样受欢迎,以至看到“梵高”两个字我就能想到那些热烈盛开的向日葵、旋转着的梦幻星空。但是对他稍微有些了解的人应该知道,梵高只是他的姓氏,文森特(Vincent)才是他的名字,那首著名的歌颂他的歌曲便以他的名字命名。文森特,听起来要比梵高陌生一些,也似乎更普通一些,不过“梵高”这个姓氏可以是他家族中的任何一个人——他的弟弟、弟妹、父亲、母亲都可以称之为梵高,所以有时候只有称他为“文森特”的时候他才是“梵高”。因此,这篇文章中他是文森特。

  在日本看过文森特的几幅真迹之后,我觉得自己还不够了解这个画家,于是找到一本丰子恺先生写的《梵高生活》。之前对丰子恺先生的了解不是很多,知道他是很有名的画家,看过一些他的漫画作品,觉得确实有些文人风骨;也读过他翻译的《源氏物语》,是很经典版本,也是很多人的硕士博士论文研究资料。因此,看到《梵高生活》腰封上那句“大师眼中的大师”的评价觉得并不过分,这句话也成功引起了我的好奇:画家眼中的画家会是什么样的呢?

  读过书之后我觉得,丰子恺眼中的文森特大概是个“狂人”吧。他在序言中说道他赞仰以艺术为生活的艺术家,而不赞仰匠人气的艺术家,文森特显然是他所说的前者。《梵高生活》这本书更像是丰子恺参考黑石重太郎的《梵高传》而作的中国版梵高传。书中的文森特不仅脾气暴躁,而且对于身边的人事物——无论自己的老师还是绘画界中的任何人——都很瞧不起,他的狂妄自大导致自己与世界格格不入,也难于被人理解。文森特与高更交好,曾非常热情邀请高更跟他一同生活创作,但二人却因脾气不合而很快分道扬镳,这是关于文森特生平的知名逸话。丰子恺评价高更与文森特是“同样奇矫的画家”,他们就像两团热烈的火焰,聚在一起不仅没有燃烧得更热烈,反而灼伤了对方

  此外,丰子恺的笔下,文森特还是一个叛逆的孩子:“他不遵守师匠的教训,反而倾听自己内奥的声音”。丰子恺对文森特的态度显然是赞美的,他将“匠”这个自己不喜欢的词用在教师的身上可以证明这一点。他赞赏的是文森特敢于质疑传统画派,敢于做自己的姿态。读到这里我想到了我们文化很喜欢的一个人物——孙悟空,而且是被压五指山之前的孙悟空。有人说孙悟空是我们自己的超级英雄,就像美国电影中那些拯救世界的超人一样,不同的是孙悟空从来都没有拯救过世界,被压五指山前后的两个故事中他完成了两件事——试图挑战权威保护师傅,而我们深受感动的部分大概应该是前者。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最近这些年我们在拍《西游记》相关的电影时会更多关注取经之前的孙悟空的原因(不过最近似乎开始从中挖掘爱情故事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我们似乎一直都很喜欢像孙悟空这样不惧怕打破传统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丰子恺也许在心中将文森特塑造成了一个类似孙悟空一样的人物,他不仅叛逆不听话,而且“对世人冷淡全然不介意,并不因了俗众的不理解而失望,也不因了卖商的美术界的屏斥而灰心”,读过这些文字让人觉得文森特非常的强大可靠。可是这样强大的人,这样一个好像对一切都无所谓的人又怎么会神经衰弱到割掉自己的耳朵呢...

  另外一本收录文森特和他弟弟提奥之间信件的图书《亲爱的提奥》由文森特的弟妹约翰纳·梵高作序。跟我们这些外国人相比,文森特的家人站在离他更近的位置,他们应该有机会更好地了解他,不过约翰纳认为文森特这样的画家“显然是个异类:他不遵守任何礼节和传统,没有任何宗教信仰,和其他人格格不入”,并表示他周围的家人能够容忍他,需要极大耐性伟大的爱。在家人的眼中,文森特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不懂得考虑他人感受的人。

  然而,当我真正开始阅读文森特给提奥的信件时,又读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文森特。虽然这本书我目前还没有读完,不过已读的部分中并没有感觉到文森特是一个脾气古怪的人,每封信中他都会跟提奥分享自己最近看过哪些画,有哪些心得,还会给提奥推荐书籍和画家,关心弟弟的心情,完全是个大哥哥的样子,而且(暂时)也读不出精神上有什么问题。信中,他有朋友并热爱生活,可以感觉到他的生活充满鸟语花香,也有希望。完全不像一些纪录片中,把他关在狭小拥挤又昏暗的画室中每天痛苦地生活那样,我甚至觉得文森特的文字比我的阳光多了...

  或许我们在讨论和评价一个艺术家的时候,常常喜欢放大他的情绪(尤其是痛苦的情绪),并自我满足地认为这就是他的个性。想到很久以前看到一个诗朗诵,朗诵的内容是一首非常有名的现代诗歌,表达的是一种离别的愁绪,前面两位朗诵者用那种痛彻心扉、抑扬顿挫的语调来表达,似乎还觉得情绪不到位,恨不得把心里的痛都喊出来,而已经白发苍苍的原作者读自己的诗的时候却平平淡淡,跟前两位相比好像没有情绪一样。这种情绪理解的差异,大概就是创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道鸿沟吧。

  当然这也不能说文森特平淡又阳光的笔调之下没有痛苦,一些很细腻的情绪一定隐藏在其中,只是还需要认真发现。我现在觉得文森特就像一个有社交恐惧症的孩子,很多人不能理解他是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和耐心来等这个慢热的人暖起来,而急急给他扣上个性奇怪的帽子,把他丢在角落。只有他的几位好友和弟弟可以看见他世界里的阳光乐观和藏起来的情绪。想要理解他,还需要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原载于徐栖和我的公众号:

  《梵高生活》读后感(五):哀其不幸,乐其辉煌

  去过他的故乡荷兰,遍地都是他的印记,现在的盛名与生时的窘迫形成巨大的反差,有时候都不敢让人相信,象是命运给他开的一个玩笑;一生的悲凉,三十几载人生,辗转多个城邦,有三五挚友,自己的作品与那个时代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多亏家人帮衬,让他用有限的生命,创造出现世作品的辉煌;

  他的一生是不幸的,家境普通,坚持自我让他失去画廊的工作,靠家人接济度日,孤独孤僻,时常穷困潦倒,画作至死都不得当时的主流社会的认可,至后经神失常,自割其耳,惶惶不可终日;

  他的一生又是幸运的,很早就找到一生的挚爱-作画,每日乐此不疲,不理世俗观点的评说,坚持自己的画作风格,陶醉在自己世界中;

  哀其不幸,乐其辉煌;这是多么可怕的一生;可敬可佩

  《梵高生活》读后感(六):致敬,爱与美的,生生不息

  曾经听一位大家言道,以收藏来说,字画是第一等的,瓷器、玉器之类,不过尔尔罢了。我于书画,门外汉罢了,能看出署了名、认了证的“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朋友陪我去上博看展,他头头是道不亦乐乎,从线条到笔法,一花草册页就滔滔不绝。我除了频频点头,才发现,原来这么一张纸,却有大千世界。

  梵高是听得耳熟能详的画家。如果可以穿越的话,半数以上的人都会不亦乐乎的买他彼时卖不出去的《向日葵》。而我第一次接触梵高,是一张我不知道谁画的《杏花》。

  那张杏花真是美丽。蓝绿色调的底,从画的下端蔓延开大枝大枝的枝蔓,开着绵绵的白色花朵。盘根错节,却不肥大也不矍铄,沉鱼落雁的静,美得沉默寡言,美得亭亭玉立。

  丰子恺,是很喜欢的人。和画画的技巧的关系不大,因为我确然也看不出笔尖的千变万化。只是他的画,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动人,好像很简单的几笔,却是“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澄澈得让人不由得静下来。他笔下没有七宝楼台,只有大山大水,真情真意。

  卓越亚马逊的书籍关联推荐,大标题的广告“大师笔下的大师”,丰子恺大概是和梵高有感应的,就好像千年以后的人,读着望月怀远,“对影成三人”时,“举杯邀明月”与太白的隔空对望。

  “古来艺术家有两种类型:其一,纯粹是一个"艺术家"或"技术家"。我们鉴赏他的艺术的时候,只要看他的作品,不必晓得他的人格如何与生活如何。其二,不仅是一个艺术家或技术家而是一个"人"……前者是印象派画家莫奈,后者便是后期印象派画家梵高。”

  ——《梵高生活》 丰子恺 P3

  喜爱绘画的人,大抵都是热爱宋徽宗的。因为如果没有他,中国的画里,便缺少了许多美感。这个在政治上无甚建的帝王,却把美发挥到了一个极致。他不要画师刻板的临摹,不再重视千篇一律的重复.

  于是一朵花成了一个世界,一片叶成了一个如来。一个舟楫也许“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苍苍与茫远,谁笔下的踏花归去,还留有淡淡的芬芳?

  “画匠”和“画家”从来不是一个层面上的。假设只是单纯的表现,也许绘画会被照相机、扫描仪,甚至流行的3D打印机所取代。海量的信息存储与处理,将每一个细节纤毫毕现,只是同样照那样多人像,为什么就有一张“大眼睛”的渴望读书的女孩子,深深的印入人心?

  罗素说我为什么活着,是“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

  叶嘉莹整理的笔记里,写到顾随,那个被叶嘉莹惦记尊敬了一辈子的老师说,缺乏悲悯的诗是下作的,就好像你去欣赏别人的苦难,只能用恶劣来形容。也许每个人的“真善美”是不同的,但是对于人类苦痛痛彻心扉的怜悯,应该是灵魂里最深切的力量与温柔。

  梵高的画,丰艳馥郁的色彩,充沛的情感,外扩的诉说。相比起他笔下的《星月夜》,更爱他笔下的花、他的花园,他最后时期的画里,默然就仿佛泰戈尔所说的那句诗:生如夏花,死似秋叶。

  歌,在梵高离开了以后,慢慢的许多人唱。

  “Starry, starry night

  aint your palette blue and gray

  Look out on a summer's day

  With eyes that know the darkness in my soul

  hadows on the hills

  ketch the trees and daffodils

  Catch the breeze and the winter chills

  In colors on the snowy linen land

  ow I understand what you tried to say to me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They would not listen, they did not know how

  erhaps, they'll listen now ”

  你描摹着山峦的影子,勾勒树丛和金色的水仙

  你闭着眼睛,捕捉微风和冬日的寒气

  你落笔,用落雪的亚麻地的色彩

  不论是疯狂还是不被理解,或者有多少恶意多少漠然

  你的画始终是热烈而充满情感的

  你笔下色调的变换,光影的交错,让“刻着痛苦线条的风吹日晒的容颜,在画家充满爱意的手下得到抚慰”。

  想起丰子恺的最后岁月:那样多的恶意与漠视,是为着一个承诺,还有也许就是对生灵苦难痛彻心扉的怜悯,一个老人,蜷在一张单人床上,偷偷的画护生画集,而笔下,没有咒怨与恐怖,依旧是深深的爱意与慈悲。

  唐唱着《Vincent》,他唱:

  我终于

  你曾试图对我说的话语

  清醒时如何痛苦挣扎

  多想使他们解脱

  没人愿意听没人能懂

  也许今天会有人聆听

  他们从不爱你

  但你仍然爱得真挚

  繁星之夜看不到希望

  你像恋人常做的那样

  结束自己的生命

  看书画看多的人,总爱论气韵,对于纯粹的技巧,倒颇少评述。

  “艺术倾向客观的时候,艺术家的人与其作品关系较少。反之,艺术注重主观表现的时候,作品与人就有密切的关系,作品就是其人生的反映了。在作品中,我欢喜 神韵的后者,而不欢喜机械的前者;在人中,我也赞仰以艺术为生活的后者,而不赞仰匠人气的前者。梵高的全生涯没入在艺术中。他的各时代的作品完全就是各时 代的生活的记录。在以艺术为生活的艺术家中,可说是一个极端的例。东洋画家素尚人品,‘人品既高,气韵不得不高’,故‘画中可见小人君子’。”

  ——《梵高生活》丰子恺 P2

  致敬,爱与美的,生生不息

  《梵高生活》读后感(七):梵高的悲情与尘世的温馨

  很是惊喜,在N年前阅读了那本名为《渴望生活》的梵高传记之后,今日又与丰子恺的这本作品重逢。皆是艺术家,皆视艺术为生命,只是恬静的丰子恺,又会怎样描绘这位情感炽热的画家呢?

  梵高在我的印象中始终不同于其他印象派画家。尽管自己并不十分懂艺术,但比之莫奈和高更,他的色彩更为浓烈,画风力度更为强劲,而所投入的情感也更为炽热,就像他笔下的向日葵一般,火热,熊熊燃烧着,似乎要用尽全身心的力量去表达它对于太阳的爱情。而在生活中的他亦是悲情的,他坎坷的感情之路,他对于穷苦人民真挚的同情,他对于知己的渴望,比之毅然抛妻弃子的高更(见《月亮与六便士》),他更饱含深情,难以自已。也许正因为此,他更痴狂,心灵的震颤也更为强烈,留给后人的遐想也更接近于无限。

  丰子恺并未用很多笔墨去描绘他的深情,然而透过文字,却不难发现这一点。出身宗教家庭的梵高悲天悯人的性格令他足以感知更多,也造就了他的艺术从来就不是供上流社会茶余饭后的消遣甜品。他身体力行地作画,甚至为了艺术可以暂时抛开画笔,体味民间疾苦,笔下的画面才更富有深度,令人感慨、悲叹。这一点像极了米勒,只是与之不同的是,他的线条比米勒多了粗犷、强烈。

  然而书中最精彩的高潮还是梵高与太阳的爱情。阿尔的美丽令他惊喜,令他总是情不自禁地废寝忘食,尽管当时在世人的眼里,恐怕只是看到了一个阿尔的疯子。这疯癫却心甘情愿,点燃他胸中的欲望与感情。

  “啊,美丽的盛夏的太阳!使我的头脑震栗!人们都说我发狂,其实在我何尝是发狂?”

  他就是那向日葵,凌乱的、包含欲求的花瓣,摇曳的、多姿的花茎,仿佛花瓶就是俗世,束缚着他与太阳更加亲近,是他的牢笼,也是他的宿命。而最后当他病弱的躯体、分裂的神经无法支撑他更加自由地表达艺术感受的时候,他明白,自己的大限已至,他无法如同凡人一样专心养病然后东山再起,他明白灵感不等人,艺术更不等人,耳边父亲临终时那句话不断回响:“死比生容易,生比死更苦”,才顿悟,美丽不属于这尘世,于是,一个天才,走向了他不可逆转的悲剧结局。

  他的存在并非昙花一现。但在丰子恺的笔下,他是幸福的。《渴望生活》中的梵高是郁郁不得志的,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段段他深情投入却没有结果的爱情,不理解他、视他为怪物的妹妹和一堆世人,然而在《梵高生活》中,描绘更多的却是始终支持他的父亲和弟弟,还有唐吉、高更等艺术家,尽管有争执,尽管最后有以惨痛告终的绝交,但那些人终究是懂他的,这就够了。丰子恺的梵高,更多的是抹去了悲情的色彩,带有温馨的色调,一如这尘世,也许你的怪异与特立独行无法为大多数人所理解,也许你是孤独的,无人理睬,但只要有一个人能够读懂你,能够透过你疯癫的表象看透你内心的汹涌澎湃又力挺你,就不枉来这尘世一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书本的装帧与设计。大量的配图也让我读得十分过瘾,在品读文字的同时,一幅幅著作穿插眼前,仿佛活生生的梵高就近在眼前,透过画作穿越了时空,展现梵高本人的速写,燃情浓烈、带着南国的阴郁与炽热交接的美,荡漾人心,却始终不失生命最纯粹的单纯与深情。

  《梵高生活》读后感(八):梵高的东洋气韵(晶报http://jb.sznews.com/html/2013-12/07/content_2711427.htm)

  “人品既高,气韵不得不高”,丰子恺老先生在《梵高生活》序言的最后用北宋郭若虚的画论来评价“梵高也是一个东洋流的画家”,可谓就此对梵高做了一个东方视野下最高的艺术评价。

  丰子恺的《梵高生活》曾于1929年出版。今年适逢梵高诞辰160周年、丰子恺诞辰115周年,再版《梵高生活》在今天艺术市场价格决定画家地位的大环境下显得格外有意义,让我们从这个生前流离颠沛籍籍无名,却在死后大放异彩的画家身上去思考何为纯粹的艺术生活。

  梵高的一生短暂而富有传奇:二十多岁方矢志画画,三十七岁离世,留下了对二十世纪艺术影响深远的画作;他生前极少卖出作品,特立独行,几乎众叛亲离,却得到弟弟毕生支持;与高更若即若离,精神异常,割耳和自杀事件至今仍争议不绝。许多后人试图复原梵高的生活以按图索骥为何他的画作如此激情浓烈,丰子恺先生却以东方的温厚情味,以白描之手法描绘出一个至情至性的画家形象。

  在梵高“以火向火”的生命历程里,这位太阳的恋人始终以命抵命般浸染在艺术灼热的照耀中,他以太阳为王,仿佛那就是他灵魂的主宰,而每一幅画作都像是他向太阳的献祭。“他只知信任自己的善,直道而行”,在与“生比死更苦”的对抗中,他试图用绚烂至极的向日葵来留住最为辉煌的人生瞬间。丰子恺先生说:“艺术倾向客观的时候,艺术家的人与其作品关系较少。反之,艺术注重主观表现的时候,作品与人就有着密切的关系,作品就是其人生的反映了。在作品中,我欢喜神韵的后者,而不欢喜机械的前者;在人中,我也赞仰以艺术为生活的后者,而不赞仰匠人气的前者。梵高的全生涯没入在艺术中。他的各时代的作品完全就是各时代的生活的记录。”以此,“画中可见君子小人”这一东方传统艺术殿堂的评判标准也自然成为丰子恺先生评价梵高与高更之高下的标准,他们之间的纠葛也就容易解释得多了,“一个是过激的、热狂的、南方人一般的荷兰人”,“一个是冷静的、严格的、意志的、北方人一般的法兰西人”,一个是“能屈能伸的好汉”,一个是彻底的利己主义者。

  梵高和丰子恺,一个狂热,一个淡然,一个是基督徒,一个是佛教徒,两个看似毫无相似之处的艺术家却做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其实,回顾丰子恺先生的艺术历程,何尝不是一个与梵高一样对艺术执着钟情的“狂热分子”。从小在私塾里偷偷弄画,为了去日本深造学习美术,他向亲朋好友借钱去日本留学。他最早受到西方油画的影响,而在朱光潜先生看来,“子恺本来习过西画,在中国他最早木刻,这两点对于他的作风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这只是浮面的形象,他的基本精神还是中国的,或者说是东方的。”他尤为喜欢速写的艺术品,认为其个性生气灵感一见就觉得生趣洋溢,“乘兴落笔,俄顷成章”是他对自己创作特点的评价,也由此看出他对至性至情的梵高有如此评价的原因。在丰子恺看来,受到日本版画和中国水墨画影响的梵高,其西洋画本就“东洋画化”了。

  郭若虚的画论还有后半句的评价“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气韵生动已是对中国绘画的最高评价,而用以形容一位异国画家竟也不违和,在向着太阳的方向灼灼绽放的向日葵就是生命存在的证明,这种生命的气息也许才是艺术纯粹的真谛吧

  《梵高生活》读后感(九):痴狂一生

  lt;梵高生活> - 大师笔下的大师

  很精致的一部小书,可惜拿到的只是电子版,感觉不到书的质感与墨香。粗略看来装帧设计还算精致。

  书内附置了许多幅梵高的创作。这无疑对于一个艺术爱好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梵高生活,丰子恺大师用很平实的语言,叙述了梵高生活的时代,背景, 以及梵高短暂波折的一生。

  梵高,是艺术中的大师,他也算是一个幸运的人,一个完全不会处理日常生活的人,如果没有他那怜爱的父亲,弟弟,以及许多帮助包容他的人,也许他的人生路径会完全改变。正是有了这些人,他才可以不顾一切的完全投入到创作中去。他把所有的精力都变成了对画画的热情,对艺术的探索,研究。一方面对他不能自理的不解,另一方面却又折服于他对于艺术的决心,痴迷,天分。

  1853年3月30日,梵高出生于一个普通的荷兰南部北布拉班特省的村庄津德尔特。他足迹欧洲大地追逐阳光,渴望在阳光下创作。短短的三十七年,给后人留下了两千多幅画作。如此高产也只有他这样的勤奋的天才能做到吧。

  正如丰子恺大师所言,作品及人,梵高把自己生活的经历,喜悦,忧愁,以及悲欢离合的一生通过画画来表达。他一生穷困潦倒,一直没有得到世人的赏识。去世后不久,他的作品便得到了好多人的追崇。

  他对艺术痴狂一生,是印象派艺术的开创者,他大张旗鼓的鄙视与自己意见相左的画本,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及画画技巧,我行我速的创作自己心中的作品。因从小受宗教的影响,他有一颗宽厚的心,经常把自己的钱拿给不如自己的人花,他的画作也经常表达一些宗教情怀,如晚祷.画作铲煤工,则是对底层生活艰辛的一种真实表达。各种各样的向日葵作品。也许是他太向往阳光,如向日葵般需要,渴望阳光。他的肖像代表作,唐吉老爹像,“不但描出人物的外部的形似而已,又必表出其人物的内部的感情,情绪与灵魂"。这幅画作更是表达了梵高对唐吉老爹温厚而真挚,对其多次帮助提携的感恩。

  《梵高生活》通过丰子恺大师的笔触越发了解了梵高之所以成为的梵高。

  《梵高生活》读后感(十):追逐太阳的人

  对于梵高,一直是模糊的传奇印象。曾看过他的《星月夜》、《瓶中的十二朵向日葵》等画作,一直迷惑于那些瑰丽浓烈的色彩和奇特流动的线条,想要了解这些画的背后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梵高。

  当这本丰子恺的《梵高生活》出现在我面前时,我毫不犹豫地收来翻阅了。丰子恺先生不仅是绘画艺术大家,文学上的造诣也深,由他来写梵高,想来不仅会多一些惺惺相惜的理解,更会领略到别具一格的文字魅力。

  果然不负我望,这实在是一本值得收藏并反复阅读的好书。理由有三:

  其一,装帧排版设计精心。本书的封面是一幅梵高的油画《有丝柏树的麦田》,色调明朗而又沉郁,腰封上是这幅画下半部分的素描,清淡干净,看起来就像是这幅画尚未完成,而去掉腰封则是一幅完整的油画。这样的设计还是相当别致有趣的。而书内文字与图片的排版也是非常用心设计的,不仅分布均衡,几乎每隔一页文字就会有一幅画作,而且画作与文字所述内容紧密关联,大大益于读者对每个时期的梵高和他作品的了解。

  其二,梵高生前作品展现集中。本书收集了80多幅珍贵的优秀绘画作品,绝大多数是梵高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也有少量同时代的画家朋友的作品。对于不了解梵高的人,这些画无疑是通往了解梵高生活、理解梵高灵魂的必然道路,而对于喜爱梵高的人,这些画不啻一场饕餮盛宴。从早期的现实主义作品的灰暗悲伤(如《铲煤工》、《食马铃薯的人们》),到巴黎时期的焦灼迷惘(如《从蒙马利特看到的巴黎风光》、《跪着的男性石膏像》),再到阿尔时期和圣雷米时期的悲壮沉郁(如《星月夜》、《瓶中的十五朵向日葵》),最后到奥佛时期的温雅端丽(如《奥弗附近韦斯诺的景色》、《乌鸦群飞的麦田》),读者可以尽情欣赏与沉缅。单单就本书收集的这些画作,这本书也是毫不犹豫值得收藏的。

  其三,丰子恺先生运笔简约细腻,凸显大家风采。本书仅150页,上述的画作占去了一半的篇幅,文字仅三万多字。然而丰先生用他极简的文字淡泊而又深情地讲述了梵高短暂、辛酸又热烈的一生:从二十几岁学画到三十七岁离世,梵高留下了二千多幅画作,在世界艺术史上影响深远;他的一生像向日葵一样热爱阳光,追逐太阳,太阳给了他最斑斓的色彩与光影,给了他无尽的激情与能量。丰先生的语言带着古朴优雅的民国风,字里行间蕴含着克制的欣赏与疼惜,向读者传递着一代大师对另一代大师的隔空致敬。在此忍不住摘录一段:“冬天到了。木叶萧萧地落下,土地渐渐冻结。浓雾笼罩了北方的大地,太阳隔着雾放出迟钝的光,有时完全不见。这萧条而岑寂的自然,对于梵高的奔腾的热情渐渐失却刺激了。梵高就思慕南国。火焰一般的红花,深浓的绿叶,咸烈的炎阳,屡屡入他的梦。他就成了太阳的恋人,准备推翻以前所经营的一切悲惨的、阴暗的艺术作风,再来建设新基础。然而时机还未成熟,暂时度送沉闷的日月。”

  看,这样一本好书,你还要犹豫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