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性学五章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性学五章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22 03:35: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性学五章读后感精选10篇

  《性学五章》读后感(一):有趣、有料,引人思索

  张竞生其人其事

  从《诗》三百到《夹竹桃》:艳情诗之中国篇

  从古代的艳情诗、香艳说部到现代的身体写作、耽美文学,“可爱者甚蕃”,以致大有人爱,可是碍于假道学的淫威,不少登徒子都化作“君子剑”,明里暗里两张嘴脸两种做派,何必呢!还是古人坦然:

  “胸上雪,从君咬。”

  “来时正是浅黄昏,吃郎君做到二更深。芙蓉脂肉,贴体伴君;翻来覆去,任郎了情。姐道情哥郎弄个急水里撑篙真手段,小阿奴奴做个野渡无人舟自横。”

  真真无比甜蜜,缠绵,缱绻,惹人想象。

  先从史上看风情——闲读五种《风化史》

  文艺复兴时期,上流社会男子流行相互夸耀自己的妻子或情人的美貌,还要请人亲眼目睹她们在梳妆、沐浴时的美颜与玉体。更有甚者,家里宴客,主妇要么亲自上阵要么让成年的女儿作陪,“如果客人喜欢上了主妇的女儿,不仅仅是接个吻之类,而是‘短兵相接’”。让自己的待字闺中的女儿侍寝客人,真是瞠目结舌,而当时这是风俗传统,主人全家为此还觉得倍儿有面子。

  从同声歌到压箱底

  下列文字,震惊一下,还是古人豪放不羁,放浪形骸。

  “300多幅明代春宫图中,有一半都是‘有一个或更多的女人在场陪伴’着那对做爱的男女的。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发现。事实上,古代中国人并不象现代都市中的中国人,把性看成很私密的事情。在中国古代,只有不正当的男女性爱才叫作‘偷情’,需要避人耳目;而正当的夫妇性爱是可以正大光明的──丫鬟等人在一旁侍候着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要知道“在《诗经》的话语中‘美人’是男女都可用的”,还是古人回归到语词的本初。“美”字本无性别之分,美男子,翩翩美少年,“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尤其是当下,腐男腐女大行其道,“美人”可得正名。

  《乳房的历史》:描述当头,观点也就在其中了

  “述而不作”要优于“徒托空言,大发议论”,“描述也有学术价值”。

  指明主料者,如“兴阳蜈蚣袋”、“龙骨珍珠方”,“海狗大补剂”。

  强调效果者,如“治男子欲令健作房室一夜十余不息方”、“治男子令阴长大方”、“令女玉门小方”、“疗妇人阴宽冷急小交接而快方”、“铁钩丸”、“金枪不倒丸”、“灵龟展势方”。

  借用传说者,如“妲己润户方”、“隋炀帝怡情固精丹”、“武则天花心动”、“安乐公主如花夜夜香”。

  检与神方教驻景——关于避孕与堕胎的历史漫谈

  此文有造福各位的良方一枚,操作简便,是居家旅行之大宝,可谓“千金不易”。

  《产经》云治任身胎二三月欲去胎方:大麦面五升,以清酒一斗合煮,令三沸,去滓,分五服。当宿不食服之,其子即糜腹中,令母不疾。(《医心方》卷二十二)

  勘误:

  7 第三段,“土大夫”应为“士大夫”。

  74 第三段,“文土”应为“文士”。

  95 第三段,“他的兴趣非能力”应为“他的兴趣和能力”。

  153 第二段,“四出旅行”应为“四处旅行”。

  187 第一行,“—”应为“——”(破折号)。

  188 第二段,“《中国十世纪前的科学性初探》”应为“《中国十世纪前的性科学初探》”。

  280 第三段,“性的换乐”应为“性的欢乐”。

  2014.02.05-07

  《性学五章》读后感(二):《性学五章》:谈“性”色变并非历史常态

  从历史典籍中解读东西方性文化的变迁,在生殖崇拜和礼教约束的夹缝间寻找突破口,学者江晓原的新著,告诉我们如何以高雅的方式谈“性”。

  有人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的性意识和性观念以加速度从封闭走向开放。然而,在你我身边,在大多数人的常态思维中,“性”及其连带的相关词语依旧处于半遮半掩的暧昧状态,随时会触发视线的游离、皮肤颜色的改变和谈吐上的语焉不详。

  就涉及“性”的话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以类比法阐释自己的立场,“……喜欢香烟诗词的,本来大有人在,只是通常不好意思赤裸裸说出来,本人却不辞坦然自陈。”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跳出医学范畴,其余场合的“性”难登大雅之堂,长久以来被视为“见光死”的话题。然而,被遮掩之物往往更让人想揭开,对性无法直视者,既不敢明示反对,又不愿坦然接受,只有表面上吹嘘禁欲,事实上仍旧追求和享受性爱,乃至欣赏色情作品。多少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就是在这种病态的性观念中度日如年的。

  就此,江晓原引入“性张力”(sexual tension)的概念,解释从上古沿袭下来的生殖崇拜和礼教约束间的矛盾冲突。鲜为人知的是,在公开场合每每谈“性”色变的中国人,在宋朝前其实出乎意料的豪放,至唐朝达到顶峰;直到程朱理学兴起,礼教的禁锢才压抑了性灵。但作者相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终归是“表层流变,深层永恒”的。

  从性禁区边缘的玩票者到走上学术之路,江晓原将那些看上去令人尴尬的声色犬马公诸于众,将那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性事铺陈开来,让一段遮遮掩掩的文化史变得澄澈透明。闻性而掩面者需要调整心态,《性学五章》作为一把钥匙,可就“谈性时该说什么”给他们以启迪。

  2014.01.08 青年参考

  http://qnck.cyol.com/html/2014-01/08/nw.D110000qnck_20140108_2-33.htm

  转载请发豆邮告知,谢谢。

  约炮盛行。我没有抨击其对错。我只是在思考没有这词标榜的人到底是没有接触还是说只是隐姓埋名而已?

  我好像偏题了。

  《性学五章》读后感(四):读来颇为有趣,随手写上一点

  六、

  高氏(罗佩)论此事云:浏览描写这一题材的文学作品,你会得到这样一个印象:除必须遵守某种既定的社会习俗外,男人常与艺妓往来,多半是为了逃避性爱,但愿能摆脱家里的沉闷空气和出于义务的性关系……他们渴望与女子建立一种无拘无束的朋友关系,而不必非导致性交的结果不可。

  (高氏)中文著作中对性避而不谈,无疑氏假装正经。这种虚情矫饰在清代一直束缚着中国人。……他们表现出一种近乎疯狂的愿望,极力想使他们的性生活秘不示人。

  索多玛sodom城名来自《旧约》,这座城市位于死海东南,今已沉没在水底。《旧约》上说索多玛是一座耽溺男色的淫乱之城,在现今的英文中,由Sodom派生的词汇Sodomy被用来指男性之间的肛交,通常直译为“鸡奸”。

  所犯的性反常行为,不论是男性之间和人兽之间均可判处监禁同样将宣布免去公民权利。——1872年德国刑法175条。

  真实并不在于中庸,而正是存在于极端。

  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以及性作为横跨科学与人文两大领域的特殊性,注定了我们永远都会谈论性这件事情。

  男性在追求性能力、以性能力为荣的同时,还一直对女性的性能力怀着深深的恐惧。这种恐惧在古代世界是普遍的。在许多古老的传说和作品中,女性被描述成淫荡的、性欲永远得不到满足的。禁欲主义者据此进一步强调禁欲之必要,因为男子永远不可能满足“有无限邪恶情欲”的女性,而主张满足人类情欲者据此强调发展男性性技巧的必要。欧洲中世纪教会的禁欲主张可视为前者的代表,中国古代房中术理论可视为后者的代表。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金瓶梅》塑造的潘金莲就是这样的形象——她经常“淫情似火”、“淫情未足”、“淫火烧身,芳心撩乱”。与那些因缺乏足够性生活而处于性饥渴状态的女性形象不同,潘金莲被写的贪得无厌,近于色情狂的程度。这样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多见,但她在性学史上有象征意义。男性的这种恐惧,确实是有道理的。从生理学上看,女性在人类进化中,取消了动物都有的发情期——变成一年四季天天都可以发情做爱,同时又没有男性的不应期,因而可以连续多次达到高潮。女性的性能力确实比男性强。可是男性偏偏还多配偶倾向比女性强烈,总想独占多个女性。男性还想在性交中“采阴补阳”,如此以一弱敌多强,欲不恐惧,岂可得乎?难怪中国古代房中术家,要将性交比作战争,要将御女描绘成“如朽索御奔马,如临深渊,下有刃,恐堕其中”,这是何等的恐惧啊。

  譬如有夫对妻说:我看今夜你怎样对付我呢,女子此时不免脸一红,但此时女子应当向其夫热热湿湿的亲一深吻,并应说,恐怕你连战皆败啦!此时情况何等美丽,周围空气又何等热烈,若女子面一红就走避了,则变成何等寂寞无聊了。故只知羞涩二不敢大胆,与只知大胆毫无羞涩的女子同样欠缺自然的美感。

  我读着发现作者的背景挺有意思的。他自己在文章里面有提到他是学的工科方面,专业是天体物理,还在某个天文台工作。居然发挥其了自己的业余爱好成为了性专家。

  我们除了自己的所做的工作,业余爱好也是大有可为的,这点很多人都应该学习。

  《性学五章》读后感(六):严肃的下半身

  严格意义上说,西方学科体系内所谓“性学”在中国并不算发达,专攻于此的学者以及专门的学术机构都数量有限。但从五四以降的社会文化讨论来看,“下半身议题”向来是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都“喜闻乐见”的内容。严肃者如高罗佩,轻浮者有街头巷尾流传的“通俗文学”。“性”这回事,说了快一百年,至今仍然生机勃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