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底线》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底线》读后感10篇

2018-08-02 05:15: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底线》读后感10篇

  《底线》是一本由Harold Evans著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51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底线》读后感(一):新闻业的《底线》在哪里?

  “是什么让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是多元化、自由,以及持之以恒的自由”,这是美剧新闻编辑室(Newsroom)开篇的一段对白。西方世界宣扬的普世价值观让他们成为近几个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团体同时也为人类的向前发展提供了一条可借鉴道路

  同样是对新闻行业的大起底,《底线》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个现实版的新闻编辑室场景,只是该书描写的是英国纸媒行业巨头《泰晤士报》,而电视剧Newsroom则描述的是美国的电视新闻行业。但是二者的共通之处,都是为了极力体现当今新闻行业需要保有的“底线”是什么?是独立性、自由性。而作者哈罗德.埃文斯通过对本书的撰写,详细描述了其在泰晤士报任职期间所经历的的重大事件,以及与并购者默多克的恩怨斗争。

  身在天朝的我们,也许会羡慕西方国家的新闻自由,新闻从业者们弄自由的发挥自己才能,从事自己所喜欢工作,用一篇篇客观独立深刻报道,为公民权利摇旗呐喊。但是事实可能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在所谓的西方自由国家,在普世的民主体制下,仍然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人为因素对新闻公正舆论导向的操纵。拥有强大财力背景的新闻集团,在默多克这位新闻界传奇大亨的带领下,在世界各地大肆并购。拥有非凡历史的泰晤士报自然也逃不过默多克的大网,而大财团的进入对内部新闻从业人员报道倾向影响,以及对敏感事件的操纵势必将对舆论产生不容小视的驱动。那么如何在私人财团的强力控制,依然能保持新闻报道的独立性,这是对每一个抱有新闻理想的从业者的巨大挑战

  反观笔者所在科技行业,如今似乎更有向娱乐行业靠齐的冲动。有财力的集团可以收购各种媒体记者,没财力的也能用金钱大棒影响个别记者和报道,俨然整个科技资讯行业成为各大企业公关口玩弄的舞台口水、骂架、水文不绝于眼耳,笔者为当今之科技行业所呈现的乱象甚是堪忧。抛开对科技行业这个特定领域的吐槽,国内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需要向本书作者学习,力争保持独立、自由,做一个有理想的从业人员,因此我隆重推荐每一个公民认真读读这本好书

  《底线》读后感(二):真相的跋涉

  这本书是一本内容非常丰富的好书,书中的每一个事件都错综复杂,从中可以看到英国社会法制公众人权、公会、政治斗争是如何交织在一起,而新闻从业者又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并且对人们命运做出影响。

  这本书前面的几个事件中,新闻工作者不得不面对方方面面压力追求真相,政客为了党派利益动用权力制造真相的禁区,而成例法则成为大企业维护自己利益忽视受害者得力工具,在这些事件中,记者所表现出的坚忍不拔和长期努力实在令人敬佩,他们冒着上法庭危险寻找真相,以年为单位为了重大事件的新闻真相进行长期斗争。

  讽刺的是,政治权威和守旧的法律未能阻止他们披露真相,印刷工会却在他们背后捅了一刀,在工会领袖私人的政治企图下,工人反复对薪酬提出高额要求,并且拒绝工作,结果导致《泰晤士报》重大亏损,不得不出售。

  这本书中亦详细描述了《泰晤士报》更换东家时错综复杂细节交易竞争过程——而最后,这家报纸落入了大亨默多克手中。

  默多克是一个典型的枭雄,为了胜利不择手段,把打破诺言当成习惯,他确实强大,成功地将贪得无厌的印刷工会晾在了一边——但这种强大并不只限于对付敌人。当他最终为了自身经济利益,开始触犯记者新闻自由的最高信条时候,他与作者之间就不可避免渐行渐远了。

  默多克是一个十足的实用主义者,他收购新闻业唯一的目的就是出名挣钱,为此他会毫不犹豫地和特定党派结成统一战线,并用高压要求自己的编辑放弃中立选择政治立场

  由于对撒切尔政府忠心支持,默多克也得到了许多回报,政府帮助他打破了不少防止垄断的法令,让他进一步成为报业大亨。

  有趣之处在于,不择手段之人通常总能够战胜那些有荣誉感的人,然而他们的毁灭却会在自己的胜利之后到来,似乎所有的帝国都会在过度扩张之后衰败,似乎所有的强权都会在基层衰竭之后崩塌,新闻大亨默多克和与他狼狈为奸的撒切尔政府也不例外,前者无穷无尽的扩张欲望终于使得财团经济状况恶化,而后者的种种强硬手段最终也给国家留下无数隐患

  而记者,记录着这一切,传达着这一切,给后人以警言,给未来启示

  《底线》读后感(三):其实这是一本讲了新闻业如何失去底线的书

  文章的最前面用《双城记》的经典段落铺垫其意义有点耐人寻味,这也是为什么原版名叫《GOOD TIMES BAD TIMES 》吧

  作者哈罗德埃文斯作为一个资深的新闻人,把自己在参与过的重大的新闻事件逐一的呈现在读者眼前,与其实说《底线》是本小说到不如说是本回忆录

  北岩勋爵说过:“新闻,是某些人在某些地点总想要阻止发布的信息,如若不然,就只有广告。”前些天听新闻酸菜馆说现在的报纸上的内容只是为了把广告显得不那么突兀,已经完全丧失了平面媒体存在的本源。正应了默多克说过的,我们做的是娱乐业。

  文章前四章最有趣,讲的是作者带领他的“洞察力团队如何跟政府跟统计阶级斗智斗勇,最终实现言论自由新闻自由。

  这也是让我对西方社会、政治制度又有了新的印象,原来西方的自由并不是像我之前想象的那样,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失败在无数次的斗争中得来的。

  中国人都说胳膊都拧不过大腿,而作者跟他的团队让我见识到了胳膊是如何打败大腿让新闻真现浮出水面,从克罗斯曼日记反应停丑闻,漫长调查秘密的取证及跟政府与大公司博弈。其努力程度之高,过程之艰难也让我不禁思考,新闻界在代表人公民挑战大公司权力的道路上要走多远?

  后面几章就比较无聊,讲了作者在默多克时代的《泰晤士报》工作的历程,最终又回到作者开篇所说的,新闻业不再刨根问底,它们批评政客,实则与这狼狈为奸,不敢越雷池半步;它们是事后诸葛亮,不做出头鸟。新闻自由不再,报纸沦为政客的工具。

  最后作者带着伤痛离开《泰晤士报》。

  新闻专业的人,或者是对新闻业感兴趣的人,应该会这本书感兴趣。前面与法庭跟政府博弈较量大快人心,后面被报纸积弊做斗争,胳膊最终没拧过大腿,作者暗然失意。但对于我这种即对新闻业又不感兴趣又被后面大量的媒体推荐的人骗到的人,简直痛不欲生故事大多发生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又没交代背景,反正我都是百度之后才知道作者说的什么事。尤其是讲政治的总分更是无聊透顶,作者叙述的也平淡的没有悬念完全没有欲望让人读下去。

  总之新闻背景的人,推荐看。否则还是算了。

  《底线》读后感(四):编辑独立性是成就一份优质报业的底线

  “新闻,是某些人在某些地点总想要阻止发布的信息。如若不然,就只有广告。”

  ——北岩勋爵,《泰晤士报》的第五任发行人

  底线是什么?对新闻报业来说,编辑的独立性让报纸保持了鲜活生命力,若失去这条准绳,报纸的自由和独特无以为继

  一、 新闻承载真相的道路必然专制权力的阻挠变得曲折而艰难

  本书前四章是哈罗德•埃文斯在《星期日泰晤士报》捍卫新闻自由的历程,从克罗斯曼到反应停丑闻,他和他的团队挑战内阁要维持政府神秘性的信念,直面大公司利益阶层的压力,甚而向掩饰错误中央政府和固步自封的法律制度发声。在这过程中,不仅报业的行动受到法律条文的制约,极有可能因收获一张禁令而噤声,哈罗德本人也面临着身陷牢狱之灾的风险。然而他带领的报业顶住了重重压力,即使只是微小的挑战,也足以撼动人心

  克罗斯曼日记揭露了政府运作的全貌,有个情节有意思。在出版日记的过程中,报纸方面收到了内阁秘书警告,在得到他首肯前,《星期日泰晤士报》不能刊登任何内容,并提供他至少7天的预先通知,此外必须在周一给他答复。哈罗德收到这封信时正是周四。对《星期日泰晤士报》来说,这个最后期限给得太有趣也太可笑了!哈罗德决定抓住这个漏洞,冒险出版。

  这只是书中的一个斗智环节。真相总被专制权力所“阉割”,然而哈罗德试图在其中寻找一条通往“艾格尔峰”的道路——报道的安全线路,将真相以尽可能完整面貌呈现在公众面前。

  二、揭露真相的次数要达到令人厌烦的程度

  反应停丑闻的报道耗时经久,哈罗德用了八年在最高司法层面为这个案子争取新闻自由。英国酿酒公司下的子公司生产出反应停,这种药物虽能阻止女性怀孕早期的呕吐,但它的毒性却让孕妇深受其害,大量“海豹畸形婴儿”出生。这样一个案子却沉寂了十余载,不仅新闻业和议会遗忘了这些受害儿童,公众也麻木不仁,或者更准确地说,他们的热情早已被消磨殆尽。

  哈罗德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某些情况下仅仅披露一次真相是不够的。新闻报纸和电台节目因英国酿酒公司的威胁和压力下偃旗息鼓,受害家庭为这场旷日持久的诉讼身心俱疲,一般公众直面这样的不幸后感到不安。哈罗德用了一系列连续报道和上诉引燃了这个案子,最后英国酿酒公司愿意对受害家庭支付比原先金额多出近10倍的赔偿,哈罗德在欧洲人权法庭也取得里程碑式的胜利。

  我一直认为真实言论带来的影响力与发布的次数无关,事实本身才是激荡人心的关键,但反应停这样一个容易激起人们义愤的案子就这么轻描淡写被掠过,实在让我惊讶。哈罗德揭示了一个道理,新闻界更擅长报道事件,而不是反映过程。当一个案子耗费的时间过长,同时消磨的是人们对其应有的关注。有时揭露真相的次数要达到令人厌烦的地步,而让公众得以从言论自由中获得益处

  三、内部自由是催生出一份品质报纸的重要基石

  从书的第五章至最后,揭开了哈罗德在《泰晤士报》的奋斗历程,没有了像前四章所描述的在汤姆森时代惊心动魄的“维权之战”,而是进入了与默多克的抗衡时期。前后的差别在于经营理念大相径庭。哈罗德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任主编时,经营者罗伊•汤姆森是一位能支持主编追寻独立路线的经营者,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哈罗德才能全心面对外界的压力,带来最接近事实真相的报道。

  然而,当经营者成为了默多克,这样的信条便不复存在。他在收购《星期日泰晤士报》和《泰晤士报》时承诺会确保编辑的独立性,然而这个承诺被轻易打破。默多克把新闻报业当成了追求权力,左右政客的牟利工具,内部的分裂和斗争被无可奈何地摆到了首位。如若经营者不能真正坚持报纸独立自由的精神,外部的限制简直就是一纸空文。没有了内部自由,报纸沦为权力和利益的喉舌,其本身的特色被一概摈弃,更遑论能达到一份品质报纸应有的标准

  读完这本书,我能体会到哈罗德离开《泰晤士报》后的这份伤痛,他展现了一个编辑在力争新闻自由上所作的不懈努力。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民主和自由开始深入人心;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专制权力和利益滋生出了各种秘密,蒙蔽公众的双眼。坚守编辑独立性的信条,是成就一份优质报业的底线。

  , P12注释1质报的英文应为quality paper

  253 “隐健”的表现是否应为“稳健”?

  《底线》读后感(五):媒体靠细节而活

  这本书的作者是个老新闻人,报人,编辑,为争取出版网自由奋斗多年,获得过很多新闻奖项。从他的叙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从他的角度看,他经历过的历史事件,也能从他的叙述中,分享到新闻知识和作为媒体人需要具备的能力

  看到作者写的《报纸靠细节而活》的开篇“新闻工作是一份掠夺性的职业”作为半个媒体人,我非常赞同,跑新闻不易,写新闻更不易。一份报道要有“详细的证明文件和权威解释说明足够篇幅写作详细的简报。缺乏逻辑长篇大论是一种危害。”新闻最重要的两点要素,对现阶段已经发生的事,进行叙述。对将发生的事进行推论。

  这些都需要很强的记者自身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里面的每个细节都会成为能否成为一篇好文章的关键。

  这本书更像一本回忆录,记述了作者在《泰晤士报》的工作经历,分析和阐述了默多克时代与汤姆森时代的区别,书里写了默多克传媒帝国早期的岁月,涉及了很多历史大事件的报道和分析,也记录了新闻人在这些大事件中的角色和承担的作用

  书中也对默氏进行了批判,很明确的表示:经营者违背了他对议会的担保,弱化了对报纸角色和特征的自省。就像最后作者的总结“一切成功或失败都将取决于经营者的价值观和判断力。”

  我对注释多的书,都有好感,这也是我直接就打4星的原因,而能得到与我工作相关的知识,也让我愿意好好读这本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底线》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