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长安盗》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长安盗》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5-29 02:06: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长安盗》读后感精选10篇

  《长安盗》是一本由海岩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安盗》读后感(一):是贪婪谋杀了幸福——我的阅读の《长安盗》

  是贪婪谋杀了幸福——我的阅读の《长安盗》

  作者:海岩

  阅读时间:2014年1月

  拿到海岩的新书《长安盗》,封面上写着:又是生死之恋,又是奇案迷离,何以人性啮咬,何以杀机四伏?阔别五年,他,依然是海岩!

  海岩,那个写了《永不瞑目》,写了《玉观音》,写了《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的海岩,他总有本事写出震撼人心的生死虐恋,当爱情在制约之下被强烈压抑的时候,他所爆发出来的力量是强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所以,那些轰轰烈烈的生生死死,最终都会安静下来,不论是繁华过后的落寞和苍凉,还是生命尽头的平静和萧瑟,结局,总要归于平淡。就像很多时候,我们努力的追寻那些想要的轰轰烈烈的时候,似乎就能看到烟花划过后夜空的平静,尘归尘土归土的安然。

  卷首,海岩说,总所周知他是一个爱情小说家,对男女纯爱,曾热情讴歌。近年,因年龄渐老,社会渐变,人情世态功利自私,前所未见,他对爱情的美好动人,亦生疑厌。这也许,就是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带给我们的,繁华背后的浮躁;光鲜背后的腐朽;金童玉女背后的利益诱惑,人性的贪婪越发明显的、赤裸裸的展现,这个时候所谓的爱情是那么简单,金钱、美艳、豪宅、权利,似乎是绑在一起的,这个时候所谓的爱情都被权钱所制衡;这个时候,我们如此的需要一份纯真的,只为爱,而爱的纯净。

  《长安盗》全篇是一个关于盗墓的故事,从盗墓者挖掘古墓盗销文物被警方追踪开始,故事以年轻办案刑警邵宽城和他的邻家女孩赵红雨的故事展开,赵红雨没有父亲,从小和母亲租住在邵宽城家的小院里,多年前母亲去世,赵家父母就把这个身世可怜的女孩儿当女儿一样养在家里。而邵宽城则对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家女孩儿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但是,他是那样的普通,普通的成绩,普通的相貌,唯一让他与众不同的就是在警校里,他与样样优异的校花赵红雨为邻,这似乎是他唯一出众的地方。但,他是个踏实的警察,安于平静琐碎的生活,最大的梦想是娶到他暗恋的女子,相濡以沫的度日。赵红雨却不一样,尽管身世让人怜惜但她自己没有一点娇弱和自怜,她样样成绩优异,射击、格斗,所有项目都是学校里的翘楚,更重要的,她有梦想,想学习,想出国,想学成之后回到他的身边,他不优秀,却温暖,她要的幸福从来不是富贵,而是温暖。

  直到她的父亲出现,这座城市里的著名的教授、学者,整日在电视里侃侃而谈的讲唐史,讲盛唐的繁荣和宫闱的倾轧。而今天的他,是在当年那个抛弃了心爱的女人和她肚子里的孩子,娶了能在事业上助他一臂之力的女子的境遇里发展起来的,此时他有了权钱名望,独独缺了一份温暖的感情,所以,他不惜任何代价找寻当年的爱人,找到的却只是已经成年的女儿和爱人早已离世的消息,身为父亲,他接女儿回到他和别的女人的豪宅,为了还对她和她母亲的情债,也为了能有一份温暖,做一个父亲。

  他讲的盛唐的故事,我听到过,在许久之前,潜心学唐史的时候,我曾读到过这个玄宗的武惠妃,她受宠于千古流芳的杨贵妃之前,准确的说,她是杨玉环的婆婆,是玄宗爱了二十几年的女子,武则天的侄子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儿,她继承了女皇家族美貌的基因,同时继承了武氏宗族的政治权谋,她盛宠二十余年,在众臣子以女皇为鉴阻止玄宗立武氏女为后的种种劝谏面前,玄宗一纸诏书昭告天下:册封武氏为惠妃,为后宫之主,宫中所有待遇等同于皇后。这一只诏书是玄宗对反对武氏为后的众大臣的回应,亦是玄宗对这个女子的爱。后宫三千佳丽,她却盛宠二十余年,直到生命的终点,她都享有这为万乘之君的爱情。

  或者,他是失望的,因为在她的挑唆下,他将太子及两个藩王一夜之间被废为庶人,不久三人皆遇害。她心心念念除掉太子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儿子寿王继承大统,但太子及两个藩王死后,她便积恐成疾,大病不起,最终因此丧命,享年三十八岁。她死后玄宗追封她为皇后之位,谥号贞顺皇后,葬于敬陵。但,他没办法立寿王储君,因为武惠妃害死太子和两个藩王的事儿是人尽皆知的,如果这么立了寿王随了武惠妃的心愿,那么以后的宫闱之中人人效法此举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玄宗是爱这个女子的,只是她不肯安于这份爱情,在他的爱情之外,她要的是国母的身份,是儿子能够继承大统接下他的江山,她爱的是无休止的权利和地位,最终她因此离世,她儿子的寿王妃变成了他的贵妃。江山无望,爱成离恨,皆因一个贪字。

  赵红雨的生父,年轻时和一个女子有着一份美好的爱情,但他不甘于这份温暖,他想要的是权钱和名望,所以他抛弃了那个女子和她肚子里的孩子,选择了一个能在事业上助他一臂之力的女子结婚。一晃二十几年,他成为了一个儒雅的学者,考古界的专家,收藏界的专家,他坐拥财富和地位,这一刻,他又想要爱情,想当年心爱的女子和她肚子里的孩子,想那份在金钱和权利的制衡下难能可贵的温暖。

  可最终,在为了盗窃敬陵棺椁并将其销往海外的事情不被暴露,为了维护自己的名望,他还是亲手了断了女儿的生命,那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了,挚爱与血亲都抵不过金钱的诱惑,当他扣动扳机的时候,那把古老的猎枪发出闷而持久的声响,将他的女儿钉在了地板上……

  看守所里,他的眼泪不值得同情,这个坐拥百万财产的古董界的专家,这个看似儒雅的教授,内心确实贪婪的恶魔,为了钱权不惜一切代价的恶魔,他流的泪,浑浊而肮脏……

  合上书,感觉很沉重,这一个故事通喻了古今,从武惠妃为子争位不惜杀到唐玄宗三子,到万正刚为钱权亲手杀女,这一切都源自人性的贪婪。不安于温暖的幸福,总想不顾一切的满足自己无休止的欲望,有了钱,还想更有钱,有了权,还想更有权,这一个更字毁了多少人,多少家,葬送了多少幸福和温暖?

  海岩说《长安盗》是命题创作,是在他想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的时候,公安部根据洗净警方成功追回呗盗墓团伙非法偷运出境的唐朝敬陵棺椁的案件让他创作的作品,借此对公众进行法制教育,也就是说,小说是创作的,但案件是真实的,真的有这样的盗墓者,真的有这样的为了钱不顾一切的一群人,在金钱面前,沦丧了良知泯灭了人性。

  但愿,贪婪的人,越来越少。

  但愿,懂珍惜的人越来越多。

  但愿,有更多的爱能够温暖世界,钱权是冰冷的,只有爱,是温暖的。

  《长安盗》读后感(二):又见生死恋

  海岩是一位作品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成功作家,《玉观音》、《那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永不瞑目》,这几部作品组成的“生死恋三部曲”也早已用电视剧的形式很好的诠释,并得到观众的交口称赞。今天这本《长安盗》名义上写的是文物失窃的故事,实际上却还是以生死恋作为主线串联的故事,亲情牌、爱情牌从来都是读者的软肋,在唏嘘的同时不由自主深陷其中。

  本书的埋伏了几条情感线索:首先是邵宽城与赵红雨之间青梅竹马的恋情,这段恋情因融入赵红雨自幼孤苦伶仃的身世和成年后与邵宽城共同的事业而坚固无比,在万教授的阻挠、小刘的毒杀和案件的保密需要几种外力的干涉之下,这段感情艰难的持续着,并随着红雨被枪杀而悲情的终结;其次是万教授与赵红雨之间毫无底蕴的亲情,这段亲情从一开始就出现得莫名其妙,因为利益惨遭遗弃的红雨顽强的活了下来,万教授在晚年孤寂中寻回了女儿,却从第一天就很明显的把女儿摆在了次要的位置,无论是录制节目还是倾谈生意,都可以是万教授把女儿独自暴露于林白玉魔掌下的理由,这段无根的亲情最终随着枪声结束,自私的贪欲让一切灰飞;第三是林白玉和林俊之间利益相关的私情,她们的苟合完全是以情欲和利益为出发点的,所以最终也捆绑在盗墓走私的案件上走向同样毁灭的终点;第四是杨锏对赵红雨莫名其妙的一见钟情,一次邂逅,一次解围,一种淡淡的欣赏蔓延,同是有能力有担当的妙人儿,这样的一见钟情情有可原,但是利益始终是横亘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的问题,当利益攸关的时候,作为同道中人,杨锏和万教授一样暴露出最丑恶的嘴脸,而当责任高于一切的时候,赵红雨也表现出最节烈的一面;第五是唐明皇与武惠妃的旷世之情,在文中多次通过万教授之口介绍他们曲折诡谲的皇宫秘闻,也介绍了文物的历史故事和价值所在,这条线索是这本书成型的核心所在。

  这些此起彼伏纵横交错的情感线索,深入浅出的在书中游走,构筑了本书结实的框架,令故事跌宕起伏饶有趣味。

  吐槽一下书中不解或者说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第一个是万教授的不懂人情世故:红雨自幼被弃又丧母,虽然没有收养关系,但与邵宽城一家已经绝对不仅仅是邻居的关系了,一个幼女没有经济来源要如何生活呢?更何况还要度过漫长的求学阶段谋得一份好差事?但万教授的出现后,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就把女儿接走,此间还对邵宽城及其父母极度不认可不礼貌发生若干次冲突,可以说万教授在书中是极其自私的一个典型,一点基本的人情世故都不懂,也算极品。但反过来说,邵宽城一家的反应也有些不符合现实,现实中若寻得如此通情达理无私无欲的人家也着实不易。

  第二个是关于保姆小刘投毒的事情,赵红雨接二连三的中毒都未引起警队和万教授的警觉,没有化验过一次她接触的食品饮料,就主观上臆断她是吃坏了肚子,这于常理不符,更何况赵红雨是警队之花,从她自身和警队而言,对于执行任务中如此奇怪的现象都应该有一些合理联想的。失散的女儿、毒辣的后妈、忙碌的爸爸、缺钱的保姆、接二连三的严重中毒,这样明显的怪异的组合,竟然一点思考和动作都没有,最终依靠保姆的自首结案,只能说这显示出警队的蠢笨和粗心,从一开始他们就不在乎赵红雨,只关注盗墓案。

  虽然有两处吐槽,但瑕不掩瑜,总体看这本书结构严谨、情节曲折、情感动人,阅读起来一气呵成,不失为一本好书。

  《长安盗》读后感(三):迷失在爱与贪欲之间

  文/***

  “我以为,今天的人与过去的人相比,最无趣之处就是爱已消亡,爱情因人类进入拜金时代而灭绝殆尽。可是,当我的笔触仍然试图留住爱情的时候,我的目光就不得不转向历史。”

  我们可以把上述一段话作为海岩不写都市爱情小说的宣言。结果,他辍笔五年之后写了《长安盗》。小说以唐代贞顺皇后武惠妃陵墓(敬陵)被盗为线索,讲述了公安干警与文物贩子斗智斗勇最终追回被盗石椁的故事。尽管海岩已经表达了对现代纯真爱情沦落的失望感,可他仍认为人类现代文明与原始情感正在进行一场输赢未卜的战争。爱是既简单又复杂的情感,海岩想借本书呼唤久违的爱之纯粹感,没有贪欲、没有金钱、没有利益……其实,爱可以很简单。

  我觉得海岩比琼瑶更像言情小说之王。《永不瞑目》、《玉观音》和《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情》被誉为生死之恋三部曲。根据海岩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是收视率的保证,像陆毅,孙俪、佟大为等当红明星都是由海岩剧起步的。他的小说了除了爱还有恨,除了情还有欲,除了爱情还有生死。警察出身的他在故事里更能洞悉人性的优劣,情感的虚实。

  在《长安盗》里,海岩紧扣两条主要线索:一条是被盗文物案件的侦破工作,另一条是女刑警赵红雨的感情纠葛。小说根据真实题材创作而成,文中所及的文物颇值得一提。唐玄宗李隆基嫔妃无数,但是万千宠爱中只有两个最爱,第一个就是伴随他走过开元盛世的武惠妃(贞顺皇后),武则天的侄孙女。被盗玉环和石椁便出自武惠妃之墓。海岩对于唐玄宗与武惠妃的爱情故事花费了不少笔墨,这恐怕与他在构思历史小说《长恨歌》不无关系。我们也不难读出海岩对唐玄宗欲打破“武氏夺国”的咒语,反抗世俗观念与武惠妃相爱的尊重。

  现代人越来越不懂得爱了,为爱增添了无数附加条件,直到自己负担不起,变成了一个没有爱的人。小说中的赵红雨是半个孤儿,父亲在她年幼儿时抛弃母女,为了所谓的事业另攀高枝。母亲早亡,赵红雨独自生活,有一天父亲登门认亲改变了她的生活。在我们的常识里即使再恶毒的父母都会为孩子不惜付出生命。血脉意味着传承,人类好像没有比繁衍更令人动情的事了。海岩是个“冷血作家”,他用文物专家万教授(赵红雨生父)为了占有石椁而射向女儿的罪恶子弹击碎了我们对于舐犊情深的想象。物欲将人的纯粹心性吞噬干净,这便是社会的悲凉。万教授是当今一种人性的代表,在亲情与贪念之间纠结,就像心里藏着一个魔鬼,让现实迷住了双眼,成了利益高于一切的奴隶。

  “越是处于权力巅峰的人,越是处于财富塔尖的人,究竟是越幸福呢,还是越不幸?”赵红雨青梅竹马的刑警男友邵宽城代表整个社会反诘。他与爱人只想拥有平凡的幸福,那是属于小人物的安身立命之本,温饱满足即是幸福。小说结尾有关邵宽城痛失爱侣之后失神落魄的描写令人潸然泪下。爱不应该掺进任何杂质,就像邵宽城与赵红雨的爱。带有任何附加条件的都不是爱,就像万教授对赵红雨的爱。

  这部小说是现代人丧失爱的能力的真实写照。我们迷失在爱与贪欲之间,挣扎着找寻出口。

  已发《中国图书商报》2013/07/02

  《长安盗》读后感(四):久违的海岩

  从小到大,海岩的剧看了不少,可海岩的书,这是第一次看。

  这次这本《长安盗》,首先叫我对海岩的语言风格略表吃惊。以前看《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玉观音》那些剧时,总觉得海岩的风格似总于世俗之上浮着一层忧郁感伤之美,《长安盗》里却是随处可见网络用语和年轻人的口语,乍一读,这些平日里要么是在网络上见到,要么是在闲谈里听到的词语,突然出现在白纸黑字的书页上,反而叫人心生别扭,不过转念一想,通俗小说,总得要与时俱进,根据人物设定吸收些新语言,想必海岩当年的作品与今日作品比起来,语言是颇有不同的吧。

  要说海岩作品的一大特点,可算是真实,这大概也是其多年来在小说影视改编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缘由之一。真实表现在三点,一是如上所言,语言的新尝试,有时或许显得过犹不及,但毕竟也是种贴近人物年龄身份的尝试,不敢说现在年轻人都张口闭口“哦买嘎”,但几句对白还是写出些年轻人的活泼潮流。二来小说本身就是由真实案例改编,形式是小说,目的却是纪实,就算没什么特别惊心动魄的描写,想一想其中的生离死别、悲欢离合、痛失所爱、香消玉殒,都有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承受,就不禁让人合上书唏嘘一番。三来,就是讲的虽是公安部的一起文物盗窃大案,却特别关注了个体在大案要案中的命运起伏,几条线同时跟进,小人物的小生活与大形势中的大事件便有了微妙的交集,书里数次把问题上升至国家层面,邵宽城面对迈克的几番对话也称得上是大义凛然、慷慨激昂,但烟消云散后,作者最终以回到生活中的邵宽城作为这部小说的结尾部分,可谓四两拨千斤,既巧妙烘托了主旋律,又不至太令人生厌。

  当然,由于案件本身的庞杂、涉案人物的众多,加上作者多线展开的叙述方式,难免让这本小说在环环相扣方面有所欠缺,进展常显突兀。以史鉴今,古今相映的想法很有意思,不过海岩这次对人物事件的挖掘并不算深,一气读完不成问题,只是回味就欠悠长了。

  《长安盗》读后感(五):海岩还是那个海岩吗?

  有日子没长篇小说了,不读小说的生活即便忙忙碌碌,也是沉闷的。

  近期选了几本书,摊开看时发现书名非杀即盗,看来内心真有点长草了。

  《长安盗》就是其中一本。

  看完书,看见封面写的“他,依然是海岩”,不禁失笑。

  写封面文案的,是个实在人。

  警察,曾做过后来又不做了,这是海岩故事主角常有的背景;

  阴差阳错的故事;

  警察主角和罪犯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单纯痴情的男主角和不完美但迷人的女主角;

  死亡导致的无情结局——这就是海岩。

  尽管早就知道海岩小说里有这些类型化程式化的东西,但让我忽略这些一直保持阅读兴趣的,可能是小说中的悲剧感。可惜《长安盗》里程式都在,但女主角不可爱,男主角单纯得有点装,最动人的爱情的理想主义色彩和悲剧感没了。

  海岩还是那个海岩?

  《长安盗》读后感(六):读《长安盗》,明“亘古通今,明鲜晦多”

  少有的一个人即拥有商业头脑,又具备文学写作素养,更少有人把商人和作家都做得风生水起……

  海岩是拥有了这双重身份的人。我对海岩的关注更多地来自于对他身份的好奇,我好奇于一个进进出出于喧嚣经济社会的海岩,是如何将自己从那个喧嚣的现场片刻抽离,而完成一部又一部反砭生活理想和爱情的文学作品的,更加好奇于他超乎寻常的平衡能力。

  读过海岩的《玉观音》、《永不瞑目》和《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似乎都略带点主旋律的色彩,如今再读《长安盗》,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他的作品始终保持一贯的即关照现实又谨遵主旋律的风格的认识。他的故事总会涉及现代人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路读来往往会让人心生某些错觉,那就是在海岩的小说里我们似乎什么都能看到,不过读过之后,又情不自禁心生我究竟看到了什么的疑问。

  我不知道是什么带给我这样的感觉,只知道那种感觉很清晰,像海岩命题作文不容置疑的写作思路一样,明晃晃地存在着。

  虽然他的故事总是沉浸于某种略带悲伤的情绪,譬如离别,虽然他也总是喜欢给自己的故事,给故事中的人物设计一个残缺或残忍的结局,譬如死亡,但是在我看来,这些貌似不完美,丝毫不能掩盖他对于人性真善美讴歌的创作初衷,和他将任何并不为人类社会所接受的残缺和邪恶,都演变成可以理解可以完美的种种努力。我知道阅读的过程中,无论我经历了怎样的悲伤、怎样的怅惘,阅读的最后,该弘扬的正气、该传递的正能量海岩总能自然而完整地交付。

  这是我厌烦海岩作品的主要原因。应该说,他的作品关照现实的同时,又不忘记关照现实中挣扎存在之人们的心灵以及思想,他对现实的观察、理解和思考也清晰可见。

  不过当我读到记者会上,在大小记者并不关心石椁被盗及被寻回的曲折经历,反而执着于石椁到底价值几何时,发布会主任那“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相当于多少钱的你知道吗!历史!祖先!正义!人的情感!还有忠诚!还有奉献!还有牺牲!都是不交易的,是无价的…….”的慷慨陈词,我似乎一下子理解了海岩的写作主张,也笃信了这样一部带有了明显的主旋律色彩的命题作品势必改变此类作品在完成它的政治任务之后都基本“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客观现实。

  邪不压正不是海岩告诉我们的,但是清醒的海岩以及他紧扣时代跃动的作品分明为我们印证了这“亘古通今,明鲜晦多”的自然规律。于是作为一个时代文学作品之于社会教育的象征,它的存在显得越发重要。

  《长安盗》读后感(七):不用金钱衡量的是什么

  这是一本“非典型海岩”。

  名字不海岩。海岩写惯了生死别恋,再配以警匪侦缉故事,怎么突然写古代了?打开书页才知道,哦,原来讲的是盗墓案件。换言之,这是一篇公安部门为了引起世人对于国宝盗窃的关注而给海岩布置的命题作业。

  故事也不够海岩。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线弱化,女一号赵红雨的人物性格不算可爱,能力强却任性,随意辞掉警察工作,屡遭后妈毒手都没有察觉。男主人公邵宽城同理,作为一个刚从警校毕业的大学生除了英语好,其他的都很平庸,连长相都稚嫩,在警队做着档案工作。就这样一对看似如此平凡的青梅竹马,然而海岩对于他们的吝啬不只是如此,更是让女主赵红雨在小说中后半段便早早下线。

  熟悉海岩的人都知道,海岩对于男女纯情向来热情讴歌。《永不瞑目》,《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玉观音》……每一部的感情都是炽热的,他们对于感情的追逐,超脱于名利,忘却于生死。曾经的浪荡公子,曾经的任性千金,在经历风雨后还拥有一颗至诚互爱之心,这些人都是可爱的,但这部新作,很显然,随着女主下线过早,讴歌爱情不是主题。

  或许,连海岩自己都困惑,这个“拜金时代”,还有他笔下的爱情吗?

  或许海岩觉得没有,所以他把目光投向古代。又恰巧公安部门破的盗墓案和他想写的唐代故事有关,才促成了这个故事。“我以为,今天的人与过去的人相比,最无趣之处就是爱已消亡,爱情因人类进入拜金时代而灭绝殆尽。于是,当我的笔触仍然试图留住爱情的时候,我的目光就不得不转向历史。于是,决定去写古装。”这是海岩对于爱情的呐喊。

  或许海岩在写这部书时,心里想的是批判,即使公安的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于国宝盗窃的重视,但海岩却“夹带私心”地鞭挞这个荒唐的时代,所以在整个盗墓团队连环案件中,披露的人性才会这么丑陋。万家的每一个人,内心都是丑陋无比的!

  万教授的老婆林白玉,保姆小刘,著名历史学者万教授,这三个同一屋檐下的人,表面看起来光鲜无比,实质上骨子里腐朽如蛆虫。林白玉和人私通,贩卖国宝。小刘阴狠市侩,万教授利欲熏心,每一个住在万家别墅的人都寄生在阴暗之中。他们表面光明,却在背地里吸取黑暗为食。即使成就已到教授级别,业界学者,众人敬仰的地步,欲望还在一步一步吞噬着他们。

  你能说万教授不爱她的女儿吗?不能,要不然他不会亲自把女儿找回来共享天伦,想让她继承自己的产业,甚至送给她那只价值百万的唐代玉环。可是最终杀了自己女儿的还是他自己。那一枪葬送了女儿的性命,也葬送了他自己的人性。

  武惠妃为什么一定要除掉三王?

  因为利益。

  “古往今来,太多的利益未必让人幸福。”

  “多半让人不幸”。

  万教授从年轻时为了利益地位抛弃红雨与红雨的母亲,再到功成名就时为了巩固自己的利益地位不惜杀了红雨。拥有的越多,欲望越大,身边的危险,嫉妒,贪婪也越多。

  地位崇高至万教授,地位低下如保姆小刘。万教授为了巩固,小刘则为了得到。

  小刘为了得到林白玉给的一点好处就敢串通杀人。在红雨死后,万家被封之前还能将骨灰盒中的玉环偷出贩卖。这只与武惠妃和杨玉环都颇有渊源的玉环,被小刘偷带到老家贩卖,售出价:六千八百元!

  只要自己能够生存,杀人放火也在所不辞。她是这个社会的底层人,家庭告诉她她需要找个人结婚,得到的彩礼给她哥治病。这样一个可怜人,在她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钱才能救她!她只需要钱!与她无冤无仇的红雨,在与她见第一面时便有敌意,她“理所应当”地感觉到红雨是来抢财产的,无论抢谁的财产,只要与钱有关,都是敌人。甚至在林白玉答应只要小刘在红雨饭食里下毒,她便能得到好处时,毫不犹豫地答应。她是可怜人,但同时她可恨,她的处境可怜,可她的心却与剥削她的人一般丑陋。金钱吞噬了她,钱才是她的上帝!

  还有诸如杨锏之流的盗墓犯,他们不会理会这些文物的历史,这些文物的家。在他们眼里,唐代帝后石樽只有用金钱交易时,才是他的价值。无论买手是哪国人,无论最终文物是何用途,无论文物会不会被破坏。

  案件告破之后,记者向公安问话,玉环的价格成了记者与公安争论的导火索。记者说,这是商业时代,什么都可以以金钱衡量。公安说,那正义,历史,忠诚,祖先,奉献,牺牲……都是不交易的,是无价的!

  听说这段争执确确实实存在。但无论如今的时代多么“拜金”,但总有不能用金钱衡量的东西。就像做人得有底线,无论是道德还是法律。

  《长安盗》读后感(八):展丑恶,思人性

  展丑恶,思人性

  “万教授重新站了起来,他踉跄地站起身来,放下水瓶,从地上捡起那支猎枪,他看着女儿,看了很久,然后,猎枪的枪管抖抖地,顶住了女儿的头部。女儿的眼睛睁开了,也看着他,父女之间,不知这样对视了多久,终于,他扣下了扳机,一颗冲力极大的猎枪子弹,将女儿的头颅重重地钉在地板上,枪声沉闷而又持久。”

  看到这一段,我惊讶了,我开始很不能接受这样的情节,很不能理解万教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他会枪杀自己的亲生女儿。人性何以泯灭至此。但冷静后,我明白了,万教授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他在年轻时就义无反顾的抛家弃子,去寻找他想要的生活,他是那种会把获取利益视为至高无上的生存准则,而亲情,爱情,友情等在金钱面前都会变成不值一文。他虽然成功了,虽然在功成名就后想要换回失去的亲情,换回自己的女儿,但是,在真正在人生转折的抉择时,在回头还是迈向深渊时他毅然选择了后者,可能这就是人性,人性的至暗点。在这样一个崇尚物质,名利至上的年代,人性永远已成为名利的奴隶。

  有人问海岩,怎样看待万教授。海岩回答,“有的人看了我这个小说,说万教授的结局出乎他的意料,但是我想想是合理的。为什么是合理的?就是真实的。就是你把这个人整个的人生脉络看看,是真实的。如果你写一个社会上的个例,所有的读者看了就说换了我,我肯定不会,怎么会这么做呢?那肯定是特例。很多人,特别是成功的人看了,说这个事到了那一步,我怎么选择?至少我认可他的选择可能是很多人的选择。这就残酷了。这是我们社会的制度安排决定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这种制度安排。一切向钱看,以钱和地位来评价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

  海岩当过警察,所以他的小说都离不开警察故事,因为他爱这个群体,爱这份光荣的职业,他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情感,所以他会写他们的爱情,写他们的故事。一路走来,他的那些深入的人心的作品,如《便衣警察》,《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你的生命如此多情》,《玉观音》和现在的《长安盗》,无一不是在写警察,写爱情,接丑恶,扬美善。他的作品总是在焕发着时代的精彩,展现着警察的英姿,描绘着爱情的伟大,发扬着善美的光芒。

  回过来说说《长安盗》的故事,编辑推荐中其实大致已经说明白了故事的情节,“《长安盗》故事源起《新闻联播》的一则真实新闻报道:“西京警方成功追回被盗墓团伙非法偷运出境的唐朝敬陵石椁”。敬陵的失窃引发了一场有关人性、名利、道德、法律等探讨。是一段生存在正义与邪恶夹缝中,青梅竹马的生死之恋;一场惊天动地、令人发指的迷离案件!到底是什么让人性变得如此丑陋扭曲?又是什么让美好纯真的爱变得不复存在?在金钱、利益、诱惑与邪恶面前,人性还在吗?而爱又能活下来吗?阔别五年,看海岩归来,为你讲述迷离的案件,替你拷问人性的深刻!”但这部作品又与以往的不同,这一次新作是他之前不曾涉及的盗墓题材。这个小说里其实是有两条故事线,古代和现代交错发展,在阅读中不仅能享受其中的情节又能了解那一段古老的历史。

  海岩的这部作品,不已惊险悬疑取胜,可以说故事在平淡中发展,但人物的描写却让人印象深刻,赵红雨、邵宽城的生死爱情,万正纲的邪恶人性,其妻子林白玉的阴险虚情,、还有万家保姆小刘、盗墓贼郭得宝、杨键、警察李进、外商迈克•里诺斯等等都各具特色。

  这是一本不错的书,感受其中的精彩和刺激,那就赶紧翻开第一页,你会不愿意放下她,直到最后。

  《长安盗》读后感(九):不要轻易尝试很久不写文章的中老年男作家的归来之作

  早在五六年前的高中时期我便一本不落地读完了海岩所有的书。今日拉着窗帘隐居在黑暗里看完了《长安盗》。

  这本读完之后我的确有很大程度的失望,怎么都找不到青少年时期被海岩催生出的惊心动魄的投入和惋惜。书中网络语言的使用令人失口发笑,看着海岩如此卖力地模仿青年人的说话方式,真有些像看着一个爷爷逗孩子,嘴里努力发出“dududududu~”的声响——卖力又滑稽。

  如果不觉得一本书好,一般有三个原因:一、书本身不好。二、读者个人原因。三、读书时机不对。

  我很难判断,觉得此书不合心意是因自己长大了几岁读书的口味又奇特刁钻许多,还是海岩并未拿出充沛的气力去写这么一本新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不是一本优秀的书。但小说指向的传统的风格是不变的,那就是要虐主角。以前是虐莫名其妙当了卧底的肖童、阴差阳错进了监狱的刘川以及从小命运坎坷悲惨到令人闻风丧胆的陆保良。这次轮到了赵红雨,其实除了性别变了,套路还是一样的。按说这么一个角色,应该像《玉观音》里的安心一样,厚重而悲壮。可是《长安盗》本身就是一部篇幅比较短的小说,以至于每个角色都显得十分浅薄,情节性不强。自古以来,有男有女的故事不讲爱情、男人戏不讲狭义、女人戏不讲争斗,都是不精彩的。印象里海岩很会写恋爱的,尤其是单恋和爱不得。而《长安盗》里的爱情色彩也十分单薄孤立,只是一股脑着墨在邵宽城这个角色身上。

  且抛开情感脉络不论,这篇关于盗墓和文物倒卖以及最终希望落笔到人性讨论的故事,本可以更精彩。但是我笼笼统统读下来,人物配置比较散。我自身惊悚类故事看的比较多,恐怖小说常用的套路就是从无数的线分别引进去,通过各种巧合或者说由人性缺点推进的个人行动,把故事的矛盾聚集到一个点。而这篇,海岩的确也是从很多线推进——公安、林白玉、林涛、盗墓群体、万教授、赵红雨、邵宽城、杨锏,甚至是保姆小刘。可是情节碰撞的不激烈,时间分配上略松散——盗墓群体轻而易举落网了,林白玉和林涛早早被拘捕,赵红雨和万教授邵宽城之间的纠葛、杨锏和赵红雨之死……仿佛线从很多头入的,但中途又很多又被迅速抽回,所以到最后的潦草高潮,便不显得那么潇洒畅快。除此之外,人物关系处理比较紊乱,情节不够严谨不值深究——比如一个聪明的贵妇仅因嫉妒和不满就采取下农药这样天雷滚滚的方式毒害继女?超能量保姆小刘前后行为相悖不一,做了坏事还不跑路,等着林白玉出来付买凶杀人的钱?以及林白玉和林涛的偷情关系对文章有何影响?更甚者,杨锏对赵红雨的青睐之情又对剧情又有什么大的意义,最后杀手不还是下得决绝?

  盼望精彩故事的我边吐槽边看完了全文,像高空俯冲而下两秒后就触到了软趴趴的海绵,有股说不出的无奈况味。

  所以,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轻易尝试很久不写文章的中老年男作家的归来之作。譬如变得好萌好年轻的海岩,也如好Q好清新的、改写爱情小说的余秋雨……

  我们必须相信——久不干活,手会生。

  《长安盗》读后感(十):纪实文学?拍成电影绝对的大片!

  如果书中记载的事情都是真人真事,那说明我们现实社会真的是太多的传奇了。不过从以下的报道中似乎可以看出来,很多书中所言非虚:

  “前者是潜行于阴暗之间的关中文物大盗,将重达27吨的国家一级文物、唐贞顺皇后石椁,“毫无声息”地挖出,并奇迹般地直送美国文物买家,这创造了一个纪录——迄今为止,体量最大、重量最沉的文物走私出境纪录。“

  原本以为警察围剿盗墓团伙后,就结案了。没想到,在警察的眼皮底下来了个金蝉脱壳,暗度陈仓,生生的把27吨的石椁运走了。从一开始的辞职,干私活,挖地道,分割,运走,组装,运输,毫不停留,还用租了一辆车调虎离山,抽走警力,每个环节丝丝相扣,设计的及其完美,光这一点,杨锏的谋略令人叹服。

  万教授年轻时为了地位,金钱,荣誉抛弃了母女,多年之后,功成身就的他想起寻找女儿,和女儿的相处找回了久违的亲情,可是多年之后,在利益和女儿之间,他又一次的选择了前者。”万教授重新的站了起来,他踉跄的站起身来,放下水瓶,从地上捡起那只猎枪,他看着女儿,看了很久,然后,猎枪枪管抖抖的,顶住了女儿的头部。女儿的眼睛睁开了,也看着他,父女之间,不知这样对视了多久,终于,他扣下了扳机,一颗冲力极大的猎枪子弹,将女儿的头颅重重的钉在地上,枪声沉闷而又持久。“看到这里,我被人性的扭曲震惊了,如果说之前他利用职位大肆敛财,私购文物自己收藏也不那么让人反感,利用女儿做掩护来深山修养,也可以算是一举两得,那么这里的所作所为让其丑陋的本性暴露无遗,让人感到震惊和悲怆。

  文中提到的贞顺皇后,让我对历史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唐朝真的是有数不完的故事,贞顺皇后几乎重复了她姑姥姥武则天的神奇,生下三个小孩,三个小孩都被害死,朝中大臣市民百姓无不痛恨武氏,还能顽强的在宫里生存下去,这需要多大的隐忍和谋略!最后咸鱼翻身,在一个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只有一个皇后一个太子的宫中,处死三位太子,反倒相似命运的因果报应。不管怎么说,陪伴唐玄宗度过整个开元盛世的女人,是这位贞顺皇后。她钦点的杨贵妃,致皇帝沉沉湎安乐,引发后来的安史之乱,整个唐朝由盛转衰。她的历史地位,及其关键重要。

  本文行文流畅,在现实和历史中穿插叙述,后妈谋害小雨在宫中的勾心斗角中似曾相识,白玉由贞顺赐给杨玉环,杨玉环葬于贞顺墓中,被盗,后万教授将白玉交给小雨,后葬于小雨墓中,被盗再被辗转追回,历史是惊人的相似!

  在不丹仙境的奇遇像是梦境一般奇妙飘渺,一个没有跟上现代文明进程,经济水平排在世界135的贫穷国家,一个过着如同我们千年以前的生活方式的佛教国家的幸福指数在亚洲排名第一,世界第八,不禁让人沉思生活的意义。

  还有最后提到的记者关心文物的价格,而不是文化意义的辩论,其实相信看了这本书的人都有了答案,有些东西是无价的,是不能用金钱去衡量的,我之前不喜欢学习历史,因为历史书只知道刻板的列举时间,人物,事件,没有鲜活的人物,本书至少让我对于唐朝那一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看书的同时去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归还石椁的报道,而且下一次有机会一定在去西安时,起一个大早,去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排队,去体会中国的文化和历史的魅力。

  相关新闻报道: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