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莫失莫忘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莫失莫忘读后感10篇

2018-08-13 04:02: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莫失莫忘读后感10篇

  《莫失莫忘》是一本由[英] 石黑一雄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4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莫失莫忘》读后感(一):即使人生荒凉,也请莫失莫忘

  文/月昭然 在石黑一雄未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我曾在世界文学杂志上读过他的短篇,叙事语调平静沉郁。后来,他得诺贝尔奖那一年,又读了他的奇幻长篇《被掩埋的巨人》,整个故事仍然贯穿着深浓的悲剧色彩。这本科幻长篇《莫失莫忘》(从前还有一版译名叫《别让我走》)读后,仿佛独自站在寂静之地,默默体味彻骨悲凉。 “莫失莫忘”是《红楼梦》贾宝玉通灵宝玉上刻的字,原文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以此表达书中的克隆人好友之间难分难舍、不想忘记自己成长之地的执着复杂感情全书以凯西的视角叙述克隆人的成长历程。凯西有两个朋友露丝和汤米,两女一男之间感情复杂微妙。三个人里面我最讨厌露丝,觉得她虚伪做作,和凯西的友谊简直就是塑料姐妹花嘛。汤米一开始行事风格有点怪,还被校园霸凌,但是后边看性格也挺好的,凯西最像个正常人,难怪当了好多年护理员。在露丝拆散凯西和汤米的时候,我对露丝的厌恶达到了顶点孩子们曾经象牙塔里被保护得很好,他们也听说外界事情和自己将面临的命运,却因为过于缺乏了解,不明白真实含义。随着孩子的成长,笼罩真相迷雾渐渐散去,真实的世界如同狰狞巨兽呈现在他们眼中。即使知道自己将被作为牺牲品送上祭台,但是仍然隐忍顺从地接受自己的命运,没有一个克隆人提出要反抗。我读了一些其他读者的书评,对这点他们各有不同解释,有人说这有一种“神风特攻队”式的自我牺牲使命感,还有人干脆就认为这不符合逻辑译者在译后记中认为,克隆人之所以“不质疑被剥夺的人生,不反抗生来的宿命”,源于作者观点:“从我的世界观来看,我认为人们无论承受怎样的痛苦,无论遭遇怎样的悲惨经历,无论如何不自由,都会在命运的夹缝中求生,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人们不懈奋斗努力在如此狭小的生存空间内寻找梦想和希望,这类人始终比那些破坏体制实施判断的人更令我感兴趣。”书里有一段充满象征色彩的隐喻,黑尔舍姆后方山顶上的树林“仿佛它们将整个黑尔舍姆都笼罩在阴影之中,你只需转过头或是朝窗口靠近,它们就在那里,若隐若现在远处……实际上你始终无法真正摆脱它们。”这正是克隆人无法抗拒的宿命阴影。 克隆人的成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他们在黑尔舍姆(学校)里的时期,也是最美好、最无忧无虑时光。第二阶段是他们离开黑尔舍姆,开始接触外面世界的时期,三个主角去的是农舍。第三阶段是捐献及护理时期,也是他们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凯西的捐献时间比两个朋友来得晚,当两个朋友都相继离开以后,唯留她独自悼念。作者以深沉的笔调描写了个人在面对不可避免的命运时的渺小无力,克隆人可预知的明确结局比不可预知的未来更加沉痛悲凉。作者的文字像一泓平静的湖面,水下有波涛暗涌。笔调越是平和,越是反衬出其悲剧色彩。汤米对凯西有一段深情告白: “我总想到不知哪里有这么条河,水流很快很急,水里有两个人,试图抓住彼此,他们尽量紧紧地抱在一起,但最终还是承受不住,水流真的太湍急,他们不得不松开手,就此分散,我觉得我们就像这样,太可惜了,凯丝,因为我们一辈子都爱着彼此,但最终我们却不能永远在一起。” 克隆人中有一个传言,说是如果把他们精美艺术作品拿到艺廊里去展示,就可以看出克隆人拥有灵魂,从而为克隆人中的情侣获得延期捐献的机会。克隆人是否有灵魂?这个问题我觉得简直是毋庸置疑的,克隆人作为人类完全制品,如果说人类有灵魂的话,克隆人当然也是拥有灵魂的。世上现有技术已经能克隆羊,克隆猴了,理论上离克隆人也不远了,说不定在某个不为人所知的秘密实验室里,有的科学家已经制造出克隆人了。但是克隆人的出现势必会给人类社会造成道德伦理困境:克隆人在社会上究竟应该算是怎样的一种地位呢?他们要与人类本体平起平坐,还是作为本体的附属品而存在呢? 关于克隆人的小说,郝景芳的小说集《人之彼岸》中也有一篇。讲主角的母亲因为重病,被送进了一家医院治疗一段时间,母亲病好了,回到家里,父亲看不出来任何破绽,唯有曾经偷偷违反医院规定入院探视的主角知道母亲是被克隆出来的复制人。他对克隆母亲百般试探,然而母亲与从前无异。他发起了抵制那家医院的运动结果发现,自己在小时候,因为一次事故也被送进了这家医院,原来自己也是取代了本体的克隆人。文章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主角如何定位自己,以人的身份,还是以克隆人的身份,留给读者遐想。这里的克隆人被当成了本体的替代品,享有本体拥有的种种权利,可以继续本体未完的人生,其命运比《莫失莫忘》中被当成器官供体的克隆人命实在是好太多。 另外,总觉得这本书还应该出一部姊妹篇,写一写茂宁代尔丑闻里那些被制造出来的、具备超越人类能力的孩子,他们的成长,他们的宿命,他们的将来。按照常理,他们的宿命应该是被销毁。但他们同这些从小就被灌输了捐献义务的克隆人不同,他们有着优于常人的能力,多半要反抗的,如果团结一致成功几率也不小。想象一下,那些超能力人类其中之一与凯西有交集情景……

  《莫失莫忘》读后感(二):人生的深渊是命运的无奈

  书本封皮写着石黑一雄文学作品多年以来的伟大成就,最后一句是「2017,因『以其巨大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的虚幻联系之下的深渊』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莫失莫忘》故事完全在次社会环境中展开,讲述「克隆人」凯西、露丝、汤米之间的故事。从头读到尾,最终会被人类社会当作器官收割的命运如同阴霾笼罩天际,格外令人揪心过程中「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不逃走」之类的声音反复在我脑海中回响,最终在迷一样蕴藉思绪中合上书本,隐约感觉到了「深渊」的意味

  译者张坤在后记中引述了石黑一雄的话尤为恰当,终令我释然:「从我的世界观来看,我认为人们无论承受怎样的痛苦,无论遭遇怎样的悲惨经历,无论如何不自由,都会在命运的夹缝中求生,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人们不懈奋斗,努力在如此狭小的生存空间内寻找梦想和希望。这类人始终比那些破坏体制、实施叛乱的人更令我感兴趣。」

  相反,到了十八岁左右的合适年龄便开始捐献,是每个克隆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告知此事,并坦然接受。通过代入不难感觉到,在他们眼里,成年之后当几年护理员,或者开始捐献,犹如我们步入社会干一份工作。多年之后,凯西成了出色的护理员,汤米很为自己是一个不错的捐献者感到自豪, 即使是梦想在干净明亮办公室工作,极度不服输的露丝,也尽职尽责完成了捐献者的宿命。

  事实上,捐献从始至终都不是故事讲述的中心,就像平凡人生不是年少有梦时代的中心。开始,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凯西、露西、汤米在黑尔舍姆的校园时光:对导师迷恋信赖,拍卖会的骚动,神秘夫人艺廊,学生之间的凌霸行为。接着,农场生活时光,来自黑尔舍姆的学生与其他「学校」的克隆人学生发生类似文化碰撞,凯西等人里承载着大量黑尔舍姆的朦胧印象,开始了更为广阔青春期探寻,比如关于「来自黑尔舍姆的学生可以申请延期三年捐献」的讨论,对自己原型追寻和对梦想未来的大胆讨论,开车去诺福克探究露丝原型却意外找到《莫失莫忘》的磁带等等。最后,即使到了各自为捐献者和护理员的时光,讲述的中心仍然是凯西和汤米寻找夫人申请延期,因为他们希望有三年时间可以好好谈一场恋爱再继续捐献,此前,汤米已经捐献了3次。所有场景均在凯西的回忆中讲述,过往时光中的那些学习、成长、青春、梦想,三人之间深厚的感情,才是本书讲述的中心,也是人之所以为人最为有意义地方

  在饱含情感力量的行文叙述中,易感受到对真实社会的隐喻。

  凯西和汤米寻找夫人申请延期时,碰到了校长艾米丽小姐,恰逢她搬家。艾米丽小姐面对自己终生奋斗的事业成果——成熟智慧而有修养的凯西和汤米,却一门心思放在自己的柜子上,连基本的待客礼仪都欠奉,含混急忙地说了凯西和汤米一生重要谜题的答案

  不同社会层次之间天生鸿沟,即使同情界限分明。点赞、感动、治愈、愤怒、悲怜之类的词藻常常高频传递网络空间,包装出的信息流在一台一台手机上传递,某一阶层看到另一阶层的悲哀奇迹,报之深切的共情或向往,付之极度有限的效仿和行动,一番风波之后,继续在自己狭小的空间内寻找梦想和希望。

  也如张坤后记所言,无论三十岁也罢(凯西叙事时三十一岁),八十岁也罢,人生注定要经历的那些失落,一盒磁带或者是一辈子的挚爱,终究一样会像这样一去不回,又在回忆中辗转翻滚,直到生命终结

  《莫失莫忘》读后感(三):莫失莫忘:深渊的探视

  文/栗一白

  那些相聚相离的时刻,那些从黑尔舍姆学校转场的片断,不轻不重地萦绕于心,房间里回荡着莫失莫忘的旋律,音色如同隐藏的芳香,让人迷醉。我总是喜欢将相关的一些重温,譬如阅读,譬如音乐。我怕自己陷入一种固定模式里,忘了初心来路。所以,《莫失莫忘》书名本身就带有警醒的意味吧,或往日时光,或旧日足迹…… 尽管,这是一部具有反乌托邦色彩的科幻小说,但沉浸其中时,几乎忘了科幻元素的存在。在英格兰乡村深处的黑尔舍姆学校中,凯西,露丝和汤米三个好朋友在这里悠然成长。三人长大后,逐渐发现记忆中美好的成长过程,处处都是无法追寻的惶惑与骇人的问号…… 或许,石黑一雄隐喻及讽刺笔触下,留给我们的也是无尽的问号。封面上两个人牵手背影路灯海洋夜幕降临时的霞光,还有无尽的长路,牢牢锁住我的目光,不知不觉潜入心底。 它的牵引--往事

  当看到最后,跟随凯西站在田野里,面对着装满垃圾塑料袋铁丝网,想象着人生中失去的一切都随着海水冲刷上来,一些沉入记忆的往事在无眠的夜里,渐渐苏醒,漂洋过海,翻越重重山岭,纷沓而至,扑面而来,幻化出浮世烟火。 “总是想到,不知哪里有这么条河,水流很快很急。水里有两个人,试图抓住彼此,他们尽量紧紧地抱在一起,但最终还是承受不住。水流真的太湍急。他们不得不松开手,就此分散。我觉得我们就像这样。太可惜了,凯丝,因为我们一辈子都爱着彼此。但最终我们却不能永远在一起。” 那场记忆如雪,那场拥抱如井。如果捐献是必然的结局,那是不是就是与生俱来使命,所以坦然,所以接受,甚至引以为豪。疼痛至此,换做我们又何以做到如此顺从?生命里突如其来的暴动,其实是一开始就知悉的,石黑一雄直白而又语隐,想起七堇年在《尘曲》里所言,就让我们继续与生命的慷慨繁华相爱,即使岁月刻薄荒芜相欺。 它的承载--命运。 “从我的世界观来看,我认为人们无论承受怎样的痛苦,无论遭遇怎样的悲惨经历,无论如何不自由,都会在命运的夹缝中求生,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人们不解奋斗,努力在如此狭小的生存空间内寻找梦想和希望,这类人始终比那些破坏体制、实施叛乱的人更今我感兴趣。” “总有一天,也许要不了多久,你就得知道这是个什么滋味。”你相信命运吗?相信你手中的掌纹吗?相信人类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世界吗?相信另外一个世界还有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吗?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就知道命运最终的走向,只所以还怀揣美好,只因对个体而言,生命的长短未知的,甚至可以假设,每个人都有很长很长的时间去路过,去经历,所以还有憧憬和希望。如果一开始就知道结果,而且这个结果就在可以望到的不久的未来,还会有美好的过程吗?心中隐隐不安预感,难道不是命运的枷锁? 它的宿命--魔咒。 “当你第一次透过这样一个人的眼睛看到自己的时候,这一刻寒意刺骨,就好像经过一面你这辈子每天都路过的镜子突然间里面映出了完全不同的东西古怪令人不安的东西。这些片刻的发现总会在我不及防的时候击中我,往往我开车行驶在路上,脑子里想完全不相干的事。” 我们每个人能逃得过宿命吗?就好像一条主线温柔慈悲,可以沿着这条主线来回沉浮,但能完全改变吗?那迷离意象,像沙画一样,所有精心的设计,最终风过无痕。 命运不乏有缺口黑洞。生而有痛,生而忘痛,最终,灰飞烟灭,命运闪展腾挪,被压缩,被转折,被淹没,被切割,在水中被拼接,泛起一圈圈涟漪后,慢慢扩散,慢慢消失。 它的纠葛--指向。 “然而,终究有些事必须得接受进来。必须得进来,因为等到这样一个时刻终于到来的时候,有一部分的你早就在等待了。” 有谁在你的手掌里留下痕迹?阳光与尘埃齐现时,人间的缺口也就此打开。那些慢慢渐染的时光,或无限拉长,或嘎然而止。 仰望星空,或是俯首探视深渊,生命的质地平展还是褶皱,都在石黑一雄给的多棱镜里面了。慢慢地翻转截面,五彩缤纷,然,所有的所有,最终都逃不过那一个指向。 他和我们玩了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幽暗神秘,在艺术和诗之外,真相渐显,而我们不自觉的沉迷,但抵达的那一刻,与命运握手言和,豁然开朗。 它的映射—镜像。 石黑一雄在另一个时空里,为命运造像:解构,叙说,重复,揭示。开始之前结束之后,是真实是虚空,斑驳交错,大概需要面临这样混沌的时刻,还自己以静默。 凯西他们既是人,也是影像,有着本我与角色的重置。生活成了断截面,在一个固定的程式之下被完结,来路就是归途,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结束。影像与本我时而分离,时而灵魂生长在一起。裂变与融合交织,裂变的痛楚在影像里弥漫,界限模糊,融合既是对影体的毁灭,也是对本体的救赎,一边是重生,一边是损毁,一切不过是投射而已。“石黑一雄细密的笔触背后,现实的人类社会是影一般的存在,而作者凭空构建出来的克隆人族群血肉真切,一动牵情。” 石黑一雄给我们编织了一个美好的梦,你以为那只是梦,醒来时,却有真实强烈的痛感。他“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的虚幻联系之下的深渊。”原来,所有的一切皆非童话。 莫失莫忘。 2018.8.12

  《莫失莫忘》读后感(四):让人失望的译本

  首先说明一点,石黑一雄从不让人失望,让人失望的是译本。这个译本豆瓣有8.5的评分简直可以说不可思议。

  一开始看的是译林的译本,电子书,名叫《别让我走》,觉得不错就准备买纸书,正好看到当当有五折活动,就买了译文的,以为不会差太多。

  但是,译文版的《莫失莫忘》,第一段就给人很差的阅读体验,用朋友的话来说,像是谷歌翻译直接翻的。

  比较明显的:

  1、译文:听起来这时间很长,我知道,但实际上……

  明显是按照英语的语句顺序在翻译

  2、译文:护理员白占地方;

  3、译文:尤其是涉及我的捐献者“平静”这一点——语句完全不通

  4、译文:耸肩让他们闭嘴——闭嘴这个词,用在一个护理员对待捐献者上,真的合适?

  后面还有:我将已经做这件事做满十二年了/我知道并且记得一些没有别人知道的事……

  等等等等……完全都是不符合中文阅读者的阅读习惯的。

  只能说,译文的这本书,营销做得比书好多了。

  以下放上 NEVER LET ME GO 第一段,译文译本和译林译本的对比。

译文版本译林版本

  《莫失莫忘》读后感(五):Baby, baby, never let me go...

  今天在石家庄考完GRE,借着中午吃饭的时间,我读完了石黑一雄的这本《莫失莫忘》。刚刚读完的时候,我有些恍惚:这本书想表达什么呢?在读了译者的译后记之后,才渐渐理清思路。 这本书讲述的是克隆人的故事。克隆人?我最开始听说的时候,脑海中浮现出了许多关于克隆人的电影情节:利益集团为了获取健康的人类器官,培育了一批克隆人,这群克隆人和平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有人发现了真相,他们拼命逃出,然后一举粉碎了利益集团的阴谋。可是这本书不是这样的。它是一本科幻小说吗?我认为不是。它只是披着科幻小说的外衣,内核却是以克隆人展现那批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人的孤独。 石黑一雄在采访中曾说:“从我的世界观来看,我认为人们无论承受怎样的痛苦,无论遭遇怎样的悲惨经历,无论如何不自由,都会在命运的夹缝中求生,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人们不懈奋斗,努力在如此狭小的生存空间内寻找梦想和希望。这类人始终比那些破坏体制、实施叛乱的人更令我感兴趣。”书中的克隆人从降生就知道自己的命运,也接受了自己的宿命。凯西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护理员,露丝尽管有着坐在宽阔明亮的办公室里工作的梦想,最终还是坦然接受了自己作为捐献者的职责,觉得自己只是年少无知而已,汤米也对自己是一个不错的捐献者而自豪,凯西和汤米去找夫人寻求流言中的“延迟捐献”,也只是为了能和自己的爱人多在一起两三年而已。他们从来不反抗。我觉得这正是石黑一雄想展现的东西。他们无力反抗,面对爱人、朋友的无可挽回的离去,只能说一句“别让我走”,但他们还是得走,得面对自己不可改变的宿命。结尾凯西站在田野里,看着树枝上挂着的上下翻飞的塑料袋,从童年起所有失去的一切都像被海水冲刷上岸,一盒磁带或者是一个一生的挚友,终究都会一去不回,只留下记忆在翻滚。这种孤独真是深入骨髓。

  这本《莫失莫忘》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之前有译林出版社的版本,译作《别让我走》。我更喜欢“别让我走”这个直白的译名。最初听说这本书,是丹阳给我推荐的同名日剧中的插曲Never Let Me Go的时候。写这篇文章时,这首歌一直在耳边回响: 夜深了,我不想入睡 我们在一起的这一天,像新生了双翼 请帮帮我,或是跟着旋律一起跳舞吧 请感受我的心跳,如此强烈,一次又一次的跳动 我想和你在一起 别让我走,别让我走 握紧你的手,如此温暖 别让我走,别让我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莫失莫忘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