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婚礼的成员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婚礼的成员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18 05:14: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婚礼的成员经典读后感10篇

  《婚礼成员》是一本由卡森·麦卡勒斯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1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婚礼的成员》读后感(一):麦卡勒斯最孤独作品

  麦卡勒斯最孤独的作品

  闷热的盛夏、肮脏厨房,只有这两个画面单调场景切换。独眼的黑人厨娘,汗津津的6岁男孩和处于青春巨大焦虑之中的12岁女孩,只有这三个主角,单调的结伴而坐。恐怕连麦卡勒斯都要承认,《婚礼的成员》是她孤独作品中最孤独的了。然而,就在这最简约素材之下,她依然将最擅长剖析孤独的本事发挥淋漓尽致

  小镇乏味少女不堪忍受。她偷盗、她暴躁、她惹是生非,只为换来一点点死水微澜关注。在极端无聊之下,哥哥即将举行的那场盛大婚礼几乎成为少女活下去的理由。去参加哥哥的婚礼,然后和他们一起度蜜月,环游世界并再不回来,几乎成为少女改变自己的唯一动力。于是,她四处炫耀着这个计划,为能摆脱与厨娘、男孩组成的糟糕组合加入哥哥、嫂子完美组合而癫狂的做着准备同时,与厌恶的小镇依依惜别甚至生出些许留恋。然而事实证明独眼厨娘的预言才是对的,那场婚礼中没有这个正在疯狂长个的少女一席之地。仅仅是她抓住的一根稻草根本无法抵御孤独的洪流

  谁能画出孤独的样子

  麦卡勒斯能!

  作为美国南方文学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麦卡勒斯已经被国内的大多数读者接受欢迎,她的作品自从被李文俊引进国内以来,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尤其《心是孤独的猎手》一直畅销不衰。麦卡勒斯从来不缺荣誉赞美。她是美国南方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红极一时的美国“神童女作家,英国著名作家普里彻特(V.S.Pritchett)曾于1955年称麦卡勒斯为“当代最优秀的美国作家”;美国批评家沃尔特•阿伦(Walter Allen)称她为仅次于福克纳的“南方最出色小说家”;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一直把她看作“奇迹创造者”;美国作家戈尔•伐达尔(Gore Vidal)将她称作“南方最伟大、最负持久声望的作家之一”。

  而在中国,麦卡勒斯备受钱钟书关注。苏童评价她:“笔下故事仿佛是在说爱,亦是在说忧伤,或者绝望小说背后渗透着麦卡勒斯独有的气质,不只拘泥于文字表层,故事本身亦是悲伤事实上,自海明威、福克纳之后,美国作家阵营没有再出现高过这两人成就的,反而,以典型个人风格为新的阵线,麦卡勒斯归属其中。”

  麦卡勒斯的成就便是善于捕捉孤独。《婚礼的成员》被认为是她最成熟的作品,“最孤独的心灵之歌”,“不能增减一字的小书”,20 世纪50 年代由她本人改编为戏剧在百老汇连续上演501场,获得巨大成功。

  上海三联书店这个最新版本的内封上,麦卡勒斯在照片里的样子是那么年轻,留着齐齐的刘海儿,脸上有孤独、委屈倔强表情,像极了《婚礼的成员》中的弗兰淇。那个肉体在疯长心灵却无法填满的少女。

  荣格说:“她的作品是一座没有彼岸的桥。”

  其实,孤独就是不能到达彼岸,永远站在桥上。

  《婚礼的成员》读后感(二):短评写不下了而已

  不推荐,就是标记。《婚礼的成员》。没错,还是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的这个女的写的。我是真不喜欢她。每次的阅读体验都差透了。

  她太孤独了,孤独的可怕,又太矫情

  据说这两本书还都是她在人生幸福时候,跟丈夫蜜恋的时候写的。太可怕了。

  《猎手》是大格局。而这本是小格局。一个12岁女孩早熟又孤独到极致童年

  我特别喜欢。不过。我总想乐观的、主动性的抨击她这种不懂得享受的矫情孤独,可是每次她的有些东西让我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

  比如,摘个句子:“我们所有人都被限定了。我们生来就各有各命。也许我们都想自由,挣脱了自己作主,但是无论怎么努力都在定局之中。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他就是他。我们每一个人都被自己限定。”

  翻译成人话就是:我们都有自己的命,什么都是命中注定。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别总自以为是的以为谁会陪伴你谁会理解你,人人都是孤岛,人人都得孤独终老。

  嗯。无力反驳。我觉得这个女的挺烦的。她说的对。不过我再也不会读她的书了。我烦!

  美国没什么文学可言。看似高深描写人的内心世界,可是实际不够深刻更喜欢《过于喧嚣的孤独》。

  她不够高明,只知道孤独,对孤独认识的倒很全面,但是却不知道享受孤独,在孤独里建立自己的世界。给出看到的,却没给出口。没劲

  我恼羞成怒。不过句句属实。[再见][再见]

  《婚礼的成员》读后感(三):自我、命运与逃离

  “我们互相看得到对方,摸得到对方,年复一年待在同一间屋子里。然而我总是我,而你也总是你。我除了我自己,不能是别的任何东西,而你不能是别的什么东西,只能是你。你想过这些吗?你不觉得奇怪吗?”

  重读这本书,感受比第一遍要更深刻一些。我一边读着弗兰其和她的厨房,以及那一场莫名其妙的哭泣,一边听着《Taijin Kyofusho》,心中感到无比的悲伤。这本书依旧延续了麦卡勒斯以往小说的风格:细腻温柔中的疯狂、情绪化……而小说的内容也依旧表现出了属于麦卡勒斯永恒主题:人作为个体的孤独、心与心之间的疏离、想要挣脱束缚渴望

  一切要从这个12岁的绿色又疯狂的夏天开始说起。当正直美好年华小姑娘们举行派对的时候,当她们一起在阳光下漫步的时候,弗兰其却一个人漫无目的的游走在小镇的大街小巷。无聊与寂静折磨着她,她不知如何是好。生活日复一日,使人厌倦。唯一使弗兰其感到期待的是,她哥哥即将举行的一场婚礼。她隐隐约约看到了要结婚的两个人,感觉到他们拥有着她没有的快乐。他们结伴而行,有着明确的未来,就要踏上的旅程。而弗兰其,只能待在这个无趣又灰暗的小镇,感受着身体与心灵在一点一点的腐烂。

  只有两个场景在不停的切换。厨房与小镇。在家里的厨房里,有弗兰其的弟弟约翰亨利,还有他们的厨娘贝丽尼斯。他们三个人都无所事事,整天想着找点乐子。他们玩桥牌,约翰亨利却总是不遵守游戏规则,但是他们还是要玩,因为没有别的可以玩了。那副牌已经被他们的汗水食物浸透的又黏又滑,如同这个封闭且闷热的厨房。弗兰其厌倦了这种生活,她有着一个强烈愿望,那就是离开这个镇子,和哥哥以及他的新娘一起,再也不用回来。她渴望逃离,逃离眼前的处境,这个不欢迎她的小镇,这间长期没有变化的厨房,这个没有母亲的家,这些睁眼就能看到的人。总之,她希望她是别人,反正不是她自己。

  弗兰其的孤独是这本书最让人心疼的地方,也是一读就能感受到的地方。同样是写孤独,麦卡勒斯并没有写出她悲惨的童年或是独自一人身荒芜之地。弗兰其只是这个普通的小镇里一个普通的小女孩,与父亲住在一起,每天都会和弟弟还有厨娘腻在一起吃饭,玩游戏。但是弗兰其身上有着旁人没有的深深地孤独,她假装不屑于和别的姑娘一起玩耍,其实是因为她的性格古怪,别人不愿和她一起玩。她常常感到恐惧,因此不由分说的强迫弟弟和她晚上抱在一起睡觉。她的小猫丢失了,再也没有回来过。她拿起了打字机,想写点信,可是她没有人可以寄,那几封可以回信信件也早就被她回复了好几遍。弗兰其知道自己被排斥原因,她厌恶自己慢慢变成如今的模样。以前,她也和别的女孩一样好好的上学,交朋友,下午去电影院电影。可就在这个夏天,弗兰其开始因为自己是弗兰其而感到恶心和腻味。她恨自己,她成了一个闲人,一个终日泡在厨房的废物点心:又邋遢贪心心地又坏,情绪又差。她偷过东西,还时而幻想着杀掉那些不欢迎她的人。弗兰其认为自己不配活着。所以她是那样的想从自己身上挣脱出来,成为别的什么人。

  弗兰其开始关注世界,在她的意念中世界巨大,分裂而飘零,飞速地旋转着。她了解战争,她明白自己只是这个宏伟世界其中的一粒尘埃,她很想飘流,飘到另外的地方,去看另外的景色。关在这个小镇太久的时间,弗兰其急切地想与世界发生联系,于是她决定献血给红十字会,这样她的血将流淌于澳大利亚人,以及战斗中的法国人和中国人的血管中。可是由于她的年龄太小,红十字会并不接受。弗兰其气疯了,好像战争拒绝了她的参与,世界似乎不知何故得将她抛弃了。然而,当她想到自己即将参加哥哥的婚礼,即将离开这个小镇,远走高飞,去看外面的世界,去和任何的人发生联系,她第一次感觉到了世界是整体的,可以被触摸的。在婚礼之前,她就欢喜地游遍了整个小镇,见人就告诉她们这个有关婚礼的事情,不理会别人的莫名其妙——弗兰其开始有勇气与他人发生关系了。就在这个时候,弗兰其开始明白了自己是谁,明白了她即将要去向何方。她感觉自己被世界接纳了,于是她不再害怕了。

  但是,在她欣喜又急切地与他人产生关系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事。她认识了一个红头发,蓝眼睛士兵。这个士兵把她看作了一个女性,这让一直渴望长大的弗兰其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成熟的人,她答应了士兵晚上去和他约会。但是士兵并不是想要与她去舞会,而是邀请她到了一个旅店。这个旅店里都是些欢乐的大女孩和一些士兵,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对弗兰其来说极具诱惑性。她期待地与士兵在那里相会,却被骗到了房间里。当士兵把她堆到在床上时,她用尽全力咬伤了士兵的舌头,又在慌乱之下用玻璃水罐砸向他的头。弗兰其看到士兵倒了下去,便疯狂地逃走了。士兵是死是活,到最后她都不知道。只是这件事在她的心里留下了恐怖阴影,在她的潜意识里,她发现,外面的世界是危险的。于是,她开始产生了一种潜在的不安。她并没有留意到这件事,没有发现,自己越来越渴望被人陪伴,所以当她最后决定独自一人离家时,她是那样的恐惧。

  “我们所有人都被限定了。我们生来就各有各命,谁都不知道为什么。我生为贝丽尼斯,你生为弗兰其,约翰亨利生来就是约翰亨利。也许我们都想自由,挣脱了好自己做主,但无论怎样努力都在定局之中。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他就是他。我们每个人都被自己限定。这是不是你想要说的?”

  “因为我是黑人,因为我是有色人种。每个人都这样或那样地被限定,但他们又格外地钳制着一切有色人种。他们将我们区分出来,逼进死角。我们首先被生而为人,受到所有人一样的限定,然后我们生为有色人种又受到另外的限定……有时候这些让我们无法忍受。”

  贝丽尼斯和弗兰其一样,都感受到了自身的局限性。他们感觉到自我是一个巨大的牢笼,自己的意识情感被束缚在其中,而世界又是另一个监狱,将自我困在其中,称为命运。所以在那一天,那个昏暗的厨房,他们3个人都突然一起开始哭了起来。但是贝丽尼斯没有弗兰其那样强烈的孤独,她有追求者,有薪水,是个成年人,想抽烟就能抽烟,她知道生活的绝望。弗兰其却不一样,她还是个小女孩,有个少年时代天真,她还在想尽一切办法冲出牢笼,成为另一个人,到另一个地方。而她不知道的是,即使她成为别人,在别的地方生活,她依旧会被困在自我与命运之中,永远无法得到自由。

  在小说的结尾,与我想的一样,参加完了婚礼后,弗兰其就被赶回家了。她抱着汽车方向盘不想离开,却也于事无补。她在车上拼命的哭,任何人的安慰都不管用。因为她的梦破碎了,她知道她又要回到那个小镇,那个厨房,日复一日的观察着那个堕落发腻的自己。如果说这种永远无法抵达的绝望和《城堡》一样,那么不同的是,K对城堡是一种单纯向往,弗兰其却只是想要逃离。尽管《城堡》没有写完,我们也知道K到最后依然是抵达不了城堡的。麦卡勒斯却留下了一个美好未知结局。在故事的最后,弗兰其的弟弟脑膜炎死去了,贝丽尼斯辞去了工作,厨房变了模样,弗兰其也交到了朋友玛丽。她和玛丽商量着将来要去周游世界。尽管她最后没有随着婚礼一起到达东山,生活在新的地方,尽管她离家出走又被捉了回去,她依旧没有放弃她的愿望。弗兰其依旧想成为别人,生活在别处。但我们也知道,麦卡勒斯知道,就算她到了别处,她也依旧成为不了别人。

  这种想要逃离的情感正是麦卡勒斯想要表达的属于她自己的情感。她29岁瘫痪,一身疾病,双性恋,有个劝她自杀的丈夫。她是那样想冲破她身体的束缚,去奔跑,去舞蹈,可是,她只能躺在床上,用一支笔来完成内心的期待。可是她的绝望使她不相信任何美好的结局,她只知道,最后的希望是必不可少的,哪怕希望仅仅是希望本身,她也要留一个未知的结局,在这本书里。

  “世界此时那么遥远,远得让弗兰西斯无从想起。她眼里的地球并未像过去那样,分裂、飘零、时速千里。地球如今是巨大、静止而平展的。她和任何地方都阻断了,中间横亘一条深阔的鸿沟,是她无计飞渡或跨越的。关于电影或海军的打算不过是孩子气的空想,永无实现的可能。她再三斟酌,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最小、最丑陋的地方的名字,逃向那里在别人看来还不至于错得太离谱。”

  “花枝。”

  JKL

  2016.10.17

  麦卡勒斯是我最喜欢的美国女作家,《婚礼的成员》是我最喜欢的小说。故事的小女孩有很多地方和我自己很像,所以读这本书感觉很亲切。这是第二遍阅读,以后还会重读的。

  《婚礼的成员》读后感(四):我们都是自以为是的孤独少年

  青春期懵动的时候,我们幻想远处的高山湖海,我们拿着世界地图圈起一个个国家,幻想着明日就能到达那里。我们对爱情毫不在意甚至鄙夷,说着今生不会爱人的话,称自己的灵魂已然老了。

  我们厌弃周围的一成不变,厌弃逼仄的环境,不懂自己的大人们,甚至厌弃自己,觉得自己何其孤独,却又渴望融入集体。被拒绝后恼羞成怒,放言不在乎,斥责他们有眼无珠,被赞美后浮想联翩,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公主。

  十三岁的弗兰淇,就是十三岁的我自己,也是十三岁的每个人。

  麦卡勒斯的笔,永远都在写那些青春年少里骚动不安的灵魂,写那些沉沦在少年臆想中自以为是的孤独。

  麦卡勒斯永远是写少年的高手,也永远是写孤独的妙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