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尘埃落满 寂寞花开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尘埃落满 寂寞花开读后感10篇

2018-08-22 04:3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尘埃落满 寂寞花开读后感10篇

  《尘埃落满 寂寞花开》是一本由西岭雪著作,36.00元出版的31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3-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尘埃落满 寂寞花开》读后感(一):读《尘埃落满,寂寞花开》及《幸福回答

  正巧这两本与女性密切相关的书在一起看了,两本书风格意趣颇有不同,《尘埃落满,寂寞花开》是一本独特张爱玲传记,都说传记贵在客观翔实,这本书却多用小说笔法,细节虽然多虚构却也格外丰满,再加上作者文风细腻清丽,考据得当议论评价清高淡然中不乏对张爱玲的一往情深,倒也适合传主张爱玲孤傲柔软一生。《幸福要回答》则以杨澜节目天下女人》为线索,话中带笑,调侃俏皮可爱劝说起来也苦口婆心,满满都是“正能量”。

  张爱玲和杨澜,一老一新,两代女性的杰出代表,这两本干系本不大的书,因此生生打上了两个时代印记,女性这个常常出现风口浪尖处的话题也又一次被摆上台面相貌心灵事业感情,两性平等,这些话题永远常谈常新,因为每一个女性都是这个群体中独特的一员,都有自己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一个多样化的时代里,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说张爱玲若不是爱得死心塌地爱得不留出路,也不会落得最后那个香消玉殒客死他乡下场,可是若不是这样,张爱玲又还是那个令众多读者流连的张爱玲吗?张爱玲配上杨澜的豁达从容,反倒可能不伦不类,最终负了她才女名声;杨澜有了张爱玲那样戚戚幽怨性情,也会成了“四不像”,成不了今天的成功女人,只怕泯然众人矣。或许重要的不是找出这些问题答案,而是激发自己思考这些问题的动力,不刻意追求别人眼中的成功,别人眼中的幸福,甚至别人眼中的快乐作为女性,没必要为了独立而独立,为了自强而自强,想要轰轰烈烈爱一场,何必顾及到独立而故作矜持,想要留在檐下做依人小鸟,又何必顾及到自强而硬闯风雨。我们所能拥有的最大的平等,就是有一天不必再言平等。

  想来这两本书应该是女性读者多于男性读者,其实无论男女,不妨一阅。两性之间,不互打标签就是最好的尊重,再怎么说,生而为女人的苦乐也大不过生而为人的苦乐。

  《尘埃落满 寂寞花开》读后感(二):如梦繁华,总换了烟花寂寞

  西岭雪的文字甚好,尤其是关于张爱玲传记的这本《尘埃落满,寂寞花开》,直如繁星落井,叮咚有声。这是一本评传,有拆解,有征引。有感性地方,也有理性的地方。我本非张迷,所看张的书并不多,无非是几本散文集罢了。但看了这一本关乎张的传记,却不知不觉成了张的拥趸,正所谓,我本无心做张迷矣!

  张胡之恋——侬是烟、我做尘

  张爱玲出身旧式大家族童年便已身感大家庭人情的凉薄,再加上父母离异,后母怂恿父亲凌辱姐弟(其弟张子静),甚至父亲将她往死里打,关入牢般的冷屋……这一切都为她的生命打上了一层冰冷的底色。她是敏感的,敏感的孩子总是早慧,而早慧的孩子大多总是不快乐的。童年的经历,往往对一个人的一生产重大影响。可以说,张爱玲一生的繁华和寂寞,爱与恨,都与童年的经历有关,而这一点,西岭雪的书中暗示的最是准确。

  张爱玲童年时代就被视为天才,亦曾以天才自期,她所承认的少年文章,便是《我的天才梦》,她甚至还曾在家里办过一张手抄报,得到父亲的赞许(是时父母尚未离异),并成为亲戚们谈话时的趣闻。某种意义上,她后来的写作之路,不过是这种行为的放大。同样,她写作上的成功也与这种暗示有关。

  在这本书里,着墨最重的还是张胡之恋。张爱玲是绝顶聪明的人,对人性的凉薄和情感的不可靠有着深刻洞见。我的一位友人曾说,聪明人往往一时犯糊涂。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结合大概也可以解释为这种糊涂。实际上,受过伤害越早的人,对伤害的感知越深,反之,对于爱与温暖需求也越强烈。毋宁说,张爱玲犯的是聪明人的糊涂,倒不如说,她是真的被胡兰成的才华真情感动。她是文字的女巫,是守望水晶球的预言家,是红遍上海滩的才女,是万人仰望的云端里的贵族,但本质上她仍然是女人。只要是女人,就渴望爱,渴望赞誉,渴望温暖。然而,她不但是女人,还是女作家,在需要爱与温暖之外,更需要相知。战国刺客豫让云,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胡兰成不但是张爱玲着意妆容的人,更是她的知己。一个男子能够全身心的爱一个女子已属不易更何况还是她的相知,说是天造地设也不为过。

  胡兰成大节有亏,已成定论国人论人,大多有一棒子打死的毛病,大多落入以人废文,以人废言的窠臼。客观地说,周作人,胡兰成之辈的确是落水文人,但是他们的才华文章确有过人之处学问术业自成体系。当然,这般说很容易招来为“汉奸”翻案的骂声,更有为汉奸辩护的嫌疑。诚如西岭雪所言,只说风月,其他也罢。胡兰成对张爱玲究竟有没有真爱?答案是肯定的。至于张爱玲对胡兰成的爱,那是毫无疑问的,只不过爱起来也深,不爱也决绝。反而是胡兰成,倒似永远的爱着张爱玲。浪子爱情就是如此,他好像很花心,很不专一,但他其实最是真心,最是长久,每一个女人都在他心里留着难忘影子。只不过这爱太过泛滥罢了。任何东西,一多,一泛滥,便显得平常了。还是西岭雪说的透彻,她认为胡兰成不论是对爱,还是为文,都是玩赏的因子居多。的确,胡氏写中国的礼乐文化,乃至“群芳谱”似得写《今生今世》,都有一种玩赏的态度在内。赏是雅事,才女才子的爱,寓赏于情,琴瑟和鸣,最是动人。胡兰成最初打动张爱玲,一方面与“岁月静好,现实安稳”的期冀有关(张在破碎家庭长大,潜意识里对安稳家庭的渴求更强烈。但潜意识的渴求是一回事,能否融入是另一回事),另一方面即与这种“赏”有关。其实,“玩”字是一好字,“赏”亦好,但二者不可混同,一混同就有了玩弄的意思

  曾与吾友论及胡氏,我下了八个字的“考语”——人无大节,文取小巧。胡兰成落水,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此人若在太平盛世,必是风流才子,但在乱世,则必有落水的一天,不过是或迟或早罢了。先哲说,忠臣必是孝子,情种方成烈士刚烈之人,同时有痴绝的一面,能牺牲的人往往怀着更柔软的情肠。胡兰成是钱谦益一流的人物,是投水会怕水冷的。情深之人,恨也深。爱固然爱的投入全部,恨也会恨的老死不相往来,张爱玲对胡兰成便是如此。滥情的人则不然,这一个也记得,那一个也不忘,爱不专,恨也不深,一副柔溜心肠博爱面孔,其实最是无情无义。胡兰成对张爱玲,以及对别的女人便是如此,只不过因为张的才情,张的特别,他记得比较清楚罢了。再说胡兰成的才,还真是有几把刷子。否则台湾作家朱西宁不会将他奉若神明,朱氏的三个女儿——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更是将他视作文宗哲宗也。不过,文章到了一定层次,是讲段位的。胡氏文章好,有自己的体系,但是不论是比兴,用典,甚至文章的精神,都还是祖宗的老套,从骨子里说他还是一个旧式文人。很多人不能看破他文章里的细腻与华美,其实说穿了,就是“取巧”,且是“小巧”,只不过他更加的“小”,更加的“巧”罢了,几乎天衣无缝。这样一来,思想方面就没多少东西往深说了,段位也就低了。

  这场恋情婚姻,对张爱玲的影响是一生的,但若全认为是负面的,只怕未必。奉行“成名要赶早”的张爱玲,其实奉行的也是“宁可有过错,但不可错过”,如果她错过了胡兰成,她的一生会是什么样子,只怕反而缺少了这段华彩。这样说并非毫无根据,她从小生活的环境,实际上造就了她“反家庭”的性格,她是不能适应正常的家庭生活的。而身边对她影响最大的人,最亲近的是母亲黄逸梵和姑姑张茂渊,母亲与父亲离了婚,在全球到处漫游,虽然有过几个男朋友,但大多没有修成正果。姑姑张茂渊是大家族接受了新思想的新女性,与当时中国社会半新半旧的模样格格不入差不多是晚年才结婚。而和她关系最好的两个女性朋友——女作家苏青,是离了婚的。闺蜜炎樱,则视自由高于一切。就连她的“敌人”潘柳黛——另一个女作家,也是离过婚的,并以此自傲,将经历写成了作品。张爱玲的骨子里,对情感是不信任的,即便是对朋友,也是保持在高度的平等与自尊之上,一旦感觉自己受了委屈,或是对方低了,便都不能再做朋友表面上看,这是冷漠,其实是洞察了人性的本质。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是一句被引用滥了的话,但是不可否认的,张胡之恋是对一代才女影响最大的情事,不可忽略,乃至不可抹黑。他们的情缘是乱世之情,既有兵荒马乱特点,也有残月冷风的凄迷之美。现实的爱,世俗的爱,都在这世俗的泥灰之上,却偏偏产生了一页晓风白莲般的风景。这些,西岭雪都写的一个好格局。正可谓,侬是烟,我做尘,烟尘散尽,各归其途,再不相见。因为,我是不喜欢你得了。

  云霓之幻——一个苍凉手势

  贾宝玉若是做了更夫,他会是什么模样?答案是,他还是贾宝玉。贵族即便落魄,所变的不过是身份,却不会改换灵魂。张爱玲从《第一炉香》问世,横空出世般的崛起于上海滩的文坛,她的小说《传奇》1944年8月出版后,四天就销售一空,不得不于9月再版。周作人四大弟子之一的沈启无评价张爱玲,说生活对于她,不是一个故事,而是生命的渲染。没有故事,文章也写得很美,因为有人生底子,所以不是空虚浮华

  张爱玲在当年绝对是出版业的一面旗帜,她的书非常畅销,受到无数人的青睐,后来在香港和台湾影响都很大。还是大学生的白先勇对她简直视若神明,他们组织的宴请会邀到张爱玲,交谈时甚至于言语窘紧。

  谁能想到,当年大红大紫如日中天的张爱玲后来的生活会那么的窘迫和寂寞。她最得意时的生活,就像是一院子花开,不是花开荼蘼,而是开的像燃烧的火。不,简直开的像爆炸繁盛的令人难以置信。她是喜欢红楼梦》的,甚至痴迷《红楼梦》,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宿命,从少年时代就给予了她某种预言。她十四岁的时候,不就写了一部《摩登红楼梦》么,章回体的回目还是父亲代拟的呢。四十年代中期的上海滩,是张爱玲的时代,她就像大观园最盛时的贾宝玉,是众星捧月,睥睨万众的。

  1952年,张爱玲到了香港,她此后的生活越来越落魄,后来又到了美国,甚至靠领救济,住文艺营的集体宿舍依靠美国私人基金会有限奖金生活的地步,她甚至不断搬家,经常在二手市场卖东西。她与美国丈夫赖雅结婚后,经济压力更大,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为电懋写剧本,为了尽快拿到钱,夜以继日的写,以至得了眼病,眼眶出血,却被告知剧本不采用……而她返美的机票尚无着落,她是不会向朋友借的……

  不少为张爱玲做传的人,总以为张性情里冷漠成分过重,尤其是她对弟弟张子静。其实,这是误解,张爱玲对张子静,不是不帮,而是帮不上。这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看到落水的人,那种痛苦外人难以确知的。自身尚且难保,又哪里顾得上他人。就像西岭雪所说,爱一个人而不能帮助他,便连这爱也显得羞耻虚伪起来。张爱玲的表面是那么矜贵,谁知她内心波涛汹涌呢。她既不善世俗(也可能是不屑)的交接,更不懂得如何去取悦人(这有点像真正的贵族,真正的贵族从不曲意取悦别人,同样也无意别人来取悦自己),故而造成了很多误解,乃至流言,她早洞察人性一切,所以既不解释,也不出来声明。这一切,可以视作她后半生隐居,几乎消失了一般的生活。

  她后来的生活当然是经济上不再窘迫,但是仍然经常搬家,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住在汽车旅馆里——因为厌恶跳蚤。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光里,她要么忙着搬家,要么足不出户,即便是出门扔垃圾,也像是后面有人在追赶她。她后期的生活,是对人类厌倦的,是离群索居的。她喜欢寂寞,甚至享受这种寂寞。她说,当我面对人群的时候我是惶恐的,但回到自己的世界则充满欢喜

  她早已做好了准备,所以最后穿着自己喜欢旗袍,在没有任何人在场,没有任何干扰情况下躺在公寓地毯上逝去,直到一个星期后被发现。她的遗嘱是:骨灰撒在任何广漠无人处。对她来说,早先她与胡兰成,乃至在上海滩的大红大紫,都不过是一场梦,是繁华散尽,是烟花寂寞。她最是喜欢《红楼梦》,也最懂的这部书,故而也懂得白茫茫大地干净意味

  泰翁有诗句:生如夏花灿烂,死如秋叶静美。张爱玲大概如是。人总是喜欢繁华,而排斥寂寞。其实,大多数时候,繁华只是一瞬,寂寞的时候居多。甚至是繁华的背后,其实也还是寂寞。张爱玲是懂得这一点的,所以她爱那寂寞甚至更多一点。也爱那静美。

  《尘埃落满 寂寞花开》读后感(三):张爱玲:俯瞰、透视以及仰望

  张爱玲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她清新绝丽的作品、孤标傲世的为人,以及身世、天资和情事,都引无数粉丝为之倾倒。我虽不是她的粉丝,但在前几年读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她的小说全集时,感觉极为惊艳,一直对她充满好奇。而这正是我选择西岭雪这本《尘埃落满,寂寞花开——我们去找张爱玲》的原因。

  有关张爱玲的书,绝对是汗牛充栋,对其了解并不算多的我也不敢对张爱玲妄加评论,只谈几点对这本书的看法。无疑,写张爱玲,如何突出自己的特色是西岭雪最大的挑战。西岭雪这本书,算不得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张爱玲传记,陈晓林在代后记中把其定位成“全面搜罗与张爱玲生平相关的数据而撰成的传记文学”。正因了这文学+传记的性质,再加上她“超轶群伦,戛戛独绝”的文笔,此书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吸引力已是毋庸置疑。

  就象在开篇所说的“我拨开那迷雾,从云的罅隙俯视那庭院……”那样,西岭雪采用了一种俯瞰的视角来观察和介绍张爱的生平。她追随着张爱玲的脚步,看着她从父亲鸦片缭绕的庭院,到冰冷浸骨的地下室,再到母亲的公寓,到战火纷飞的香港……一路追踪前行,最后到客死异国他乡。正因为是俯视,就更能带我们看清楚她的前后左右,更能理解她传奇而凄美的一生,更能厘清她与世人的恩恩怨怨,更能理解她与胡兰成、与赖雅那两桩匪夷所思的婚姻。

  西岭雪同样想要向我们解读张爱玲的内心世界以透视她的人生。但张爱玲一向孤标傲世,不屑于向他人剖白自己以及有关创作的思想,所以西岭雪在详尽介绍她的家世和遭遇,孤独与落寞的同时,也注重从她的作品来寻找蛛丝马迹,以期从中挖掘她的人生感念,走进她的内心世界,为她的种种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这是本书的特色。可以说,张爱玲的人生是高度艺术化的一生,她的小说就是她现实生活的写照,而她本人也就是她小说中的最大主角,这一点在对《小团圆》的剖析中最为透彻——张爱玲与九莉,胡兰成与邵之雍,到底哪个是艺术,哪个是人生?在这一点上,我认为西岭雪成功了,这本书也真正做到了用她的作品来印证她的生活,用她的生活来解读她的作品,两者在这本书中是相映成趣的。

  但是,我们通读本书,就会发现,西岭雪在俯瞰、透视张爱玲的同时,还有另外一种视角——仰望。从这本书的行文中就可以看出,张爱玲绝对是西岭雪的偶像——整本书倾注了她殷切而专注的感情,而且全书始终以崇拜的语气在写,她也尽得张爱玲的真传,整体的文风也像极了张爱玲,可能是意在以此向张爱玲致敬吧。据说,西岭雪一连为张爱玲写了三部不同文体的作品。因为她把张爱玲放到了高高在上的位置,又爱屋及乌,以致只要是有关张爱玲的,都以正面的理由来解释——譬如胡兰成,就因为张爱玲爱上了他,西岭雪就对其汉奸身份不以为然,还以种种所谓的事实为其辩解,这就真的是有失偏颇了。张爱玲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固然可以原谅甚至欣赏,但我们对胡兰成必须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也许,只要读过张爱玲的小说,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自己所理解的张爱玲。但就这本书来说,西岭雪带着无比崇敬的目光来仰望着张爱玲,用俯瞰的角度综述了张爱玲的传奇一生,又从她的身世遭际以及艺术作品透视了她深刻而敏感的内心世界,带我们找到的既是一个高高在上有绝世才情的张爱玲,又是一个看透人情冷暖孤标傲世的张爱玲。西岭雪的文字挥洒自如又清丽绝俗,有着别具一格的魅力,的确是了解张爱玲、读懂张爱玲,理解张爱玲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尘埃落满 寂寞花开》读后感(四):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面对时下的张爱玲热,著名评论家李子云女士评价张爱玲及其作品:“好像是在未经清扫的战争废墟之上长出来的一株罂粟花,妖艳炫目却又象征着死亡。”回味这句话,我检索初读张爱玲的作品的感觉,残忍、冰冷、悲伤的感觉席卷全身,人性的丑陋、畸形、恐怖一览无余,即使偶尔的欢愉,也在物化的氤氲气氛下,失去温情。《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因为没有享受过正常的性爱幸福,便以一种阴暗变态的心理,在儿女身上实行报复,破坏儿女的幸福。张爱玲笔下“没有一种爱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即使伤痕累累、支离破碎,爱过的人从来没有后悔。只要有过爱,就值得庆幸,哪怕是从此的岁月日渐孤独,曾经“得一知己,死而无憾”。

  我一直认为读文章,一定先要了解作者,这样才能与作者亲密交谈,亦如张爱玲的作品中,为何会有那么多悲惨的故事,她悲观主义的来源,更多的来自童年,来自家庭,母爱的缺失,父亲与继母的打骂,让她早早学会观察、思考。或许,从小遭遇的一幕幕,注定了自己的漂泊;或许,她是母亲的追随着,无根的人一生漂泊。

  记得很早看胡兰成撰写《今生今世》,看到花心的胡兰成,隶属身边佳人时,突然有种愤懑,为她不平,为什么结为夫妻,胡兰成花心不改,次次背叛,答案或许就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人们的“贪、嗔、痴”三念,如影相随,根子里的思想,就像酱缸里的文化,丑陋不堪。

  西岭雪让我看到了她的一生,不在是凌乱的篇章,她给胡的照片后面写着“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理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西岭雪复活了张爱玲,当我慢慢走进她的一生,回头再看她的作品,豁然开朗,她为什么具有很深的洞察力,因为经历,才会懂得,因为懂得,才会慈悲,或许,林黛玉的“孤标傲世携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就是对她最好的解读吧!

  《尘埃落满 寂寞花开》读后感(五):《尘埃里开出的玫瑰——读书有感》

  书刚拿到手,看着这封面就觉得假如爱玲看见,定会喜欢,假如这是一匹布料的花色,爱玲定要拿它做一件矮领子的布旗袍,招摇过市。

  如此深紫的底开满白色的花枝,繁华又简单,端庄又热烈,像是独自低语,又似娓娓道来。

  正合书中极细致的描写,张爱玲的动作、心思、穿衣打扮入微入骨,风华绝代。甚至是爱玲的家人、朋友,家里的奶妈,电车上所见的芸芸众生,都各有性格,皆像情景重现,无不生动。缓缓读来,竟像是一个人写的自传一般,下笔顺畅,感情饱满,纵是写自己的一生坎坷起伏,情感跌宕也不过如此。

  西岭雪果真带我们找到了张爱玲,嬉笑怒骂,无不真诚。

  尤其是书里对张爱玲感情生活的心理描写,开心事甜到腻,悲伤时伤到苦。张爱玲的感情让我有三分遗憾,三分叹息,三分不解,一分感叹。遗憾于胡兰成的相负,叹息于张爱玲的痴情,不解于世事为何如此折磨这么才情出众的女子。感叹还好,她遇见了赖雅,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虽然是我生君已老,但还好,你还在那等我,带着我穿越人生的雾霭,静等黎明。

  面对爱情,难说张爱玲是清醒的,还是糊涂的,有谁在面对挚爱时还能清醒分辨对与错?明知道不可以相爱却也爱了,明知道结果可能不如人意,却也愿意以飞蛾扑火的姿态委身于一段婚姻,“洗手净指甲,做鞋泥里踏” 不过如此。但是人生活的尽兴已是非常不易,按张爱玲的话,让生命来到你这里。

  爱情永远是女人的生命主旋律,苦难的体验,丰富的经历让本就是“天才”的张爱玲多了素材,多了体验,多了感悟,在人世上兜转一生,给后人留下无数惊艳。

  书中更是娴熟的引用了张爱玲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还有和友人往来的书信,与作家的口诛笔伐,甚至大段引用了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一些经常在人人网,微博,豆瓣上出现的“醒世名言”,现在再结合了张爱玲当时所处环境,更多了几分感触。

  可以这样说,没读过张爱玲的小说之前,不知道文字还可以有这样的组合,意境可以描写到如斯地步,没读过西岭雪的文字之前,仿佛不曾认识张爱玲。

  《尘埃落满 寂寞花开》读后感(六):亘古寂寞,千古传奇

  张爱玲的传记看过不少,但是最早对她进行研究的那几个版本还没有看过,所以自己看过的总以为是别人嚼了又嚼的馍,总觉得那些作者是在吃别人的剩饭。之所以有这种感觉,一是当年喜欢上张爱玲时年纪尚轻,她突然从我们那干巴巴的文学世界里横空出世,她三十年代在上海才华过顶,引起轰动,可是被我们的时代整整又掩藏了几十年,她的出现无疑是一道光,晃得我们根本弄不清这个人来自何处,于是便有了各种各样的传记应运而生,这多少对我们的惊讶有了些许弥补。但正因为她出现的时机是我读书懵懂之时,如今已想不起那时读的是谁的版本,从哪里读的都也想不起,但那传记我是读过的,只不过是读了些凤毛麟角,对于张的印象依然只是个轮廓,只是爱她的文字,在心底奉若神明。

  受她文字影响的女作家女作者我想绝非少数,后来再读,处处都是她的影子。我以为这现象要一分为二,因她的独特,模仿是免不了的,但是有的人模仿得没了自己模样,简直让人难以忍受。

  我这种感觉,其实也有点儿私心,一个人爱着另一个人,总以为是自己的独特眼光,总希望可以为一人所有,所以拉拉杂杂地又说了一通废话。因为近日又读了西岭雪的《尘埃落满,寂寞花开》,这次因为年纪的关系也因为读书习惯有了转变,很是认真仔细地读了个透,对张爱玲的生平是终于有了一次彻底清晰的了解,同时有许多迷惑也终于在此书中得以解开。

  以前读过的传记,对她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童年。我想这里面的原因可能在于那时尚未有恋爱与婚姻的经历,而张爱玲的文字之所以如此吸引我,便是来自于她那种冷冷的疼痛,但那种冷里却又包着自己最天真的暖,她只是被现实刺得太深。而这种感觉,我是真真切切地有。所以对她的童年我是读了又读,对于她与胡和赖雅的两段事却并没有太认真地了解。

  在此书中,我又重温了这一段童年与青年的历史,关于这一段,我想众多传记作家都并无太大异议。及至读到她与胡的交往始末之后,我才有几点新的感触出来。

  一是对于胡这个人,我并不是全盘否定的。虽然胡后来所做的事令人厌憎,但众口一词地全盘否定胡这个人,我总觉得有些不公,有的书中对胡简直充满了无比鄙薄的口气,觉得他文采也不好,人品也不好,简直一无是处,但我觉得这样即是对张的污辱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性格缺陷,张的童年孤独,以至长大后骨子里也是孤独,她的才华让她更加孤独,而胡的出现,似一烛光,她也是爱着他的才华,两人也是有着文学上的惺惺相惜才能走到一起,无论后来两个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陌路,这个人毕竟曾在她生命中占据了不可代替的位置。换句话说如果胡这个人果真一无是处,也岂不是说张的眼光有问题?所以看到有些传记作家因为恨了张的恨,便对胡大加鞭挞,实在是有失公允。何况有句话说,真情,哪怕只有一瞬,也应该肯定它的存在。就算张遇人不淑,她那么孤独的一个人,又有谁能真正走进她的心呢?那么这个虽然后来伤她极深但当初却真的温暖她的人,哪怕这温暖极为短暂,也是值得人飞蛾扑火的。这种冷到刻骨的感觉,对于暖往往是不加选择的。

  而在西岭雪的书中,我感觉到了作者的客观,我觉得她是有独立思考的与认真研究的。她对于张胡之恋并没有一味地否定,在张初遇胡时,两人的爱情确实是羡煞他人,吟读赏月这份情怀不是所有情侣都能共同感受。在书中她肯定了胡的才华,正是他的才华惹得爱玲为他而惴惴不安,像天下所有女孩一样坐立不安。胡的政治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在张的世界里,那些却恰恰是最可忽视的,她不过是爱这个人,与世界无关。西岭雪笔下的张爱玲很真实,很可以理解。

  张一生中有三段恋情,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是与桑弧,桑弧是个好男人,在他的一生中,他自始至终未曾向世界多说过半句张的好与不好,而张也是。

  另一段是与赖雅,我因当年未曾细读书,一直以为赖雅是她生命中一个较好的归宿,及至读到此书,才知道赖雅却也伤她极深。但张在感情这种事上,始终是有始有终的,当年胡背叛她,甚至他的相好跑来上海找她要打胎钱,她都未曾失了身份失了人情,在钱上她不曾吝啬。与赖雅也正是如此,一直到他死去,她都未曾抛弃过他。她是被童年伤过的人,却并没有在人性上损失了自己的尊严,她果真是奇女子。但是在她后来的《对照记》中,这两个男人均缺席,可见她已在否定了这两段情感。

  西岭雪在著作此书时定是下了大功夫,她研究张的生平非常详细,将那个光照千古的才女的内心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在某些细节处,她也很是用心,并非照搬别人的言论,例如对于傅雷与张的那段文字仗,太多的书中将这段逸事描写得颇为生动。但西岭雪经过严格的考证后,证实这实在是后人强加上的一段,在时间上根本不符。说真的,我自己并没有进行过这种研究,我的各种理解也不过是这本那本书中的想法,现在我也无从辨别这两种言论的真伪,但是从西岭雪写作的严谨态度上,我倒觉得她的可信些,我更愿意相信她对于这段公案的分析。

  也许每个人私心里都会觉得自己才是最爱张爱玲,最理解张爱玲的那个人,每个人爱的方式却并不一样,当然有爱的就有恨的,叨扰爱玲的也不是一个半个。

  爱她的人越是爱,便越有一种私心,比如我自己,每次再读张的新传记时,总是怕作者会毁掉自己心目中的张爱玲。这很有一种小心翼翼的感觉,同时随着自己阅历的增加,也对许多事有了不同的看法,也怕别人的想法与自己大为不合。可是在读此书时,我觉得我非常愿意放下所有偏见,一往无前地读了下去,作者并不以自己的爱憎便改编历史,而是在诸多细节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着客观冷静的态度,为我们重新还原了张的生平。在读到最后那一段文字时,我竟像是一直在深吸着那口气突然涌上眼眶,有一种欲哭的冲动。

  张的寂寞,张的孤独,并非独有,但可能再没有一个人能够创造这种传奇了。

  《尘埃落满 寂寞花开》读后感(七):寂寞惯了的人

  西岭雪的作品里,近些年来看过她的《一闪灯花堕》和《步步莲花》,《尘埃落满,寂寞花开---我们去找张爱玲》是第三部。《一闪灯花堕》里雪岭雪带我们以沈婉的情思回顾与纳兰容若的一世情缘。《步步莲花》则是印度的一次灵魂伴侣的邂逅。《尘埃落满,寂寞花开》写张爱玲,手法与《一闪灯花堕》极为相似,几乎化身张爱玲,置身于其境其景之中,感受其情。

  西岭雪对张爱玲极熟悉,张爱玲的生平事宜、言辞语录或者陈年旧事或者相关文章中的摘句比照,研究得都非常仔细,让人信服。而在她笔下,这场横跨一生的张氏“寻找”许多细节的批露也比之许多其他张氏读物来得更详尽。

  淳子曾经出版过一本《张爱玲城市地图》,和西岭雪一样用尽心力,追寻她心目中的张爱玲,如今对比来看,繁花各入众人眼,各有不同。淳子眼里,张爱玲有恋父情结。其实张爱玲少时和青春期所遇际遇皆与其家庭变故有关。这一点在大多张爱玲传记里有相似的记录。少时父母离异(6岁),父亲很怜爱张爱玲,宠着她,好吃好喝甚至连出门去哪儿都带着她,单亲家庭成长的张爱玲要强、自恋又尖锐。父亲娶后母之后,张爱玲也日渐长大,父爱渐疏,这让张爱玲对分走父亲爱的后母嫉恨不已。于是有人考据张爱玲小说人物原型大多来自张爱玲自身体悟以及对周边人的观察。

  淳子借走访旧址故居,以记录所思所感怀思张爱玲,而西岭雪的《尘埃落满,寂寞花开》则从与张爱玲有关的各种文字中梳理出张爱玲人生成长的轨迹,情感变故,世情人态。张子静的《我的姐姐张爱玲》我没读过,此书中有大量的引文批露子静与张爱玲的成长故事,比如张爱玲转入圣约翰大学只两个月复又休学,原因是钱的困扰,想早点赚钱,经济自力。在子静眼里,自己的姐姐什么都能干,“论到说话,可是的确够不上伶俐,又怕见陌生人”----这样文字犀利却口拙的张爱玲真是让人心疼。本明是锦心绣口,却只与懂她之人言,而她一生求一懂她之人,为这个人甚至可以低到尘埃里,可一生所遇终究还是寂寞。可叹可叹。

  张爱玲一生的三段情,皆是年长许多之人,除了桑弧的不为人所知,另两人皆是主动追求:对胡兰成,如同飞蛾扑火般孤注一掷,伤了一回;对赖雅,在危难之时的不得已委身,到底又伤了一回。而张爱玲一生却是在桑弧的影响下写过数目了了的电影剧本。首度合作的电影剧本《不了情》再到改编小说的《多少恨》“有情无缘,有缘无份,缘浅情深,缘尽情犹未了”写尽两人曲曲折折的心路,于是西岭雪也为他们这一段往事章节取名“侠骨柔肠有谁知”。真是让人倘想当年假如她不那么决绝,不那么逃离,假如他更加努力和争取,是不是会不一样。只是没有假如,空留叹婉。

  《尘埃落满 寂寞花开》读后感(八):女人一直是她的主角

  在张爱玲的文字中,女人才是主角。女人是张爱玲倾尽一生想要表达的话题。一个最不堪最沉沦的年代,女人是一张纸绢,沾染了水上面的胭脂点子就化开了。骨子里的柔情,自私,虚荣,甚至绝望,于社会底层的打滚,于各色男人中的周旋,在张爱玲的笔下比比皆是。

  《十八春》中的顾氏姐妹,原本姐妹情深,后来却怒目相向。顾曼璐是比顾曼桢更为凄惶的女人,她甚至连一份真正的爱情都不曾拥有。这个漂泊于红尘的烟花似的女子,从开始的清纯懂事到后来的尖锐自私,是旧上海这座城市,这黑夜背后的灯红酒绿将她染色了。洗去纤华,其实她也不过是一个空虚苍凉而无望的女子而已,内心渴望爱与被爱。只是人性被现实的残忍浸泡了,便再也干净不起来。而妹妹曼桢,姐姐一手造就了她,就可以一手把她毁掉。她是曼璐心中的痛,她的存在,她的幸福,只能让曼璐感到自己更加可怜和卑贱。为了承担家庭,曼璐让自己生长成暗夜里的玫瑰,却以此成全了妹妹这朵清露百合。一暗一明一旧一新的对比,让带刺的玫瑰最终发了狂。于是两朵花一起枯萎,她们的生命里再也没有了春天。我总是会不断想起一个情节:多年以后,沈世钧和顾曼桢在路上遇见,身后依旧是车水马龙,满世繁华。世界还是年轻新鲜的,只是有些人有些事却苍老凋落了。他们在那一刻重逢,对望后只能更加遥远。物是人非真是一把有锋刃的刀子啊,快刀斩乱麻一般把前世旧怨今生痴情一并割断了。此时谁还会去埋怨曼璐呢。谁又能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泪呢。有时候缘分真的是说不清的东西。半生缘分已尽,那场属于年轻的诉说也是哑然。只留余后人生静静地走。

  一直觉得《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是张爱玲笔下女人中最寂寞的一个。一生把自己锁在黄金的鸟笼里,尖锐犀利。她一手毁掉了儿女的幸福。鸦片将她的意识层层剥落,她再也美丽不起来。胡兰成曾称《金锁记》是“文坛最美的收获”。娓娓道来的故事里,传达的是一种生命本质的痛苦,一种蚀骨般的辛悲。一个女人在情与欲里挣扎,绝望,疯狂,甚至竭嘶底里。这一种心灵的强烈刺痛却被张爱玲表达的如此寂静不张扬。季泽被骂走了,屋里的滴漏生死一般漫长。曹七巧又提起裙子跑到窗前想再看他一眼。那一刻时间已经失去了意义,在这座充满阴霾没有温暖的大屋子里,我们相信,三十年前的月亮是真的落下去了。

  张爱玲笔下的老上海,是以这些女人的生命作为见证的。她的爱恨,她的悲喜,与城市,与小说中的人物融为了一体。小说中的爱都是结尾仓皇而不忍卒读的,一如自己的爱情。除却父亲,胡兰成是张爱玲生命里更大的伤痛。也许是因了潜意识的恋父情结吧,张爱玲竟爱这个男人到卑微的程度。她写别人的爱语气平淡自如,发生在自己身上依然不能免俗,终究要惊心动魄肝肠寸断。想到那么寒冷的天,单薄的女子去温州寻自己的丈夫,见面只能以妹相称,看着自己深爱的人与别的女人在一起,却始终还是默然。想想张爱玲是真的很傻啊。而谁又会比她聪明呢?平生四恨,连海棠无香鲫鱼多刺都恨的女子,怎么就恨不起痴情薄命来呢。女人终归是女人吧。所以张爱玲写尽了女人的苦情戏,却依旧不可避免。于是阳光灿烂的时候,翻看张爱玲的书,寻她笔下那张走失的旧地图,总想找到张爱玲第一次去找胡兰成时走过的那条路,还有他们并肩所走的小道。那时她的心里应是隐隐的欢喜吧,明亮的心情会不会像路旁零星的小花一样可爱呢。而那条通往温州的长长的路,她的心情是否又与当天的空气一般干冷稀薄?

  《尘埃落满 寂寞花开》读后感(九):寂寞花开无主

  这本书读完几天了,但迟迟不愿落笔写评。因为每当我想为这本书写点什么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张爱玲这75年的人生,心口便会一阵无言的痛。实在痛惜张爱玲这个女人!几天来始终如此固执地要用“寂寞花开无主”(虽然她有过刹那的欢愉,但是这欢愉却只如昙花一现般转瞬消逝,更多的是一生的狼狈漂泊。)这个看上去带了些刻薄的短语来概括张爱玲这一生,如果诸君懂得,就会明白其中没有刻薄只有无限痛惜。

  生命最深的痛都让张爱玲全碰上了:四岁时母亲便抛下她和两岁的弟弟出洋了。作为满清遗少的父亲(连同着刻薄的继母)是不折不扣的阿芙蓉君子,他的眼中只有鸦片。磕磕绊绊,一路跌跌撞撞地成长,这也没有什么。然而也许家庭的环境,成长的阴影,造就了张爱玲骨子里孤清冷寂不愿低头的性格,这为她的生命注入了更多的荒凉-----中学时遭受父亲痛打,奄奄一息,被自己的父亲关压在阴森森的屋子里长达半年之久。逃出父亲那间屋子,奔向母亲和姑姑,但并没有从此获得一个温暖的庇护所。彼时爱玲求学生活都需要用钱,为着金钱上匮乏的缘故,同母亲一起住的日子同样充满了咬啮性的烦恼。怎么样也好,终于来到香港读大学,张爱玲用聪明,更用努力,为自己羸得了奖学金,也获得了保送英国伦敦大学的资格,以为人生可以从此转变,却偏偏,就快毕业了,战争爆发了,香港沦陷了,在学校的一切成绩全都化为了乌有!东窗不亮总有西窗亮!也许这深重的人生苦难,金钱上的缺乏,为着生活的需要,迫逼着让她的写作才华爆发了。港大停学归来,为着照顾自己的生活,她拿起笔来写,这一写,便写了一辈子,成为一代又一代人要去追寻的张爱玲。二十来岁的她,一写惊人,成为上世纪三四十年年代横空出世的一代才女!彼时才华正盛,声名正盛,青春正盛,生命的华章正盛----张爱玲在人生最美、最得意的时候遇见了胡兰成,互见惊艳,双双跌落了爱河,生活是如斯美好。然而急景凋年,与胡兰成金沙金粉的日子如此短逝,从相识到好友炎樱见证结婚不到两年时间,生性风流的胡兰成在南京已然搭上了小周,承受着心上人风流多情的痛苦。随着战争形势的转变,胡兰成成了大汉奸,从此逃命天涯,张爱玲的思想亦跟不上新形势的需要,写作陷入了困局。爱情的萎谢,创作的无所适从,对未来的无望,促使她离开,离开上海,离开中国这片土地,这一去,便再也没有回过上海这个生养她的地方。辗转艰辛,就算人来到了美国,苦难仍是如影跟随。作品出版无门,生活无着,居无定所,孤苦伶仃---这就是张爱玲国外初期的生活写照。就算遇见了赖雅----这个比她大二十九岁的65岁风烛残年的多病老男人,我很心酸地认为,他们的结合,与期是爱情,不如是取暖罢。我这样固执地看到张爱玲对赖雅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太倦时傍一傍的依靠。引用西岭雪书里的话:“她太飘零,太孤单,她仿佛一直漂在海上,卷在浪里,好想抓住一根浮木,让自己稍作停息。”与张爱玲如此说得来的赖雅,便是这根浮木。可以想象得到,两个落魄的人(赖雅还要年老多病体弱)在一起,让张爱玲的这段婚姻生活痛苦多于欢愉,直至赖雅去世,半生的苦难才总算告一段落。

  对于张爱玲的三段爱情(有说她与桑狐曾有过感情,这些都是后人从文字里的揣度罢),我始终认为她深爱过的人是只得胡兰成一人,不管胡兰成对她作过什么,伤她有多深,他唯一是她曾经热烈地全身心地爱过的人。自胡兰成之后,像她自己所说,“倘使我不得不离开你,不会去寻短见,也不会爱别人,我将只是自我萎谢了。”我记得张爱玲说过爱一个人才愿意花他的钱。而胡兰成,是让她愿意花他钱(婚前胡兰成给过张爱玲不少钱)和就算知道他不好,她还是倾尽所有给钱他花的人。对赖雅呢,怀上了赖雅的孩子来赖雅处做人流,以及未结婚前在赖雅处小住,她竟是坚清得手术费和生活费都要自己支付。她是不愿意花赖雅的钱。而只有拼命以文字讨生活让赖雅花她的钱----这样独特良善的一个女子。

  纵观张爱玲这一生,宛如一株寂寞仙姝,花热烈地开了,却无主,自己守着自己自行萎谢了。

  这篇书评本来写到上面可以作结了的,但我还有话要说。西岭雪的这本书,写得相当细致(足见作者的用心),很多细节是我之前读其他关于张爱玲书所没有读到过的,比如与张爱玲交集过的各式人等,这里都有说到,很好地补充了我的这一缺漏,使对张爱玲的了解再进了一步。另外,从文字里,也处处可看到红楼文句的影子,亦见作者对红楼之熟悉。不过,书里232页说到张爱玲于1955年5月12日把自己给了赖雅,于1955年7月5日写信告知赖雅她怀孕了,而前面225页又说1956年3月3日张爱玲在美国麦克道威尔文艺营邂逅赖雅,这真是一个荒唐的失误。不知是不是校对问题?还是要谢谢西岭雪写这本书。

  《尘埃落满 寂寞花开》读后感(十):以 文 封 缄

  80年代后期港台文化作品开始涌入大陆市场,漫天开花的是琼瑶和三毛。也通过一本叫《港台文学作品选刊》的杂志接触一些港台作品,那时看到的朱西宁的作品,算是非常牵强地与张爱玲间接而曲折地接触。这么多年尤记得朱西宁的的一则短篇小说里写一个戴隐形眼镜的人----就像在眼球上贴了两片鱼鳞片,这个比喻一直隽刻在脑海。在我阅读习惯养成以前,张爱玲的作品在国内尚未有机会大规模发行,所以张爱玲对于我的阅读爱好影响并不很大。 看张爱玲的第一部作品,应该是从《传奇》中第一炉香焚起开始。当时真是惊艳,原来一部作品的遣词造句可以用的如此华丽与婉约,如此出乎意料却又熨帖无痕。想想那时仅“两片鱼鳞片”都被我恋恋不忘几十年,面对她无处不在的精湛而传神的形容词、比喻句大有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目不暇给的晕眩。最记得她描述山坡开的野杜鹃,“墙里的春天,不过是虚应个景儿,谁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墙里的春天延烧到墙外去,满山轰轰烈烈开着野杜鹃,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坡子去了“。当时就被这气势汹汹的描写给镇住了,原来春花可以开得这样壮丽这样夺人声势啊!这片劈里啪啦有声有色的野杜鹃便是永久地在我的脑海燃烧了。 因为仰慕与无法超越,写天才就没法不处处引用天才的妙笔生花之句,要么就模仿于字里行间,这是一种套路。当我看一本书时,必要握一支笔,拨动心弦之处,必忍不住划线抄录。这不是分析与评价,只是一种谦恭的学习方式。所谓“后来者居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都是在对前人借鉴与模仿的基础上揉入自己的风格与阅历之后的再创作过程。钱钟书曾说过如果你觉得一枚鸡蛋好吃,干嘛非要去找出那只下蛋的鸡呢。所以我对于张爱玲文采的景仰也就止于买了她几部代表作,稍微挖得深了点还买了一本于青写的《天才少女—张爱玲》。 说回到西岭雪的这部《尘埃落满.寂寞花开-我们去找张爱玲》。写张爱玲生平的书太多了,然则一副骨架能装载多少副躯体?写来写去也不过是胖瘦高矮略有不同。比较于青写的显然色香味俱全得多,尤其这书写在张爱玲死后,后人又挖掘出更多光关于她的传奇与流言,也就提供了更丰富的写作题材。看得出来作者是张粉,字里行间显露出作者对张爱玲文字的烂熟于胸。从张爱玲的文字,从张的朋友的评述,从张的家人的回忆等小溪汇大海地组成了以作者视角再现的一个“张爱玲“。 书里面提到有个记者为了寻得张爱玲的私生活,不惜住在她隔壁偷听,甚至对垃圾如获至宝地加以反复搜查,推敲,要想探寻出她生活的蛛丝马迹。这件事让很多人不屑,记者也被很多人鄙视。在我看来,写人物传记其实是一种公开地“翻垃圾”。拿着放大镜在作者的文字里,在与作者有关的人的语言、文字里,在作者自己也想忘记的记忆里反复、仔细、绝不放过一点痕迹地想象与猜测,自以为能够还原已经模糊的时空。其实,谁知道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呢?有的事情时间稍长点,当事人本人都无法讲清当时自己千变万化的情绪,何况被别人臆想出来的呢。再则,只要是事关两人以上的一件事,事情的真相就会是立体的,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情绪来讲述当时发生的事情,那么,哪一个又是真相?如果别人能看到的结局就是公认的真相,那么全香港的毁灭还真就只为了成全范柳元和白流苏吧。 应该说,这书算得上一本好的言情小说,讲述一个末路贵族少女一生坎坷,寂寞一生的经历。只是我现在已经倦于看这类传记。我倒宁愿多看几次那随着岁月流逝依旧在屏风上栩栩如生绣着的美丽文字,那些香艳迷离却是葬身历史的红尘往事,那些深深庭院暗紫墨绿中袅袅不散的一炉香烟。张爱玲在《对照记》里写“我没赶上看见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仅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去死一次。我爱他们。”我深以为然,我想我和和张爱玲之间的关系仅是缘着文字的羁绊将对她的景仰静默在灵魂里,等待再一次死亡来临前的品味。对于早已过往的香魂,以文封缄,不过是圆满了自己梦境里的传奇故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