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骆驼祥子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骆驼祥子读后感10篇

2018-08-25 04:05: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骆驼祥子读后感10篇

  《骆驼祥子》是一本由老舍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骆驼祥子》读后感(一):且行且珍惜

  最近我也经常感慨生活不易,但很多人都在努力的活着。尤其是像我们这种马上跨入中年人行列了,上有老下有小老人需要照顾孩子学习需要辅导,还需要陪伴单位工作还得做,哪儿哪儿都不容易。如果有房贷的,还要还贷款,还得存钱防止老人生病。还得有旅游的资金、养车的成本衣食住行真的很不容易。更得抽出时间锻炼身体,因为根本生不起病也不能生病。人生就是这么不容易。像我们财政开支尚且如此,没有固定职业的人岂不是更艰辛?当然每个人追求的生活标准一样,所以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不同。生活的确很艰辛,这一点从祥子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

  我以前没有看过完整的《骆驼祥子》,仅限于课本上节选的一篇文章。后来看过《骆驼祥子》的电视剧肯定原著进行了改编和演绎。所以这次就想读一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新版的《骆驼祥子》。祥子的愿望简单,就是想拥有自己的一辆车。无论如何都要拥有一辆车。他想成为自己命运主宰,能够翻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他年轻体面、有力气,凭借自己的勤恳,终于有机会有了自己的车,本以为从此可以自由了,衣食无忧了,却因兵乱而丢了自己的命根子——辛辛苦苦攒钱买的车。祥子还是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并且为之努力。但造化弄人,自己的好不容易积攒的一点钱却被骗了去。他看到可是小马儿和他爷爷就是自己的过去和将来的写照,也不禁向虎妞屈服。终于在虎妞的帮助下买了第二辆车,但命运就是这么多舛,经过种种磨难,虎妞带着没出生的孩子死掉了。祥子的第二辆车又没有了。他的梦想又变得遥不可及,犹如水中月、镜中花,一碰就破裂了。虎妞死在了自以为是上,小福子死在了贫穷上。小福子本来成为祥子新的梦想的支撑,他甚至计划好了未来,却终究化为泡影万恶的社会没有公平可言。衣食足而知礼仪,在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时代,还谈什么人性、廉耻。祥子就是从一个勤劳善良的车夫,被生活磨炼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赖

  华东师大版的《骆驼祥子》封面是骆驼形状图案,一个人在驼峰上今年的爬着。可以说书皮就对书的内容进行了高度的概况。生活艰辛,为了活下去,必须不断的攀登,但有时候不得不臣服于生活。在当今这个付出就有收获年代,我们还是要享受我们的人生吧,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好好规划自己的生活,不辜负这么一个和平年代!

  《骆驼祥子》读后感(二):被侮辱与被损害

  老舍先生中国家喻户晓作家,提到他的名字,大家都能列举出几部耳熟能详作品。例如《四世同堂》、《二马》、《茶馆》等。本书《骆驼祥子》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曾是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可惜文革中受到恶毒迫害,含冤自沉于太平湖。历史和命运的不公造就了中国文学史巨大缺憾

  《骆驼祥子》讲述了一个平头百姓祥子在命运和历史的车轮下苦苦挣扎,希望凭借个人的努力过上美好生活,然而事与愿违,在当时的环境下,个人的力量何其渺小,最终祥子臣服于命运的摆布,成为一个失去灵魂行尸走肉。

  故事的梗概一般人都有所了解,就不再赘述。笔者想从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感受

  一是景,即环境描写语文课本中也节选了《骆驼祥子》中的一小部分,在烈日暴雨下。描绘了北方夏天常见的暴雨,“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象下了火。”第一句下了火,让人立刻感受到夏日暑气的残酷。后面又通过一动不动的柳条、吐舌头的狗、无力吆喝的小贩、融化的柏油路等,侧面进一步烘托天气炎热。前期的酷热、亮晃晃的光都为后面突然而至的大暴雨埋下了伏笔。在大雨中祥子举步维艰客人不通融和无情使他只能在雨中半死不活地拉车,最后却连一个多余的铜板也没有得到。老一辈人爱说“老天自有公道。”可是对于大杂院的穷人而言,这场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以前看到这段,我总是专注于老舍先生传神、细腻景致描写,再次翻阅时,看到景色背后人物悲情。对于为生计奔波,靠力气拉车吃饭的祥子而言,这场暴雨无异于另一场生活的蹂躏。他不仅要承受社会不公、不善客人的刁难,连天气都撕扯着他破败的生活。

  二是情。祥子初期情窦未开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凭借自己棒小伙体力,攒钱买一架新车,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意外捡到的骆驼一度让他离自己的梦想很接近,却在战乱中再次梦碎。几经周折,车厂老板女儿虎妞看上了他,以车子条件与他结婚。他的生活看似有了起色。然而他们的婚姻没有建立感情基础之上,虎妞对他的情主要在于他的年轻体力和好拿捏。祥子则大部分是为了得到一辆车。在虎妞难产死去后,他还不知道情为何物就已经失去了获得的机会。他也曾与同住在大杂院的小福子产生微妙情愫,那是一种困苦生活下同病相怜的感情,却因为小福子的父亲好赌将女儿卖入窑子而告终。拉车的生计糊口尚不容易,何谈拯救同样深陷贫困泥潭的小福子呢。他的梦想几度破灭,最终变成了没有感情波动,丧失灵魂和道义的无数拉车人之一。这是他的错吗?他也曾努力上进,与时运抗争,却抵不过时代和命运的翻覆,直至彻底沉沦。因此我们只有同情,无法责怪。

  三是语言。老舍先生是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他长期观察底层劳动人民,对于他们的形态、语言描写惟妙惟肖用语独特的京味儿,因此也被称为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他的小说大多以平民主人公,对劳苦大众深刻的同情,故事、情节都非常接地气,又具有时代特征反映了当时当地老百姓真实生活,大多比较厚重。而他的散文随笔又是另一种风格,语言诙谐俏皮,带着一股子京范儿

  在旧社会的压榨之下,贫苦百姓难免会成为被侮辱和受到损害的一方,有的努力挣扎不服从命运的安排,有的随波逐流沉沦到底。相比较他们,我们是幸福的。可以自由、自主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尽管每个时代有不同的局限性,但对于人性的关注和命运的探讨永恒话题,这也是这部作品经久不衰原因之一。

  《骆驼祥子》读后感(三):有些人仅仅是为了活着,就已经花光了所有的力气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也是九年义务教育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相信许多人都已经看多。最近拿到了大星文化新出版的这本《骆驼祥子》,在成年之后,在经历了生活之后,在涉入了职场之后,又一次翻开了这本书。

封面

  书的封面是大星一如既往干净漂亮的风格,深蓝如黑的背景下,有一只金色的骆驼,双峰耸立,一个小小的人儿背着一点点行囊向上攀着,骆驼的眼角还流下一滴热泪来,书名下方就写着这句话:“有些人仅仅是为了活着,就已经花光了所有的力气。”生活艰辛这句话,或许对许多人来说都是实实在存在事情

  祥子,一个乡下来的“北漂”,年轻力壮性格要强,靠着一身的力气挣口饭吃,做了一个洋车夫,他认真拉车,努力攒钱,为了“有一辆自己的车”而奋斗着,当理想实现现实却来横插一杠子!先是被一路兵拉走了车,架走了人,九死一生逃回来,靠着顺回来几头骆驼换了钱,继续努力。接着呢,好不容易攒着几十块钱,却又被人敲诈了去,这一次,不但钱财被人讹走,连自己的人也被虎妞“骗”走了,从这时开始,他已经渐渐迷失了自我。

  一个单纯的壮汉,独自一人生活着,没什么文化知识,没什么亲戚朋友,有的就是一身力气,可仅有这一身的力气,在那个时代,根本无法让他生存,他不敢放高利贷,不敢把钱存银行,不敢生病,也不敢示弱,从头到尾只能用一个买车的梦欺骗着自己,可以说,无论是他本人,还是他的理想,统统都被别人掌控着。他想逃离,想反抗,却一直被生活胁迫着,一点点妥协,一点点让步,当虎妞给他买了车,他却生病,最后虎妞难产而死,他渐渐堕落,当最后的希望出现时,他才发现,小福子也自尽了,所有想要的一切都不存在,所有的努力都是一场空,除了活着,已经做不了其他什么事情了。

  多年后再看这部作品,当真感慨万千我的梦想我的生活,我的挫折在祥子面前又算什么呢?一个人的梦想,或许就是被生活里一波三折的磨难所打败的吧,但当残酷的现实击碎梦想,我们能做的,不是像祥子一样堕落,而是重整旗鼓再出发!

  最后,以我很喜欢一句话结尾: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感谢《骆驼祥子》给我的力量,让我在人生道路上,继续努力前行

  《骆驼祥子》读后感(四):草稿

  数十年之前老舍的小说,现在看的还是津津有味。祥子、虎娃、小福子三位人物,在老舍的笔下充满着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影响

  祥子,年轻的汉子,从事着拉车夫的生活,从开始工作的那天起,就有着自己的中国梦,想能拥有自己的精湛美丽的车夫。这种愿意,在经过祥子的努力之下,真实的如愿了。只可惜,由于当时的社会混乱战争的残酷,自己的车子被军队收缴,连自己被被拉进了队伍中,穿上了军衣,直至有机会偷偷跑出。车子就这样没,不过弄了了三只骆驼,梦想还是存在。

  虎妞,则过着富裕般的生活,不过自己的相貌不是很美,却看上了老实能干的祥子。只是自己的父亲并不同意。在某次众人给父亲过做寿典礼时,女儿和父亲吵了起来,并最终独自逃出了家门投入到祥子的身边,和父亲断绝了关系。只是,虎妞结婚之后的日子并不舒畅,祥子并不喜欢相貌平常的虎妞,经常不归家,拉车是他更喜欢的工作,而车子好像成为了他真正的老婆

  小福子,相貌普通,不过却是男人的抛弃物,在男人走后无奈只得回到自己的家中,和虎妞做起了朋友。只是家庭生活的无措,小福子父亲的懒惰,逼死了自己的老婆,驱使自己的女儿小福子卖身。在虎妞去世之后,小福子想陪伴在祥子身边,只是第一时间被祥子拒绝,怕承担起抚养小福子家庭的老老小小,直至相通了对生活的乐趣,回头来寻小福子之时,再也回不到从前。

  祥子,有过自己的梦想,而且也实现过自己的梦想,不过最终梦想破灭,经过努力买来的车子被军队强去。当再次经过困难积蓄了些钱财,又被警探所敲诈。在和富有的虎妞结婚之后,梦想再次实现,又又了属于自己的车子。不过因对婚姻不满,对虎妞没有任何的感情投入,在虎妞难产之气,钱财再次失去。

  多次的得而复失,让祥子彻底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对生活也没有了更好的向往,只愿意自己能吃饱肚子,其他的都可以忽略。最终沦落为社会的下层,没了信仰的孩子真的失去了生活的愿望。

  小说从祥子的身上,透视着解放前夕社会的混乱,虽然表面上充满着生机,暗地里地层人士的生活,却极度的凄凉。家中的男人为生活所逼,出满了浑身汗水。家中的女人则在家中,等待着丈夫的钱财。家中的女孩,则出卖着自己的肉身,家中的男孩,在外四处寻找的能填饱肚子的方法

  《骆驼祥子》读后感(五):活着罢了

  《沉香屑·第一炉香》里张爱玲写到“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那么在《骆驼祥子》这里,你或许得自备些甜点心,做好准备饮下一杯苦茶。或许你想着苦点也没关系苦尽甘来,却不料这一口下去直把你的舌根给麻透了。

  《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可以用第一章及最后一章的章节名称完美概括:“树一样的高等车夫祥子”是如何活成了“彻底堕落的低等车夫祥子”。

  从头至尾,借由着祥子的视角,来看这个军阀混战的北平,看祥子的同行们、邻里街坊们、富的穷的(大多是穷的),看着他们为了活着如何出卖自己的苦力肉体,如何用酒与暴力麻痹自己的灵魂。看祥子的大半生,看他的悲苦喜乐(悲苦占了大半),看他如何努力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却被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

  这是讲述劳苦大众的苦楚,这种苦具有普遍性,是大众的疾苦。所以全文用字直白,不需要太多隐喻伏笔、夸张渲染,只要把祥子的所看所感所历呈现出来,人人都能读出其中的辛酸来。祥子将自己的生命像骆驼一样贱卖出去,还要承受生活中接踵而至的意外。骆驼,沉默寡言躯体高大,能够忍饥耐渴。役用性能是它主要的生产性能之一,它可用作骑乘、驮运、拉车、犁地等。同样的形容放在祥子身上,也是十分贴切契合。

  祥子拼了命拉车,老实本分节衣缩食,辛辛苦苦只是为了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可是麻烦总是自己找上门来。凭什么?他想不通,有限经历学识让他脑子一团乱,木讷沉默使得他也很难从旁人那获得及时有效建议,反倒为孙侦探、虎妞这一类巧舌如簧角色所欺。自身性格与社会环境,对人做出选择极为重要的两个因素,祥子都没占到什么便宜。每一次欺近买车梦想,转眼又将坠入现实的深渊中。他挣扎着振奋起来的力量在逐渐减弱,现实打击的力度却一次比一次强。祥子的身体和精神迅速垮下去,成为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最后他抽烟喝酒逛窑子,全然不守信用,反倒成为了车夫们中的一份子,末路鬼又何止他一个,为社会所欺的又何止他一个呢。

  祥子的故事不会是最后一个,活着,对于某一部分群体来说,依旧需要花光所有的力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骆驼祥子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