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书》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书》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26 04:13: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书》经典读后感10篇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书》是一本由郭凤岭 编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4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书》读后感(一):我想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故事

  以下是读完全书后,个人的一点浅见。读书,还是一件仁者见仁的事。

  早早地读到这本书,和预期中得相比较,是有些失望的。

  首先是对于书名的失望。我不知道是出于怎样的用意,一定要将书名从九把刀的小说中脱胎出来。是商业考虑吗?个人认为,在现今、特别文艺界,我们对于“山寨”这个词有着过度的敏感抵触。既然编者选择了以时光线索顺流而下”,为何不“逆流而上”呢?如此,取以“回眸”为主题的书名,兴许更好。

  其次是对于文字的失望。由于是多人写出的多篇文章客观地说,文字质量参差不齐。就我个人来看,如果我只是想了解他人读了哪些书、因为读书做了哪些事、悟出了什么道理,那么本书无疑是佳选。但也许,不是所有读书的人都有与书刻骨铭心的故事,也不是每一个故事都引人出离、代入。如果以故事作引,对书本的通感随之抛砖引玉重点在后而不在前,显然更好。

  基于这样的鉴赏角度,有不少珠玉始露光芒

  首推《那一夜,我们读几米》。没有曲折的故事,甚至没有一条清晰的时光轨迹线,但其间作者爱情孤独成长感悟无所不包而且很是精到,缺乏相当阅历与感悟力的人是决计做不到的。不仅仅文章本身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文字本身也很值得琢磨、回味。这是我在其他作者的文字上感受不到的。

  其次有《还读不读童话》。从孩童成人,作者对于童话的看法单纯喜欢变为辩证的思考。到底怎样的世界才是好的世界?还读不读童话?引人深思

  还有《我放手离开的爱情》,喜欢这篇可能更多的是因为它更像是出现在茫茫“书事”里的“花事”,有盛放,有枯萎。有一点惊艳

  其他如《在晨光中涤荡尘怀》《不朽父子情》《爱恨梁羽生》等等,都算得上佳作,不一一列举了。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与书有关的故事书,它的确激起了我对未读书目的兴趣——也许已飨编者初衷,只是我想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故事……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书》读后感(二):两种身份

  前几天,接到书的编者发来的讯息,说希望我为这本新书《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书》写点东西,没忍住哑然失笑了。似乎不太合适吧?我问他。因为我有一篇文章也被选入了这个评论集了,名字就出现在目录里那三十多个作者的大名当中,成为他们中(作者)的一员。自己评自己写的书,哦,是一小部分的书,这到底是为了说明我很“厉害”还是讽刺我的“万能”?

  也许你们会说我敏感了,都是文字嘛,写出来自然就是好的,为什么我如此在乎?如此纠结?也许是因为我有自知之明吧,自从从事写作以来,我就很识相地认识到文字是不平等的,我只是书评人,是评论者中的一员,且属于不太高级的那种。可能是我自己妄自菲薄了,太过仰慕作者,特别是虚构文学的作者,这是一种纯粹创造性劳动,和发明家差不多,又像魔术师。即便当我已经看了非常非常多不怎么样的作品,也写过不少比较严肃批评文字。作为文字工作者,虽然我不怎么样,但我知道写作辛苦,至少不如外表或被别人认为的那样光鲜尊重同行是应该的,如果他们把我当成同行的话。

  说到这里,想起一件事。有一段时间,我准备把自己多年来存着的稿子修改整理,希望能编选成册,出版。结果当然是没有结果。出版社连给个回复机会都不给。千方百计找到个熟识的编辑,才得知,这样的书完全没有出版价值,作者没名是意料之中的,让我震惊的是该编辑认为书评本身就如新闻一般一出来就是过时的了。我深受打击,在家闷了好几天,找茬和所有家人发了脾气,幸好最后得知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书》的出版消息,没成为作者,成为作者之一也好,算个慰藉吧。

  我受打击是因为首先我的价值被连根否定了,把书评和新闻等同起来,新书宣传期一过书评就成了过期新闻,没用了。我知道原因,人都认为书评是个副产品,它是依附于作品的,那么书评人就是依附于作者的,没有作者就没有书评人,没有作品书评人就没饭吃,敢情书人和寄生虫就没啥区别了。其次,听了这话,我脑子里的很多往事被勾起来了,其中不少和作者对我的指责和不屑有关。这些指责包括,认为我没有认真读他们的作品,把他们写作的意思理解错了,片面猜测了他们的写作意图,等等等等。总之是因为我没有忠实地当他们的传声筒。估计他们的心态是,指着你给他们做宣传,又不过把你当个二传手,你只是他们向读者推广作品的媒介,你能有什么翻天的本事,孙悟空能翻过如来佛的手掌心吗?

  知道最变态的人的心态是什么吗?就是我这样的。一方面热爱写作,也热写评论文章,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写的东西贱,至少被别人认为下贱。一方面我崇拜着作者,认为他们的劳动有价值,一方面又不甘于被作者瞧不上,觉得这是奇耻大辱。有句话说得好,要么你就流芳百世,要么就遗臭万年,你不能不香不臭不好不坏。要么你向前狂奔,要么就躺下来休息,你不能蹲着。我现在就是蹲着。蹲着的人是不会上下通气的。 果真,就在这不通气儿的当,我同时变成作者和评者了,矛盾最终指向了我自己。当我审视这两种身份的时候,我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评论他们,或者给他们下定义。也许,以后我会写小说,真的,我连笔名都想好了。这个笔名一定要让所有人都不认识我,不知道我有当过“书评人”的“污点”。可是,幻想虽然美好现实却是残酷的。我热爱当书评人,热爱做文本分析,热爱对别人的文章指指点点,报以最真诚表扬和批评,提出最中肯意见。我抱着最大的热情却破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以此来观照我自己,乐此不疲。即便我成了这本书的作者,但我的身份仍然是书评人,我仍然在解读作品,我还有众多作者偶像呢,比如鲁迅,谷崎一郎,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我可以昂首挺胸地大声向全世界宣布姐姐我就是他们的粉丝你想怎么样?!

  要找到一个终生的事业容易不是吗?

  想起以往的种种无奈,和眉间似有似乎的皱纹。要知道我皱眉是很难看的,不要说没有西施捧心的娇弱,连东施效颦的痴心体现不出来,它只能如实地表现出它应该有且仅有的苦闷突然有举起手在空中和所有人言和的冲动,即便所有人只是所有的空气。人要学着解放自己。拿到样书的那天,书是寄到我工作学校的。两个同事,一个是体育老师,一个是数学老师,兴奋地拿走了其中两本让我签名,我当即厚颜无耻地签了,哈哈,只要是我写的文字,有啥不好意思的?

  哎,如果我时时刻刻都能那么理直气壮就好咯……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书》读后感(三):“总得有一个精神的出口”

  “有书可读的年代,终究是幸福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书》扉页上的这句话打动了我。彼时,我刚从电影院里走出来没多久,脑子里都是冯小刚《一九四二》的场景,积郁难消。在影院隔壁的书店里,看着一架架的精神食粮忽然原谅现世不满:也许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有着种种令人不如意地方,但相比于那些朝不保夕、饿殍遍野的“一九四二”,我们毕竟还有饭可吃、有书可读,应该知足了。

  也许正是这样的知足,让《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书》里的四十多位作者打开了尘封的记忆:幼年时的安徒生、少年武侠梦、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诗经》、《红楼梦》、《第一次亲密接触》、《悟空传》、《平凡的世界》、《挪威的森林》,从时光里一一打捞起。每一个名字、每一本书都成了记忆的地标。虽然有许多书是已经一名不文的畅销书,但不管怎么说,它们曾经如此强烈地打动过我们,好像人生初恋,刻骨铭心。也许是因为这最初的心动太过强烈,我发现书中的四十多位作者,虽然人生的经历并无多少传奇,但她们如今却几乎都从事着与文字密切相关的工作。这是冥冥之中的注定,也是命运对热爱阅读者的馈赠

  对于这四十多位作者来说,生命中重要的阅读,大多源于少年时期。最懵懂年龄里,她们经由书本开始情感启蒙,用着最微妙细腻感情,去尝试理解这个世界,体验人生。书中有好几位作者都提到自己当年因为青春悸动,而喜欢上《诗经》、《红楼梦》、《挪威的森林》等书。这样的悸动,也曾经发生在我身上。当年我就曾经深深迷恋《平凡的世界》中的女主人公田晓霞,幻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有一位这样的女友

  在那些情感启蒙之外,我还曾经苦苦地寻找智识启蒙的书。“人生是什么?理想是什么?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这类似于保尔柯察金似的诘问,如今看来很幼稚,但却曾经实实在在地缠绕过许多少年的心。就像书中许多作者一样,这种迷惘困惑的苦闷,我也是通过阅读《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瓦尔登湖》来缓解的,用一位作者的话来说,就是“总得有一个精神的出口”。

  翻读这本书的时候,常常会想到自己少年时挑灯夜读,不知天高地厚的时光。也许正是因为少年时的阅读,让我有了一些行走世间勇气。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反刍当年读过的书,“让我们的精神时不时眺望一下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或许能使我们几近干涸的灵魂得到意想不到的慰藉。”于愿足矣。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书》读后感(四):编后

  2012,是个回忆之年。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开始,各种怀念风起云涌。围绕“那些年”,有好多东西值得回忆。比如书,比如电影,比如老物件。所以有了这本《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书》。

  传说中的“世界末日”日益逼近,这个时候人们反倒气定神闲,丝毫没有了几年前的那种恐慌。又或许,回忆便是人们冥冥应对世界末日的集体意识?总之,必须赋予这本书一个意义

  那些年,我们都有读过的书。在无书可读的年代里,我们曾如饥似渴。如今有书可读,而且书越来越多,我们反倒不怎么读了。正如在禁欲的年代,爱情青涩但美好,到了这个开放的年代,我们却怎么都爱不起来了。于是,不如怀念。就像怀念初恋一样,怀念那些年,我们与一本书的相遇,和相恋。

  此生未完成,总有一本书或深或浅地刻在我们的记忆里。这本书里的作者,他们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最大程度地呈现了一个时代的印记;在这个不怎么读书的年代,对那些曾经广泛影响了一个时代、承载了读书人青春与梦想的书,进行了一次盛大的回忆。这种记忆里装的不是知识,而是情绪——对于过去、对于读书、对于青春的美好情绪。

  作为一本跑题的书评,如果被当成高考作文,差不多都得打零分。但是我们看过多少零分作文,无不是才华横溢者的真知灼见。在这个书评泛滥的年代,大多数书评,都如叔本华所说,不过是书评作者“与作者和出版者结盟,助其抢夺读者的时间金钱”。我们找不到“诚实可靠的,无法被贿赂收买,兼备稀有的知识和更加稀有的判断力”的书评执笔者,但总能找到“诚实、可靠”的阅读记忆。不诚实的书评是欺骗读者,不诚实的记忆,欺骗的是自己。幸运的是,这本书的四十多位作者,都很诚实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这四十多位作者的文章在书中的排序,主要是根据他们“那些年”所读之书成书或初版(中文版)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因为记忆总要有个逻辑,时间之河缓缓流淌,我们或顺流而下,或逆流而上。——姑且顺流而下,一一尝透。

  编者在约稿函中这样说过:我们采用您的文章的前提是,读完您关于一本书的阅读记忆,我们能有所触动,并且假如我们没读过您所提到的那本书,也能够对它产生强烈的阅读冲动,至于有没有触动和冲动,我们绝对不会触动了装没触动,冲动了装没冲动。

  现在,我终于可以说:我触动了,也冲动了。在编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被一种强烈的情绪所感染:阅读,原来可以如此美好

  编者

  2012年8月6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