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质性研究访谈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质性研究访谈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27 05:42: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质性研究访谈读后感精选10篇

  《质性研究访谈》是一本由斯丹纳•苛费尔 / 斯文•布林克曼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6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质性研究访谈》读后感(一):一本可读性很强的研究指南

  刚接触这本书的时候,它一开始就给了我很大的冲击。首先,最大的冲击来自对待科学研究的看法学习了多年的心理学,深受实证主义科学观的熏陶,让我几乎把可证伪、可重复这些条件当成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当批判理论、建构主义这类概念进入我原先对科学的认知图式时,着实难以接受

  随着对这本书的深入,对质性研究的了解,我逐渐看到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不足,那就是实证研究中所测量的真是我们想要的吗?真正能够推广生活中吗?

  还是继续学习中……

  为了最大限度利用这本书,建议大家在阅读过程中,带着自己的研究兴趣根据书中提供的指导具体思索回答有关这一主题在各个阶段解决问题。这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研究指南。

  《质性研究访谈》读后感(二):陈向明推荐

  在悖论前行

  ——质性研究者应有的担当

  凡是自己亲手做过质性研究的人都知道,这不但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充满了悖论的过程。在各种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悖论中,下面三个让我最为纠结:(1)学习的悖论;如何学做质性研究?(2)理解的悖论;如何阐释研究现象?(3)身份的悖论;质性研究者是做什么的?我对这三个悖论有一些思考但很难去想清楚,而它们都可以结合本书所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加以讨论和探究。

  在我看来,质性研究是一种需要研究者自己切身去体悟的活动,不可能教师语言直接“教”会(学不能被教);也不可能只通过阅读书本而“学”会,必须自己亲手“做”才能有所感悟(做不能被学)。“好”的质性研究者有很多缄默的、无法言表的、身体化的知识,这些知识需要在反复的操练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得到唤醒、锤炼、生成和升华。如果有一个研究团队,有“师傅”的点拨和示范,有同伴行动中的反思和相互映照,新手们的进步应该会更加迅捷、更加扎实

  对于学习质性研究来讲,虽然听讲座和读教科书常用处不大,但是只有实践经验也是不够的,还需要培养自己对“好”的研究的品味和鉴赏力。这犹如品茶,如果让你经常喝好茶,过了一段时间你再喝质量差的茶,自然会品尝出其中的优劣。这种鉴赏能力整体性的、体悟的,融合了人的各种感觉知觉理性(包括直觉洞察力审美能力),无法通过条分缕析加以切割并进行训练。通过阅读“伟大作品”,研究者能够培养出对“伟大事物”的敬畏之心、鉴赏之力和效仿之法。在自己长期亲力亲为的过程中,如果研究者不仅对自己的研究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批判,而且不断比较和品味这些“伟大作品”的奥妙,定会对这种研究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和领悟

  由于质性研究需要研究者投入自己的全身心,去倾听、去理解、去积极地建构知识,甚至研究者需要“学习去掉”(un-lean)自己一些固有的习性,进入所必需的心态体态。例如,在质性访谈中,研究者需要学会用“心”去倾听,在情感上积极地回应在理智上深入地追问,才有可能形成对问题新的认识,进而建构新的知识。研究者有自己关心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需要聚焦,但在聚焦的同时能否保证足够开放(focused but open),让受访者的关切声音能够被听到——这显然是质性访谈的一大要义。

  这里所谓“学习的悖论”在于:“学习”似乎暗含着存在一些一定之规,而且这些规则是可以被“学”到、被练“习”、被“习”得的。然而,来自质性研究的实地经验又提示我们:这是一种态度决定行动、艺术大于技术的活动,研究者的整体素质决定了研究的质量。具体的访谈技巧可以被分解、被命名、被训练、被熟练,但是一个“成功的”访谈并不在于(或者说不根本在于)这些技巧的完美展现,而更加在于研究者是否真的在意对面那个人,是否真的对他/她的故事感兴趣,是否真的对自己的研究问题有探究热情,是否希望与对方一起建构新的知识。因此,这里的“学习”是关系性的、建构的、情境化的。学做质性研究需要一种比传统的学习更加开放的态度灵活的心态,以及回应性的(responsive)行动。

  与此相关的第二个悖论涉及理解和阐释:质性研究者如何对研究现象做出适切并有效的理解和阐释?如果套用我国古代文人有关“格物致知”的议题,我们到底是应该先致知再格物,还是先格物再致知?在这个问题上,朱程的理学与王阳明的心学一直存在争议。如果追溯西方的学术传统,这涉及“知识是什么?”“知识来自哪里?”“如何获得知识?”等重要的知识论问题。两千多年来,理性论与经验论之间无休止的争辩反映的也就是这个悖论。如果我们从事过长期、系统严谨的质性研究,就会发现,如果我们的脑子完全没有“知”,是无法格“物”的。扎根理论需要研究者有自己的理论“格”子,否则无论如何在资料中“扎”,也是扎不出理论的。反之亦然,如果我们死死地抱住自己已有的“知”,不到现场去格“物”,或者只是用自己的“知”去生搬硬套“物”,那么也是无法获得新“知”的。

  因此,在质性研究中,有经验的研究者实际上是在自己的经验型知识、前人的理论以及自己在实地收集到的原始资料之间不断互动。“理解依赖于一定程度的前见”(加达默尔),研究者必须利用自己的前见,才能理解所研究的现象。如果我们一定认为前见具有“主观性”(虽然这种“主观性”已经通过人类社会共识合法化为“客观”的社会现实),质性研究者需要“客观地”运用自己的“主观性”,并对这种主观性与客观性各自的运作以及之间的互动关系保持不断的反思。

  在质性访谈中,理解的悖论反映在:访谈者如何能够真正“理解”受访者?访谈者有自己的研究问题,而访谈者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有自己的前见,或至少对这个问题域有自己关切的内容,并认为这类问题非常重要。在与受访者交谈的过程中,他/她必须在倾听对方(本土概念、命名方式生活世界)与牢记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之间保持平衡。无论是在停顿、重述还是追问时,他/她都在有意识引导对方往自己感兴趣的路上走。而受访者之所以接受访谈,通常也有他们自己的筹划(agenda)和希冀。在大部分时候,他们有自己的故事需要倾诉,他们希望被听到、被理解、被表达。而很多时候,他们有与访谈者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意义系统、不同的文化习俗和社会现实。

  在质性访谈中,不同的参与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知”。当他们面对同样的“物”时,他们“格”的方式和视角可能是不一样的,他们所“致”的“知”也可能是有差别的。如果访谈者处于强势地位,他/她的“知”很容易占据上风,他/她所“格物”的方式也会受到其“知”的主宰。无论如何,访谈者所获得的研究结果虽然主要来自受访者(或者说基于受访者所提供的一手资料),但是研究结果报告的总是访谈者有关受访者“故事”的“故事”——这是一个重构和再阐释的过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际理解是一件多么困难事情,质性访谈中“格物致知”这一悖论的解决难度可见一斑

  上述有关理解和阐释的讨论自然地将我引向第三个悖论:质性研究者到底是做什么的?这涉及质性研究者的角色定位问题。本书的作者使用了两个生动比喻来指代质性研究者的职责矿工旅行者。他们都希望了解和理解社会现实,也都希望追求真理。但是,相比而言,前者是一个知识探究者,知识被认为是客观存在的,类似丰富的矿藏,等待着“矿工”去挖掘;而后者是一个知识建构者,类似于旅行者,通过在旅途中不断与人交谈和询问,以形成自己此时此地的见闻和见地。从研究范式来看,矿工可以被认为是一位后实证主义者,希望通过严谨、系统的程序方法,挖到宝贵的、早已“存在在那里”的“金子”;而旅行者是一位建构主义者,在特定的社会和历史情境下、在与人交往的关系中形成新的知识。

  根据本书作者的介绍,在后现代主义的认识论中,认知的客体并不是一个个独立孤岛,而是一个“关系的结构体”(利奥塔)。知识的核心是关系,而不是个体。知识既不存在于个体之内,也不独立于世界之外,而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世界的关系之中。“一个人实际上就是一个关系网络”(梅洛•庞蒂)。从本书作者颇费篇幅介绍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来看,显然更加青睐质性研究者作为旅行者的角色定位。然而,人类从来就有对确定性的寻求之需要,否则无法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因此,在“客观的”知识与建构的知识之间,我们不仅再次遭遇到“理解的悖论”,而且在求“知”的过程中不得不不断反问自己:我的角色和职责到底是什么?我能够做什么?我怎么知道我做到了我希望做到的?我怎么知道我获得的知识是“真实”、“可靠”、“可信”的?

  除了上述后实证主义和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本书作者还介绍了质性访谈中实用主义的哲学取向。根据实用主义的观点,语言和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复制,而是一种应对变化着的事物的方法。因此,研究应该更加强调实践的首要地位以及理论的实用价值。“我们应该将知识视为一种会话事件或社会实践事件,而不是试图做镜面的反映”(罗蒂)。正因为此,本书的作者针对质性访谈的性质提出了三个贯穿全书的重要观点:质性访谈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是一种知识的社会形成过程,而且是一种社会实践。

  人类的互动社会和历史本身就是由人类自己创造的,人类将自己主观化的习惯通过社会化过程而成为客观化的习俗,然后又经由人类一代新人通过主观化而习得。访谈这一实践(事件)不仅社会性地建构了我们的现实,而它同时也就是社会现实的一部分。因此,访谈者不仅仅应该了解有关访谈的理论、原则和别人的做法(如阅读本书),而应该采取“实践优先”的立场,学会在自己做访谈的现场关注如下一些问题:双方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历史大背景中?自己与对方建立了或正在发展出一种什么样的研究关系(权力关系、伦理道德问题)?对方所表达的话语在其日常生活世界中占据什么位置?研究结果对双方而言具有什么实用价值?访谈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对双方的社会行动乃至人生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

  通读这本《质性研究访谈》,我感觉,这是一本质量非常高的有关质性访谈的书籍。它不仅包含了作者多年累积的访谈经验,包含访谈的规划、访谈的实施分析访谈资料的方法、提升访谈品质途径等,而且细致地讨论了访谈会遇到的种种处境特别是有关知识创造和研究伦理等议题。作者对西方质性研究访谈传统的追溯和评议不仅让我耳目一新,而且令我佩服作者对不同学科发展史之熟悉和灵活运用的能力。通过阅读本书,我对下列大家的思想和研究均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苏格拉底的认知逻辑论证、弗洛伊德的深度精神分析、皮亚杰的临床访谈、梅洛•庞蒂的感知现象学、舒尔茨的社会世界现象学、加达默尔的阐释学、罗杰斯的非指导性访谈、布迪厄的批判性质问、霍桑实验、伯格和卢克曼的现实的社会建构、加芬格的人种志方法学等。以前对这些思想和研究多少有些了解,但在质性访谈这么一个具体的议题下同时将其结成一个有相互关系的网络,倒是一件十分奇妙的事情。

  相信任何对质性研究(特别是质性访谈)感兴趣,对别人的故事有好奇心,有志对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有更加新奇深刻体验的人,都会从这本书的阅读和使用(做)中受益。

  陈向明

  哈佛大学教育博士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导

  《质性研究访谈》读后感(三):风笑天推荐序

  作为基本工具的质性访谈

  访谈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互动行为,同时也是社会研究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和技术。特别是对于从事质性研究的研究者来说,访谈的方法与参与观察法、话语分析法一起,构成了他们在研究中最常使用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质性研究者经常采用访谈方法去收集人们行为、态度方面详细、生动的信息,用来描述社会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他们也通过访谈研究来探索人们各种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增强对社会世界的现象及其本质的理解。

  作为一种与社会调查研究中所采用的结构式访谈有很大差别的访谈方式,本书所介绍的质性访谈(有时也被称作“深度访谈”、“无结构访谈”、“自由访谈”等)是一种灵活性更大、对访谈者要求更高,并且所涉及到的技术、技巧和方法问题也更多的访谈方式。在这种方式中,访谈者(研究者)本人就是研究的工具,在这种看似与日常社会生活中人们相互之间的口头交流十分接近的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围绕心中的目标,提出各种问题,聆听受访者的述说,一步步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了解。而访谈过程中的方向引导、内容控制,都要在访谈者访谈技巧的帮助下,流畅地、不为受访者察觉地一步步地深入和展开。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思考也常常在与受访者的交谈中擦出火花。 质性访谈正是依靠其自身的这些优势开始越来越多地成为社会研究者在研究中采用的方法。除了一般性地收集人们的行为、态度、认知等方面的生动资料外,质性访谈更是研究者在扎根理论的建构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于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从事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学科研究的广大研究者、教师、研究生来说,认真了解并努力掌握访谈研究的方法,既是作为研究者的一种基本功,也是一条研究社会现象的成功途径。

  作为一本专门介绍质性访谈研究方法的著作,《质性研究访谈》的作者从三个不同的层面很好地向读者介绍了访谈方法。首先,作者从认识论以及哲学基础的层面,清楚地概述了适用于访谈研究所产生知识的现象学、诠释学的观点以及叙事和推论方法;其次,作者将访谈看做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研究技术,强调了访谈研究者应掌握的技术能力;最后,作者将访谈研究视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强调了要将访谈研究置于社会政治背景中,同时还要注意访谈实践在伦理方面的问题。

  本书以一项具体的访谈研究为例,一步一步地介绍了访谈调查的概念化、访谈设计、访谈情境和各种不同的访谈形式,将口头的访谈互动转录为书面的文本资料,以及多种用于分析访谈文本资料的工具,直到访谈结果的验证和访谈研究报告的写作等多方面内容,涵盖了访谈研究的整个过程。这种方式为从事访谈研究的新手提供了很好的关于“如何做”访谈研究的实际指导,十分便于初学者学习和使用。此外,书中不仅列举大量实例详细介绍了各种访谈的技术和技巧,同时还特别对访谈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以及访谈研究的伦理问题等等进行了探讨。因此,《质性研究访谈》不仅可以帮助初学者熟悉和了解访谈研究的基本技能,同时也可以帮助有一定基础的研究者从更高的层面来认识和把握访谈研究的方法。作为一名社会研究者,我十分高兴地向广大读者,特别是向社会研究人员推荐此书,希望这本著作在大家的研究实践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风笑天

  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

  2012年8月31日

  《质性研究访谈》读后感(四):侯玉波推荐序

  科学的访谈,是质性研究的基础

  访谈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和问卷法一起构成调查法的基础,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比较耗时,用访谈法收集研究数据往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所以在追求量化指标的时代,这种方法并没有得到研究者的青睐。

  随着质性研究的兴起,访谈法的重要性才日益显露出来。与以往注重量化数据的研究相比,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探讨一个缺乏明确理论框架的问题显得更加有必要。当研究者对一个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同时又没有理论指导时,就必须采用质性研究。而科学的访谈是质性研究的基础,本书就对质性研究访谈法进行了系统而又实用的介绍。

  《质性研究访谈》的两位作者Steinar Kvale和Svend Brinkmann在质性研究访谈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可惜前者现在已不在人世。我们现在读他的书,不仅能够掌握他所倡导的方法,而且也是对他最好的纪念。在书中,访谈不仅被看做是一种技术,而且也被看做是一种社会实践,通过这样的一种实践,可以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所研究的问题。

  本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念与基本理论。在这一部分,作者用四章的内容介绍了和质性研究访谈有关的概念,不仅区分了研究性访谈与哲学对话以及治疗性访谈的不同,而且还从认识论和伦理方面对有关概念做了进一步的分析。这一部分可以看做是质性研究访谈的基础。第二部分是本书的重点,作者用十二章的篇幅详细地介绍了质性研究访谈的具体步骤和技术细节,从确定主题到正式访谈的整个过程,以及对访谈内容的加工建构和会话的语言等都作了详细说明。对一个想用这种技术的人而言,可谓是细致到家了。

  译者在翻译这本书的时候基本上保留了原书的风格,由于是一本学术性较强的书籍,所以很难做到通俗易懂。希望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能够原谅一些小小的不足。相信大家能够从这本书中学到质性研究访谈的真谛,从而使我们的研究能真正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侯玉波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2012年9月1日于北大静园三院

  《质性研究访谈》读后感(五):金盛华推荐序

  知其然,何知其所以然?

  科学研究最容易发生的错误,是简单地用表面现象推导有关命题和建构相关知识体系。“知其然,何知其所以然?”一直困扰着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对于研究复杂人类行为的心理学而言,找到一种透过各种表面行为方式揭示行为背后本质的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近年来,质性研究方法作为深入揭示行为本质的研究路径,在心理学、管理学及教育学等领域受到高度重视,并成为研究者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作为一种系统深入的研究方法,具体操作的契入点是传统的访谈方法。但是,质性研究的访谈不同于通常的访谈方法。通常的访谈多用作调查或问卷方法的弥补方法使用,用以补充信息或作焦点深入,而质性研究的访谈是研究性访谈,在整个研究的理论观念形成、研究工具开发、假设的生成和得出研究结论等方面,都始终贯穿访谈工作。访谈不只是搜集数据的方式,而且用于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乃至提出系统理论。

  范丽恒博士翻译的《质性研究访谈》一书,不是刻板地传授“研究方法”,而是将看似难以驾驭的质性访谈研究的相关理论、步骤和技术用通俗化、简约化、具体化的语言进行了系统介绍,具有良好的启发性。在结构上,全书先纵览了访谈研究的全貌,对质性研究进行简要而全面的论述。这不仅能够帮助读者理解质性研究方法,也能帮助打开思路,了解调查法中的多种可能性。本书的第一部分是涉及质性研究访谈的概念性议题,尤其是与认识论和伦理学相关的议题;第二部分则详细介绍了质性访谈的具体步骤和所涉及的具体工作。

  在写作上,本书作者Steinar Kvale和Svend Brinkmann擅长用简单明了的方式呈现复杂的学术信息,引导读者去了解在社会研究中使用的研究性访谈技术,为试图熟悉这个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清晰的、循序渐进的指导。书中提供的论文、研究报告案例,为读者展现了一个质性研究由零碎的思想火花到最终形成鸿篇巨著的系统过程。

  由于研究性访谈是一种现场工作,在访谈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及时的反馈和调整就变得非常必要。正如作者指出的,研究性访谈的重点是过程控制。有效的过程控制直接影响到访谈结果的信度与效度。为此本书专门开辟了一章,探讨质性研究中的信效度问题。书中附加的学习任务部分,也为初学者提供了大量练习,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系统地进入这一方法并提高实际进行质性研究访谈的技能。

  质性研究是一种融合了理论、方法、标准写作方式,以及研究者、被研究者、读者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科学范式,是研究社会当前状况的必要工具。没有质性研究,则大部分学术研究将无法捕捉社会当下状况,使科学认知总处于滞后于社会现实的状况。应该说明的是,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二者并没有本质的优劣之分,区别只在于问题的适用性。量化研究在认知心理学、生物心理学、脑神经科学方面积累了大量发现和有价值的科学资料,但若涉及到社会实际问题的层面、个人真实心态的层面,质性研究正逐渐凸显出它的优势。

  心理学的挑战是必须研究一些测量学方法难于把握本质的问题,如态度、心理过程、情绪反应、思维加工等,将人的心理放回到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开展研究,显然是我们必走的道路,而社会心理学在这方面的需求更为鲜明。

  好书在于开卷有益。虽然质性研究方法近年来逐渐为大家所熟悉,但是,相当一部分研究者对于这一方法处于现学现卖的状况。在这种背景下,本书就有了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金盛华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导

  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及社会心理学分会会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