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照片中的世界史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照片中的世界史的读后感10篇

2018-08-31 05:24: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照片中的世界史的读后感10篇

  《照片中的世界史》是一本由大英百科全书公司& 盖蒂图片著作全城出版社出版的536图书,本书定价:568.00元,页数:2012-10-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照片中的世界史》读后感(一):镜头里的世界史:图册版的《大英百科全书

  十九世纪中叶,相机诞生,从最初需长达三十分钟时间曝光的粗陋相机,发展到现在轻薄成像效果好的数码相机,摄影和相机改变人类记录历史习惯,也让我们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开始变得更为客观真实

  谈及历史,图书扮演着主要的记录历史的功能,其中不乏经典巨著,而最不能被忽略的则是《大英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及其出版商大英百科全书公司,该公司是史料教育方面先驱,在两个多世纪以来都广为人知。其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也是最权威的百科全书,是世界三大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大英百科全书、科利尔百科全书)之一。

  2009年初,大英百科全书公司与全球最大的图片社Getty Images强强联合,秉持“用照片还原真实历史,记录人类文明”的出版理念,共同编撰出版《照片中的世界史》(英文书名:《History of the World in Photographs: 1850 to the Present》)一书。全书收录2000张珍贵照片和6000个历史词条解释,堪称图册版的《大英百科全书》;金城出版社斥巨资将该书引进国内,将为读者呈现最华丽的人类近现代史视觉之旅。

  书中所载历史始于1850年,广博的史实与照片记载了人类大约150年的发展历程。通过富有戏剧性的照片与独创性的时间轴,《照片中的世界史》不仅从横向囊括了历史的全貌,也从纵深方向提供了关键人物地点和时间的相关信息。本书以每十年为一个阶段,书中6000个位于时间轴上的条目都是从《大英百科全书》中收录的历年历史事件中筛选出来的,分为以下几大类:科技医学工业宗教哲学与教育;历史与政治商业贸易;日常生活社会;以及艺术。此外,还有以十年为阶段分别挑选出的共300件引人瞩目探索发现,以及细节翔实而妙趣横生的事件。来自于Getty Images图片社的独一无二的上千张照片、绘画和图片增加了书中相关文章的权威性。

  相信历史史料方面值得信赖的两大权机构合作的这部特别著作,可以帮你易如反掌地知悉世界历史。

  《照片中的世界史》读后感(二):镜头捕猎真相

  曾经有个老掉牙问题,如果你不幸困在荒岛上,虽然凭借出色的野外生存本领得以不愁温饱,却无人交谈,也没有任何外界信息来源,那么,现在给你选择权,让你随身带一本书进入这个困境之中,你会选择哪一本?或许,这本有关世界史的照片书,将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有些偏执的人来说,“无图无真相”是一句至理明言。或许他们的历史,是自照片发明之后,才开始纪元的。他们或许是对的。在照相机发明之前,谁能说服我那些油画上的人,真是那种模样?谁能向我传递惊心动魄的瞬间到底是什么感觉?一切都只能通过文字描述图画再现这种不可靠途径传播,只能通过受众想象来再现。所以,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你们尚且无法向他们传递眼前看到的真相,还思考个什么劲,交流个什么劲啊?

  照相机的发明,让世界变得具象和真实起来。我们能“亲眼”看到威廉一世皇帝严峻表情、普鲁士炮兵和步兵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上游行,能瞻仰柴可夫斯基和柯南道尔的面孔,能端详世界上第一台摩托车汽车飞机,能感受阿姆斯特朗登月的那一个无法复制的历史瞬间。镜头捕猎下那些时刻,如同将无法停止的洪流暂时切断,保存下一个又一个横断的切片,供后来者参与进去,感同身受

  在这个意义上,照片记录下的历史,第一次将历史从黄卷枯灯的卷轴中释放出来,从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垄断解脱出来。任何一个普通人,不需要懂得古今中外的语言,也不需要痛下苦功细读文献,就可以通过一幅又一幅的照片,迅速身处于历史瞬间之中。在这一点上,老照片和博物馆所保存的文物一样,只要简单解读和标识,就可以为普通人打开通向过往时空之窗。这对历史学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影响。从这一刻开始,历史不再是王侯将相、才子佳人的的专利,不再是仅仅读来“用于知兴衰、明是非、察得失”的资治通鉴。历史所描述的对象,也不再仅仅是朝代更迭,而更多地将视野转向普通人的生活变迁——原因很简单:随着市民社会的兴起,普通市民对于“自我”的重视程度大大超越以往,不再满足欣赏大人老爷”或“宫廷政治”这些与自己有着相当距离故事。二则是普通人开始成为历史的欣赏者和消费者,他们对于其他时空内与自己身份相似裁缝、铁匠、面包师、上班族日常的衣食住行兴趣,往往大过于对美国某任总统、英国某位亲王、德国某位经济学家的兴趣。20世纪后,社会史、风俗史、生活史这些过去“不入流”的、“记录普通人的生活”的历史学派,开始成为史学发展最为强劲动力,并非没有照片的功劳

  这既是开创时代的,又是革命性的——从此对于历史的解读,不再完全受制于成王败寇的铁律。照片尽管可以修改,但其修改之前的原版或许早已流传出去,修改之后的痕迹总会出卖那些刻意改写历史者的苦心。尽管当代史家仍然在说,“历史如同一个任由打扮小姑娘”,但是相比照片出现之前的时代而言,照片和数十年后发明的影像一样,让捏造假相、篡改事实变得困难许多。这对于喉舌文人和御用史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他们不再那么轻易制造生产定论”。而且,即使历史暂时性地被人更改或扭曲,但是凭借不同视角、不同拍摄者、不同保管者所流传的照片,真相总会有大白于天下时候权力者血腥的胜利不再万无一失,而含冤者坚信的正义也终有重见天日机会

  老舍曾经就照片的功能有过颇为有趣说法。家中来客时,“遇上两位话不投缘,而屡有冲突起来的危险客人相片本子——顶好是有两本——真是无价之宝。一看两位的眼神不对,你应当很自然的一人递给一本。他们正在,比如说,为袁世凯是否伟人而要瞪眼的时候,你把大少爷生在福州,和二小姐已经定婚的照片翻开,指示给他们……而袁世凯或者不成为问题了。”这说法或许戏谑,却多少有道理。隔了照片——特别是黑白照片——去看历史,人心愤怒伤感冲动,多多少少让位于时光磨砺之后的平静。希特勒和斯大林、3K党和马丁•路德•金、英•甘地和锡克族人……这些曾经水火不容名字,可以在这部照片世界史的某一页里和平共处。历史在这里显示了一种相忘于江湖魅力和淡然。而照片中的那些喜怒哀乐,也将在这样的平淡中显现出分外的珍贵。

  《照片中的世界史》读后感(三):搜集照片即是搜集世界

  搜集照片即是搜集世界。

  能够很好诠释这句摄影界格言的,非这部《照片中的世界史》莫属。我们习惯了以阅读文字的方式了解历史,下意识中,文字代表了一个秩序井然的世界。文字的书写中有逻辑,有史实,有考据,有演绎,有论证,用文字还原的历史,清晰明了。但是文字的历史也遭到了不少的质疑,因为文字中的历史最多是一种叙事。我们发生的历史纷纭多变,杂乱无序,从无序中抽离出历史的各种叙述门类,只是为了我们认识上的方便,谈不上还原。但是照片之中的历史则不然,我们相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记录下来文字的反而保持了一种怀疑。在读图时代里,一张照片所引发的震撼效果,比文字要来得深刻。而由一张张照片所拼凑出来的世界史,无疑于把那些断裂的时间线,碎片化的空间,重新组合成了一个完整栩栩如生的世界。

  当然,照片所产生的效果,绝非我以上文字说的这么简单。《照片中的世界史》选取的历史阶段是从1850年至2008年,以每十年为一个阶段,通过那些极富冲击力的照片,结合简练的文字介绍,选取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事件,以及那些引人瞩目的探索发现等,几乎涵盖了人类历史所有的面向,很好地诠释了人类文明发展中的进与退。之所以选取1850年作为开端,了解摄影史的人自然明白,1839年,法国画家达盖尔发明了他的银版摄影法,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摄影起初只是一种功能性的记录装置。1840年画家保罗•德拉罗什第一次看到达盖尔拍摄的照片时说:“从现在起绘画已经死了!”当然,现在我们可以有理由说德拉罗什的话说错了,摄影虽然愈加普遍大众化,绘画也没有死,摄影与绘画之间反而存在一种吊诡的共生关系。早期的摄影极力模仿绘画,在绘画的求真的方面超越了自身。而从这部厚实的照片组成的世界史中,我们也看到了一幅幅精美的绘画作品——以照片的形式存在,以书籍编年史的形式流传。

  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里说:“数十年来,书籍一直是整理(且通常是缩小)照片最有影响力的方式,从而如果不能确保它们不朽,也确保它们长寿——照片是脆弱物件容易损毁或丢失——以及确保它们有更广泛的阅读者。很明显,书籍中的照片,是影像的影像。”书籍中的照片,是对影像的模仿与复制,它保存在书籍中方式,代表了不同的意义。每一张照片在书籍中不仅代表了历史上的一个瞬间,也代表了历史的复活,隐含了意义的丛生。在《照片中的世界史》中,我们在同一页面上看到同一时期,不同国度,不同的时空中,共同存在的人与事物。仿佛死去的历史具有了共生性

  注视着这些不同的照片,随便翻开一页仔细观看,左上页是德国犹太诗人保罗•策兰的肖像照,上面的文字说明中说,1952年策兰的《死亡赋格曲》在德国发表,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死亡是来自德国的大师,他的眼睛蓝色的。”左页的右下角是诗人狄兰•托马斯和小说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肖像照,1952年,托马斯出版了诗集,1953年去世,文字说他“在最后的数年时光中几乎是手不释卷”;而在同一年,奥康纳出版了她的长篇小说《智血》,照片的文字说明中评价她是“以为深具诙谐感和天主教信仰的南方哥特式小说作家”。在右页的下方是贝克特《等待戈多》的剧照,1952年,贝克特创作了这部荒诞剧,他也成为了被放逐的作家群体中的一员。除了这些照片,我们还看到了纽约的第一座用钢铁玻璃幕墙技术建造的利华大厦;还看到了伟大的长跑运动员埃米尔•扎托佩克在赫尔辛基奥运会上位捷克斯洛伐克赢得三枚金牌;还看到了烟雾盘旋的伦敦上空;还有在195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非洲圣人”艾伯特•史怀哲。这些已经逝去的人,并列在同一页面中,已经具有了一种超现实意味。他们超越了时空的羁绊,成为了我们注目或观看的对象,而且这种观看是不带感情色彩的观看,此刻成了历史阶段的一个序列点。

  一张照片是一张碎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演,照片的现实性意义被消解掉了,我们已经忘记了这一张张照片中有什么样的故事,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中拍摄的,摄影师是谁。但是当它们成了这部照片集的一部分后,照片的意义被重新定义和解读。维特根斯坦曾言,意义就是使用。照片亦是如此。照片在不同的场合中被观看被审视,意味着有着不同的意义。所有照片的存在和扩散正是以这种使用的方式造成了意义这个概念的腐蚀,造成了把真理瓜分为各种相对的真理。

  如果你仔细观看这部《照片中的世界史》,就会意识到,这本书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消解了阅读的重要性。在这本书中,文字的存在是照片的附庸。对很多摄影师而言,照片不需要文字的注解,因为“照片自会解说”。但是当这些杂乱无序的照片按照历史的循序严格排列的时候,文字变得必不可少。这是因为正确的文字说明给照片注入了一种新鲜活力。当照片成为了一门怀旧的艺术,一门挽歌的艺术,一门哀伤的艺术时,恰当的文字让照片从历史的博物馆中复活,仿佛那些就照片成为了当下的参照。本雅明就认为,照片底下有正确的文字说明可以“把照片从时髦摧残中挽救出来,并赋予它一种革命性的使用价值”。而我们观看、翻阅、审视、比较这些照片,不但是串联起散落的历史,也是复活我们对记忆认知

  再次引述桑塔格在《论摄影》里的话:“照片篡改世界的规模,但照片本身也被缩减、被放大、被裁剪、被修饰、被窜改、被装扮。它们衰老,被印刷常见病魔缠身;它们消失;他们变得有价值,被买卖;它们被复制。照片包装世界,自己似乎也招致被包装。”照片框定了一部分世界,世界碎片化为一张张照片。它们在相互地模仿,认真地对照,完美地复制。它们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思郁

  2012-10-11书

  照片中的世界史,1850年至2008年,大英百科全书公司编著,盖蒂图片社供图,金城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定价:568.00元

  《照片中的世界史》读后感(四):验证记忆或者填补记忆

  那位英国波普艺术家罗伊利希滕斯坦(作品前几年忽然流行起来,做成手机壳)长得很古怪,下巴线条很硬朗;

  德库宁很帅;

  一张悬赏西部逃犯Billy the Kid(熟悉佩金帕的影迷不会忘记)的招贴,写着5000美元,无论死活;

  英国殖民者戈登太帅了,对他有印象还是因为历史书一副有关他的油画——在楼梯上与苏丹起义者对峙,长得像保罗纽曼;

  一张昂山素季的照片;

  一张卢旺达种族灭绝事件的照片,在此之前我只阅读过相关文字;

  小仲马留的发型太像布朗博士了(回到未来);

  佐治亚的亚特兰大:谢尔曼大进军之后的残垣断壁,的确是触目惊心,毫不留情啊;

  可怕的早期牙医,当患者的头部被毛巾紧紧固定住之后,一颗牙齿就拔了出来,图片真的是这么恐怖,记得电影《贪婪》男主角的职业是牙医,当时是20世纪早期,牙医有了更先进的工具,包括喜剧《苍白的面孔》也是和牙医有关,好像美国对牙医从一开始就有话说;

  爱德华伯恩琼斯的照片,第二代拉斐尔前派画家,象征主义者,他的空想风格从他的照片中可以略窥一斑;

  王尔德与道格拉斯的摆拍,从照片看,王尔德迷恋道格拉斯是有充分理由的(道格拉斯gay气十足);

  劳特雷克与红磨坊老板合影,站立的,终于可以量化劳特雷克的身高了;

  会有更新。

  《照片中的世界史》读后感(五):历史的映像观看之道

  人类历史最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来记载和传接?不同媒介呈现的历史之像会有怎样的异同?借助摄影术的力量,《照片中的世界》一书将1850年至2008年近150年的2000多幅全球性大事的真实照片连缀在一起,集结而成的聚合力生成了某种叫人无法呼吸的沉压感,这是生命、想象、记忆均无法承载之重,又岂是一本厚达500多页的大书的重量的数倍可以算计?

  它简直无法用重量来衡算,因为它与浩大的人类历史和文明有关,因此,使得每一个凡夫俗子在面对它们时愈发感知到自己的柔弱和渺小。人类前行的每一步都与自己有关,然而你却只是历史车轮碾压过的凹痕里的一粒微尘。甚至,你只能沦为一个旁观者。这些由“大事”组成的历史,似乎只与那些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等有关,这些伟大的生命用他们的智慧左右着人类的命运——每一次重大事件、重要发明、重要决定、重要的智慧闪光时刻等均被照相机捕捉下来,成为“铁证”,直到今天,我们在重阅这些的人类的关键时分的时候仍然心潮澎湃,灵魂遭遇最强等级的震颤。并且,更为吊诡的是,这些貌似毫无关联的单幅照片被以编年体的体例编辑在一起的时候,竟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似乎它们彼此间也有某种莫名的逻辑性,共同组合出了史诗般的歌咏。

  1851年,英国人阿切尔发明了“湿版摄影术”——具体来讲,这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成为现代摄影术的开端。这门艺术形态的诞生,可以说与其先祖“绘画”密切相连:绘画孕育着摄影的萌芽,催生出后者的问世,然而,摄影书的横空出世,最大程度地颠覆了绘画技艺那强调朦胧的遮掩美感,于是,以强调真实捕捉的摄影迅速取代了绘画的社会功能,不可避免地成为再现世界、反映现实的主要媒介,比如,以“真实性”和“客观性”为第一要义的战争新闻现场,摄影所带来的视觉和心灵的强烈冲击,自然是绘画无可比拟的。

  按照传播学者的比拟,媒介的功用,是在客观现实和人们的理解与脑海中架设起了一种“拟态图景”——媒介几乎是万能的,任何一件实物,都可以被其捕捉、放大、甚至是歪曲扭拧的再现从而与原有的面貌相差万里。这便是媒体和社会变迁之间的逻辑关系。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因为摄影术的诞生,使得人类在记录客观现实的能力和手段上有了质的飞跃,同样,这样带来了历史映像观看之道的革命性创新。照片——摄影术的最终成果——第一次使得关于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日后的观看、揣摩、怀想、记忆、研究、讨论、缅怀之间产生了时空的距离。我们可以不用强调在现场,事件发生的那一片刻的时间甚至可以被拉扯得无穷之远。比如,我们可以在若干年后对着发黄的老照片缅怀先人,不禁潸然泪下,抑或是在百年后看着泰坦尼克当日沉没之态的新闻摄影作品仍然忍不住连连惊呼。摄影术让我们从现场脱身,逃离时间点的严格束缚,从而进入某种线状的,而非点状的绵延。

  这些照片和它们凝固的往事不是死板一块的纪念碑,它们是时代与时代、记忆与记忆的接力棒,交接传承间,把我们的故事接续到了未知的将来。“事件——映像纪录——纸介质的记录”,在这样的媒介形态的更迭中,在一张张照片组合而成的“时间流”里,你可能不仅仅是个观看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