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解读中国经济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解读中国经济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10 18:09: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解读中国经济经典读后感10篇

  《解读中国经济》是一本由林毅夫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一):存量·比较·出路

  这是一本在午间休息时囫囵吞枣读完的书,充斥其中的经济学术语令我头疼,看完之后大概也只能记住两个概念和一种思维,让我也更了解现在的中国。

  概念一:存量需求。按照大林的解释,这是指有需求愿望并且优质服务能力的需求。这个概念在市场经济的国家里是不会有的,因为只有需求愿望和支付能力,在一般的市场经济国家里,这样的需求基本上就能得到满足。简单地说,就是市场经济国家里,人有钱也有欲望。可转念一想,中国人是不是就欲买不能、欲求不满呢?从某方面来说,因为政策、体制和社会结构的种种限制,我们确实是这样的。在三驾马车中,出口投资都乏力的时候,人家想起小三,内需了。存量需求,讲的就是中国人也有欲望,也有钱,就是因为政府或社会种种限制,搞得人家欲买不能、欲求不满了。现在老大老二都不行了,想起让老三出力了。

  概念二: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就是跟别人比,自己存在的优势。目前来说,我们还存在劳动力比较多、劳动价格比较便宜的思维层次。事实上,这些优势早就不复存在了,早就被南亚的兄弟们比下去了,现在是青黄不接的阶段。

  思维:从存量激活和比较优势里找突破。往大了说,中国的经济并非一潭死水,更不是一蹶不振,在青黄不接的阶段里,小三要给力,要激发存在外国投资、民间投资、城市优化和农村升级的消费需求,在外向型经济链的基础上,建一条完整的内需消费经济链,真正形成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局面。往不大不小说,城市发展要首先从中挖掘已存在的比较优势、整合现有资源,让不明显的优势变明显,让明显的劣势变不明显,形成城市、产业、产品自身的竞争力。往小了说,个人要发展,总不能老是想着别人来帮着你,你得自己想法子成长。同时,要知道自己路在哪里,所谓术业有专攻,自认为非此术、非此业,专攻之路遥且远,那就找到自己专攻的业吧。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二):改善需从了解开始

  我是说在豆瓣上怎么找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犹豫了一下呢---书封早撕了。

  这本书昨晚才看完,翻看购买记录,是今年的5.31号购买,到昨天为止,差不多三个月,三个月才看完这本书(当然中间也有穿插看别的书),大概是迄今为止最慢的一次,有点自责,看完后,我跟自己说,这本书还要再看一次。

  中国经济发展,从来不是一两个人或是一两种研究能概括的,从历史根源到社会动态到经济政策,中国为什么会在近现代的发展中落后?四大发明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国有企业该如何改革?为什么人均收入持续无增长?人口众多的根本原因?中国渐进式的改革有何好处等等问题,在这本书都能够提供一个较好的参考和建议。本人才疏学浅,也只能管中窥一豹而已,更多经济问题,还需要深入研讨。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三):一个概念一以惯之

  比较优势战略是转型与性格型国家的最终战略,所有的农业、城市改革,金融改革都应围绕比较优势战略来进行。基于比较优势战略,企业就会拥有自生能力,而一个良性的发展就会此为逻辑起点。

  而由自卑心理引发的赶超战略成为多年来天灾人祝的病根。

  我喜欢这样观点鲜明的书,以及其中清晰明了的论证方式。

  本书还有一个重要观点是对于李约瑟之谜。作者认为经济的增长取决于技术变迁的快慢。近代以来,西方进入到可控科学实验为主的技术变迁手段,但是中国却仍然靠被动试错的手段,以致于经济差距越拉越大。可是为什么中国就不能发展出科学精神与科学实验方法呢?作者讨论到科举制度和儒家文化的原因。

  但如果传家传统及教育制度会影响科学精神,而且难以割裂,那今天的中国也同样将深受其害。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四):较为客观的解读

  书中多数观点还是较为客观的。

  计划经济的失误,作者直言不讳的指出,没有多少拖拖拉拉。

  中国作为一个转型中的国家,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从计划经济的尝试,到改革开放,接着新农村的建设,再到如今发展创新的推进,中国领导人也确实正在带领中国走上复兴的道路。

  无论现在网上言论如何攻击,我们对看的见的政绩不能视而不见。 从80年代吃不饱的日子到如今生活的殷实,我们确实感受到了经济腾飞带来的福利。

  很多会说,明明可以过桥,却非要摸着石头过河。 我相信多数人还是较为理性的,如果所有模式都能照搬,管理国家和经济都太容易了!

  中国本身就有它自己的传承,和美国这种移民文化截然不同!中国更多的是几千年的农业小家思想,如果税收照搬美国自缴式的,还能收到税收吗?

  所以我们应该对这个国家有更多的理性和包容。包容不是包容它的贪污腐化,而是要相信他会变的更好,他现在也确实如此,不是吗?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五):了解一点中国

  第一次接触专业课本以外的经济类书籍,想来也是有些羞愧。虽然自身专业与经济有些挂钩,却始终没能仔细了解经济及其背后的动因。这次又掏出这本书慢慢读,随着林毅夫的视角展开,从第一讲“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开始,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潜力。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国民生产总值得到大幅度提高。其影响不仅是国内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甚至为世界的经济发展也提供了极大的福利。低价优质产品的输出使得一部分穷人的生活得到改善,此外在97年东亚金融危机和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的突出表现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稳定,而与其他国家贸易往来也拉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其自身优势和潜力,而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目前收入的极大不平等、城乡差距的日益扩大,感同身受的教育政策存在求量大于求质的问题,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利用无效率、造成环境不平衡问题等等。

  为发挥最大的潜力实现经济更长久的增长,必然要克服现有的问题。第二、三讲作者分别从“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和“近代的屈辱和社会主义革命”入手,分析中国为何在前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都能领先西方,而到了现代社会却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对李约瑟之谜现有理论的推敲与驳斥,直至提出并解释新的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升级。

  在前现代社会,技术的发明多依赖于农民、工匠的经验,当时中国人多,农民与工匠也多,自然有技术发明上的优势。到了工业革命后,技术发明的方式变成了以科学家在实验室进行以科学为指导的实验为主,中国人多的优势消失了。同时指出,科学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而中国长久以来的科举制度产生的激励机制妨碍了数学和可控制实验的学习,没有实现科技以科学为指导的实验方式的转变。因此,在工业革命中被西方国家迅速拉开差距。

  经历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后,中国开始觉醒起来。从器物的学习到组织制度的变革到最终发现精神文明的重要性,中国知识分子在近代社会的洪流中不断探索,理想实现中国的救亡和图强。随着共产党的诞生,社会主义思潮盛行。基于内外因的考虑,无论是政治、经济、思想上都倾向于马克思主义和苏联模式。

  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落后的农业国到先进的工业国的转变,实行了率先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这也是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起点。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为了保证资源的最大利用及剩余的最大化以投资于政府要优先发展的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宏观上扭曲价格信号、行政上计划配置资源、微观上剥夺企业自主权的“三位一体”制度形成。而在合作化运动方面作者提出“退出权假说”,认为在农民参加合作社的退出权被剥夺,相应的激励机制就会降低,在强制性的农业合作社里,集体的生产力水平就会低于单干的水平之和。而最后结果发现,国家希望通过政府的力量实现赶超西方的用意是好的,但结果并不明显。

  另一方面,在二战之后真正赶上发达国家的只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这几个东亚经济体,被称为“东亚奇迹”。他们的成功是否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可行的替代路径?作者指出了东亚经济成功背后的原因。从现有一些解释“文化决定论”、冷战的影响、“市场经济说”、“政府干预说”、“外向经济说”着眼,指出这些解释的缺陷,随之提出自身能力和比较优势理论。这两者都共同决定于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果。

  自身能力指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在不需要外力的扶持保护下,可预期获得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而比较优势通过市场自发影响,在技术、产品、产业选择中,企业根据要素禀赋差异(即要素相对价格)去生产与自身适应的产品。在发展中国家资本相对短缺,按比较优势发展,能够得到高的资本回报率。又通过技术的引进、资本积累,要素禀赋结构随之得到提升。而后对产业、技术结构升级起到拉动作用。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赶上发达国家是发展的目标。“从决定内生现象的外生原因着手,将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差距为直接目标转变为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的差价为目标,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同时,发挥政府在信息、协调和控制外部性等方面的作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与国家的独特性离不开,而在改革发展到现阶段,除了探索自身发展模式外,看到东亚奇迹的成功道路,寻求与自身相呼应的契合点尤为重要。

  第六讲至第九讲,作者分别分析中国农村、城市、国有企业和金融改革。1978年底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采取了市场与计划的双轨制改革,后来实践结果证明这比苏联及东欧国家进行的休克疗法要有效得多。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性质不同,在进行改革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参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走出独特的模式。

  农村改革中充分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业增长的作用,但同时,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新中国成立之初,为赶超西方国家,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当时国力微弱是建立在牺牲农业的基础上的。因此,新时代的发展要逐渐过度到反哺农业,并且分析城市改革问题。结构调整、下放权利、承认物质利息的激励作用等,城市改革经历了从放权让利到明晰产权的过程。而在城市改革中,国有企业的改革又尤为重要,国有企业改革与其他领域的改革息息相关。寻租导致腐败问题、银行系统中积累的坏账呆账、股票市场的投机现象等都表明国有企业改革刻不容缓。

  而金融又是现代经济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和部门,金融部门是企业融资和风险分担的重要手段,因此进行金融改革、提高部门效率,以此发展技术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在改革进程中,地方乡镇企业逐渐发挥优势壮大,但在创立初期面临着资金筹集困难。因此,当前要发展与产业结构与企业特征相配套的最优金融结构,也就必须建立以中小银行为核心,同时辅以大银行和股票市场的金融体系。

  在最后三讲里,作者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而现阶段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从各方面来看都有其深远意义。中国的深化改革有其历史渊源也依托于当前的发展和未来的期望。收入分配的公平化、国有企业如何提高竞争力、健康的金融体系构建等等都触动着国民经济的命脉,作者提出在一次分配中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可谓是一大创新,与前面提出的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形成呼应,逐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企业自生能力是转型国家中最核心的问题,而且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中国在转型时期,只有当企业的自生能力问题得到解决后,企业能否盈利的问题才转变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里探讨的公司治理、市场竞争问题。中国的改革是有其独创性的,而推行“休克疗法”的国家前后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问题。发达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不同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其理论不一定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依赖于深刻了解其历史文化的社会科学学者来建立因果逻辑体系,积极研究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探索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于教训,结合当前国内、国际社会现实创造性地构建出一套能够揭示中国现代化问题本质、面临的限制和机遇的新的思想体系、理论观点。知识分子要以其科研成果引领思潮,培育了解中国国情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问题解决之道的高素质人才,掌握未来发展出现的机会克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民族复兴,并使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而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在学习其专业的同时,也应当扩大知识面,了解中国国情,关心社会现状,培养公民意识,在改革发展潮流中顺应时代为其贡献一己之力。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六):怎么解读计划经济时代的各种怪现象

  该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全书观点新颖,对中国经济的解读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书中用经济学的观点解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解读特定历史时期各种怪现象尤为精彩。用一句话来概括全书核心思想:无利不起早,利益的驱动永远比行政力量有效。我把感觉比较有意义的部分内容梳理如下:

  01发展之因 促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技术,产业结构,生产要素,体制。 生产要素: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积累。自然资源基本是减少或固定的,劳动力变化也不大,只有资本积累可以不断增加。 产业结构:附加值高的产业产值高。 体制:得当则能使生产力完全运用,反之会削弱,使生产处于非最优化。 所有这些因素中技术是最重要或者说是最根本的。 产业结构与技术的关系最明显,高附加值意味着高技术。 生产要素与技术的关系可简化为资本积累与技术的关系:如果没有新技术,则资本积累到一定量之后,由于没有新产业可以投资,资本供应必然大于需求,资本价格下降,直接表现为资本收益率下降,这样资本积累就没有动力了,人们会把生产剩余尽量消耗掉,而不是省吃俭用以求结余谋取长远高收益。 体制与技术的关系,体制总是与上层建筑相关,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体制相当于是被经济决定的,所以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发展,最终必然影响改变体制。02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技术不断进步则是经济不断发展的根源。前科学时代: 经验、试错。此时人多则从概率上来说发现一个事物的不足,并改良从而获得技术和经验的概率就大。后科学时代: 数学、可控试验。专业实验试验的出现把人多的优势取代了。科举制度: 利于社会稳定,不利于科技进步。李约瑟之谜:中国古代科学、经济那么发达,为什么到近代突然落后了呢?比较可信的解释是:还是技术。前科学时代,人多有技术优势,后科学时代人多的优势消失了。科举制度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因为科举制度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在科举制度下科学家没有地位和相应收入,聪明人都不会去从事这个职业。03计划经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限制农村人口进城,双重户籍,抬高工业品价格,压低农产品轻工业品产品价格,抬高本币汇率,压低利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些现象不单纯是政治考虑,更有其深层次的经济因素考虑。实行计划经济主要是当时的中国政府实行了赶超战略:在短时间内发展重工业以达到富国强军的目标。但现实是当时的中国刚刚从战火中诞生,百废待兴,经济系统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根本不适合或者说根本没有足够的资本积累来发展重工业。重工业(包括军工企业)属于资本高度密集型行业,政府出于短期内发展军工发展重型装备制造的考虑选择了一条比较艰难的经济发展道路。资本短缺,政府就动用行政力量将社会资本集中起来统一使用。短期来看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长期来看,市场被严重扭曲,价格信号失真,整个经济发展没有活力。政府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企业,由于资本密集,所以需要的工人就少,这就造成了城市里很多人就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只有严格限制人口流动,农村人口进城自然不行。后来限制人口流动也不行了,因为随着城市人口的发展,有太多的适龄青年就业困难,最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就出现了。在赶超战略下,社会财富都被转移到特定的重工业,这就造成与生活相关的轻工业发展严重不足,当时的短缺经济根源于此。政府为了将财富转移到重工业动用了行政力量人为抬高了重工业产品的价格,而重工业生产需要的原材料就被人为的压低价格。资本作为重工业的一个重要生产要素,价格(利率)自然被压得很低。农产品也被人为压价。这些就是所谓的剪刀差。在这种模式下,农民被剪得厉害。生产要素价格很低这有利于重工业发展,当然也有利于其他行业,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只能动用行政力量限制其他产业的发展。不然资本逐利的特性肯定要流到与生活相关的轻工业。因为短缺,市场肯定不成问题,而且由于价格信号失真,原材料价格非常低,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行业就是暴利行业(其实是政府压价造成的财富转移),政府自然要限制。本部分还讲了博弈论,农业危机,激励性,积极性等问题。04要素禀赋本部分的核心观点是:符合要素禀赋的企业具有比较优势有自生能力。而计划经济时代,由于赶超战略,中国的企业都不符合中国的要素禀赋结构,没有自生能力,所以需要政府巨量的补贴。当时中国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而赶超战略却发展的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考查要素禀赋结构主要通过两条线,即资本–劳动力:等产量线和资本–劳动力:等值线。有一些比较细节的东西书中没有提:这个等值线怎么画很有学问,怎么算资本便宜,怎么算劳动力便宜,人均GDP?还是其他测算指标?这些问题需要读者自行思考与解答。05农村收入增长问题农村人口收入少,增长慢,根本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城市化减少农业人员。人口增长不可能很快,这样农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就增长缓慢。需求与供给决定价格。新品种的出现一旦推广之后必然带来增产不增收。不同的农产品经济内涵不同,蔬菜相较与粮食来说是劳动密集的,而粮食是土地要素密集的。如果市场开放(考虑进出口)则应结合当地特点开展生产,人多地少就应该种植劳动密集型,反之亦然。但粮食安全不能忽略。06城市金融国企改革城市改革: 主要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工业、金融等的逐步市场化。是渐进式的,与休克疗法不一样。国企特点: 政策性负担;因为是国防、国计民生等行业,必须有;提供了大量就业,社会稳定;没有自生能力,深层原因是要素禀赋不合适,具体来说就是资本密集度太高,不符合中国当下国情,没有竞争优势;大量政府功能: 社会保障功能,如离退人员的各种社会福利保障。弊端: 国家要不停补贴,而且监管很难,企业可能谎报骗取国家财政支持。对策: 剥离政策负担。对于自生能力问题交给市场,对于政府功能则应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不需要企业自己搞。具体情况: 不同类型的企业要用不同的方法。金融: 不完善,脆弱。原因在于整个金融基本都是为国企服务的。资本价格没有市场化,有寻租空间。银行基本都是贷款给国企,而国企没有自生能力,所以呆坏账较多。而且很多有需要又有还款能力的企业不能从银行融资。证券市场基本都是为国企服务,由于没有自生能力,所以分红基本没有,造成大量投机。而且很多有需要又有发展能力的企业不能从证券市场融资。对策: 加速国企改革。提高金融市场化,增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其实也不叫支持,是与大型国企同等竞争)。07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能扩大或者说是释放需求,基层设施建设需要投资,建好以后农村消费需求也增加。农村人口要转移,城市必然要增加就业岗位,农村的基建会拉动投资增加就业,基建完善后需求释放也会促进就业。发展平衡则社会两极分化小矛盾少自然安定。农村转移那么多劳动力,而且中国比较优势仍然是劳动密集型,所以对小微企业的融资要扶持。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广义的,不一定要农民自己到城市里打工,可以把农村城市化,也可以发展适合农村的产业使农民脱离农业生产。总之路子是宽广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创新。08问题收入差距加大怎么解决: 按比较优势进一步深化市场体系,加强劳动密集型企业,这样劳动力能充分就业,大家就业后赚得工资一起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而且由于有比较优势,在国际上有竞争力,这样就会积累很多社会财富,而劳动力的增长受制于人口的增长,这样劳动力就会越来越有价值,相反,资本的比较优势则下降,这样国家就慢慢转成资本密集型国家了。一些语书中内容高度相关但书中没有说清楚的问题: 1.大国企是不是已经开始盈利了?怎么盈利的:垄断? 银行大量贷款再二次贷出?还是国家高额补助? 2.现阶段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怎么设计的,富人税率有多大?算高吗?这种税制对贫富差距愈经济的影响几何?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七):两个概念

  在这本书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让我觉得有趣。

  “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位司机朋友在车上等领导开会时,从车座上看到其领导所购该书,闲来无聊拿来浏览,等领导开完会出来,竟已快阅毕全书,并能和其领导探讨书中所涉问题。”这是作者的感动。而与我而言,让我惊奇的有三,一是可能这位领导开会够长,否则读完需要点时间的;二是领导司机水平之高,居然读这样我都觉得深刻的著作,而且是快速阅毕,让我自叹不如;三是还能和领导探讨一下,看来我连给领导开车的机会也不会有的,虽然驾照也还没到手。

  这本书是作者林毅夫著作中的精粹的合集,里面的很多研究都取材于作者之前的包括《中国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等著作,也是作者在北大讲课讲授中国经济的精华,应该说质量还是很高的,我读的时候,每天看一章,算是回顾中国经济的一个答案。

  书中讲到了李约瑟之谜、社会主义革命、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国企改革以及金融改革等热点问题,读之让我有点茅塞顿开,但也同时充满些怀疑,所有的事情不可能有一个简单的答案。论证去证明一个事情是很简答的,但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这个证明的假设背后隐藏了有多少假设。正如书中在对古典自由主义为什么对发展中国家的改革中却不能成功?无论是俄罗斯、巴西等休克疗法还是别的一些国家的一些改革等,那就是其中隐藏了一个重要的假设:这些企业都是有自生能力的。

  企业是否拥有自生能力,我认为,是林毅夫在这本书中,提出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所谓自生能力。是指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在不需要外力的扶持保护下,即可预期获得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八十年代的,那时候由邓小平和陈云同志主导改革开放,当时,受过那么多苦的中国,开始疯狂地向现代化建设奔跑,纵然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必要的勒紧缰绳措施,中国在发展中还是遇到了一些苦难,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你懂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采取重点发展重工业的倾向,以及为什么要采取计划经济,及之后现在为什么国有企业那么混乱,为什么不能采取市场的杠杠作用呢,这些都与企业是否拥有自生能力这个概念密切相关。

  有时候,我们很希望,很快地赶上发达国家,尽快地吸取资本,引进先技术等等,可并不是都能成功。如果说建国之后采取首先发展重工业是正确的,毕竟 需要发展出强有力的武器才能保障国家安全,那么采取计划经济就是正确中必须要采取的正确决策。作者这样解释这个问题,因为这些重工业企业是没有自生能力的,正常情况下,是没有利润的,所以需要国家扶持,国家扶持的手段就是让这些企业可以轻而易举的投入,产出的物品却可以定价很高,从而取得差价,获取高额利润。到现在一些国有企业还是整个模式。而且,现在我们遇到的各种社会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障碍,也就是由于这个原因为不断积累产生的。

  如果从这本书中找出第二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要素禀赋结构。说起来可笑,正如现在想起来建国之后“浮夸风”之时讲到的“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那样的可笑。历史总是嘲笑,嘲笑那些自满的人,嘲笑那些不切实际的人,当然也经常嘲笑我这种拥有无数梦想的人,因为实现一个都太难。有的人天生体质差,结果当然当不了运动员,有的人慢慢长大之后很会说话,而有些人就显得是那么木讷。这就是人的要素禀赋结构。国家一样。人民是吃水稻还是小麦,有没有马铃薯,这真的很重要,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建设的。这个问题也解释了我的几个问题;一是既然技术那么好,就赶紧买技术不就得了;一是你既然那么有钱,那么有石油,干嘛一直在卖石油赚钱,而不是其他工业体系呢。而且,最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今年***陪同***访问坦桑尼亚的时候,居然给了当地一些缝纫机,为什么不松懈高级点的东西呢?答案都在这个要素禀赋结构里吧。

  很多时候,人是最难控制的。所有问题的解决与产生都是人的不同的心境下解决与产生的。当大家都没见过世面,就一切觉得外国好,就一心想到飞奔到美国去生活,尽管是涮盘子,洗厕所等等。当大家觉得技术好的时候,就屁股一拍联合外国很多先进企业,引进技术等等,然后效益也并不是很好。个人是容易激动地,群体激动起来就更恐怕。所以时刻保持一个简单的个人的理性,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源泉,而不断地装备这个人,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八):作为一个“经济学”的门外汉,我不仅没有读不下去这本书,反而越读越有劲头

  花了7个晚上的时间认真把这本看完,虽然有点久,但我看后的感受就是值得。要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各种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必须了解当代中国经济。在此书以前,我一直对“经济”类的书籍敬而远之。原因无非是自己的兴趣点主要是文史哲,经济类的一直没有太大的阅读欲望,也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自己对“经济”的许多现象不甚了解,很多时候也是只求表面意会,而不作深究。但是当我接触的事情越多时,现实告诉我必须踏出这一步,不然,就永远限制于自己既定的知识和认识框架内,无法突破出去。庆幸的是,我踏出的这一步,是林毅夫的这本《解读中国经济》。林毅夫的传奇经历想必不少人已经有所听闻,在此姑且不谈有关意识形态的问题。单就这本书而言,我认为他是透彻地了解中国国情的,同时也是透彻地了解中国经济状况。作为一个“经济学”的门外汉,我不仅没有读不下去这本书,反而越读越有劲头,越读越觉得开阔明朗。我深知任何事情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正如真正认识中国经济问题一样,不可能靠一本书就完全让我足够掌握。但是,如果能够的话,我愿意再抽时间读第二遍这本《解读中国经济》。作为“过来者”吧,我也提醒各位想要读这本书的朋友:其实只要牢牢抓住“要素禀赋结构”、“比较优势”和“自生能力”这三个词的内涵,那你离完全读懂作者教授的内容就不远了。但这,也不过是你阅读此书的结果而非原因。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九):一些回顾与反思

  本书是林毅夫教授在2008年于世界银行任职前将其在北大十余年讲授的中国经济专题一课的内容整理而成。书中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着重探讨了近代以后中国由盛转衰的原因以及当前存在的很多问题的实质以及进行相关改革的根本方法,并分析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可能。

  一言以蔽之,本书主要观点如下:发展中国家应改变以往传统的以直接提升产业和技术结构为直接目标的赶超战略,改而选择以遵循和提升本国要素禀赋结构为目标的比较优势战略才能真正实现持续发展,“东亚奇迹”的成功正是源于此。苏东的改革失败则是由于没有考虑企业自身能力的问题,盲目进行“休克疗法”所致;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中以渐进的方式实行双轨制,才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既维持了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又保持了高速的增长。但是由于解放初期实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导致后期遗留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国企改革是所有改革问题的核心,应剥离国企的政策性负担,进而才能解决因多数国企自身能力不足所衍生的金融问题,尤其是四大行大比例呆账坏账问题。也由于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制度安排,城市不能提供足够就业岗位,于是农村劳动力不能转移,城镇与农村被强制隔离开来,进而导致了城市与农村各有各的遗留问题。

  除此之外,对于本书的两个观点也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是用技术分布曲线的概念来解释李约瑟之谜。认为在在前现代社会,技术发明以农民、工匠的经验为主,中国人多,农民、工匠多,所以在技术发明上有优势,从而成为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先进文明。到了工业革命后,技术发明转变为以科学为引导的实验为主,所以西方国家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经济发展一日千里。而工业革命是以数月和可控实验为特征的科学革命的发生和普及为前提的,中国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科举制度对比有阻碍作用,故而中国无法自发地产生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国又成为技术落后的国家。

  二是对1959-1961年农业危机的解释,认为天灾和人祸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是1962年进行改正后,全要素生产率依旧没有改观,无法达到1958年的水平,说明在此之中依然还有其它影响因素。于是从博弈论的囚徒困境出发,引出了退出权假说,认为农民参加合作社的自由退出权被被剥夺后,相应的激励机制就会降低,故而集体的生产力水平就要低于单干的水平之和。

  总而言之,这是本专业性较强的畅销书,故而琢磨的越透彻收获就越大。作为一个门外汉,读完还是收获不小的。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十):反思与总结:对中国经济的精妙解读

  《解读中国经济》是刚刚卸任世行副行长、回归北大任教的林毅夫教授的著作,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林毅夫教授从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获得博士学位,芝加哥大学是经济学人向往的地方,光经济系就产生了22位诺贝尔奖得主,是信奉“自由主义”的芝加哥学派的根据地。拥有令人艳羡的教育背景和深厚的理论积淀,林毅夫教授在中国学习、执教多年,亲身经历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能够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的实践娴熟“无缝”地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发展着经济学理论。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所谓深入,才得浅出,作者将精深理论、发展实践,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娓娓道来,让万千读者有幸聆听北大著名教授的讲演,栩栩如生,精髓毕现。作者凭借对历史的熟稔,对中国经济的准确把握和感知,引领读者穿梭于中国经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全书的主脉络是纵横双向解码中国经济,还原给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鲜活画卷。纵向看中国经济的沉沉浮浮,从19世纪前的辉煌到近现代的衰落,再到如今的兴起,在历史长河中辨析演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横向按城乡或部门剖析,由于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造成了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由来与改革按照两条线索讲述:一条线是农村的改革,关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讨改革后相关的问题如粮食安全、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另一条线则聚焦城市改革问题,分析了1978年前后城市改革的不同方式及其影响,城市改革的难点和出路。然后分专门章节回顾国企改革、金融体系改革;最后讨论了时下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新农村建设、公平与效率等,并总结反思了经济学界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各种看法。全书“主要探讨了中国在近代由盛转衰的原因,以及此后几代中国知识分子为复兴民族大业所作的努力、所遭遇的挫折和取得的成就,并分析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可能。”(第244页)

  了解经济学理论的人,大多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经济学理论用来解释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是如此合适,可面对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失灵”了呢?林毅夫教授说:“理论应该能够用来解释和预测现象,若不能如此,则说明这个理论有根本的缺陷。”(第231页)因此,林毅夫教授提出应修正经济学隐含的假设——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不能假定企业具有自生能力,而是在发展和转型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制定时,必须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具体考虑变量,这样,经济解释就会迥然不同。“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景象,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画错了,经常会造成人们行动的失误。”(第241页)相应的,与企业的自生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比较优势。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技术结构,如果一个国家的目标被领袖或精英定位为短时间建立与发达国家比较优势一样的产业,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企业——必然没有自生能力,在开放竞争市场中将无法生存,如果要强行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就必须靠强大的有形之手,扭曲价格信号,干预资源配置来补贴、保护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进而导致寻租、预算软约束、宏观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不断涌现。结果必然是揠苗助长、欲速不达。与国家要素禀赋相适应的、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布局,加上政府提供运行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处于其中的企业才可能有自生能力。如何提高企业的自生能力?今年7月份召开的科技创新大会强调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经济的发展前景。

  这本书对很多人关心的中国经济问题,都做了完整的叙述,澄清了很多模糊边界,并做出了见解深刻的解答。例如,为什么19世纪之前,中国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独步天下、无可匹敌,而现代则落后欧美,即著名的“李约瑟之谜”,林毅夫教授给出了视角新颖的解答。中国的衰落,可在科举制上找到根由,而民族复兴的感情又源自儒家文化,“中国的科举取士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由此形成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数学和可控制实验等‘奇技淫巧’的学习,因此,中国也就无法自发地产生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从而在西方发生工业革命后的短短几十年时间内,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迅速由领先变为落后。”(第244页)在对很多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也给出了现有的几种解释及争论。这对于我们全面了解一个问题,非常有帮助。例如对1959-1961年的农业大灾害,目前有三种解释,自然灾害,“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民公社规模太大而导致激励下降,而林毅夫教授在分析了三种解释的逻辑合理性之后,用经验检验的方式,对比一个有趣的现象:从1953年到1958年,从个体变为集体,农业生产率提高了;从1978年到1984年,是从集体又恢复到个体,农业生产率依然提高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现象与农业危机相联系,林教授提出了新的解释。书中对华盛顿共识、休克疗法、渐进式改革、东亚奇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令人读罢掩卷,有豁然开朗之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人接触西方经济学知识,很多人信奉“最小政府”,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少越好。但是有个前提,必须是市场机制可以良好地发挥作用。书中提到:“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小的政府’并不是最优的选择。”(第114页)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发挥后发优势,政府有能力、有必要发挥适当的作用:收集和提供信息、协调、对企业进行外部补偿。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在哪里?政府怎样才能保持合理的“度”?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这些问题仍然在困扰着人们,墨守成规与矫枉过正都不是理想之道,终归还是要根据自身实际、形势发展所需而不断修正。

  本书虽然是对中国经济的解读,但内容不仅仅限于星星点点的经济问题,而是全方位、逻辑连贯地解读中国发展问题,因此也是了解历史的很好素材。对合作化运动、城乡户籍隔绝制度、地区粮食自给自足,等等,都细致准确地概括呈现给了读者,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制度的起因与演变历程。这本书甚至对中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都是一本很好的补充教材和课外必读读物。

  与教科书不同的是,每一章都深入浅出地、毫无生硬之感地告诉你事情的来龙去脉,环境背景。我读书的时候,很多教材,都是通篇的概念、推理,对“它是什么”施以浓墨重彩,而对“当时为什么这样”并没有很好地解释和说明。比如,现在人们眼中,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不合理的,束缚了生产力。与之相应的短缺、凭票供应等现象,在今天看来,是非理性的,甚至令人感到不可思议。本书作者给读者讲清了背后的逻辑:1952年以后,我国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这是国际国内形势所需,在资源少、资金短缺的农业国基础上发展重工业,宏观上价格扭曲、行政上计划配置资源、微观上剥夺企业自主权,这样“三位一体”的经济体系是彼时最优的制度安排。知识灌输式教育很容易让人养成非此即彼的僵化思维,丢掉很多背景因素。培养“圆润”的智慧,本书会大有助益。

  周围很多人是博士,读书读了20多年,最怕别人说自己是书呆子,在我看来,书呆子甚至比“灭绝师太”更令我难以接受。我敬仰的一位学者型官员,曾经面对我的提问,教导我:一定要从“呆子”变成“不呆”。把书本上的理论搬来搬去,或者,只茫然地问别人为什么,是“呆子”;在疑问的基础上,自己去思考、琢磨来龙去脉,才能成“不呆”。我拿起很多书的时候,都感觉到,正在被摧残成“呆子”,因为它们只云山雾罩地告诉你一堆现成的“结果”,叫人无从下手去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这样的结果的合理背景是什么,而读这本书,则能跟着林毅夫教授的思路去走,提供给读者“模仿性”思考问题的模板,用一个个真实案例教会读者如何思考、剖析现象。“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在了解中国经济历史与现实的同时,还能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疑惑的方法,竟是意外的收获,由此看来这本书可谓物超所值了。

  由于风格及目标读者定位所限,本书虽然在内容上亮点频现、精彩纷呈,但并不那么学术化。如果读者想藉此系统学习严格、完整的经济学理论,可能会略感失望。不过,很多章节的内容都基于林毅夫教授已发表的学术性论文,刊登在世界顶级经济学杂志上,这些论文更深入、规范地用经济学理论进行了论证分析,作者给出了论文出处,可供需要的读者参考。

  (作者:邸晓燕,原载《中华读书报》9月12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