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和佛陀赏花去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和佛陀赏花去的读后感10篇

2018-09-09 03:27: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和佛陀赏花去的读后感10篇

  《和佛陀赏花去》是一本由32.00元著作,209出版图书,本书定价:2012-7,页数:,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和佛陀赏花去》读后感(一):佛法修身

  佛法度人

  纷扰世界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已经很难静下心来思考,很难静下心来感悟一些关于人生东西,却时刻被各种烦恼困扰

  烦恼习气是什么?总不外乎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嗔痴慢、五欲六尘,行为跟这些相应,麻烦就来了,这是佛在经论上常常讲的“造恶业”。 心一天比一天清净,就是业障消除的现象;心一天比一天烦恼,就是业障增加

  《和佛陀赏花去》是作者通过佛理对人生的感悟,是人生际遇在乐、苦、不苦不乐三种基本感受轮回,通过修行修身修心而一点点地放下自己的贪嗔痴,而自在解脱的心也渐渐分明,如佛陀一样看穿这无常世界,立地成佛。本书每篇文章都是一个“佛禅小故事”, 世间花草树木皆有佛性。书中的文字恬静隽永图画清新简约,佛理淡雅丰富故事亲切自然,让人在读时如春风拂面,清泉在心间流淌洗涤心灵的每个角落,好不惬意

  佛法大无不包,细无不举;譬如一雨普,卉木同荣。在佛家眼里,世人无一不是处于受苦受难之中,无一不需要度化开示,那么就说明俗世之人的一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而顺心如意之事则少之又少。既然如此,那么人生的幸福又何来呢?

  佛家讲究普度,更讲自度。也就是说,世人在烦恼面前,当须修心修性,自解自化,这样一来杂念消减,对世事能看得更为通透,自当珍惜眼下时光,幸福之泉便可流出幸福之水。

  幸福是心之所生,而非是外界的某种表象众生万相,因其各自不同的业障因缘,人生际遇自也是不尽相同。但须切记的是,顺心如意之时,莫要一山还望一山高,因为那样会冲淡你的幸福感,要知道知足方是幸福的源头,善满易足,幸福之水才不会枯竭;而当红尘纷扰,致使心神交猝的时候,则应殓心收性,知晓这世间还有更大更深的疾苦,自己面对的不过只是可以走过的泥泞,而不是横于眼前没有桥船的急流。如此一来,眼前之艰险不过是蜉蝣蝼蚁微不足道

  佛学如此的博大精深,我等凡夫虽无法参透大佛理,却能在一些佛学小文里来参悟人生,让人生少走弯路,让心灵放归自然,放下贪念放下名利踏实做人

  《和佛陀赏花去》读后感(二):向自己求救

  当我正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又面临着一个一如既往尴尬,我必须得关起房门才能使屋子里稍稍安静一点,因为屋外的客厅里,妈妈再一次不能成功的“降服”她自己执拗要买回来的东西,在电话里向爸爸抱怨并怒骂,这次是电瓶车,她掌握不好解锁,因为整栋楼里都是恼人的电子锁报警声,即便如此,她也非要选在这个午休的时间里摆弄,还不是普通的午休时段,而是中秋国庆长假里。我默默的边读书边尽力的躲开屋外那位错误永远都是别人犯下的女士

  读见介师的这本书,自始自终,感触颇多,讶异并不。这是我很满意的一种感受,太多的打着化解心结书本喜欢故作惊人语,定要咋呼一下才好。见介师却静静的讲述自己出家多年来的感悟,身为家中的长女,在十几岁时决定皈依佛门,不是爱情幻灭,也没有国恨家仇,而是因为,喜欢。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因缘了,只是因为,我喜欢而已。青灯古佛肃穆,却没有悲凉,养花种菜悟道,无意去勘破。这种自然的状态是我最为向往的,不过要出家于我晚了,要出轨,现在自己还没走上有轨可出的道……一面读着书,一面胡思乱想,真期望问问家族出身的见介师:您怎么就不肯高高在上呢?这世间,那么多人都期望高高在上,唯恐不能为天下先,生平努力,皆想成为才貌第一之人。惟我佛慈悲明了,嗔恨之心出于对名利之事的追索,得之生侮蔑心,不得则生嗔恨。人生的平乐,就是要使自己处在一个无所嗔恨,无可嗔恨的境界,然而,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欲无求的境界又从何处修炼呢?见介师每日诵经做功课,看似无所挂碍,而不生歆羡之心也能从文字中流淌出来,实在是让我羡慕啊,因为对这种状态的羡慕,忍不住,我又生出了嗔恨之心。

  我们大陆这边的大胖和尚么,比如混成大官的那位,脑满肠肥卧室还有最高配置电脑,加个摄像头都能直播钢管舞了,人的欲望都是被已得的东西养肥的,就像富家子弟容易被骄纵坏一般,我这样普通人家出生的孩子也有被教唆坏的可能,且自己也能意识的到,时时又对周围的环境厌恶不已,想要挣脱出来,欲速则不达,则更生烦恼。见介师的这本书,正是拯救我辈出苦海的,然后一时超脱容易,如何能彻底的跨入澄明之境,还得向我心中自救

  《和佛陀赏花去》读后感(三):叶见菩提 花现如来 ——《和佛陀赏花去》的美丽禅意

  叶见菩提 花现如来

  ——《和佛陀赏花去》的美丽禅意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说如来)”可以说是弟子初习佛法或香客初遇禅门最为常见的一句谒语。智慧永恒就在于,它与这个世界上最基础和最常见的事物在一起,缘起缘灭间,万千心灵的花朵开放在过去与未来

  在无穷的三花园里,烦恼、修行、寂静都已经归于菩提,开悟也好,顿悟也罢,感受来自内心真正的无穷的力量,60篇美丽的赏花见闻,告诉我们的是作者对于永恒哲学命题的思考。

  遥遥远山道,行来的旅人遇见的我在愁予离别思绪,时间走了,留住活在当下的超越心境;溶溶月夜香,寂静的星辰里,月见草与生命风华绽放在放慢脚步的寻梦者的宁和中;而繁华落尽的樟树与满是芳香的红尘,在淡淡走进自己的平凡并且深刻的幸福……每一个故事,都是富有诗意的感悟;每一个瞬间,都在体认生活的真谛:文章写到的花也够多了吧,而大智慧却没有讲完的时候,文章的故事不过是大千气象里少少的一阵细雨,却也足以催生心田里萌芽的觉与悟的菩提树。

  作者该是怎样敏感而又细腻人儿呀:墙角的苦楝花、带着欲望的曼陀罗、牵牛与露珠,或是不屈的野牡丹、似是故人来的山茶、油菜花和好日,又或是芭蕉人生、山樱一问、似水姜花……刹那芳华间,感悟恒久地留在纸面,化成句句贴熨心花的金箔,绽放出明亮的光。

  徜徉在这样的文字里,时间也变得慢下来,忘我已有我,执着不若无常。在先行的智慧者走过的路上,若有人提示你智慧是那一条,不是更好么?“通常人们只看到花朵开谢乃至人生聚散成败起落等现象,因而追悔过去或幻想未来;而随着佛陀解脱的目光,我们却能从花开花谢开始,透视现象背后无常、无我的真理,反观自心,找到生命的归依。”

  用自然的生命讲佛的人多,用心去鉴赏智慧并能够传递宁静自我的人却少之又少。难得妙笔生化,自应好好珍藏。叶见菩提,花现如来,若寻心法,万千世界无处不在;寻美去者,当见芳香理在身外;寻我来者,不若去我再看心海寻常者,花草天地里,莫不是“人间时节”。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走吧,和佛陀赏花去。

  y 林怿

  2012年8月22日19:31:15

  写于蓝牙小筑

  《和佛陀赏花去》读后感(四):释然得解脱

  收到《和佛陀赏花去》这本书时,还尚在老家。那段日子,因为父亲重病,我每日往返于家中和医院里,袋子里装着的就是这本书。

  癌症把一个强壮健康男子折磨成了瘦弱老头。看着父亲凹陷的眼窝,我有种难以言喻的悲哀。那段日子表面看来,我很坚强,每天照顾他,为他一遍一遍的按摩全身,给他滋润干涸的嘴唇,陪他打那无休止的点滴……但是,自己知道,在坚硬外表里,隐藏的是一颗焦虑悲伤的心。

  在闲暇时间里,看着他沉沉入睡的样子,我也会从包包里取出这本书,随手的翻看两页,就这样,在父亲住院的日子里,我慢慢的把这本书看完了。

  这是一位年轻的台湾隐士释见介发表于《中国时报》“佛法秘密花园”专栏的文字结集。最初之所以动心,缘于自己也已是佛门子弟,虽对各种戒律尚未熟悉,但有着一颗对佛祖敬畏虔诚之心;另一方面,也是因着书名中的“赏花”而心动

  我喜欢人世间的这一花一草,喜爱自由生长植物动物。喜爱婴孩。拥有一颗柔软的心。

  因此,当看到书中简介写着本书中介绍了几十种植物时,是真的很欢喜

  因着是专栏的作品,每一篇的篇幅都并不长,每一篇都是以一种植物作为依托,将作者对万物感恩之情,“见花是花,见花又不是花”的各种如顺水推舟般的感慨灵感,都细细道来。书中的内容非常浅显,并没有一般我所读的那些佛教理论那么高深不可测,充满了阳光味道,于平淡中,讲述出超脱的道理

  对于作者,见介师父,我还是非常敬佩的。作为一位美丽的女性,却从少女时期便立志修行归隐于山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同龄的女孩子们还在篮球场上看着那些挥汗如雨帅哥打球,当她们还在挑着那件衣服好看比较谁的头发柔顺时,她已经悄然的身着缁衣,过着冷清却又平静的日子。

  因为内心纯净,所写的文字也是如清澈的山泉水般的平淡中带着甘甜,没有多余修饰,没有华丽修辞,却直抵人心

  在看书时,原本非常不稳定、有点受伤的内心,也慢慢的被修复起来。对于父亲年轻时对我和母亲伤害,一直以来我都无法释然,但也在这段时间,看着他日渐消瘦面庞,再看看书中所说的一些淡淡的句子,心里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后,我想,我真的可以放下了。

  我记起了父亲对我的所有疼爱,而忽略掉暴戾的他,曾有过的所有不是。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和佛陀赏花去》读后感(五):草木皆有缘《和佛陀赏花去》

  拿到书就很喜欢,喜欢那种小小的精装书,做得很精致素雅封面上画美丽的花,翻开书里面的每一篇竟然都和植物有关,每一篇都写了不同的草木花卉,所以在读的时候我一直以为作者是为女尼,可是等到读完以后去看看介绍,没有找到,有上网查了半天还是没有,然后上书中又翻了一遍,还是没有一个地方透露出作者的性别,呵呵!看来我还是先入为主了,看这花就把作者想象成女尼了。

  其实我也特别喜欢植物,曾经拍了不少身边的植物,然后上传到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学习分类,辨认科目认识了周围的几百种植物。不过说来遗憾,东北的植物种类实在不多,从十一到来年的五一这漫长的半年中除了干枯的树干几乎看不到什么植物了。而作者身处台湾,那里接近热带植被茂盛,植物种类繁多,是花草的天堂,所以作者能够一口气写了这么多植物,有几十种,其中多数我们东北都看不到。

  每一株小草,每一朵花都是美丽的,都是和佛想通的,一花一世界,每一朵花的美丽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也是如此,每一个人都是这个世界开出的一朵花,大小不同,颜色各异,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丽。我们到处去寻找幸福和成功,其实佛陀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和成功是努力开出一朵自己的花,不要和别人比较花开的大小,不要和别的花比较花的颜色,每个人得到的阳光水分营养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种子也是不同的,每个人脚下的泥土也是不同的,每个人身边的环境也是不同的,你是唯一从你脚下泥土中生长出来的一株,你让这片土地变得更美,你就已经成功了。

  书里面的文章很淡雅,但是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其实从文章中,很多地方都流露出作者的爱恨情愁,作者写到了自己的母亲,弟弟家人,出家并不是六亲不认,看破红尘也并不是把心变成了石头。其实佛是最讲慈悲讲究爱的,只是这种爱是一种更广泛更博大的爱,爱我们的亲人,爱我们周围的人,甚至爱我们身边的小动物,爱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爱星空,爱落日,爱这个世界。

  书里面配上了不少图画,画得水平并不高,一看就知道并没有接受专业训练,但是却朴素得和内容很相称,让这本漂亮的小书变得更美丽了。

  《和佛陀赏花去》读后感(六):人间与佛教

  《和佛陀赏花去》是由台湾出家人释见介所写、释见澈插画的一本散文集是的,正如你所看到的,来自台湾的释见介和释见澈与少林方丈释永信、武打明星释小龙、80后潮僧释道心一样,都是少林寺第35代——“释字辈”的,这也体现了台湾与大陆文化的同宗同源。好吧,这个笑话好笑,但如果你百度一下,你就能发现有不少人煞有介事地给大家讲解“释字辈”。“释”,是出家人在俗世的姓氏。这个取自“释迦牟尼”的姓氏也在一定上反映了佛教与俗世的微妙关系:本来佛家弟子出家修行,舍弃了自己的父母,也舍弃了自己的姓氏,然而身在俗世,又必须迎合着俗世的规矩

  通观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为了最大程度的发展和影响受众,佛法在方便法门上越来越简易净土宗甚至只要求念佛,以此希望更多的人来结佛缘、修善业。然而入门容易修行难,如何能看穿梦幻泡影,远离色受,便须得靠自身研习,否则佛也只会沦为世俗的工具,消灾祈福的神祗。因此,作为度己度人的比丘僧、比丘尼,如何在世间宣讲佛法,既不落入功利主义的庸俗,又让人于浅白处见真经,便成为佛教在人间传播发展的首要难题。

  《和佛陀赏花去》是释见介当年发表在《中国时报》“佛法秘密花园”专栏上的文字结集。作为普法(佛法)文章,释见介以台湾文化传统下娟秀的笔触描述着大自然的各色植株与相关记忆,而又在不经意间谈起佛法,在闲散的“小”中,透着见空见性的“大”,不失为人间佛教的一种有效途径。

  比如释见介谈芭蕉,先说起那雨打芭蕉的诗情画意:“长夏,芭蕉叶大成荫,绿满窗前,风檐展书读,备感心旷神怡。雨夜,淅零细雨洒芭蕉,隔窗听雨声,别有一番滋味。”然后又说起芭蕉的小趣,“焦不落叶,一叶舒则一叶焦,故谓之蕉”。谈到这里话锋一转,说起佛经里常以芭蕉的空心,来形容世间虚幻不实,同时以兰屿雅美族人的歌谣说起台湾就似芭蕉叶,悬挂在太平洋上,岛上诸人(无论僧俗)都有着共同的命运,虚实之间,道出对人生的体悟——活在当下。

  当然,出家与在世是否又有绝然的区别也是存疑的。释见介在《和佛陀赏花去》中,有三篇写到了她的家人,喂她吃仙桃的爷爷,给她密密缝游子衣的妈妈,以及为她种下椰子树的父亲。在我们常人想象中,僧人的形象往往只有两种,要么是与世隔绝、六根清净的高僧,要么则是无恶不作、为非作歹的妖僧,俗、雅之间界限分明。因此我们也很容易对那些拿手机、戴墨镜的僧人产生本能的排斥。而释见介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常态的出家人,他可以不是孤儿,也可以有家人,只是由于追求的理想不同而走上求佛的路,修佛时候也会回来看看,也会偶尔想起家乡。释见介从父亲对子女的爱中体会到了菩萨的大悲心,认为这种深信、不犹豫也可以算是一种“胜解”。其实,俗人追求的家和万事兴,与出家人追求的正果,不同样是同根同蒂,为了一种圆满?

  佛善用花借寓,一个“拈花微笑”就道尽世间可说不可说。在一花一世界里,释见介借由花草说的,也正是自己的修业之心与慈悲之心。

  《和佛陀赏花去》读后感(七):心乱心静,都跟佛陀赏花去

  在《和佛陀赏花去》这本书里,释见介禅师借寻常的花花草草为药引,为焦灼的世人开出一副安身立命的良方,让人体悟到无常的实质是寻常。顺着花草生长的声音,探究如何能在万念俱灰的状态中撩拨灰烬,弹出几点温暖的火心;在声色犬马的大环境里仍保持一丝琴心剑胆的柔肠。

  文章憎命达,魉魅喜人过。把命途的写照按在那些生命力顽强,才色各异的花草儿身上,想来也不为过。之说以把“才色”这个词儿用到花草上,是因为禅师除了文字描写外,本书亦插入许多曼妙的图片,让人一路翻来无不赏心悦目。沉重的生活,吊诡的欲望,掩饰下的心机与阴谋,禅师信手拈花,将纠缠不清的世界纷扰付诸轻松、干练、机智与幽默的笔端,说的是60种花草,融合的却是人的真性情,花开花谢间无处不闪烁佛光。

  我嗜咖啡,因生在江南,无缘一见充满生命活力的咖啡树,只能靠假象来描绘它的样子,该是一棵通体深褐色的硬线条植物吧?有缘结识咖啡树是在禅师的书里,和我想象中的想去甚远。它茎干成发射状,垂生的绿叶缀着成串的白花,花朵洁白,气味芬芳……阳光下飘散的馥郁香气、天光透照的婆娑树影、林外波光潋滟的粼粼水波,视觉、触觉、嗅觉交织成一片奇幻迷离的景致。

  真没想到咖啡树居然身材婀娜,亭亭玉立。芳香的白花,就是“啡花”,且融合了茉莉、香橙的咖啡花香,对照咖啡煮好后的苦味,简直判若云泥。了解真相之后,当我再次闻着浓郁的咖啡香和细品禅师的花语,萦绕心间的已不是干巴巴的深褐色的“咖啡标签”,它一生的成长印迹值得我去寻根探究。正如禅师认为:每一颗咖啡豆,都曾是一朵洁白的咖啡花。

  前世种下的花,会开在今生的路边——万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

  由此想到其实这样的法则一直存在于天地之间,人的祸福果报,也是由自己所种的善恶因而来,又岂能心存侥幸或怨天尤人呢?在咖啡的清香中,我再次感动于佛陀所揭示的因果真谛。更坚定了我一睹咖啡前身——树体实相的决心,想来某个春日,我站于乳白花朵布满枝头的树下,眼里满是它的前身相,嘴里已砸吧出它后世的郁郁芳香。初春的寒风夹带着潮湿,吹冷看花赏景的人儿,我瑟缩了脖子,晨雾布满林中,心里突然晃出对自己曾立下不着边际理想所生的迷茫,可一想到因果法则如实存在于天地之间,人的祸福果报,是由自己所种的善恶因而来,岂能心存侥幸或怨天尤人时,在我最深最热情激昂的心里,逗留下的依然是点点暖意,温暖不羁的梦想。

  曾经为了年少的梦想去到藏区支教,偶然之下,有缘观看到隆重、肃穆庄严的跳神。大雪初停的清晨,许多喇嘛齐齐合力用彩沙在寺庙前的空地上画出一个巨大的坛城,未及凝神细赏,仪式开始。仪仗队的喇嘛鱼贯而入,紧跟着是几场跳大神表演,接着是虔诚的藏民挨个接受活佛的摸顶等,半天过去,当我再想用相机记录那幅精美艳丽的坛城时,早已灰飞湮灭不见踪迹,我欲哭无泪一屁股坐倒在地,一年老喇嘛以为外族人的我病发高反,过来搀扶,我无力地摆摆手,指着自己的相机,用手势比划着说:“这画,没了,全没了。机子里也不曾留下!”喇嘛哈哈大笑,用生疏的汉语道:“无常,常在。画看在眼,早印进心。”当时的我不舍我执,心想,胶片都会泛黄褪色,何况是回忆,终会被时间冲洗殆尽。

  直到我读到禅师的“虚虚实实,是芭蕉,也是人生”的短文,再想当天当时的心境,恍若隔世。禅师说得透彻:世间无常虚妄,但活着的每一刻却如此真实,充满了无可避免的挑战。谁不是生活在真实与虚幻交错的世间呢?我们无法掌握明天,也无法改变过去,唯一能做的便是珍惜当下,努力眼前,直到告别人间……而我们大多数人,却是“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般,总活在悔恨与抱怨里,不知道其实“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自己无法承担罢了。

  一经想通,我终于明白,偶然的触动才是人性深处的真实。禅师早将深奥的佛学内化成花草的生命,每个小故事也就一两件事情,经由慧眼独具的禅师徐徐道来,平铺直叙了人的贪婪、原罪、钱权美色的诱惑,以及相关衍生出的罪恶感、救赎以及迷途知返。

  禅师没有在灌输你,而是陪伴你,指引你。掩卷合书时,我会心一笑,感叹道:出于佛偈,遁入花草。原来,佛法也可以如此美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