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郭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郭论》读后感10篇

2018-09-11 03:01: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郭论》读后感10篇

  《郭论》是一本由郭德纲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18-9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郭论》读后感(一):这些东西当个故事看看还行,说文字版的相声有点言过其实

  总体评价:3星

  1. 郭德纲的新书,写雅俗、写历史、写名著作为“纲丝”第一时间入手了,但发现自己其实对郭老师写的美食饭堂上的规矩这种雅俗并不感兴趣,而更喜欢历史,名著的解读,但可惜郭老师对这些历史和名著的解读很浅,范围很小。

  2. 每段的故事开头都要有一个引子,如题慢。而且在开头反复强调自己没上过学,担不起“论”字……谦虚过了头,有点让人烦

  3. 很多东西像科普,很浅。eg,35节讲了一些科举基础东西

  4. 有些东西当个故事看看还行,说文字版的相声有点言过其实了。简单当个休闲书看了。。。

  《郭论》读后感(二):段子手的不简单

  郭德纲最近很火,源于一场电视节目,一双复旦博士以其井底之蛙的“业余”挑战郭德纲的“专业”,获得了一边倒的喝采。在我的印象中,郭德纲很低调,尽管他所从事的行当在历史的进程中并不看好,评书说书的,只是下里巴人的玩笑话,用以聊闲方可,用于治国则不足。 《郭论》全书四十章,其中捡史二十三章,论俗十章,歪批七章。尽管正邪参杂、语言俏皮,但是归根到底我们还是在其指引下,读懂了“忠”、“义”二字。这本书充分体现了一名相声演员修养,体现了是下层知识分子命如纸贱、心比天高的悲剧走向。郭德纲的历史视角及其人文情怀与其在德云社的那种嘻笑怒骂,果有天壤之别,后者的说学逗唱在正统忠义观面前,一点用处都没有。虽然我不认可郭德纲是最通达人情知晓人性的语言艺术家,但是我对于他讲述历史俗世文化认真态度还是敬佩的。表面上是信手拈来的历史典故,对于一些不读书、少读书的读者而言,绝非是三分钟热度。或者我们只知其一,就敢说其三、其四,但是郭德纲没有半点虚荣与夸张,他基于对事物来龙去脉的全盘掌控后,才说出其中的子午寅卯,说白了,无关学术修养,只关人情冷暖。 每一夜都有段子,所以大家见到段子手很流行,就纷纷改行,却不知自己半斤八两就被读者、听众热气腾腾地从台前哄(轰)到了幕后,自我阿Q不还说自己不走眼、运气背,其实呢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你没有金钢钻,偏揽瓷器活,早就注定你败走麦城结局。同样,听郭德纲的段子,回味无穷,意韵深远,你只知道他说的是邻居家老五的故事,却不知道此老五的四个兄长个个是人中龙虎,即使只图笑一顿的轻松,那也是极尽全力打捞明清的奇人异事,这种“接地气”、“冒热气”的功夫可非是三年五载不可练就。 关于人性,书中揭摆得非常到位,大有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的意味。当我们看到《明清狠事儿:这才是人狠话不多的至高境界》时,才知道有理不仅不在于声高声低,而且在于话多话少,你就是话痨,从早说到晚,也没有说到点子上,反而如同苍蝇一样嗡嗡,但是你看当权者从来都是一句顶一万话,在给你踏上一脚后让你永远、万世不能翻身;又如《人间闹剧的第一范式》,直指中国人的伦理关系,围绕男权的不可开交婆婆媳妇小姑子谁也不是省油的灯,大家都想成为仅次于男权的二把手,却让男权的主人笑得抬不起腰,原来你们的命如此不贵,当然三个女人一台戏的场面看得多了,也就对社会上女权主义的种种作为不再陌生大不了是家里没有了舞台,走向了更加广阔社交空间。悲乎,男权的主人不也是这样吗,不愿意有片刻的宁静,总以为闹来闹去,自己的身价与日俱增了,免不了黄土蒙面的那个瞬音,到时还能笑傲江湖者才是真正的英雄所在。 提及名著,自然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只不过我们看到的是故事,而郭德纲看到的是事故,他没有拘泥于具体的文字段落以及人人皆见的情节包袱,而是看穿了仁义道德,对于古道热肠的仁人总是抱有惋惜心情,对于作奸犯科小人也从来眼里不容沙子,这就是对历史的担当,对未来的情怀。或许,郭德纲所言的典故,我们读的时候还能哈哈大笑,但是从鼻子口腔里发出的声音总是显得微不足道,那是因为我们不够认真、不够执着,没有看到人生无常世事无奈

  《郭论》读后感(三):床前明月光,他是郭德纲

  比起郭老师的相声来说,我更喜欢看书,并不是我不喜欢郭老师的相声,而是我更喜欢书。

FM节目《郭论》

  喜马拉雅的《郭论》节目刚上线时,当时是五折优惠。虽说我算不上郭德纲的粉丝,甚至有时候会黑他,但是还是喜欢听他讲相声,也就毫不犹豫上手了,听到节目后,郭德纲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从一个德云社的相声人变成端端正正的“老人”讲自己对人生的看法,郭老师的知识量也在我心中呈现几何增长。节目在周二周四周六更新,几个夜晚听下来,我听着听着就会走神,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疲劳,另一个可能是因为说书不像讲相声,相声有观众互动掌声疑问声,这个只有一些背景音乐和郭老师的声音,进而促进我与周公会面,知识没学到什么,然而发现助眠功能更胜一筹

  半年过去了,《郭论》出版,立马上手,还是喜欢这种手不释卷感觉

  老郭全书分为三个板块:论俗、捡史、歪批。

  从生活中吃喝拉撒→史料中的段子故事→不吹不黑品名著。

论俗

  先是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太极开始讲起,我们都知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即阴阳,四象是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八卦又分明八卦和暗八卦,明八卦指的是伏羲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代表了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暗八卦是休、生、伤。杜、景、死、惊、开。这些我们通常只是听说过,离我们还是太遥远。但是老郭将这些深奥哲学与我们的生活琐事联系起来,什么“名以食为天”、“筷子模样使用”、“吃饭的规矩”,都给你一一对应,让你在对华夏文化中的吃喝玩乐半信半疑同时增长知识。也是一种欢乐

捡史

  前段时间正好讲《明朝那些事儿》又通读了一遍,这次主要看的是朱棣和王阳明。《郭论》中前面正好在捡史部分讲到了朱棣,讲的是朱棣“清君侧”的原因以及当时一些文人墨客对这件事的看法与做法大概是这样,在中华历史中,出现不少次"清君侧”,不少都是小打小闹,而算得上真正的算得上规模的清君侧只有三次,而成功的只有一次,那就是永乐大帝朱棣。郭老师在捡史模块所讲的内容还是很尊重史实的,有些不懂的地方他是闭口不谈,宁愿错过细节也不胡说一通。严谨的态度给这本书加了不少的分。

歪批

  对书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对《西游记》中人物来源描写,老郭突出名著也是老百姓作品,虽有神话但是避免不了来源于生活。

  几个日夜把这本书品完,老郭的东西实在是比春晚相声中的他表现出来的多得多,虽说有些是一家之言,带给我的想法感触也很深。老郭说书,也算是很新鲜的一件事,起码让我知道了有一个这样的郭德纲,虽然学历不高,但是书读得多算得上是学富五车,当得上“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文章”的赞美

郭德纲

  床前明月光,他是郭德纲。

  《郭论》读后感(四):治史自当严谨,读人何必认真?——读《郭论》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国家,在我们的国度上,治史向来被视为严谨的事,然而,文明的源远流长,历史的曲折厚重,却往往让人们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望而生畏,毕竟厚厚的二十四史叠起来足够你半身高了。于是,如何找到人们捷径就成了现代很多人所追求的。《郭论》以相声为底本,将当代历史研究中的细化和碎片化的现象加以凸显,正如他所言,是“品俗文化史”,乃是“捡史”,一本正经胡说八道是也。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对历史有这么一个著名的论断:“一个人如果能身处在历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获得真知得人,因为历史的经验是最为丰富的一座智慧之库”。郭德纲,这名号也算是响当当的一个名字的,我们撇开他的人品不讲,当讲这本《郭论》,依文解文,不谈其他,历史蕴含的的真知和经验,倒还真的可以在这些嬉笑怒骂中得出一些另类的感悟。

  以著名的苏轼为例,他的人际关系是:

  亲人:不识字但不同寻常乡野人——祖父苏序;倔强古怪官场失意者——其父苏洵;温文尔雅郁郁而终母亲——程氏;平实精明的箴劝者——王弗;柔顺宽容陪伴者——王闰之;颠沛流离中的知己——朝云

  东坡之友:入仕途,忘年交——欧阳修;文名盛,亦徒亦友——黄庭坚 秦观;黄惠詹,患难交——方山子 巢谷;禅心佛性,心灵之交——佛印;亦亲亦友——苏辙

  “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走进一代文坛盟主苏东坡的亲友圈,去寻觅其“半世颠沛流离,一生诗情画意”。

  单看着介绍,不由让人莞尔一笑。真正的苏轼不应该就是嬉笑由心,哭笑随性吗?他是大文豪,可他也是活生生的人,为何我们一定要将活生生的他奉上神坛,定义为“旷达洒脱”、“潇洒自适”呢?为何一定要以正面形象来鼓励自己遇事要看淡,胸襟开阔呢?先看“半世颠沛流离”再觅”一生诗情画意”不也是解读一法么?

  其实,从治史的角度,确实应该有点学术精神,可以从“读人”的角度,你真把这书当成一档脱口秀,却是比较有趣,因为,历史,解读的是人形,要的是你给后世留下了什么,《郭论》,解读的是人性,要是的是你让我看到了什么。若是不违背历史真相,调笑调笑一本正经的人物,叙述叙述市井小人故事,倒是有趣。再如《“戏”说《杜十娘》:经典是怎么流行起来的?》,除了人物的形象,还有人物的选择,还有当时的背景的,作为一个《三言》中经典的故事,“说古今故事,论当代得失”的意义,倒不失为对人的另一面的解读。我们可以从良知品性上解读,但从生活与现实中剖析,杜十娘的悲剧意义岂不是更动人一些么?

  《郭论》以“捡史”为裁,只图一个乐子之后,了解了解市井俚俗,倒是有趣的书,权当看文字版的相声,也是别有一番乐趣

  《郭论》读后感(五):北京,是一个很接地气的地方

  文:部分摘选自《郭论》(略有删减)

  提及北京,想到最多的莫过于郁达夫的那篇《北平的四季》。他说:“在北京住上两三年的人,每一遇到要走的时候,只感北京的空气沉闷灰沙太暗淡,生活太无变化;一鞭出走,出前门便觉胸舒,过卢沟方知天晓,仿佛一出都门就上了新生活似的;但是一年半载,在北京以外的各地——除了在自己幼年的故乡以外——去一住,谁也会得重想起北京,再希望回去,隐隐地对北京害起剧烈的怀乡病来。”

  我想这多半和北京的风土人情脱不了干系。民国十二年前后,上自军财阀客名优起,中到学者名人,文人教育家,下达商贩拉车铺摊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技之长,无憎人之貌。那时候人与人之间都可以谈谈,不分阶层,有甚者相谈甚欢就此结为拜把兄弟

  再来聊聊北京的物质供给,吃穿用度琳琅满目,什么洋广杂货山珍海味,无一不备。这也是住在皇城根底下最大的好处稀奇玩儿意第一时间都会传到这里,供人玩赏。当然,单凭这两点不足以留住游子的心。明清两朝的紫禁城与现代都市融为一体,老规矩混着新文明,旧与新不断充斥着这座城市碰撞出更多新的元素和文明掺杂在其中。正因如此,我们这群人才能安然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国都里,不至于迷失方向

  我喜欢北京不为别的,只为那些虚实难辨的故事。民间口口相传的‘历史’虽然没有史书记载的那般详尽却最接地气,好比那《锔碗丁》。虽听了不少人讲过,但颇为得意的还是郭德纲在《郭论》里写的那版。

  事件发生在光绪二十六年,地点在北京城朝阳门外的集市口,下三条胡同的北头,主人公自然就是这个锔碗丁了。“锔碗丁”顾名思义就是指会补碗的姓丁人士。补碗这份工作靠的是手艺吃饭,只有谁家有需要了才会有钱可赚。而且普通老百姓和王侯将相怎么能相提并论?谁家摔个碗也不能用真金白银来补啊,所以锔碗丁一家过的都是清贫日子。奈何这个锔碗丁娶了个十分厉害的婆娘,一看丈夫没什么能耐怨天尤人。两人下面还育有二女一子,小子性格随爹又是读过书的,柔弱的过分在家不敢忤逆自己的母亲。两个闺女倒是随了妈,性格乖张,欺软怕硬。

  故事的转折点说的是同年,八国联军冲进北京城烧杀掠夺,慈禧带着皇帝逃出北京,就此北京城乱了套,有甚者更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起了歹意。这锔碗丁就是其中之一,锔碗丁的老婆(这里叫四奶奶)带这一家子抢起了当铺,一夜之间成为整条街的首富。有了钱,人的穿衣打扮自然和往日不同。那场戏,郭德纲在书中是这样介绍的:尤其是这个丁四奶奶,前面出来的时候穿得又破又烂,脸上连点儿粉都没有,这次在后台要大拆大抹,把脸上涂上红胭脂等乱七八糟的东西,还得带个旗头板,脚底下穿双花盆底的鞋,脖子上还要挂一个马蹄表,这马蹄表是抢来的。上场之前要在后头把这表调好……这个丑婆娘扭出来之后,站一个亮相,这马蹄表到点一响,几个人齐刷刷地看着表,观众就会乐得不行不行的。

  至此丁四奶奶的形象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她那爱慕虚荣的个性愈加生动。

  戏里还有一段,说的是锔碗丁到茶馆喝茶遇见一个在七月穿洋绿大棉袄的人,他以为那人在同他炫富,回家把狐狸腿的大皮袄穿上了。跑堂的见他这身打扮回来吓了一跳,问锔碗丁热不热?锔碗丁回答说:“你没看见吧?那边那主儿穿着棉袄呢。”跑堂的顺着他指的一看,赶紧对丁四爷说到:“那个人是有病,发疟子呢。”锔碗丁一听赶紧回家换衣服去了。

  到这儿戏的前半场算是演完了,后半场锔碗丁的儿子全子取了一名王姓姑娘。那姑娘长得俊俏,引起了两个小姑子的嫉妒,就此为后面的惨案埋下了祸根。王姓姑娘嫁到丁家任劳任怨,却依然遭到婆婆和小姑子的虐待,丈夫全子又是个没担当的。一气之下,这姑娘投缸自尽。过去北京城里死了人,儿孙要披麻戴孝,孝子抱罐摔盆,长孙打引魂幡。为了惩罚这家人,官人判丁家公公打幡,婆婆抱罐,大姑小姑披麻戴孝。故事的最后,丁家人因为在当铺抢东西被捉拿进狱,临下场的时候,丁家这几口人说:“我们这是报应”到这儿,整出戏才算真正的唱完了。

  《锔碗丁》这出戏实际上讲的是个悲剧,却以喜剧的手法来演绎。先喜后忧的剧情,给台下的观众带来很强悍的视觉冲击力。戏中的每一个人,每一条线无时无刻不引领着观众重温那段被岁月掩埋的悲剧里,令人唏嘘不已。现在想来,今日头条里的那些新闻又有哪条离得开“人间冷暖,世态凉薄”这几个字呢?

  文章的最后,还是借用陆游的那句:人生易尽朝露曦,世事无常坏陂复。作为结尾吧。愿我们此生安好,各为己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郭论》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