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家乡的年味作文5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书笔记 >

家乡的年味作文500字

2022-07-01 00:18:03 来源:网络 阅读:载入中…

家乡的年味作文500字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希望以下这些家乡的年味作文500字,能对您有帮助。

  家乡的年味作文500字 篇1

  年是一种民俗,一种文化,它是几千年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就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

  过年就像既定程序。一进腊月,各家各户就开始忙活起来,各有各的事情做。这不,忙着忙着除夕就到了。

  依照往常的规矩,三十的当天早晨,母亲起床替我穿衣,我竟吃了一惊。要知道,这在平常时候,可是想都不敢想的。接着,她又叮嘱我早晨不要梳头,说是以后烧菜做饭会掉头发在里面的。然而,我却依然我行我素,一边照镜子,一边却又在认真仔细地偷偷取出梳子来梳头。现在又回想起来,当时的我真是太有个性了!

  不管怎样地来回折腾,母亲都会在除夕夜的那天晚上,烹饪了一桌的好菜,有糖醋排骨、宫爆鸡丁、红烧鲤鱼……还有我最爱的清蒸鲫鱼。这些佳肴可不是随随便便做的菜,每一道菜都有美好的寓意。例如说:糖醋排骨意味着甜蜜的生活,宫爆鸡丁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红烧鲤鱼象征着年年有鱼,祝福家里的孩子鲫鱼跳龙门……每一道菜都是祖祖辈辈一代代传下来的,是我们一方水土孕育出来的特有的民俗精华。浓郁的年味儿弥漫在这间屋子里,一桌桌的美食与大家的心积聚在一起,令人心生一股股暖意!这仿佛是一年之中家人最珍贵、最温暖的美好时光。

  当然,一家人团聚一堂,少不了会聊起很多往事。吃完饭后,我们围炉而坐。母亲在闲聊中不知不觉地一双手一边比划,一边语重心长地说起往事来:“想想我们小时候,吃的是南瓜藤和“麻头子面”搅的面糊,还有毛草根,喝的是凉水。记得有一次,我偷吃了家中的一根红薯,被我的爸爸打了一顿,屁股痛了三天。我们那时平时根本没有一件新衣服,家里大的孩子穿了小的孩子穿,只有过年时才会沾一点喜气,穿一双新袜子,但那也足以让我们惦记一年,高兴很久了。看看现在的生活,想吃什么喝什么,都可以用钱买到,挣钱也比以前容易多了。你们的衣食住行可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啊!孩子,你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好生活,努力学习,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才能让自己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听母亲总讲这些过去都有点厌烦了,可在这除夕之夜,我感受到的是母亲儿时生活的艰辛,还有对过年的期待与快乐。和妈妈的过去相比心中感慨万千……后来在家人发压岁钱的喜悦中,温声细语的唠嗑中,我又渐渐地进入了梦乡,靠在母亲的怀里,好不舒畅!

  第二天早晨,我缓缓地睁开眼,感觉年味还在嘴边,不舍得消释,也不舍得淡化……也许,这就是年味吧。

  家乡的年味作文500字 篇2

  家乡的年味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乡村,那里过年非常热闹。过年前,大家都在自己的房门前贴上对联,还挂上红彤彤的灯笼;过年时,大家都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到处都会有人放鞭炮。这浓浓的年味总是让我难以忘怀。

  除夕,我们全家在一起吃年夜饭,饭桌上有各种各样好吃的菜,热乎乎的汤,香香的肉丸,好吃的土豆泥……长辈们乐呵呵地给小孩夹菜,倒汤,还会发压岁钱,祝福小孩新年更上一层楼;小孩们呢,也笑嘻嘻地跟长辈干杯,敬酒,祝福长辈身体健康。那一天,整个屋子都热腾腾,喜气洋洋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好不温馨!

  吃完年夜饭,那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时候了,为什么呢?因为,我可以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去放鞭炮啦!那可是各个迫不及待地着各种烟花炮竹到屋子外面去放,“哔哩哗啦”几支小烟花聚在一起挺壮观。可真遇到大烟花,我们又会躲回屋子里看大人们放“隆隆隆隆”“噼里啪啪”,烟花像花朵一样绽放开来,五颜六色,绚丽夺目。这时,家家户户会不约而同地走出家门,互相拜年,大声说着“新年好”“身体健康”,好不热闹!

  新年到了,妈妈告诉我人们放鞭炮是为了赶走传说中的年兽,还有一种说法是赶走旧年的坏运气。我问:“地上的鞭炮为什么不扫掉呢?”妈妈笑着回答:“因为人们这些碎屑代表着红红的好运气。”果然,第二天我早晨起来一看,各家的院子门口都是红红的一片,远远看去,红扑扑一片,像红地毯一样。

  我喜欢家乡的年味,因为在家乡过年特别有味道!!

  家乡的年味作文500字 篇3

  记忆中的年是从簌簌的冬雪开始的。

  等到雪花像柳絮一样纷纷而下的时候,漫天皆白。我的学业尚未结束,母亲就早已唠叨起了新年的事情。她说,那年我还不晓事的时候,天空降下了鹅毛大雪,我就像第一次见雪似的,惊叫着跑出去玩儿雪。一直到夜色将近的时候,我活像一个雪人儿……每每及此,母亲眼前好像又浮现出当年的情景,眸子里似乎溢满了星星。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我早已将它们遗失在岁月的河里了。然而将近新年的那份纯真却渗在心底,连同母亲的回忆,丝丝入扣。

  时光翩跹,若是转眼到了腊八,便要照例熬一碗腊八粥。父亲习惯切几片苹果,小米、绿豆、花生……各种食材都浓浓的聚在碗里。吃粥时有说有笑,不经意间便将那份温暖化在胃里,也同样化在心底。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将近年关的时候,是要回到乡下去的。不知怎的,路上的树影倒飞过去,我却还嫌慢。冬日的萧条在我眼里却似乎胜过春日的繁花似锦。那田地里站着的枯树,不正像总在院子里晒太阳的老爷爷?那旁边的小树不就是他活泼好动的爱孙吗?你看,小树的枝条还在微风中挥舞呢!

  等到红日西沉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仍萦绕着一个个问题,孩童的天真正在这时飞扬。于是,沉沉睡去的时候,大树和小树就钻进我的梦里去,它们在风里和我嬉笑。

  终于,终于已到除夕之夜了,大人们围拢在桌子旁包饺子。揉面,拌馅,擀皮,包成……各种工序一样不少,看着桌上的一排排饺子,已经可以想见出锅时的热气升腾。汁水在嘴里流溢,连同家人们的嬉笑怒骂,这便是人间烟火气。

  至于我,向来是没有包饺子的义务的。偷偷溜到巷口,听听各家年里的嘈杂,尽管古时的灯笼已经不存,小村里的情景也远不如所谓“万家灯火”那般热闹,但这就是记忆中新年的声音,不曾远去。

  到了夜色已深的时候,无月无星,喜欢点一支烟火,好像便点燃了浓墨似的夜,照亮雪地,照亮院墙,照亮星星……等到火花燃尽,那满庭的清冷静寂,是一辈子都将思慕着的。

  一个一个年就这样从指间划过,我正在长大,而家人正在变老,我只祈求时光慢些再慢些,好让我把记忆中年的样子、家乡的样子和你们的样子都留下。

  又是一年,冬去春已来。

  家乡的年味作文500字 篇4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过年了。全家人越来越忙,好吃的也越做越多,满屋满院阵阵飘香,我总忍不住多吸几口。不过,什么香味都比不上家乡过年时的米酒汤圆的味道。

  家乡过年,有早晨全家一起吃汤圆的习俗,寓意今年全家团团圆圆。大年初一一早,妈妈和伯娘们便一起做汤圆了。我们小孩子也早早就被热闹的鞭炮声吵醒,在床上巴巴地等着吃汤圆的信号了。一会儿大哥问“汤圆好了没?”一会儿二哥喊“什么时候可以吃呀?”大人们便笑着回道:“就快了,就快了,你们这群小馋猫呀!”

  大人们就爱骗小孩儿,说“快了,快了”,可我们等啊等,肚子咕咕叫,也没好。我们百无聊赖,便猜汤圆是什么馅儿的,也热火朝天讨论起自己爱吃的馅儿。楼下喊了声“吃饭咯——”,我们几个一起向楼下冲去……

  还没跑到饭桌,米酒的甜香就铺天盖地冲击了我的鼻腔,瞬间,口腔涌出一股“馋馋”的口水。走近了,我看见一个个圆润又饱有光泽的汤圆在米酒汤里静静地躺着,多么可爱啊!舀一个尝尝,鲜嫩的肉汁在咬破汤圆皮的一瞬间弥漫开来,我惊喜地叫道:“我这个是肉馅儿的!好香!”

  “我是紫薯馅儿的!好吃!”三哥也满是惊喜。

  “我是豆沙馅儿的,啊……”大哥故作神秘,“啊,我吃到硬币了!”边说边慢慢吐出了一枚硬币。

  全场一阵惊呼,大伯娘笑着说:“包了硬币的汤圆总共就三个,吃到的人今年运气好!还剩两个,看你们谁运气好!”

  大伯娘还没说完,二哥“哎——”了一声,他也从嘴里拿出了一枚硬币,喜滋滋地举给我们看,好像在说“我今年一定走好运!”

  兄弟仨就剩我没吃到了!原本只吃肉馅儿和豆沙馅儿汤圆的我,也开始拼命吃其他馅儿的汤圆,可我整整吃了两碗汤圆,幸运女神也没眷顾我……那最后一个“幸运汤圆”被二伯娘吃到了。我羡慕地看着她,她完全明白了我的心情,把硬币推到我面前,说:“这叫‘传递好运’,祝你新的一年健康成长,学习进步!”

  在“海纳百川”的现代昆山,我能吃到五湖四海的美味,可是饱含着长辈祝福的米酒汤圆的味道才是我心目中家乡的年味,也是最美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作文500字 篇5

  家乡的大年是有味的,一种传承于冥冥心灵深处,承载着厚重文化底蕴的“味道”。

  正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茂名化州,那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不必说隆重的祭祖仪式,一年一度的年例,满怀祝福的拜年;也不必说精彩的舞狮表演,令人大为惊叹的杂技表演,拥有深厚韵味的粤剧欣赏;单是普通平凡的贴对联就有无限趣味。年夜饭后,我们一家人来到门口贴对联,我和妈妈不够高的地方爸爸就像巨人一样帮助我们一起完成。这何尝不是最有爱,最温馨的事情呢?

  大年初一似乎是最平常无聊的了,早上整个村庄的人集中在一起后,一起拜完神后,就各自待在家中,没什么特别的。初二,也要拜神,之后,就一家大小团圆到妈妈的娘家去拜年,而我们也会十分开心,因为又可以收红包啦!“放鞭炮啰!”源源不断的鞭炮声响彻云霄,让人震耳欲聋。家家户户都会在年三十晚12点以烧鞭炮的方式祝贺新一年的到来以及希望一家人能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多姿多彩。

  整个春节期间,大年初十是我们村最忙而同时又是最热闹最喜庆的日子。因为我们村庄的年例在初十。做年例是当地独有的,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每个村庄都规定了一个日子是从初二到初十五之间的,到了别人的年例,亲戚朋友们就会去吃。在那天,会有舞狮团到每家每户醒狮,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同时,在整一天也会有各种各样精彩的表演为我们增添更多欢乐的气氛。虽然做年例是又累又辛苦,但都是值得的,因为亲友们能欢聚一堂,是赏面、是亲情、是无比珍贵的友谊。这就是做年例和吃年例最重大的意义。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过年不仅仅是一顿饭,一挂鞭炮的形式。离家越远,越是想念家的温暖。现在努力读书,将来拼命工作也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家。

  过年,就是一家人一个都不能少,那浓浓的亲情也就是那最浓厚的年味,就像一坛陈年老酒,无论时光怎样流逝,始终在心底里散发着醇浓的幽香,让人对过年有了一种怀旧,一种追忆。

  家乡的年味作文500字 篇6

  我的家乡——湖南隆回,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最让我难以忘怀、最牵动我情思的莫过于家乡的年了。

  腊月一到,在外打拼的人们陆续回乡,小村庄越发热闹,年味也越来越浓,处处弥漫着年的喜悦。

  家乡的年味浓,浓在圆圆的糍粑里。

  腊月二十八,舂糍粑。在老家,家家户户舂糍粑可是春节前的重头戏。那天,奶奶早早就起床蒸糯米饭,再把蒸熟的糯米饭倒入粑臼(像石缸一样的器具)中。这个时候,爸爸和大伯就出场了,他们先用粑槌不停按压糯米饭,直至糯米饭黏成一团为止。接下来,便是他们大展身手——舂糍粑的时刻了。他们你一下,我一下地猛力交替着打糯米饭团,配合默契,让人看得热血沸腾,惊叹不已。十来分钟后,原本颗粒清晰的糯米饭团便魔术般地变成了又白又软又黏的大粑团。最后,爸爸和大伯手扶粑槌,围着粑臼转两圈,大粑团便牢牢地粘在了粑槌上,他们再齐力把它举起,送到一个铺了细米粉的大笸箩里。

  接下来,就开始制作粑团了。奶奶用绳子把爸爸和大伯送来的大粑团勒下来,揪成一个个小粑团。这时,就轮到我们出场了——帮忙做糍粑。我們把热乎乎的小粑团揉捏成圆饼状,放进雕了花的粑印中,均匀按压。几分钟后,糍粑便漂漂亮亮的,像待嫁的姑娘似的,圆圆润润、娇娇羞羞地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些精致的糍粑,或烤或煮,或煎或炸,味道都是极好的。

  家乡的年味浓,浓在红红的春联里。

  过春节,咋能不贴春联?只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不管是老房子还是新房子,都会变得光鲜亮丽起来。贴春联这项光荣而神圣的任务,我有幸全程负责过呢。去年除夕,爷爷说他年纪大了,不能爬梯子,而我长高了,手脚又灵巧,是贴春联的最佳人选。我真是受宠若惊,激动无比!大年三十吃过早饭后,我便迫不及待地拿着刷子蘸“胶水”,仔细地往墙上刷起来。说起这“胶水”,还是奶奶亲自用红薯淀粉调制的哩!“胶水”刷均匀后,我拿起对联,一边小心翼翼地左右小幅度挪动,一边问妈妈:“正了吗?正了吗?”经过十几分钟的努力,我终于把春联贴好了。红艳艳的春联给老房子增添了无限生机。爷爷开心道:“‘金狗唱出千家喜,春贴换来万象新。我们孙女贴的春联哟,那是一个棒,呵呵呵……”

  家乡的年味浓,还浓在丰盛美味的年夜饭里,浓在五彩斑斓的烟花里,浓在舞龙舞狮的锣鼓声声里……

  家乡的年味作文500字 篇7

  “一眨眼又是一年”,除夕上午在家门口撕下旧对联,贴上新对联的时候像往年每一年这个时候一样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对于多愁善感的我来说,每到辞旧迎新,岁月替换的时候我都会感觉时光匆匆,都会有一种感叹中又带有几分欣喜的感觉。

  想想我是一个多么幸运的人啊,从小到大一家人都没有背井离乡,没有只有过年才能回故乡相聚团圆的苦楚;又想想我又有几分不幸,一年到头都生活在一个地方,家人不曾少见,亲戚经常往来,倒没了团圆的兴奋,而且最美家乡往往是景色秀丽,我又没了像有农村老家的人可写的最美家乡。可再细细思量,这在身边的家乡,这从未离开的家乡,这有几分市井的生活倒也耐人寻味,闲情逸致,我这土生土长的南宁市区人也应该骄傲骄傲,珍惜身边的最美。

  这家乡的年味,我觉得最美好的日子还是以前小时候在人民西路的家,过起年那才是真真儿的年味。很清楚地记得,每年除夕前一天,天没亮的时候,奶奶妈妈和几个亲戚就在客厅里开始包粽子,备下年货,我特别怀念那时什么吃的东西都自家制作。而且那时我家靠近水街,常闻热闹,到了年关,水街更是热闹非凡,让我怀念除了热闹,还有南宁的特色,譬如那街上萦绕耳旁的都是白话,又譬如卖的大多是南宁的特色食品,那五颜六色的粉利,那绿油油的粽叶,还有那晶莹剔透的粉饺和白白的粉虫和肠粉;还有我最喜欢吃的马蹄糕。

  重要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寄托在这些特色上的感情。

  如今虽然已拆迁,以前的水街也面目全非,但现在住的小区也不缺乏年味;特别是现在的过年时的炮声和烟花。过年那几天断断续续或震耳或清脆的炮声不绝于耳,除夕的下午,虽然街上已冷冷清清,人们都团圆于家中,可却洋溢着喜庆的炮声,那时便是第一轮放炮的高潮,伴着黄昏,伴着团圆饭。到了快12点的时候,那才是放炮的大高潮,炮声、烟花色、寒暄声不绝于耳,人们都在以新年第一炮来祈求一年财源广进,身体健康。楼道里,楼道下,近处,远处,炮声一浪高过一浪,一声响过一声,炮声由远到近,重重叠叠;嫌恶这炮声的人,譬如我妈妈便称之为轰炸声,而我每到新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在阳台浸身于这“轰炸声”中,眼里闪烁着天空上的烟花,耳中独听着轰鸣的炮声。

  家乡的年味作文500字 篇8

  盛泽是“丝绸之乡”,也是我的家乡。要说我们家乡远近闻名的美味,那就是盘龙糕了。

  当天的盛泽,在经过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后,路边还有很厚的积雪,但是白雪也不能掩盖我的热情,因为今天我要以小记者的身份,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学做盘龙糕,寻找家乡的年味。

  首先,我们看师傅给我们演示做法,之后便是自己动手制作了。师傅先把模具拿了上来,乍一看,挺像孙悟空头上的紧箍。我们先把淘好的糯米放入“紧箍”中,师傅说不要把糯米压得太紧,不然口感不好,再在上面浇上一层薄薄的糖浆等,然后就可以放蒸箱里去蒸了。最后等盘龙糕出锅后,把赤豆、冬瓜糖、松子肉依次放在上面。虽然是第一次做,样子做得不够完美,但味道好极了,吃在嘴里香香的、甜甜的、糯糯的。

  现在回想起来,这味道也许就是家乡的味道,心里甜滋滋的,我已经提前感受到浓浓的家乡年味了。

  家乡的年味作文500字 篇9

  今天是大年三十,爸爸早早地起来了,并把贪睡的我喊了起来,听爸爸说今天就是过年了,我开心得一蹦三尺高。

  我和爸爸吃完早饭就开始贴春联,望着爸爸忙碌的样子,我回想起以前过年的情景。那时候过年总是下大雪,爸爸便和我打雪仗,我们把揉好的雪球扔向对方,爸爸眼疾手快,总是趁我不注意,把我变成了一个有辫子的雪人……“章华,发什么呆呀?快把对联递给我……”“哦哦哦,好!”我开心极了,欢声笑语在院子里回荡着。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的功夫就到了中午,我吃完午饭就去画画了。下午,厨房里飘来了香喷喷的年味,我迫不及待地走进厨房,看着忙碌的妈妈,我用手机快速地拍了下来。

  过新年时我最喜欢的就是一家人围着桌子吃年ye饭了,每次看着满满一桌丰盛的佳肴,我的心情都无比的畅快。更重要的是我还能收到来自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给的红包。

  我喜欢家乡的年味,喜欢和家人待在一起,喜欢每一个新年!

  家乡的年味作文500字 篇10

  喝完腊八节的那碗腊八粥,就进入春节了。

  腊月二十,大人们都已经准备好了年货,就可以开始做米泡糖了。

  米泡糖又叫切白糖,有俗谚曰:“切白糖,担白糖,娘想囡来囡想娘。白糖切好好过年,份份人家福寿长。”米泡糖代表了亲情、平安、长寿。

  秋天收好的糯米稻谷在腊月初就已经被蒸好,晾干。待到二十,有些店铺已经关了门,平时安静的小巷已经热闹起来的时候,便可以用细小的沙石炒晾干的糯米稻谷了。浓浓的米香引来了我们一群嘴馋的孩子,在大炒锅边来回溜达。“奶奶,米泡糖什么时候才能做好?”“你急什么呀,这才刚刚开始,大概还要个三四天吧!”奶奶笑着回答。看着那扁扁的米渐渐变成了一颗颗白胖子,我早已经心急如焚。

  “米泡”做好后便是“切白糖”,爷爷花很多的时间熬麦芽糖,熬成满意的粘稠状,然后在一个专用的木桶里倒进米泡、事先炒香的花生米、芝麻,再加上些油炸的地瓜干丝,把熬好的麦芽糖倒进去使劲搅拌均匀,倒到一个木头框框的模子,用一个滚子压紧,压实,慢慢等待,冷却。一般这个时候,我们孩子们已经开始着急的不行了,围着切白糖的台子,香香甜甜,满嘴酥脆的米泡糖实在是诱人。每次切白糖,爷爷都会把一圈的边角切下来废弃,而这些“边角料”就是我们孩子们围着期待的最好奖赏。刚刚切好的糖,温温的,松脆松脆的,这就是我们年年期待的美味。

  爷爷把糖切成一小条一小条,分成一块块,一框切好,全家人便围成一桌,用花花绿绿的糖纸,把米泡糖包好。奶奶这个时候会和很耐心的教我们,怎么样包的平整,美观。“今年的米泡糖很香,很脆,切的平平整整,来年是个好运年!”奶奶满怀欢喜的对我们说,“嗯,我们新年考个好成绩!”我满足的望着奶奶。

  是啊,家乡的米泡糖,年年寄托了奶奶对我们祝福和期待,新的一年,又是红红火火的一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