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半生缘》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半生缘》经典影评集

2017-10-19 21:2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半生缘》经典影评集

  《半生缘》是一部由许鞍华执导,黎明 / 吴倩莲 / 梅艳芳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半生缘》影评(一):520

选角儿绝了。

不太认同女性鸡汤文对沈世钧的声讨。哪怕加上书里,他更明显的退缩与懦弱,我也不反感。他温温吞吞,不会争取,只会去爱。相比之下,更让我受不了的是豫瑾哥哥。如果你的心因为我们之间不再有可能性,就这样轻易而决绝的易主,那之前你苦苦守望我的意义是什么呢,征服欲?占有欲? 虽然我们之间的关系一下子没了希望,可我又没改变,说明你扭头离去取决的是"能不能在一起",而不是“我是不是你爱的样子”。

阴差阳错的狗血言情是不会这样揪心的。隽永在于“半生”和“缘”。先说“缘”,就像顾曼桢说“很难一直爱一个人,也很难一直恨一个人“,放过别人是容易的,难的是放过自己。像姐姐那样为脸面为别人为对方,亲手葬送自己的爱情,我下不去狠心。像石翠芝那样,一边捉摸对方心意,一边试图挣脱世俗,在这两种煎熬里等待,我没有耐力与勇气。都是一眼看到头,小心翼翼地赴死去爱。倒是羡慕顾曼桢,可以放手爱,她是唯一不用与自己作斗争的人,没能圆满都是因为不可抗力。可以选择的话,我宁愿成为曼桢,也不要自己折磨自己。

汤唯绝对模仿过吴倩莲的表演,不只是那张寡淡却充满诉说力的脸,还有那些一字一顿的念白,不合时宜地出现在打趣、哭诉、讲情话的时候,反而把人物描实了。顾曼桢和王佳芝也像,是那种普通到提炼不出性格的人,简单,无害也无求,服从命运,一个初生的素色的人。顾曼桢被折腾一番后迈进了姐姐的影子里活了下来,王佳芝历经磨难则被易先生点燃,一瞬间闪耀后消逝而去。《色戒》要更心痛,跟着顾曼桢是去体会她的苦楚,跟着王佳芝是去抉择自己的命运,去做一个无论怎样选都悲剧的选择,然后再去体会自己选出来的苦。《半生缘》的纠葛发生在关系之间、事件之内,是世俗和时代造就的悲剧,而《色戒》的撕扯是在每个人物在心头上跟自己扭打,是人心主导的悲剧。但是张爱玲控诉的从不是时代,是电影把格局变小了。

至于“半生”,甚至有点安慰。每一对,都回不去了,不只回不去,甚至停不下来,只能叽里咕噜往前滚,还有后半生要过。眼看着对方越走越远,自己迈向远方的步子却也止不住。记住捡到红手套时的欢心就够了。只要知晓原来你也在这里。

最被打动的两个地方:

叔惠和翠芝在船头相识,翠芝吃板栗,叔惠点不着烟,背过头用口哨吹恋故乡。以兄弟女友男友兄弟的身份悄悄相恋,打头起就明知无缘。

姐姐嫌弃自己,豫瑾不结婚她也告诉自己不能报幻想。豫瑾来上海,热络事故,完美女婿的模样,奔的却是妹妹

还有两个情节人物很饱满:

曼桢对豫瑾是暧昧的,始终有个开口横在那,哪怕有世钧在。还不光是出于对世钧的怨,还包含儿时的爱慕,甚至还有与姐姐的攀比心。

祝老爷给曼桢留早饭,就像他当年端着奶油蛋糕一样,都是想霸占她,却恨不起来了。“你别恨你姐了,是我的错”。这种悔悟你知道你不该动容,却又上了他的套,因为张爱玲自己对祝老爷也是这身不由己态度吧。

「老爷则活色生香多了,坏,复杂,受缺点和历史的控制,有时候却又有点自主性——这就是很像样的一辈子了。」

  《半生缘》影评(二):一则

与其说是女性和爱情的悲剧,毋宁说是个人和家庭的悲剧。 顾曼桢虽然有一颗独立自主追求自由爱情的心,但是出身在孀母弱弟的家庭,还有一个做妓女的姐姐,无论是舆论还是道德律都使她无法与家庭断绝联系;又或者,如同顾曼璐引以为申辩的那样,顾曼桢的烈女是铸就在姐姐的牺牲之上的,话虽难听,理是不错的,幸福本身仿佛就有了原罪。这个家庭赋予她一切骄傲,最后又生生夺走,这是个人命运的不幸,亦是时代之悲。至于顾曼璐,看电影时实在叫人恨不起来。或许是导演把强奸戏拍得比较含蓄,所以当一群飞鸟在大厅盘旋而上的时候,镜头转到顾曼璐一身华服立于空堂之上,竟然令人觉得受苦的并非只妹妹一人,那仰头观鸟的似乎是那个年代千百个女人的缩影;为挣钱养家而成为妓女,失去爱情,没有受过教育,认为妻子的位置是一辈子的依靠,于是甘心成为欲望的帮凶,可是你怎么怪她,都是可怜人,受着尘网中的苦罢。

半生缘里脱不开家庭关系的岂止女人。沈世钧因为父亲病重和家产的问题回到南京,断绝了和曼桢的姻缘;也因为家人的成见,与她产生嫌隙。许叔慧对于石小姐的爱恋,毕竟也成了高攀。凡此种种,都是缘,姻缘,孽缘。我惊讶于张爱玲将这世俗人情刻画得如此入骨,在琐屑的温言软语里叫人窥见它和善面目下的残酷神情;我也极赞赏电影节奏和镜头的把控,上海弄堂里的风雨阴晴,南京城的诸般景致,都笼罩在氤氲的时代迷雾之中,温吞地演绎出双城悲剧,这和我熟悉的上海和南京那么不同,却又令我感到无比亲切。

昔年煊赫旧家时,熟悉张的人自然也了解她的少年经历。很自然的,当我看到顾曼桢被锁在祝宅而捶门哀告时,便想起了张当年因为留学之事被后妈父亲锁在家里不得出的境况。不知是不是张有意编排,顾曼璐在祝宅也是后母的身份。事情末了,张和顾都逃出了这个谓之“家”的地方,却无法逃开人生悲凉的晚境和家庭关系的牵绊。很多年后,顾沈二人重逢,观者自会感慨人事全非;很多年后,张爱玲在美国,著文回忆父亲带她去买点心。她要小蛋糕,他总是买香肠卷,那年在多伦多,她看见类似的香肠卷,一时怀旧起来,买了四只,却不是那个味了。不知当张爱玲写下顾曼桢重回祝宅的结局时,内心是怎样的况味呢?

  《半生缘》影评(三):当爱情遇上人生

这首先是一个爱情故事

1930年的上海,同在工厂上班的男女。互相见过几眼,彼此心有好感却苦于没有交集无法开口。春节将至的冬天,因为都没有回家过春节,三人相遇于故事开始的小饭馆。在两人同时出场的饭馆里,表情、眼神动作诸多细节中黎明将沈世钧那种没有主见、沉默内向的性格演绎得非常出色。

树林中拍照,曼桢走上去为世钧擦脸,独拍后开始两两合影,铺垫过后曼桢提出与世钧合影,这个细节可见小女儿心思。彼此暗恋的两人终于可以合影,最后却发现没有了底片。天空突然下起了雪,这似乎预示了两人感情的波折。

日常的涂涂画画可以不经意间写出对方的名字。听说对方手套掉了以后,大晚上冒着严寒出去找寻。诚如电影所言,当你想着怎么去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已经爱上了他。

这就是爱情的开始。

同所有的爱情一样,感情的发展,终有一天要面对彼此的家庭,并被家庭影响。只是他们感情还没来得及明朗化,双方家庭的因素就开始汹涌而来。当爱情遇上人生,甚至时代,这往往是悲剧的开始。

只是故事中的两人并不知道这些。

曼桢的姐姐为了养家做了舞女,最终嫁给了有妇之夫祝鸿才。

世钧收到家中来信匆匆回到南京。回去之后方知家人让他回去只是为了让其成亲。

没有主见,两地相隔因久等不来曼桢的书信,世钧最终迎娶了门当户对但他并不喜欢的另一个女人翠芝。

曼桢这边,不能生育的姐姐为保全自己的地位,设计让丈夫强奸了妹妹曼桢并怀上了祝鸿才的孩子,葬送了曼桢与世钧的爱情。曼璐死后,曼桢为了孩子委身祝鸿才。

两个有缘无分的人就这样错过情缘

许多年后,两人在最初相遇的小饭馆再度相遇。诸多的误会、秘密思念情感在嘈杂的时代背景中,在时间洪流的稀释中变得毫无意义。也许彼此心中还有爱,可最终再也回不去了。

吴倩莲的电影我看过的不多,但她算得上我最喜欢的女星之一。最喜欢的是她在《饮食男女》和《半生缘》中的形象。她大部分时刻面容清淡,像极了你常见的那种清淡但漂亮的邻家女生。虽然整部电影充满了时代压抑感,她就像萧瑟冬季中的一朵花儿,花枝是灰暗的,花叶是灰暗的,但花儿一开有种环境无法抑制的美。

黎明唱歌的水平这儿不提,在演员这个身份上,我能记住的作品就两部,一部是《甜蜜蜜》,另一部就是《半生缘》。两部电影都是大时代背景下的普通人,演绎一段支离破碎的爱情。在时光的洪流中,有一天彼此再度相遇,却发现再也回不去了。

《半生缘》诸多情节都符合以上规律。

在新婚之夜,两个彼此并不爱的人最终走在一起。翠芝对世钧说:怎么办,我是不喜欢你的,你也是不喜欢我的,我们现在是不是已经太迟了......

曼桢在写给世钧的那封信上说:世钧,我要你知道,无论是什么时候,无论是什么地方,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个人在等着你,总会有这么一个人的。

电影结尾世钧在寒夜里拿着电筒去找手套,电筒照到树根上,看到了曼桢的红手套,他弯腰捡起来那一刻真正的笑了。人在这样的时候才是最幸福的。

同大部爱情一样,我们爱的是一些人,与之结婚生子共度一生的往往是另外一些人。当爱情遇上人生,这不只是曼桢与世钧的半生缘,这是大部分人爱情的悲剧。

文章首发公众号:周周看电影(cdgoodlife)

  《半生缘》影评(四):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夜半,把半生缘翻出来看,没看过书也没看过电视剧,唯独是这电影。

许多的爱情大概都似电影里这般的开始,往往只是一件小事,一眼,或是一天天的日子。

电影中关系开始崩裂,轨迹开始背离大概始于曼璐的那次小计谋,但我着实无法去讨厌她,那样的年代,那样的她,不知道还能作何选择,但我也怎样都不能接受她,至少这第一条裂缝是因她而起。其实就算没有这件事,曼桢和世钧真能走到一起吗?怕是难吧,世钧家到底是很看重身世的,而世钧性格又软弱,怕也难违背父母意愿去坚持去什么,哪怕真真曼桢嫁过去了,真的就会一直幸福吗?所到底婚姻谈恋爱还是不同的。恋爱只是两个人,也许曼桢和世钧的性格算互补了,但到了婚姻中就涉及到两个家庭了,就有了更多的摩擦和分歧,这时一个软性子和一个硬脾气真的能融合在家庭中吗?

再者,即使发生了这件事儿,两个人也不是没有在一起的余地了,但是世钧却在不清不楚中娶了门当户对但互相却不爱的人。他从未为他们的爱情争取过什么。

所以半生缘,到底还是因为人,哪里怪的了命运。

少时爱人多容易,越长越道意难平。

你是白月光,你是朱砂痣,你是怦然作响的心跳,可最后,你也只是那段回不去的过往里渐灰的人影。

PS:我这个单身狗还在感叹别人的爱情눈_눈

  《半生缘》影评(五):悲剧电影

这是一部悲剧电影,结局就像影片中加了大勺盐的肉汤一样,难以下咽。看完电影后,瞬然有种感觉,如果世钧没有回上海,结局是不是就会不一样,如果曼桢欣然接受求婚,他们应该已经过上了幸福美好的日子,但如果没有这些,也就没有故事,也就没有这刻骨的回忆了。
曼桢是影片中我最喜欢的角色,她大方得体,学识渊博,没有在穷困不堪的家庭环境中堕落,而是勤奋地考上大学努力工作,而其姐姐的扮相,作风对她完全没有影响,曼桢如一朵清菊,淡雅而活泼,低调而独立。我认为她的悲剧归结于命运,因为她的结局是由太多的巧合相拼凑的。首先,世钧的父亲正好认识做舞女的曼桢的姐姐——曼璐。其次,曼桢被扣在姐夫家的时候正是她与世钧吵架的时候。再次,世钧的父亲正巧在那段时间身体不行了,要召世钧回家娶妻生子。最后,曼桢生子出院后正好错过了最后一次挽救爱情的机会。如果不是命运的玩弄,曼桢不至于这样失去了她的爱情。

  《半生缘》影评(六):我们回不去了

"我们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到从前。"
    一场恋爱在多年后的重逢中终结于此。到底是懦弱的沈世钧太听信别人还是自私的姐姐推向深渊?孰是孰非已经不再重要,多年前世钧在冷风中为曼贞寻找红手套的回忆只剩下欷吁。
     半生缘有电影和电视剧两个版本,电影可能因为篇幅和导演的缘故更加压抑。
     半生缘 黎明
别来还无恙那年少轻狂却让岁月背叛
流转的时光照一脸苍凉再也来不及遗忘
两个人闹哄一场一个人地老天荒
聚少离多的纠缠迷惘是唯一的答案
谁能够想象眉毛那么短天涯却那么长
离合中荡漾红尘里飞扬回头已经赶不上
两个人闹哄一场一个人地老天荒
灯火阑珊的彼岸我以为你就是答案
别来还无恙那年少轻狂却让岁月背叛
流转的时光照一脸苍凉再也来不及遗忘
两个人闹哄一场一个人地老天荒
聚少离多的纠缠祝福是唯一的答案
两个人闹哄一场一个人地老天荒
聚少离多的纠缠结束是唯一的答案

  《半生缘》影评(七):需几世修半生缘

是世钧太懦弱吗? 是曼桢太倔强吗? 是曼璐太自私吗? 是叔惠太犹豫吗? 是翠芝太世俗吗? 看似吧,是都太明白了。 爱情原没有是非对错,一旦擦肩而过,却能留下这么深的遗憾。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呢,到底什么变了呢,为什么就回不去了呢。曼桢没有仇恨姐姐,在她心里,也许姐姐一直都是她敢怒不敢怨的对象,她深知姐姐的路走得有多么辛苦。曼璐对曼桢则是羡慕多过嫉妒,谁不想体面的生活。可不管她们是不是姐妹,体面都将不会是唾手可得的东西。曼璐的一生悲惨到似乎除了这个她有些看不惯的二小姐妹妹外,没有人真心爱她。她的半生一半为妹妹活,一半为自己的后半生活,就连生命中最爱的人也转向妹妹曼桢,转向一个男人们心目中更清贵的女性形象。最后,甚至祝鸿才的不轨心思都不可避免地放在妹妹身上。当曼璐的眼光由上而下望向对面残破的窗口和喊叫,她心里会好受吗?她的报复无疑只是曼桢成长之路上的垫脚石。而她终身也只能为 自己的罪负疚忏悔。这是何苦?这是悲苦。 曼桢也许可被当世甚至今时视为新女性,她的喜怒哀乐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周围的人群。人们信任她的眼光,尊重她的感受,欣赏她的不羁。她为自己的事业生活做着最有希望的事。谁都不忍心指责这样一个毫无压力自由自在的人,似乎只有曼璐,有资格把她从云端扔下来。同在一个时代,一个家庭,同样是女孩子,曼璐渴望获得和曼桢一样的爱,不止被曼桢爱。相对于曼桢,曼璐更早接触社会的丑陋黑暗,可最终她也迷失了自己,成为她所不耻的群体中的一员。 在这样堕落的社会背景下,谁能获得幸福呢?推倒重来,曼璐能做出更明智的决定吗?曼桢能大刀阔斧地告发祝吗?世钧能坚守信念等在曼桢家门口吗?我们都不能保证。我们之所以不能保证,不是我们不相信他们,而是这一切本来就不会被允许。 世钧必须继承家产,承受家变。 曼璐不得不靠做舞女维持生活。 曼桢不得不放弃她理想中的幸福,成为一个母亲。 这些都是自私,也都是身不由己,忠于自己的角色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命运。 相比他们,叔惠和翠芝却显得过分obedient,可倔强的结果和随波逐流的结果又有什么分别呢。尽管互相明白心意,却也知足于此了。 当天,这几个人在山间兜兜转转,你牵着我,我追着他,结果就只能互相看着对方渐渐远去的背影暗自喃喃。即使走散了,至少有一段路我们一同走过,驻足,眺望,找寻。这样的半生缘,需几世修呢。 我想,张爱玲是不信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的。同渡的是梦中人,共眠面的是枕边人。而枕边人的梦谁知呢。

  《半生缘》影评(八):我打全五分

我看这本书这部戏的时候应该沒有豆瓣吧。张爱玲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至今也只喜欢这么一个女作家。人生的细腻,悲凉,真实的无以复加,真真的写到了人的心底里。在她笔下,再深刻的感情也有消逝的一天,甚至让你无法想起当其实的轰烈,这就是人生.半生缘的书我看了十几遍、以前我把所有的张爱玲书全买齐了,放在我以为会一辈子的房子里。一切都很好,就是半生缘。

  《半生缘》影评(九):我依然会为你捡起红手套

她说,我以为爱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偏偏是爱!

他们都在笑,只有你泪流满面;他们都在敬酒吃饭,只有你们,对面无奈……时间过得真有些快,有的人注定绕了一圈又一圈,也不会发生些什么,擦肩而过,徒有余味,回忆里的那半只红手套,没送出去的那双皮手套,只有过去知道曾经发生的事。

三十年代的上海和南京,总像是有一层薄薄的雾挥不去,昏黄,看不真切,人们啊,就在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活得不真切,爱得不真切,何去何从无从说起,太多牵绊。“满地的斜阳,那阳光从竹帘里筛进来,风吹着帘子……晃晃悠悠的,晃得人眼花。”

连续两部电影都看到了黄磊,如今已是人父,他很幸运,认识梅艳芳,认识张国荣,认识那么多人。青涩的面庞,带着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上次一次看到黄磊还是在非诚勿扰里,老虽老,眼睛里依然充满着故事,不属于我们这个年代的故事。

狭长的过道,晃悠的镜头,一次次的擦肩而过。缘分早就到来,像是一见钟情,那还是个保守的年代,钟情也变得温吞。工厂的烟囱冒着黑烟,黑压压的屋子林立。屋檐下躲雨的场景,倒让我想起了《雏菊》,也许,某些感觉就发生在一瞬间吧。

吴倩莲天生眉宇间弥散着一种文艺与世俗的淡淡的味道,质朴而又真实。三个人同坐一桌,曼桢、世钧、叔惠,作为公子哥的世钧,哪里懂那些开水烫筷子的事,喝了一口洗筷子的水,惹得大家大笑,自己倒无所谓,又接着喝了一口,真是可爱。并非他大意,他分明留意到曼桢手上的小虫子,欲言又止。

上海的冬天,很冷,树上的叶子落光了,没有叶子的遮挡,太阳更直接地照着地面,树干旁的光晕,舒服而温暖。美好的色调,美好的三个人,满地的落叶,看着也不那么凄凉,反而和画面很相配。世钧和曼桢,没有合影成,快门按下了,却没了底片,有缘无份。忽然下起雪来……

世钧真是个可爱的人。大半夜里,打着手电,回到白天的地方,找那只红色手套,他那时候估计也感觉不到冷吧,只有窃喜。找到了,又想着怎么给曼桢,从口袋里掏出来,又塞回去,等着给她,让人忍俊不禁。他那若有似无的笑容,比阳光还要暖。“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真实你应该知道,爱就不问值得不值得。”

姐妹两个,命运却截然不同。曼璐为了挣钱养家放弃了爱情,选择了歌女这条路,辛苦拉扯着一大家子,然而在那个年代,这显然不是份体面的工作。曼桢呢,上学然后工作,倒像个小户人家小姐模样。命运就是会捉弄人,直叫人悲从中来。

那个年轻时放弃的男人,是否真像想象中那么美好?多年不见的恋人,如今也老了许多,还记得那年再见的场景,你以为他会回来找你?呵呵!如果真是那边用情至深,也不至于移情于妹妹,他只是孤单太久,害怕了这孤独的滋味罢了。一个穷书生,什么也改不变了,唯唯诺诺,错失了爱情,错失了青春。

再见面,什么都变了。内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也渐渐开始硬化,可怜的蔓璐。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同样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岁月从来不会因为一个人而变得慈悲。

曼桢感激于姐姐的付出,她从不会轻看了姐姐,也容不下别人的非议,然而说到底,她始终是个女人,只不过是个有性子的女人,可,那又会怎么样!

蔓璐有蔓璐的无奈,才酿成了这样的悲剧。悲剧并非一人之力而能成,都有错,包括这个社会。投进水里的宝石戒指,再也找不回,那份感情深藏心底,不去触碰。如果是一件宝贝,放在家里,会落灰会陈旧,感情不一样,它只是暂时被遗落,等哪一天重新拾起,依然美好。

“我想每一个人到老了都总会有两三件事情可以拿出来讲的。如果我跟世钧真的结了婚,生几个孩子,那一定不会是个故事了。”命运的捉弄,竟成就了一个故事,是该哭还是该笑?最后都变得坦然。

是月亮悬在街头,思念在心头。小酒馆里,人声鼎沸,他们大口喝酒,大口吃菜,她以近乎平淡的口吻叙述着种种,他就静静听着。原来这么些年,她是爱他的,他也爱她,只是现在,时过境迁,一切都变了,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梧桐树落叶纷飞,故事埋没在暮色的黄昏,浮世的悲喜交加,而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只有这句话,还在耳畔回响着……“你告诉我你棉袄补了个丁,回到学校,靠墙站着,不想给人家看见,我听了很难过,我心里发誓,结了婚以后,一辈子不让你再受苦,再难过。”

如果时光倒流,我还愿意,为你捡起红手套!无论结局是喜是悲。

  《半生缘》影评(十):有一天相逢,让我们道一句问候,续一杯酒。

“能见面已经很好了,世钧,我们是回不去了。”曼桢挣脱开世钧的手说。
 
世钧低头不语,悬着握着空气的手。转看周遭,觥筹交错,人流往来依旧。
 
14年后,再相逢。道一句问候,续一杯酒,沉默比话语更重。14年后,人间偷转,半生缘分,错过难再回头。
 
这是1997年的《半生缘》,也是1997年的许鞍华。
故事回到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曼桢(吴倩莲饰)与世钧(黎明饰)经由共同的好友叔慧(黄磊饰)得以相识,随后相恋。然而,家世背景的差异,像一堵透明的墙,使他们看得见,却穿不过。
历经误解、挣扎、荒诞、无奈之后,最终,门户不对的有情人未成眷属,而门当户对的眷属做着同床异梦。
 
这部改编自张爱玲同名小说的电影,有着千回百转、细腻悠长的隽永味道。无论是世钧与曼桢,叔慧与翠芝,还是豫谨与曼桢,都有着那个年代面对感情时的矜持、克制。
一个眼神,一个低头,一个打听,一个可触而不去触的动作里,不经意间,一种感情就已经在他们心里暗自生长,暗自茂盛。
 
许鞍华是熟识这种含而不露的感情表现的,她向来擅长以女性的视角,抽丝剥茧般展现生活的细节与暗涌。
世钧第一次见到曼桢时,他紧张地低头又抬头,竟细心“瞥见”了一只爬在曼帧手臂上的小飞虫,又粗心把洗筷子的茶喝了下去。他也不顾曼桢和叔慧笑话,尴尬地要把这茶再喝一口。
与世钧相比,叔慧话多,有活力。可等到他与翠芝两人单独湖上泛舟,叔慧也变得手足无措。他埋头慌张地往几个口袋里找打火机,找不到,烟抽不成,就只好把头扭向远处,用吹口哨掩饰心里的波动。
 
时隔二十年看这部电影,有着穿越时空的错觉。
那时候的吴倩莲,刚刚与张国荣在《夜半歌声》里对戏,她是为爱痴狂的杜云嫣;那时候的黎明,仿佛还是在香港街头骑着自行车白衣飘飘的黎小军;那时候的梅艳芳,还浓妆艳抹,分外妖娆,是不需折枝的“女人花”;那时候,黄磊正值二十六,清秀书生模样,还不会唱《似水年华》……
在这部《半生缘》里,小眼睛、厚嘴唇的吴倩莲依然别有一番味道,她把融现代与传统女性特征于一体的曼桢形象表现得自然真切。她柔弱又透着刚强,善良又有点倔强,典雅又不失活泼。
而黎明所饰演的世钧,呆傻、单纯、儒弱。你说他是花瓶也好,他恰当好处是一只完好无缺、讨人喜欢的花瓶。
值得一提的是,梅艳芳扮演的舞女曼璐,自私、尖刻,由艳丽终究凋零;葛优扮演的商人祝鸿才,蝇营狗苟,从得意转为失意。
两个配角飚戏,作为一种错位、对立的存在,简直要抢去主角的风头。
 《半生缘》是一个精致、自然的故事,缓慢悠长。它有关爱情,有关一个古老的门当户对的价值选择。
一开始我疑惑,曼璐让妹妹曼桢怀上丈夫祝鸿才的孩子,这样最富戏剧性的段落竟然没有被突出处理。现在,我才明白,或许是因为这也是一部有关人生,有关错过与释然的故事。
在不被看见、放大的生活里,受害者曼桢已经放下,曼璐忏悔、病逝,祝鸿才落魄但真心犹存。时间已经对各人施予了相应的治疗,他们的收获又何尝不是一种礼物。
在漫长的人生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插曲。
有的,可能像曼桢怀上姐夫孩子一样的荒诞,有的,可能像世钧看见曼桢手臂上的小飞虫一样的不足抒写。谁说哪一段绝对地改变了人生的轨迹,哪一段又没有丝毫存留影响呢?
 
“我们是回不去了。”回不去了,那就继续往前走。
更多内容,请关注【小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