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客途秋恨》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客途秋恨》的观后感10篇

2017-11-11 21: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客途秋恨》的观后感10篇

  《客途秋恨》是一部由许鞍华执导,陆小芬 / 张曼玉 / 李子雄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客途秋恨》观后感(一):每个人不过是尘世里的一朵浮萍

愈远的愈亲,愈亲的愈远 看着他苍老的肚子大概再也承受不起孙女的重量了吧 不要对中国失望 晓恩在陪母亲葵子回到了日本的故乡,在这个言语不通的国度,她终于深切的体会到了母亲年轻时候的沉默与苦楚。 在看到了日本的学生放学回家的情景才明白了母亲当时为何固执的要剪她的头发,要穿那一套服装。 日本生冷的食物与广东热腾腾又油腻腻的食物数次出现进行对比,以及后来母亲自己习惯了广东的饮食,到底哪里是客乡,哪里又是家乡?

也许,在这样大时代的背景下,哪里都是羁旅吧。就像开始母亲说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至少日本还有她的家人,可最后哥哥离开弟弟不原谅她,甚至最后连房子都要卖掉。爷爷中风以后,葵子对女儿说,爷爷奶奶只剩下她晓恩一个人了,可葵子何尝不是也就剩下她一个人可以依靠? 爷爷奶奶尽管回到了他们日思夜想的故乡,可故乡早已大变样,这和母亲回去的故乡的大变样是何曾的相似? 女儿因为迷路和言语不同惹出了许多的闹剧,可以想象出母亲年轻和爷爷奶奶一起在澳门居住时过得艰难时光,日日要伺候公婆但公婆却从未给过好脸色,女儿从不与自己亲近,言语不通,无法交流,丈夫不在身边,心里的苦楚岂止是一星半点?后来回到了香港,在晓恩父亲的宠爱下才逐渐变成一个居家女子。 影片结尾时母亲回忆父亲的话时,我想,她这辈子唯一快乐的时光应该就是父亲给的吧。尽管因为嫁给他受过许多的苦,但那一切都是值得的吧。因为葵子的丈夫才是真正懂得和了解她的人。 可是这唯一呵护她的人却早早离世,虽然影片并没有写她后来如何一个异国他乡女人去带大两个孩子,可我们可以揣测出她所受的辛苦与劳累。 最让我落泪的地方是葵子与哥哥争执了以后回到榻榻米上睡觉,她和女儿各盖一床被子,想哭却强忍住眼泪,明明身边是最亲近的女儿却连一个拥抱都没有。这么多年内心痛苦她何曾有人可以诉说? 在日本一次次的聚会见面上,母亲看似轻松的与女儿或者旧友的对话,仔细想来,哪一句不是满眼的心酸?可她从未对生活低下过高傲的头颅。这一点同样反映在她对待女儿的态度上,而女儿又与她何其相似,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争吵,嫌隙与隔阂。 影片最后的和解让我心里有了一丝欣慰,这个苦了一辈子的女人,最后终于没能落得孤苦伶仃,上天终究是眷顾她的。我想,葵子即使和女儿在香港日复一日的生活里不断地有摩擦和磕碰,甚至偶尔会像小孩子一样负气的离家出走,但是最后也一定会回来的,而她们的感情也会在这样的争吵中愈加深刻。这大概是最温情结局了吧。如果这是许鞍华的自传,真希望她母亲最后有葵子那样的幸福。 每个人在时代的背影下不过是一只浮萍。可是家庭温暖是我们内心里面的一起慰藉,它支撑着我们在这样一个悲凉的时代下勇敢的走下去。

  《客途秋恨》观后感(二):秋风过处,恨如草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
                                               ------《客途秋恨》
影片的调子一直很低沉,仿佛那句唱词“凉风有信,秋月无边”始终时隐时现,凄婉哀伤,直到结局了,才恍然发现,奥,原来故事将完了。
这是一个关于母女和解的故事。许鞍华导演用温柔近乎残酷的方式让我体会了心灵沟通、交融的历程。很诧异,电影原来还能这般细腻,将故事娓娓道来,在不着痕迹地叙述中交代了故事背后的时代。而母女的隔阂恰恰是因为时代——时代影响下的个人的命运的悲喜剧。
岁月的长河里,时光永恒也最无情,历史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最终烟消云散,抹不去的是一个个的命运的沉浮。陆小芬饰演的母亲葵子是日本人,在中日战争中机缘巧合,留在了中国。战争过去,经历战争的人已经承受并且正在承受着历史留给他们的命运。一个日本人,默默无谓地在本国曾经践踏蹂躏过的异乡土地上生活,是该多么艰难,我们难以体会,她的女儿也不能体会。所以,女儿小恩从小就不懂妈妈沉默寡言,不了解爷爷奶奶对妈妈的轻视和责难;她知道的是只是爷爷奶奶对她好,妈妈却不喜欢她,甚至还打她。
当有一天,宠爱自己的祖父母回到了那个传说中的故乡,小恩开始与父母共同生活。可她绝不能理解,本应该操持家务勤劳能干的母亲竟然变了样子,爷爷奶奶教给她的观念里再也接受不了自己做家务,当妈妈的却成天到晚的打麻将。
父亲的偏心终于让这个年幼叛逆的女孩子选择了一条离开这个家,离开母亲的路。这一走,是自己孤独艰辛的生活之路的开始,是与母亲隔阂的开始。
当有一天,随着母亲去日本省亲的过程中,小恩才逐渐了解:如果你坚持某种方式、观念来看这个世界,那么世界只有一面,你永远不可能看到全部。许鞍华导演通过让女儿来亲身体味的方式,了解与当年母亲一样的心情
异乡的心酸不仅仅是语言的不通,还在于文化的隔膜。而影片的亮点就在于,小恩在日本的经历,隐喻着当年葵子初到中国时候的境遇。中日仇恨,在当年是周围的中国人对一个日本女子的蔑视,在现在,是日本右翼势力对历史真相的拒绝;母亲当年受公婆的气的心情,和小恩因为一个有毒的番茄被人误解追赶不会相差太多;舅舅与爸爸,是两个时期两个女人的安慰……
那种恐慌、委屈伤心,需要多少眼泪才能明白。
本来一对母女的和解,只是一个心灵与另一个心灵的沟通;但是,导演把它放在了那个时代,所以一场心灵的交汇也是时代的交汇。
好的电影就该如此,在关注人性的同时,记录下一个时代。人离不开所处的时代,而对时代的关注又是对个人命运的最好的注脚。文革时的中国,反腐风暴中的香港,淳朴与现代共存的日本。
时代如果电影中饰演女儿小恩的张曼玉在门口抽烟时作为背景的美丽的雪山,渺远,又不可遗忘
一直不懂许鞍华导演为什么用一句词牌名来作为这部电影的名字,或许,人生都是客途,人生又难免落寞与爱恨。

  《客途秋恨》观后感(三):内容之丰富,表现之自然

         《客途秋恨》是一个很好听、很文艺的名字,遇到有这类名字的各类作品,我都有些担心名不副实,白白浪费了好名字。不过想到是许鞍华执导的,又是自传体电影,质量应该有保证,事实上,也是如此,看完后,我感觉很值,这是一部真正打动我的电影,我理想的好电影也不过如此
       影片的内容之丰富,让我满足惊讶时间跨度长,从抗战到七十年代,地域涉及广,从大陆到澳门再到香港、日本;影片表现的方面也很丰富,有家庭、有青春、有政治、有历史、有社会,有现代、也有传统;有东方,也有西方。
      如此多的内容却被电影有机自然的呈现了,没有矫情、没有煽情、没有夸张、亦没有掩盖。各个元素被自然的融为了一体。在其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对战争的思考,有对家庭的描述,有对人生的感悟、亦有对文化差异的表现。
    通过个人体验写出大千世界,国家、历史、政治等宏大命题在影片中通过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很好的呈现于我们眼中。看完《悲情城市》后我也有这样感受,较之《悲情城市》,本片格局更大,只是表现得不够深入,当然,本片的主题也不是家国情仇。
    影片能如此动人与主创的才华和有真实生活为基础是密不可分的,许鞍华把自己的切身感受融于电影,吴念真的编剧功力更是非同寻常,特别是在把家国情仇融于日常生活上,浑然天成不着痕迹。许鞍华在表现历史政治上也是很有水准,后来的《千言万语》再次说明了这点。

  《客途秋恨》观后感(四):呆不下的异国,回不去的故土

凉风有讯,秋月无边。
        现在有句话叫做:“到不了的是远方,回不去的是故乡”其实物还是当年物,只是人非当年人。旧时的大房子构造未变,记忆中料理的味道未变,那些在各自人生轨道上品尝自己不幸的老友也未变,只是自己变了。电影中最让我泪目的是母女俩在回国前一晚泡温泉时母亲葵子那一席话:
        “这里菜不对了,生生冷冷的,肚子老有空空的感觉,还是广东菜好味道吃,好想炖个汤喝喝。”
        看完电影之后去看影评才知道,原来这是导演许鞍华的自传,不知为何感到有点惊愕,当电影夹杂着些许真实后,总有一些复杂的情绪
        在那个时代,生活在香港澳门的大多也都是客居他乡的漂泊客吧,就像影片中的爷爷奶奶,回国后的境遇虽然不如在澳门,但得知国家有难时,爷爷回国的那份毅然决然和最后那一句“不要对中国失望啊”,让人震惊又悲悯。
        影片里的东西离我们好远,当真是不懂得乡愁和爱国情怀,本来想要认认真真的写一篇影评,结果还是变成了自说自话。

  《客途秋恨》观后感(五):涼風有信, 秋月無邊

《客途秋恨》是我喜愛的電影之一.
1990 出品的電影, 啊, 已經25年了.
25年前的張曼玉, 台灣演員陸小芬. 還有導演許鞍華,
對許鞍華留下深刻印象就從這部電影開始.
曉恩(張曼玉飾)自小寄養祖父母家.
十幾歲時到香港跟父母和後來出生的妹妹同住.
後因跟母親不和, 入讀寄宿學校, 輾轉到英國留學.
有一幕妹妹說: 母親是日本人, 難道妳不知道?
曉恩說: 不知道...因為媽媽只疼妳, 不疼我.
父親早逝, 曉恩回到香港參加妹妹的婚禮.
看到久違的母親, 感到彼此間始終存在著一道鴻溝.
曉恩跟母親回到母親的故鄉–日本別府.
在陌生的國度裡, 曉恩看到了母親的家人.
一張張舊照片, 一些快要被遺忘的往事.
目睹母親最疼愛的小弟, 至死不原諒遠嫁中國的姊姊.
曉恩對母親多年的敵意慢慢變成諒解.
一個日本少女,
跟中國軍官相戀.
拋棄一切毅然留在中國.
戰敗, 異國人, 言語不通, 丈夫不在身邊.
抬頭儘是公婆親戚甚至年幼女兒敵意審視的目光.
鏡頭回到當年,
從昏暗房間中往窗外探視,
一個女人,
伏在街上燈柱旁痛哭.
人, 燈柱.
像大海上的孤舟.
孤舟上的人遙望故鄉,
多年來的思念.
重踏故土的一剎那,
變成無限惆悵.
故鄉已經不屬於自己了.
在岸邊, 曉恩緊緊擁抱著母親.
這份愛, 很遲, 所以悽涼.
母親跟女兒說: 越親的越遠, 越遠的越親.
我这些年一直在想這句话的意思.
片末曉恩回到中國探望年邁病重的祖父,
拿著扇子, 聽祖父訴說對祖國的絕望.
耳邊响起著名南曲《客途秋恨》.
涼風有信, 秋月無邊…..
曉恩眼淚涔涔而下.

  《客途秋恨》观后感(六):他乡故乡处处为乡

看着觉得我跟我娘的结都在里面。
《客途秋恨》的色调特别妥帖,许导的色彩一贯美得不张扬,都很舒服,跟她潺潺的叙述节奏配合得刚好,日本香港澳门广州。澳门老骑楼上穿旗袍的年轻母亲,婆婆的蒲扇,晓恩的草帽,似乎永远不会凉下来的天,曲折的回廊摇曳的荷花,暖绿是澳门回忆里的主色调。日本的场景要稍微深一点,深浅不一的山与田地,老林里黝绿的颀长乔木,炊烟斜在风里,因为母亲仓皇的眼泪暗下来的天。香港永远燠热,大红的色彩卷起的头发,高楼里的灯光,家里藏在阴影里一半永远剑拔弩张的母女。最后到了广州,颜色变成素白和旧蓝,筒子楼里逼仄的目光,外面阴暗的天,爷爷和婆婆苍老的躯干似乎暖不回绿色,粤剧的唱腔里秋天到了。
会结尾真是个特别有本事的活计,话说完了就不符合审美,含在嘴里的分寸最重要,邹静之的《我爱桃花》戏中戏翻转用得纯熟,偏偏要怕人看不懂一讲再讲三讲,看不见桃花就够了,说出来就踩着桃花了。《客途秋恨》的结尾,一江水,穿过大陆和香港,脉脉地,要说不要说的都在里面。
怎么镶嵌家国也是个难题,《绣春刀》的结尾,丁修和沈炼跑去截杀赵公公,若没有酷似《十三太保》的三骑并驱,在我心里要算烂尾了。《客途秋恨》整个片子最后那句台词,想看多少家国大义都在里面了,能拿家长里短容纳这些又不让戳出来硌着才见功力。异乡者主题千百年来讲多少遍,怕只怕故乡也非是昨日的故乡,回溯也只能去梦里找寻,算是真的《客途秋恨》。
片尾曲梅艳芳演唱的《秋天复秋天》,是个激烈的调子,歌词说“到最后才明人生客路永没平,情既是恨,恨也是情”,便可知道其实有一肚子浪涛翻涌,最后却选择潺潺而流。这个故事里母女俩的对峙到和解,真是每看一眼,都心生多少滋味,听说是许导半自传的作品,原来有这样的情结在。
最后,90年的张曼玉真美,还没穿上旗袍的美,所以结尾由她来哭,真是到位。

  《客途秋恨》观后感(七):却道天凉好个秋--- 评《客途秋恨》

许鞍华在 2017,7,16的可凡倾听节目里说《客途秋恨》讲的是“关于什么是自己的乡土”,“什么是乡土,什么是自己的身份 (我理解就是什么是自己的 identity ),都是非常需要考虑的议题,所以我就拍了这部电影” 。 因为她妈妈是日本人,一生住在香港,不停的嚷着要回家乡,但是回到家乡日本又不习惯,物是人非,发现不想住在那里,还是要回来。“可是因为有一个非常固定的观念,觉得是一个非得回去的地方“
我对此有共鸣,中国是我的故乡,我总是想着能有一天回去长长久久地住下来,但是可能真正的故乡对我也只是回忆,真正的故乡我也会不适应。这恐怕是天下游子,任何时代游子的共同心结。

  《客途秋恨》观后感(八):和解 ——离恨恰如春草

文|陈玮 夏日已过,飘飞的秋叶,终日不停歇的秋蝉,昼夜加大的温差,无一不昭示秋天的到来。客途秋恨,游子思乡。 电影《客途秋恨》就是这样基调的一个故事,刻意缩小的屏幕,无时无刻不在插入的老歌曲,随时插入的旁白,出处显示出年代感。 故事的女主角晓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晓恩的爸爸是国民党翻译官,妈妈是日本人,舅舅是日本军人。爸爸妈妈在战场上相识,此后妈妈放弃回日本的机会,选择和爸爸一起留在中国。晓恩自小跟着爷爷奶奶与妈妈在澳门长大,文化上的差异,使妈妈总是无法融入中国文化,晓恩也是与爷爷奶奶更亲近,自小母女两人就不亲。 此后,妈妈与爸爸前往香港,在离开时晓恩拒绝和父母一起,选择和爷爷奶奶生活。在晓恩十五岁之时,爷爷坚持回大陆报效祖国,晓恩则因此前往香港与父母生活。因与母亲自幼积攒下的矛盾,晓恩到香港后便开始寄宿,此后更是到英国读书,直到大学毕业。毕业之时因妹妹结婚,急召晓恩回国,晓恩不得不放弃英国BBC的面试,赶回香港。 但二人的矛盾并未因几年的分别而减少,反而像是活火山,时不时便会喷薄而出。一次,二人再次的争执中,晓恩的母亲提到要回日本。虽对母亲不满,但晓恩因不放心母亲,亦跟着母亲前往日本探亲。 故事到此时刚刚开始。 母亲回到日本后,最初很喜悦,终于回到相熟的土地,见到旧日的朋友。然离别家乡岁月多,一切并不如母亲的记忆。旧日的隔阂如今依然是隔阂,旧日熟悉的亲人要么离去,要么改变。 女儿随母亲去到日本,对那里语言、习俗、土地都不熟悉,很小的地方也会迷路。最大的问题是语言关,除了母亲跟她说中国话,其他人的交流都是日语。简单的早餐交流,在她这里也成为巨大的问题。 这时晓恩开始理解母亲当初随父亲留在中国时所遇到的问题,一切都是如此的相似。连遇到的难题都奇异的重合。母女两代人,第一次开始真正的理解。 理解之后,便是和解。母亲在多日的游览故地,和老友相聚之后,终于认清此时的日本已非旧日的日本。这里已不是她的故乡,就连承载最多记忆的老房子,兄嫂也打算出售后搬去东京与儿子相聚。母亲放弃了赌气般的在日本定居的打算,与晓恩一起回到香港。 到此时,母女两人已基本完成母女两代人的和解。然母亲与上一代人的隔阂,与爷爷奶奶的矛盾,依然搁置在那里。 这时奶奶从广州打来电话,说爷爷中风在床。一直对爷爷奶奶抱有意见,不支持女儿去探望爷爷奶奶的母亲松了口,让女儿去广州探望爷爷。妈妈与爷爷奶奶,也终于放下了横亘两代人之间的矛盾。 电影拍在1990年,讲述上世纪下半叶的故事,不可避免沾上时代的气息。爷爷因红小兵逼问而中风在床,孙女晓恩去探望他时,他对孙女的嘱托却是:“不要放弃中国。我已经老了,你还年轻,中国的希望在你的手上。” 淡淡的风格,以回忆的口吻讲述三代人的和解,两种文化的和解。却在不经意间惹人乡思。“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客途秋恨》观后感(九):发生在二十五

图书馆搞活动,和一大伙人看了这部许鞍华的老片。
大学有一阵还挺迷许鞍华的。我敬重的一个女老师好像挺喜欢她,上课的时候说了好几次,当然,每次说都绕不开“女性电影”几个字啦。好像,一提起许鞍华,就会要和“女性电影”几个字连着说才过瘾。大家都这样,太偷懒了啊!
当时我最喜欢《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太有趣了!赵薇,斯琴高娃,还有斯琴高娃那身染红一池春水的毛线泳装。有个小伙子站在泳池边说:“来月经,就不要游泳了嘛!”真是记忆犹新,搞得我至少笑呵呵地把这个桥段讲给过三个人听。嗯,不过演技不过硬,最后只剩我一个人在那乐了,其他人显得尴尴尬尬的。至于里面的周润发,还有剧情,完全都忘了啊。可真是有趣呀!
《姨妈》好过《天水围》好过《女人四十》好过《男人四十》好过《桃姐》好过《黄金时代》。这是我心里的排名,也只看过这么多。在《黄金时代》之后我好像就对许鞍华失望了,对汤唯也厌倦,只觉得长得好看而已,仅此而已。我对许鞍华电影的热乎劲儿倏地一下就过去了。
所以我今天才知道,原来许鞍华还有过这么一部叫做《客途秋恨》的片子啊。
一个“恨”字,听着就累。又折腾回那个细碎的生老病死锅碗瓢盆的许式生活摊子里去了啊。
整体上还是挺感动的,会时不常地会心笑上一下。毕竟离家、读书、二十五岁、越来越看不顺眼的妈……这些命题都太似曾相识了。还有女人心底的计较和比较,不甘心、孤注一掷,拿儿女和娘家作为不幸时刻的救命稻草……这些个内心争斗也太熟悉了。好像说的就是我的故事,我妈的故事。
当然啦,幸亏我妈妈不是日本人啊。哈哈哈。
让我感兴趣的是,从什么时候起,母亲决定向这俗不可耐的生活缴械投降的。从一个勇敢善良的日本少女,变成一个边搓麻将边闲言碎语的讨厌的香港太太。
贵气,烫头,舅舅,一家人。哈哈哈哈。
她是怎么样子一下子就变得不浪漫主义了,怎么开始烫的头,怎么学溜的中国话(太突飞猛进了,以至于第一次交代她竟是日本人的时候觉得真是不可置信),怎么在日本人的寂寞不安和香港人的破罐子破摔间自如转换的。演员和剧本是一回事,现实中又是另一回事。总得有些个细节和说法需要在戏外遐想。
二十五岁啊,太特殊了。女儿在二十五岁的前后总是要应付到这些问题。开始走入婚姻,开始理解,同时你的可能五十二岁的妈也开始走向老年,你变得挑剔。这绝对是个爆发点,是你人生的极值。你在人生最最青春美好理想主义眼高手低容易冲动的时刻对峙上了你的日渐虚弱又一庸常起来就没完没了生命力顽强的妈,你觉得太难了。早一点,你可能早一点遭遇生育之疼痛与婚姻之不堪,你们终于纾解;若晚一点儿,你们愈演愈恶劣,那些关于衣着和发型的小争辩们就得时刻都站在浪尖风口。
 
许鞍华似乎是有意安排着女儿在二十五的当口走入母亲的故乡,看到老照片,走回到母亲的青春,也茫然无措地在众人中端着个茶杯茶碗。妹妹都已经嫁人,此刻,好像也可以脱光了站在浴室和皮肉下垂的母亲讨论一些作为女人的话题了。
所以,母亲两次需要着女儿。第一次女孩还太小,冲下楼梯哭喊着不要妈妈,她拒绝了她的拥抱。直到二十五岁,被人问上了几回有没有人追,又目睹了母亲的酒醉和旧情,听得懂父母的往事,揭开层层谜底,母女二人才终于在别府的堤坝上拥抱到了一起。
所谓亲疏远近,往往都是荒谬的啊。
二十五岁,从此开始成为母亲,从此开始对生活报以热忱。好像也没什么不好的哇!
至于家国仇恨、身份认同这些个过度阐释其实也确实对我来说没什么意思。哦,最后讨论的时候,有个女孩还站起来使用了“龋龋独行”和“茕茕孑立”两个词,来形容澳门时期的妈妈。我想说这么难读得两个词,可惜都用错啦,我可是看到前边听着的两个男生都嘿嘿嘿笑了哟。一定是个刚脱下军训服的小女孩!
不及二十五,真还是幸福的年纪呢!

  《客途秋恨》观后感(十):凉风有信,秋月无边的客途秋恨

在周末的黄昏时分,再次看到许鞍华的《客途秋恨》。这部电影几年前的深夜曾在无意中看过,那时只是觉得凉薄,看过便淡忘了。然而再次与它遭逢,无限温情。
《客途秋恨》是许鞍华的半自传式电影,在96分钟时长的影片里,说尽一对母女之间的隔膜与宽宥。
电影一开场,晓恩和朋友欢快的骑着脚踏车游荡在英国街头。此时的张曼玉已经摆脱《缘分》当中的清纯稚嫩,开始展露一种优雅。
晓恩接到电话,决定回港参加妹妹的婚礼。她走进家门时看到母亲在打牌,此时镜头定格在晓恩的脸上,微妙尴尬而不适的表情变化在短短几秒钟内得到完整的展现。母亲葵子淡淡然的语气,“你们先进去,等我再赢她们几圈。”然而等晓恩走开,她又满脸得意的神色,夸奖女儿刚刚从英国硕士毕业。当葵子见到久违的哥哥,当她看到从前的朋友,当她见到指责她不贞的右翼弟弟,当她见到初恋情人,第一句就是夸耀晓恩,这样骄傲而自豪的语气在影片中不断重现。为着女儿骄傲,这是一个母亲本性的显现。
然而,影片的前半段里,葵子显得更容易暴怒。她欣喜的将准备好的红色礼服拿给晓恩,听到她说衣服很土时,瞬间脸色变得难看,她自顾自的说:“现在嫌土了,小的时候不给你穿你还骂我呢。”她拿出珍珠项链送给小女儿做嫁妆,很快她敏感的对身边的晓恩说:“将来你结婚我再买一条,都是爸爸留下的钱,也等于是爸送的。”葵子眼睛里的是一种近乎于讨好的神色。“也许哪天我在英国结婚就不回来了。”晓恩故意表现的无所谓,只是,失落感从她脸上划过时是逃不掉的。此时母亲突然愤怒的起身离开,让晓恩错愕不已。葵子再次想起在澳门时,晓恩紧紧依赖祖父祖母,让身为日本人语言又不同的她陷入孤身的窘境。年幼的晓恩对着她大声说:“我不要妈妈,我要爷爷婆婆。”也许是多年异国生活的不易让她的内心变得极为脆弱扭曲,葵子没有给予晓恩更多的爱,而是生出许多愤恨。
十五岁,晓恩回到香港的父母身边,母亲亦待她冷漠。独自在寄宿学校,陌生的环境,无爱的家庭,让晓恩陷入和母亲当年在澳门时同样的状况。她是恨母亲的,然而,这恨正源于她对母亲关爱的渴求。
妹妹出嫁后,晓恩在公寓里和母亲产生激烈的争吵。葵子跑去电话亭,身上没有钱她最后只能怏怏的回去。焦距被快速改变,镜头从低着头的葵子身上转移至窗口站着的晓恩。视点迅速跳转,回到晓恩十五岁时在清早离家时的场景,也是同一个窗口,母亲也是这样远远的望着她的背影。
她们彼此相爱,彼此伤害,无法找到内心纾解的出口。直到晓恩陪着母亲回去日本,在近距离的接触生活中,她日渐体谅了母亲内心巨大的苦闷,她终于说出“我已经得到了内心的纾解,而妈妈呢,她快要五十岁了,她还有机会吗?”她们在小酒馆儿里拥抱,终于彼此接纳,通过正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父母子女,这世上最为亲近的血缘关系,然而彼此除了责任和感情,在认知与思想上却是相距最为遥远的人。如同晓恩一样,我们很多时候都遗忘了一个事实,那个被我们称为父亲或者母亲的人,在成为这个身份之前首先是他或她自己。有自己的过往、记忆,有无法诉说的内心隐痛。也许,除了要求对方,更应该做得是体谅。体谅他们的某些过失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某种伤害,当他们是独立的个体去靠近,去了解,也许会看到完全不一样的父母亲。
一九九零年的电影,色调是模糊昏暗的。然而这并不妨碍许鞍华中性的导演风格。不婉约,不扭捏,直直的切入,劈开熟悉的生活,展现一个陌生的侧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