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顾城哲思录》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顾城哲思录》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09 21:5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顾城哲思录》经典读后感10篇

  《顾城哲思录》是一本由顾城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顾城哲思录》读后感(一):关掉世界的声音

我很早就知道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也知道顾城,但是并不熟悉他,也没有太强烈想要读他。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宝钗的解读,是顾城写的,我觉得我必须读他了。

他说:

其实她是天然生性空无的人,并不须在“找”中“执”中参透看破。她一件件事都做得合适,是因为并无所求。林黛玉敬她妒她,除了姻缘之故外,更主要的是,这是一个她无能为力的世界。

......

宝钗生为女儿身,却并无多少女儿性。

......

实际上她是最早悟到这白茫茫大地好干净的人了,她不是通过痛苦思想悟到的,而是天性如此。

......

我当时眼前一亮,从来没有人这么讲,他们都说宝钗世故,心计城府很深等等,而顾城却说她是个最干净透亮的人,她于一切无所谓无所求。这个解读真是新奇,也真是好啊。

之后我就买了顾城的诗集和这本哲思录,其实我是想买顾城文选的,然而市面上没有,因为已经很久没有再出了。

这本哲思录买了也久了,已经看了一遍了。而那天翻书时又看到,我便席地而坐,翻开书,从第一页第一行读起来:

一个彻底诚实的人是从不面对选择的,那条路永远清楚无二地呈现在你面前,这和你的憧憬无关,就像你是一棵苹果树,你憧憬结橘子,但是你还是诚实地结出苹果一样。

最端正的杯子是橘子,他在树上跳舞,一滴水也不洒出来。

一朵花飞起来,一朵花也飞起来,这就是我喜欢的生灵世界。

......

我一直读,就像他所说“我坐在长椅上,关掉了世界的声音”,我的心宁静而清明,仿佛山林里被阳光照亮的一片树叶。

当我停下时,儿子说,妈妈,接着读啊,还要听。

我忘记了,他原来是在床上玩儿的,当我开始读的时候,他也侧耳倾听了,我们进入了同一个干净美丽的世界。

这本书的编排是片段式的,一节一节,长的像一篇小品文,短的只有一句话,有的是访谈的话,有的似乎是演讲内容,而更多的像是一种自言自语,而且即便是访谈或者演讲,他几乎不提及访谈者,也不说演讲对象,也仿佛自言自语。而我,特别喜欢这种自言自语的感觉安静地,一个人对着自己说话。

他说:

从西方的语言习惯来看,中国古诗最大的特点是缺失主语,语法不确定,视点变幻,少有抒情的“我”:它的核心也不是理念,而是一个空......

这不仅是语言习惯上的问题,它更表现了一个与西方观念迥异的哲学宇宙——一个不以人,思想为主体的世界,一个没有目的的自然世界。

顾城自己的诗,和他说话,写文章以及看世界的方式就是这样的。他说:如果作为云看待世界,国徽跟瓢虫是一样的,也许感觉瓢虫更好看哈。

他就是那朵云。

顾城强调干净。他说:

我以为《红楼梦》之所以这么漂亮,不在于它仅仅是写好了一个什么故事,或者表达了一个什么哲学的观念,而在于它体现出了中国精神的一个特别美妙的部分。

而这个美妙就是他前面提到的《红楼梦》所推崇的女儿性——干净,心与身的和谐

顾城喜欢戴一顶自制的帽子。他说,当别人问时,我就说,戴帽子安全,戴上帽子就如住在家里而走遍天下。

我记得在哪里看过另一种说法说是他不想自己的头脑受到污染。我想这一种是可能更对些,这是他的行为艺术。

顾城不是一个因为知道得少而单纯的人,而是一个经历了黑暗,看透了一切而选择干净和美好的人。本书的编者胡少卿说:

顾城所做的是“提纯”的工作,他纯银般的歌声升起在沉重含混的现实泥淖之上,给遭逢它的人一个照耀。

我就是那个被照耀的人。

因为他是一个把自己放在云或者一个自然间生灵的位置,所以他看一切都是平等的。他不安文学史,不理会那些等级的划分,而只是去书中读自己,他说:

我读诗,读文字,能读进去,总是因为在其中读到了我。

他也说:

我读诗也有一个分类,我看见好的呢,往往不去记作者的名字,我就认为是我写的......所以我觉得呢,我是这整个儿诗歌生命或者自然生命的一部分。

我读此书的每一句都是那么喜爱,不忍读快,怕它结束,又忍不住读快,想看到更多,我读到了自己,我看那些自言自语,是说给我的,也是我说的,所以我会情不自禁读出来,而后,现实的世界就被自动关闭了。那个强者划分等级制定标准的世界有什么好?我不想与它有关系,我也确实与它没有什么关系,谁不是赤条条来赤条条走。

他对于中国汉字含义悠远无限丰富的解读,他所说的诗词文字简单而精神境界的高远,他一直强调的和谐与干净的中国文化最高理想,都是我心里所想的。

我一次给孩子二十四节气的书,里面说一种叫“半夏”的草会在夏至开始生长,而后又听说有一种绣球名字是“无尽夏”,我当时就呆了,这些名字怎么这样美丽,比那些英文的拉丁文的名字好上一千倍一万倍,因为汉字呈现了一幅画,一种意境,乃至一段时光,我仿佛是看到了一段夏天的时光凝聚在那植物的叶子里,花瓣里了。

读这书,我又想起来,心里说,我们都是对的。

我看完这书后,好奇地问了儿子一个问题:

你觉得昆虫和人有什么区别?

他说:

人比昆虫大。

他是孩子的视角,只看到了大小,而不会看到高贵和卑贱。

顾城就是这样的视角。

其实我们人和昆虫难道不是一样吗?都看不见自己的命运,却不得不为命运劳作着,倒是那虫子比我们诚实,能一直朝着自己的方向去。

美是唯一的真实,当它到来时,一切都形同虚设。我拿起这本书,关掉了世界的声音,得到了内心的宁静,因为它是美。放下这本书,我还可以随时关掉世界的声音,因为美在心里了。

我想低下头在草丛边和孩子一起看一群蚂蚁的忙碌或者一只蜗牛的散步,而不要再催促着他回家写几个字。

在他不知道忧愁的年龄,他应该享受快乐和无差别无等级的美。

  《顾城哲思录》读后感(二):梦回流离

                           献给《顾城哲思录》,献给童话诗人22周年祭
                                      文 / 边江
     但愿我是星辰,那我就可以凝视你,用上万双眼睛。
                                              ————题记
    2015.10.7.23:57
    距离长假结束只剩下不到三分钟,此刻我却坐在桌前看着空白的文档,摊开的《顾城哲思录》,思绪纷飞,奋笔疾书,以仪式感般的超然姿态迎接新一天的到来,仿佛零点钟声敲响的那一刻不是蚁群般慌乱生活的现实回归,而是随时间的针脚轮回到22年前柔软的流离岛,那个童话般神往而悲悯的诗人世界。回去,现在就回去吧,我们一起梦回22年前的童话世界,那个跨越了万水千山因为一个名字而无与伦比的流离岛去。
    
    顾城,好久不见。
     “一朵花飞起来,一朵花也飞起来,这就是我喜欢的圣灵世界。”这是你人生喜爱的多彩美艳。
    “我以为诗是自然语言的图像,它的美妙并非在于对你的描述,而在于它自身的自如,恰恰反映克你,和你光彩相映。”这是你对诗的期许。
   “西方的神灵像太阳样的强烈,那么中国作为东方的传统,它的人文背景不是实有而是虚无,它的哲学不是寻找有,而是让你看清所有你以为有的食物中间的无。”这是基于禅宗和老子思想的你对中西哲学的哲思。
    “知了是个奇怪的东西,它从地下爬出来,用假眼睛看你,总有些棺材的味道。”这是你在生活感悟中略带玩笑的俏皮。
    “我是死了的人。实际贾宝玉根本不能有超过十七岁的生活。”这是你背弃了传统看似玩笑般的真知酌句。
    “世上只有一本书,就是你,别的书,都是它的注释。”这是你在万卷诗书的阅读创作中品出的自我人生。
    自1987年后的洋洋洒洒20万字,人生,诗,中西哲学,生活,传统,书,老子和禅宗的无为思想是他感受力的基础,这些传承了千年的经典构成了他哲思的经纬线,辅之以天然的诗的灵气,它们构成了 《顾城哲思录》的全部。年少曾有一颗诗人的心,沉迷莱蒙托夫,济慈和聂鲁达,醉心海子,北岛和食指,但对于顾城,却似乎总有一种遥不可及的敬畏之感。14岁,看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16岁,吟诵”一朵花飞起来,一朵花也飞起来,这就是我喜欢的生灵的世界”,那时你会感觉,能够写出这样的片段的人,内心应是温暖乐观的吧,正如朔北候鸟远离故土翱翔,飞越重重交织的经纬,只为南国的那一米阳光。但听闻他依旧未解的消逝谜团,混乱的生活结局,在传统教学的说教下,在我们年少的心里,比鸣笛卧轨而去的海子更让人不可接近和宽恕。然而,十余年的成长经历和品味理解,才会又渐渐追忆和不舍这位指给我们星星和萤火虫,教我们谛听天籁的人。
    他的行文是那样清丽纯净,空灵明镜,专注于自然界美好明媚的事物,辅以丰富奇崛的想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神往的的童话世界。纵使有轻微的虚无和颓废的情感,但困顿与抗辩却永远不是他生命的主题。没有社会经验的依托,没有情感阅历的积累,他的所有美妙乐章似乎都来源于对万物的敏感和与世俱来的才华。破碎的书签,破碎的纸片,但他们沉湎着他的童话理想,闪光在这本书的每一个字里行间
     人们总爱以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角度去评判一位痛苦诗人的前世今生,如雪莱,海涅,普希金,他们残破的七弦琴和混沌的现实。于是,谈及顾城,他的诗歌哲思让后世流传铭记,但他的死却永远横亘在这片文坛的雍容洪泽。和海子一样,要正视这样的死亡是扼腕和需要勇气的,就如天使之启眸,指引人们神秘的福址,饥渴的路人如蚁群般蜂拥而至,如饮甘霖,美满平和,但那位降世天使,却在人群沉湎的身后,默默走向自己的殉道之路。我们没能为顾城挽留下什么,他却还给了我们一片童话的柔软,正如《顾城哲思录》的长短句没能带给顾城平静的生活,却让我们从此安然平淡
     《顾城哲思录》始于1987年,终于1993年,他在自己人生最后的这段岁月里完全处于“无我”的状态,独立自己于时世之外建造一座奇幻的城堡。童话的魔幻之美,诗意的无为仙境,一直贯穿他的整个创作,在而立之年的时代里,他依然是以儿童的眼光在打量这个世界,去冥想,去感知,去关注成人世界不再悉心的花鸟鱼虫,去建立自己的乌托邦。
    倾尽一世之才华让他足够伟大,末日降临的杀戮让他备受质疑,天使与魔鬼的两面同时隐藏在他童话般的哲思中,与之一并隐藏的深重秘密,他的爱,他的恨,他的生,他的死,他出淤泥而不染的天然梦幻和遁世而逃的无为恐惧,他沉重的成人躯体和孩童的内心,远离世俗偏见,远离家人朋友,远离一切可以触及的现实尘埃。他是如此醉心于自己的命运和感知,以至于逃离了人世沧桑,在远渡重洋的流离岛找寻属于自己和诗歌生命的意义。只可惜,顾城可以将童话和美好写进诗歌里,缀成文字串成句,却并没有在生活中将其贯彻到底。他的诗歌哲思如美酒良剂,美奂他人,照耀自己,他的生活却如七伤拳,伤人又伤及。
22年,没有你的世界。
跳跃的短句,迷离的色彩,喃喃自语的独白,营造一个远离尘世的童话世界。而在这个童话世界的同一时间,是那个众所周知的大时代和它所孕育一代迷惘。人们生活在严寒黑夜里,屈服,沉沦,反抗,忏悔,而他永远拒绝长大,拒绝接受新鲜的事物,无视滚滚向前的命运车轮和周遭的目光,在自己童话的航道里继续平稳航行。说到底,他是在困苦世界中依然知行结合,表里如一的那个人。
就像木柴,把光带给阴冷得日子,阳光通过树,明亮百年后的房间。
    你可以把顾城的遗产视为名言警句,句句录入,字字摘抄,在朋友圈在微博里显示你的文艺范和高大上;
    你可以粗略翻阅,些许摘录,在笔记在书评在茶余饭后谈及感受,粗鄙评判;
    你也可以终其余生感悟,受用一生,用孩提的目光看待这个世界的纷扰纠葛,并且泰然处之。
    虽然无法真切领悟,虽然往事不可追,但至少,阅读,感受那个从纸面上站起来的顾城和他的痛苦思想,会是余生里相伴我左右的事情。
    但愿我是这样坚韧的芦苇。
    时间已是凌晨3点了,不再是可以打着18度空调吃着冰激凌的季节了,流离岛的风也会抹去萧飒吧,看来,这个关于顾城和流离岛的梦,终于,要结束了。
   穿过秋日和冬季,穿过童话与流离,穿过困顿和拯救,穿过无尽的轮回,告别那绿草遍地,颂歌吟唱的流离所在。
   与你此世永别,与你来生相望。
      (完)

  《顾城哲思录》读后感(三):诗的副业

那些以某样文体知名于世的名家,笔下的其他创作,却往往被人忽略。
比如,卡夫卡以现代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著称于世,但他的札记与日记,其思想深度不弱于小说,但读者要远远少于《审判》《城堡》《变形记》《饥饿艺术家》等等。
比如,帕斯捷尔纳克以《日瓦格医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但在俄语世界,他的声誉更多地来自于诗作,然而中国与英美读书人里,了解其诗作的人要少得多。
同样的状况也发生在顾城身上,尽管各种版本的诗全集与选集层出不穷,但这本《顾城哲思录》已多年没有再版了。其实他笔下的这些长文短札,论智略与灵性,都有不同寻常的魅力。这与其说是“诗人”的副业,不如说是“诗”的副业。

  《顾城哲思录》读后感(四):诗人的灵魂

    总觉得诗人都是神经质,所以才会生出那些有灵魂的句子,都是神经极致敏感的时刻产生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的年代我还小,所以也不知道他当时有多红。我连他长啥样都不知道,只是读过他的诗。还有一首更打动我的,只是打动我的时候我觉得惊艳,时隔多年也忘了。岁月漫长,我有十年都没有读书了,灵魂早已干涸,哪里还记得顾城的诗。在我快要忘记自己的时候,在我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的时候,居然还能找了个书评人的头衔当当。而且,还可以再读到顾城的书。
《顾城哲思录》是滴水藏海式的文字,那些智慧的水滴是顾城的敏感或者是他的神经质。女人嫁给男人是这个世界的一大不幸,有如诗变成了政治,而字变成了章程。
顾城说:命运不是风来回吹,命运是大地,走到哪里你都在命中。可是顾城没有猜到自己的命。我多多少少了解一些顾城的事,其实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他那个年代的新闻我没有经历过,我都是在一些花花杂志上看到的冰山一角。我其实特别不理解顾城,已经成名了,已经高高在上了,也结婚了,为什么会不幸福呢?难道诗人非得悲惨的活着,才能写出诗吗?也不对啊,他并不是写不出诗啊,他写的很好啊。可是为什么会杀了自己的老婆,然后再自杀呢?而且我读《顾城哲思录》这本书才知道,他们是一起殉情在新西兰激流岛。应该也不叫殉情吧,应该是凶杀案的。
诗人拿刀的手,有没有颤抖过呢?
他说过,人生不能有目的,因为目的是空的。人生不能没目的,因为人生是空的。
你读他的句字,会觉得他连灵魂都是纠结的。诗人太纯净,容不得世间的躁杂,生活是折磨的时候,诗人的灵魂是飞翔的。生活是死水的时候,诗人的灵魂也就死了。
一个人取得食物的能力,同生命的真意有什么关系?能力不过是一种体面的盗窃行径。即使盗窃可能到达真意,体面也不能。世界称颂了贼。
顾城在纠结自己的能力吗?好像见他一面,看看他黑色的眼睛,看看他曾经见证过的光明。看看他灵魂的深处,住着一个怎样单纯而又恐怖的心。
一切都是他的宿命。
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
可是我们怎么办?这样好难,我活得既不是自己,我的生活也并完全是干净的。看,我现在也开始纠结了。如果顾城的话没有传染的能力,那他可能真的不是那个永远的顾城了。
    我还是给顾城的这本书打个广告吧,《顾城哲思录》集中了晶莹剔透、丰盈华美的文字。
   最后,再申明一下,我所知道的顾城的往事都是道听途说,连我自己都没有完全相信。所以是不是事实这件事,千万别相信我。

  《顾城哲思录》读后感(五):故事里的呢喃 童话味的哲思

       或许没有一位诗人可以像顾城一样打动我了,因为他是童话世界里的人,而我,喜欢童话。。。
      八十年代是梦想主义的年代,是浪漫主义的年代,是无数人肆意挥洒青春,透支梦想的年代,正如著名作家蒋韵所言,“八十年代是个诗歌的年代”,那个年代文学思潮风起云涌,诗歌流派层出不穷,归来派,朦胧诗、新生代诗歌,那个时代有北岛,有顾城,有海子,有舒婷……只是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随着一批诗人去国,诗人之死,这个年代的浪漫诗意渐渐淡去,只留下一抹回想,回想这段激情飞扬的年代,回想这个年代里一个叫做顾城的童话诗人。
      大部分人听说顾城总是那句“黑暗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这句4岁偶得的灵感奠定了顾城与诗歌纠葛一生的宿命。在顾城的那个年代里,诗歌是非功利,是来自灵魂,来自情感的自然抒发,所以顾城向往于诗,向往于这片纯碎的净土,正如顾城认为诗是非功利的,他不擅于与这个复杂的世界打交道,所以在渐趋功利的九十年代里仓皇出逃,漂到了激流岛,带着他的才华与执着,追逐一份纯净的乐土,后期的顾城总爱戴着一顶白色的礼帽,不顾众人的眼光活在自己童话般的世界里。
      《顾城哲思录》主要摘取的是顾城1987年之后的作品,展露了他后期的一些创作思想,这个时期的顾城不似前期想法纷繁,而是渐趋一致,有了对诗、对人生、对世界相对统一的看法和体会。全书分为“人生”、“诗”、“中西”、“生活”、“传统”和“书”六个部分,以不同的内容将顾城的思想展示的一览无余,从不同角度揭示了顾城后期的思想走向和生活动态,从他与张穗子女士的一些访谈中即可得知。
      对于“人生”,便是“人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再简单不过了,人世所以闹得这么复杂,盖是因为加进了目的,一加进这个怪物,立即就复杂无比”、“生命是闪耀的此刻,不是过程,就像芳香不需要道路一样”。诗呢,“写诗如潜泳、采珠、屏住呼吸。它在我呼吸时带来,想留下它我小心地潜泳,我不采它,只想细细记住它的光芒”、“有些诗是写的,有些诗是长的,这是一个最大的区别”。在“中西”这一篇章中多是对中国精神、中西文化、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比如他认为“中国新近接受了很多西方学说,产生了对传统意识的冲击,甚至产生出了希望”,“中国的哲学是‘一’,不是‘二’,没有两个数,所以就取消了加减乘除等于,‘一’就是全部算数。所以中国没有形式逻辑,没有‘为什么这样’,而只有‘就是这样’”。“生活”篇中则妙趣横生,从其中的一些片段中可以隐见顾城来到新西兰的生活,如一九八八年来到新西兰之后的生活,他说自己并不懂英文,还有一些和妻子谢烨的生活记录。“传统”这一部分是对东方精神、中国古代文化如小说、诗歌及一些当代作家等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包括《红楼梦》中的人物、谢灵运的诗歌、沈从文的写作等,对《红楼梦》的解析中他写到“宝钗的空和宝玉有所不同,就是她空而无我,她知道生活毫无意义,所以不会执留,为失败而伤心…这也许就是儒家生活的奥秘”,这里面也可散见顾城的人生态度。最后的“书”一节中选取了他对一些书的评论,对于了解顾城的兴趣爱好有很深研究价值,包括他坦言喜欢安徒生的童话,这或许是他童心未泯的一个原因。
      顾城认为艺术不是从书中学来的,而是一种妙手偶得,所以顾城的想法带给人一种全新之感,就语言而言,诗的语言是明丽而丰盈的,顾城的语言更犹如莲花般纯净无暇,“银碗里盛雪”般明澈,正如对他有“童话诗人”赞誉一样。在此甄选几段与大家共享。
  美是唯一的真实,当它到来时,一切都形同虚设。
  当你变成男孩/你就看见了/微微走动的莲花
  每天我只要收一粒稻谷 / 我害怕期待 / 也害怕巨大的幸福
  句一:人间无故土 /小雨是家乡
  句二:园中无缘/雨中无语/关山南麓/好风依依
  句三:生命如水/大地如梦/小路飘飘欲渡
  句四:若随春风去/如何没有花
  树身上有许多圆环/转一转就会温暖
  像三月的风扑击着明亮的草垛/春天在每个夜晚数她的花朵
  生命细细地含着阳光/在一瞬间体会到大地的微妙之处
  绿色/掩护着死亡/一次次在阳光中站起
      
      此外,还有一些如孩子般富有童趣的诗句
“我又看见了你。我们几乎不是诗友,而是顽童,整个下午想找一点好玩的事。
“西红柿怎么卖?”
“四毛。”
“能不能便宜点儿?”
“四毛还怎么便宜?你说怎么便宜法?”
“那,两毛不就比四毛便宜?””
全诗自然而富有口语化,不禁有一种童言、童话之感。
      回望曾经,八十年代已然逝去,带走的是一个诗歌年代、激情时期的分崩离析,未曾经历那一时代的我只能从北岛、海子的诗中感受那段浪漫的岁月,追忆着一个叫做顾城的孩子诗人,如今他已经带着所有的行囊奔赴一个童话般的天堂,远望天空,想轻轻问候一个“童话里的世界,好吗?”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或782823902@qq.con

  《顾城哲思录》读后感(六):没有目的的美丽人生

顾城曾经这样写道:“你应该是一场梦,我应该是一阵风。”读过顾城的诗,很容易深陷其中,大抵因为顾城的文字有这世间难得的干净洗练,像落入凡间的精灵。他短暂的三十多年人生,过得戏剧而传奇,而从顾城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疏离于尘世的精致细腻,人生如蚁美如神,美是他毕生所有的信仰。
基于“人生如蚁美如神”的人生座右铭,顾城把生活过得细节如诗。而恰恰是因为太关注于美丽细节,顾城更倾向于片段化的书写。因而,《顾城哲思录》的零星记录很适合表现顾城,诗性而随意。书中将顾城散落在文章、演讲、访谈中的文字归纳整理,按照人生、诗、中西、生活、传统、书六个专题进行梳理,可以让读者较为立体多面地一窥诗人的精神世界。
在顾城的人生信条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追求人生的无目的,他觉着目的是空的,人生也是空的。他曾这样写道:“‘无我’就是我不再寻找‘我’,我做我要做的一切,但是我不抱有目的。”因为摒弃功利,顾城一生清贫,为生计所忧,但他却并不太过在意,在他的心中,那不过是生命作为蝼蚁的挣扎,不应打扰追求美的步伐。在他看来,“美是唯一的真实,当它到来时,一切都形同虚设。”顾城爱世界、爱女子,都是因为美,为了这难以言说的情感,他甚至将生死置之度外,甚至觉得“在喜欢的一刻死,或许是至高的幸福了。”在非功利、无目的的审美过程中,顾城充分享受着肆意的爱与灵魂的自由。他的人生也许难以为世俗伦理纲常所理解,但这并不妨害我们热爱他的文字。对于诗人,用常识来评判未免俗套,对于顾城而言,生命的意义在于美,艺术与精神同义。
虽然顾城并没有正式上过太长时间的学堂,但其凭借着过人的天赋与阅读的习惯同样达到了学养上的东西方融会贯通。他走过很多地方,读过很多书,同样珍视传统。在聊及自己的阅读品位,顾城提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法布尔、梭罗、安徒生与惠特曼,也重视沈从文与四大名著。读书的时候,他几乎忘却了世界,彻底沉入书中的美好之中。诗歌对于顾城而言是一种呼吸,而读书对于他而言,则是一种生存方式。
对于顾城,总是百味杂陈,他的文字太美,他的个性像迷。也许他本不属于我们这个俗世,只能远观,不可亵玩,无用之用,是为大美。

  《顾城哲思录》读后感(七):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中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也许是顾城最喜欢的诗句,在《顾城哲思录》展现无遗。
本书主要从六个方面讲述了顾城对生命中的种种思考,包括人生、诗句、中西文化、传统文化、生活以及书籍等方面。从这些内容中,看到了顾城的态度,同时也展现出了他“女儿国”的思想。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这句诗在本书不同章节中出现了7次之多,顾城分别从生长、欣赏以及佛教角度来诠释它。从生长角度,“春来发几枝”是生命唯一的真理,自然的生长;从欣赏的角度,顾城觉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是个至美的世事,在看花时,忽然变成了花朵;从佛教的角度,他又觉得这句诗是一个生生的境界,一个如同春天的临照万物。他喜欢“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的感觉,生命自然、生活自由的状态。
《顾城哲思录》不光只是“断了线”的短句,还有很多片段可以连接成“线”,读起来像一篇文章。顾城评《红楼梦》就像这样,看似断片,却可以连成篇。顾城里的《红楼梦》也看到了“女儿国”的思想,“《红楼梦》清洁、独断,自在的女儿性,中国哲学至《红楼梦》显现为这么一种清净的女儿性情,东方的美丽达到了美的极致。对于我来说,这是中国,她给我生命,她让我感到生命,她的光和水通过我,让万物充满生机。”这段话,让人明白了顾城对女儿国的一种执着,他认为的女儿国是洁净、自然、柔情、自由、美好,他对英儿的迷恋也正因为他对女儿国的美好向往,他对贾宝玉的评价也正是他对女儿的看法。
另外,书中有一处是顾城对家的描述,“安心的地方就是家,家是一种心境。我可以想念我过去的地方,遥远的家。只有你有这个想念就可以安心—四海为家,又可以在家中走遍天下。”这段话我特别有感触,每天都要回到家中,那对我来说的家,其实不需要很大的地方,以前觉得爸妈在就是家,现在觉得只要可以让我避免寒冷,让我可以不再风餐露宿,那么这就是家。家是我的念想,我想保护以前的家可能已经无能为力,那我只好努力寻找未来的家,我只要一个小小的地方,不大,有书就好。
在顾城的“思”中,可以得到人生的启示,只有你读过才能和他共鸣。

  《顾城哲思录》读后感(八):他说,“如果没有美,我可能毫无信仰”

█ █ █
最近将两本书放在一起看。
给两本书预设的主题是美学。
讲到“美”这个字,略略略起鸡皮。虽然有点肉麻,其实又深埋在所有人生活的土壤里。之前试过提笔,容易陷入空泛干涩的论述。
原因嘛,我想可能面对作为词汇的“美”,思维太容易把具体完整的事物抽象成没有生命的概念。
所以顾城说,一般人喜欢喜欢本末倒置,他们想了解诗却并不去读诗,反倒先注意文学史、注意世界对艺术的论述;或想写诗却不首先因为一个感受,而是因为文坛和荣耀。(P72)
——不是去欣赏,而是先去寻找定义。
朱光潜老先生说,你要吃出一个西红柿的美味,你去吃就行了,不用把它解剖了然后把里面的营养成分考究得一清二楚。
我想,美最初可能来自对世界的一声惊讶。
先有惊讶,才有了“美”。也许有点存在主义?
就如同,我们先是出生了、存在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了“我活着”这件事;心动过后,才去学会吐露“爱”;先用句子完成了诗的冲动,才知道,哦~原来这是诗——先有一个东西在那里之后,才寻找一个词来表达。
惊诧些什么呢?
“我觉得我写诗根本不关这些标准的事儿,我写诗就是我心里有个声音要出来。……我觉得写作就是这样一个自然的事情。你心里有情感之水、生命之水,它要流淌,就这么简单。” P84
█ █ █
哲学始于好奇,像一个孩子指着世界问,为什么;
艺术始于惊讶,孩子看着晚霞,合不上嘴巴。
蒋勋和顾城都提到了中西方哲学/艺术的差异。
西式的美学讨论通常是讨论性和理论性的,总在尝试去定义一个事情,试图将含混模糊从世界的表象背后拖出来(一公斤重的《西方美学史》)——这是一个文化面对一个事物的倾向,西方人总想划分清楚界限:表象和本质二元分立;美的领域和善的领域各自为政。
东方美学的书籍本身就是一部作品。譬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这是非常薄的一本小书,说到阅读会有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东方美学没有去寻找外在的定义,而是让很大一部分 由自己 在生命体验的印证和领悟中完成。也许作品上的一种倾向是 表达方式本身直达本质,意象与形式是一体的。“即物即境”。这一点上在远东文化里可能共通:国画山水,日本的俳句,东方园林,莫不如此。
西方人在“上帝死了”之后有一种缺憾,“这个缺憾是他们对彼岸的期盼造成的”,他们总在寻找什么,狂飙突进,否则老觉得心里缺了点什么。
中国人却生活在一种过于早熟的文明里。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宇宙无情人有情。尘世虽是不完美的,却是我们仅有的天堂,不如就顺应不完美的本性尽情生活。我自然。
譬如面对自然的态度,西方人无论如何也想找到一种公式,找到表象背后干净的本质。自然的图解是什么?两千年前柏拉图说过了“理性世界”,现代有塞尚几何化的自然,以至于晚近的“分形几何”。
东方人不折腾。好山好水搬到自家院子里陪你看。斟一壶茶,清风明月。
西方的美学思想是哲学的,来自思维和逻辑。
东方的美学是艺术的,透过的是情趣和体悟。
西方人的美学是 “原来生命还可以这样? ”
东方人的美学是 “生命本就是这样。”
“我们不是来看这个作品,而是要看这个作品所展现的世界。”——梅洛·庞蒂
█ █ █
“形式不是灵魂的道路,而是它留下的脚印。”
形式是所有艺术的拨弄对象。然而首先要说的却不是形式。形式只是技巧,是“术”。
顾城说,最重要的是你是否对自己足够诚实,你是否有“真性情”,是否有一个“精神”在那里。艺术是非模仿的,本心的,带着生命律动的——“你真心触及的一切,都熠熠生辉。”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只在于一个呼吸,在于是否来自鲜活的生命体验。“一朵塑料的花不能开放,甚至连枯萎也不能。”也许正因如此,杜尚才说,重要的不是艺术,而是生活本身;所有的艺术品只是创作者完成创作后精神的骸骨,每一天都在黯淡下去。
诚实是不娇柔,不求一种刻意,也就不拘泥在形式和逻辑里。“你的字必发自本心。”你到底是将自己看做一个怎样的人,会流淌于你的笔触,你的语言字里行间,终究是无法作伪的。顾城甚至说,只要你有真性情,“守旧”和“创新”并无高下之分。——虽然多数人的“守旧”只是畏惧进步,或寄托了某种旧日光辉的幻想。(想到家乡人民近年热衷的水泥浇铸的罗马混合柱式,老阔疼……)
诚实是困难的。难在不执著,在消除自己身上过多的目的心,“消除对自己的期待”,也消除形式本身对“自在”“自然”的束缚。
过多的外在目的把人自变得弄得复杂。“人有什么样的目的就有什么样的逻辑。” 因此只懂得在逻辑的迷宫里乱撞的人,无法在逻辑之外看问题。
执者失之。 而语言、形式,会在失去对目的的执着的时候,自己生长出来。
“我想当一个诗人的时候,我就失去了诗。”
“在没有到来的时候,我们工作,我们的工作就是等待。”
西方人对艺术的态度其实特别好玩。譬如现代主义的抽象倾向,有些想法在东方人看来挺滑稽的。风格派的蒙德里安穷其一生试图建立“纯粹的艺术”,妄图通过建立抽象的规则达到艺术的本质。东方人很明白,精神是不可抽象,不可还原的,“大象无形”——每一个存在物都自在圆融。
形式如何成为艺术?
“有艺术感觉的形式就是艺术。”
█ █ █
读顾城的只言片语,我感觉他带着一种止不住的哀伤。
史铁生写过自己小时候,有一次,母亲答应带他出去逛游乐园;他当然很高兴,兴高采烈地度过了一个上午,不停地问,走吗,还不走吗,是不是要走了。母亲说,等一会儿。黄昏的光线倾斜下来,碰到窗棱打下影子,小史铁生看着太阳一点点地沉下去,心也沉了下去。“她这一辈子都没有从那个太阳沉下去的下午中走出来”——我感觉说的就像是顾城。哀伤什么呢?最美好的东西都过去了,甚至从来没有出现在现实里。哪怕他自己也说,现实的归现实,幻想只能是幻想,“云在青天水在瓶”。尽管可能在这样提醒自己,他大概没能做到。
“爱或者美,是我在世界上,感觉到的最真实的东西了;虽然我不能保存它,甚至也不能追随它……”
“尽管每一次到来的生命之水都是崭新的,不一样的,但人只要在获得了它时才能算是活的……为什么这么美好的生命要离开我们?为什么这么美里的精神我们不能保住它?我用我的全部虔诚保存它,还是不能够。”
“如果没有美,我可能毫无信仰。”
美是极致的,纯净的,幻梦的,易逝的,抓不住的只能等待的。
而对美,他要求的彻底的诚实,要求彻底的不执著,——是不是也是一种执着呢。
我喜欢他对自我的态度,孩子般没有被污染的眼睛,“我同意我是这样的,我并不要求超乎于我的东西。” ——看着花,树和虫子,好像我们都曾以这样的形式存在过,当你有了眼睛,看见世界,“你就想起了以前的生命”。
可能是惯了思维的毛病,忍不住去猜想、分析顾城的童年。
在他的片段回忆里,我看到的是一个五岁的小男生,戴着毡帽,站在北京胡同灰暗的冬天里,好像刚摔过一跤,委屈地皱着眉的双眼,却不敢哭。
在他对海岛生活的回忆里,我看到的还是绵绵的阴雨天,海风吹拂着沙和草和木头房子,他戴着那顶帽子,扛着斧头和纸笔。
不想撒谎的顾城,我还是感觉到他的矛盾。那把斧头背后怯懦的小男孩,无助的眼神若隐若现。
比如他说彻底的诚实,最后却导向了人彻底的无奈——我们如虫子一般渺小而无方向。
比如他要求纯粹的审美,读久了却好像是在抗拒痛苦。似乎要为此逃避一切实存的事物:所有的目的,社会。
比如他说,活着的就是恶者,胜利者就是杀人者,而我们都是杀人者的后裔;——于是为此应当放弃一切竞争?竞争是带着目的的,因而是不美的。
又比如,他说,中国哲学“早已看透了人生”,好像带着一个早熟者貌似玩世不恭的口气。可是我从来不觉得,老子像他说的 “告诉你人世的一些事情不值得做”。
我们不知道是不是因此,他跟其他诗人目光不一样。
“人都像你怎么办?
人长的全都是鼻子怎么办?”(笑)
█ █ █
可是我们还是会不断读到他。
“在我感觉最明澈的时候,我觉得我成了空空的走廊,风吹过去,在另一边就产生了花朵和万物。”

  《顾城哲思录》读后感(九):《顾城哲思录》——你是一个婴儿,躺在马路中央

今天又是一个好天气,早上一觉睡到九点,迷迷朦朦睁开眼睛,发现太阳透过阳台的草木就要照到床上来了,多么幸福的一个早晨。这周早就打算好要写《顾城哲思录》,顾城的天才就像冰雪深处暗涌的温泉,令我的心魂为之颤抖,我想,这双眼睛身处的世界,该是多么绝美的一个天堂。我天真地以为,只要可以看见天堂,我们便是天堂,可实际上,我却发现自己错得离谱。没经住诱惑,前天晚上和昨天又前后看了李英写的《魂断激流岛》和顾城的遗作《英儿》,我也就随了李英和顾城文字的召唤漂浮到了新西兰激流岛的上空,我看到海水蓝得像一块宝石,我看到海浪冲刷峋厉的岩石绽放成片虹影,岩石背面交叠覆盖的牡蛎发出琥珀色的光芒 ,我看到藤蔓缠绕,枯木和新枝迎着初生的日光投下婆娑的道路,看到潮水退水去后昂尼汤吉海滩上搁浅的红色舢板。突然,百鸟俱静,斧头和稻草人发出哀鸣,我不寒而栗,不可言传的邪恶弥散,四处附着,我自此丧失归途。这岛上定是藏满了唬人的蓝色精灵!他们躲在啁啾鸣啭的鸟儿的扇尾里,让你再摸不清眼睛和身体的距离,梦境和现实间也再没有了路途。
致顾城
雪停了
你的帽子遗落在雪地里
雪覆在我的眼睛上
留下长长的睫毛
你把它们误作后山的杉林
在上面缀满红色的樱桃
于是,冰雪开始融化
柠檬桉下
一个婴儿诞生
第一声啼哭撕裂黎明
自此,黑夜和白天有了分别
阳光光临的时候
我睁开眼睛,世界诞生了
当星河推开生活
我的眼睛就有了第一滴泪珠
鸟儿睡着的时候
帽子就唱起歌来:
“春花秋月何时了
不了也得了
往事不知有多少
管它知多少”
之前没怎么读过顾城的诗,第一次看到顾城诗以外的文字是《一个人应该活的是自己并且干净》,简直惊喜,太喜欢这篇,连续一个星期,我每天都打开手机看上几遍,还在喜马拉雅把这篇文字念了出来,录了一遍。有时我在车上听自己与顾城相遇的声音,清凉地就像秋天漂浮在湖面上的一片黄叶,这湖面静静地,没有风,我也只是漂浮,漫无目的。那个时候,我和顾城只是这面湖的一片黄叶,清晨蒸腾的一颗水珠,日暮的一抹余晖,我们都还没有成为一个人,但我们是彼此,是万物。后来我又看《顾城哲思录》,只感觉我太爱顾城了,看到顾城我常常觉得看见了自己,我心中享有一种美,但我不知如何与人说,只感觉分外孤独。顾城眼里,诗只分为两类,是他写的和不是他写的,后来看他说他看李白的诗,特别透彻的时候,他就觉得那就是他的诗!这可不是不讲道理,他常常喜欢用“文章偶自成,妙手偶得之”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形容那些空灵、澄明的诗句,这些个诗句真正的来源在哪呢?照顾城的说法,诗就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宇宙间的一口气。诗人只是这口气的一个管道,一个导体。那么,这口气经由李白还是顾城吹出来又有何不同呢?那么,顾城的那个“我”和李白的那个“我”又有什么分别呢?那么,“我”和在顾城身上看见的“我”又有什么分别呢?
关于顾城其实我无话可说,剩下的只是强词夺理。他是神选中的执笔者,但他天才的能量绝不仅仅在诗和语言。他对生死的体悟,人与万物的同一性的认识,对自身的观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乃至中西文化、宗教、哲学的见解都令我愈加感到他就是一块天然、通透的宝石。后面会有比较多的摘录,其实我已经很克制了,毕竟打字很辛苦,不然整本书都会打下去。但是就顾城空灵的智慧和如诗般的语言而论,你们应该都去买一本才是。
顾城说:“我是死了的人。实际贾宝玉根本不能有超过十七岁的生活。”他说宝钗“空而无我”,她知道空无,却不会像宝玉一样移情于空无,她会生活下去成为生活本身。
顾城说:“实际上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一直处在这两者之间的矛盾状态中——你要求自由,可能就要同时接受死亡;而你接受生活,又往往必须扭曲本性。不过在中国的哲学里,后来有一个非常奇妙的方法,完全调和了这两者的矛盾——就是说人大可继续过他的生活,而他的心呢,是自然的;就像云在天上,水在瓶子里一样,彼此一点儿也不矛盾;各在各的领域里,互不相干,安全地并存。”于是“生如蚁而美如神”成了他的座右铭。
顾城说:“我知道人性是不可靠的。多么美好的禀性,都有它浅陋和乖戾的地方,都有翻覆和变化的可能。锁没开,只是因为那把钥匙没有转动。”
顾城分明什么也都看见了,可他却不是宝钗,生活的逻辑拒绝了他,他便宁如宝玉一般去死。
他痛恨自己的身体,视躯体为监牢,他将吃饭看作一种耻辱,专门去吃坏东西折磨自己的胃。
他清楚地知道人性不可靠,“执者失之”,他却执着于纯粹和永恒,冒险踏入人性的幽微,终究逃不掉一个“妄”字。
顾城是个婴儿,躺在马路中央。
顾城一直活在一元世界里,他极端,不妥协。他眼里只有两个世界,干净的世界和不干净的世界。这个干净的世界必须纤尘不染,那个不干净的世界必须被摧毁。他可以是一个女人,一个婴儿,一个恶魔,独独不是一个男人。于是,他由中国逃到国外,由新西兰逃到激流岛,由激流岛逃到自己构建的女儿国里。他头顶着自己的“长城”,那是他仅有的城墙,他有着老子的灵魂和眼睛却只携带着婴儿的四肢。他柔软的心脏裸露在空气里,在谢烨的手心里颤抖,谢烨变成了他的母亲,化作保护他的盔甲。他在《英儿》里对谢烨说:“雷,其实只有你要过我,但这不是因为爱情要的,而是光芒。这不是感情,也不是骄傲,在别人看来是骄傲,你就是用这个东西爱护了我,而我发现谁都一无所有。(她们拿不出这个东西来)那点小浪漫情感,那点概念。”于是,儿子木耳成了他小小城堡里的侵略者,谢烨则是城堡里让这个小男人偷渡过来的叛徒,他公然与自己的儿子争夺母爱!他始终是个任性的孩子,他哭,因为他埋怨自己还没玩够,天就黑了。“我是一个王子,心是我的国王”、“我是一个悲哀的孩子,始终没有长大。”、“我是一个幻想被妈妈宠坏的孩子。”这都是顾城最真实的告白,而妈妈无限的宠爱和无条件的回应却不会永恒地存在。
对顾、谢、英三人的故事这两天我看了一些,我对事情的真相兴趣寥寥是因为太明白自己在分清所谓真实上的愚蠢。人性的幽微,处处是深渊,人生的真相,又岂是轻易可以道明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面哈哈镜,都是一汪不够平静的倒影,站在自己的情绪和立场上逃避着人性的恶,用歪曲投射着这世间的光影。真相或许是一个过高的苛责,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量保持真诚。
不论是看《魂断激流岛》还是《英儿》我都是被深深打动和吸引的,即便知道自己是行走在人性的边缘,行走在三个造梦人的幻境之间,我全身的鸡皮疙瘩还是常常被唤醒,有时忍不住鼻酸流泪。故事或许只和写作者有关,可我从中感受到的一切却都是真切的,也是只关乎我的。可梦即便再美,遇见真实就只是碎了一地的琉璃。英儿就是一个瑟瑟发抖,渴望着爱的证明和家的港湾的一只小兽,这只小兽没有禁忌,却不够强大,她软弱,四处躲闪。顾城说:“英儿呵,你付不出这东西,你怎么能得到呢。你怨我,有什么用啊?”英儿心底的爱是很少的,不是她不想给,而是没有能力,她自顾自地发挥和利用着自己的情绪,这情绪是只潜伏在梦境里的鬼魅,它不是装神,就是做鬼,她做神卑微的女婢,也跟着鬼四地起舞,可当这鬼变成一个人,她却像被大人耍弄的婴孩,在暗夜独自哭泣、咒骂、四下逃窜……英儿的才情和通感配上她无法独立企图依附的心让她就像一只受诅咒的精灵,或许因为她是一个女人,她远没有顾城澄澈、空灵,但她在文字上的天赋和才华却是令人惊羡的。
《顾城哲思录》摘录了一段顾城有关孔子的话,他把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说得很美。他说孔子赶驾一辆破马车,奔波十四载到处游说,是孔子最美的行为艺术,之所以最美,就在他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不奢求说服别人,那并不是他的目的,他想达到一个行为过程的尽善尽美。现实对他来说如果是“万古长空”的话,他的行为便是“一朝风月”;同时这“一朝风月”亦如“万古长空”,而“万古长空”也即“一朝风月”。
他为了完成12岁的梦想,在新西兰的激流岛圈起一块属于起自己的地界,用石头垒起一座城池,谁也不让进来。他用谢烨、李英构建着属于自己的女儿国,他妄想打败这个丑陋的世界,可英儿的出走和谢烨的背叛却给他纯白的精神世界抹上了最屈辱的一笔,他剩下的只有分崩离析。杀妻自杀、家破人亡,木耳一夜间丧失双亲变成孤儿可谓人间惨剧,顾城的这“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且作他最后的悼歌吧。
下文绝大部分摘自《顾城哲思录》,我们真应该感谢天才,他们杀死自己,留下美,供我们享用,但我也时常嫉妒天才,他们有此荣耀,享有精神的光临:
人真是,不明白,劫过了,才知道,骨肉真胜于种种虚幻的事情。人要能爱已有的一切,便是福了。不能把希望当现实。其实希望大半是虚妄的。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地之——人有这样一种能力,天于是通过它做一个事情。在我感觉最明澈的时候,我觉得我成了空空的走廊,风吹过去,在另一边就产生了花朵和万物。
人是一个导体,在神灵通过时放出光芒。
以前,我写过这样一句话,你们逼我走纯洁之路。可是,我在那条路上走得走投无路,我在寻找土壤。我这么渴望一块土地,终于在我得到他的时候却不可能把自己种植下去,奇怪极了,我总是感觉不到脚和腿,而且我开始连头也感觉不到了。我觉得他在不断膨胀下去。
我真困,都看清了。真是的,天让女孩如水,你怎么知道她不是啊,就冒险吧,其实犹豫了一年,那么久,最后还是信了。
有时候是糊涂,有时候觉得生命是礼花,再也不恐怖了,这身体是次要的。身体什么也不能保存,身体是一条船呵,可惜上错了岸。
我知道英儿希望我死,她可以回想,如歌如诉,可惜她做不到。她可以看不起我,她并不是简爱,没那么强。
我在现实里做着文字里的事。我在文字里做,他们也就笑笑;我在现实里做,他们就不笑了。
理想不是为了实现的,它的意义就在于画饼充饥,给人心里一个照耀。
花谢的时候,并不伤心,生命要在死亡里休息,变得干净。这是同一件事,一朵花就是‘一朵墓园’。
一个彻底诚实的人是从不面对选择的,那条路永远会清楚无二地你面前,这和你的憧憬无关,就像你是一颗苹果树,你憧憬结橘子,但是你还是诚实地结出苹果一样。
对于美和希望,终究会离开我们,我一直存有大的困惑,这折磨了我可以说很多年--就是浮士德所面临的,他说真美啊,你留下来吧!这时一切就消失了……爱情过去,我们剩下了婚姻;革命过去,我们剩下的是政治……一个精神的创造力也过去了时,剩下可以说是一具尸骸。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
高贵感是人人不同的。最高贵的人可以不在乎当奴隶,因为他不需要以别人的眼光肯定自己。越没有高贵感的人才会越想高人一等。
假花可以妆扮得和真花一模一样,但它没有上天的密码,就不能生长,甚至连枯萎都不能。
就像木柴,把光带给阴冷的日子
阳光通过树
明亮百年后的房间
女人嫁给男人是这个世界的一大不幸,有如诗变成了政治,而字变成了章程。
那是多好的一个晚上,云像鸟一样睡觉,夜深蓝深蓝。告别的时候天快亮了,高高的麦地一层青晖,像等待拉开的窗帘。
人的生命力有一种能量,它使你不安宁,说它是欲望也行,幻想也行,妄想也行,总之它不可能停下来,它需要一个表达形式。这个形式可能是个革命,也可能是个爱情,可能是搬块石头,也可能是写一首诗。只要这个形式和生命中间的这个能量吻合了,就有了一个完美的过程。
命运不是风来回吹,命运是大地,走到哪里,你都在命中。
懂不思想的人才懂思想。
可惜他们的思想没有变成花朵,而是变成了泥土和石头。
生命是闪耀的此刻,不是过程,就像芳香不需要道路一样。
人以为上树必须有梯子,他们忘了苹果并不是爬上去的。
我信神 但不信神要我信他
神那么稀罕人信就不神了 有这么可怜的神吗
人世所以闹得那么复杂,盖是因为加进了目的,一加进这个怪物,立即就复杂无比。
一个人取得食物的能力,同生命的真意有什么关系?能力不过是一种体面的盗窃行径。
美是唯一的真实,当它到来时,一切都形同虚设。
语言不过是人类捕捉自己的一只小网。
 两个雨滴降落到大地上,微微接近,接近时变长,在临近汇合的最新鲜的刹那,它想起它们分离的一瞬。
自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体现自身的戒律。
你只能阻挡阳光,你不能伤害阳光。
欲望使你通向两个方向,一个是繁殖,一个是星空。
书并不能告诉我我不知道的事情,因为如果我的生命里没有,我不可能因为书而知道。
世上只有一本书就是你,别的书,都是它的注释。
但是春天来的时候,新生的蜂周而复始。努力是必然的,希望是必然的,化为乌有也是必然的;一个宿命坚定地贯穿其中。
我有些相信艾略特的说法:传统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一种关系,一种能动的结构;不仅古人使今人存在,而且今人也使古人存在——他们相互吸引、排斥、印证,如同化学中的可逆反应,或者天宇间旋转的双星。
但当我去摘取玫瑰的芳香的时候,就无法把它采来,只能采来玫瑰。
对我来说,一个安静的创作心态,并没有国界道路。她就像月色临照,凝视万物。她可以看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影子在水里碎了在镜中完满,她并不遗憾。
形式不是灵魂的道路,而是它留下的脚印。
在语言停止的地方,诗前进了;在生命停止的地方,灵魂前进了;在玫瑰停止的地方,芬芳前进了。
女性是上天光辉的显示,却不会看见它。男性能够看见,但他们是黑夜,所以不能接近这个光明。
我活的时候,我可以变化多端做一切事情,做鱼、做鸟、做人、说话;我死了的时候,我像泥土一样安静。这是整个同一的过程,我想它需要休息,变得干净,就像树林里落满雪。真有死亡的话,恐怕也是这样一回事。
死亡好像一个季节,让万物得到休息。
一个小虫子,哪怕你把它放到金山上,它也还是向着自己的方向爬。
执者失之。我想当一个诗人的时候,我就失去了诗,我想当一个人的时候,我就失去了我自己;在你什么也不想要的时候,一切如期而来。
 张穗子:对于你来说,什么是“无我”?
自然从来没有创造两个完全相同的东西。我就是我。我寻找“我”,全部的错误就在于寻找。当我思考“我”的时候,我已不存在。目的使我陷入到一个矛盾中间。对于我来说,“无我”就是我不再寻找“我”,我做我要做的一切,但是我不抱有目的。一切目的和结果让命运去安排,让各种机缘去安排。当我从目的中解脱出来之后,大地就是我的道路。
 
张穗子:对于你来说,什么可以称为“无目的”,什么可以称为“有目的”?
例如中国魏晋时代有一个诗人叫刘伶,有一次他喝醉了光着身子在屋里跑来跑去,一位客人惊讶地问:“你怎么不穿衣服?这是违反做人的礼节的。”刘伶说:“天是我的房子,房子是我的衣服。对不起,你怎么走到我的裤子里来了?”刘伶的所做所为是不含目的的。他不穿衣服完全出于他的自然,是他自性的表现。他的回答也是他临时胡想胡说出来的。但这表现出一种生命的自在和想象力。
又如,在西方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衣》里,当别人问:“皇帝为什么没穿衣服?”皇帝就无话可答。因为他有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就是要证明自己是一个聪明的人、一个有教养的人。这个目的使他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
 张穗子:为什么你的“我”总是与“我们”联系在一起?
 这么多年我可以感觉到:我就像一滴水从云里落下来,我是一个孤独的个体,我在离开云的一刹那,完全忘记了我的来源和我要到哪去;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水滴,每滴水都是一个个体,当我和他们相互映照,相互吸引时,记忆忽然在生命中醒来;我和他们之间有一种似曾相识、一种熟悉的感觉,也就是说,他们就是我;我能想起,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来源,我们都来自云,而云来自海洋,海洋来自河流,河流来自雨滴,我们已经千百次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变化过了,我和宇宙本为一体——我觉得这是一个爱情的原理,也是一个诗歌的原理。
当人面对死的时候,宗教出现了,哲学出现了;当死没有了,所有的哲学宗教也就没有了,连科学也用不着了,艺术文学也不会存在了;就这么尴尬。
 
人说人只要不死了,人生就怎么都是完美的了;就是说人生有足够的美好,只要再加上一个不死,就完美了。可是只要一有这个不死,那一切人生的其它美好就会随即消失;爱情、亲情、勇敢、正义、思想、学习、智慧、创造,所有这些都是面对死才在的,或者说所有这些令人生美丽值得留恋的东西,都是人至痛恨的死带来的。给你一个不死,取消所有它们,那么你以为你是生是死呢?实际就是——当取消死的时候就死了。就是这样的悖论,就这么荒唐。
诗可以唤起人们永恒的生命感,想起生命的愿望,生命间微妙而亲爱的联系以及它们共同的来源,想起生命作为花,作为树,作为鸟的过程。如果人们都能想起,许多的人间纷扰和争夺就会消失。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前,都作为云、飞鸟、河水,千百次生活过;都作为阳光生活过。当你有了眼睛,看世界,闻到春天的气息,听,声音一闪,你就想起了以前的生命。
要找出诗人和别人的不同之处的话,有一点,就是他有一种虔诚,他希望自己变得透明、通达,好让光能够清澈地通过;如果他是浑浊的话,光就通不过。让光通过他——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事。如同常说的自我拯救。
一个鸟在空白中飞,这就构成了“有”和“无”的一个和谐。
这只鸟飞向什么地方时没有一定的,这就是它的空灵。
中国人相当彻底,彻底的可怕在于,他很容易进入空空之境,而忘记了生生之境。而唐诗的可贵就在于这个充满生机的空空之境——生生之境上。
中国的哲学,它的宇宙人生观已经达至极点,它早已看透人生,人嘛,活不活的,左不过就是个吃东西和繁殖罢了,要套用“信仰”这个词的话,那就是中国人最简洁明了的信仰了——人不就是人口吗?一张嘴嘛。
中国人有一种天生的明智,在混沌初开的时候,就看到了宇宙的苍凉,人如沧海一粟,没有任何希望和可能。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这个意思。承认了人在宇宙前的失败后,要活下去,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建立人世自足的生存秩序,维护形式,像孔子说的那样“不逾矩”,敬天,又知道天道弥远;另一种就是像庄子、寒山那样,立足人世之外,与自然同一。
中国文化有显性的一面,也有隐性的一面。隐性的一面在自然中间,它不断给显性文化提供着营养,提供着一种安宁的哲学观照,使人能够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而从容不迫。他们知道这个世界的不安源于这个世界的本身。李白、苏轼都有做和尚的朋友,王维、寒山、曹雪芹本身就显隐不定,更有大量许由之类的人,我们无从知晓。但是,在现代中国,隐性的文化的一面,几乎消失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国家用它严密的统治和有限的现代技术,摧毁了所有村社,摧毁了人们的自然生活、寺庙和桃花源般的理想诗境。中国文化失去了它寂静的核心,它的根。人也离开了他的传统生活和自然情味,开始妄想妄动,就像离开水的鱼那样盲目。这是我不能承受的。满街都是茫然的人,一阵风就能吹起所有尘土。
那会儿学画,有句话特别让我开窍,就是“至人无法,无法有法,乃为至法”。我觉得“至人”就是脱开了人世观念的人,“无法”说的是精神的自由不受任何观念的羁绊。说“无法有法”,是说这个自由又是在一个终极力量控制下的,这个力量既是你自性中的,又是冥冥的。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
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
它透出天外的光亮,
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
个人阅读分享公众号

  《顾城哲思录》读后感(十):智性之深,灵性之美

                                                        像个孩子一样
我特别羡慕顾城的心性,他说“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不是标榜也不是向往,只是一种真实的自我陈述。
任性,是不妥协,知道自己是谁,且不改变。顾城离开了乌泱泱的人的社会,在太平洋上的一个小火山岛住下,伐木,劈柴,做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写一些“可说可不说”的话。然后这些话就成了艺术,这个人就成了纯粹的人,自然中的人。
孩子,是天真,是孩子那种想要与世界万物对话的平等心境,是老子“齐物”的体现。人一天真,看事物就爱用拟人,所以顾城以为树绿得很疲倦,所以顾城爱法布尔的《昆虫记》,因他能够从中看到自己。
                                                        摘取玫瑰的芳香
美是事物的内核,而干净、纯粹的眼光是提炼这内核的唯一方法。就如顾城所说:“当我去摘取玫瑰的芳香的时候,就无法把它采来,只能采来玫瑰。”在这里,芳香就是美。
顾城讲诗,讲美,让我特别感到安慰。我看着桌上的盆栽,知道它在生长,眼中的它却是纹丝不动。回望考文艺学的那段时光,每天看艺术,看美学,并认为它们“有用”,真是一段难得的体验。就像这棵盆栽的生长一样,毫不显山露水,但自知得到滋养。
                                                        “灵性”可望不可即
读和写的关系,太多人争执不休。我不认为非得写了才证明读得有效果,也不觉得读书是写作的必要条件。
顾城说自己读书不多,但看他论中外作家,看他讲中西方文化,定是读书不少。可是呐,顾城极好的诗,完全不是出自于知识,不是对已知的加工,而是出自于灵性,出自对生命之美的感悟。
近日读张爱玲,感到天才的能量,读顾城,也是如此。不是说技巧多圆熟,思想多深刻,天才指的是有灵性的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谦虚下,被神选中的执笔者。那文字不讲道理,只摆事实,如“月亮像玉色缎子烧糊了一小片”,如“池塘生春草”,如“三月的风扑击着明亮的草垛”。
这段时间写文案,没写出过令自己满意的东西。文案目的性太强,要么是在心外的,从热点话题写到产品,要不是一半走心的,从心里的东西写到产品。而我喜欢自由些的东西——因为某种莫名的情绪,突然就想写了,又因为什么说不清的原因,写着写着又忽然不想写了,在这想写不想写之间出现的零碎几句话,是最好的。
从孩子长成人不易,从成人回到孩子更难。所谓“返璞归真”,所谓“不忘初心”,大抵就是参与到世界中去,不要太想着“做人”吧。不做人了,世界就清净了,美就来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