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件幸福的事》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一件幸福的事》的影评10篇

2017-11-12 21:5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件幸福的事》的影评10篇

  《一件幸福的事》是一部由雷米·贝占松执导,露易丝·布尔昆 / 皮奥·马麦 / 若西安·巴拉斯科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爱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件幸福的事》影评(一):本世纪最期待的技术是男人生孩子技术

十一回家前一天晚上,打包好,没事干,躺在床上拿起ipad打开优酷视频,被《一件幸福的事》的题目和版面吸引,就点进去看了,表示看的过程心很凉,看完后又爱又悔。
    开头男主求爱好可爱,用不同的碟片名来求得女主芭芭拉的青睐,芭芭拉一直不理不睬,突然答应小哥,小哥一脸懵逼。后来两人开始了热恋,各种甜蜜。女主芭芭拉听到男主无心的“我们一起生一个孩子吧”,女主留心啦,一天在这么美的情景下,拿出了验孕棒。

  《一件幸福的事》影评(二):母亲伟大的。

今天看了一部法国电影,名字叫一件幸福的事。讲的是生宝宝的事情,因为演的太真实了,导致我现在,非常非常的恐惧怀孕和生宝宝。

有的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母爱的人。

片子里说,母爱不是天生的,母爱是练习来的。

我觉得我现在可能是,没有必要的担忧。就像,我非常期待我的大外甥女上大学的那一天,从我上大学的那天开始。想自己赚很多的钱,给她买很多好吃的,买漂亮的衣服化妆品。那个时候还担心自己,会不会,赚的不够多,不够给她花的。

现在发现这个担心完全就是多余。因为他初中没有毕业就辍学了。根本不存在,上大学这个问题。而且她自己也会,上班挣钱,给自己买很多漂亮的衣服,和化妆品。

所以想到圣经上教导我们说不要忧虑。真的忧虑是这个世界上最没有用的东西。不如就过好当下,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想想之前每天都有难处的日子,都已经熬过来了,未来的路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既然现在没有姻缘,就好好享受当下,不要被未来养孩子的恐惧所支配。未来的事留给未来再说,做好今天的事情,做好眼前的事情。

  《一件幸福的事》影评(三):女人,你太傻了!

突如其来的爱情如雨后春笋般肆意疯长,难以控制,情到浓时翻云覆雨已不足表达,他们愿意为这份美好爱情的缔结一簇结晶!像是几乎与男孩无关,年轻女孩做着自己殊不知多么痛苦多么愚蠢抉择!从此,怀胎九月懵逼的如同被附了身被一颗不断分裂的受精卵控制,呕吐嗜睡昼夜颠倒暴饮暴食身材走形荷尔蒙爆棚性欲旺盛被迫学习难以接受的“母狗”分娩法禁烟戒酒每天肚子上顶着“篮球”挨踢如家常便饭性情急躁一惊一乍神经脆弱与世格格不入不愿采纳百家之谈自在随性以至于产中恐惧无知……她竟也保留了无几的自我。

分娩之痛……

产后抑郁症,作为一个陌生的小天使,无非是从可以压死人的担忧。小家伙z是在等爸爸吗?

伤害,不只有松弛的阴道胖砣的身材莫名的异味肿胀低产的乳头失衡的荷尔蒙嗜睡而又紧绷的神经难以愈合的子宫伤疤……她的心受了重伤,垂垂绝望至极

她的身体不再圣洁,做爱成了负担,她自卑起来,听到一丝赞美都会热泪盈眶曾经的骄傲被现实挫骨扬灰化为一缕清风

产后一年内,她几乎成了孩奴,失去自我失去丈夫的宠爱信任或者身体或心失去唾手可得的优秀毕业生的殊荣,没有工作更没有聚会宿醉没有有为悦己者容吸引异性的魄力不再抽烟喝酒为孩子创造环境……她快乐吗?一定有 但人的忍耐程度终究败于几乎一年未出家门,丈夫的无视和背叛,蜕变的女孩第一次崩溃了~

产后两年,找自我!!✔

庆幸是个尴尬却有爱的结局~

✔✔母爱何其伟大✔✔

祝天下母亲平安喜乐!万寿无疆!!

  《一件幸福的事》影评(四):所以生儿育女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

无意中看到这部片子,真的是从头哭到尾的看完。
代入感太强。原来全世界的妇女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把一个新生命带来这个世界,我们要负起全部的责任,那么男人呢。呵呵。
做了妈妈才能真正体会女主的感受,有一个长不大说不清舍不掉的老公才能体会这样的伤心
一对那么幸福相爱的恋人,在有了孩子之后,把生活过得那么暴风骤雨。艰难的孕期,可怕的产程,哭个不停的孩子,无眠的夜晚,长不大的男人,不被理解抑郁,无法相处的妈妈和婆婆,无休无止的争吵,流不尽的眼泪……最后那个曾经那么温柔那么相爱的那个男人,嫌弃你的长相,厌烦你的脾气,不乐意回家,背着你在外面撩妹,争吵时歇斯底里的对着你吼叫,让你走,让你留下孩子走。你无法想起曾经相爱的证明,好像所有的美好都是不曾存在过的幻境,只有眼前的这些才是真实的。呵呵。
所以生儿育女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
然而,
“她是我最珍贵宝贝,她是全世界最棒的,其他的我完全不在乎,有了她,我感受到恩典、亲密、还有无条件的爱。”

  《一件幸福的事》影评(五):文艺女青年这种病 生个孩子就好了

当这个作者最终在电脑上敲出这行字“一件幸福的事”的时候
她决定将自己的整个过程向大众分享。这是一个学术女青年步入婚姻 步入家庭的故事
起初在书店里看到类似的书,总觉得,这个好标题,让人印象颇深。
这是一部法国片,可是遇到的问题是相似的。关于婚姻后的良性相处,女主角和家庭,女主角和丈夫,女主角和新生儿,牵扯出了一系列问题。
简单回顾一下这个故事吧,讲了一个女生,从恋爱 到婚姻 到初为人母经历的一系列故事。
起初,她和男朋友只是在影音店里用电影来调情,比如“花样年华”之类,男票就在她每次进入电影店的时候不停地拿着电影做回应。
后来怀孕之后各种掩饰,还是被母亲和教授看出来。然后影片展示了怀孕后女子的各种生理变化。
她拒绝知道孩子的性别,然后在选择婴儿车的时候,会上网去看婴儿车的报告。这里可以看到她有了做母亲的顾虑和担忧。
在“母亲的瑜伽教室”里叛逆出走,然后是无尽的等待。其实那些是为了生产而必须的产前课程,可是她还是出逃了。到产房后,医生告诉她,没有认真上产前课程的妈妈都会后悔
果然在生产的过程就有各种状况。
不过她老公是个逗比, 哈哈哈哈哈哈, 先是把脚套套在头上,又是把孕妇用的东西自己用了,然后自己在产房晕倒,也给这片增加了不少笑点。
随着婴儿响亮的啼哭,小宝贝终于诞生了。逗比老公倒是哭了。然而,这随后的生活并不平静。
第一次给小宝宝喂母乳 妈妈幸福地流下了眼泪。
可接下来的相处,产后抑郁等等,各种情绪拿捏也很真实。而外国人没有“做月子”这一习俗,因此会更辛苦
然后是女人忙前忙后 为了了解小孩为什么哭读了一大堆书,她的逗比老公就买了个摄像机来摄像。
然后喂养孩子的方式问题上,夫妻矛盾,婆媳矛盾就都上来了。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其实矛盾都是相似的。在一次吵架后,女主出走了,然后逗比老公试着自己带孩子,她的搞笑老公在自己带孩子后才终于理解了带孩子的不易。
在片尾的彩蛋中,人们都是有所收获的吧。

  《一件幸福的事》影评(六):一位年轻母亲的独白

1,我感觉像着了魔,被别人附生,一个异型。一个陌生人在改变并指挥我的身体,他有着自己的喜好和欲望,在我体内控制着我。是他让我每天早上醒来;是他让我忘了自己的素食戒律;他让我想笑,也让我无故哭泣。他搅乱我的生物钟,让我白天打瞌睡,晚上却清醒的像蝙蝠。
2,大脑里应该有个程序,能把痛苦的记忆消除,因为之后,我竟然完全不记得,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不过事实上,就是这样。在生产时,身体会从内部撕裂,然后人们帮您用针和线缝合。
3,我想不顾一切的爱他,我想要他不顾一切的爱我,可我做不到。我的躯体变得麻木,我除了一种压迫感以外什么都感觉不到。护士,医生,助产士,产科医生,这么多人机械式地摸过我的身体,从此以后,我的身体不再圣洁,我再也享受不到性爱的乐趣。我的阴道现在只是一个通道,被撕裂,被缝合,再被拆开,但伤疤从来都没有愈合。
4,丈夫整天在外,尽量避免回家见到妻子的不幸夫妇;为了修补关系而再生个孩子,却还是以离婚收场的夫妇;不再相爱却因为没有勇气分开,而依然一起过活的夫妇。什么样的夫妇都有。但有了孩子后依然相爱的,我一对也没见过。一对也没有。
5,一切都是从这开始,我被一股存在感入侵了,飘忽不定。我读了伊丽莎白.巴丹戴尔。我们不是为了成为母亲而生,我们为另一个人承担责任。没有麻醉剂,女人们该怎么办?生产时,让丈夫在旁边,简直是个坏主意,一部恐怖片。思绪乱飞,之前我只是个空洞,虚无,从那天起,我成为了母亲。
6,为了她,我又重新开始生活。她颠覆了我的生活,她把我推入了我的战壕,她让我超越我的极限,她让我面对完全的爱,牺牲,温柔和放弃,她把我弄的支离破碎,又把我重组。
7,我愿意相信只要一个眼神就足以确定我们仍然爱着对方。我们太爱对方了,以至于不能再爱。一切都会随着时间过去的,但是被一股神奇力量留下的,就是生活。是的,生活。

  《一件幸福的事》影评(七):一件幸福的事

她把我推进战壕 让我缴械投降 让我越过所有底线 让我直面绝对 直面爱 牺牲 温柔 信任。她将我瓦解 让我脱胎换骨。 幸福本来就有点苦吧 爱情也和人类一样 会衰老而且死去 但还是要生活的 需要岁月的沉淀 需要时间的累计 需要新生命的到来 多点信任 多点理解 多点自己的生活事业 双方也应该多一些陪伴和牺牲 是我和杨先生要今后需要一用观看的一部影片

  《一件幸福的事》影评(八):“爱”这么浪漫的事,谁能做一辈子

愿意跟一个人生孩子,算是一件很神圣的事
托着沙袋似的肚子过好多个月可不是肚子痛,去厕所排泄完就OK的事
看这部电影中间女主生完孩子第一次哺乳的时候女主哭了
我也哭了,好像隐约知道这眼泪的含义,
但是嘲笑了一下自己对电影情节泪点的免疫还是很一般
快点森孩子 森孩子是王道啊哈哈哈哈哈
“所有的一切都随时间消失了但是留下来的,伴随伟大奥秘沉淀下来的,是生活”
我想我大概暂时 不会明白婚姻到底带来了什么
婚后两个人的关系到底会怎么变化
也许说的没错所有一切总有消失的一天,偷偷留下的绝对不会是爱情
这么浪漫的事,谁能做一辈子?

  《一件幸福的事》影评(九):那件幸福的事

1.
晚间看了2011年的法国电影《一件幸福的事》(Un heureux événement)——电影情节很简单,讲述的是一个哲学女博士生Barbara怀孕、生产、育儿的故事。电影的开头,和任何一部爱情喜剧片一样,甜蜜浪漫的如同一个玫瑰色的泡泡。然而,和爱情喜剧片不同,生产本身的痛苦、育儿对女性学术事业的影响、生育后伴侣情感生活的变化(以及最终关系的破裂),这些不浪漫不甜蜜的情节,构成了电影的主体。
这部电影,关乎女性的自由、自我与母性;关乎激情的爱与生育的快乐、痛苦、牺牲、妥协:我的研究方向包括家庭社会学,和导师做了很久的项目关注的就是婚姻与生育决定——再加上电影女主角的身份设定(女博士生),于是格外觉得,这部电影,极其贴近自己的生活。
2.
访谈里说起结婚、生孩子给生活带来的影响,曾经有已婚已育的被访者问我,“那么,你结婚了么?有孩子么?”
“没有。”
“祝贺你!千万不要结婚,也不要生孩子。”
可是,也有另一些被访者,举手投足一举一动中,都能感受到TA满满的、要溢出的幸福感,说起孩子,说起伴侣,眼底全是笑意——“有了TA之后,才发现,原来之前的日子一直都缺了一块。这简直是最棒的事。”
3.
电影里,女主角有这样一段独白:
“胡塞尔、康德、海德格尔,这些书我都白看了。哲学应该是让我把一切看得更清楚,但它却把我捆绑在各种理念里,面对生活,我仍然束手无策。”
——这段话描摹的,太像我有时面对家庭社会学与性别研究时的感受。有一年冬天,系里家庭社会学的Workshop,三位女教授临时起意,决定专门空出一次,大家不谈论文,专门谈谈如何“平衡”学术事业与家庭:
三位事业已成的女教授、一屋子处在博士生涯不同阶段的女学生,我们说起生孩子的最佳时机、说起tenure clock的悖论、说起如何在带孩子的同时出去做田野、说起如何告诉论文委员会自己怀孕了,等等等等……那天围坐在圆桌边的人——我们会统计方法、能做田野与访谈,知道该如何写文献综述,我们都读过家庭社会学领域那些“该读的书”,了解那些关于婚姻、家庭、生育与亲密关系的“重要理论”,知道“社会”与“个体”的交互与种种“结构性问题”,可即便如此,当我们回到个体的生活与自我的存在时,仍然要面对自身的矛盾、不清晰与无力感。
4.
可是,即便如此,在个体生活外,还是不得不谈“结构性”问题。
电影临近结尾处,女主角Barbara手上的书是Histoire du féminisme。这部电影,的确是一部从女性主义、性别研究与家庭社会学角度,都让人感触良多的电影。
《一件幸福的事》电影本身立足于个体,讲的是一个人的故事:一些“结构性”问题,终究是被掩藏在了一个极端个体的叙述中。Barbara和伴侣Nico争吵,说有了孩子之后自己被“困在家里”;Barbara坚持要母乳喂养自己的女儿并在夜里带着女儿睡觉(并因此伴生了许多问题与矛盾)。教授不满意Barbara产后带孩子期间写出的论文,指责她从一个“最出色的学生”变得平庸,拒绝了她想要更多时间修改文章的请求,把原来答应给她的助理职位提供给了另一位男学生……这些,看似是一个个体的故事,然而背后折射的都是更深远的“结构性”问题:
我们的社会,赞扬母亲与母爱的伟大——却未必在各种家庭政策和公告话语上,真正意识到了 女人作为母亲的特殊需要:就和电影里的教授一样,许多公司、机构与组织,面对生育后返回职位的“母亲”,意识不到她的生活已然发生了全然的变化,认为她“返回职位”,就是、也应该是变回“和原来一样”——并因此在评价体系中,全然意识不到,“理想员工”(an ideal worker)在很多时候,是和做“父母”冲突的。在现有的社会文化体系下,这样的后果,最明显的例子之一,就是“母亲”惩罚(Motherhood Penalty)。
而电影中不断呈现的,母亲因为“正确”抚养孩子,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以至于感到自我的“丧失”,背后折射的,是流行话语中中“理想母亲”应有的素质和标准的不切实际的建构——作为母亲的女性,无论如何选择,她做出的选择似乎都是“错误”的选择:倘若出门工作——那是:“你居然不陪伴孩子,简直是不合格的母亲!”;倘若全职在家,又变成了“你不为社会做出贡献,如何对得起所受的教育,与这么多年的平权运动?” 流行话语颂扬“理想母亲”,可是“理想母亲”背后,是彼此矛盾而无法企及的标准与难以两全的选项。
甚至,电影中男女主角在有了孩子后碎裂的爱情——这个被吹破的玫瑰色泡泡,也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儿,女主角Barbara怨恨伴侣Nico不帮忙照顾孩子,Nico则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整天外出工作辛苦而Barbara不过是每天在家——这背后体现的,是不被承认的家庭内部无偿劳动,与社会性育儿设施与政策的缺失。
5.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在“结构性”问题之外,同样不得不谈“个体的生活”——那些无法被完全地归纳、无法被优雅地简化,在日复一日平凡细微之处,充满了矛盾与张力的,个体的生活。
研究过程中,一遍遍听访谈录音、翻来覆去地分析文本时,时常有一种错觉:仿佛自己把许多种生活都短暂地体验了一遍——体验了许多种准备结婚时下定的决心、参阅了许多种家务分工的方式、感受了许多种生孩子带来的生活剧变。那个说“千万不要结婚生孩子”的被访者,那个说“这简直是最棒的事”的被访者,他们在同一时间里不同空间里共存着——他们也在不同时间,在同一个个体上共存着。
电影临近尾声时,Barbara说,“一切都会随着时间过去的、但是被一股神奇力量留下的,就是生活。”
C'est la vie.
而在此之前,她的另一段独白,其中在痛苦、挣扎、碎裂后仍然保留的温情与温柔,让我非常感动:
“她(女儿)颠覆了我的生活。她把我推入了我的战壕。她让我面对完全的爱、牺牲、温柔和放弃。她把我弄得支离破碎,又把我重组。”
学术研究为了讲清楚一个问题,需要化繁为简:家庭社会学常常将婚姻关系理解成一种交换;而女权主义,更是重视强调亲密关系里的“权力”——学术与主义的化繁为简能讲清楚一个故事,爱情、婚姻与家庭里的“权力”,更不是不重要的视角。然而一切化简,自然也会产生无可避免的局限与损失。——而在学术与“主义“之外,还有生活本身。
少女时代,我曾爱模仿张可,说自己是“温情主义者”。“她让我面对完全的爱、牺牲、温柔和放弃”——“横眉冷对千夫指”,到底是有“俯首甘为孺子牛”做下句。就好像扛枪战斗,还不是为了保卫那个春天山花烂漫的家园:有爱的事情,但愿总算能够好办一点。

  《一件幸福的事》影评(十):一件幸福的事

跟很多人一样,这个片片名、海报、剧情简介给我感觉就是一部轻喜剧,没有想到剧情却会是这样。
生了孩子的变化每个人都会有,但却不是每个人都会深思。毕竟现实中得过且过是常态。这就是传说之中的“shinaihuazasion”(黄子华说的师奶化)。
电影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男女的不同。女生常常会感动于一个微小的动作,但是男生却粗线条得难以察觉种种。造物主的弄人吧。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女生会比男生伟大,感性。
baby的出生改变了人的一生。谁愿意每天流泪?谁愿意每天吵架?谁愿意每天都换的患失?只是因为男生没有留意到baby带来的影响。
例如爱情变亲情。激情渐退。
一如电影最后所说的,剩下的只是生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