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少年收容所》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少年收容所》影评10篇

2017-11-25 21:4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少年收容所》影评10篇

  《少年收容所》是一部由德斯汀·克里顿执导,布丽·拉尔森 / 小约翰·加拉赫 / 凯特琳·德弗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年收容所》影评(一):少年煩惱的電影史

基本上,這是我第一篇在豆瓣寫的評論。
評價是一種很兩極化的事情,但若是硬要作為觀影時的考量,勢必要仔細慎選,這部電影我給予「還行」,也就是所謂的三顆星來說,在多數人來說,是會以為我認為這部電影感到普通,或可能是還要更差勁些,但對我而言,這三顆星不能說明這部電影的優缺點,而是它對我的重要性與影響力有多深刻而評定的。
我想已經有很多人已經以「自我救贖」、「逃避過去」等命題來論述,因此我將以我所認知的一些「談論孩子/青少年」電影來敘述這部電影的特質。
首先要從較早在電影中,使用這個收容所場域的概念來提,便是一般皆知的經典作品「飛躍杜鵑窩」 (1975),當時這部電影傳達出一種,為了使人們改良改善而所處的一個封閉性空間的質疑。在這個精神病院中,主角從瘋狂(假性的發瘋),到呆滯(真確的發瘋)的一個轉變過程,令另一個最終歸屬於野外長大的酋長終於覺醒,逃離這個人們一直以為是溫暖的「鳥窩」。
因此在往後的電影發展,我們都可看到這種為了某種人類改良目的而造的緊閉空間,無非都無法控制住肉身以外的心靈。而這種心靈相對於成人來說,青少年是最具有令外人感到最危險的心靈。成人可能因為某種因素而有各種不尋常的想法,試圖輕生、逃避、偽裝等,但青少年擁有更多的是,瞬間的爆發性情緒,這是基於他們都還未受過完全的入世社會的洗禮,能夠比起很多成人,來得更主張自己的需求。
青少年也因此從最初以成人為主體去反應人們的心態,到縮小範圍至,青少年成為了很多電影的主題,而這些電影能夠傳達出與成人情感上很不一樣的情緒表現,近年來的「壁花少年」(2012)便是一個絕佳的例子,表現多樣性的少年煩惱,而非單一的維特煩惱,也終於不再是過去從1999年以來,「美國派系列」僅僅是淺白地只認為青少年的煩惱總是只有性的好奇疑惑,更何況那是絲毫沒有以女性的角度來考慮的內容。
當然據我觀影的經驗來看,也是相當早就有以大人的角度(成年的導演)關注到
少年情感上的議題,從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1991),到少年Pi的奇幻漂流(2012),一直都有相似的主題表現。其中也含括很多針對特殊案例所衍生成的故事劇情,如上帝之城(2002)、貧民窟的百萬富翁(2008),這些並非不屬於以少年的煩惱為主題的電影,而是這些電影往往將少年視為一種相當成熟的成人,以一些超乎於一般少年所想的觀點來看待整個社會。仔細尋找會是我們平常熟悉或常見的案例,也仍然很多例證,其中歐洲相當早就在廣泛地討論,單車少年(2011)與十七歲的單車(2001)來看,雖然國籍不同,但同樣都能展現一般青少年面臨生活情境時,會碰撞到的問題。而這些電影由於相當符合現實生活,使得我們不得不讚嘆他們逼真寫實,以及我們內心所感受到的情緒張力。
回過頭來看少年收容所(2013)這部年輕導演所拍攝的電影,我認為與弗魯特韋爾車站(2013)一樣有著值得觀看的內容,兩者都是年輕導演試著以一些紀錄片式的方式緩慢地觀看人們的一舉一動,因此帶有著相當高程度的寫實性,但同樣地多少都會面對到年輕所導致的某些不夠熟練而產生的小缺陷,如很多人常會說影片步調的緩慢,而使電影不夠張力等等。然而換個念頭來說,它的緩慢程度,應該沒有像雲端情人(2013)來得誇張,但很少會認為那部電影的緩慢會影響到人們觀影的情緒。而少年收容所其實缺陷的不是緩慢性,而是故事的舖成較為多元的關係,為了傳達除了少年之外,還有幾乎是女主角的看護員心情,而讓劇情更為複雜,這是很多導演都會容易面臨的狀況,試圖添加內容的豐富性,或想探討的議題過多時,會造成影片焦點不夠聚集。
近年來很多清新電影(鏡頭用色都相當清朗明亮)試圖表現很多生活上會面臨到的議題,但其實這些的內容舖成,到最後,其實都給予一個很不確定的答案,而不是一個果絕的答案,這是因為這個答案很難會是觀眾想要的答案,又或者這個答案(結局)會遮掩人的眼睛,看不到屬於自己的方向,就像電影最後仍然是少年因為再度困擾,又再次地飛躍杜鵑窩。

  《少年收容所》影评(二):少年的秘密花园

在漫长的雨季来临之前,各怀心事的少年成群结队的来到花园,他们穿过狭窄的荆棘和泥泞的草地,把自己内心中最隐秘的故事小心地埋藏在潮湿温的泥土里,于是那些不堪的,落魄的,羞于启齿小秘密就在雨水的滋养下缓慢生根,发芽,并且相互抚慰。终于有一天,这些秘密破土而出,无法再被隐藏,而这片花园也变成了少年们的秘密花园,当他们再次经过这里的时候,不会再有年少时的羞赧和愤懑,他们终于开始学会和自己的昨天和解。
这是我年少的时候无数次幻想过的秘密花园的场景,那些少年从这里经过,离开。留下了他们生命中那些落寞,狼狈不为人知的秘密,而我希望自己就是那个花园的花匠,小心呵护着那些脆弱不堪一击的心事。后来的一天,我看到了一部叫做“少年收容所”的独立电影,我知道,这样的“秘密花园”其实一直都存在。
梅森在这里认识了他的养父母和那些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格蕾丝在这里被他的父亲强暴,怀孕,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马库斯在这里见证了母亲与人贩子的交易,他发现自己成为了可以用来讨价还价的商品。贾登在这里被自己的父亲毒打,接受性骚扰,还被迫对法官说谎。而萨米在这里丢失了自己最心爱的玩具,那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他们心照不宣的掩饰着内心的伤口,可是幼时就留下的伤痕总会在阴雨天隐隐作痛,少年们在这片花园里彼此温暖,同时又在相互伤害,因为你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触碰到那些敏感脆弱的伤口。
这就是少年收容所,那些因为家庭环境而受到伤害变得越发敏感和有着更强的自我保护意识的问题少年们就在这里生活,马库斯是个个子高高的黑人,不爱说话,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他浑身长满了刺,随时准备对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发起攻击,他看上去无所畏惧,但是当他年满十八岁即将离开收容所的时候他变得犹豫,慌张,他藏毒,打架,为了一条心爱的金鱼而割腕。贾登是自我保护意识很强的问题少女,对环境充满戒备,缺少安全感,自我伤害倾向,情绪无常,他的父亲是一个外人眼中儒雅的绅士,但是却在家庭里对贾登毒打,性侵。萨米内向,腼腆,守护着身边的玩具,就像一个骑士守护者自己的公主,直到有一天他的玩具被心理医生强行拿走,他开始变得萎靡,精神恍惚。而收容所的老师格蕾丝因为年少的时候被父亲强暴而对怀孕产生了极强的心理阴影,当她看到贾登的经历的时候会那么感同身受,她甚至会在夜里拿着棒球棍闯进贾登的家里,这样一群有着各自经历的人们在一起相互救赎。
然而收容所的经历却给了他们另外的身份和生活方式,他们在试着与自己的过去决裂,马库斯离开收容所之前,格蕾丝组织大家给他办派对,亲自给他理发,那些年少时受到毒打而留下的疤痕开始痊愈。贾登生日那天再次收到父亲的欺骗,她变得暴躁,情绪化,马库斯组织大家为她写生日卡片,格蕾丝陪她在宣泄室里疯狂的发泄。萨米得到了奈特为他藏下来的玩具,他慢慢的变得开朗,终于可以披着美国国旗在收容所练习跑步,而格蕾丝在梅森的开导下,终于可以正视自己的过去,在看到肚子里孩子的时候她紧紧握住梅森的手,喜极而泣。收容所的生活从来不会因为孩子们的离去而改变,它始终停在那里,等待着给下一个来临的孩子以温暖。
年幼时那些疼痛的记忆在我们年少的身体上烙下了难以消除的刺青,我们因着这些伤害而变得脆弱,敏感,对陌生环境产生抗拒,时刻保持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世界是个庞大的收容所,而我们则是这个收容所中有着各自秘密的少年,我们不停地伤害自己,伤害他人,同时也在试图救赎自己,温暖他人。直到最后我们会忘记那些疼痛开始新的生活,又或者被那些伤痕所摧毁。生活永远不像影片一样励志和充满正能量,更多时候我们会带着这些伤痛和仇恨生活下去,在不停的相互伤害过程中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快感,我们都渴望着有一个真正的“秘密花园”,可以让我们暂时将那些落魄的往事埋葬起来,然后重新上路。

  《少年收容所》影评(三):污泥中走出的天使

这是一部关爱边缘儿童成长现实主义影片,所要探讨的并不是儿童暴力犯罪,而是挖掘儿童暴力行为背后原因,提出对特殊儿童的帮助并不应该停留在表面意义上的教育,更应该抚平他们内心的创伤。这个特殊的少年收容所里,所收养的并不是孤儿或者是单纯意义上的不良少年。他们进入到这里直接原因是他们不正常的暴力行为,但更为深层的原因是他们埋藏心底的痛苦经历。家人或社会组织将这些孩子送到这所少年收容所,一方面是限制他们的行动,预防他们可能对他人或自己造成的伤害,另一方面是为了治愈他们内心的创伤,让他们最终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完全的融入社会。少年收容所设立的理念是好的,但是事实上在执行过程中,并不是人人都能设身处地的为这些孩子们着想,不管是心理医生还是收容所的管理者,他们很少跟这些孩子的接触,机械的依循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并不了解这些孩子的真实情况。以格蕾丝为代表这些一线工作人员构成了这些孩子的最后一道保护墙,他们职位卑微,工作繁琐,但是却责任重大。随着影片的推进,我们渐渐发现,看似平凡的格蕾丝和梅森,他们也有过不同寻常的经历,他们在获取别人帮助过后,以在少年收容所里工作这种方式作为回报。影片正是以发生在少年收容所里的这些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爱的传递所带来的满满正能量。
  这部影片所反映的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但是这并不是影片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爱的正能量对伤痛的治愈才是影片真正所要讲述的内容,影片的情节发展既是一个爱的传递过程,也是一个创伤的治愈过程,这个过程中,所帮助到的不仅仅是接受者收容所里的孩子们,还有施与者收容所里的工作人员,每个人物都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一场心灵升华,个人的改变也在推动着集体的完善。
  影片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少年收容所里的糟糕状况,梅森和新来的社工奈特讲述着工作的艰难和各种尴尬状况,萨米一大清早发疯失去控制要跑出去,需要多个人合力才能控制他的情绪,即便状态稳定后也总是敏感脆弱,始终手握去世妹妹的玩具。马库斯即将要成年,但是害怕面对社会不愿离开收容所,不知所措的他借助暴力发泄并企图自杀。路易斯口无遮拦,总是爱嘲弄他人,谁都不放过。这里的其他孩子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问题。少年收容所内的状况让奈特有点招架不住初来乍到的他把这些孩子比作社会底层的人,来到这里更多的是为了体验另一种生活,而不是为了给与他们关怀,所以我们看到,他并不能完全融入到这个工作中,他在追失控的萨米时表现迟钝,跟孩子们保持距离。格蕾丝和梅森对这些孩子们的照顾非常投入,但是他们两人的感情却出现状况了,梅森是个孤儿,被一对专门照顾像他那种孩子的夫妇抚养长大,很希望拥有一个自己稳定的小家庭,而格蕾丝此时发现自己怀孕了,但是却不愿意留下这个孩子,也不愿意告诉梅森真正的原因。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问题,都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他们都需要一种力量的帮助,不仅是那些孩子们,这些工作人员也同样如此。
  另一个新来者,一个叫贾登的问题少女的到来,打破了这里原来的困境,这并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而是格蕾丝从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童年的缩影,她们都遭遇过家暴的伤害,始终无法走出阴影,过去无法讲述的经历始终伤害着她们。正是因为有过相似的经历,格蕾丝对她的情况表现的尤为关心,也比别人更能体会贾登的处境,为了保护她,格蕾丝不惜与院长闹翻,甚至手持工具闯入贾登的家里去惩罚施暴者贾登的父亲,在鼓励贾登勇敢面对站出来控告她父亲的同时,格蕾丝也战胜了自己的恐惧,走出了曾经的阴影,决心迎接新的生活。一个人因为帮助另一个人而完成了自我蜕变。在贾登和格蕾丝二人发生转变的同时,我们发现,其他的人物也在悄然变化着,马库斯为了鼓励贾登带领其他孩子为她制作卡片,最终决定走出收容所接受新的生活。萨米逐渐接受妹妹死去的现实,学会开心的生活,甚至还跟护工们开起玩笑来。奈特开始从内心关心这些孩子,给萨米送去了他丢失的玩具。梅森与格蕾丝的隔阂也化解了,梅森帮助格蕾丝分担越来越多的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这里的孩子们接受了护工们的帮助,他们走出自身的阴影,而护工们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也发现了新的自我。格蕾丝和梅森在别人的帮助下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他们将同样的爱投注到这些孩子们身上,而被他们所感化的孩子在对生活有新的认识后,又投入到对其他人的帮助之中。爱和包容的力量在他们身上完成了一代一代的传递。最后我们看到,当几个人再次聚集在树下聊天时,他们依然讲述的是发生在这些孩子身上的事情,但我们听到的不再是开头那个悲惨结局的故事,而是马库斯离开收容所之后的精彩生活。
  为了完成主题的表达,影片中除了设置主要人物前后变化的对比,还设置了相关人物和反面人物对比,他们的行为构成格蕾丝和收容所中孩子们的最大阻碍力量。院长身为收容所的管理者理应是帮助这里的孩子走出困境,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尽职尽责,当格蕾丝跟他讨论收容所孩子问题时,他所关心的只是自己新买的台灯的优越性,当明知贾登遭遇家暴的情况下,还死守规则,让贾登的父亲将她接走,他对这里的孩子没有关爱,当这种漠视态度放在普通人身上也许无关紧要,但是当一个收容所院长是这样的时候,他的不作为本身就是一种伤害,让贾登再一次陷入家暴的危险之中。与院长一样,治疗师也缺少与孩子们的沟通,经常做出错误判断,他们拿走萨米的玩具作为治疗手段,但是却让萨米陷入了更严重的恐慌之中。施暴者们是伤害的来源,格蕾丝的父亲、贾登的父亲、马库斯的母亲、杀害萨米妹妹的凶手,他们是罪魁祸首,然而他们本人和暴力行为都没有在影片中被正面表现,关于施暴的过程我们只能从讲述中或者推测中得知,尽管没有画面的直接表现,我们依然可以从他们的现状中想象得到伤害过程的残酷性。正是这中没有被表现出来的残酷让我们感受到了与他们一样的痛苦,使整个影片被一种压抑的氛围包裹,而冲破这种压抑的需求也变得更加急切。这些反面人物的设置,从另一方面体现了格蕾丝一行人要站出来的难度之大,也是最后他们冲破障碍的需求动机。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但所要传递的是对待这样一个现实问题的积极态度,所以在表现手法上采用的是现实呈现与适当温情的处理方法。影片所有演员,没有选取俊男靓女,没有为了美化人物而添加的妆容,只有在为了表现贾登叛逆个性时,有看到她脸上拙劣的化妆技巧留下的痕迹。在音乐使用上,全篇很少出现情绪音乐,尤其是影片的前半部分,只有在表现轻松欢快情节时可以听到一小段的情绪音乐,比如梅森一家欢聚的时候,而在处理不幸的现实问题时即使使用音乐,也都是利用现实环境音的手法来实现,格蕾丝发现马库斯的刀具,和马库斯极度愤怒时都是这种处理手法。随着问题一个个被解决,片中的音乐也开始多起来,尤其在最后,当萨米假装逃跑时,不仅欢快逗趣的音乐响起,而且画面转为升格镜头强化这种欢快的情绪,全篇到达情绪最高点,也以此结束影片,暗示问题得以解决和对以后的美好愿景。为了贴合影片内容的现实性,影片几乎全篇都采用的是手持摄影,人物大多以中近景出现,配以少量的特写,很少有大特写或者远景,这种景别选取和手持摄影造成的画面轻微抖动呈现的出近距离感,让观众更容易感受到事件的真实性和片中人物的压迫感,将一种想要冲破束缚的情绪积压在狭小的景框中。虽然在影片摄影手法上给人造成压抑感,但是在画面内容的选取上却没有一个真正的暴力镜头,对于不幸事件多是从侧面展现或以其他方式暗示。所有人物遭遇暴力的画面没有出现一个,都是口述出来的。格蕾丝得知她父亲要出狱,以她抠破自己手指来暗示父亲对她的危害尚未消失。贾登的父亲要来接她时,贾登身旁的电视机中的画面是一个鲨鱼张嘴的画面,暗示她要遭受危险。马库斯自杀我们只看到流在地上血,没有看到他自杀的过程。问题最终都得以解决后,也是以发泄室里的玩偶倒下来作为胜利的标志。
  儿童遭受家庭暴力不是今天才有的事情,也不是在今天就能被终结的事情,他们所遭遇的不幸需要社会的帮助,更需要这种正能量的传递。他们之中不凡才华横溢之人,他们的人生有无数中可能,可以是阳光大道,也可能会深陷泥淖,到底会是哪种可能,对于尚且年幼的他们来说,更多的得倚靠社会的回应。影片中如格蕾丝那样的人物,就是对这类事件的正面回应,他们是污泥中走出的天使,爱的传递,生生不息。

  《少年收容所》影评(四):借此片,有感于中国收容制度

看了此片,泪水几次温润了我的心田.
喜欢并推荐它,原因可以见其他影评).
在此想和大家一起看一看收容所的现状,尤其是中国的情况,引万家资讯的一则评论:
http://365jia.cn/news/2013-02-25/4F811ED4C39F55DC.html
因为时间关系,还有部分内容待提供.但是,真心希望能看到中国收容所中,也有爱的回荡.

  《少年收容所》影评(五):值得深思的少年们

看到电影的汉译名的时候,我以为这是描写孤儿院的电影,但事实上并不是,而是更复杂的问题儿童的集结地。其实我不是很明白这个收容所的设定,出了收容所的门看护们就不能碰这些孩子,可以理解为人权,但是到底什么样的法规支持着收容所的运营还真是要考虑下。
有的时候就在思考,把问题儿集结在一起真的好吗?毕竟这些人在一起感觉会做很多出格的事情的样子,但是在这部剧里表现的是少年们出了问题之外的一面。
里面的工作者格蕾丝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他和男友在这个收容所里工作,努力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坏境,解决更多的问题。但是她有自己的秘密,每当她独处的时候,都表现的那么寂寥。当最后矛盾终于爆发了,女主却有自己的选择。
对待暴力的马库斯,格蕾丝是那么有耐心,这个时候的马库斯是那么让人心疼,他也许并不想做坏事,只是觉得这样活着更舒适吧。它具有音乐天赋,但是他的歌词却显示了他内心的悲伤,想要母爱却的不到,想要关怀也不的不到,所以才会做这些事情,不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更多的是想发泄自己心里的悲伤吧。
格蕾丝会和每个孩子单独的交流,知道孩子内心深处的痛苦,然后才能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们。
故事里的孩子,生活在一起,已经仿佛是一家人,一起做游戏,一起开心,也能看见其他人的伤心,但这就是生活吧。
最后也没能理解这个故事背后的机构,但是故事的主角的矛盾都解决了,要相信人们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好!
故事还在继续,有那么多孩子还要继续经历少年时光····

  《少年收容所》影评(六):被利用的欲望

这部电影我看得粗糙,原因无它,我已入化境。原本只是边做PS边听电视剧,如今连电影都用耳朵听起来,果然听得稀里糊涂。
看这部电影,自然冲着那“情色招牌”,色而不淫,现代人很是看重。可惜电影属于典型的“色而不色”,“淫而非淫”,顶了个“DESIRE”的幌子,支离破碎了一回。情爱画面含而不露,欲望却昭彰的一塌糊涂,不是走美感路线的情色电影。
故事的主角是中产阶级妇人史迪娜,“中产阶级”一词如今被用得恍如符号,拎出来就是“孤独”“压抑”之类的语境,也怪不得做如是想,电影里的女主人公确实压抑,寂寞,困顿,流离,完全是精神上的作茧自缚不死不休。
这个中年妇人有着殷实的家庭,庸常的丈夫,听话的儿子,一切似乎很圆满。可她有那么固执高耸的颧骨,有那么故做平静的面容,欲望好比是深海里的鱼,看不见,但存在;好比茶杯里的波涛,随意一吻,就惊涛骇浪欲仙欲死。
电影从他们一家三口来到精神病院开始,丈夫麦士接手管理这家荒郊野外的精神病院(收容所),于是他们得在精神病院开始平静的生活。女人史迪娜的任务就是每日与一群妇人们谈琐碎的事务,明显她既反感所谓的上流社会,又反感所谓的收容所事务。然后她与精神病院里的园丁艾加搞上了,艾加也是个精神病人,由资深的医生基夫照看医治。然后史迪娜跟艾加的奸情让人发现了;然后艾加逃往伦敦;然后史迪娜屡次去伦敦与艾加继续幽会;然后史迪娜的丈夫发现妻子继续不忠,史迪娜干脆偷跑去伦敦跟艾加厮混;再然后嫉妒发作的艾加对史迪娜拳打脚踢。我忘了说了,艾加曾经杀死自己的妻子。史迪娜在这个过程里又跟艾加的朋友亚力亲昵了一番。
 
史迪娜这个人物有点意思,一方面她确实是端庄娴淑的母亲,高贵大方,疼爱儿子,而另一方面她的欲望是真实的,激动的,不断发作的,她受不了丈夫的木讷平静,她需要暴风雨一般的情欲洗礼,她想要一个粗暴的躯体肆意宣泄,她又害怕男人的拳头跟暴力,她一遍遍的逃,逃来逃去,从此处到彼处,到最后整个人心神恍惚,连一贯的好女人表象都舍弃不顾了,连自己儿子的性命都顾不上了。于是她也成了精神病院的病人,成了基夫的病人。基夫如愿以偿接手了精神病院跟史迪娜,要求史迪娜跟他结婚,这样她就不必待在收容所里。基夫的话,几乎使一切都茅塞顿开起来,至少让故事不至于一直荒唐下去。原来强烈到尸横遍野的欲望只是让人利用了,基夫的设计下有了女人的丑闻,有了女人的疯狂,有了孩子的死亡,有了敌人的离去。
精神病院,你别说这词残忍,非得好心好意说是“某方面有缺陷的人”,或者“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这电影没一点情感站稳了脚,只有一件事很明显:管理精神病院的成了疯子;待在精神病院的成了疯子;艾加本来就是疯子,史迪娜也是疯子,基夫的野心也是疯子,那样一个逼仄的环境里每个人都走向了疯狂。
电影有个响亮的结局,女人就那么出乎意料的跳了下去,之前漫长的一级级台阶的行走真的好像只是寻常的步行,如同赴一个幽会那般平常,却是那么突然就跳了下去,没有表情,没有叹息,没有绝望,没有哀伤,只有一地的玻璃飞花碎玉,七窍流血的她躺在地板上对着基夫说着一生中最正经的一句话“别碰我”。

  《少年收容所》影评(七):谁都拯救不了谁

  说实话其实我不大喜欢此类电影,太沉重。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我宁愿窝在沙发上看港产喜剧。可是这部电影看完后却毫无沉重感,满心都是喜悦之情。
  “少年收容所”,这名字真令人讨厌,散发着一股浓浓的药水味,容易让人联想到面容严肃的如同“灭绝师太”式的救助人员和一大群危险而古怪的问题少年。当然,这两者电影里都有,却没有大起大落的人性冲突,毫无违和感,一切都在平静的生活中慢慢进行着,有一种真实的人性之美。也许就像Grace一开始说的,他们既不是家长也不是治疗师,他们的职责只是确保孩子们在这里的安全。他们都很清楚自己的定位。
  不得不佩服导演,这部电影的视角很独特,一般来说此类影片的重点都应该放在孩子身上,毕竟名字叫做“少年收容所”,但导演偏不,从头到尾都是Grace眼中的世界。而在电影中,孩子们的结局并不明朗,除了Marcus出去之后过的不错之外,Sammy依然时不时就出逃一次,Jayden和其他人依然还住在里面,但我们谁也不会担心他们,因为我们知道这些孩子包括Grace都会越来越好。
  是谁在帮助他们?Grace?虽然她又负责又耐心又和善,但她自己本身也曾是个伤痕累累的孩子,而且电影从开始到结束,孩子们自残或暴力的行为都实有发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镜头:每当Mason他们正在高高兴兴的聊天或者和孩子们一起玩的正开心时,就会有突然事件发生,不是Jayden逃跑了,就是Marcus和Luis打起来了。
  看,谁都不是救世主,谁都拯救不了谁,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救赎。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去,才能找到开启未来的钥匙。Grace如是,Jarden也如是。
  电影结束时正好和开头相呼应,都是Mason在讲孩子们的段子,然后Sammy就跑出来了。不过首尾感觉却完全不同,前者给人紧张严肃之感,后者却看得人发笑,蓦地就生出一种温情一股喜悦,也许是用了慢镜头的缘故,又或者我们已经开始相信最后的最后他们都将变成更好的人。

  《少年收容所》影评(八):愿开始和结尾一样美好

    满眼看到的都是美好,即使有割腕,即使有各种悲惨境遇的诉说。可是,我看到的不是控诉,而是另外一种发自内心的奋起。
    每一个来到少年收容所的少年都带着自己的故事,只是这样的故事或许不够欢快,所以轻易启齿。只是遇到和你相同境遇的人,或许才能开启心扉。他们敏感,他们易怒,他们却用着微不足道的力量,捍卫者内心无比骄傲的自尊。
 
    另外,Grace和Manson的情感也是有所跌宕和起伏,我只是敬佩Grace在其中的勇敢。一个曾经不堪童年的女人,是如何在每天工作的重压下还能如此心平气和的处理问题?还能坦然和Mason面对生活的种种不顺?
   那份坦然和从容,仿佛经历了世事沧桑一样,有种岁月积淀的成熟。可在Mason养父母的30年纪念日上,却又透露着令人怜惜的孩子气。跳啊,蹦啊,如果那一刻能够将所有的阴霾都能抛之脑后,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不过,如此的幸福似乎都抵不过自己独自中孩子的心跳,来的如此令人激动和流泪。
   收容所的工作人员,其实内心也有过一样的伤痛,但他们依然执着的从事这份工作,还不忘工作之余唏嘘孩子们的爱情。这份快乐是短暂的,因为很快就会有人给他们制造麻烦。
    但不管怎样,希望开头一直都和结尾美好!
  

  《少年收容所》影评(九):我们都有能力学会爱

年轻的格蕾丝和男朋友梅森在一家少年收容所年收容所工作,收容所里面住满了很多的问题儿童,像暴力的马库斯,孤傲的贾登,毒舌的路易斯,爱玩偶的萨米。这些未成年儿童都曾遭遇不同的家庭暴力等问题,久而久之心理渐渐变得扭曲,可他们的心理都还是很善良和渴望获得爱的。格蕾丝尽其所能帮助这些儿童,每天不仅要组织活动,还要应付突发状况,怕孩子们遇到危险,但她却乐此不疲。然而格蕾丝也有自己的心结,也有属于自己的阴影。 《少年收容所》题材沉重,却不乏温暖,电影开头,几个辅导员聊着天,突然铃声大作,一个问题少年奔跑着往外逃窜,辅导员赶紧去追赶;电影末尾,几个辅导员依然在聊天,铃声又骤响,问题少年又往外奔逃,辅导员再追,不过,问题少年逃着逃着,又折返回来,原来他开起了玩笑。这是一个特别棒的结尾,首尾呼应,又升华了主题,给观众一种久久都不能释怀的感觉,深入人心,萦绕心头。

  《少年收容所》影评(十):暗黑家庭中受伤孩子的自我救赎

这是一个面对蛇蝎父母和黑暗人生如何自救的故事。在家庭中受伤的孩子,是很难面对既爱又恨的父母,他们多数时候选择忽视、遗忘、逃避,或者是歇斯底里的愤怒发泄,才能确保自己不被啮心痛苦湮灭。
没有人能打败你,只有触及你内心的曾经受过的伤害,一点即燃,如同“揭痂之痛”,你会本能地跳起来。
片中女主角格蕾丝,当她觉察到那个墙上挂着阴茎解剖图片喜欢暗黑绘画的女孩贾登,可能和她一样受到父亲虐待时候而无力反抗时(那个海洋被鲨鱼咬掉腿却只能和鲨鱼继续玩耍的可怜小章鱼妮娜,住在大洋底下很深的地方,也就是心理学说的潜意识深处的感受),无法自制地潜入妮娜家中,举起棒球棒,砸向那个恶毒的父亲……
十年前因父亲强奸她虐待她 ,被她送进监狱而如今马上要出狱,自己该如何面对,十年了,对禽兽父亲的恨如何化解?格蕾丝心中之痛,只能用这种方式才能发泄出来,对于这点,等她三年的男友是无法理解的。只因她内心之痛,实在难受,基于对父亲的爱恨和彻底的羞愧感,她实在无法说出口,只能用暴力和歇斯底里才能释放。
这种情况下,社会救助,心理治疗师的帮助,男友真挚的爱……都只能是一个外部环境,内心的疗愈,还需要靠自己,靠两个同病相怜的女孩相互倾述和砸车发泄。
那是一部好车,显示出贾登父亲的形象和身份。前面剧情中说,贾登的父亲是这个少年收容所的主管“朋友的朋友介绍来的”,他人很好,很有文化。这就是一个残酷的社会现实,一个公认的有文化有身份的好人,并不能说明他在家庭里是什么样的人。
关于家庭虐待和乱伦案件,每个国家每个文化中都存在,这是人性中最丑恶的一面,人们看了报道之后愤慨一番多数是选择回避和遗忘,那些受害的孩子如何走出内心的阴影,很少有媒体跟踪报道。导演根据自己当年毕业社会实践的经历拍了这部电影,少有地塑造了一群自我救赎和相互救助的家庭悲剧中受虐孩子的故事,很让人震撼。
这部电影叙事严谨,人物刻画细腻,情绪拿捏到位。同类的电影有《超脱》,更加暗黑,男主角可能是母亲和外公生的,对于自己如此怪胎的身份,主人公只好逃离在社会的边缘,孤独地苟延残喘……
好在本片有个温馨阳光巧妙的结尾,展示出导演兼编剧对人性希望的肯定。这部电影值得推荐,尤其是那些在家受伤的人们,能得到一些面对自己困境的力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