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俺爹俺娘》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俺爹俺娘》经典观后感集

2017-11-26 21: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俺爹俺娘》经典观后感集

  《俺爹俺娘》是一部由韩蕾执导,焦波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短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俺爹俺娘》观后感(一):别怕,父母总会原谅儿女的,所以我们应该诚实

看完电影不禁想起一件痛心事,多说几句。
当年爷爷突然去世,由于担心曾祖母年龄太大受不了丧子之痛,全家人决定瞒着她老人家。可是哪个当妈的看不到儿子能不担心呢?总是逢人便问为何总也不见儿子,得到的答案当然是出差或是其他理由。渐渐地,曾祖母也不再询问了。不出两年,曾祖母去世了,而且直到最后也没能从家人口中得知爷爷已经去世的事实。
今天看到这个电影,竟让我看到如此惊人相似的一幕。俺娘直到最后出院依然不知道俺爹已经去世。原因作者没说但也能猜到:俺娘年龄大了且有病在身,所以不希望告诉她让她担忧以免造成俺娘病情加重。所以最后,我们看到俺娘还一直惦记着俺爹,盼着天暖回去看俺爹。
以下言论仅是我这个无知青年心里的看法,可能有些偏激。
我总觉得像这种善意的谎言是很残忍的,因为说谎的对象往往是自己珍爱的人。对珍爱的人说谎,既是对自己珍爱的人的残忍,也是对自己的残忍。因为珍爱的人由于被谎言欺骗,一直生活在虚伪与迷惑中。而自己因为需要圆谎,要一直演戏,要编织更多的谎话来骗自己爱的人。最残忍的是,看着珍爱的人生活在谎言中,心中会加倍自责。
华人可能是全世界最孝敬长辈的民族,然而孝敬到要对亲人说谎却又使我迷惑。到底什么才是孝?
记得爷爷去世后,曾祖母有一次趁着家人不在,拉着我的手问我知不知道爷爷去了哪里,已经上了二年级的我早已被父母训练有素地回答:爷爷出差了。我到现在还记得曾祖母当时失望的眼睛,那眼睛里满是凄凉与无奈,以至于现在想起也会内疚,内疚到心痛
我为什么会内疚?不告诉曾祖母不是为她好吗?可是每当想到全家人都知道爷爷已经去世了,只有最爱爷爷的曾祖母由于不知道真相而不断询问时,我就很难受。更无奈的是曾祖母到死也不确定爷爷去哪了(虽然我觉得她猜到了),所以这个内疚一直陪伴着我。我对曾祖母最后的印象是她一天天呆坐在窗前,看着家里那盆对红,很久也不说话,更不会问及爷爷的下落。我想她大概对我们这些子孙无话可说吧。
孝,就是对父母自然而然流露出的爱与感恩。然而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人对孝似乎非要提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否则就是不孝。而不孝之子,则是社会对于一个人最大的否定。为了避免成为众人口中的不孝子而迎合社会的肯定,孝,变成了一种形式,一种得到社会认同的方式,一种提高自身涵养的手段。最后却忘了孝的对象是父母而不是众人。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考虑的不是父母喜不喜欢,而是众人会不会认为我们是不是孝子。幸运的是,两者多半是重叠的。更幸运的是,父母爱子心切以至于不愿区分两者的差别。这就是父母,只要子女好,自己就好。即使觉得子女做错,也希望在外人面前,保护子女的颜面。
我觉得,对父母坦诚相待既是孝敬。

  《俺爹俺娘》观后感(二):纯真音乐演绎世间真情—浅析《俺爹俺娘》的音乐运用

张建//文

摄影家焦波在父母去世后,采用口述的形式,以自己二十多年来给父母拍摄的静态摄影照片为主线叙事线索,再结合动态纪实影像,最后组合创造了一个触人心弦的关于“俺爹俺娘”的故事,串成了父母20多年的生活经历,塑造出了中国传统农村爹娘的人物形象。

纪录片《俺爹俺娘》透出一种纯真的世间真情,片中精心选配的音乐,贯穿出现、揭示主题,或渲染气氛、烘托情绪,或激发联想、或作为戏剧元素,推动剧情发展,对全片情感与观众的表达和交流的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主题音乐贯穿人间真情

纪录片主题音乐,是对纪录片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的一种音乐形式 ,可以把受众带到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化氛围或某种范畴之中。在片中,俺爹和俺娘的剪影的时候出现一段主题音乐。这段主题音乐,是根据纪录片所表达的整体基调选定的,深情的、略带哀伤的、怀念性的。主题音乐在片中反复出现了3次,每次出现都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深情的音乐,奠定了本片深情的基调。

第一次,“情感基调”。当解说到随着“在鲁中山区,与沂蒙山毗邻,有一个小山村,住着我年迈的爹娘”时,画面定格在清晨远山掩映下的村庄上。此时,主题音乐响起,伴随着音乐声画面上出现俺爹俺娘的剪影,并渐出片名:俺爹俺娘。这时,受众已能从深情的音乐当中嗅到这部纪录片的情感基调。

第二次,“相濡以沫”。多年来,焦波坚持用手中的照相机来记录爹娘70年相濡以沫的生活。老房子中,那一张张老照片,如:“娘给爹挠背”,“爹给娘剪指甲”等,好似音乐中的一个个音符,将俺爹与俺娘的爱编成一首刻骨铭心的赞歌。主题音乐再次响起,音乐以变化重复和移位重复的手法,由原来的12秒的主题乐句发展到由四个乐句构成的58秒乐段,引导受众在音乐中思索回忆,心中掀起阵阵波澜。

第三次,“最后的离别”。俺爹和俺娘住进了同一家医院,俺娘出院时,却没能再看俺爹最后一眼,俺娘被众人搀扶着,从俺爹的病房走过。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别离,在路过病房的瞬间,两个乐句、20秒的主题音乐第三次响起,撞击着受众脆弱心灵,此幕场景突然让人感到喘不过气来,音乐就像那一柄刻刀,温柔却残酷地划过心头,却也深深隽刻在受众心中。

主题音乐贯穿全片反复出现,在片中特定的情节中表达人物情感。主题音乐在向观众传递一种画面和语言无法表达的精神意蕴。主题音乐不仅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还通过音乐的贯穿将各个段落的穿在一起,起到了使纪录片情感主题的连贯和统一的作用。

二、场景音乐渲染情节氛围

除了主题音乐,本片还插入了五段以小提琴主奏的场景音乐。场景音乐作为在特定场景中往往能在推动情节发展,营造戏剧性高潮发挥重要作用。

1、“打工受伤”。焦波回忆当年为了给自己挣学费,57岁的父亲只身外出打工,受了伤。他赶到煤矿工地,在低矮的工棚里,看到了躺在乱糟糟的工具当中的爹爹。只见爹爹手上缠着厚厚的纱布,纱布上还印出了血。吃饭的缸子里,盛着五分钱一碗的白菜帮子。当焦波含泪讲到爹爹舍不得吃白馒头,用白馒头换别人的黑馒头的时候,情绪音乐响起,深情、激动的旋律表现出焦波对爹爹的愧疚与感恩。音乐选自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独幕歌剧《强尼·史基基》中的一首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其旋律极为优美,深情而动人,恰当的表现出了作者的感受。在典型的中国电视纪录片中插入一段外国音乐,并没有让人感到生硬,而是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

2、“手电照路”。焦波回忆:一天晚上,他告别俺娘回城。焦波在前面走,俺娘在后面用手电为焦波照亮。焦波沿着崎岖的小路渐渐走远,偶一回头,俺娘却依然站在原地送别儿子,那微弱的手电光久久都没有散去,俺娘颤颤巍巍的身影让焦波、让受众难以忘怀,那一束微弱的手电光,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明灯。延续着微弱的手电筒光线,深情地音乐淡淡的进入却久久地绵延。小提琴用略带忧伤的音色,演奏出还是那么优美,优美的有点伤感的音乐,娓娓道出母亲对离家孩子的叮嘱、牵挂和留恋。强化了焦波作为儿子传达给受众的情绪感受,抒发了焦波对母亲的爱与不舍。

3、“潸然泪下”。众人参观“俺爹俺娘——焦波摄影展”,看着焦波为爹娘拍摄的情真意切的照片,不由得心中都回忆起了家的温暖,浓浓的思念催促着自己回家。一位女士想起了远方的的爹娘,禁不住潸然泪下。此时,情绪音乐第三次响起,它似乎是一种很微妙的催化剂,渲染了思念的气氛;默默的关爱,随着音乐轻轻地流淌着。

4、“旷野思念”。俺爹因患脑溢血不幸病逝。出殡那天,焦波独自一人坐在离俺爹的坟头不远的空地上,眼泪缓缓滑落,渗在受众的心里。相机的拍照声与动情的音乐声形成了一种相互的关照,声音与画面形成一种相互的关照,焦波对俺爹的思念,要为俺爹照最后一张像的心情跃然荧屏。

5、“永远眺望”。冬天,俺娘住在城里的二姐家,当焦波要离开时,俺娘紧紧握住他的双手久久舍不得松开,从家中送到楼梯口,再到窗口挥手惜别,情绪音乐第五次响起,这是全片音乐运用最长的一个段落,持续75秒,是整部纪录片的高潮,人物感情得到了最强烈升华

《俺爹俺娘》基本上是选用一段完整的乐曲,根据在不同的画面,不同的情绪在感情需要得到抒发和表达的时候,恰到好处的插入音乐的一部分,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不同的音乐和交叉结合共同推动纪录片的情感表达、主题深化,以及叙事结构的完整,多种音乐的融合,细腻生动地揭示出该片的深刻内涵,使本片的主题升华,构成了《俺爹俺娘》音乐的艺术特色。

(本文内容存在部分借鉴)

  《俺爹俺娘》观后感(三):眼中的上帝

第一次看完《俺爹俺娘》,这是用纪录片的方式记录了俺爹俺娘几十年的生活。纪录片的开头出现了焦波在向观众介绍爹娘,那是他的父母,这同样是天下千千万父母的代表。他们对子女的爱,是不图任何回报的,在他们的心中自己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全部,所以在父亲没有上过几年学的他毅然在我(焦波)六岁的时候把我送进学校,他想家里能出一个大学生,一个有文化的人。从此俺爹为我付出了辛劳和汗水,俺娘为我付出了数不尽的年华岁月。在我(焦波)走出山村出去读书时,俺爹和俺娘送给了我三样东西,一块手表,一辆自行车和一件半大衣。这些东西一起值三百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大数目了,这些钱都是爹娘为我凑来的,为此我已经五十八岁的爹背上他的木匠箱子进了城在煤矿里打工,这一去就是十年。当焦波对着镜头叙述时,画面转向了父亲工作的煤矿里。看到这里我流下了眼泪,用最平静的口吻向观众讲述了一个一个伟大的父亲。俺爹受伤时躺在那个狭隘脏乱的彭芳里,还有手里拿的黑馒头,焦波叙述的每一句话深深烙在了我的心上。此纪录片多用了空镜头,多次在俺爹的读书声时转向我的村庄,向观众介绍了俺爹俺娘生活的村庄。还有那通往家里的小路,无数次离开家,俺娘总会出来送我(焦波),还有我身后的那束灯光,虽然微弱,但它照亮了我的心,还有灯光后的小小人儿,那是俺娘。俺爹俺娘磕磕盼盼一起生活了七十年,相濡以沫说的就是他们的爱情吧。真正的爱情是经的起最平淡的年岁。影片的最后我(焦波)朝着大山喊出了爹娘。那句叫声在山中回荡很久很久。也荡进了我的心。每一位父母在自己的孩子眼中都是上帝。

  《俺爹俺娘》观后感(四):不可避免的死亡

片末,陪伴了“俺”一生的“爹”在病床上等来了死亡,尚颤颤巍巍活着的“娘”每日等待,等待儿女归来,等待老头子好起来,等待她也不知道何时来的客人—死亡。亲人的死亡大多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而是一段漫长的嵌入骨头的寒潮。看着亲人从健康快乐的正常人到躺在病床上插着氧气管、导尿管、输液管的嗜睡躯体,打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带给我们的改变也非一概而论。我深知“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也免不了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深谙生老病死乃自然不可抗规律,却也暗自希望有神灵庇佑可延长亲人的在世;我从前深恶鄙视一切非科学的鬼魔妖灵,而现在也默默祈祷死去的亲人可托梦,或化成鬼魂在我身旁。

小林一茶有一首俳句:“我知这世界,本如露水般短暂,然而,然而。” 我们都是先天命理和后天人事控制的客体,我们无法主导一切生命的进程,眼泪、悲伤、恸哭、挽留都无能为力,死亡依旧如期而至,给至亲,每一个“我”的生命篇章留下一个无可奈何的句读。唯能做的是在至亲临走前,我们不留下遗憾,至亲逝世后,我们带着这份怀念,好好行走,好好生活。

  《俺爹俺娘》观后感(五):个体的亲情表述

不难发现,《俺爹俺娘》这部纪录片的亮点在于其声音。片中保留的大量的同期声大大提升了这部片子的魅力。在制作中,《俺爹俺娘》保留了农村生活中的声音。村民的说话声、鸟鸣、市场的喧哗……共同营造出传统中国乡村的气息。农村的自然与淳朴、平凡真实跃然纸上。而更加突出的,是片中多次出现的老人的歌声。它不仅渲染了乡土气息,更为影片带来了一种十分“恢阔”的感觉。它凭空擢升了影片的艺术层级,影片中所有关于农村乡土的表达汇聚于这几段歌声,在宽阔的背景下与田野共振鸣响,真真正正地达到了荡气回肠的水平。
影片以旁白为主体推进,大体上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几十年的影像资料背后的事件,清楚明了,结构清晰。同时又以焦波本人的讲述为事件添加具体的细节,既起到了在内容上补充交代的作用,又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旁白过于单调的问题。同时,影片的情感表达绝大部分是由焦波本人来完成,因为是表述者的亲身经历、独有感触,所以显得十分真实,并且真挚。影片也正是凭着这份真挚的表达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共鸣。这部建立在上下两代亲情基础上的影片本身就有广泛的情感基础,亲历者焦波的讲述不仅是他本人对父母的怀念,更是影片为连接上下两代而发出的呼唤。以旁白的讲述为底色,以焦波的抒情为突出点,影片整体上做到了表达的张弛有度。
显而易见的,影片的主题是亲情。从一个儿子对父母的纪念方面来评价,《俺爹俺娘》是合格的。两位老人过世已久,相信焦波本人回放这部片子时的思绪一定是十分不平静的。产生共鸣的观众也会“定好了当天回家的车票”。然而这部影片所能达到的深度也不得不止步于此。
批评地说,影片缺少一种在文学创作中被称为“震撼力”的东西。这反映了真实与艺术长久以来的冲突:个体的生活不一定是具有强艺术性的,想要表现出艺术性,不可避免地要对素材内容进行再加工。而在这样一部同样是不可避免的有着个体记录色彩的影片里,对内容的再加工显然是违背表述者个人意愿的。限于篇幅,本片的短板难以用内容的进一步丰富与表现手法的延伸进行弥补,就难以达到经典的高度,难以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本片作为一部生活纪录片,在于城市化中发展起来的的现代文明对中国传统的家庭宗法关系带来极大的冲击的今天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俺爹俺娘》表达了下一代焦波对上一代爹娘的怀念,同时上一代的父母们也借助它对下一代的孩子发出了呼唤。每个人都应当思考,到底应该如何建立成人的子女与老去的父母间更紧密的链接。令人遗憾的,《俺爹俺娘》不得不这样结束了,但我衷心地希望,焦波提交备案的电视连续剧《俺爹俺娘》能够完成艺术的升华,创造出新的经典。

  《俺爹俺娘》观后感(六):最后的日子•镜头的定格

       ——评析纪录片《俺爹俺娘》艺术特色
      没有浩大的场面,没有绚丽的色彩,有的仅仅是一个个平凡的镜头,却打动了无数儿女跳动着的心。焦波编导的《俺爹俺娘》用最真实的照片为主体,带给人们冲击心灵的人生观。
      关于爹娘题材的影片太多了,但没有哪个影片能像《俺爹俺娘》那样带给人们回家的冲动。全片只有30分钟,而带给我们的感动却远不止这些。72年,这段爱情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整部纪录片描述的都是日常的生活,而正是这样平凡的生活,更加体现出这对老夫老妻真挚又简单的感情。
      从1973年第一张合影到2002年的最后一张,时间充斥着整部纪录片。在影片中爹娘结婚70周年时爹对娘一句“又溜溜,又勾勾”带给多少人无尽的回忆?从白金婚到最终相伴的72周年,这难道不是“持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典型?2002年,时间仿佛定格,爹与娘最后的离别。娘没有来得及见爹最后一面,匆匆而过,说不得别离,甚至爹的死都被“我”隐藏在心里,没有告诉娘,怕她……接受不了。
     《俺爹俺娘》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与这部纪录片表现出来的“真”有很大关系。粗糙的画感,苍老的声音体现不出来丝毫美感,但就是这样一部纪录片,竟打动了那么多人。这部纪录片与人们的实际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共鸣,正如片中一位男子在摄影展时说的“我现在就想回家” ,是的,片中的爹娘让人们不自觉的想起自己的爹娘,让人望闻生叹。镜头下的爹娘是那样的平凡,额头上布满皱纹,声音如此苍老,但,这正是我们的爹娘!影片带给我们真实的亲切感让我们毫无保留的把眼泪发泄出来,直到影片结束。
      影片中没有真正意义上戳中泪点的句子,平凡的镜头,朴实的言语竟让人情不自禁。片中大量运用空镜头,通过对于山路的空镜头引发观众联想,这是“我”对于爹娘的不舍。焦波影片中的特写值得人们深思,娘在二姐家时,“我”离开那里,娘依旧走到门边送“我”,如同当时在老家一样,而下楼后对娘在窗边向外张望的特写,感动了我们,感动了世界。娘早已年老力衰,再也不见当年的风采,布满皱纹的双手,体现出娘的苍老,这个对双手放在膝盖上特写的镜头,娘是在想爹吗?
      最后的一个长镜头,“我”利用山谷间的回声高呼“爹,娘”,仿佛是在用生命呐喊,具有强大的穿透力。这并不是影片中第一次运用这种具有“生命力”的声音,《俺爹俺娘》多次使用声画分立,爹苍老的声音伴随着空旷的大地,让人们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1973年到2002年,焦波用27年的照片把爹娘定格在影片里,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让爹娘永远留在身边。
      落花有意,时间无情。不管我们运用什么手法留住爹娘,可惜的却是逝者如斯夫。用有限的时间来留住爹娘最后的日子,将生命定格在那一刻,这就是《俺爹俺娘》带给我们的。

  《俺爹俺娘》观后感(七):俺爹俺娘观后感

短短的三十分钟倏忽而过,短片里的俺爹俺娘的形象和鲁中山区农村的景象却深刻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感触极深。说实话按照短片里两位主角的形象我联想到的是我的祖父祖母,可能是因为我比较年轻,我父母的形象也不像是那么的老,但是“俺爹俺娘”的许多举动却让我不由得地想到了我的父亲母亲。
  焦波在短片里讲到他小时候和他娘在田里劳作的情景使我联想到幼年时和母亲一起在茶园里采茶。那是我总是采了一小段时间后就开始浑水摸鱼,蹲在田埂偷懒。而我的母亲还是照旧地采,她很少责备我。偶尔我父亲也回来田地里看看,父亲就不像我母亲那样了,他会给我们三个小孩(我家有三个,大姐二姐我是最小的男孩)分配任务——每人一畦。父亲总是比较严厉,所以我们也都怕他,就会赶紧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
  小学四年级的我不得不去镇上开始上寄宿学校,那时我还是很留恋家里的一切。记得有一次跟我一起上寄宿学校的发小的的父母来看他,我发现我父母没来,倏地一下就哭了。那时我在学校总是觉得很孤单,又很自卑。第二天我父母听到发小的父母说了我的表现后就立马赶了过来。长大后父母还总是那拿这件事来取笑我,我还是很高兴当时父母没有忽视我敏感的想法。
  就像片子里的“俺爹”我父亲只有初中的学历,上完初中就开始出来社会赚钱养家糊口,一开始是个编织匠,因为我爷爷以前就是靠编织一些竹篮来拉扯起他的六个子女。后来我父亲开始搞装修了,虽然很累但总算工资高一些。从小时候我父亲就对我的学习非常关心,以至于现在还会时常问我考试考得怎样。我父亲总是笑着跟我说咱家世代为农从没出过大学生,这次大家可都看着你呢。后来我真的以不错的成绩考上了一个挺好的大学,我才觉得总算没有辜负我父母对我的付出。当时家里办升学宴的时候,我真的能感受到我父母的开心,也许我只是做了一件让他们脸上有光的事情,但我也很庆幸自己能做到。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就像焦波在每次离家觉得这可能是和父母的最后一次见面,还有他面对父母渐渐老去病死的情景总是能触碰到人心最柔软的部分。今年暑假我父亲做了个手术,当他做完手术麻醉还没散去一直颤抖地嘟哝着冷的时候,我发现我父亲老了,他也不再会那么严厉地管我。不禁心中有一阵凉意,觉得很感伤无助。心里只想着以后出来工作要好好孝顺父母,也保佑我父母一直安康。
  最不平凡的情意总是隐藏在许许多多平凡的事情中,如“俺爹俺娘”一生平平淡淡却让人有无限的共鸣。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这平平凡凡的岁月里给我们的父母安安稳稳的幸福。

  《俺爹俺娘》观后感(八):碑情 ——评声音运用

     在同学的强烈推荐下,我观看了这部纪录片《俺爹俺娘》,并且是我人生中观看的第一部纪录片,看完之后久久不能释怀,而拍摄者焦波说的这么一句话:“儿子的脚印是一条河,河的源头在爹娘的心底里,爹娘的影像是一座碑,碑的基座在儿子的脊背上。”更是让我感触很深,这座由父爱、母爱雕刻出来的碑,是一个永恒,且屹立不倒的。
   
  
     纪录片是以影视记录等多种艺术手段,对真人、真事的详细报道和表现,强调尊重生活的原始状态。而在《俺爹俺娘》中,也充分得到体现。我认为其成功之处,和声音的巧妙运用是分离不开的。从一开始,一阵远方鸡鸣声就显示出了这个山村的空旷、阒静。接着是两幅影像“俺爹”和“俺娘”,灰色的影像资料让人感受到庄重和某些情感的忧伤。两个老人脸上的一道道沟壑,让人看了不禁心酸。而也更加体会到纪录片的真实性。照片一播放,随之而起的是背景音乐,由小提琴的舒缓演奏,呈现出一种悲戚,一种怀念之感。这正是焦波最想告诉人们的吧。一开始,我并没有带太多思考去看这部影片,而慢慢的,随着影片的深入,眼泪也随之不由自主的流下来。
    “同志们呀,各个要听真。咱为了救人民参加了八路军,在家里咱本来可都是些老百姓,革命的战士你可不要忘了本……”一老头唱着一曲带着农村腔的红歌,显现出农村浓厚的乡土气息。镜头随之切换,从旁边的坑坑洼洼,泥沙满地,灰蒙蒙的天色,便看出了爹娘生活在这破破烂烂的小山村里,过着穷苦的生活。这是典型的纪实主义拍摄手法,运用了自然光线,大量采用跟拍和抓拍,同时运用客观性强的全景及远景。而画外音则是一个磁性的男声,他的讲述动情而不煽情,具有意蕴和内涵。声音悠扬而不轻浮,让观众的心沉淀下来,进入影片之中。
   父亲是家里的第三代木匠,也是家里的顶梁柱。从小,父亲就喜欢读书,在私塾中读了四年,后来被爷爷赶回家。父亲一辈子没做成读书人,便将希望寄托在八个儿女身上。八个中去世了四个,而大哥是一个傻子,只有焦波上了师范学校。父亲高兴的不得了,平常新年才吃一斤肉,竟然在他上学前送他好几百块钱的手表、大衣和自行车。而为了给他赚学费,50多岁高龄的父亲,独自一人跑到城里打工。焦波一次接到电话说父亲受伤了,赶忙跑去,却只见父亲躺在低矮的工棚里,旁边是杂乱的工具,手上还缠着带着血的纱布。不仅仅焦波难受,想必观众们看到这里也是心里一疼一疼的吧。父亲是严厉的,是沉默的,然而父爱如山,自己舍不得吃白馒头,和别人去换黑馒头,剩下一点一点的钱为儿子送学费,即使受伤了,也不肯喊一声疼。只为了儿子能安心上学,能有吃有穿,不输他人。父亲在本片中背诗背了四次,观众们都会为之一笑吧,这是个可爱的老人。《登鹳雀楼》、《元日》、《静夜诗》、《悯农》。这是现在儿童都熟悉不过的诗歌,而在父亲口中念出时,都会有种敬畏之情。这个可爱的老人,平日里无多欣喜,儿子事业有成,重孙女回家看望他,还有他疼爱的妻子陪伴着他一生一世以足够令他幸福。父亲的这座碑,大爱无言,他用他的身躯为儿子和妻子遮挡了一辈子的风雨。
    这部记录片还采用了同期声制作,虽然略显嘈杂,但自然音响的运用,体现出了导演风格,也同时体现出这部影片与生活的贴切亲近,传达出了导演想要表达的主观情感。与其混合的还有焦波本人在影片中的讲述,这几种声音将影片的所有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而不会让人觉得繁琐。
    焦波还讲述了关于母亲的故事。那座饱含深情母爱的碑,它不知道时间的长久,只知道要让自己的爱伴随着孩子要去的任何一个地方。每一次焦波回家,母亲总是在他的房间和他聊天谈话,一谈就是半夜,焦波催促着她回房睡觉,她却依旧恋恋不舍。“我知道母亲很想念我,我也很想她。”这是焦波说的。焦波在家时,母亲都会做一大盆的馒头、饺子、包子,那些吃的都蕴含着母亲深深的爱意。母亲并不多话,在镜头前的她,像是一朵恬静、羞涩的花,但镜头之外的她却是个孩子离开时,怎么也放不开手的母亲。焦波离开,母亲只想陪着他,走啊走啊,走尽这条山路!焦波叫母亲赶紧回家,天色已晚。心思细腻的母亲,拿出手电筒说,不怕,我帮你照路。于是,焦波慢慢走远了,那光也渐渐暗淡下来,只剩下满天繁星释放出来的稀疏微光,焦波以为母亲走远了,可回头看母亲依旧站在村前,拿着手电筒不停的晃动!看到这里,我的眼泪瞬间决堤,多么深沉的母爱呵!
    这便是“俺爹俺娘”, 他们的影像是一座碑,在向世人诉说着平凡而伟大的爱。他们花尽一辈子的心血将儿女养大成人。两人磕磕绊绊,却相伴终生。影像资料中的爹娘,十分的恩爱。七十年结婚纪念日,一向严厉的父亲竟绽开了笑容,一个劲儿的说穿着红棉袄的母亲很美,像穆桂英似的。此时镜头拍摄节奏舒缓了许多,似乎不愿让这平淡美好的幸福生活在影片中淡去。
    果不其然,七十年结婚纪念日的一个月后,父亲得了脑中风,而母亲的旧病复发,两人同住一个医院的不同病房,还各自以为对方还在家里等着他们的回来。一直到最后,父亲不行了,母亲想要出院,在母亲经过父亲的病房时,两人擦肩而过,竟成了生离死别。不知情的母亲暂寄在大姐家里,每日站在阳台前守望,想念着父亲和大哥。当焦波不得不回去工作时,母亲仍旧舍不得他,站在门口,久久不愿回房……
    故事结束,而那个爱唱歌的老头的红歌,贯穿影片前后,能体会到焦波思念家乡,思念那片带着厚重亲情的黄土地。整部影片构思巧妙,拍摄多样。自然、和谐是同期声运用的最高境界,也让纪录片的立体感、层次感丰富起来,有力的推动了情感的表达。
走过了漫漫的路,经历了种种的难,这是爹娘一辈子的路,却回归了最平淡的美,最伟大的爱。

  《俺爹俺娘》观后感(九):另一侧面想,疑惑

今天上课老师给放了《俺家俺娘》,这部纪录片确实很感人,当时班级里很多小姑娘都在哭,但很奇怪我却一滴眼泪都没流。

纪录片不是按着时间顺序来讲述,而是随着拍摄者叙述感情部分的变化在不断跳动(通过拍摄照片来讲父母的故事)。看的时候感觉很乱,要和小伙伴讨论刚才是跳到几岁了,没办法通过讲述的这个顺序来理解更深的感情。但是纪录片的配乐其实配的挺好,整个氛围是悲伤的怀念的感觉,但是摆拍不少……

我想我没流眼泪,一是感觉整个纪录片缺少了一些东西,使我总感觉有点违和,让我带入不进去情境。二是拍摄者介绍太片面,纪录片有别的大爷在唱歌的摆拍,却唯独没介绍家里的兄弟姐妹对父母的照顾,也没有提自己的工作,看纪录片的时候让人产生他言行不一的观感。

还有看纪录片中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在上学的时候家里给买了三大件里的两件(手表和自行车)还有一百多块钱,将近有300,作者说不知道父母是从哪拿到的钱(毕竟当时几毛钱就能买一斤肉,而过年才吃肉),接下来父亲就去城里挖煤了,乍一看都被父母的付出所感染。但是,作者为什么不问,而且明知钱多……别管怎样作者还是成了文化人,成了父母最想让孩子成的那样。

不管怎么说,纪录片还是很感人,但是我还是不能接受,在纪录片的后面父亲去世了却不告诉母亲,把母亲蒙在鼓里,这种煽情的泪点不能接受,毕竟是现实不是电影(虽然我觉得不可能不告诉,但是纪录片是这么说的)。而且,当时父亲母亲都住了院,病房就挨着,却不告诉,最重要的是还拍摄带母亲出院经过父亲病房的场景,这点很讨厌。

Ps:写拍摄者太过麻烦,最后就都写了作者。仅代表自己观点,谢谢。

  《俺爹俺娘》观后感(十):镜头的力量

------简评《俺爹俺娘》 没有浩大的场面,没有华丽的色彩,有的只是平凡与真实。《俺爹俺娘》就是这么一部朴实的生活纪录片,一个个平凡的镜头交织在一起构成作者焦波眼中的爹娘。影片把长达三十年来生活的种种浓缩到了短短几十分钟里,极具张力的展现出了一种朴实无华的情感。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影片就像一股清泉,治愈着人心。 影片由对客观镜头的主观表达来构成,在保证客观真实的同时加入了饱满的个人情感。主观情感与客观真实相互交织反而使得影片更具真实性与感染力。《俺爹俺娘》取材于最平凡的生活,以一种散文式的方式来叙述,娓娓道来的口吻让影片极具感染力。正是在这种散文式叙述的感染力下,作者与父母间30年来平凡的生活故事变得非常具有冲击力。主观的情感使客观真实的平凡生活升华,观众们在目睹真实的同时也看到了焦波的心。透过焦波的眼睛,看到相濡以沫三十年的父母,看到父母对焦波细微的爱,看到平凡生活里的感动。相比现在一些无痛呻吟或是浮华堆砌的作品,《俺爹俺娘》显得如此真实质朴而感动。 蒙太奇是《俺爹俺娘》这部电视纪录片主观的去表达客观的手法。影片着眼于朴实无华的生活,抓住了生活里细微的感动,把生活感动的一面记录下来。三十年来的生活记录,可选的素材太多太多,通过对真实的镜头进行选择性剪辑拼贴,讲述了作者焦波眼中的父母。影片把三十年来生活的种种都浓缩到了30分钟里面,这就需要按作者想表达的来进行取材拼接。从作者想表达的主题来看,影片使用的是抒情蒙太奇,在保证叙事和描写的连贯性的同时,表现超越剧情之上的思想和情感。三十年来的感动被浓缩到了这短短几十分钟里面,使得平凡的生活中的情感变得非常浓厚。蒙太奇的使用可谓是《俺爹俺娘》的灵魂所在,是作者把情感融入这部电视纪录片的钥匙。 《俺爹俺娘》最初是一部散文性的回忆照片集,书的风格奠定了纪录片的风格,影片在秉承了书的主旨的同时对书进行了升华。影片在焦波自述的同时采用了专业的配音演员配音旁白,旁白声富有磁性,极具感染力,真实再现情感的同时对情感进行了升华。形散神聚,影片不仅仅是在自述与旁白中再现了书中散文风格,在叙事方面也是一样。影片虽然按着时间顺序叙事,但事件与事件间结构并不严密,很松散碎片化,但在这种松散的叙事的同时,影片的主旨非常明确,所有的事件围绕爱与亲情。作者成功的把书搬上了电视荧幕,不仅如此,生动而丰富的影像资料使得影片再现书的同时完成了一次升华。 《俺爹俺娘》涉及时间跨度大,以前的生活一般只有照片,并没有影像记录。影片巧妙的把静态的照片与动态的影像记录结合,用虚与实的交替来充实了影片。在涉及过去没有动态的影像记录时,一般采用照片与煽情的旁白,或者是拍一段事件发生地的镜头,或是三者结合起来叙事。相比大多数电视纪录片模拟当时场景拍摄的真实性,《俺爹俺娘》这种再现手法更具散文性,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感。由于镜头的局限性而无法再现往昔岁月,但这种散文式的再现却是对书进行了升华。 影片以作者之于父母的亲情为主题,抛开一切不谈,影片最感人的在于细节,细节是这部电视纪录片中最能表现作者情感,并且最具感染力的。作者焦波本身就是摄影出身,善于拿捏细节,能发掘很平常事物中细腻的情感。就是这种细腻的情感,往往最能引发人内心的情感。无论是父母第一次面对镜头的兴奋与窘态,或是父亲看到“我”作品上报纸时后的样子,还是影片最后作者对着父亲的坟拍照,嘴里说着:爸,以后再也不能为你拍照了,无不触动着观众的心弦,甚至是让人泪崩。 作为一部电视纪录片,影片在展现了作者自己的父母的同时,也是在展现中国千千万的父母。就像片中人们在看作者焦波的作品展时所说的一样:我想起了我的父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