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沉静如海》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沉静如海》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17-12-04 21: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沉静如海》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沉静如海》是一部由皮埃尔·布特龙执导,朱莉·德拉姆 / 米歇尔·加拉布吕 / 托马斯·儒阿特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沉静如海》影评(一):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看到一句话,“经历过纳粹时期的德国人看上去总比和平的瑞士人深沉。”

  不愧是法国电影,将钢铁时代的背景融到淡淡的乡村油画里.

  压抑、轻盈、难忘.

  最爱的是军官缓缓地打开那扇木门时的影子,还有湛蓝的眼睛.

  他弹琴,摘下手套,蹲下身,抬头.微笑

  少女默默不语,躲闪,抿唇,落泪.再见

  他看见她棕色发髻下雪白的脖颈,闪闪发光的生命青春.

  叹息.

  '我喜欢的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般.

  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

  好像你的眼睛已经离我远去,

  如同一个吻,封缄了你的唇.

  ......

  让我在你的沉默中,与你对话,

  你的沉默简洁如一盏灯,单纯如指环.

  你就像黑夜,拥有寂静与群星.

  你的沉默是星星的沉默,遥远而明亮.

  ----聂鲁达<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沉静如海》影评(二):——离别前最后为你弹一次平均律。

  “Now I can’t get out you of my brain,oh it’s such a shame.”莫名想起了这句歌词。

  这片子的风格正如片名,沉静如海。男女主之间的对白只有一句:再见。或者你说那是对白也是不恰当的,他们从未直接与对方交流。二战时期的法国,男主是纳粹军官,女主是已失怙恃的法国少女。虽然是德国军官,但是男主所表现出的礼仪和风度还是令人心折。尽管祖孙俩从不搭理他,他仍然坚持每天晚上过来道晚安,谈谈家常。他也热爱音乐,若没有这场战争,他可能早就成为一个家喻户晓、在古典音乐上颇有造诣的音乐家。他与女主的第一次见面始于她弹奏的那一首C小调的十二平均律,最后也要终于这首平均律。

  我最喜欢的几个片段,男主的压抑与隐忍,明明想要靠近,伸出了手却又只能收回。他伸手触摸她的椅背,青筋绽出的手最终又退却。这个场景让我想起初四看的05版凯拉·奈特莉主演的《傲慢与偏见》,Dracy望着伊丽莎白的那个眼神。费劲巴拉的把那张截图找出来了。

  他也弹了那首曲子,只一半便戛然而止

  女主大抵也已经沉沦于这德国男人的风度仪态之中。但她是个法国人,她晓得自己该怎么做。她依然不同他说一句话,却潜进他的房间嗅他的围巾,把头埋在他的枕头里。(哎呦喂我不得不说这太痴汉了铺垫还不够啊写出来觉得好耻)听说屠格涅夫《初恋》里有个间接接吻梗,这个间接接触梗也叫人有些意外的疼痛的心悸。

  她瞧了他的信件。里面掉出一张照片。他也发觉房间曾经有外人来过,他知道那是她。于是他来到码头等她出来。她面色镇定手却很慌乱,匆忙之中打翻了装鱼的筐子,他俯身帮她捡拾却一条也没有捡起来。

  他瞧见了她的表哥对她的纠缠,同样看见了她的挣扎。那个男人看见他露出讥讽的笑,夺门而去。但他只是无言。女主也是沉默不语

  这大约又是他教养良好的一个表现:这时候说什么都不好,只能徒生尴尬让她不适。

  那就沉默吧,不要说话。

  地下党要炸死那几个德国军官。

  她看见了,但她不知道该怎么做。一方是自己的国家,一方是他——他是纳粹。尽管他并不是自愿参军,他的父亲也死于战乱之中。尽管他热爱音乐,他来自德国,那个有贝多芬有巴赫有勃拉姆斯的国家。可她不该说出口,她不能背叛自己背叛国家。

  那就这样留下你,最后也是第一次为你弹一次巴赫的平均律。

  他活下来了。他自请去苏俄。

  那里很冷,零下四十度。他可能并不喜欢寒冷,但一切也无可奈何

  她泪流满面。最终她跑出去同他说了最后一句话:再见。(有弹幕指出这句话的直译是“永别”)

  那个年代战火弥漫硝烟四起。家国天下与国恨家仇,太过沉重的东西压得人无法喘息。这样的感情注定只能压抑在心底,未能开花便要枯萎凋零。沉静如海的情愫,没有跌宕起伏的高潮,一切只是眼神交流,将心底的炽热和淡冷刻意克制。巴赫的曲子是理性的象征,听说是运用了数学与统计概率的精密作曲,正如影中被理性压制的情感。如同这一曲平均律,平静又无可奈何。

  ardon mon amour.

  《沉静如海》影评(三):沉默如海

  今天生日,想着看一部爱情片吧,看完却很感慨,没想到在一部九十分钟的影片中,男女主角甚至连一句对话都没有,男主角倒是喃喃自语了很多,女主角也只是在最后说了一句告别。

  虽然看的战争片不多,但是发现,凡是与战争有关的欧洲片,特别不喜欢描写群像,漫长的婚礼、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英国病人、西伯利亚的理发师……等等片子,喜欢工笔刻画个人,只是平凡的人,平凡到或许就是观众本身,可是镜头下的平凡人,往往也最动人,因为他们胸膛里的血仍然汹涌澎湃,他们的双眼常常热泪盈眶,他们心底尚有人性的余温。

  所以他们相遇,即使默默不言,即使生生错过,依然会在对方的生活里投下阴影,留下痕迹。

  就像沉默的大海,这一刻被海浪搅动,下一刻回归宁静,可是,能说海浪没有来过吗?

  爱到克制,不贪一饷之欢。

  作为观众的我们都知道,在欧洲大陆饱享胜利果实的德国军队,来到俄国前线之后,面对的是什么。

  本来,一个德国人和一个法国人,就只有过去没有未来吧。

  他们相爱过,就很好。

  《沉静如海》影评(四):沉默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沉静如海》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二战时期的故事

  在法国一个小城,进驻了一批德国纳粹军团,全城一片激愤。战争的阴影笼罩在这个本不平静的小城上空,对德国人,法国人是极其仇视的。

  一位德国军官入准住在一个法国家庭,这引来不欢迎。原本和睦的家庭,因这位德国人的到来而忧心忡忡

  电影里的女主人公可以代表一个典型的战争家庭,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母亲随之早逝,现在和她相依为命的是爷爷,他们清苦而平静地生活在一幢父母生前遗留的老式别墅里,室内修缮得精美而朴实,从女主人公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她力图保持父母生前的家庭氛围,她去郊外采来一束野花,就是在去父母的墓地之后,故事的开头场景,是女主人公为母亲过生日

  所有这一天的快乐,随着德国军官的到来,变得愁云惨雾。女主人公是一个年纪不到20岁的小姑娘,从她的表情中处处透出一种坚定的决心。她将花扔进壁炉,她想母亲一定不会责怪她的。这种敌视一直延续到深夜德国军官的正式来到。

  影片中小姑娘的话语,到此减少,随着影片的展开,话语几乎为零。她不想和一个侵犯她祖国的敌人讲话。

  她的爷爷是她的同盟军,他们两个人的家就是阵地,他们坚定地要把这一场沉默为武器的战争打下去。

  经过一番焦躁等待,德国军官出现在客厅的门旁。在这之前,镜头的处理始终在调动观众的好奇心,我们都想知道这个德国军官长得什么样子?镜头由远及近,从打开的车门开始,好奇心就一直随着镜头,进入我们视野的首先是那一只从车厢里迈出的蹬着军靴的脚,随着镜头上移,看到宽大的披风,而最后出现的只是夜色里军官扬起的侧脸,似乎并不咄咄逼人。直到镜头转向客厅,我们才看到军官的正面,他友好地行了军礼。一场友好的见面,很快在一场无声的窘境里结束。

  尴尬的是军官的房间被强行指定在小姑娘母亲的卧室(所以我们在影片开始看到小姑娘怒气冲冲地将献给母亲的花丢到壁炉),影片里通过举手投足,表现出小姑娘的愤怒和不情愿。其间没有一句对白,只有军官的自问自答,这是对彼此耐心考验的初始,似乎小姑娘占了上风,她狠狠地关上了门。军官当然明白自己不受欢迎,他也很清楚自己的身份。

  军官的身份是什么?很清楚是敌人。而小姑娘和爷爷的身份是什么?他们是法国反抗德国侵略的缩影。单就这一点,影片完全可以是一部战争片。

  你以为沉默不能产生感情?战争里的感情却是最令人感动的。

  带着疑问继续看,德国军官试图保持起初的友好,小姑娘则逐渐让步,但两人的界限是时刻存在的,小姑娘不可能逾越。

  这些都没有躲过爷爷的观察,他当然明白,小姑娘喜欢上了德国军官。

  很难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爱,甚至对于这种畸形的爱,都很难归于真正的爱情。因为至始至终,小姑娘没有吐露过一句情话。她怎么让德国军官知道,这个法国姑娘喜欢他?

  小姑娘有个表哥,两人很是般配,但小姑娘在处理兄妹俩间的爱慕上显得过于青涩和生硬。她冷冷地拒绝了表哥的爱意,在一路颠簸的卡车里,表哥的朋友说她很难对付。

  圣诞节那天,表哥送来礼物,一只新鲜的鸡,小姑娘表示谢意之后,便上楼去,这中间表哥感到很话不投机,他悻悻然地走了,他觉得表妹最近很奇怪,但不知道什么原因。

  下一幕,爷爷出去拜访老友,小姑娘一个人在家过圣诞节。她坐下打毛衣时,军官进来,依然是彬彬有礼,他说他今晚军团有盛大的晚会,他是来祝她圣诞快乐的。一个异乡人跟一个当地人说圣诞祝福,需要多大的肚量,一个德国人跟一个敌国的女孩说圣诞祝福,真是不可思议,这一幕戏是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它令人落泪。两个人中,谁情愿离开谁?谁这个圣诞节更寂寞?只有沉默,打破沉默的只有军官坐在钢琴旁弹奏的巴哈的圣母颂,谁能说这不是德国军官满含诚意地献给这个素昧平生的法国小姑娘一件最美丽的爱的礼物?小姑娘始终低着头坐着,背对着军官,但她在颤抖,在哭泣,而且非常厉害,她喜欢他,可他是敌人,她绝不能被他迷惑,真正的感情就是这样被战争的存在生生压制下去。镜头里的特写是德国军官伸出的手,在干涩的镜头里停留,却没有放到小姑娘的肩上,他的表情是隐忍的,他也爱她的。

  电影里,德国军官伸出手只有两个特写镜头,一幕是天冷蹲在壁炉边取暖,另一幕就是试图触摸小姑娘的镜头。在法国他感到寒冷,圣诞节他感到寂寞,壁炉的火只能叫人忘记身体的寒冷,可是心灵的寒冷,只有小姑娘可以慰藉,可这是万万不可心存幻想的。

  战争时期的男女互相渴慕,本是正常不过,但这样两个敌对国家之间的男女之间容不得半点切实的浪漫,有就是叛国。

  还是那个圣诞夜里,随着军官去参加军团的晚宴,小姑娘哭着走上楼梯,镜头似乎捕捉到了她的心跳,直到跟随这颗跳动的心打开军官卧室的门。她在门旁站着,环视着房间的一切,试图去感受军官的气息,这是她喜欢的这个男子的卧室,那些个无眠之夜她猜想他在做着什么?她拿起他的衣服,放到鼻子前,她大口呼吸着衣服里他留下的气息。她走到他的床前,一切都那么整洁,透过小姑娘的眼睛,电影要说明的是,这是一个日常生活中有着严格条理的军人。小姑娘都不知所措了,她担心弄乱了眼前军官布置的一切,而这一切仿佛都是早已备好为着她的光临默默等待的。

  小姑娘将身体伏在床上,把脸深深地埋在枕头里,泪水在流着。这一幕,我们放下了所有的猜忌,小姑娘不仅是喜欢德国军官的,而且在长时间的接触中她爱上了这个德国军官。这个镜头里的小姑娘是张开手臂将胸口贴在被单上的,是全身心的接触,不禁令人想到现实里不可能发生的小姑娘与军官身体的亲和。

  爱情不总是这么明显的,影片里大部分镜头下,小姑娘始终是拒绝的姿态,她拒绝因脚疼军官让她搭车的好意。她一直谨慎掩藏着自己的爱意。

  战争是惨烈的,小姑娘的学生一家是犹太人,被德国纳粹抓走了,他们只留下一辆单车。接下来,小姑娘的朋友,法国地下组织的成员一家也被逮捕了。小姑娘满怀伤痛的收养了这对夫妻年幼的儿子。她不顾爷爷的劝阻,冒着生命危险去为这对勇敢的夫妇申辩,但德国纳粹的冷酷让她希望破灭。她望着车里的德国军官,露出恳求他在死刑前为他们说情的神情。德国军官明白她想主持正义的要求,可小姑娘看到的只是军官透过模糊的车窗隐隐而逝的无能为力

  沉默的战争不总是沉默的,军官的几个战友被军车下法国地下组织埋下的炸药炸死。双方都受到剧烈的重创。即便是失去挚友,他和她也没有宣泄过一句痛苦的话语,隐忍与屈辱,一切沉默都按压着一触即发激情

  本来就很微妙的爱情会不会就此熄火?我们知道这个法国普通的家庭经受着突如其来的考验,尽管其本身——爷爷和小姑娘没有受到任何伤害(我想与这位德国军官本人的性格有关),换成另一个纳粹军官,也许小姑娘和爷爷的命运会是另一回事,沉迷在战争里的人是残忍的,儿女私情不过是他们上枪膛的炮灰。

  就在失去战友的瞬间,这名德国军官得救了,熊熊大火吞噬着眼前惨不忍睹的一切。在小姑娘有意设置的一场钢琴演奏里,影片里她第一次在一个敌人面前弹一首完整的曲子,这是别有深意的。她知道军官曾经是一位音乐家,喜欢音乐,更喜欢法国文化。而在军官生命危在旦夕之际,小姑娘只能将自己的爱国之心豁出去一次,用节奏相当起伏紧张的钢琴曲暂时让正在车厢内战友催促下,快步离开房间的德国军官停下脚步。军官被小姑娘的举动震惊了,他停在门口半响没动,她为什么一大早要弹琴?为什么没有任何拒绝不停地弹着,眼神里饱含爱怜?心理疑惑延缓了死亡的脚步。但对于小姑娘,就算心爱的人要被炸死,她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在音乐里坚守沉默的阵地,她多想发出“车下有炸药,别过去呀”的叫喊。不过,若非仅仅只是导演的苦心安排(为了剧情能发展下去),而非两人内心有某种情感的沟通,爱情怎么会战胜敌国之间那道界限分明的桎梏?怎么会这么凑巧让一个德国纳粹免于一死?既然没有任何言语的交流,能够达到这样让人长嘘一口气的结果,那唯一可能的只能是俩人长时间情感交流奠立了无需言语就能心领神会的基础,如果军官不是一直心存静静欣赏小姑娘演奏的心愿,他完全可以转身就走,理都不理一个小姑娘早上的癫狂。影片的设置非常巧妙,早已埋下了伏笔。

  恨与爱在电影里交织,让人从冷酷的战争里稍微体会到一点点温情。影片里小姑娘与两个小演员之间的摩擦折射出对战争中的人事爱与恨的无处不在。拒绝了搭乘德国军官便车的小姑娘,托着磨起泡的双脚来到那户富有的犹太人家,在教一首新的钢琴曲时,她无缘无故地冲着女学生发火,责怪她弹得糟糕,这里面藏着她之前路上被德国军官撞见脚受伤的复杂心情,爱与恨互相抵触,一股无名之火投到与事情毫无关系的其他人身上,怒气很快消失,小姑娘觉得失礼地告别了学生一家,没想到这竟是影片里第一次永诀。

  在海边小姑娘朋友的儿子在石头上磕破了膝盖,血流不止,在为这个小男孩清理伤口时,她忍不住问小男孩知不知道早晨把他救起送到他家的德国军官的名字,小男孩说出了军官的名字。这名德国军官对当地人是友好的,这里面与战争并无关系,而更近于人的本能,那个摔倒的小男孩曾靠在德国军官的怀里,之后又蹲在小姑娘的身边,他成了一个爱与恨的纽带,战争带来的深仇大恨在这些画面里冲淡得似阴天的海边轻拂的咸风。小姑娘与小男孩的互相关切,好似一对母子,这也预示了影片里第二次永诀。

  生离死别本是战争时期最寻常不过的事。但在那个德国军官离开的夜晚,仍有一种揪心的力量牵动着人心。德国军官收到前方的急电,将远赴俄国前线,这在普通人听来无非是一道指令,战争仍在继续,甚至更加惨烈的前奏。而在小姑娘听来却无疑是一次永诀,意义亦绝非别离可以承负。

  影片临到结束,让人印象很深的不仅仅只是小姑娘在影片中唯一对德国军官说的那个“再见。”还在于那是德国军官听到的唯一一个没有敌意的声音,这声音像落在地上的枪弹,像一声轻轻的叹息,没能冲破战争间国与国的尊严,却抵达了心灵。

  又是一个晴朗的清晨,小姑娘放下单车,来到一户人家,窗子打开,一盆白色的天竺葵临窗放着,这是法国地下反战组织间的信号。至此,在那大朵大朵的白花的衬托下影片结束了。

  我想起杜拉小说中的一行短句:“恨之所在,就是沉默据以开始的门槛。”

  1949年Jean-Pierre Melville根据Vercors的小说《海的沉默》拍摄同名电影,黑白影像有着彩色影像无法比拟的洗练。本文讨论的是2004年Pierre Boutron重拍的版本,画面中没有直接的战争场面,有的只是深入人心的沉默,和伴随沉默至始至终的人物心理的剧烈冲突。优美的法国乡村风光与恬淡的配乐,给这部确已二战为题材的影片营造了恍如隔世的浪漫气氛,它像是一种呼应,不禁使我想到导演这些看似与主题无关的苦心安排,是否正是为了在没有这场战争的干预下,对德国军官与小姑娘之间自然会产生的结局的一种遥想。

  那些陷入剧情而无法摆脱那一丝伤感的观众,不妨这样思索一下。假使没有战争,德国军官与法国小姑娘是很难相遇的,也就不会发生感情,也许,对于那些喜欢浪漫的人,战争只是一种奇妙的酵素,在恨的同时等待着不可能的事情发生,其中最吸引人的不正是爱情吗?

  默默 写在2013.2.6午后

  注明:最初得见本片,应当特别感谢文学,艺术评论家刘苇先生的介绍,他对法国电影有品鉴。小文写完寄给他......三个月后,他在沪上辞世......一切太迟,太迟。

  谨以本文纪念他。多一些人纪念。

  为此,媒体若转载本文,务必注明本文出处。本文禁止商业利用。

  《沉静如海》影评(五):责任有多美,爱就有多伟大。

  当我还沉浸在《钢琴家》的震撼中不能自拔时,默默地注意到了这篇名为《沉静如海》的电影。不得不说,这个厚重有内涵的名字深深吸引了我,片名很重要,作为一个外语片欣赏者,一个好的翻译更重要。怎么说呢,当我第一次接触这个片名,了解它的大致背景,我就认定我会爱上这部电影,而且电影用它本身证明了这一点。沉静如海,它如同海潮一般推使我观赏了这部电影。

  法国海边的一座小城,一位少女早早失去了她的双亲,与她年迈的祖父相依为命,虽然国家正遭受着法西斯的侵略,但两人依然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占领当局的一纸命令打破了这座古宅的宁静——一名德军军官被安排住在这里。

  两人谁也不相信却又不得不接受现实,尤其是德国人选中了少女已故父母的居室,她无力反抗,只得万般屈辱与无奈地将刚为母亲准备五十岁生日的鲜花愤怒地投进火堆里……她又有什么办法呢?只能以此宣泄内心的恨意。

  年轻的德军上尉在少女的钢琴声中迈进房门,迎来了与这祖孙两人的初见。铮亮的军靴,笔挺的大衣,清秀的脸庞,湛蓝的眼睛,立正,问候,脱帽致意,那么庄重大方,那么彬彬有礼……倘若是自己祖国的军人,一定会成为包括这位少女在内众多姑娘的王子,可惜,他不是。他不是王子,他是侵略者,他是法西斯,他是穿着纳粹军装践踏祖国的恶魔。所以不管再怎么礼貌热忱,终究是敌人。

  姑娘在惊恐中戛然停止了弹奏,面对这个年轻的上尉,她和爷爷一起投去了充满憎恶的眼神。当军官礼貌地提出自己不知道卧室的去路,请人带他去,这是他们第一次行走在一起,我印象里,也是唯一一次。

  少女很痛心,也很无奈,自己要为侵占父母房间的敌人引路。上尉刚想表示谢意,却看到姑娘摔门而去,他自已又何尝不是充满愧疚?后来在他的独白中我们了解到,他本身反对侵略战争,是因为家族传统才入伍参军,自己热爱法兰西的人民和文化却又不得不以侵略者的身份站在这里,自己无法违抗命令才不得不住在这里……起初,无论上尉多么庄重地与他们问候早安晚安,他们都只有恨意。后来渐渐地,因为这个上尉种种善举,姑娘却对他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愫。

  这名德国陆军上尉,名叫维尔纳·冯·贝利纳克,他曾抱起受伤的孩子,曾主动邀请她上车并为她打开车门,他曾流利地弹奏巴赫的乐曲,曾站在书架前挑选法国的经典书籍……这位美丽的法国姑娘叫妮安娜·达洛西亚,她曾在上尉热情相邀时冷漠走开,曾在上尉于炉火前深情独白后明知故问她的爷爷“他刚刚为什么这样看自己?”,她曾在知道上尉的车底被安装了炸弹,用慷慨激昂的琴声引他驻足留住他不要上车……他们互相爱慕,却碍于信仰、身份、和其他许多因素,谁也没有说出口,是不是因为他们早已烂熟于心?当她知道维尔纳即将开赴俄国前线的最后时刻,姑娘妮安娜才饱含泪水深情脉脉的说出了她几个月来对他说的第一句话也将是最后一句,同时也是电影中两人唯一的对白——再见。那一刻,他们没有相拥,没有忘情哭泣……影片在沉寂中燃起高潮,又在沉寂中谢幕。

  海边宁静的小镇,雾气蒙蒙,秀美的快让人忘记这是遭受侵略的国土;老屋,钢琴,沉静而坚强的法国少女,炽热而虔诚的德国上尉,两人之间没有言语,却有过凝视、回眸和遐想……厚重的皮靴每一次立正并拢,灵动的手指每一次在琴键上游走,无不令人真切地感受到那种海潮般冰冷而又汹涌的感情。深沉而伟大。

  他高大英俊,在庄严的军装映衬下,又显得伟岸无比;他热爱生活,厌恶战争,但又忠诚于自己的责任;他虽是侵略者,却彬彬有礼,举止言谈间无不彰显出传统德意志贵族的风范,给人一种莫名的亲和力。

  她恬静素雅,在海风与钢琴的陪伴下,又显得纯净美丽;她柔弱中透着坚强,忧郁中透着刚毅;她清澈的眸子、吹弹可破的脸蛋和那无比美丽的内心,都如这醉人的法兰西小镇一般,惹人怜惜。

  当上尉在温暖的炉火旁深情款款的说出那句感人肺腑的“我之所以喜欢大海,是因为它的宁静。”这庄严的军装下,高大的身躯下,究竟蕴藏着一颗怎样波澜不惊、深沉宁静的内心……妮安娜紧皱双眉,低下头去不敢看他,她的爷爷扶了扶花镜,脸上的皱纹微微颤动。倘若没有这场战争,这个优秀的青年将会怎样浪漫地成为他引以为傲的孙女婿啊!

  是的,有了这场战争,他们无法实现这段爱情,不仅仅是因为维尔纳被征调到苏德前线,还包括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多方面冲突。但没有这场战争,他们又无法萌生出这般敏感而宁静的感情。

  德国军队的铁蹄踏上法兰西的国土,美丽的田园草地被战火无情地蹂躏,第三帝国的万字旗在埃菲尔铁塔前迎风飘扬……

  萌芽在战争中的爱情是十分温情的,同时又是无比残酷的。无论是维尔纳还是妮安娜,要知道付出与接纳这份爱情,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得承受怎样的压力?一方是战胜国是侵略者,一方是战败国是亡国奴。各自背后是信仰的直接冲突,同时也是真实情感的直接宣泄:作为敌人的恨意,恋人难做朋友难当的愧疚,郎才女貌的惺惺相惜……当他若有所思谈起自己已故父亲,那是她第一次正眼看他;当她在无人的圣诞夜迷乱地拆看他家乡寄来的信件,那是她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他深深地嗅了爱人的围巾,躺在曾经父母的,如今爱人的床上深深地睡去。这时候她和电影之外的我们一样,不知道自己当时是什么复杂的感情,是对恋人的爱慕,对父母的思念,对未来的憧憬,对战争的厌恶,亦或是对责任的叩问……这种战争背景下跨越国籍和信仰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有诸多残缺之美。令人心醉,令人心碎,令人感叹惋惜,令人黯然神伤。

  他们都热爱自己的祖国,都倾慕对方这种对国家的无私的爱,所以才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宛如蒲公英般绽放的情愫。倘若这一家人流露出的是逃避,是怯懦,是恐惧,那么他们注定将是过客,侵略者仍是侵略者,亡国奴仍是亡国奴……可是这一老一小展示出的却是坚强,是不屈,是刚毅。正如维尔纳在炉火旁所说的:“我很幸运,能遇到这样一位有尊严的老人,和这样一位……默默无语的小姐。”

  当上尉与军官朋友们争执起不应践踏被侵略国家的人民,却被朋友们质疑丧失了信仰。事后迷茫与不安萦绕着他,他无奈地找到祖孙两人谈起自己的心事。一大段关乎信仰与责任的冲击,在熊熊燃烧的炉火面前,仍然像先前所有的话语一样如消失在大海一般沉寂。最后他不得不无奈地认清,作为军人首先要忠诚,要忠诚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转过镜头。

  当我们看到皮尔每一次兴奋地追逐着他爸爸,享受着妈妈无私的关怀,这是多么美丽!多么温馨!当我们看到皮尔的父母被德国士兵押上卡车时小皮尔的那种无助和绝望,疯狂地追赶着渐渐远去的父母,那种希望的瞬间破灭,竟又如此残忍!

  一天,皮尔的母亲暗自收放起那盆象征法国人民自由的天竺葵,突然与妮安娜谈起被捕后请求她照顾皮尔的事情,那是谁都不愿提起却又不得不谈起的事情。悲情而壮丽。

  战争再惨烈,也总有那样一些地方能看到美丽的花朵绽放,听到清脆的鸟鸣悠扬。法国人天性是自由浪漫的,这个能熟练弹奏巴赫曲子,热爱法兰西文化的德国青年又何尝不是?

  清晨的露水沾湿她的衣裳,海滨朦胧的雾气总在她骑车时轻柔地拨弄她的发丝。也许,这是一位哭泣的母亲,用最后仅剩的温存,抚慰着沉默的爱国者……夜晚的宁静总是依偎着他结实的肩膀,异国寒冷的气息,总在他下车时蹿上他雕塑般的脸庞。也许,这是一个败亡的国家,用最后残存的气息,驱赶着悲悯的侵略者……

  临别之夜依旧是那样寒冷逼人,临别前的他们,没有亲吻,没有拥抱,没有握手,甚至没有多余的话语,一切都如初见时一样。少女只在夺眶而出的泪水中嘴唇微微翕动,上尉这时再没像往日那样充满热情,甚至不再有礼貌的问候。他深知自己作为侵略者给这个国家,这个家庭带来的苦难,他本想不辞而别……但却收获了几个月来这位少女对他的最重要的一句言语,那是对他的感谢,对他的希望,对他的祝愿,对他的一切美好的幻想。此时的上尉深知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为了它们,为了身上戎装,他不得不放下一切悲天悯人、儿女情长。他用他湛蓝色的眼眸深情地望了妮安娜最后一眼——就如同每天看她那样,然后放下了所有的牵挂,毅然决然地上了车,开赴零下四十度的远方……

  维尔纳的礼貌,他的信仰,他的责任感,他的使命感,深深地感动着法兰西少女妮安娜。和小皮尔一样,成了她——这个坚强刚毅而伟大的女性,为了自由与解放,加入自由法国的地下组织的强大动力。当窗前天竺葵洁白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动,它承载了一种高尚的信仰,一份美丽的希望。这发生在海边的一切的一切,都如海般沉静,如海般壮阔,如海般美丽。

  人们常说,爱有多美,责任就有多伟大。

  倒不如说,责任有多美,爱就有多伟大。

  ———————————————————————————————————————————

  这场深沉宁静的电影,也许会成为我最爱的电影,没有之一。而且我不得不佩服导演场面调度和镜头运用的高超技艺:运用炉火和阴影衬托出三个人不同的内心;运用壁炉上的镜子表现了两家人冰火难容却又紧紧相依的别样关系……请原谅我的拙笔再也描绘不出这篇电影带给我的感动,我只有默默的铭记这句我最喜欢的话语:“我之所以喜欢大海,是因为它的宁静。”

  《沉静如海》影评(六):沉静带给我们的却是更加不平静

  真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看电影的名字并没有太多想看的欲望,但看了简介觉得编剧的取材和角度很是新颖。开始看的时候觉得电影的名字应该叫“不速之客”。但看着看着,就慢慢理解影片的深意了。

  战争毁灭的不仅仅是战败国。

  影片讲述战争的角度并不直面战争的残酷,而是用很平静基调来叙述。战争是残酷的、无情的。受伤的并不仅仅是法国的民众。还有热爱音乐、家庭、国家的德国军官和德国人民。影片一直很平静,一直都是军官的独白,面对女孩和老人的敌意,他依然会道早上好,晚上好,依然充满善意地和祖孙俩说话,谈论艺术及自己的感受。最后一次他们终于开口和他说话了,但却是分别。这也是影片的高潮。

  美丽的,苍白的爱情。

  不同于以往的战争爱情,这部影片的爱情很平静,但却格外的震撼。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仪表堂堂,戎装肃然的德国军官渐渐爱上了这个沉默的,美丽的法国女孩妮安娜。或许在他进入这间房子之前,听到女孩弹奏巴赫的钢琴曲时,就对这个女孩产生了好感。这也是他最喜欢的钢琴曲。

  女主角共有三次眼眶中闪动的泪水,一次是当军官在壁炉旁烤火时对大海的感觉独白,大海是宁静的,要学会倾听,然后说:“我很高兴认识一位有尊严的老人,”然后看着女主角,“还有一位,默默无语的小姐。”他为什么要那样看着我?女主角的眼眶里被火光照亮的是闪动的泪水。第二次是当女主角早晨醒来,看到副官和士兵们毫不知情的、在被安装炸药的汽车前聊天等待,想到军官会发生的危险,眼部的泪水特写镜头,两次甩头回头,然后走下楼。她内心的惶恐和挣扎犹豫,通过节奏紧促的钢琴曲来表达。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在军官被派往俄国前线的那一晚,女主角的吃惊,她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她跑出屋子,泪流满面。但是,军官下车,她却语塞,唯有——“再见”。

  《沉静如海》影评(七):在沉静中发酵的爱

  女主美男主帅(只是发际线不对称感觉怪怪哒。),爷爷的肚子大大的也很萌。

  剧里面导演对于女主少女心的刻画很细腻,不让爷爷锁正门,遇见军官打翻鱼筐,捡鱼时手抖,趁军官出门悄悄溜进他房间闻他的气息,那种明明心里喜欢得不行想要接近却极力掩饰自己心中的爱恋的感觉在这些细节中喷薄欲发,特别真实。

  男主真的是绅士的不得了,尽自己可能不给少女这家人添麻烦,每天回家时十分有礼貌的道晚安,偶尔也会汇报下天气,还会说出自己的所见所感所闻,尽管傲娇的爷孙两从未回应过他一字一句,朋友来的时候为了不添麻烦也只是让他们住在外面的小屋,甚至因为此事而和朋友发生了争吵。不过讲真,军官挑逗妹子这一项我给满分哦,有个晚上回去时候和爷孙两说话,边说边不停地看向女主,他走后,女主忍不住要问爷爷:“他为什么这样看我!”我当时在想:你一定知道的。

  女主在片中几乎从头傲娇到尾,却在关键时刻为军官弹起了钢琴让军官不上一启动就会爆炸的车,我想那时女主心中一定很挣扎,国仇家恨摆在眼前谁都不想做一个“卖国贼”,但女人嘛都是感性的动物(虽然我还没有切身体验到),在理性与感性中,她对于军官的感情最终还是战胜了自己的理智。

  最让人泪目的是最后军官将走之时,女主终于不傲娇了,冲了出去,但千言万语此时此刻都化为了一句“再见”,这是她对他说的第一句话也是最后一句。最后的最后,我猜女主成为了一名地下党。

  电影里还有一个细节始终历历在目,就是军官在看女主父母的结婚照时,女主突然冲过去,当时军官想说一句以我字开头的句子,我字才刚出口,爷爷就过来了。我始终在想这一个我字后面的内容,究竟是“我喜欢你”还是“我觉得你母亲很美”…无数种可能在脑海中浮现,却迟迟找不到一个答案。

  女主对于男主的爱情在沉静中不断发酵膨胀,最后如海一般深邃。

  《沉静如海》影评(八):一封信

  我是一个音乐家,父亲死于战争。当我接到命令,便来到法国。也见到了你……

  我小心翼翼的维持尊严与礼貌的距离,已让我看起来不是那么的无礼。因为我知道,如果“那样”对你们来说,会是多么大的打击。法国的冬天和德国的一样冷,就像我们的第一次对话。而我之所以如此的在乎,是因为从见你的第一秒开始,我便开始坚信,我爱上了这个将会对我沉默的法国女孩。

  可我从头到尾讨厌这场战争,它不仅剥夺了生命,还有我们本可以轻松的穿梭在巴尔扎克与巴赫之间的随意。我是那么的笨拙愚钝,无法解开这其中的结。

  “我之所以喜欢大海,是因为它的宁静,我说的不是海浪”,而是我宁静的海需要你、也只有你可以听懂。

  那海会是什么呢?如果连巴赫也表达不畅、如果连战争也阻挡不住、如果连再见也挽留不了。那我们一定懂了,那沉静如海的是爱情……

  我会去德国,那里有零下40度的温度和没有你的无边的绝望。我没了父亲,也许我也做不成父亲了,我的故事也许也永远没机会讲给他们听。

  但我可以告诉你,我曾经爱过一个会弹琴、倔强、沉默如海的姑娘。她叫——Jeanne

  维尔纳

  《沉静如海》影评(九):BE也挡不住的少女心幸福感

  因为太过动人,BE了还是觉得幸福,因为最后两人起码知道这段感情确实是两情相悦了。毕竟,喜欢上一个人就是千难万难的事情,两情相悦更是难得到了极致了。

  虽然是战争题材,却不压抑,讲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满满的都是少女心。

  画面很美,女主角看起来如鲜花一般美丽又舒服,男主角帅的窒息,彬彬有礼又感情作曲文学修养颇高。就是发际线太高。

  隔着国仇还是挡不住暗生的情愫,女主偷进男主房间忍不住深嗅他的围巾,躺在他床上抱住枕头那里想起了《红玫瑰与白玫瑰》里一个片段,真是中外一致,陷入爱情时都忍不住更靠近那个人。

  弹钢琴阻止他上装了炸弹的车时,那慌乱的又急切深厚的感情扑面而来。男主听到钢琴响起时的震惊加狂喜,又克制着站在钢琴边看着,内心不知是怎样的天翻地覆。

  但残酷瞬间而来,一声爆炸吓到两个人,车子燃烧的火也象征着两人之间的阻隔。

  教授钢琴的学生离开,从事秘密活动的人被抓,到这次德国军官车辆的爆炸真正表明,战争到了最关键残酷的时候。战况激烈,军人不得不走,离别就是这个时候了。

  要走了,爷爷说出了第一句话“请进来,先生”,被爷爷说是不爱表达感情的女主泪流了一脸看着他,最终还是没忍住跑出去,站在他要离开的车旁,像大海一样的感情只能颤抖着说了声“再见”。这是他们之间说的第一句话,也是最后一句话了。他去了最前线,她后来也加入了秘密活动,在战争中能否幸存都是未知,这句再见就是永别了。

  《沉静如海》影评(十):最后那句再见

  最后那句再见,让人很虐心。

  对于军官来说,他知道女孩爱着他并终于开口对他说话,哪怕只是一句“再见”应该也是感到欣慰的吧。

  对于女孩来说,所有的爱,所有的遗憾,所有的所有都包含在了那句“再见”里了,应该也只有军官能听得懂。

  军官对这战争不抱看好的态度,再加上最后对祖孙两人说的将要去的是零下40度的战场,他知道他应该是回不来的。我想这也是女孩会哭得那么厉害的原因之一。

  真的不只是再见呀,是永别!所以女孩终于鼓起勇气跑出去看他最后一眼,说最后一句。

  那姑娘应该是爱上了军官的彬彬有礼、两人同样喜欢着巴赫、军官对战争的看法、军官的爱心(抱起摔伤的小男孩)

  另外,有音乐的地方多半是不需要语言的陪衬,军官的那一曲,应该是已惑芳心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