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感谢你抽烟》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感谢你抽烟》的观后感10篇

2017-12-07 20:0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感谢你抽烟》的观后感10篇

  《感谢你抽烟》是一部由贾森·雷特曼执导,艾伦·艾克哈特 / 玛丽亚·贝罗 / 卡梅隆·布莱特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感谢你抽烟》观后感(一):dbvaiol

  逻辑说理/诡辩常用的招数:

  先将逻辑抽象化,再具体化,这个过程中会有做文章的机会,例子的选择也很重要,要针对谈话对象的身份、性格经历、爱恶等来选择例子。

  In stead of trying to focus on how to justify their own argument, the lobbyists go against yours, when they successfully prove that, the public stops caring about their arguments, all they would remember is the conclusion, they would simply assume the lobbyists’ are correct, wouldn’t they? Because the public believe that everything has a right answer and one thing must be either right or wrong.

  诡辩的典型表现之二:

  In stead of trying to prove someone’s argument is wrong, you question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erson who made the argument, you may use its occupation, education, family, love history, etc, to go against them and their reputation. In other words, you go personal. This can certainly begin to look ugly and distasteful.

  -hello

  -Hi, thought I’d give you a little update.

  -Jeff. You still at the office?

  -Do you know what time it is in Tokyo right now?

  -No.

  -Four p.m. tomorrow.

  It’s the future, Nick.

  Anyway, for Pitt smoking, it’s $10million;

  for the pair, it’s 25.

  -25?! Usually when I buy a pair I get discount.

  What’s the extra five for?

  -Synergy.

  These are not stupid people; they got it right away.

  ……

  ……

  -That’s London calling.

  even a.m. in the old empire.

  -Jeff, when do you sleep?

  -Sunday.

  《感谢你抽烟》观后感(二):抽吧抽吧

  片头字幕很有意思,美术不错,都是烟盒的Look,我仔细看了看,自己抽过的烟可真不少。

  每一天,全世界都有1200人死于抽烟(之前看过一个公益广告,有人组织了1200个人到烟草公司的门口玩行为艺术,一声令下,1200顿时倒地做死状,说这就是你们每天杀的人。我觉得那烟草公司也挺冤的:就因为你们要做飞机稿去参赛,搞得我们门前秩序大乱,你们广告公司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本片的主角是个替各大烟草公司到处游说公众的演讲者,他自称是个靠说话赚钱的人,讲了一辈子,主题就是抽烟有害无害要放在一边,关键这是个个人自由的选择。

  这是美国的荒谬吧,打着自由的旗号别的都好说,打着自由的旗号别人就闭嘴了。

  导演的手法很灵动,看得没错的话,这是一个独立电影。剧本很强,有些话特有意思,是聪明人写的。不过以8.0得分论得话,我还真觉得没有到那个造诣。阿汤的小女友有出演,不过很奇怪,漂漂亮亮的,并没有大肚子,那时她不是应该已经……算了,我也很八卦啊。

  趣致的小电影,不会浪费你的时间

  《感谢你抽烟》观后感(三):香烟盒上印骷髅,你说吼不吼?

  《感谢你抽烟》这个译名,本身就带有讽刺性,就像有人说感谢你全家,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对方在损你啊。

  感谢你抽烟也一样,抽烟有害身体,在现代医学的支撑下,基本就是盖棺论定的事情,明堂讲感谢,实际就是讽刺——当然,从烟草公司的角度出发的话,这一句感谢,就又是另一番滋味了。

  无论如何,这确实是一部讽刺电影。

  电影的主角叫尼克,是烟草公司的代言人。所谓代言人,就是仗着三寸不烂之舌,一方面发展烟民、推销烟草,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同禁烟团体、环保组织和科学团体周旋的人,换言之,他就是烟草业的利益代言人。

  代言人的工作就是辩,怎么辩,诡辩。

  而这场诡辩大戏之中,又有着多方面的参与者和围观者。

「烟草公司」

  烟草公司的想法其实单纯得很,一心所向,卖烟。为什么?赚钱。

  烟草公司的大佬们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吗?知道。这也是一个无可撼动的决定性前提,没这个前提,也就不必诡辩了,大可堂而皇之地驳斥一切反对意见。不过有利可图却是商业本质,烟草不比毒品,所以也就有了回旋的余地,所以也就有了合法的商业地位。

  买卖合法,为何不做?

  唯一的麻烦就是那些抓住“吸烟有害健康”这一前提不放的组织团体,这也是他们需要有擅长诡辩的代言人同这些团体周旋的原因。

「科学团体」

  科学团体的想法也很单纯,烟草危害人体健康,该禁,则禁,当前合法的烟草买卖本身就是一种错误,他们要做的,就是努力纠正这种错误。

  所以他们挖掘烟草受害人现身说法,举办游行示威活动,寻求各种宣传途径,以达到禁烟的目的。当他们发现无法做到完全禁止烟草生意的时候,就退而求其次,先在香烟盒上敲上个骷髅。

「烟民与非烟民」

  事实上,在烟草公司和科学团体的眼中,只要不是坚定的反烟草人士,那么非烟民和烟民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在强大的宣传攻势之下,非烟民是可以发展成烟民的。所以,非烟民是烟草公司着重策反的对象,同样,烟民也是科学团体的策反对象。

  在一般时候,这两类人就是烟草业盘旋的主战场,商业与舆论的双重战场,相关工作做得好了,可以巩固战果,开疆拓土,做不好了,就会流失客户,人财两失。

「代言人」

  综上可见,代言人其实就是夹在上述三者中间的一个人物,受雇于烟草公司,力求行业利益的最大化,应付禁烟团体,想方设法,堵其喉舌,在民众中间发声,巧舌如簧,鼓动舆论。

  这样的一个人,必须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不讲“道理”,只管诡辩。

  尼克,恰就是这样一个人。

  开篇一段,电视节目上,禁烟团体抬出了一名因吸烟而患癌的少年,少年人的现身说法,让本就是铁设定的“吸烟危害健康”的结论变得更加牢不可破。然而,尼克的短短数语,就将这一致命的危机消弭于无形。

  “烟草公司并不希望人们得病,禁烟团体才是。得病的人越多,他们获得的经费和名誉也就越多。烟草公司只会希望人们健康,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能盈利。”

  对手抛来的问题极具攻击性,所以尼克就避了开,换个角度,反咬一口。无疑,他是在诡辩,不过让这诡辩具备反击能力的,却是因为他所说的并非假话,或者至少不全是假话。这一番话,将道德的假面戳了个大窟窿,烟草公司是唯利是图,但禁烟团体未尝不是别有居心?

  而作为双方极力说服的对象——观众,则负责了舆论的摇摆。少年人的现身说法很有力度,所以观众同情他,开始觉得烟草不好,随后尼克的反击又颇有道理,于是观众又觉得烟草行业也并无大过。

  在诡辩术下,舆论就像是个皮球,被踢得左右摇摆。

  当然,这样强行分类显得生硬甚至是冰冷,但这就是这部电影重点讽刺的几个方面,这些参与者或者是旁观者,争辩的过程,也就是自我暴露的过程,暴露出冠冕堂皇之下的真实意图,各种崇高伟大项也一一被换算成似是而非的未知数。

  这种类型的讽刺,确实不是热乎的,但这却也不是一部冰冷的电影,原因,主要就着落在尼克这个人物上。

  影片用不小的篇幅刻画了尼克和儿子之间的情感关系,甚至,在最后的那一场辩论之中,还把会不会支持自己儿子吸烟的问题带入了高潮。于是,尼克的职业生活和同儿子的情感生活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这是必然的,但凡社会人,总会有情感介入他的方方面面,父子亲情尤甚。

  情感的介入,也就使得冰冷的诡辩带上了暖色调,无往不利的代言人,其实也会纠结,也会陷入情感的挣扎。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他最终对烟草代言人这个身份的背离。确实,那场辩论他赢得漂亮,干脆了当,一句“如果他真的要抽烟,我会亲自给他买第一包烟”重锤定音,拿下了胜局。但是,他随后的背离行为同样是一个明确的宣言:他胜的是他的诡辩术,是对立场的坚定,是为赢而赢。

  如此一来,展现在我们面前不再只是一个讽刺故事,而是通过一句句幽默犀利的对白从根底上揭示了诡辩的本质——

谬误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黑白是可以颠倒的,是非是可以模糊的,香烟盒上的骷髅头啊,它只是一个幌子。

  《感谢你抽烟》观后感(四):道德危机

  《感谢你抽烟》,一开始你以为重点在于抽烟,实际上抽烟只不过是电影所要表达主题借助的一个载体。

  香烟,具有自产生以来的争议性,主人公nick更是将自己与爱提拉、成吉思汗这样的人相提并论,且因为香烟而死亡的人,甚至比前两者造成的死者人数有过之而无不及。而nick,烟草机构的代言人,正是大众所谴责的刽子手。

  首先从nick与儿子之Joe间的关系展开。Joe在父母离婚后跟着母亲生活。当nick走进Joe的课堂时,Joe抬起头警告他:拜托别毁了我的童年。显然Joe对父亲的印象极其糟糕,而这样的印象显然是从他的母亲而来。在课堂上,当女孩儿提出香烟有害健康时,nick反问谁说的?女孩困惑道,那香烟是好的?一旁的老师急得跳了起来,nick不慌不忙:当然不是,关键是你要自己找出答案。而到这里,电影的主题已然显现。

  之后,Joe询问nick,为什么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政府?nick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质疑命题的合理性----------谁说美国有世界上最好的政府?即使有,以什么样的标准?最后他给Joe的建议是写你自己想写的,whatever。

  这两件事可以说是异曲同工。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一张白纸,倾向于无条件接受一切。老师与母亲扮演的就是道德的角色, 一种你需要无条件服从的人工自然规律。他们直接向孩子提出他们认为正确的命题。于是joe接受母亲的建议认为nick是个恶棍。女孩认为香烟就是有害健康。这当中缺少一个自己思考的过程,思考,是一种自我觉醒,一旦学会思考和质疑,我们就不会简简单单地只是接受。而nick提出了一种自己的自由,选择的自由。

  当母亲说Joe不能去加州的原因是加州不安全和Joe跟着nick不妥当时,Joe反问:对谁不妥当?是对母亲还是自己?已经说明Joe开始思考。他不再是简单接受母亲灌输的所谓正确的命题。

  当nick初次见到好莱坞经理人时,这个概念又再次被重申。经理人说:无论什么样的信息我都会提供,人们自己会选择,我不能帮他们决定,这是道德上的恣意而为。凭着我对哲学的浅薄了解,母亲代表道德,那么在电影中与之相对立的nick就代表尼采,所谓超乎常人的道德弹性,就是尼采超越好与坏的道德评判。

  在这样的思维方式里并无所谓好坏,没有系统的标准价值。正如nick与Joe争执香草还是巧克力更好吃?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不只要香草,我还要巧克力,这就是自由的定义。

  其次我们回到香烟本身,MOD(Merchant of Death)中的军火商人说:如果一架飞机因为驾驶失误坠毁,你会责怪播音公司吗?香烟或者酒还是枪火都是同一个道理,死亡率是因为他们三者吗?香烟、酒或者枪火本身又造成了什么损害?答案是没有。是人们的选择,才造成了死亡。政府利用道德想要做的是直接限制人们的选择,包括强行灌输,以达到他们所认为的好的目的。写到这里我想到了《发条橙》

  片中的Alex无恶不作,被送进监狱改造,监狱利用最新技术残忍地使得Alex一想要做坏事就条件反射地恶心。之后Alex果然再也做不了坏事-------------因为他已经被剥夺了选择善恶权利。问,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自由选择的权利还可以称之为人吗。个人自由和社会要求即道德两方面的冲突在这里体现得十分深刻。另外要说的是道德建立。道德的本质是权力意志,就是权欲控制,可以理解为为某些阶级服务的工具。建立的手段是暴力。与电影中的方式不谋而合,当局最终还是采取了用社会上最残酷、暴力的人来镇压其他人,从而建立起为自己所用的道德。

  片中戏剧性的一幕,nick被人绑架,但是长期抽烟的习惯竟然救了他一命,这就更加狠狠打了所谓的道德一耳光。何为是非对错,引起了深深的思考。

  最后的国会辩论精彩绝伦,对,有谁完全相信香烟没有一点危害呢?真正需要做的是教育,让孩子在完全了解之后,做出自己的选择。

  结局nick辞掉了他的工作,为了他对儿子的责任。我不太明白这样处理的意图,也许导演还是认为这是一种诡辩?或者不符合人的常规认同?至少我认为nick完全没有必要辞职,也许这也是我的自由吧。

  《感谢你抽烟》观后感(五):毒物無處不在 ―《吸煙無害》

  一場吸煙與不吸煙的戰爭, 在美國以大規模的攻勢展開。 Nick代表煙草協會; 參議員Ortolan代表反吸煙團體, 兩大集團打著各持己見的旗號, 不把對方殺下馬來, 絕不心息。

  辯論題目可以涉及上帝是否宇宙、人類、地球的創造主? 麥當勞是否需要24小營業? 正反雙方先要搜集有關數據, 再在答辯大會陳述利弊, 言詞及論據說得動聽, 說得情理俱在, 可以撥亂反正, 撥正反亂。

  問100人, 相信99人認同吸煙危害健康。Nick已經失去了先天優勢, 然而, 他身處的國家著重人權、言論自由, 這是國家可愛的地方。美國抽煙的人為數不少, 父母抽煙的大有人在, 他們對於15歲, 電療而脫光了頭髮, 罹患未期肺癌的「癌症男孩」(Cancer Boy)深表同情, 他戒了煙, 並用樂觀心情面對頑疾。男孩不需要煙草, 縱使生命不知可以維持多久? 觀眾不慲的目光投射在煙草商說客整齊的西裝身上, 他處境不妙, 可是他提出了一個論點: 我們不希望病患死亡, 這會失去一個顧客, 我們想他活著, 並且繼續吸煙。這看來是離經叛道: 吸煙者是否抽煙直到無能為力, 直到肺部漆黑一片, 是否要把金錢長期放入煙草商家口袋才是你們心願? 說客的真正意思是選擇權在你手中, 要做個健康快樂人, 還是倚在欄杆, 青煙嬝升, 愁容舒解的都市人? 利與弊可以從觀察、父母、朋友、同事、資料中分析, 沒有人把槍口放在太陽穴, 說:「不做就斃了你!」的強迫威嚇。

  要選出哪一條道路, 只要依循心願, 方向就會為你打開。

  身邊人儘管儘管不抽煙, 二手煙還是經鼻孔侵占戶外活動的人, 政府在今年1月1日頒布法令, 食店及誤樂場所不准抽煙, 不錯, 餐廳及酒樓空氣的確清新了不少, 但街道上吸煙人數及站在垃圾箱旁邊的人多了, 室外的空氣瀰漫一股煙臭味道。吸食二手煙的禍害不用多說了吧? 酒喝多了肝臟會有毛病, 垃圾食品只有賣相可取, 廣告策略攻佔了消費人口市場, 卻口感過濃, 缺乏營養。Nick和兩個分別從事酒及槍械代表的朋友每逢周末到餐廳聚會, 桌子擺著插上美國國旗的奶黃色鮮忌廉芒果班薄餅, 肥胖的友人銀刀一切, 忌廉逸出了黃色餅皮, 他吸食了猶如肥膏的無益膏塊, 美國人可以不煙、不酒、不藏有合法槍械、不吃垃圾食物, 但合乎上述條件的又有幾人? 他們總會和上述四項之一扯上關係, 這是商人肯投資大筆資金拍電影、廣告, 在地鐵燈箱張貼海報宣傳產品, 不怕賺不倒錢的主因。

  參議員Ortolan辦公室內放置了乳酪, 它含高脂, 吃得多會積聚高膽固醇, 阻塞血管, 引發心臟病, 他知道, 然而, 乳酪供應商是高官的贊助人, 他和Nick是同一鼻孔呼吸: 一個是神憎鬼厭, 代表商品百害無一利, 另一個是捉中了市民痛恨公敵心理, 坐在聽證會禮堂上方, 以民心依歸姿態質問煙草說客, 勝負難料, 辦公室的贊助品, 泛著油黃的光芒, 嘲笑只懂煙、酒、槍械的毒害, 忽視了進食過量垃圾食品會危害健康, 饞嘴的地球人。

  atrick Chan寫於2007年2月18日

  《感谢你抽烟》观后感(六):感谢你不一样

  很久没有看这样幽默有趣一气呵成处处有惊喜的电影了。关于道德、政治、利益、教育这样严肃的话题,用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还真是Reitman特有的风格,和后来的朱诺很像,完全看不出是他的荧屏处女作。

  电影开始各种包装艳丽的香烟,配上标准的美式旁白,看的很过瘾。

  如果说政府和公众把他放在道德的对立面,他却巧妙的从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角度把自己升到哲学的高度。

  的确,一个人如果不会思考和质疑,和一块儿顽石有什么不同?

  最近在打造无烟北京,处处宣传戒烟,烟草税也上调,可是这么多烟民,管的住吗,戒的了吗?为了城市形象不吸烟的人的感受带顶带盖禁烟可以理解,政府可以宣传戒烟,但是不能剥夺一个成年烟民选择的权利和自由,然而每个人也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还债。正是因为多样性社会才有进步的可能,当所有人都一样的时候,不敢想象。

  影片最后Nick说到,有种东西叫教育,它不是来自烟盒,而是来自我们的父母。

  我们不应该被告知一个结果,或者是被指出一条明路,判断应该建立在自己的思考之上。大部分主流媒体都喜欢宣传加工过的带上自己想法的信息而不是还原事情真像,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是,这和喂人们吃嚼过的肉有什么差别呢?

  烟只是一个代表,象征着与众不同或者是,敢于不同。鼓励反对质疑,拒绝苍蝇向屎扑的趋同。

  必须承认,我在一定程度上被电影传达的美国特色的价值观洗脑了,但这也是正电影的一个成功之处吧。

  最后,让我表达下我对艾伦,或者是他塑造的这个角色脑残的崇拜!!!太帅了,他有种魅力,就算他胡说八道满嘴跑火车,都感觉他说的好对你愿意去听愿意去相信,和讲话的内容无关,而是他说话的方式,让人不会动脑子,就只会觉得他牛逼。Reitman实在会选人!

  lus: Smoking kills & Smokers die younger

  《感谢你抽烟》观后感(七):辩论之乐,选择之美

  在全世界如火如荼禁烟的时刻,《 谢谢你抽烟》( Thank you for smoking), 讲述了烟草行业代言人尼克如何在各种质疑的声音中,为烟草行业谋取最大利益的故事。内容涉及酒业、军火业、通讯业等危险行业,有亲情、友情、爱情。然而,实际上这是一部通过辩论之乐、选择之美阐释自由的电影。

  个人的选择和判断在这部小成本的影片中独放光彩; 诙谐对话中尽显人生哲学思考; 秉承一切皆可娱乐、一切皆可嘲笑的独立影片《 谢谢你抽烟》,烟,在这里不过是个切入点。而烟草代言人则与掩盖手机辐射的通讯代言人、破坏森林的伐木工人、血汗工厂工头、油井钻探工、 地雷研发者、小海豹偷猎者一样富有争议的职业。导演却以娴熟的视觉语言、充满智慧的台词巧妙的驾驭起这部片长90分钟,畅谈这个任何导演都难以把握的话题。

  “我是为一个组织做策划并以此为生的,一个每天就能杀死1200人的组织 。我们说的是两架巨型喷射引擎飞机的载客量,包括了男人、女人和小孩 。古有匈奴王阿提拉、成吉思汗,今有我,尼克。”影片在尼克自负的独白中开始。

  面对因吸烟而患上肺癌的病人以及广大禁烟组织尼克宣布:我们并不希望肺癌患者死去,因为这样我们等于失去了一个消费者,我们都希望他们活着并继续吸烟⋯⋯。

  至于在烟盒上贴上骷髅标志的听证会上,尼克语出惊人的以佛蒙特切达干酪为例,他认为人们不需要用一个标签去警告人们已经知道的事。

  因为权威的数据表明美国的头号杀手是胆固醇,胆固醇过量会造成动脉硬化及心脏病,佛蒙特切达干酪阻塞着整个国家民族的动脉。若香烟要贴上骷髅标志的话,那么致使数百万死于心脏病的人或者佛蒙特切达干酪,也应该贴上骷髅标志。

  在个人自由观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 生活中太多的事情都以一把双韧剑的形式呈现在眼前;个人的选择日益担当起主导作用。 也许你会和我一样为尼克的跳跃的思维、精彩的辩论折服。对读小学的儿子尼克毫无保留的说出自己靠演说吃饭的秘诀。

  正如儿子问他,为什么美国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的时候,埋头工作的尼克脱口而出:因为我们有无穷无尽的上诉体系。美国精神之所以深入人心,大概是因为各个领域对自由的诠释 所给予的空间。

  接下来尼克以巧克力冰激凌和香草味冰激凌为例,绘声绘色地告诉儿子辩论的精髓在于证明对方是错的,而不在于证明自己是对的。 因为你的“观点”永远是对的,哪怕在巧克力冰激凌和香草味冰激凌之间,你只需要证明巧克力不是最好就足够了。当然巧克力的拥护者会认为你没有能说服他的逻辑,比如巧克力不是最好并不是香草是最好的充分条件。而公众却不在乎这个论证逻辑,大多数人认为认为巧克力不好就是香草的胜利。同比,若两种产品或者两个观念各自因为其拥护者而处于强势的对立,消费者就很容易从两者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所以公众选择极为容易攻克。 



  末了“如果你的孩子到了18岁,你会给他烟抽吗?”面对政府参议院咄咄逼人的提问,尼克沉思了一小会儿回答到:“如果他真的想抽烟,我会给他买第一包烟 ”。不管你是政府、科学研究机构、教师、家长对于存在危险的事物,都有告知的义务。而每个人都有合法的选择权力。我将之定义为自由、尊重、责任、智慧完美的交融。 

  在这个不确定的年代、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在这个真真假假搅拌在一起的年代,有独立的观点,特例独行的思维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尼克用他做烟草代言人的故事传达出 辩论之乐,选择之美背后对自由的理解。

  《感谢你抽烟》观后感(八):这才叫做劲爆的大片!!!!!

  刚看到名字时觉得应该是纪录片,用反讽劝导人们远离烟,结果它给了我更大的惊喜,太多猛料,太多可以长篇大论的点,太多给予我们对现实社会的某些方面的启发了。它包含信息量真的大到可以称之为“大片”的地步了。

  首先影片的手法,或者说风格很具有娱乐性,毋庸置疑,让我想到以前看的很多有意思的电影,譬如《baby on broad》,《the ugly truth》,《the accidental husband》,《knocked up》等,不过区别于以上这些极具娱乐性的影片相比,本片注重于实实在在告诉人们一些信息,一些虽不是很深奥但却很少人意识到的信息。

  其实影片让我有了另一个想法,05年上映的,现在来看很有现实意义嘛,前不久全球都聚焦到美国枪击儿童案事件,把什么枪支管理协会推上了风口浪尖,it's time to make a move,as they say.这部片子就把烟、酒和枪支在美国大捞美刀的三个文化的标志一并搬上台面,大谈到底谁祸害的人多,而相比之下平均一天之内杀人数量“少的可怜”的枪支成了现今最让美国人头痛的问题(为什么枪支问题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答案想必就是它对人们来讲是唯一一个不属于慢性自杀范畴的,它要发威一定是风风火火,立竿见影的,所以人们才会在烟年杀人千百万的情况下依旧艰难抗争,平均下来烟每天杀人上百〈其中也包括男女老幼〉,而枪支问题一天杀了几十个,却能如火如荼的进行,人,还是有惰性的)。

  为什么这些对人利大于弊的物品会成了日常生活用品?为什么会有合法的机构来保证这些害人利器得以良好流通,促使它们更加受欢迎?影片的答案是贷款。人人负债,为了偿还支付生活支出的贷款,甚至可以说是为了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富民强国,一切看似不合理的事物一下子都变得很有立足点,先不谈是不是饮鸩止渴,或者不可持续发展,人们已经默认了这种现象存在的合理性。

  而正如巧舌如簧的发言人能屡占上风,一方面他懂得辩论,另一方面,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好的事物总会有不好的一面,不好的事物也总能找到好的一面,只要找到翻身的那一点,就像片中要表达的,愚蠢的大众是不管这些粉饰的极佳的营销言论后有什么荒谬逻辑。只要结论是他们听起来合理的,他们就心服口服的买账。而聪明的发言人也明白自己的对手其实不是那些针锋相对的有关部门,而是这些愚蠢的顾客,只要他们买账,一切都不是问题了(当然,这份工作不是什么人都能胜任的,它需要有“道德弹性”的人,说服他人的同时也让自己问心无愧,这点枪支协会和酒协会的发言人也都做的很好)。

  另一方面,那些抱以拯救普罗大众为己任的某些机构由于本身存在于利益食物链之中,它就不算是无懈可击的了,它的利益诉求提供给对手一个攻击的软肋,自己的理论也不能站的住脚,反驳就显得苍白无力了,甚至无力反击。它失去了立足点,聪明,乃至狡猾的对手懂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就显得他们在哗众取宠,失去公信力是必然的。

  关于娱乐公司那段,看他们的言谈举止,我只能说和普通大众绝对不是一个世界的,that is pure Horror to me.

  说服万宝路代言人的段子也很精彩。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替对方着想,沿着他的思路进行设想,最终让他意识到在利益面前,任何人跟钱作对都是不明智的,前提是他的社会责任感 必须 不会强到能牺牲个人利益为大众牟福利的地步,否则就没戏唱了,当然,这种人是想找到都很难的,所以说客才会如此胸有成竹,有钱能使磨推鬼嘛。

  在利益的驱动下商人们的金钱嗅觉变得无比敏锐,懂得抓住任何时机条件进行利益最大化。譬如,利用娱乐业巨大的影响力来为自己做形象工程,做营销利器。这种随之而来的利益链条让纯粹的艺术几乎无生存余地。人的悲哀。

  片中真的把记者塑造成了妓者,这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在另一方面的迷失。什么是好记者?具有社会责任感,实事求是挖掘新闻,起到惊醒督促改良社会,为弱势群体发声的媒体人吧。至于他们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就不在讨论范围内了。但片中记者也给出了不择手段获取信息的目的,为了还贷。说到头,也还是利益至上的。这也是说客唯一一次无法反驳的争论,被自己的石头砸到脚。

  发言人的儿子是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他对父亲的崇拜敬仰让身为人父的发言人时刻保持最佳状态,树立模范形象,并且看到儿子跟自己一样有很高的天赋,很快就能跟上父亲的脚步'这让他意识到他不能再继续下去助烟为虐,到头来也危及儿子的生命健康。所以,依然为了还贷,他选择了另一个相对来讲危害人群小的职业领域,通讯业。当然,这么一个有能力的诡辩高手转移到了通讯业,是不是暗示着下个会导致问题的隐患领悟就是“隐形伤害”(辐射无形嘛)的通讯业哪?

  《感谢你抽烟》观后感(九):该片中的情况是目前为止我唯一知道的耐受性(tolerance)救命的例子

  就是片中Nick被那些绑票的人贴了一身尼古丁贴片的剧情,如果他不是老烟枪,对于尼古丁早就产生耐受性的话,就挂了。

  最近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耐受性(tolerance)指的是大部分引人上瘾的物品在初次使用后为了达到相同的快感,都要求用量增大,比如第一次抽烟时抽1根就满足了,而烟龄几年以后要抽更多根才能平息烟瘾,所以很多abuse drug的junkie会因为使用剂量过大致死,另外,就我目前在维基百科和springer的论文库里面看到的相关报道来看,好像这一现象并没有一个单独的机制可以解释,最神奇的是,上瘾品的耐受性也具有可逆性,看起来也符合泛化的Le Chatelier's principle(勒夏特列原理,高中化学大家都应该学过,其实高中物理的楞次定律也是这个意思,即承受外加限制条件的系统具有反抗外加限制条件改变的能力),长期戒断之后,耐受性一定程度上会回复,但是又不会回复到初始水平,当然,在目前这个什么研究都要求数据都要求定量的时代,连勒夏特列原理本身都成了“空话套话”,这种陈述也没有任何临床上的意义。

  烟民戒烟难junkies戒毒难是全球性的问题,现在的戒烟药尼古丁贴片还有什么Varenicline(商品名不记得了)的戒烟药品从原理上都不靠谱,副作用多多,甚至还会导致suicide,但是照样卖得火,由于观察手段以及实验方法的限制,目前的耐受性研究都只到“现象”这一水平,“机制”还未见报道,现在普遍公认的理论都说长期的大剂量刺激会使相应的受体数量减少而且敏感度降低,在我看来这种都是废话,我希望看到的研究结果只有两种,一种是出现能够有效地对耐受性施加影响的手段,比如受体减少就让它恢复,如果受体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就弄清楚究竟是怎样变化的,是否可以逆转,既然自然状态下长期戒断可以部分恢复,那么应该有人工方法可以促进这一过程;第二种我希望看到的研究结果就是能找出对成瘾品天生寡欲的人的基因,不过这基本不可能,因为违反进化论,鉴于多巴胺是身体各种有益行为公用的促进渠道,对成瘾物品有完全抵抗力的人连食欲都会很低,应该早就被淘汰了,而且即便现在人类基因库里面还有这种基因,如何发现这种个体也是一个问题,总不可能大规模地进行人体实验吧,所以第二种研究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很小。

  以上。

  《感谢你抽烟》观后感(十):thankyou for talking

  看完这部电影,那种讽刺效应依然萦绕不去。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副标题应该是:一个巧舌如簧者的自白。

  不是艾伦·艾克哈特的粉丝,我看过他很少的电影,对他演的双面人尤其印象深刻(甚至几乎是唯一的印象)。他的印象就是一介好人,衣冠楚楚,良好市民。但他在这部电影扮演的却是一个“恶魔”的角色——香烟的代言人。

  艾伦的厉害之处在于,他能够将一个在正常印象中是邪恶的角色逆转成正义的先锋(甚至连亦正亦邪都不是),在你看到电影里他的脸的一瞬间,你就马上站在了他的那边,成为他的支持者,无论他的语言行为是多么反常。

  同时作为一个说客和爸爸,电影的中心戏份落在他和他儿子乔伊的互动上。这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小乔伊聪明、崇拜爸爸,脸上却有一种不忍伤害的脆弱,观众无时无刻都在关心,一旦他的偶像爸爸的“真面目”被戳穿,小乔伊将会遭受怎样的伤害。但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如同我们的想象。电影仿佛在说,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要比有一个老婆和一个漂亮的炮友来得强和忠贞。

  另外两个亮点是MOD成员——Nick的两个损友,尽管电影没有把重心放到两人身上,但依然很有趣,而且透着一点可悲:当NIck说“你们几乎就是我唯一的朋友”的时候。还有就是Kate Holmes所扮演的记者。她也属于那种长着正气凛然脸的演员类型,但这里的身份却让我大跌眼镜。当然这也是理所当然的,有谁会对炮友真心呢?只是这个男人太天真罢了。

  正是这个巧舌如簧却又有着天真和责任心的男人,才通过他的几乎算是独角戏的表演打动了我。即使现实生活的我绝对是一个反吸烟者,我也不得不认同Nick这种似是而非的价值观。

  很多时候,生活就是还债。但有些东西还是会比还债更重要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