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琅琊榜》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琅琊榜》经典影评10篇

2017-12-19 21:00: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琅琊榜》经典影评10篇

  《琅琊榜》是一部由孔笙 / 李雪执导,胡歌 / 刘涛 / 王凯主演的一部剧情 / 古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琅琊榜》影评(一):陌上人如玉 公子世无双

  遥映人间冰雪样,暗香幽浮曲临江,辨识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

  第一次就被这句子震撼,特别是最后那一句,俯首江左有梅郎。

  忘了何种机缘入了琅琊榜,但是一开始那一副清风静雅的画面就立马植根,清丽的画面,悠扬的场景,一派山高水长、江湖路远。

  对于梅这个姓氏是没有好感的,认知里这是一个媚态过重并且庸脂俗粉类别的姓氏,跟那些器宇轩昂的萧蔺宇文拓跋是不可比肩的。奈何作者给了个足以平衡它甚至拉高它水平的名——梅长苏。

  琅琊榜之所以吸引我的原因,一开始便是整体的画风,庙堂之高,江湖之远,展开都是雍容雅致、巍巍荡气。

  画面的处理,细节的苛刻,色调的舒缓,这些已经被众网友不断追捧。我也实在不懂得陶盅花瓷青铜杯或者竹简锦帛纸上书的朝代更迭差异。反正服装的精致唯美已经满足了我对古装剧最直觉的要求。

  最喜欢的,还是人物的意识形态丰满,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满溢。

  景琰跟林殊,景睿跟豫津,同样的志趣相投,形同无二。景睿回南楚的时候,以为终究逃不开天涯路远,好在,这只是一年多的插曲,并且在这一年多里面,豫津在没有景睿“呵护”的情况下,完成了对自己人生的一次翻新,愈加稳重老练。如同景琰一般,如果没有赤焰冤案,没有林殊离世,也许他会一直是那个挚純到无所担忧侵扰的少年。好在他们俩都依旧很好地保持了一片赤子之心,纵然外界多纷扰暴虐,依旧能让自己不被这些肮脏糜乱所腐蚀。

  一直都很感慨,这一辈的孩子真的都长得很好,没有任何偏颇,包括谢弼,还有不那么在一圈子内的卓青遙(太子誉王什么的就不提了吧,他们所依附的后宫,是整个不平世间,最为猩红的境地)。他们小时候,应该都是成群结队、牵衣伴游,也曾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稚子情挚,不外乎我喜欢这个哥哥便左右追随、榜样楷模。长辈之间的友情给他们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精彩热闹,孩童记忆中最明朗最欢脱的时光,是与世无争给予的最丰厚礼遇。能在一个人性格胸襟养成最敏感重要的时刻,得到这样一份厚爱,以至于在往后的十几年几十年里面,保留住了人性最赤诚的初心。

  如若当初没有冤案,没有猜忌,兄友弟恭,父慈子孝,赤焰雄狮败敌凯旋,援军无一不周到。林殊意义风发,依旧是那个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景琰将从东海带回的珍珠交付,可能还会被嫌弃不够大玩起来不顺手,他们可能会追追打打,霓凰在一旁雀跃着为她的林殊哥哥加油,豫津景睿谢弼来祝贺赤焰又一次胜仗,便也加入助阵行列,豫津可能会上前缠着林殊哥哥要学武艺学骑射学带兵打仗,可能又会被嫌烦绑到树上,言侯来接幼子时发现孤零零的豫津也只能奈何一笑,感慨孩子们的相爱相杀,终究不是他们这些老头子可以左右的。那枚鸽子蛋可能在某一次戏耍中不慎遗失,少年也只是好似抱歉地耸耸肩,嘱咐另一个少年下次在出征东海时多带几颗,还要更大一些。它永不可能成为灵位下那被永远珍视的过往的见证。他们依旧策马奔腾,往来切磋,当父辈们退出历史舞台,共同辅佐着心中最敬重的那个人,为他镇边境之乱,守社稷之安。然后娶妻生子,让自己的孩子也拥有自己的那段亲睦欢悦的童年,长成如同自己以及自己的父辈那般扶持并肩,觥筹换盏的情谊。这样子子孙孙,无穷馈。

  世间最美好的,不外乎如此了。只可惜,太多美好终究只能存在臆想之中,甚至是臆想都不敢奢望

  景琰心中,守着这份年少情谊不日不夜,精忠耿直因为敬爱的兄长如此教导,挚交的友人如此认定,只是四下无人午夜梦回,总要为心中这份永不抛却的执念百转千回,悲恸不已。

  最喜欢梅长苏与景琰未相认时不自觉露出的蛛丝马迹,那好友珍藏的自己最爱的弓弩,不让别人情谊触碰的珍视,自己习惯的小动作仍旧被铭记着,而自己也会意外地不设防做出让人窥探的纰漏。景琰无时无刻不挂心的自己以及自己的冤屈,都是已经变成梅长苏的林殊最易被触动的柔软了吧,消失了十几年又如何,以后会永远消失又如何,能被一个人这样心心念念记挂一辈子,足够得意上好几个轮回了吧。更何况这样记挂着自己的还不只一个,此情不悔的青梅竹马,虽不够机敏却誓死效忠的挚友,疼爱自己更甚亲子的姨母,还记着自己教导的小跟班,梅长苏更甚于林殊的,还有飞流永生永世的追随(被飞流一句“苏哥哥都好”虐得不要不要的),蔺晨殚精竭虑的维护,还有宴大夫、甄平、黎刚、苏宅的、江左盟的……林殊与梅长苏,都亏欠了太多人。

  到了终曲,总觉得梅长苏确实是不适合景琰的,梅长苏终究是属于江湖,属于琅琊阁与江左盟。被血洗的那一役以及十几年的诡算谋划,已经将当初那个明朗的翩翩少年煎熬成一个心思缜密,阴谋诡谲的算计之士。纵使依然保有一颗赤子之心,也终究不能如同当年那般意气风发鲜活飒爽,他已经找不到林殊的心性了,那是一个只见敌人鲜血不知同僚刺刀如何锋利的热血少年。而景琰,冰封了那份热血,在这一刻以为终于破冰,其实不知道,那个跟他策马扬鞭,言笑晏晏的明朗少年,真的已经消逝在梅岭的皑皑白雪之中了。也许,战死沙场对所有人来说,是再归来的林殊最好的结局吧,万一孱弱的自己,让众人心目中的明亮黯然失色,只剩下连自己都不齿的谋士手腕,又如何排解童年挚友青梅往后的所有愤恨。梅长苏,终究毕竟真的不是林殊。

  而若说遗恨,是霓凰终无法再度拥抱,是景琰失而复得又失的不甘不忍不舍,是景睿豫津尚未相认诉思念,是静妃对故人无法言说的眷恋,是言侯不知多少震惊的无从宣泄。是蔺晨心血的无所皈依,是飞流此后的对坐无人。

  最是心疼飞流了,他才是那个把苏哥哥当做生命的人,或许其他人都可以在痛心之余,做他们该做的事,兑现对他的允诺,这一世清明,这一生无愧,以此来作为千丝万缕的牵连。而飞流,就算吃再多的甜瓜,也不会再有人宠溺地呵责,摆弄的花草也不知送与谁人,堆的雪球没人欣赏,再没有人顶着病躯陪他打雪仗,被蔺晨欺负也没有那个虚弱却又宽厚的身躯替他挡着了。苏哥哥没有了,金陵也好,琅琊阁也罢,就算是廊州,也都不是飞流的家了,他或许,在往后的人生里,只能对着那一处门廊,无声静待。

  想到之后无剧可追,竟有些悲从中来,也有可能是因为更深露重,特别容易让人伤春悲秋吧,毕竟在琅琊榜之前,一直一直就是不追剧的状态的。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些陪伴了许久、生活中依赖着、感情上喜爱着、以为可以一辈子嘻笑怒骂共饮一生的至亲好友突然宣告离开了,从此诀别了你的生命,不再有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这是一种盛宴狂欢后,无所遁形的落寞。就像林殊最终留给霓凰跟景琰静妃,甚至豫津景睿言侯同样的悲戚,就像梅长苏留给飞流蔺晨宫羽,以及江左盟一众兄弟的难以割舍。

  开文之前以为自己会尤其喜爱谁,豫津景睿景琰甚至是誉王,终究却是林殊,哪怕他出现的片段寥寥无几,哪怕他更多地出现在众人的思念里,但是一个一个的念想,拼凑出了最饱满的林殊,加上梅岭一役中中枪时脸上那震惊不可思议绝望惘然的刻画,愣是生生记住了。加上他是我喜欢的靖王宝宝那么割舍不下的人,身上背负着那么多眷恋,以至于份量重到,在角落里不发一语,都能一人翘起跷跷板那端所有的人。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于誰,都愿你仍是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永远有着一颗九死不悔的赤子之心。

  《琅琊榜》影评(二):一个大写的苏!

  这是我唯一一部从不快进,片花,预告都不落下的电视剧

  作为一个没有任何相关专业知识的纯看剧的人,只能从观剧的感受来谈一谈啦。

  《琅琊榜》很好看,非常好看,360度无死角的好看。

  这种好看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没有一个让人讨厌的角色,没有一个纯粹的坏人,所有的恩怨纠葛,都是因为立场不同

  好人都自带萌点。

  1.飞流。哎呀我的小飞流,爱花爱雪爱甜瓜,更爱苏哥哥。想把全世界好吃的都送给你。

  2,蒙大统领。台词似乎只有三句话:我说错话啦?我又说错话啦?靖王你不许欺负苏先生

  3,豫津。苏哥哥见过心最大的人。父亲不管自己不在意,景睿生日那晚给庄主吃了救心药丸之后竟然问景瑞:你要不要也来一颗。一听说苏哥哥给安排了最重要的差事都笑成花儿了。

  4,纪王。皇兄,别生气哈。皇兄,说好不生气的哈。但是52集要皇帝听从朝臣建议彻查旧案时,气场两米八!

  5,穆小王爷。谁欺负我姐我就饶不了他!为了隐瞒卫峥在自己家的事情跟靖王插科打诨萌爆了。

  以上五位,并为《琅琊榜》五大萌神你服不服?!

  6,甄平。天啦你为了不让飞流把鸽子再次抓下来你竟然坐在飞流旁边守着他,你可是把天泉山庄在京城安插的江湖高手全部打败了的人哎~“竟让忘了提前想一个名字,真是败笔。”这又是什么鬼!

  7,晏大夫。吃药吃药睡觉!为了长苏操碎了心。板着脸还那么萌也是没谁了。

  8,黎刚。很多时候都很萌,一时竟然想不起具体的事情。

  9,蔺晨。你真的好幼稚啊看在你医术高超我就原谅你了哼!

  10,靖王。我要是那么聪明你们能看到54集?

  11,苏哥哥。哎呀这就是例行公事评一下,胡歌真的是实力派。看《琅琊榜》的时候竟然一次都没有想到逍遥哥哥。牛!

  12,啊还有霓凰郡主,真的是一点都不作啊~人前都是银枪戎装,琅琊榜的第10名啊,但是在小殊面前就各种小女人,还吃宫羽的醋......

  13,说道宫羽,我真的好心疼啊,为宗主什么都可以做,但是......宫羽姑娘,下次不要喜欢宗主这样的人了,太受伤了。

  再说一下“坏人”哈。

  14,谢玉大大。虽然是做了好多坏事可是眼睛那么大我都讨厌不起来,对莅阳长公主的深情我也好感动

  15,虾酱大大。导演你咋那么会给自己加戏!可是你的大门牙真的挺可爱的。

  16,誉王。哎,也是机关算尽。被长苏骗得这么惨我都有点同情你了。你到底喜不喜欢般若妹纸啊!

  17,般若。最后被蔺晨哥哥抓住躺在地上哀怨的样子好美。

  18,皇帝。演技real好,多疑,自私,好面子,护短的形象演得出神入化

  就辣么多吧,山影好良心,希望国产剧多出这样的作品啊。我真的不是很喜欢看美剧英剧韩剧日剧。。。。。。

  《琅琊榜》影评(三):再看《琅琊榜》反思“是非与手段”

  达到目的都要借力打力,如果打的力该打,那么利用则变成了可以理解

  为了到达目的说着言不由衷的话,绕了一个弯子走到彼岸;逐渐去理解这种路径的合理性。既然合理是否还需要辨析,因为原本1+1=2的道理要变成N重计算抵消的结果。借力打力不直接说话办事变成了达到目的的行事准则。

  这个似乎很高级。不断的去操纵,去影响。心里揣摩着对方的答案不断根据对方的各种答案拟一个对应的办法。与无道理可讲之人,大概只有用对方接招的办法去迂回的完成,这是一个制衡的交流环境,似乎很无奈

  梅长苏要的是一个道理,并不是名或利。但为了达到冤情平反的目的,只有先夺了对方的话语权。道理很重要,大家都懂,可是没有公信力承认,也是潜在的。人活着是争一口气,一个对错。所以一群正义之士和一群只求上位利己的团队斗得不可开交,戏剧的力量浪漫的,它倡导大家,对的应该打败错的,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精彩的地方是坏人反而被坏人磨,好人只是借力打力就让坏人斗得不可开交。好人用技巧一样可以收拾了坏人,而不是硬碰硬。

  不过换言之,谁把自己标榜成“绝对”,已是不公。现实中的两党之争,常为各有所长。政治并不是善恶势力的较量,各自都为己也为民,博弈的妙处才能体现。那么也许好的办法才能从这种辩驳中不断滋生滋长。聪明人会利他也利己,学会平衡这其中的关系,也给对手一个活下去的余地。如果斗死了别人,在leader看来这就是僭越,那么你也可以同样对待leade本人,所以就形成了忌惮。这一点在琅琊榜中是大bug,一个最主张制衡的君主一次次把誉王、太子队列的人撤职,就没意识到,朝堂已经失衡?如果誉王和太子团队只知道争斗,毫无利民政绩,六部皆如此,国家是如何运行的?怕早也塌台了。

  所以再看琅琊榜已经感觉是一个高级偶像剧,他把男主一队写成了绝对正义,把反方写的力量、智力齐齐掉线,未免觉得无趣。好看的争斗是两两各有所长,各自为自我的坚持情怀奋斗,比如权利的游戏,就很难分出善恶。各自为家族利益奋斗,谁都可以打着保护自己封地百姓的旗号,为平民争和平,孰对孰错?

  “利益分配”在很多场景下会变得难以裁夺。尤其是推及国家政策视角,有时是一个政策利于50%的人,可是伤害了另外50%,这个比例在现实中往往不均,但是能说这个政策绝对不好么?说不好的只有非既得利益那一方。有时候利益偏向大多数人,未必能促进全体的健康生长。所以站在自己的角度判断对错都是片面的。现在多少人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在信息也不均等的情况下,给对方的行为贴标签,下定论。当然不能说梅长苏的复仇是认知不全面,只是他的复仇估计可以衍生出10部琅琊榜,因为他的复仇衍生出了很多无辜的人狗带,他为了追求真相和道理也剥夺了无辜的人正常生活的权力。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也可以有理有据的找他报复。结尾的安排是让梅长苏圆梦死去,是一个最好的结局了,一切恩怨就此扯平。

  只能说站在一个角度坚持一个对的价值观很让人感动,因为生活里很难存在一个绝对,戏剧里面有纯粹的东西,才让人向往。靖王的委屈是多少人在职场努力奋斗了却不得志的写照。皇帝打造了一个是非不分、氛围浑浊的官场,让每一个有志之士都裹挟在权谋的套路中,让做一件事,变成了N笔计算、N笔铺垫加这件事本身,身心俱疲。相信这很容易唤起共鸣,这就是生活里面的累。可是我们不是对方,不是那个下判断的人,不了解所有的情况,不能轻易的下结论说“他为何不如此如此”……很多事情要靠时间和自己的坚持去逐渐水落石出,如果对方不听或听不懂,就拿让他接受的方式去讲。心存道义,也不介意于施与手段。仍然是一个自在明亮的少年。

  《琅琊榜》影评(四):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琅琊榜

  一直以来,很少有电视剧(或电影)能让我有看第二遍的冲动。如果ta能让我有这种冲动,那一定是有一定原因的。《孤儿怨》的恐怖,《十八岁的天空》带给我的那种紧贴生活的感觉,《哈利波特》伴我成长,此外好像就没有印象很深的了。但是琅琊榜做到了。

  看过其他网友和各大网站的评论,喜欢《琅琊榜》的N个理由,但是作为一个从小学起美术就没及格过,并且好像没有强迫症的人来说,好多理由都不属于我。那么,就得写下印象深刻的理由了。

  首先,这是一个悲剧。

  虽然梅长苏抱着病躯出场的那一刻就猜到除非发生奇迹否则大概会是个悲剧。我本来以为他是得了啥病或者中了什么毒,看到老后面发现人家已经解过毒了,那就注定是个悲剧。一直以来,我们看过太多的皆大欢喜的结局,或者是有一定牺牲,但是主角最后基本不死或者也会给观众留有希望。不得不说,《琅琊榜》的这个悲剧结果虽然并不出人预料但是方式绝对让人震撼。主角做了所有的事后离开。他的全部出场就像蜡烛,拼命燃烧,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让所有人都为他揪心难过,感觉最不应该离去的人离去了,但是一切好像都在情理之中,这个悲剧悲得相当有水准。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丢丢基情爱情这种其他电视剧惯用的悲剧手法,让人对这个悲剧更加印象深刻。我是一个很排斥悲剧的人,但是对这种心理早就知道是悲剧,但是后面还是有悬念,还是能不断地引人入胜的电视剧还是难以抗拒。虽然看的过程心理早 已有预感,但是最后还是觉得心痛,甚至想找原著,相关周边看看梅长苏究竟有没有存活的可能。相信像我这样做的不止我一个。然而,原著更加残酷,死前都没留下什么镜头。

  第二,剧情本身。

  好多人觉得这部戏里梅长苏过于精明了,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整部戏里只要靖王足够信任他,他可以给靖王整个宇宙。看了小说后发现,其实电视剧里增加了不少说明的环节,已经比小说里近妖的感觉削弱了很多。但是这部电视剧本身还是非常精彩!

  这就不得不说编剧功力了。我仔细地回想过所有梅长苏胜利的部分,对方有没有不接受他的提议的余地?如果对方死磕到底,或者做了其他选择,是不是会有更好的结局?梅长苏为什么前面潜伏阶段可以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答案显而易见。好多人质疑为什么一个江湖人士冒出来就成了金饽饽,所有人都爱他,答案很简单,翻回第一集,北燕最不可能成为太子的人成为了太子,他说的。在夺嫡之争陷入僵局的时候,大家都想能够更进一步,因为不进则退。当然,这个假设是基于两位皇子都认为只要更进一步,将来一定就能得到皇位,并不考虑皇帝老子对他们两个人一方独大的想法,这样的假设后来被梅长苏用得淋漓尽致。

  而后来皇子们的选择,我想用四个字来解释:囚徒困境。(我本人并不是学经济学的,囚徒困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里老师普及的。所以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大家稍微百度下就能看到)作者在这里完美地利用了囚徒困境。誉王和太子相互敌对,不能相互沟通,构成了完美的囚徒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在面对选择时都会做己方利益最大化的最优选择。在这种环境下,靖王作为第三方他们是不会考虑的,所以占尽便宜。梅长苏的智慧就在于利用自己的策略,让靖王的存在感变低。至于太子的倒台,其实并不是人家梅长苏做的。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至于后来与夏江的对峙,我想用八个字总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知道己方的力量,优势。作为一个强大的团队,有智囊梅长苏,负责情报收集的蔺晨,负责交涉的言浴巾他爹,负责内讧的夏冬,负责打幌子的靖王,负责实施救援的用药武功高手江湖人士,可谓各个都是神队友。而梅长苏的智慧在于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扬长避短,这个可不是一般的领导人可以做到的。而知彼,夏江的朝廷地位,在皇帝心中的位置,夏江的过去(人家老婆自己都不知道去哪了但是梅长苏团队知道。这个设定虽然有点离谱但是人家有琅琊阁呢),现在的性格,也许会做的选择,全部了如指掌。秦般若的优势,来历,地位,劣势,团队成员(这个开始不是全部知道所以栽了个小跟头),虽达不到了如指掌,但是大概还是有个底的。但是反观对手,一问三不知。除了知道对方也许有哪些势力,靖王的弱点何在,其他几乎都不了解。那么他们的失败一定程度上就是必然。

  诚然,电视剧里有一些很奇葩的设定增大了梅长苏的成功概率(比如那个猎场边上的小道,还有之前提到的假设)。但是不得不说,在这样的设定下确实每个情节都是合理的,编剧没有侮辱观众智商,很多情况下并没有所谓的更好的选择。

  剧情这里说得比较多是因为电视剧最吸引人的部分就是剧情。人们不会因为见到一个画面很美就想看到类似的其他美丽的画面(至少我是不会的),但是人会非常想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而好的剧情就想让人不停地问“后来发生了什么?”或者是心里已有对结果的简单猜测然后问“是如何做到的?”。《琅琊榜》的剧情确实合理,并且前后呼应地也非常棒,没有一个细节虎头蛇尾。让我看完后想再看一遍的冲动化为行动的动力就来自于我想知道前面除了明显的铺垫之外,还有哪些伏笔。

  第三,不得不说的中心思想。

  一直以来,我是金庸的铁杆粉,尤其喜欢《射雕》和《天龙八部》。最大的原因嘛,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梅长苏就是这样的一个侠之大者。

  几乎所有人起初都以为这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如何耍弄手段上位,这是经典的厚黑学。但是,知道了靖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后所有人都知道我们错了,这是一个身残但是拼命想要拯救国家的人的光荣事迹。

  我看完东西喜欢思考,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假如靖王并不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和他的父亲一样,只看重权术,地位,那么梅长苏还会不会冒出来要平反?他若平反成功,意义何在?假如靖王和誉王的性格对调,但是靖王和他是从小到大的友谊,他是会选择天下人将来会喜欢的誉王,还是发小兼基友靖王?如果帮了誉王,他要如何面对曾经的好基友?

  上段的几个问题,答案显然都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所幸作者并未给我们出这样的两难抉择。正义的一方从头到尾都是正义的,他们的现状也很符合他们的性格。但是我想说的是,这部剧确实是关于复仇的。我个人给的答案是当时谁能明确地表示能帮他平反,他就会帮谁。原因很简单,林殊父亲死的时候说:“活下去,为了赤炎军”。并不是为了天下人。军队是皇帝手中的剑,不是人民的剑。那么想要给军队平反,就只能向皇帝宝座下手。谁有这个胆量,谁得梅长苏,这与天下人的关系不大。而靖王附加的那些属性,只是复仇顺便带来的好处罢了。我这么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第一集蔺晨就说了,只有两年时间了。两年时间可以干什么?绝不可能改变天下,那就只能工于心计了。还好,梅长苏相当有眼光,靖王是一个办事能力非常出色的人。能得民心,得到绝大多数愿意为朝廷办事人的支持。

  我绝不是在批判,回到题目,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琅琊榜。只有情节没有底蕴的电视剧我是难以喜欢的。我很喜欢电视剧给我带来的种种思考。然而悲剧的是现在盛行的种种爱情片越来越多太难给我这种思考。琅琊榜满足了我开脑洞的需求。他的思想,核心,价值观,是像表面这样吗?有更深层的含义吗?事情有没有其他可能性?作者做了哪些铺垫使得事情可以这样发展,最后有这样的结果,给观众带来这样的感觉?

  所以中心思想部分,并不是说他有多么清高多么正义多么大气,而是他存在可以讨论的余地。换言之,复杂性。这个下个部分详细讨论。

  四、人物。

  人无完人,这是真理。

  梅长苏自然也是有缺点的,过于冷漠。对很多人都是这样。他能用种种方法使得自己方的既得利益最大化,往往忽略了周围人的感受。他自然也是对一些人有照顾的,如蒙挚,始终不让他插手;如靖王,那就不用说了。但是对更多人,比如几个年轻小伙子,比如非自己阵营里的所有人,比如与自己利益链无关的人。对那几个小伙子好多人是有话说的,但是其实有的事道理很简单:优秀的人周围的人总是很多的,他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只有足够优秀的人站在他的身边他才把对方当做一件事。这个有点像之前火起来的那篇《圈子不同,不必强融》的感觉。

  还有众多反面人物。我最喜欢誉王的刻画,比小说中丰满了不止一星半点。亡国公主的儿子,父亲把他捧起,再把他摔落,如同对待一只蝼蚁。自己手中还能有点权力,反正不会更差了,何不造反试试?我非常同情这个角色,我觉得这是剧中最完整的角色。因为他的身上有善(对自己的王妃、太后、手下(能做的都做了)都非常好),有恶(草菅人命,只看权位不顾亲情,谋反),有向善和为恶的理由。还有越贵妃,与霓凰等人对峙时候的场景简直让我联想到雪姨骂傅文佩那段。最欣赏的还是最后一部分“正是因为我爱儿子,所以才要处处为他操心谋划。”所有人都看得到她让霓凰喝酒时的一丝不忍,但是,一切为了儿子。关于这个一切为了孩子的观点也是一个历史命题,这里不做详述。

  长久以来,我钟爱犯罪片和剧情片。因为我一直相信,所有人都是多面的。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也有黑暗一面。每个人所做的选择也许旁观者看来并不是最好的,但是他本人一定有这样做的理由。至少,正常人是这样。诚然,人是会有劣根性的,比如贪,再比如懒。那么每个人对自己劣根性的了解和控制不同,也就产生了所谓的美德(是的我相信性恶论)。如果允许美德的出现,那就也请接受恶的存在。

  实话说,这部剧里的人物性格不如一些家庭剧,很多人都不够丰满。坏人太坏,恶人太恶,不符合我以往的眼光。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在这里将人物挑出来说?

  原因嘛,很简单,作为一部复仇为主题的电视连续剧,他没必要做成那样,否则复仇没有复仇的快感而满是悔意。对敌人的怜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这也是各种厚黑学电视剧里的人物很难丰满的原因。但是越贵妃和誉王确实是两大亮点,和他们的演技也有关系,真的让人印象深刻。同类电视剧里人物方面琅琊榜绝对可以做到前三的。

  最后,一些杂七杂八的。

  演员班底。每个都很喜欢!没有演技硬伤!画面。美美美!台词。很多地方文言夹白话,不会不伦不类反而恰到好处。(若是全篇文言文几个人有耐心看完?)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能让人撸很多遍的中国古装电视剧!!

  《琅琊榜》影评(五):七万赤焰魂不灭,终有梅郎雪沉冤—— 琅琊榜观后感

  首先胡歌给我的印象很深,他不再是仙剑小说里那个天马行空、嬉戏打闹、不太正经的男主角了,这次能演一个内敛、稳重、心智成熟、足智多谋,心怀大志的斯文人,我真当是要刮目相看了。这是这部剧给我带来的第一个惊喜。

  然而这部剧在毫无征兆的出现在我视线之内时,我并不看好,更因为这部剧被评为“基情四射”的剧集,我就更不想看了,然而我怀着一种“最不看好的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心情去看了,然后我深深被吸引了。

  这部剧让我跟着剧中人一起,心系一线,经历跌宕起伏的心情,一部剧能让观众感受到如此,这部剧就是难得的好剧,我也好久没有感受到这种感觉了,它既让我感受到,我便追而不舍。

  这部剧让我最感动的地方,其一,林殊与霓凰郡主相认的时候;其二,林殊带病雪中劝阻萧景琰的时候;其三,静妃娘娘认出林殊在帐篷里哭的时候;其四,霓凰得知林殊身中火寒毒命不久矣,林殊骗她还有十年的时候;其五,霓凰与靖王收到林殊去世的消息的时候。还有一些地方,可能我已经记不清了。每次感动的时候,我都眼睛一热,然后硬生生的把它塞回去了,强忍住心中的情绪。因为我知道这都是电视剧,而且所有结局我都猜到了,我知道梅长苏不会轻易死掉,我知道梅长苏肯定斗得过那些陷害自己的人,而且梅长苏最后会死,赤焰旧案最后一定会被重审、翻案。但尽管什么都猜到了,心中还是会被剧情带得有所动容。只因我词穷,描述不出心中的感受。

  这部剧集让我看到很多正能量的东西,期间还看了芈月传,总觉得芈月传更传统一些,中规中矩,但琅琊榜让我感受到更宽广的视野,更自由自在的天地,同样是刘涛扮演的两个角色,我更喜欢霓凰郡主,琅琊榜里有林殊与靖王的兄弟情义,有梅长苏与飞流、黎纲、甄平、宫羽等的主仆之情,有梅长苏与蔺晨的知己之情,萧景睿和言豫津的知己之情,有言豫津与言候的父子之情,萧景琰与静妃的母子之情……等等。这部剧让我感受到了很真实的东西,这是这部剧给我带来的第二个惊喜。

  每当剧中提及赤炎旧案时,我也想并不是没有看到过这么悲惨的剧情,并不是没有见到过皇子争夺皇位的剧情,但那时总觉得心里很愤懑,总觉得七万赤焰军不该就这么含冤而死,当梅长苏要为冤屈的亡灵复仇时,我觉得这是电视剧当然什么都能,但还是为最后能够洗冤带给我们正能量而感到庆幸。当梅长苏一步一步朝着他的方向前行时,我们似乎认同这些虚构的成分,毕竟这是一个孤身一人为了心中不灭的情义而为之奋斗的人,为了这份真诚也要撇去一些偏见。他筹备了十二年,在琅琊阁拿走了蔺晨给他的护心丹说“我还要两年”就踏上了一条复仇之路,其实从他选择要脱胎换骨,完全治好火寒毒,做梅长苏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决定了这条不归路。他机关算尽,呕心沥血,为了跟仇人斗智斗勇,更是跟时间在赛跑。卧薪尝胆,知其不可而为之,需要多少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达到。遇到险境就挺身而出,心中完全没有一点私心。当他对蔺晨说还要两个月,心不免沉了一下。当他在宫殿逼皇上翻案那天,感觉全世界都为梅长苏正名,看着自己一手经营的成果终将实现,真为他高兴。当在为之后的旅行安排时,却又得知边境军情危机,正是用人之际,于是他就踏上战场,把最后一丝气息留在战场。“我要回到那里,那里才是属于我的地方”,也许这对他来说也是宿命。最后他对霓凰说“缘许三生,希望来世能够携手终老”,全都猜到了,但不免心为之动容。其实最感人的不是结局,而是宫殿逼皇上翻案的那一天,当梅长苏诉说着林燮一件件冒死户主的事迹时,他应该时时刻刻记着父亲在悬崖上握着他的手说“要活下去”,才会有今天这个局面,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揪心的痛,我想那七万赤焰将士的在天之灵,在今天也可以安息了。

  梅长苏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一时会沉浸在剧中,有时会突然想到而心怀感慨,这是这部剧带给我的第三个惊喜。

  如果要说私心,我倒希望有第二部,讲林殊和霓凰的三世情缘。但说到底七万赤焰军魂不会灭,江左盟梅长苏终会为死去亡魂洗雪冤屈,以告诫将士的在天之灵。

  《琅琊榜》影评(六):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得而复失

  在各大论坛、微博、贴吧占据一月之久的头版,琅琊榜终于迎来了大结局,早先在长假过后,就已经吸引了很多的评论人从服饰、摄影、特效、制作甚至梅长苏的头饰所用的玉,作揖的礼节,从暗线到主线各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深扒,我自认为没有那样的文采,在此呢只是想谈一下自己的一些观剧感受。

  有的人说结局删掉了景琰在素室抄写阵亡的名单,每每抄到最后一个总会伏案大哭,悲恸难以自抑,就连怀孕的太子妃都无法劝止,然而我觉得剧里改成揭红布更加的让人心痛,因为小殊还活着,祭奠活人不吉利,所以景琰用红布盖住了小殊的牌位,最后却要由他再亲手揭开,那样的伤痛该有多深,13年前他出了一趟门,短短半年的时间,却早已物是人非,兄长被灭门,挚友惨死,他将自己放逐了13年,他不相信他的好友就那样死去了,他是整个金陵城最明亮的少年,就像他对自己的母亲说的那样:我不相信小殊就这样死了,我不想他活在我心里,我想他活在这个世上。那一刻他或许还会抱着一丝的幻想,他的小殊还活在这个世上,然后13年后的今天,他却再也不能自欺欺人,他的挚友为了他的天下,为了自己心中的道义,回到了本就该属于他的战场,当景琰亲手揭下他自己盖上的红布的那一刻,他就清楚的明白,小殊回不来了。从今往后再也没有人陪他出征,陪他玩闹,拍着他的肩膀若无其事的拔出他的佩剑了,他不会让帝王之位磨灭他的本心,他会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好皇帝,却不会有人再陪他一起看这不同的大梁天下了。全剧的最终当景琰写下长林军三字时,他的眼神中没有了泪光,也没有了感情,有的只是作为一个皇帝的责任与使命,他不会辜负小殊为他打下的江山,他会做好给他看,然而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小殊何其的残忍,他完成了梅长苏的使命,也实现了林殊的抱负,无论是金陵城最明亮的天才少年林殊还是麒麟之才的江左梅郎,他都无愧于心,死得其所,然而对景琰,对霓凰,对蔺晨,对飞流,对他身边每一个关心他爱护他的亲朋挚友,他留给他们的是无尽的愧疚自责,是永远的思念,这一刻我突然想要是林殊从未回来过,他13年前就跟他的父帅兄弟挚友一起战死在梅岭该有多好,景琰会伤心,霓凰会难过,但是他们同样又会期待,期待他的小殊,他的林殊哥哥还活在这个世上,他们不会经历希望之后更深的绝望,蔺晨也不用眼睁睁看着挚友走向死亡,他却无能为力。然而这只能是想想而已,林殊从未归来,又何来得情义千秋琅琊榜。

  最后我想说,无论何时,永远都会有一盏心灯如明月,照彻所有黑暗阴霾。琅琊榜,曲终人不散!

  《琅琊榜》影评(七):西风夜渡寒山雪

  忍别离,不忍却要别离,终于于今日终于为这段追剧的日子画上圆满的句号。最后一集,我终哭出泪人,不忍却仍要别离。

  “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基调贯穿全剧,中国古典含蓄情与美终不露声色拨动了中国人心底的柔软。

  首先最感动的莫过于霓殊之间隐忍克制的爱。

  霓凰与林殊,这对本该着重篇幅的男女主角,却在一次次不忍中别离。有人说,霓凰对林殊的感情中较多的是对兄长的崇敬。而中国传统的爱情的特色并不是平等的男欢女爱,而是略带仰慕色彩的依附。女子多称其夫为哥,既敬又爱,在其身边永远是一个幸福不懂事的小妹妹。而男女主便是如此,林殊自小带着霓凰,即是言传身教的兄长,又是调皮玩闹的伙伴。那日长亭,一声林殊哥哥,一个拥抱,不用撕心裂肺,不用你侬我侬,便能表达霓凰满腹的思念与爱恋。两人之间没有直白的我爱你,自相遇后,霓凰小心翼翼地表达着自己的心意,明明就是想要两人长相厮守却只说与兄长相约放眼苍山洱海。连吃醋也是看似云淡风轻,终气恼真情流露,也不过是一个要为其站岗,显得特别真诚可爱。而每次别离都带着深深的伤与痛,却总又轻描淡写般克制,更使人感到寒彻心骨的哀。那个稀疏平常的午后,阳光斜入长廊,霓凰步履阑珊,泪目无声。侧身,她的兄长一人矗在庭院中,孤深落寞。他回头,两人四目相接,那一刻多想跑过去紧紧相拥,而他们却就这么站着,一个努力仍住不哭出声尽力扯出一个笑容,一个全身僵硬低下头将眼泪咽下。忍别离,不忍却要别离。隐忍克制的爱却更深沉感动。​林殊全剧最直接的表爱,莫过于两人最后一别时许下的来世之诺,当时霓凰并不知这一别便是永别,而其自知奔赴死路的兄长,却也只是许下这一诺后,策马离开。

  在这里,对林殊这个人物也是又气又爱,恨其决绝,胸中装满了正义与天下,却半点容不下自己的幸福。他连自己都没有考虑过,更何况与霓凰的爱情,可怜霓凰十几年的苦等终成了家国大义的牺牲品。然而气就气在她自己愿意,愿意支持兄长保留他心中的赤子之心为家国奔走。在她眼中,他永远是金陵城中那个最明亮的少年。

  其次,反派人物有血有肉,让人可恨又为其可怜。誉王求才若渴三顾茅庐,一片真心求教梅长苏,却只被其利用。苦心积虑,党争夺权十余年,步步惊心,到头来却只是其父的一枚棋子,最后为保其妻与子在牢中自尽,更显悲凉。秦般若,轨迹多端,到头来也只为完成师父遗命,完成复国使命,她心中何尝不装着民族大义。而即使是最后大反派夏江,为打听自己儿子的消息,知道是陷阱也要跳进去,最后终于和苦苦寻找多年的儿子久别重逢,却即将天人两隔。那一刻,无论如何是非不分,如何固执执拗,也终咬着牙颤抖呜咽。

  最后是全剧一贯而终的君子之风。君子之交的情谊,如林殊与豫津的兄弟之情,尤其有趣的是,虽然是梅长苏的身份,而当他喝令看书背要挺直时,豫津如旧时一般吓得马上直了腰。如林殊与景言的朋友之谊,当景言履行十三年前戏说的诺言送他珍珠,那一刻林殊必是深受感动,而半晌说不出话,最后搪塞一句,赶紧回身离开,不让对方看出。如匹夫与朝臣心怀的家国大义,保持心中的赤子之心,不因世风日下而同流合污。这些忠臣的言行经常看得我心惊肉跳,使人忍不住联想当今社会。而该剧最可喜的是对古汉族礼仪的高度还原,见面礼,送别礼,祭奠礼,各种形式繁琐而又细致。礼仪的形式是心中之礼的最好依托,而形式反过来又能影响心中之礼于无形。对于当下这个缺乏礼仪形式的时代,真是一种提醒与示范。

  《琅琊榜》影评(八):看完琅琊榜,竟觉得再没什么可入眼的了

  不是胡歌的饭,多年逍遥哥哥的路人粉。也不是山影的饭,之前听说过这个团队制作的剧质量很高。为什么会看琅琊榜呢?好吧,还是因为胡歌吧,也因为一直喜欢古装剧,就去点了预告片看,惊为天人。

  这是唯一一部,我觉得电视剧拍得比小说好看的。直到现在,小说还静静躺在那里,看不下去,而电视剧,却虐得我死去活来。

  刚开播的时候网上很多人幸灾乐祸,你看,收视扑街了吧?各种技术分析贴层出不穷,什么电视台选错,剧情定位有问题,演员不行等等……上班比较闲总会去看看此类新闻打发时间,看完了就两字:呵呵!

  作为一部制作精良的电视剧,目前能让不喜欢他的人嚼舌根的,也就只有收视率了。然并卵,收视率这个东西,对,也包括网络点击量,什么都可以造假。那有怎么样呢?口碑在那里。

  我不知道那些天的晚上究竟有多少人在看琅琊榜,也不知道网络上到底有多少人在看琅琊榜,我只知道一件事,这是我身边所发现的目前为止最大规模人群在追的一部电视剧。地铁,公交,等电梯的时候,好像随时都能看到有人在看,比之前我苦苦追了一脸鼻血的电视剧更多。

  有人说收视扑街是不争的事实,讽刺该剧宣传在网络上雇佣水军到处安利,具体情况我是不了解,但从开播前琅琊榜的宣传情况来看,实在想不通,为啥要在已经开播并且快播结束时才开始雇佣水军安利?至少我就是一个向来做事随心的人,我觉得他好,乐意做个免费的安利君。

  轻喜风格的古装剧太多太多了,各种胡说八道,有时候也是看着打发时间,就像饿着肚子却点一份不太喜欢吃的快餐,含着泪也要把东西吃完。

  但是琅琊榜不一样,他在华夏礼仪,服装,场景等各种方面,都最大能力的还原,让我们看到真正属于皇帝该有的威仪,让我们看到中国古代的建筑是那么的古韵悠然,让我们看到中国的礼,是如何的美到极致。

  琅琊榜里的演员,不是说多么美多么有人气,他是真正让你看了就觉得,恩,符合这个人设,不会觉得别扭出戏。

  电视剧已经看完了,想起时,脑海中总会飘过各种精致的画面,月夜下的静水拱桥,高山瀑布间的白墙灰瓦,下雨时屋檐滴落的水珠,宫羽被谢玉一剑直指飞身飘然后退时落在地上的丝纱,还有梅长苏开怀一笑时的美好。

  从琅琊榜结束那天起,家里电视重新归为沉寂,再也没有打开过,只因为我觉得,短期内再也没有什么电视剧能让我有打开它的冲动了。

  没错,包括胡歌的新作大好时光和霍建华的他来了。倒是开始在手机上追我以前不喜欢的谍战剧伪装者。

  胡歌,这个当年的逍遥哥哥,如今琅琊榜里长身玉立,美好得就像一副画般的翩翩美人,个人认为,他做到了曾经说过的话:逍遥之后,梅郎可待。

  那么梅长苏之后,你还能如何?多年路人,一朝沦陷的我,期待你,胡歌。

  《琅琊榜》影评(九):我又来Real耿直的吐槽了(第三第四集)

  琅琊榜第三、第四集吐槽

  第一、第二集吐槽传送门: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604014/

  新鲜出炉的第五、第六集吐槽传送门: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605787/

  万万没想到这么快我就来写第二篇吐槽了。

  书接前文。比起前两集的诸多槽点。这两集的剧情节奏感要比第一二集好的多。看官们终于不用再一股脑的接受一大堆繁杂的人物关系,主线与相关支线的安插也算详略得当,算是终于走上正规、渐入佳境。调色嘛感觉似乎也略有好转(??)虽然有些近景还是灰蒙蒙的,但是好像看了四集渐渐也就习惯了(= =!)。

  服装道具场景搭配依旧好评。各个演员颜值演技都在线,尓豪胖了,朱七七更有气质了,有几个场景里胡歌大特写的眼神挺戳人的。靖王殿下只要开口说话我还可以爱一万年,低音炮实在大写的苏(比心)。

  但是——是的就是这么的耿直。我必须要说,即使拥有着华丽的外表包装,也并不能提高本剧政斗本身的水平。体现在这两集中,剧情逻辑虚弱和人物智商下线这两个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更加的明显。

  接下来让我们摆事实讲道理。

  首先,我为什么说这两集的剧情逻辑虚弱?

  我们举庭生线为例子。第三集一开头梅长苏和霓凰偶遇被责罚的罪奴庭生,接着靖王出场保下庭生,接着梅长苏猜出庭生身份决意搭救,接着设局和百里奇比武,把庭生带回侯府学习凌虚剑阵。

  乍一看是不是很机智?借着要打败百里奇为由头,串通霓凰和蒙挚,光明正大的把庭生带回府去,打败百里奇之后再求取皇帝特赦。不仅仅救了祈王遗孤先送了靖王一份大礼,也同时解了霓凰危机,这一手一石二鸟,你说机智不机智?

  但是,假如我们试图去认真思考一下这个看似合理的计策,你会发现,要想成功必须有个核心条件:庭生的身份绝不能泄漏。假如庭生是祁王遗孤这件事被太子或者誉王任何一方察觉,不单单是庭生保不住性命,甚至靖王、霓凰、蒙挚和梅长苏本人也将被牵连。

  庭生的身份谁知道呢?毫无疑问靖王一直以来都是知道的。那么槽点来了。我们从剧中可以得知随便一个小太监都知道靖王对庭生有着非比寻常的关心。靖王和祁王与林家旧情深厚至今仍然遭皇帝冷遇,梅岭事变后又专心沙场,远离权斗,却对关押官眷罪犯之地的一个罪奴这样上心。这态度何等反常?就连仅仅和庭生一面之缘的霓凰和梅长苏都能迅速从靖王的态度中察觉到不寻常。这么多年了太子和誉王居然一点儿也没发现?掖幽庭甚至还号称是越贵妃的地盘!

  好我们即使假设掖幽庭的太监们全体都不爱跟上头打小报告(= =!),再假设靖王的处境让太子誉王都失去了提防。总之就是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人发觉庭生身世。那么之后的计策就毫无问题了吗?

  并不。梅长苏救庭生,借的是和百里奇比武的由头。我们来看看他具体是怎么操作的。首先梅长苏跟郡主说悄悄话被皇帝问话,然后郡主提出梅长苏的计划——训练几个稚子就可打败百里奇,然后梅长苏说不能要武功好的,然后郡主说要找宫里的罪奴,然后蒙挚自告奋勇去挑,然后梅长苏在计划还没有成功的时候就急不可耐的提出要求赦免这些孩子的恩典。

  ——非常明显的串通,霓凰和梅长苏的串通实际已经摆在明面上,赢百里奇要靠几个小孩子,为什么梅长苏指明要靠小孩子?为什么霓凰提议要掖幽庭的孩子?孩子是蒙挚选的?他一个禁军大统领为什么这么热心?这些孩子有什么特殊的来头?敢号称只要接受过短暂的训练就能够打败一个武林高手?梅长苏又为什么急着要求这些孩子得到赦免?

  这些都是一个普通人可能对这个计策产生的最基本的一些疑问。只要太子和誉王对以上任何一个问题感到好奇,派人去掖幽庭稍微打听一下,以掖幽庭是个人都知道靖王和庭生关系的大背景。稍微动点脑子就能把这一串事情连接起来,靖王素来敬仰祁王交好林帅,霓凰和林殊有婚约,蒙挚曾在赤焰军中呆过一年,这三个人同时要帮一个掖幽庭罪奴。这样一来庭生的身份还有什么好不清楚的?

  所以在我看来梅长苏这个计划能成功,一靠外挂(蒙挚和霓凰),二靠神功(凌虚剑阵),三靠太子誉王智商低(重点中的重点)。在这件事上只要对方略微带点脑子,这个计策不仅不能成功还会给己方人马带来灭顶之灾。

  我在上一篇吐槽中提过政斗的格调问题。要写出权利斗争的残酷,你就不能把各方势力都写成傻逼。要写一个人“无双智谋”,你就不能让他的筹划出现致命的逻辑漏洞。琅琊榜原著中本来政斗的深度就是有问题的。孔笙导演在小说开拍初始就提出过要加大政斗力度,我当时深以为然。但是何以到了电视剧呈现上,剧情逻辑甚至连原书都比不上呢。把靖王对庭生的态度从隐秘关照改成公然袒护,把梅长苏要求赦免罪奴改在计划未成功之前。这在我看来改的非常莫名其妙。因为这直接影响到梅长苏的布局。如果梅长苏的布局有致命问题,他的聪明才智就没有说服力。如果他的聪明才智没有说服力,那他的坚持和伟大就要大打折扣。

  其次,我为什么说这两集人物智商下线?

  讲真在这个问题上我已经不想提太子和誉王了,这年头连宫斗剧都知道在互相针对之前先虚情假意的姐姐妹妹一番,而这两集已经发展到两个人争先恐后的往谢府送礼单了,水平低就算了,还深怕天下人不知道他们俩是要争天下的死对头。反派如此耿直我已然无槽可吐。我要吐槽的是另外一种情况,那些看起来非常正常的角色的智商问题。

  我们举“情丝烈”这场阴谋为例。越贵妃设计用“情丝烈”酒逼迫霓凰嫁给自己人。于是找自己的丫鬟去找太后宫里的老嬷嬷要药酒。不料正巧被靖王生母静嫔和酱油惠妃撞破,于是静嫔想法传信给莅阳长公主,莅阳长公主又来找梅长苏传信给霓凰。

  看似一点问题都没有对不对!虽然静嫔和惠妃堂堂两个皇妃在太后宫里趴趴走连个跟的丫头都没有,还那么巧就遇到了这桩阴谋,但是宫廷剧的规矩大家都懂。宫女这种人设一向是神出鬼没的,而且没有巧合剧情怎么发展下去嘛,所以我们也一样忽略一直在自言自语OR碎碎念交代故事背景的宫女A嬷嬷B以及酱油惠妃C。直接发展到下一个环节,莅阳长公主传信梅长苏。

  从静妃那里得知霓凰可能会被害后,我们的朱七七同学(啊不莅阳长公主同学)首先去霓凰家里传信,不料扑了个空。于是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莅阳长公主悄悄出门来到自家别院去找梅长苏报讯。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梅长苏?

  剧里梅长苏也这么问了,莅阳长公主也给了解释,大概可以归结成这样几点。第一、我现在没啥证据,又不能天天蹲在宫里。第二、我也不想连累我家里人。所以我虽然知道霓凰有危险但是我这个长公主也并没有什么卵用,就指望先生你了。

  我表示这个解释我十分不服。首先虽然你没证据,也不能天天蹲在宫里,可是你告诉了梅长苏,他也没证据啊,他更加不能天天蹲在宫里啊。其次你的诉求不过是让梅长苏在招亲大会的时候告诉霓凰一声宫里有危险提醒她注意安全。这个事儿又不是非梅长苏不可。太多人可以做了。招亲大会你又不是不能去,上一集你们明明在后宫八卦的很开心嘛,找个机会跑一趟很难么。退一步说就算自己去不方便,招亲大会你儿子景睿也在啊,找他带个小纸条说注意安全不行么。再退一步说你不想牵累自己儿子。好歹也做了这么久长公主,在宫里找个宫女心腹带句话也行啊。

  我们以一个非上帝视角的眼光去看,只要长公主智商在线,这个秘密她无论托付给谁,都不应该托付给梅长苏。这个阴谋的背后指使者不是太子就是誉王,这两家的礼单天天往谢府里送,莅阳怎么能肯定梅长苏不会带着这个秘密投靠其中的一位?又或者梅长苏根本就是其中一位的幕僚?面对这样一个背景不明,非亲非故,并无深交的客卿。贸然瞒着众人夜会梅长苏,把这样重要的秘密和盘托出,这是一个有智慧的长公主干的事儿么。她就不怕梅长苏反坑霓凰?我想了半天除了男主光环以外简直无法解释这谜一样的信任。

  什么是男主光环?我们接下来都能猜到要发生什么?男主知道了阴 谋,于是破解阴谋解救霓凰,刷智商的同时刷一下妹子的好感度。道理我都懂。但是当一段故事的剧情推进需要通过牺牲其他人物的智商才能完成,这就和水到渠成谬之千里。

  ———————————————————————————————————————

  一口气又吐槽了这么多,写的超累。其实从上篇到这篇,解释的都不过是一个问题:

  为什么这部片子看起来各方面都足够良心,却让人总觉得哪里不对?

  上一篇吐槽下面有人给我留言,说山影拍的又不是历史正剧,你凭啥有这么高的要求。可是一部以权谋争斗为主线并且有志成为国产优秀电视剧的作品,我凭啥不能希望它逻辑严谨智商在线?

  《琅琊榜》影评(十):《琅琊榜》碎碎念二十四

  今天这一集,算是起承转合中的“转”,又是剧情的一个小高潮,这个转,是大乱到大治的转,也是梅长苏走向胜利的重要转折。剧情可谓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这里要分别念念几个“梗”

  琅琊榜后,常听人说良心剧,以前还真没有这个说法,“良心”这个词简直是盘古开天就有了,但是良心剧还是新词。顾名思义啊,良心剧就是说某剧拍的专业、负责任、经得起推敲、不唯利是图。说琅琊榜是良心剧,无非也是指的这些方面吧。本人不是专业人士,对谋篇布局掌控大局的解析,没有这个能力,只能从看剧时最有触动的地方入手念念,为的是记下自己的感受,不至于时间太久没了初心。

  这集是誉王叛乱攻打九鞍山。剧情自然如火如荼,说不胜说,我要说的是小节,小到不值一提,但是却能让人会心一笑的几处。譬如靖王下山搬救兵,三人三骑风驰电掣飞奔而去,不想,后面还跟着三匹空马!这就是很用心、很舒服的一笔。因为前情已经说了,靖王要三天三夜马不停蹄赶路,才能保证三天后赶回九鞍山,人三天不眠不休靠的是毅力,但是马儿三天三夜不停的跑,还要驮着一个人就几乎不能了,所以还带了三匹马换脚力,导演这里轻描淡写的一笔,实在是水到渠成的自然、妥帖。而且画面美极了,暮色中,三骑三马在苍茫中转瞬就消失在视野,给人无限的想象。

  再譬如,在攻城的过程中,战斗画面做的非常逼真,除了航拍的整体画面外,基本都是写实的近景拍摄,每个人都在战斗,每个人都在流血,无论是城堡里面还是外面,无论是叛军还是义军,厮杀的场面很是震撼。其中最逼真的应该是甄平,他的镜头也不少,也许演员本人擅长动作,所以给的画面最多,也最完美。几大步飞跃上城墙,乱箭中完成泼油火攻之计,一连串的动作看的赏心悦目。近镜头也是很逼真,连牙齿都化妆了,让人真正的感受到了情况的危急。

  也有不爽的镜头,譬如霓凰郡主救驾的场景,虽然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但是,效果并不好,一个字,假!也许导演是为了体现美感,特写了霓凰的脸部、声音、一枪毙命叛军头目,可谓百万军中直取上将首级,妄想造成气冲凌云的飒爽英姿效果,岂不知,前面那么多厮杀场面都很用心了,这里把霓凰写的跟孙悟空似的,由极具现实主义的描写突然转换到浪漫主义了,美则美矣,但是,拉低了冲击力,草率收场。可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