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传承者之中国意象》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传承者之中国意象》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2-19 21: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传承者之中国意象》经典观后感10篇

  《传承者之中国意象》是一部由陈道明 / 朱丹 / 范明执导,真人秀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承者之中国意象》观后感(一):四个理由,证明这是今年最值得看的真人秀

  我是在朋友推荐下关注了《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之前上网查了下资料,发现第一季评分竟然高达8.3,如此高的评价更加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专注守在电视机前的我,从第一期“集体抖空竹”开始,就完全被这档节目征服了,至今已经看完五期,感慨良多,并可以断定这是今年最值得看的一档大型文化类节目。

  第一,我觉得《传承者之中国意象》开辟了文化类节目的新思路,嘉宾们奉上高质量的表演的同时,兼具文化和内涵,并且把中国人擅长的、引以为傲的技艺充分的展现出来。简言之,北京卫视《传承者之中国意象》是属于中国观众自己的文化类节目,它用一幕幕精彩绝伦的表演,让观众重新认识到中国传统技艺之美、中国意象的独特魅力

  第二,舞台兼容并蓄,内容不拘一格。《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不局限于一种表演形式,让节目不会显得单一、枯燥。主题为“中国意象”,也就意味着只要能传递出中国意象的表演就都能在这个舞台上得以展示。从第一期“集体抖空竹”开始,到第五期天津杂技团的“蹬人”,每一个节目都非常抓人,杂技、舞蹈、唱歌、武术、木偶……表演形式不拘一格,观众从中能充分感受到技艺之美、形体之美、文化之美。同时,舞美、灯光、摄影以及剪辑的超高水准给人意外之喜,这些结合到一起,让我看到的是在综艺节目范畴里最顶级的视听体验。每一期都有让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的一幕,比如第二期来自河南登封的小伙伴们,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做了精彩的展示,而出色的摄影和剪辑则带给荧幕前的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在全景的镜头中,观众能体会到功夫的飘逸和灵动;在特写的镜头里,看到的则是多年修炼挥洒出的力与美的独特魅力。特别是和观察员互动的一幕,小伙子一个跟斗翻过六人,慢镜的运用很到位,有一种功夫电影的既视感。第五期的节目,迎来了刚在G20峰会上完成独唱的雷佳,她在西子湖上的演出让观众看到的是祖国山河的壮美,而在传承者的舞台上,通过绝佳的舞美和灯光,展现出的则是另一番赏心悦目的光影之美。节目组通过多台投影,环绕雷佳的裙摆,营造出变幻莫测、丰富的包含中国元素的各种图案,让人过目难忘。

  第三,饱含文化传承、情感传递。来到这个舞台上的表演嘉宾,大部分是中国顶级文艺院团或在世界范围内拿过大奖的优秀团队和优秀节目,这在保证节目高水准的同时,也让这档节目完全抛开了功利色彩和炫技的成分,对于观众来说,这是一档欣赏中国传统艺术的优秀节目;对于表演者来说,是一次毫无顾忌享受表演的时刻。节目流程里的加番表演特别让人喜欢,雷佳和范明合唱白毛女、三大男高音合唱王菲的歌,让以往大众眼中的高雅艺术不在遥远,营造出了独有的亲和力和趣味性。同时,每一个节目都有背后的故事,都是特别的文化符号,都有传承在其中。有不少表演者耗尽毕生精力,将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表演事业,更有艺术家年逾古稀还在散发着光和热,这像一场永无休止的接力赛,将属于中国的传统技艺一代代传下去,如果没有他们,很多让我们引以为傲的艺术可能就已经失传。

  最后想说的是,这是一档有态度、有底线的节目,尽量的淡化表演者的背景,不编故事,不拿苦情戏码炒作,去引导观众用客观、冷静的态度去欣赏。但即便是这样,还是有不少节目让我泪目,也让节目嘉宾泪流满面,“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用在这个节目上最合适不过。能在自己的领域中拔得头筹,背后的辛酸常人难以想象:抖空竹的孩子们经常会被空竹砸的头破血流;蹬人的小伙子每长高一厘米,都让节目的表演难上加难;木偶的表演让人直观感受到父子之间单纯朴素的情感……与此同时,八位青年团成员之间激烈的思想碰撞也是一大看点,他们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对节目自然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于是乎他们带来的独到观点和犀利点评是节目中另外一道风景线。

  《传承者之中国意象》观后感(二):《传承者之中国意象》:让文化展魅力,让传承更给力

  文/温翔

  北京卫视推出的《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以大型文化类节目的方式展示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精髓,让人欣赏到很多高端的艺术,不仅仅是秀绝活,更是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人文品相传承与发扬,凸显“中国意象”。

  不太明白“中国意象”何为,但看了节目以后,这四个字内涵更为明确,它可以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可以是忠、孝、义,或许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或许是对故乡文化的眷恋,或许是包罗万象的各种传统文化。它有着深刻的中国烙印,包蕴着值得发扬光大的中国精神。

  《传承者之中国意象》观后感(三):《传承者之中国意象》:将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体现得淋漓尽致

  北京卫视《传承者之中国意象》立足中华传统文化,以传承为宗旨,集结了杂技,话剧,舞蹈,歌剧等丰富的表演形式,向观众展现出宏伟瑰丽、色彩斑斓的大美中国。中华文明强大的文化基因,深邃的哲学思想,宏大的民族精神,高端的审美风范都在这档节目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如今《传承者之中国意象》终于迎来了最后一期,在这一期中,第一个杂技以黑白为主调,小伙子们以精湛的技艺,健硕的身段,力与美相结合的表演,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同时,黑与白的表演色调还融合了太极两仪,做到了观赏性、娱乐性、文化性的三位一体,体现出小伙子们的坚持和创新。第二个节目则将我们带到了蒙古大草原上,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为我们演奏了著名的《嘎达梅林》,饱含张力的演奏传递出表演者对大草原荒漠化的痛心,充满了仪式感和力量感。第三个节目博克,充分展现了蒙古民族博大的精神内核,同时也融入了各民族文化,展现了包容的精神。

  至此,《传承者之中国意象》落下帷幕。回顾整季节目,节目组为我们奉献了一道道丰盛的民族文化大餐:从雍容典雅的贵妃醉酒,到诗情画意的雨打芭蕉;从意蕴高远的古琴曲,到金戈铁马的琵琶声;从舍生取义的程樱,到慷慨赴死的谭嗣同;从千年不朽的胡杨魂,到魂牵梦绕的思乡情;从上个世纪的知识分子徐慕容的寻根之旅,再到大清苦寻救亡图存之良策的仁人志士……文化之磅礴,精神之浑厚,意蕴之高远,力量之震撼,都给我们以极大的观赏体验。

  纵观整季节目,从形式上来看完美体现出了“传”和“承”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是神圣的、可贵的,它让人心头一震,不容得半点懈怠和不敬;从内容来看,这一季节目广纳了祖国大江南北的国萃精华,展现出民族大团结的盛世景象;从创新来看,节目成功的将形而上的文化和意蕴,以现代化的手段进行了完美的呈现,通过映像技术的介入,让演员们时而置身于苍茫草原,时而来到了江南水乡,让传统文化更直观、更具象化。形式、内容、创新三箭齐发,将大美中国、大美河山、大美文化展现的淋漓尽致。

  我们常说,身体灵魂必须要有一个在路上,而今身处繁华世界的我们,每天早九晚五的忙碌,早就忘了诗与远方。《传承者之中国意象》的播出,让我们能够足不出户,也可以让灵魂畅游在祖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领略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感受优美酣畅的舞蹈艺术。在此,衷心希望《传承者之中国意象》继续发扬专注细致的工作精神,以高姿态、高效率的态度,坚持做高品质、高质量的精品节目。

  《传承者之中国意象》观后感(四):国之粹,行有道,《传承者》

  中国意象,紫气东来!忘记传统,社会将很难发展,只有传承,才能拥有未来。目前,北京卫视倾力打造的大型文化类节目《传承者之中国意象》正在热播阶段,第七期丰富而厚重的内容将全季推到了一个新高潮。

  所谓的中国意象、中国文明、文化传承,在这一期中都得到了精彩的展现。从文学到历史,从国粹京剧到新民乐,每一场绚丽舞台上的精彩呈现,都引起现场乃至荧幕前观众的惊叹。

  所谓“传承者”,必定是有“传”,有“承”,更需要有“人”来传承。每一项国粹或国宝,艺术或文化的精髓,在社会变迁和时代更迭中,都需要有稳定的大环境和谐的氛围以及勇于投身传承的人去做、去坚持。节目中,作为梅派第三代传人的胡文阁,堪称是传承者中的代表。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愿做那梅派京剧艺术的接力棒!”同时他也呼吁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喜爱京剧艺术,共同传承这项中华民族的国粹艺术。

  节目中,依旧是四位文艺界资深从业者担纲观察员的重任,陈道明、华少、朱丹和范明,以“中国意象”为主体,以普通的国人身份和热衷传统文化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的视角,对每一次“传承者”们对“传承”的精彩诠释,都做了精心而真诚的点评。既有像师长一样温文尔雅的“说”,又有如朋友般轻松欢愉的“聊”,让《传承者之中国意象》更多了几分亲切之感。

  除了四位观察员之外,节目还汇聚了能言善辩的、代表年轻一代人感受和态度的青年团。《传承者之中国意象》可谓是真正做到了凸显传统文化地位的同时,又为新老两代间的观点碰撞和交锋提供了舞台。

  以第七期节目为例,先是根据李敖小说改编的话剧,不仅在表演形式上凸显和流露出了对当下舞台剧与老派演员们现状的思考,也让身为观察员和演艺界前辈的陈道明感慨良多;接着梅派第三代传人胡文阁倾情演绎了祖师爷梅兰芳的代表作《贵妃醉酒》,惊艳全场。尤其是在精心保存的视频资料里,梅兰芳和梅葆玖两位大师的隔空亮相,让国粹京剧闪耀出夺目的光芒;最后,曾红遍华夏大地,也曾招致异样目光的新民乐的代表“女子十二乐坊”及其作品的精彩重现,再次点燃了节目现场的气氛。而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承接,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话题,也成为在场观察员们的热议焦点。

  总之,无论是传统还是经典,集大成的国粹还是别的艺术形式,节目传承的,不仅是文化记忆,更是精气神!

  另外,看看下期节目中将要登场的“传承者”们的节目名单:《四郎探母》、《昭君出塞》、《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无论哪一个都将会是引发观众热烈反响的经典!

  《传承者之中国意象》观后感(五):从“象”出“意” 以形求美

  时至今日,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内在实力的象征,提高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化复兴的使命让我们对蕴含中国意象的传统文化给予更多的关注,也使我们更加注重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内在传承。近日,由北京卫视联合能量传播共同制作的大型文化类季播节目《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一经播出便广受好评。节目以“中国意象”为主题,着力挖掘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汇集全国顶级的艺术院团,带来极致唯美的殿堂级表演,通过一幅幅动静相宜的艺术画卷,诠释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意象”作为一个独特的美学概念,是建立在中国传统艺术基础上的中国式审美名词,其中凝聚了我们独特的审美文化体验。早在《易经》中就有“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观点,而《文心雕龙》中提出的“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则首次将这一概念完整地运用到艺术评论中,也奠定了“意象”在中国审美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具体说来,“意象”之中,有意有象,我们不但要感受外在的具象,也要体悟内在的意蕴。对于体现中国意象的传统艺术文化来说,外在技艺的展现传承固然重要,内在的意蕴传达更不可缺少。

  在经历了第一季《传承者》的辉煌之后,《传承者之中国意象》全面创新升级,并继续邀请陈道明坐镇,与华少、朱丹、范明共同成为文化观察员,并给予8位年轻人更多的评论空间,着力展现年轻人与传统艺术的互动,这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艺术的传承。更为重要的是,通过8位年轻人参与讨论,可以让年轻一代品悟传统艺术背后的意蕴,使他们真正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弘扬者。

  王弼认为:“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诸如抖空竹、武术、木偶戏、杂技、京剧等都具有鲜明的经典形象,在《传承者之中国意象》的舞台上,传统与现代融合,经典与创新相遇,带来精湛的技艺和传承创新的深意。可以说,节目在形象展示方面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声光技术融合,呈现出超乎青年人想象的魅力,也让观众感受到传统艺术创新发展的魅力。例如“抖空竹”表演中不仅融合了京剧中花旦的艺术造型,也大力借鉴舞台光影技术,使整个表演俏皮中带着古典的雅致,传统又不失清新活泼。“赵氏孤儿”的表演则将古典舞与现代舞台叙事融合起来,具有古典美,又不失现代感。

  “意象”之中,“象”为外观,“意”则为灵魂。传统文化艺术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关键是如何实现巧妙地以“象”出“意”。在这方面,《传承者之中国意象》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一方面,浸润在各种具体之象上的独特文化符号,比如“俏花旦”,机灵而不失风趣,在一抖一跳中都透露着东方女孩的神韵;“青衣”中的水袖表演则将女性的柔美与力量凝聚在一起,宛如顾恺之的长画卷《洛神赋》,给人以行云流水、天外飞仙的感觉;而“胡杨魂”中的胡杨造型粗砺中传递出不惧风沙的强劲,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这些意象都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共同丰富了中国精神的内涵。

  同样,在“赵氏孤儿”中,打动观众的不仅是跌宕起伏的故事剧情,更有故事背后对于中国精神中“义”的深沉诠释,大“义”凛然、“义”薄云天、舍生取“义”,“道义”早已成为深植于中国精神中的重要之“意”,为现代观众带来深深的震撼;而在“爸爸的时光机”中,传统木偶戏发展为机械木偶剧,看似突破了表演形式的传统之“象”,却传承了中国精神中对“孝道”的推崇,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让观众热泪盈眶。

  寻中国传统艺术之形“象”,以求中国文化之真“意”,《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不仅传承了中国文化的艺术形式,还通过各种经典“具象”传达出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之中,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得到更为突出的弘扬。在这一节目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中国意象的艺术呈现,还能透过这些表演真实地感受到传统文化中的忠、孝、仁、义,体悟到浸润在这些技艺中的真、善、美。(LS)

  《传承者之中国意象》观后感(六):绽放中国文化之美,北京卫视《传承者》贺岁总决赛让人期待

  最近一段一直在看《传承者之中国意象》,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评分太高。第一季的评分远高于其他电视节目,第二季的评分在豆瓣上更是达到了9分。如此高的评分引发了我的好奇,作为一个资深文艺青年对于这样高分的节目,想不关注都不可能。在网上看完了第一季后,我决定和其他观众同呼吸,第二季只看电视不再后追网播,果然,看的过程是惊心动魄感慨良多。第二季《传承者之中国意象》无论是从参赛节目的选取还是文艺观察员的点评深度方面都远超第一季,而德德玛、席慕容、梅葆玖徒弟胡文阁、国家话剧院、女子十二乐坊等著名或者曾经著名的卡斯,更是让本季节目星光闪耀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中国文化“传承”的任重道远。如果今年只追一个电视节目的话,那么看《传承者之中国意象》就足够了;如果今年年底只关注一个电视节目总决赛的话,那么《传承者》之“年度意象盛典”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

  《传承者之中国意象》观后感(七):北京卫视《传承者之中国意象》找回中国文化的基因

  《传承者之中国意象》在北京卫视播出以来,热度持续走高。究其原因,一是本季节目在节目编排上较第一季更丰富,文化底蕴更浓厚,话题感更强;二是每一期的节目都绝不重复以往的基调,给观众带来极大的新鲜感。一转眼,节目已经落下帷幕,不舍的心情,涌动在每一个喜爱《传承者之中国意象》的观众心中。

  这一季的《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不止给观众带来了惊喜,更打开了一个综艺节目新世界的大门。平日只有春晚才能欣赏到的顶级表演团体,在北京卫视的荧屏上奉献出一幕幕令人叹为观止的表演,令观众不仅大开眼界,更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深入了解平时关注甚少的文化渊源。《传承者之中国意象》没有当下很多真人秀节目的浮躁,它透着股朴实的真诚,能为观众解惑,能为群众开智。

  比如在《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中文艺观察员陈道明和范明一场关于孝道的争辩就曾引发了网络大讨论。当范明讲述亲人离世的悲伤时,陈道明给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很多人爱吃后悔药,可早干嘛去了,孝顺父母要争取当下”。一席话点醒多少梦中人,很多青年观众通过节目,不仅看到了精彩的文化演绎,也锤炼了灵魂的深度。

  《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不仅应和了老一辈人的观赏趣味,也笼络了大批年轻的观众,让他们通过节目陶醉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技艺之中。节目中,青年团和文艺观察员两个点评团的设置尤其精妙,青年团由奇思妙想、大胆发言的年轻人组成,观察员则由陈道明、华少、朱丹、范明等文化领域的资深人士担任,两方对同一个节目的观点和意见往往相左。印象深刻的是木偶剧《父与子》,一群年轻的创作者把木偶剧与蒸汽克和传统戏剧元素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表演,不仅形式令观众为之耳目一新,还呈现出父与子两代人的情感世界,在小小的舞台上形成了文化与情感的双重传承,给木偶这一传统艺术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

  有一点特别值得欣喜的是,曾有些人视中国传统技艺文化为“土气”的标志,而随着国家的繁荣发展,国人对自己的认同感也大大增强,《传承者之中国意象》恰恰是在此种文化氛围中应运而生的节目,它就像一扇窗户,让我们看清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文化基因,看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原因。

  《传承者之中国意象》观后感(八):《传承者》——在泛娱乐大潮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品味

  闻道不群

  北京卫视的《传承者之中国意象》 是一个特别的存在,较之其他选秀节目的狂欢,《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使我们从各种泛娱乐的综艺节目中走出来,换一个角度,冷静思考当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如何规避同质化风险,探索一档真正属于我们大众的电视节目。在这方面,《传承者之中国意象》无疑做得更多,也走得更远。因为,在一个同质化异常严重的时代,总要有人站出来做不一样的事情。

  第六期的国粹艺术的表演,真可谓让我们大开眼界。在这一期中,有京剧艺术表演《三岔口》、还有古琴艺术表演,以及舞蹈《白蛇传》。在《三岔口》的表演中,正是因为表演者坚持数十年的苦练,才会有台上惊为天人的表演。尤其是两人模仿漆黑场景中如何去辨识对方的表演,让人有如身临其境。京剧的美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多的是以一种猎奇的心态去观赏,然而《传承者之中国意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更为单纯直接的交流。这档节目还有一个非常直观的交流方式,那就是文艺观察员和青年团面对面交流,各抒己见,对艺术当下的处境,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艺术的未来做出精辟的分析,这对于我们观众来说是获益匪浅的。第六期节目中,《白蛇传》的舞者用精湛的舞蹈技艺和优美的肢体语言,让观众一下子就对西湖雷峰塔产生莫名的具象感。古琴的表演更多的则是读“物”,所谓的“物是天地万象,一切皆都可为‘物’”,真可谓声声古琴响,万物皆为“灵”。而这种古琴表演技艺,是修为和造诣的所指,表演者可谓物我合一。

  第七期中,话剧表演《北京法源寺》,将历史上有名的戊戌变法搬上了台面,两位表演者让我们感受到文人在历史大是大非中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决然。而《贵妃醉酒》中,梅派的京剧艺术非常鲜明,一颦一笑都都能让人去细细品味,这一出绝佳的贵妃醉酒,让人更进一步了解了京剧艺术。接下来的女子十二乐坊,作为一个古今结合和中外结合的典范,给世人树立了一个很好的范本,乐器都是中国的,但融入了西洋的管弦乐和打击乐,节奏感十足。可以说,不管是古琴还是京剧表演,亦或者是话剧表演,都能在《传承者之中国意象》里找到特别契合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即将播出的第八期《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中,曾在上个世纪中风靡校园的诗人席慕蓉不远万里从台湾来到了节目现场。席慕蓉老师身上有一种上个世纪知识分子特有的精神特质,淡雅、知性、从容,令人敬佩。在这一期节目中,席慕蓉和歌唱家德德玛交流诗歌,乡愁,故土。有人说过,回不去的是故乡,席慕蓉娓娓道来,将现代人久违的故乡家园情怀,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而昭君出塞则以现代荧幕传播手段,加以传统舞蹈,直观的将昭君出塞中不同时段的内心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或悲壮或哀婉,总有一种不一样的体会。

  《传承者之中国意象》观后感(九):中国综艺的良心与脸面

  中国的综艺失去创造力了吗?似乎,答案是肯定的。荷兰舶来的好声音,韩国引进的歌手歌王,从南方到北方,从白天到黑夜,这些由外国文艺工作者创造的综艺节目一统荧屏——转身转椅,蒙面歌唱,奶爸萌娃,奔跑撕牌,锣鼓喧天,热闹开心。这一切本无可厚非,可是这热闹背后却显露出一种悲凉:好像,我们这个民族已经失去了想象力,以至于,我们的荧屏变成了外国综艺的秀场。

  可是,2015年,一档节目的出现,让一切变得有些不一样。这档节目就是北京卫视的《传承者》。与所有的舶来品不同,这是一档原创的中国文化真人秀。它的出现,让观众回想起,原来,我们曾是一个如此骄傲和富有创造力的民族,一个创造了印刷火药、凭借创造力改写了人类文明进程的民族。

  于是,在几大卫视都放弃了原创之后,《传承者》就显得弥足珍贵。最起码,它保住了中国电视节目的良心与脸面。原创,不容易;做文化,更不容易。令人惊讶的是,在这双重的难度下,《传承者》依然拿出了令人惊艳的成绩:到今天,《传承者》已经做到了第二季,火爆荧屏,且热度不减。《传承者》的品质在于创造力。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它都极具原创性。

  节目开播两年,从《传承者》到《传承者之中国意象》都摒弃了其他综艺所热衷的歌唱选秀与明星嬉闹,而是将目光对准了我们脚下的土地和土地里所孕育的文化智慧——从新疆到西藏,从脚下到高空,从京剧到芭蕾,从箭术到武术,从侗族大歌到四大名旦,从乡间田野到歌舞剧院……各个地域,各个民族,各种不同文化区域的艺术在这里汇集,百家争鸣,蔚为壮观。在节目形式上,《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也“颠覆了传统‘达人秀’式的单一评判方式,用青年团与文艺观察员争鸣探讨的形式营造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形态,制造了代表年龄跨度的全新代际话语场。所以,在《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中,有文化展示,也有思想争锋,有江山如画,也有舌战群儒,有潸然泪下,也有理性思辨,有节目本身的原创力,也有中华文化的品格与底蕴——在电视节目中搞文化本是危险的,一着不慎,就会曲高和寡,可《传承者之中国意象》出色完成了文化传承的任务。

  文化的底蕴积淀也赋予了《传承者之中国意象》独一无二的气质,节目组更是凭借着这种文化气质打动了几乎和综艺节目绝缘的学者型演员——陈道明。只不过,在《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中,陈道明不是演员,不是明星,而是一个冷静虔诚的文化观察员和传承者:他会为高台花鼓挺身而出,也会对京剧表演起身致敬,他可以耐心聆听,也可以犀利批判。从这个意义上讲,陈道明的姿态与气质就是《传承者之中国意象》的缩影,儒雅敦厚,卓尔不群。

  本周日,《传承者》之“年度意象盛典”即将播出,各路英豪,整装待发。为了保证节目的文化厚度,节目组请来张颐武等几位文化大家现场品读中国意象。在“年度意象盛典”的舞台上,中国首席舞剧表演者带来的舞剧《孔子》即将上演,四大名旦传承人历史性的合体演出,总政歌舞团的顶级歌手雷佳携《板兰花儿开》再度登台……谁将率先亮相,名旦传人是否可以重现四大名旦的神韵,陈道明又将和张颐武产生怎样的火花,11月20日,北京卫视见分晓。

  《传承者之中国意象》观后感(十):《传承者之中国意象》:在北京卫视,看见、听懂传统之美

  作为一档北京卫视播出的大型文化类节目,《传承者》在第一季里以传统文化作为引子,将各种艺术形式搬上舞台,并通过电视传播,将“传承”的概念植入观众心里。到了《传承者之中国意象》,节目更是明确的以“中国意象”作为主题,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新兴的舞台和影像技术结合,继续为观众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美。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文艺观察员的评论和青年团之间的辩论,引导观众对中华文化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欣赏。《传承者之中国意象》能够以全新的艺术形式来弘扬传统文化,坚守文化传承的使命感,确实值得点赞。

  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传承者之中国意象》的特色之处就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与探讨上。在内容上,该节目能将一个地区、甚至一个民族的精神提炼阐述,让电视观众有机会亲眼看到在这个舞台上所展现的最精华、最精彩的演出。节目传递出一种力量,一种拥有历史厚重和文化底蕴,直击人心的力量。在最新的一期节目中,歌手雷佳携那首在G20晚会上给各国元首演唱的《难忘茉莉花》出现在舞台上,同样的演唱,加上了精美的布景灯光和舞台设置,使得现场与电视机前的观众再一次近距离感受到了这首歌曲的魅力。这首曲子以中国传统民歌作为底子,在词曲意境上都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美,但是在歌曲的起承转合、编曲的巧思灵感中,又撷取了西方歌剧和交响乐的精华,诠释出音乐作为世界共通语言,搭建不同民族文化桥梁的精妙。在同期节目中,天津杂技团表演的杂技同样是在保留了中国传统杂技优势特点的基础上,吸收了更多的其它文化元素如跳水、冰上运动等项目的技巧和动作,使得整个节目焕然一新。在一定程度上,这些节目也进一步展示了传统文化需要吸收更多营养,不断推陈出新的特征,是对于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创新发展的有益探索。

  在节目直观展现传统之美的基础上,再通过探讨来加深国人对于自身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思考,是《传承者之中国意象》在定位上讲求深度的一个体现。文艺观察员的评论和青年团之间的辩论,引导的正是节目想更深层次发展的需要,也是从整体上对于“传承”和“中国意象”进行形式化解读的结果。正因为节目里展现的几乎都是我们自己的文化,所以讨论时我们所展现的态度也属于一种“中国意象”。 文艺观察员通过自己深入的解读来引导观众,并且与有态度的青年团之间展开辩论,带来对中华文化的多维度欣赏。值得一提的是,节目中关于“青年团”的设定,恰恰也是节目最为独具匠心的一点。在年轻人与传统文化貌似渐行渐远的今天,该节目将几位年轻人引入节目中,并在节目播出过程中通过辩论或是发表意见的方式来表明当下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看法,一方面表达了年轻的声音,拉近了节目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使得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传统文化,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可以说,在当下商业大潮冲击下,人们关注八卦的热度要远远高于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身处于这个有些尴尬的时代,还能看到这样一宗有良心、有情怀的综艺节目,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幸运。北京卫视《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一方面以其精美的影像来阐释唯美的中国意象和美学意境,另一方面则以有营养有深度的讨论让观众听懂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共同来引导人们欣赏和赞美我们自身所拥有的深厚的文明与艺术。这样的节目,满满都是良心和诚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