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然后,我就一个人了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然后,我就一个人了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17 21:34: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然后,我就一个人了读后感精选10篇

  《然后,我就一个人了》是一本由[日] 山本文绪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9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然后,我就一个人了》读后感(一):为灵魂找出口

  读这本书时最大的变化是我开始写日记了。初衷是希望今后能够从日记中看出我的一些微小的变化,因为虽然说我觉得一个人会变成怎样是注定的,但这当中还有一个时机的问题,是什么东西让我们在这个时刻转变的?或许发生的一些大事我们能一直记得,而不太大的事情不记下来便很难记得清楚。

  写了一周之后我突然发现原来我写日记还是在为自己的灵魂找出口。日记里写的净是些不能对别人说的或者是说了也没人理解的内容,写下来就像说出来一样,就不会感到那么寂寞了。大抵自己做过的很多事情都是在为灵魂找出口,弹吉他啊、养猫啊、写日记啊。我又想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在为自己——或许是灵魂或许是别的什么东西——找出口,只不过有人的方式清新些有人的方式重口些,但目的都是差不多的吧。

  回看日记的内容感觉自己生活真是乏善可陈,也不像山本文绪那样会记很多琐事。写的很多都是看完电影读完书后的感悟,来源于生活的并不多。并且立下了规矩除非发生大事,不写工作感情生活。工作是有的,感情生活暂时是没的。

  书中有些感同身受的东西,譬如过生日一个人不是因为想静静思考人生而是因为没人约,然后会想威廉王子现在过的一定很high吧。或是这么些日子过去了,越来越习惯一个人做事了,听讲座必定是一个人去的,而看展览看话剧也不太会去刻意找同伴儿了。

  果然那,一个人久了会越来越习惯一个人,两个人久了会越来越习惯两个人的。

  《然后,我就一个人了》读后感(二):还是希望很多人

  人注定要受自由之苦——萨特

  看完此书,深有体会。一个人生活很自由,可以无拘无束,不与人交往说场面话。不受常规的一日三餐所限,不必背负着照顾家人,安慰朋友的职责。只是,长期一个人会丧失斗志,暴饮暴食。甚至会厌世的倾向。

  所以作者无论多喜欢一个人在我看来都是嘴硬而已,终究他的生活还是要在“外出模式”与“一人模式”间切换。如果作者全书都是对一个人生活的热爱,我的评价是肯定是低。全书最让人受吸引是山本文绪能面对自己面对寂寞。最后她还是重新走进婚姻,戒掉了慰藉自己的酒精,回归社会

  生活的本质在于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生来就要背负着交往朋友、照顾家人、拥有家庭婚姻的职责。

  在孤独时,我会享受片刻的寂寞安宁。但是我还是喜欢跟朋友在一起,跟家人在一起,即使有时会觉得朋友家人也是负担。

  我爱我的家人亲戚、姐妹闺蜜朋友。我在与你们在一起的日子里痛并快乐着

  《然后,我就一个人了》读后感(三):无节制与矫饰的代价

  山本文绪写她45岁得了胆囊结石。因为长期暴饮暴食,常年大量饮酒和吃高热量的食物。巧克力豆大小的结石堵住了胆囊入口,胆囊内部也密密麻麻塞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胆结石。她感觉羞愧。比把得了抑郁症公诸于众更难以接受。

  之前整本书几乎在写33岁的生活,离了婚,一个人住,写稿子逛街聚餐,努力地证明一个人可以怡然自得。写到自己减肥,去健身房,用计步器测量自己的步子。一米五几的个子体重51公斤左右,希望再瘦一点。

  因为是日记体,一天一篇,有长有短,短时甚至只有一句话。我以为照这个路子。她应该写完十二个月就完结。但是突然加上45岁的生活,提到自己动手术。这一件事简直把前面全部亮色打成灰暗。

  科学研究表明,单身的人寿命要更短,确实是这样,她不止身体出了状况,同时也得了抑郁症,为此中断了写作。虽然我只看过她的小短篇小说集合,但里面阴抑略黑暗的气息已经可以想像她日后抑郁症的情境。

  张爱玲写的是华美的皮裘,但我有时候觉得其他人——生命是一件破旧的袍子,上面也爬满了虱子。

  《然后,我就一个人了》读后感(四):然后,我就一个人了

  大概是因为我也喜欢一个人,所以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便想看看生活在别处的人活着怎么样的一个人的生活。平实的语言却包含非常细腻的感情,作者以日记的形式将生活记录下来,虽然是生活里的小事,旅行,写文章,做饭,逛街,看电影,游泳,散步,生病,等等。人总是会不经意的伤消沉,并沉迷于细脚伶仃的情绪里头。也有风雨也有晴这才是生活啊。作者渴望温暖但是又害怕温暖,这和我多像啊。 作者在文章里说如果喜欢的东西都能租借就好了,不喜欢还可以退还回去,只需要交部分的租金。记得和谁说过类似的话,曾被讽刺的问到:“那么,恋人也可以租吗” 人如果像物一样,新的东西到手旧的就扔掉,那不是太可恶了吗。 不过,反观过去,我也许真的有那么恶劣的一面。 因为喜欢扔东西,有时候会因此后悔过。有时候想找的时候再也找不到的时候,遗憾至极。我又想起来就想这样再也见不到的人,那些曾经的挚友,有些人或许再也不见。 会突然感伤,现在拥有的东西,现在亲密的人,有一天也会如此失去吧。 因此一旦和别人熟悉起来,就尽可能的想着经常见面,再亲密些就想着一起去旅行。如此想着想着,人就走远了。

  《然后,我就一个人了》读后感(五):人生不是这么简单的啊

  是好看的,而且没有被好好推荐的书。合上的时候,有一点恋恋不舍

  确实是关于单身生活的日常记录。确实是一个人工作,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确实有因为这份无牵无挂的自由深感幸福的时刻。在一九九六年,“那段年轻、充满希望、对一个人的生活很是新鲜的时光”。这样的日子,被好好的记录了12个月。因为写得太有趣,每隔几页,就会忍不住哈哈哈哈捧着书笑出声来。这些琐碎的,看似沉重又有点轻松,混杂着认真和戏谑的日子,像是二十三岁的未婚少女,而不是三十三岁的失婚熟女的生活。想要一个人过日子,然后就一个人过日子了。有时候孤单,总体还不错,常常旅行,也常常喝酒。不断探索自己,认定写小说会是人生最后的归宿:‘‘我想住的家在这里,我想挖的井在这儿,我想磨的石头是这块。曾经作什么都是迷茫,所以我很开心能拥有这份自然的坚信。“

  但是,“人生不是这么简单的啊”(韩剧怎么这么喜欢这句台词)。四年以后的春天四月日记,日子开始变得愈发的忙碌急促,透露着隐约的不安。这是为了扔垃圾早睡早起的三十七岁。八年以后的二零零七年晚秋,她写下这样的话:“一九九六年的我,处在暴风雨前的静谧里”。再婚。因为持续的压力患上抑郁症,因为酗酒爆食切除的胆囊。曾经以为的谷底,反而成为波峰。人生的后半程,似乎是为前半程买单的时间。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对小说的爱。“我想挖的井在这儿,我想磨的石头是这块,我最后的归宿在这里。这点我现在也深信不移,也许永远都不会改变”。

  这是一个小说家的私人日记,是属于她的日子。

  :第145页,看到“男朋友”,吓了一跳。第192页,看到“再婚”,又吓一跳。是生活记录,不是单身日记。就是这样。因为这本书,我也开始在电脑上写日记了。以后翻阅起来,希望也会有哈哈哈哈的笑声,和某一部分仍是坚定未变的心情

  《然后,我就一个人了》读后感(六):幸福的模样有千百种,寂寞的人却总是相同

  很久没有认真地读完一本书。相比起有连贯性的小说,散文类的书籍更适合现在漫无目的的我。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译者的缘故,总觉得本书读起来有一点点生硬,但我大概可以把未翻译前的句子拼凑起来,所以不大影响阅读

  读此书最大的感想,大概就如标题说的,“幸福的模样有千百种,寂寞的人却总是相同”。幸福的故事,套路无数,有的细水长流,有的跌宕起伏,有的紧张刺激,有的平淡如水。可是,寂寞的故事来来去去,走不出那几个。于是读着读着,便发现自己和作者有太多太多的相同点了。

  无法与人高明地相处,反倒爱上了一个人的生活,但心底还是确切地希望有人能好好关心自己,把自己从这个寂寞的深渊打救出来。一边想着逃离出灰暗的世界,却又无可避免被其吞噬。因为无法把身上的自卑感挥霍掉,却又期待着能在人前好好表现,至少不到失礼的地步……

  作者在最后,也就是十二年后,写下了本书的后记。自己看回自己写下的东西,都会想着“那时候”怎么可以这样这样……再想想这中间的十二年,有许多当时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发生了,然后既羡慕当时无忧无虑的自己,又庆幸历经了世事而形成的今日的自己。

  寂寞的人,如果依偎在一起只会显得更加的寂寞,谁也无法填补心里的空隙。可是只有寂寞的人,才能懂得如何舔好对方伤口。读书的过程,感觉就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秘密交谈,就把它当成是我们之间的小秘密吧。

  《然后,我就一个人了》读后感(七):一个人,像是回到了小时候

  依旧,喜欢这本书的题名以及其中的某句话。

  之前,没听说过这个作者,山本文绪。不过看到书面上说直木奖得主,那应该不大会让人失望吧!

  以日记形式,作者记录了一整年的每一天。初三开始的日记习惯,我倒是没坚持下来,不过她的日记风格和形式我还是很喜欢,可能起了共鸣。虽说,生活没有那么丰富,我还是从2014年开始做了点点记录。

  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过节,没有什么不好的,反而难耐的是想一个人的时候无法一个人。

  如果我们可以选择,恐怕不会太习惯一个人生活,哪怕是一天而已。在家,你希望有人一起陪着聊天,出门,你希望有人一起陪着逛街,还记得以前上学时候,连上厕所都非拉个同伴不可呢!可见,我们本质上都是孤独的,所以,我很佩服那些可以一个人过着一个人的日子并且很让人舒心的人。

  最羡慕作者的是找到了生命中喜欢的工作,这样,365天每天24小时都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的可以说是求之不得啊!写作,旅行,采访,亦或是喝酒,聊天,泡书店,还可以,没事笑笑哭哭也不会受到周边人的影响。

  离婚了,一个人走,一个人过,一切都做自己喜欢的事。

  《然后,我就一个人了》读后感(八):要自由还是要救赎寂寞

  一上新便被吸引,原是是列在了三月的书单里,然被一些琐事耽搁误了领取快递,于是月初所买的书籍都没有最及时的入手,也含这本《然后,我就一个人了》。

  昨日午后阳光温暖明媚,同小萝卜出门走了走,在郑州书是生活的新书架上又看到,于是不犹豫便买下。回来时候发现走的匆忙竟忘记了盖上书店的章子,心里有些遗憾。

  生活里其实很少有一个人的时候。回家有父母兄弟,在校有同学朋友,很少有一个人的时候。但又似乎不能够这么说。孙千一直觉得我是一个人,至少这几年来一直是,而格子也坚持我是愈发的自闭,在小夜看来,我更是会随随便便就可能永远消失掉的。稀薄的存在感。

  很喜欢散文,基于作者们平凡生活基础上的。哪怕只是记录些再普通不过的琐事。虽说受格子和小夜影响,一直在读许多日本作家的书籍。然而此前是未曾读过山本文绪的书,但初读这本,却是有着种相识已久的感觉。仿佛是在静静的听着一个老友对这些年来自己一个人的生活娓娓道来,亲切而温柔

  于是所谓书评,于我而言应基本算不上是评,只能是在听朋友说完自己的生活后相互小叙罢了。

  许是因了和自己这学期开学以来的生活状态有关,对书里的许多句子很受触动。

  『我一般不会忍着不哭,却也不是不分场合地呜呜哭泣。一个人哭不会给别人添麻烦,所以我很容易就低声抽泣起来。有点像受虐癖,但我觉得哭一哭还挺开心的。』

  读到这句时候让我想起昨天给小夜一篇日志的留言,

  『哭一哭挺好,死一死什么的就算了。。。我虽然不贪生,但也是不求死的,能在每天的生活里发现令自己欣喜和愉悦的东西,虽然偶尔也是会有不快和遗憾。

  然后我是开始觉得呢,矫情什么的各种特质和品性,但凡未曾影响到别人的,也都和他们无关。

  我这个学期来也不知道是怎么了,泪点低的厉害。一个人蹲北核旁的路上蹭wifi,看到马亲王说郭襄的一条微博,刷一下就哭了。。。看书累了重温夏目友人帐,那么温暖治愈的故事看到小妖怪们等玲子,又哭了。。。我次奥这都关我毛线啊。

  不过当然都是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不曾眼泪汪汪去跟别人说哎我哭的好伤心其实本来就一点也不伤心但不知道哭个啥。哭完了洗把脸,高高兴精神满满继续复习什么的。。。我去怎么越说越像个BT了。。。

  但是,不曾影响打扰到任何人,更不曾因此影响了自己当下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于是就顺其自然咯。 』

  是的说,有时候哭一哭其实还挺开心的。

  这都基于我们是一个人。可以自由而真实。

  很享受一个人的生活,虽然也会感到一些寂寞。这大概取决于,一个人更想要自由还是对寂寞的救赎吧。需求不同,所以怎样的生活方式都是无可厚非的。

  人是社会动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需要和旁人沟通,交流,互助,或者相爱。一个人的话,都是多多少少会感到寂寞的吧。寂寞并不可耻。然而若是纯粹为了排遣寂寞而去拼命寻找出口,就会显得有些可笑了吧。而且通常这种情况下,往往是找不到所谓出路的,心不自由,只能堵死所有通道。再多的陪伴和热闹也都不过是虚假繁荣。

  有很多过分美化孤独和寂寞的文字【当然我不觉得山本文绪是】,对普通的交友等嗤之以鼻,这样的人,其实才是最害怕寂寞和孤独的吧。怀着一颗平常心,在怎样的一个状态里身心更舒适更愉悦,那就怎么去生活,这便够了,无需什么声明和宣告,更不必辩解。

  如书言,『我想挖的井在这儿,我想磨的石头是这块,我最后的归宿在这里。这点我现在深信不疑,也许永远都不会改变。』

  然后书里最喜欢的是这句,『即便有一点点寂寞,也愿这自由安逸的每一天可以继续。』

  这也是我现在的心情。

  《然后,我就一个人了》读后感(九):然后,我就一个人了

  很明显,我是冲着书名买的。那天在小光年,恰逢“然后,我就一个人了”的状态,不买的话简直对不起那份“麻痹的这不就是老天送给我此时此刻的慰藉嘛“的莫名感动。

  于是,就这么静静陪着一个自由女作家度过她31岁记录下的一年。这能有什么故事呢?无非是吃饭、睡觉、喝酒、会面、写作的杂事,吹不起任何涟漪。

  要什么波澜呢?看的,无非是一个人的寂寞和快乐而已。

  一个人在动车上看完这本书,眼前浮现的是自己一个人生活的画面不断地与山本文绪笔下的情绪重叠在一起。

  这一段时间,得从去年11月算到今年5月,虽然中途被幸福地打破过几次。

  一个人生活在远离市区的新店的某个小区的某套单身公寓里。不煮饭、不收拾、不打扫、不运动、不交际,生活够吃够喝饿不着。每天九点上班,四点多下班(丫的那时下班真爽),还经常以写稿为由不去上班而窝在家里。三餐依赖外卖,任由厨房、阳台、客厅积满尘埃,跟随两年的盆栽一株株病怏怏地发黄。

  房间里一台电脑用来看电影电视消磨时间。客厅里一台电脑用来逼迫自己完成工作任务。理所当然,客厅里的电脑吃灰太多,不得已嗝屁多次。

  整整大半年,除了一两次同学借宿、请学弟学妹来吃火锅外,没有其他人踏进来过。连送餐的都不好意思跨进一步!

  有时会去跑步,去省体打球,去爬周边不知名的小山,去森林公园散散步,去和老太太们比划比划广场舞。但更多的,还是躺在床上,点点点、刷刷刷、撸撸撸。好不容易回到家了,再走出去、再走回来,好、累、啊。

  手帕今天说,”一个人的时候怎么会不学做饭呢“。我立马就在心里”呵呵呵呵“了。当初确实抱着向煮夫进军的宏伟志向而尝试了几天,后来实在撑不住了,一是买菜洗菜煮菜吃菜洗碗的程序痛苦得要人命,二是我煮的玩意那TM能叫玩意嘛!只好,放弃。

  一个人,懒得要死。

  最痛苦的莫过于每次出差归来,从火车站步行到公交站,坐到另一个公交站,走了一长串的路,到了家门口,插进钥匙,打开门,点亮一片漆黑的瞬间。

  “幸福是回到家后敲门 ,而不是伸手去摸那冰冷的钥匙。”

  这种日子不开心也不难受,还是那句话——”故事很温柔,人生很寂寞“。

  然后,一个人的日子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过去了。后悔没花更多的文字去记录这段时间的情绪。

  最让人痛心的是,我快离开的时候发现附近小区居然有篮球场。瞬间对浪费掉的那么多时间感到深深的不值。

  然后,貌似又要一个人一段时间了。这次没什么感触了。一是时间不长。二是,显然,在台江的生活跟在新店完全是两个世界。

  得,睡觉吧。

  《然后,我就一个人了》读后感(十):心境重于内容

  这是一本日记薄,从一月到十二月写满一整年。当当买书时,满多少赠的书,其实一样是变相花了钱的。初读时颇看轻这册子,觉得平淡乏味的很,每日的琐事唠叨一下,就成了一本书。但细想一下,写日记这种事情,难道本身不已经很有意义,何况还是坚持了一年,其实作者坚持了更久。能坚持这么久的事情,这份心情也足够值得尊重了。

  更重要的是,作者所表达出日常生活里的心境。像是散文版的《一个人住第五年》。一样都是女性,一样要写稿,经常熬夜,会发烧,会喝啤酒。不过这本书里作者流露出更随性的一面,七月八月里经常随便买点什么吃,状态不佳时情绪低落,半夜给朋友打骚扰电话,如实表达很讨厌自己等等。因为她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我都明白,这种理解,让我更加认同这种生活方式。愈发觉得一个人,不是挺好。做自己想做的。除了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孤独。考虑到孤独的问题,便开始想念冬天,厚衣服厚棉被,暖融融的节日氛围。冬天的节日里,没人陪会很凄凉吧。

  十月底,作者乔迁新居请同事来家喝酒,气氛很热烈,末了,作者考虑,将来是不是会找个人一起过。嗯,状态在切换时总是很剧烈。一个人的状态切换到一群人的状态,会不情不愿,一群人的状态切换到一个人的状态,会冷清失落。

  十一月上半月,作者多次提及喝酒。貌似作者真的很爱喝酒,尤其是啤酒。说起自己酒后宿醉,赖到午后,我不禁心领神会,这滋味,宿醉过的人应该都有体会。能够赖到午后,懒洋洋的感受还不错,宿醉的难受劲儿因此减轻不少。如果不幸要早起,这些情绪调儿就别考虑了,难受迷糊就只能挨着了。

  十二月作者说起自己当作家的理由,形容很有趣:“我想住的家在这儿,我想挖的井在这儿,我想磨的石头是这块。曾经做什么都是迷茫,所以我很开心能拥有这份自然的坚信。”

  平安夜作者一个人过,和生日时一样,作者说:“当然不是我要独自静静思考走过的路和将来的旅程,只是没人约我而已。”很有趣。我也经常一个人过各种节日。聚会庆祝很消耗力气,偶尔过一次才有纪念意义。

  四年后作者描写了一个月的场景,四年前作者还很难想象电脑会普及使用,如今作者已使用三年,开始早睡早起,生活节奏也在加快,工作量明显增加。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旅行也一样穿插期间没落下。不过似乎心理问题更加严重了。

  最后两千零七年的时候,作者简单写了一下近况。作者再婚了,也因抑郁症停滞五年无法动笔写作,同时还因为身体原因戒酒了。因为这一段没有日记,猛地读完这一连串事件很突然,也有点唏嘘。生活尚且平淡时应敞开心扉享受当下,待下一把盐洒过来时也能靠着对生活积累的热爱熬过艰难时刻。

  对这本书还是有不满的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写的是一种心情,但是这种不加渲染,缺乏文采和构思的写法,让人颇感一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