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深海长眠》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深海长眠》经典影评集

2017-12-21 20:4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深海长眠》经典影评集

  《深海长眠》是一部由亚历杭德罗·阿梅纳瓦尔执导,哈维尔·巴登 / 洛拉·杜埃尼亚斯 / 阿尔维托·阿玛里利亚主演的一部传记 / 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深海长眠》影评(一):随便说几点想法

  1.人都应该有生的权利,那么也应该有死的权利。正所谓个人自由并非毫无约束与限制,而是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真心选择

  2.虽然我一直都鄙视自杀的人,但是我同样没有理由无视他人选择的自由——自杀也是其中之一种。

  3.然而当这种自杀纠结到只有真心爱你人才会愿意帮你去死,而最终却可能还要因此受到法律的处罚,你又当如何抉择?是为了那个爱你的人违心的生?还是为了自己痛心的死?

  4.电影很好的表达出了一种平静的诗意,但是深厚的情感力量却时时在暗流涌动。那些两难和挣扎,那些压抑温暖,展现的不仅仅是亲切的依恋,还有哲学的思辨。

  5.拉蒙和教士的争辩很有意思。基督教(好像伊斯兰教也是)都极其反对自杀,认为生命上帝赐予的,仅能由上帝收回。然而也许本质却是教会担心人们不再害怕死亡之后也就不再敬畏教会,教会就大大失去了它的力量。而在我看来,当一个人不再害怕死亡,他就得到了最强大的力量。

  6.我从没想到这竟然是亚历桑德兰·阿曼巴导演的电影,从《死亡论文》到《小岛惊魂》再到《城市广场》,他竟然是个风格多变且都还拿捏的不错的家伙。

  7.贾维尔·巴登的演技实在令人惊叹,看看这张海报再看看片中的秃顶老者,你还能说什么呢?

  8.六月份还有西甲联赛吗?

  《深海长眠》影评(二):长眠在深海的究竟是什么?

  记得蛮久以前我就一直想看这部片子,原因没什么特别,或是因为男主角贾维尔巴登,或是什么豆瓣五星电影排行榜,具体我记不清了。而作为一个不喜下载电影的影迷,这张盗版碟我留意许久都没有找到,于是也就一直搁着了。

  这么搁着的时间里,我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子,有次和她盘膝坐在旅馆的床上聊天,幽暗的灯光下一边抽烟,一边天南海北,忽然她就提到了这部《深海长眠》,还有里面的这句“生存是一种权利,不是一种义务”,老实说来,单就这句话的表达我并不认同,但另一方面我并没有看过,只是就这句话谈了些想法,和她便有了一些争论,我们性子里都是直率的人,几句没到一块儿去,俩人关了灯,一扭头就背对着各自躺下了。

  即便在互相沉默时刻里,当时的我已然意识到同她争论的其实并不是一个观念问题,但依然无法遏制某种决定性的东西,加之各种各样的原因,那个女孩后来还是同我隔绝了。

  但我不想否认,在她谈论《深海长眠》的时候,切切实实地有东西击中过我,也许是因为片子本身,也许只是我的确很喜欢她,whatever,在她离我而去之后,我还是难得下了这部片,在某个无眠的深夜静静看完了。

  这大概算是影片与我的一点渊源,可能有些啰嗦,但也许它是更为本质的东西,很多时候诚然我在阅片,但更像是借由它们阅读自己,尤其在她离去之后的悲伤里,我更像是透过影片去触摸留存在记忆中的她罢。

  大体说来,这部片子还不错。大抵讲述的是一个年轻人在某次意外中不幸导致头部以下高位截瘫,此后近20多年的时间里卧床不起饮食起居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亲人照顾。影片所展现的那个冲突,来自他试图安乐死,不过法律是立法禁止的。同时比较特殊的是,作出安乐死这个决定并不源于他的悲观厌世,恰恰相反,年轻时的他也曾周游世界,写下许多出色的诗篇,即便瘫痪,更多的时候他仍然让人感到温暖,谦和有礼,谈笑之间总是微笑,看起来他远比常人更加热爱生活

  这一点我并不感到奇怪,对生命的本真了悟从来是包含着看似极端的对立的,我也不喜用类似热爱生活是正能量、消极厌世就是负能量来评价这份体验,正负这类范畴是无法表达生命的内在关联的。如同安娜卡列尼娜在即将卧轨这个被认为“悲观”的刹那所体验到的竟是“生命以它过去的全部辉煌欢乐呈现在她面前”。也许安娜是“悲伤”的,但重要的从来不止于此,而在于理解这份“悲伤”的真实性质。

  同样的,这也是理解《深海长眠》主人公选择安乐死这个决定的关键,也即去体验“决定”本身所包含的所有情感。影片最打动我的也从来不是那些权利义务之说,而是主人公最后生活中那许许多多的悲欣交集。

  譬如其中那段暧昧不明而充满矛盾的爱情,主人公是那样深爱为他无偿打安乐死官司的女律师,却一再地推开她。当他独自听着钟情的交响乐,思绪绵延出长年幽闭的房间,翻过山川,拂过青草,最后伫于一抹夕阳余晖的海滩,那里,四肢健全的他正轻柔地拥吻情人,他永远无法活动的手此时正体感着她双乳的温热;而现实地面对她满是怜爱的温柔眼神,他竟一时支支吾吾,语无伦次,说出了“你不要进入我的情感”之类伤害的话。话出口却已立即后悔,她失落的神情无疑也触痛了他,思绪迷乱的他此时竟渴求抽起一支戒了20多年的烟。

  这样矛盾而动情的场景还有太多,深感惋惜的同时我却忍不住感叹,生命于他而言也许已经成为了界限的区分,自我界限之内的意味着绝对的自由,而一旦有人进入,无论是出于善意或恶意,都已然都构成一种侵入,甚至爱情、亲情都已不能化解。也正因坚执于这样一份“自由”,虽然悔恨,却还是最终放弃了自己深爱的人,家人的任何参与,无论激烈的、温情的,都像是一种徒劳。

  大概这是一种坚强吧,不过我想,与其说这是他身为人的坚强,不如说是他作为人的“意识”的坚强,但人终究是不能和“意识”划等号的。于此相对的,我倒是想起了另一部类似题材的电影《不可触碰》,同样是一个因意外而高位截瘫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也曾因此在一份看似只能柏拉图式的爱情面前犹豫过,甚至如主人公般拒绝任何他人的介入。但最终一个满是热情的小伙子,一顿不讲道理的瞎蒙胡搞竟然重又让他体验了身为人的乐趣,和这部电影倒是相映成趣

  当然,我始终无意评判《深海长眠》主人公安乐死的对与错,仿佛按照某个标准他就必须继续生存或死亡。生存当然不是一种义务,但生存是否仅仅意味着一份权利?在这句看似提纲挈领的影片总结之中,是否包含着某种巨大的遮蔽?我希望我们始终不要忘记影片中真正打动我们的是什么,那绝对不是什么权利义务之争,而是那一个个鲜活人物的真实而混杂的生活处境。与其说这句“金句”的被铭记是原因,倒不如说是主人公真实生活打动我们之后的结果

  也正因此,以权利义务这样的东西来囊括整个故事的冲突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一种降格。这些东西严重妨碍了整部作品的存在视域,试问,我们去除掉这些“纯粹观念”的表达,这部电影是否就会不那么打动我们?不会的,那些矛盾与冲突依旧会有其不可代替的力量。更深地说来,也只有在人被理解为观念性存在的今天,这样的阐述才会引起如此多的共鸣,按克尔凯郭尔的说法,存在作为最为粘稠、致密的东西,难道如今已经干的只留下纯粹的“权利”了?

  雷蒙最后还是如愿安乐死了,即便立法并没有通过,如果这让他感到幸福,我祝愿他在天国有所归属。但在我看来,立法是无法捍卫他真正的自由的,他的自由的实现来自我们更加深入地对“自由”的反思,而不是停留在生存“权利”这样通俗的说法上。

  长眠在深海的决不仅仅是一个雷蒙,阳光之下,远有某种更为幽深湿漉的东西召唤着我们。

  《深海长眠》影评(三):我很开心我要死了。

  刚看完了深海长眠。又加上昨天乔任梁抑郁症自杀的事情。一个是身体上的,一个是心理上的,但他们共同的,都是选择死亡。

  感觉跟死亡联系在一起的往往是恐惧不舍悲伤,确实,这一种离去是永恒的,至少在物理上是的。很多亲近的人,会不舍得,但因为这个不舍就说别人选择的死亡是自私的,那说这句话的人更加自私。什么是自私?谁不自私?!

  我们不为谁活,要说什么完完全全是自己的,除了自己以外也没有了。

  生于自私,活得自私,死而自私。

  不要随意对人家的“自私”评头论足,因为没有谁有资格。

  世界很美好,爱的人都健在,永远不可能会安心无牵挂的。

  没有什么的,这只是一个选择,没有对错,只是个自己想要的选择。

  《深海长眠》影评(四):请别告诉我:我没有权利去死

  如果有一天,我丢掉了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渴望,死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自杀的人,甚至把自杀当成是一种懦弱行为,但自杀者的内心有多少人能够了解呢?大部分人只不过是用自己的人生观和经历去进行毫无意义的评价。

  记得有一次,妈妈看到一则别人自杀的消息后,说那个人真是傻,言语中不无蔑视的味道。“别人当然有权利去死,生命是他自己的”,我这样回应了她。 妈妈则说我没有权利去死,家人辛辛苦苦养育了我,我还没有回报家人。是啊,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到了这样的一个处境当中,不仅要为自己而活,还要为家人而活.....

  每每看到电视上那些身残志坚的人,我都会打心眼里佩服他们,佩服他们的乐观,佩服他们的坚强。如果我眼睛看不见了,如果我双腿动不了了,我会觉得生活就会变得没有意义,生命对于我来说,也失去了色彩。也许有人会说这是软弱,是就是吧,无所谓

  还有什么比死亡的权利都失去了还要更惨的?电影里的主人公就是如此,绝望的生活了28年,不得不以微笑去忍受痛苦,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依赖他人才能生存下去的人连生气的权利都失去了。他的哥哥,嫂嫂,侄儿都是那么善良,全心全意的爱他,希望他坚强的活下去,但这却给他带来了更大的痛苦,他们做的这一切是否有意义?

  生命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义务。当我们受够了这个虚伪的世界时,死就是一种解脱了。

  为了生存努力拼搏和奋斗的故事固然值得尊敬,但一心赴死的人也没有必要去谴责,因为这只不过是个人的一个选择而已,而正是拥有这些选择,才使我们的人生有了更多的可能......

  《深海长眠》影评(五):生存和死亡,到底哪个更勇敢

  虽然这只是部电影,却现实得残忍。关于一个瘫痪病人的求死之路。多年对安乐死的诉求被法院驳回了,法律不让他死。于是,他成了一个求死不能的人。悲观的想法,谁都有过,但悲得这么彻底这么固执的,不知有几个。

  对雷蒙来说,人生最不能面对的,不是死亡,而是自己的“无能”。他第一次求死,是因为无法承受自己在爱情上的无能; 第二次漫漫求死路,是因为无法面对自己在行动自由上的无能。

  选择活着还是选择死亡?看到结尾我已经不知道到底哪一个选择才正确了。原以为,路上的风景改变那个求死者的很多想法,想死的时候出门走一圈,看看这个世界,想法就会变;原以为,出了庭,被那么多的人关心和爱护,那个求死的人会为了爱自己的人而改变想法;原以为,结尾会给人一个转折,给人一点希望,结果都没有。为什么这点希望都不给呢?为什么活着对一个人来说成了如此大的负担,可以这么痛,这么苦?选择活下去,反倒是人生最大的勇气。但最后,他还是死了,终于死了,说他懦弱也好,不负责也好,都不重要,重要的且我想不通的是:为什么生活会变成一种磨难?

  关于几个片段的评述:

  影片中有一段很精彩的,关于死亡的哲学式争论,主张活下去的说:“这种扼制生命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那个一心求死的说:“这种扼制自由的生命也不是真正的生命”。当然,最终谁也没有说服谁。很多人都喜欢用自己的价值观去打扰别人的生活,却不曾发觉,这种做法其他很霸道,因为谁也不能承担别人的任何痛苦。每个人都只能站在自己的人生中,对具体问题进行抉择。好比那个努力劝别人活的律师,自己却也说“想过死”。

  影片没有在安乐死是否合法的法律问题上深究,按西班牙现行法律,明显是违法的。但电影还是给我们留了一个问题:法律到底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尊重一个人的个人意志自由?就个人而言,我是支持安乐死的。

  蕾反复的别人说:“请不要随便评判我,请不要随便对我下结论。”

  ——不要随便定义一个人,你不可能真的了解他的所有经历,所有想法,所有感受。大多数的人都只是凭借与某人的小范围接触,或一两段生活片段就轻易给某人下定论。以后,在给别人下定义之前,先请问过自己,我们到底对他有多少真正的了解?

  影片还有一个场景,是蕾和家人告别后,他的侄子追着车子跑,那个镜头感动到我了。我们最容易伤害的,恰恰是那些爱我们的人。一个人的离开,于世界,于他人其实都无关紧要,最伤心,最难过的,独独是那些最亲最爱你的人。所以,为了自己,你可以放弃这个世界,可以放弃生命,但为了爱,就必须坚强地过。

  ------------华-----丽-------分--------割----------线--------------

  台词摘抄:

  “人生莫大的悲哀,莫过于有个想先死的儿子。”——真心地深深地同情这位父亲。

  ——“宪法规定,人人有权不受刑罚及折磨。但是,当一个人必须借助别人的帮助,才能尊严地活下去,那么这种生死取决于别人的人,就失去了对自己生命的权利。请法官不要只从表面上也就是从宗教意义上来审判。请法官宣判此案例为非教会案例。……”

  ——“……如果你想改变法定程序的话,那得先把法律改了。”

  ——你丈夫对此是很乐观的。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有责任承担这一切吗?……这是我害怕的

  ——恐惧是很强大的武器。恐怖夺走人决定自身命运的自由。这是你的恐惧告诉我的。也许以后你会因为恐惧变得更坚强,你得正视恐惧。

  “把逗号去掉,这样就换了种语气。这里有个语调,看到吗?有时,语气是隐藏的。你应该注意区分,知道吗?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

  TW:主角那个悟性超差的侄子,真是笨得可爱了。特别是后面向他讲解那首诗的含义的一段,笑死了。这位求死的文学才子气得说“你在学校都学得什么?”哈哈。

  ——我认为我缺少自我和自由

  ——我们维护人的自由。生的自由和死的自由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不把你的能力用在积极的方面?”

  “你有另一种爱的方式,是吗?”

  “如果活着真的比死去好的话,我知道我又说蠢话了,但是,请你装给我看看。”

  “你有个追求死亡的叔叔,还闹得沸沸扬扬。”

  “不是因为我已经经过的事,而是因为我正要面对的事。因为今天。”

  ——当然我是往将来看

  ——你的将来是什么?死亡。最后要面临的都是死亡。最后人们要想的一件事就是死亡

  ——当然,我也曾想到过。但是我清楚,这不是我唯一的想法。

  ——你要知道,教会的信仰决定你的个人生命所有权,我的生命决定我的信仰(他的信仰决定于他的生命)问题不在身体上,而是西班牙人的道德伦理

  ——伦理问题并不是像衡量一个斜坡。生命不只是动动手臂,跑别人面前动几下,生命还有更多的意义。

  《深海长眠》影评(六):向死而生

  因为我在古米亲眼看见西比尔吊在笼子里

  孩子们问她

  你要什么,西比尔?

  她回答道

  我要死

  ——《荒原》 【美】艾略特

  【雷蒙】

  如果将本片的人物关系比作一个圆,那么高位截瘫的雷蒙无疑处在这个圆的中心位置,是全片的核心人物。故事由他开始,由他终结,他是生命意义讨论的提出者和追问者,也是解答者和实践者。28年前的一场意外终结了本应灿烂自由的人生,从此他告别了海,告别了诗歌,告别了水手生涯,在一张床和一扇窗间依靠他人的照料和顽强的精神意志活下去。

  影片对于雷蒙的出场设定为闭目中宁静深沉的呼吸声,导演将这一段处理成全黑的主观镜头,即在雷蒙外部形象出现之前其精神世界就已经先一步抵达影片、接触观众,此安排具有极强的带入感和深层的感染力,也暗示了人物所代表的对精神尊严及本我自由的追求。在吉妮“平静下来”的引导下,呼吸声伴随着雷蒙臆想画面中的海浪声,二者逐渐融为一体,大海也正是雷蒙这个人物的标志之一,并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海给了他生命,又拿走;是他的来路,也是归途。而海洋在影视创作中向来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意向,以海为标志物的人物,势必具有深邃的内心和坚定的意志,这些在雷蒙身上的体现也是非常普遍和突出的。

  雷蒙的另一显著标志是其如同穿在身上一般的微笑,纵观全片,观众能够发现他对待一切事物的态度都超乎寻常地乐观从容——这是一个不轻易失控的人,而他对外所展露的微笑也恰恰表明了其内心世界对于死亡这一意愿的坚定和不容更改。不同于《阿甘正传》中“人生就像巧克力盒子”般随遇而安的阿甘,不同于《雨人》中对数字有着高敏感度除了弟弟世界再无他人的智障哥哥,本片中的主人公雷蒙虽也在苦难中微笑,却是“习惯了在微笑中哭泣”——因再无法真切触摸生命才发源而出的痛苦并不曾真正脱离他的内心。因此他倾向于死亡,倾向于将死亡作为一切苦难和束缚的出口,向死而生,迎接生命的全新形式。

  理解雷蒙的行为和意愿并不困难,当一个曾以自由和尊严为血液的人长久丧失了这些维持其基本人格的元素,生与死的界限就开始模糊。而雷蒙从前的形象恰恰是这样一个优秀、骄傲的天之骄子,瘫痪之后的生活如同绳子一样将他的自由、骄傲和尊严严密地窒息、捆绑起来,于雷蒙这是比死亡更难以忍受的深渊。为了突出这一点,影片采取对比的手段将人物的现实与回忆连接起来,片中多次以跳切的手法再现了雷蒙出事前的生活状态:记录其环球旅行的照片、字迹优雅语句美好的诗歌、家人的客观讲述等等。影像的美好多元进一步突显了人物现时境遇的困顿和枯萎,那微笑中包含的信息,也似乎因此变得复杂而哀伤起来。

  雷蒙说:“没有生命的自由不是自由,但没有自由的生命也不是生命”“我想死是因为这样活着对我来说不值得”;而死亡,“最终我们都会到达那里,这是生命的一部分”。影片借雷蒙的口提出了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停止讨论的命题:生死。人,应当有尊严地死去,还是无尊严地活着。片中的雷蒙如同一个战士般面对着周遭反对的声音和身影,微笑着一再努力去使世界相信,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像饮食一般具有自主决定的自由,而同时,依靠他人才能延续的生命并不能给个体灵魂带去任何价值和抚慰,是可以被放弃的。在这样的境况下,死亡的意义不再是逃避惨淡现实的出口,而是一扇门,一扇窗,灵魂借此脱离肉身,从一个被痛苦和无奈所充斥的空间转渡至大片未知的空旷中,在那里长生长眠,永不止息。庄子妻死,鼓盆而歌,言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与《深海长眠》企图告诉观众的理念一致,即生不是开始,死亦不是终结;死亡之后的世界是终极的宁静,是下一季生命的归宿和启程,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生。雷蒙在本片中充当着一个伫立在生死之间的符号,他的身体可以说是死了,但意志穿破了残缺的肉体顽强地存活着,顽强地渴望着向死而生。

  讨论生死很容易,但将这样的意志化为实践必定遭遇各方阻力,如同雷蒙憨厚淳朴的大哥推搡着自己的儿子说:“你到底懂不懂他要做什么!一旦他成功了,你就见不到你叔叔了!你叔叔就不存在了!你再也见不到你叔叔了!”社会化的道德法律模式能够允许个体在理性范围内行使自由意志,但也正是理性的存在使自由的范围具有有限性。影片通过法院对雷蒙申请的驳回强调了这一点,即私有制的出现让人们误以为很多东西都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人能够享有对自我及附属品的一切自由;但生命不是,你无法享有任意处决自己生命的自由。自由并非存在于绝对意义之上的恣肆。

  因此,与其说雷蒙渴望着死,不如说他渴望着终极的自由。当想要看海的时候,他借助臆想飞跃窗口抵达海滩,想要亲吻的时候,他在精神的世界里吻上茱丽娅的嘴唇。但普遍意义上的自由,却是你可以任意地活,不可任意地死。雷蒙所要挑战的东西正是人类高度发达文明之下的心灵底线,雷蒙质问的是,理性是否能够允许一个被悲哀和静默折磨的人持有自主裁决的自由。法国哲学家萨特在其存在主义戏剧《苍蝇》中这样写:“突然间,自由落在我头上,使我浑身麻木,大自然向后退去……在天上,一切都消失了,既没有善,也没有恶,也没有任何人对我发号施令”,存在主义强调,当世界坍塌瓦解,人只有通过选择来达成一个全新的自我,在废墟之上借助顽强意志建筑属于自我的人生。不受他人牵制,才是对尼采“上帝死了”理论体系最好的回应。同样地,雷蒙在人生几近支离的状态下顽强追求着自由,追求着一种绝对意义上的无局限,他不想依赖,不想被评判,不想任何人站出来告诉他生命是有价值的,他只想用尊严的意志告别干涩枯槁的现实处境,从死亡中汲取力量和养分。影片对于这一点的突显大部分依靠人物台词来表现和深化——雷蒙躺在床上,与每一个前来说服和抚慰他的人交谈、倾诉,而本片的对话部分也确实具有非常强大的张力和哲思,如 “接受轮椅就像接受面包屑,这是我的自由”“这会是爱,纯洁而又能分享,这会重新回复到平衡”“你看,我看,像回声阵阵,默默无语”等,这些丝毫不逊色于语言类文本的语句如同诗歌一般感染、震撼着观众的内心。在这之间,雷蒙的形象和呐喊得以逐步真实、清晰、深刻起来。

  在此不得不提及哈维尔·巴登卓越的表演和影片几处精彩独到的设计。一张床,一扇窗,脱落的头发和萎缩的四肢,《深海长眠》中的哈维尔·巴登一改《火腿》《午夜巴塞罗那》《美错》《老无所依》等影片中或冷艳或凶暴或健硕或充斥着荷尔蒙气息的形象,仅仅依靠面部表情和台词演绎就完成了一次具有颠覆意义的非凡表演。塑造雷蒙这个人物的难度在于要在几乎不做任何肢体表演的情况下依旧使其能传达出丰富的信息和哲学思索——哈维尔在此展现了一种类似体验派表演的特质,将雷蒙这一高位截瘫的残障人士外在的孱弱与内在的坚定结合得非常到位传神。雷蒙的自尊、坚强、隐忍、大度、细腻、温暖等等被他通过眼神的变化和语气的掌控充分地展现出来,一个热爱生命却想要去死的人,唯其爱得深沉,才想望得如此迫切。

  除此之外,雷蒙这一主人公在全片的另一大亮点出现在开片40分钟时的一个主观飞翔长镜头,伴随着歌剧《图兰朵》中《今夜无人入睡》的男高音唱段,镜头模拟雷蒙的身体和目光,从窄小窗口一跃而出,飞越了稻田、山峦、原野、树木和河流,最终直抵日光照耀下的海,在一片光明美好宏大的须臾和宁静中,雷蒙亲吻精神世界里的女性茱丽娅,那一刻光影重迭,沉静美好。尽管雷蒙本身是一个无法行动的人物,但影片通过视听的多元为其打造了极富感染力的主观空间即内心世界,此处的这一长镜头饱满而深情,充当着全片沉重严肃话题下的一场光明拯救,让人在梦幻般的意境中凝视雷蒙,凝视他温柔明亮的内心和对爱对自由对生命本质的由衷热爱。同样地,这也进一步说服了观众去接受雷蒙的生死哲学,如斯世界,如斯人生,却只能以想象重现在内心深处,那么这样的生命,也唯有在抵达彼岸世界后才会不那么残酷和支离吧。

  【茱丽娅】

  通观全片,唯一能够在戏分上与雷蒙这一人物相呼应的即是茱丽娅这位身患顽疾的律师。安静、倔强、瘦削而坚定的茱丽娅不仅充当了观众逐步了解雷蒙的推动力和主渠道,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个人物与雷蒙之间存在着一种彼此投射的作用——同样被厄运打断了光明人生,同样不甘心从此失去自由和尊严。与片中的任何一个人做比,不论客观遭遇还是主观心灵感受,茱丽娅都更能靠近雷蒙的内心。正如她拄拐面对吉妮质询时坚定说出的那句“我来这里对我很重要,不仅仅是职业需要,相信我,我很了解雷蒙”,茱丽娅无偿帮助雷蒙获得死亡权利的行为不仅出于对雷蒙生死观念的认同,更由于她渴望通过雷蒙寻求自身困境的共鸣和回音。

  影片对茱丽娅这一人物的处理非常有特点,在茱丽娅与雷蒙交流片段的展现中,导演使用了非常之多的相似蒙太奇进行人物间的转场,这在对全片任何一个人物的刻画中都是从未出现的。如茱丽娅采访雷蒙一段,录音机的相似蒙太奇将两人共同聆听雷蒙叙述时的反应连接起来,茱丽娅的理解和惋惜,雷蒙追忆已逝年华的沉痛与哀伤,形成了一种共生的情绪状态,使观众得以通过这个微皱了眉抽着烟的女子更深刻地触摸影片主题的深层表达。又如茱丽娅翻看雷蒙出事前照片一处,雷蒙的过往与曾经在茱丽娅的目光下如同闪回镜头般一一上演,这像是一种交谈,更像是一种坦诚的托付,茱丽娅在雷蒙的今昔对比中感慨,同时也交出了自己的痛苦,触摸自己的伤痕,二人相似的经历彼此融合,形成一种微妙的交集和心灵共振。可以说,茱丽娅的存在从侧面增强了雷蒙形象的立体感,她的追问、质询、抚慰和表达,都指向雷蒙的内心世界,她是他精神层面的旅伴和倾听者,而他是她苦痛的分享者和理解者,观众在两人的碰撞中从两种角度理解着同一主题,对于人物和主旨细节的思索逐步深化和明确。

  但与此同时,茱丽娅的另一个作用则是反向的,即同时承担着与雷蒙在个人选择方面的一种对比作用。当两人长谈一夜之后,茱丽娅应允雷蒙第一本书出版后会回来与他一同告别这个世界,之后却放弃了许诺,任由病痛一点点消耗了自己的身体和意志。这样的安排对于主题的表达是非常真实全面而又深刻的。在面对影片所提出的讨论时,每个生命个体都处于一种萨特所说的自我选择之中——在片中则具体反映在选择接受无自由的生命或选择奔赴无生命的自由——任何一种选择都是一种主体个性化的价值观表达。茱丽娅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由和尊严对于个人的重要性,但却无法切实做出选择和行动,真正为了人性的尊严而舍弃生存机会。在茱丽娅的人物内心,生命具体形态的存在依然高于无形的尊严和自由,尽管观念上认同雷蒙,但她在行动上最终无法追随,还是陷入了一种凡人对生的留恋和困惑,这样的对照为全片主题的表达添加了非常有说服力的反力量,进一步增强了全片讨论的缠绕感和复杂性。

  如同那个冷漠的牧师所说,我们的生命不由我们决定,自从我们出生,生命就已经存在于永恒,个体对此是无能为力的。作为对此种观点的部分妥协,茱丽娅作为人的渺小无力被刻意放大了,而人物自身人性上的自主性和力量感却被逐渐压抑和缩小着,且伴随影片的进行,这种放大和缩小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蒙太奇上的表现则是茱丽娅出场时还偶能行走,之后凭借拄拐移动,再之后依靠轮椅,最终变为几乎丧失记忆无法行走的残障人。外部形象是人物状态的一种极佳投射,与此对比,雷蒙就从始至终地处于同一形象——尽管全身瘫痪,但其人物外观的韧性不曾改变,甚至在外出前往法院一段,影片还加入了雷蒙注视车窗外世界的主观镜头:训斥母亲的女儿,买菜归来的主妇,牵手的情侣,交欢的狗和巨大的风力发电机……雷蒙虽然是静止的,但观众从这个主观镜头中看到的却满满都是运动,一切都在呼吸,在生长,在真切地活着。但茱丽娅没有,茱丽娅只是一个渐渐消失的人物,她的痛苦也好,挣扎也罢,都在最终无力的妥协下深化了雷蒙的形象。《深海长眠》如同一次逆风的进军,中途总会遭遇各种出于人道主义和法律体制甚至是来自人性某个层面的阻力和障碍,很多人会退却,甚至连充分理解雷蒙的茱丽娅都退却了,这些退却之下的选择是对雷蒙的挑战和动摇,但雷蒙微笑着一心向死的心没有变,这又是多么令人慨叹敬畏的强大的精神意志。

  【罗莎】

  罗莎是个易被忽略但在全片主题表达上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人物,她代表了人群,象征了部分的雷蒙渴望说服的外部世界,即普世。她平庸、多言、婚姻失败、工作岌岌可危却还拖儿带女,是一个非常世俗化的,充斥着生存困境和无望情绪的个体,符号般漂浮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之中。偶尔在电视上看到有关雷蒙的报导,为了从比自己更惨淡的人身上寻找力量和快乐的动机,罗莎才会走进雷蒙。然而,在之后的故事发展中,雷蒙显然是逐渐充当了罗莎的精神导师,对其价值领域有了深刻的影响和撼动。最初见到雷蒙时,果酱女工罗莎愚蠢地对雷蒙做出评判:“你怎么可以如此自我封闭?”然而最终,雷蒙却是在这一最不可能提供帮助的人物的帮助下完成了死亡之歌的吟唱。这其间,不仅是雷蒙主观意愿从无望到达成的质变,更是罗莎对于生活、生存乃至死亡的重新认识。雷蒙改变了罗莎,一种生死哲学说服了部分的外部世界。这是伟大的前行。

  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雷蒙与罗莎之间的感情。那是爱,却不同于普遍意义上的爱情,在两人之间存在着比男女情爱更高层次的宽范围情感。罗莎爱雷蒙,如同一个信徒膜拜耶稣,她渴望通过自己的崇拜和爱让雷蒙有活下去的理由,渴望做些什么去帮助这个曾给她无光生命带去希望的人。然而雷蒙说:“真正爱我的人是会帮我结束生命的,那才是爱,既纯洁,又能相互分享,是平衡的。”最终,影片刻画了一个非常唯美的镜头:罗莎和雷蒙坐在夕阳下的落地窗前,罗莎靠近雷蒙,在嘴唇即将碰触嘴唇的时刻轻轻抬头,将唯一一个吻留在雷蒙额头上,这一吻也很显然地将情爱转为了大爱。光线的运用在此画面中非常出色,黄昏的光影将人物轮廓渲染得柔和沉静,突出了雷蒙和罗莎内心宁静平和的状态。一个安然赴死的人,一个出于生命尊严大爱而杀死爱人的人,安静地坐在一起,时光停滞,岁月静好。

  影片借助罗莎这个人物,在生命主题之外又探讨了什么是真爱这一可以说更加复杂的问题。很多人爱雷蒙,爷爷、哥哥、嫂子、侄子,但他们的爱并不出于绝对的深层理解,而出于单纯的情感和惯性的甘愿——他们可以触摸底线,允许雷蒙自杀,但却无论如何无法提供任何实质帮助——从人类情感的角度说,他们的爱体现了一种主观上对于陪伴感的渴望,体现了因爱而滋生的一种异常温暖的占有欲。而罗莎,这个最初带着两个吵嚷孩子冒失走进屋的平凡陌生人,最终愿意伸出手将终结生命的毒药递给雷蒙。雷蒙用他的言行使罗莎了悟,爱要出于温存,更要出于尊重和理解。也许影片对于真爱的观念值得商榷,但可确定的一点是最终罗莎还是成长了,成熟了,理智了,理性了,外部世界逐渐形成系统的评判和抉择,罗莎起码是一种美好温暖而不乏积极意味的象征和预言。

  【结语】

  “大海深处,大海深处,在失重的劲头,梦想在那里成为现实。

  两个意愿合而为一,让一个愿望得以实现。

  你看,我看,像回声阵阵,默默无语。

  越来越深,越来越深,穿过血与肉而超越一切。

  但我一直醒着,我一直希望我已经死了,让我的唇,深埋你的秀发。”

  全片在海洋的空镜中结束,伴随着这首由雷蒙于画外朗诵的诗歌,似乎也在试图告诉观众,雷蒙的长眠于深海,长眠于死亡是一次诗歌般的求索和完成,最终一切回归到了寂静圆满,灵魂得以安放和平息。不论争议是否存在,辩驳是否持续,雷蒙和观众都终于等来了一个意味深长、平静坦然的结局,那些痛苦、隐忍、不甘和需索,最终得以深埋地中海,在那里亘古良久,默然道别。

  但这故事中的甲乙丙和你我他显然留了下来,仍在荧幕之外的世界生生不息着。

  他们热爱雷蒙,热爱这部电影。我也一样。

  《深海长眠》影评(七):我们对自己内心的声音

  这部电影我点开过很多次,但是一直没有看下去,我最初知道这部电影是在一本小说中看到的,当时我只是被哪个情节所打动,那个女律师夺过他的烟然后吸了一口,当时那个作者说的是他们是同一类人,的确,我当时想看这部电影的确是被这个情节所吸引,所以我去下了这部电影,但是真的当我想去看的时候,我发现我看不下去了,一开始的剧情让我觉得很无聊,所以没怎么看下去,但是我也没删.可是当我今天再次打开,而且真正耐心下去的时候,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多启发,我认识到我们不仅仅是为别人而活,最重要的是为自己而活。的确,拉摩身边所有人都对他很好,我觉得甚至都可以用冲着他来说,可是拉摩仍然选择安乐死,或许我们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可是,如果我们站在他的角度来想,自己的大脑是清醒的,可是却只能躺在床上度过每一天,全部生活依赖别人,他说当你全部依赖别人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就学会了一直保持微笑。他的思想是自由的,可是他的肉体禁锢了他,所以他想去到另外一个世界。

  的确,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中的感情戏让我没有特别大的共鸣,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感情戏有感觉少了点什么,所以可能还是我的见解不够深刻。

  但是这部电影教会了我很多,我很感激。

  《深海长眠》影评(八):cry with smile

  听说,人在死前,脑海中会有走马灯出现,回顾一生,然后回忆清零,重新开始。

  一直到现在,脑海中还一直出现雷蒙微仰着头露出的微笑。这样一个曾经希望自己的足迹遍布世界的男子,如今全身上下除了头部都没有知觉,只能在床上度过自己的余生。他渴望死亡,但是同时,他所带给我们的,又是那么绚烂的世界。

  他的思绪,化为实体,带着他冲出窗户,飞越大片大片的草原,到达他的天堂——海洋。

  没有相同经历过的人,或许永远没有资格说“感同身受”。所以,他乐于与人交流的同时,又嫉妒排斥被问及他的隐私。

  当有这样一个女子,作为律师走近他,帮助他,最后却与他有了类似遭遇的时候,他能给她的,还是有满满对生活的知足。

  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就会一心向死的。不想依靠别人,认为自己是累赘,并且有被抛弃的惶惶之感,这些完全可以被理解。但是在他的书籍出版之后,他的生活回归正常,那个承诺成了他必须面对死亡的理由。就像是当我们做出艰难的选择的时候,人类天生的惰性与对未知的消极的恐惧会让我们犹豫做出行动。但是他深爱的女子,让他不得不做。极度讽刺的是,“死亡”,对他来说,是结束和这个世界的所有联系,与全新爱着的他的家人的隔绝,而对她,却只是一段记忆的死亡。

  在影片的结尾,当他再一次看到事故发生时候的走马灯,再也没有人将他的头托起,我不知道应该为他高兴还是忧伤。

  这部片子给予了我们太多东西,而这些在看完的那一刻我无法用文字来形容。就是这样一个心心念念死亡的人,却给了我灵魂最深处的积极。Smile,even cry with smile。

  《深海长眠》影评(九):Mar adentro

  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既不是Amenabar的fan也不是Bardem的fan,当年看这部片只是因为两个原因:威尼斯影帝,加上瓦伦西亚语影片。不过这样也好,总比现在自己既是Amenabar的fan又是Bardem的fan来得好些,不会由于太哈这两个人而导致审美偏差。全片的调子一直很平淡舒缓,就算最后的抗争有果,最终得以实现深海长眠,也没有令到节奏改变。这样做,代入感其实很难产生,导演的意图看起来也并非就是认同自主决定自身生死的主张,而只不过是一种对一个仅能掌控有限权利的人维护自身权利而做出的抗争的理解。同是拉丁裔的老Martin曾经在80-90年代大量拍摄过这种不认同主张却理解主人公态度的作品。或许可以作为一个观影参考。至于影片本身,由于代入感的缘故,直到现在,对之印象仍然是偏淡的。

  《深海长眠》影评(十):雷蒙,你有种

  压着两篇影评不敢动笔,直到死皮赖脸的跨进2013。带着对死的戏谑,挽手‘死亡先生’结束2012的诸多无奈。《深海长眠》让我无耻的解读为《深海缠绵》吧!在这个冷暖自知的快时代。驻足看一个人的死,只是满足看客的好奇心而已。任何对对雷蒙的评论都是伤害。无论女律师的来或者不来,女工的爱或不爱。雷蒙的寻死之路,是他全部无力中最后有力的表达。若身体是世界的一部分,抛弃身体,或许才能够与世界缠绵。无力爱,却有力死,28年只为要死而展现活的无奈。活够了的人,才有资格谈论死。所谓的“安乐死“,无非也是旁人安慰死者亲人的标签。告别亲人的痛苦,惜别情人的无奈,安乐只是看客和亲人的安乐。谁会TM的死的安乐。只是死亡先生有话说,因为死亡是他最后一张王牌,也是他活过最后的表达。谁都忘不了你,因为你看的明白,你有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