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苦路十四站》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苦路十四站》观后感10篇

2017-12-21 20:5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苦路十四站》观后感10篇

  《苦路十四站》是一部由迪特里希·布鲁格曼执导,莱亚·凡·艾肯 / 弗朗西斯卡·薇兹 / 弗洛里安·斯泰特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苦路十四站》观后感(一):一个保守派天主教徒对于本片的评论,你们想听听吗?

  虽然说估计写了也没人看 但还是随便写写吧

  基本上来说,这是一部宗教题材电影。看之前我不知道这是来黑的还是来正面的,看之后我还是不知道。按照豆瓣的尿性,正面宗教的东西评分肯定不高,黑宗教的东西评分才有可能高。既然本片8.0,那说明(至少豆瓣众认为)他大概是黑宗教的。

  首先说说电影本身的一些东西吧

  首先我很喜欢这种充满文艺感的电影形式啊

  我跟朋友说我在看一个片,全片就14个长镜头,每个长镜头都是一帮人或者两个人围在桌子前面说啊说,朋友表示一听就没有看的胃口,我却揍是喜欢话唠片啊——让话唠片来的更猛烈一些吧!当然,你话唠片都能让人觉得好看,本质上也是因为得话痨的好看。

  然后,说说本片的爱情。我对本片的爱情故事比较有触动……就是那种特别含蓄的早……额,校园爱情的节奏,非常单纯也非常含蓄,有点说不清道不明感觉。扯点题外话,在我看来,这种爱情的节奏很难把握,比如说内地的影视作品吧(新几年的不知道,跟不上90后的节奏,说之前一点的),里面对于“早恋”的禁忌导致相关情节蜻蜓点水,若有若无,而且还往往被老师、家长、自己给扼杀(好吧本片似乎也是如此),十分便秘。而港台以及国外的一些又似乎过于奔放,失去了那种美感。万万没想到我能在一个白种人(似乎是捷克?)电影里看到这种情怀

  以请教学习题目为由搭讪,以邀请去教堂唱经班为幌子邀请对方约会,即使是偷偷打电话到妹子家里也是只能说数学题目和约对方来唱经班。苗头被同学们发现了,遭到了起哄——这都是校园爱情的一些典型特征。内心深处我是希望他们在一起的,至少在一起过(在一起不是上床!),但是果不其然的被作死了。按说女主角虽然有修道的想法但是并不明确,14+也到了可以谈恋爱谈婚论嫁的年纪了——14周岁是教会法的法定婚龄。当然可能我不了解当地的实际文化,有些想当然。有一种解释是,主要障碍是男生来自一个现代主义教区——可是你把他拉进圣保禄司铎兄弟会不就完了么。当然,这可能也是我的想当然,在天主教传统比较浓厚的地区,可能人们会更重视家庭背景,“根正苗红”吧。

  在女主角死亡后,我们的小男朋友展现了克制的悼念(必须克制啊,连神父和少女母亲都那么克制了)。可能是我没看懂,他往坑里扔的是什么东西?以及,为什么挖坑埋人的时候都没有任何家人在场?可能我不该较真,导演就是想呈现这种意境和文艺效果。

  其实说实话,这电影我没怎么看懂。导演想表达的似乎是一个“主动殉道”的故事,但是在我看来这就是作死。殉道是天主对人的恩赐,岂可强求得来?主动殉道到底是殉道还是自杀,还要打一个疑问号。殉道直升天国,自杀直堕地狱,这里面区别可大了。说到这,有一个传说是,早期教会有些基督徒寻求主动殉道,因为过的实在不开心想早升天早巴适,跑到罗马士兵那里去自首,后来罗马士兵都看不下去了,让那些基督徒哪儿回哪儿去。这件事情我也是听一个外教人说的,真实性未考,还有抖黑历史自黑的嫌疑,不过我想说,教会绝对不会鼓励与赞同寻求“主动殉道”。

  接下来是我对本片的一些疑惑,主要是宗教上的。我不知道导演是不是天主教徒,如果不是,他对天主教的了解是否深刻,还是停留于表面。当然还有一个可能是他拍的没啥不真实,是我自己不了解捷克的当地情况

  如果我的听告神父也能像片中的神父那样耐心,细致,还会主动帮助告解者省察,就好了。

  以下部分疑问建立在,主角家庭和圣保禄司铎兄弟会是极端传统派的前提下。

  本片多次提到了巴赫,在传统派家庭的眼中,灵歌、摇滚和爵士是魔鬼的步伐,是魔鬼的步伐,但是把巴赫当成和额我略(格里高利)都当成了正面的,值得肯定的传统圣乐。可是……巴赫是路德教徒啊!巴赫是路德教徒啊!巴赫是裂教啊!……

  我说你们这些传统派,弥撒中不蒙头也就算了,还有穿露大腿的裙子坐在教堂里的,是闹哪样?还有你们去领坚振的时候该不是上了祭台吧,我不是很确定……没看清……传统教会女性应该在任何时候都不会上祭台的吧?(依然不敢确定)

  在体育课上,女主角的下身是过膝盖的裤子,尚属(现代标准的)马马虎虎,到了下一个镜头(和男朋友撕逼)的时候,换了一条更短的裙子。

  暂时没有想到别的。感觉导演在展现传统派的保守的时候,片面把注意力放在「音乐」这个问题上(当然还有背对会众,没有女辅祭,口领圣体这些被说到烂的礼仪问题上),而忽视了别的一些东西。当然,这也可能是当今教会中很多所谓的传送派的弊病的真实写照?

  说一说片中让我笑了的,比较逗的地方

  “我的宗教禁止我跑圈。”“我的宗教要求我倒着跑圈。”

  片中我最不理解的是,当少女的呼吸停止的时候,神父和母亲就站在旁边惊呆的看着,没有心急如焚没有嚎啕大哭也没有祈祷,只是一副很吃惊的表情站着看,好像在看一部电影。我想,唯一的解释就是俩人被吓傻了,回不过神来,不过我觉得还是导演在秀风格秀情怀。

  小男生很可爱。新教徒体育老师很厚道。需要重点评价的是“母亲”这个角色,挺复杂。从个人感情上来说,我不喜欢她,从她刚出场开始就不喜欢她,而且我觉得做她的孩子真倒楣,肯定有童年阴影成长伤痛。但是换个角度看,我和她又有不少相像之处——你们看我又在自黑了。However,她是个狂暴的母亲,家里家外的暴君——她习惯于强势的对待身边每一个人。她处事严格,宗教热情较高(一开始我都看不出来,觉得是个宗教热情低的女人,后来才发现不是,不知道是我理解问题还是导演没处理衔接好),有极强的控制欲。嘛,怎么说呢……怒点这么低,脾气这么坏,控制欲过强……总是有点不好的嘛……一个女人控制欲这么就更糟糕了。先前我还觉得作为传统派公教徒,她在家庭中的强势有不顺服之嫌,后来觉得可能是冤枉的,实在是她的男人太闷骚太弱,可以想象她对丈夫是有一些失望的,并且将要承担各种更大的,里外的压力,所以加深了这种性格的形成(脑洞大开,看看就好)。至少,她从来没有对她的丈夫指手画脚或者呼喝,在她的丈夫忽然发话或者生气站起来走远的时候,每次也都是选择了闭嘴。

  最后,那位推荐我看此片的教友兄弟,后摇重度痴迷者,在看到本片传统派对摇滚乐的看法时,心里是作何感想啊?(偷笑

  《苦路十四站》观后感(二):腐败教会的人血馒头

  以苦路十四端的方式叙述于圣保罗兄弟会的某个家庭的女孩玛利亚的一生,辛辣的揭露讽刺了这群腐败教会的恶心人,这是电影历史中极其少见的。

  1) 第一处:耶稣被判死刑

  玛利亚询问神父能否为一个病人奉献自己,也就是做补赎。神父说当然可以,疾病是天主为了考验或惩罚我们,因为我们的罪。玛利亚说如果这个人岁数很小,不能犯罪呢?神父说:我们永远不知道天主的旨意。也许这是一种恩典。

  玛利亚就在这时候下定决心弟弟禁食补赎,换取弟弟的自闭症得以痊愈。这是她被腐败教会判死刑的第一站。她忘记人能在罪恶上彼此有份,神父也指不出这一点。尽管他指出生病有某种天主的意思,但显然他在实际上误导了玛利亚。而所谓的圣保罗兄弟会,反梵二的强硬立场,显然是影射某著名组织。

  2) 第二处:耶稣背十字架

  在路上,玛利亚为了补赎,故意不穿外套受冻,妈妈让她穿上,她就说她不冷,尽管她嘴唇都冻得发紫了。她这样都是为了治愈她弟弟的自闭症。却费力不讨好。这里开始看出玛利亚的母亲极端强势,父亲几乎不说话。真是讽刺,传统天主教的家庭,丈夫却不能做头。这里的伏笔之一就是玛利亚表开始表现出爱美之心,却认为这种心态是一种罪恶,强迫折磨自己。她不想被拍照(恐怕因为这样就是在乎自己外表的罪),这时候,她弟弟大哭,谁也拍不成了。

  3) 第三处:耶稣第一次跌倒

  玛利亚和克里斯蒂安说了话,玛利亚认为这是自己的第一次跌倒,不贞洁。

  4)第四处:耶稣途中遇母亲

  在开车的途中,玛利亚说了重要的话,告诉母亲,也许他弟弟的自闭症就不该被治愈。因为这是天主的旨意。她母亲有些愤怒,说你是在指责我四处带你弟弟看病吗?玛利亚说,不,她觉得这是一种安慰

  我觉得这里反应了天主真正的意思,就是,玛利亚就是在指责她母亲,她家族的罪。然后她母亲听了她女儿的劝勉也不悔改。于是她弟弟就继续不会说话,玛利亚继续自虐,她母亲继续专横。这岂不体现天主的公义?电影在这里非常有力的讽刺了腐败教会。

  5) 第五处:西肋乃人西满帮耶稣背十字架

  玛利亚在神父的告解中说“我幻想我成圣的样子,我出于对天主的大爱,把我自己奉献给他,他悦纳了,天主对我说:你的爱比别的人都大,我将带你离开尘世,进入天国” 这个罪恶,明显刺痛了玛利亚的良心,因而她向神父告明了,然而神父只说她是傲慢,没有说,她这样是幻想自己是世界第一圣女,幻想通过属灵淫乱,通过自虐神化自己。在这里我真是已经看清这个神父的真面目了,他堪作本电影腐败教会代言人。

  第六处:圣妇为耶稣拭面

  玛利亚坦白了自己的谎言,,在全家面前揭露自己撒谎的罪恶,并承认她要和一个男孩出去。这时候,倍耐戴特说:喜欢一个人又不是罪过。为玛利亚说话的她,被女主人斥责:不要管我家的事!

  第七处耶稣第二次跌倒

  玛利亚因为体育老师放了摇滚乐而拒绝跑步。然而她这时候已很虚弱。她主动向老师坦白自己认为这些流行乐是来自撒旦的。会让人渐渐放松警惕。老师决定换一种歌曲。做个妥协。这时候,同学有人倒着跑,有人不跑步,说是自己的信仰做的。克里斯蒂安保护了玛利亚。然而大家说,这不公平,为什么对玛利亚就要宽容,玛利亚就不宽容别人。还有人讽刺玛利亚是圣母,不能跑步必须祷告。

  然后同学嘲笑玛利亚和克里斯蒂安,婚前不能有性行为,婚后就能随便有了。

  在这里对腐败教会的讽刺越发登峰造极,按照教会的教导,性欲也来自天主,是天主给人的,然而腐败教会在性欲面前,说要压服啊,邪恶啊。让玛利亚内外受敌。外界全部都是罪恶的诱惑,音乐电视,几乎所有的一切。她行不能行,跑不能跑,吃不能吃。而克里斯蒂安帮了她,只让她更加害怕。害怕她自己失去天主的爱,害怕自己犯罪。腐败教会的罪恶一步步的蚕食她的身心健康

  第八处:耶稣劝告耶路撒冷的妇女

  玛利亚对关心喜欢自己的克里斯蒂安毫无感恩。让克里斯蒂安关心自己灵魂的救赎。被腐败教会迫害至此的玛利亚,已经要反抗良心,常识,基本圣经真理的恩将仇报了。并且认为这正是天主希望她做的。

  第九处:耶稣第三次跌倒

  在期待已久的坚振礼上,玛利亚晕倒了。她看来是没得到“这份恩宠”,讽刺的是,之前玛利亚撒谎想和克里斯蒂安去合唱队,她母亲因为那个合唱队可能唱灵魂乐或者福音歌,就威胁玛利亚不让她坚振。按照天主教的道理,坚振是获得恩宠的七圣事之一,她母亲用尽手段试图让女儿做“圣人”,结果算计到最后一步,玛利亚晕了。天主偏偏没让玛利亚得到这个“看似她本应得到的”。

  第十处耶稣被人剥去衣服

  玛利亚被送入医院医生说她有厌食症。她母亲坚持她没病。说医生厚颜无耻不要脸。医生要和玛利亚单独谈话,因为她母亲都代表玛利亚谈话了。玛利亚要求法国人博耐黛特进来。全程玛利亚都没说什么。母亲因为医生介绍的医院是新教医院还斥责了半天医生。觉得医生不知道玛利亚真正的利益是“天国永生”

  第十一处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

  玛利亚病卧在床,厌食症让她不能吃任何食物,她顽固的拒绝食物。要求博耐黛特叫神父给她送圣体,因为圣体就是最好的粮食。她不需要别的。其实,天主教神修中许多所谓的victim soul都完全不吃饭,仅仅领圣体活着,长期卧病在床。玛利亚控诉自己是坏人,说她母亲不会再爱她了。一会儿她又说她要把自己奉献给天主。博耐黛特让她不要想着死,要吃饭。然而玛利亚也不听。博耐黛特非常无奈。(这又一个奇怪的地方了,那些victim soul也是别人让他们吃饭他们不吃,而且victim soul基本都是女人,这为什么呢?)非常奇怪的是,玛利亚反而要问博耐黛特,耶稣是不是和她在一起的。如此“虔敬的”玛利亚,为什么感受不到她的主与她同在呢?当博耐黛特离开她的时候,她大叫痛哭。她为何不去寻找主的安慰,反倒是寻找博耐黛特的安慰呢?

  第十二处耶稣死在十字架上

  玛利亚临终,神父来送圣体,她被圣体噎死了。护士毫不犹豫的把圣体从嘴里抠出来,神父说护士疯了。护士说你才疯了。很快就开始了对玛利亚的抢救。这真是讽刺,玛利亚和克里斯蒂安强调过他们的堂区是“只口领圣体”,结果领了圣体的玛利亚被噎死,谈了半天口领圣体的神父,眼睁睁的看着自己送的圣体噎死了人,然后圣体被人从嘴中抠出来甩在被子上。神父和玛利亚的母亲在病床前退后,神父的脸色是“动摇”,可见他也是说的比唱的好听,在人命面前不知所措。在玛利亚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刻,影片的高潮来了,自闭症的弟弟说话了,问道“玛利亚在哪里”

  真是讽刺,弟弟也许就象征天主,这腐败教会与一家人都以为“天主不会说话”,其实是他们自己听不到。玛利亚死了,弟弟开口说话了。玛利亚在哪儿呢?你们关心过么?天主的声音你们听到过么?

  第十三处耶稣尸体从十字架卸下

  玛利亚的母亲去给她买棺材,说她有证据是无罪而终的,有奇迹,她要推动她女儿宣福做圣人,这个过程中她是笑。之后她又大哭。棺材店老板说有信仰是好的。玛利亚的母亲立刻就开始辩驳,说那要看是什么信仰。

  何其讽刺,她良心明明的意识到女儿是怎样被腐败教会的腐败教导害死的。还必须强颜欢笑的吃人血馒头,幻想女儿有朝一日成为祭坛上供人“敬礼”的圣女。不管不顾他们一家不听天主,刚愎自用的罪恶,天主真是公义的,任凭这些人心硬不悔改,自取灭亡。把奇迹看得比人命还重要,亲生女儿死了,吃了人血馒头,含着泪叫好。

  第十四处耶稣葬于坟墓

  玛利亚的棺材被埋入公墓。克里斯蒂安给她了一朵花。——那个不管自己灵魂救赎的,那个诱惑玛利亚的犯违反贞洁罪的克里斯蒂安。那个喜欢她,希望她过得好的克里斯蒂安,在腐败教会眼中就是个诱惑人的“现代派”。用“生命之粮”噎死人的腐败教会,真的会铭记玛利亚吗?真的会安慰那些失去玛利亚的人的忧伤吗?

  很多人说玛利亚是被她母亲害死的,或者主要责任在母亲。我反对这种看法。她是被腐败教会害死的,她的母亲是在听从腐败教会的教导。他们说的那些看似不可理喻的东西,都能找到实实在在的神职人员在教导。电影里面,那个神父岂没有说摇滚乐邪恶?没让玛利亚撒谎告诉克里斯蒂安,她的心只属于天主?(扼杀正当的人性),那些神父不是就反对现代派,强调口领圣体吗?那些victim soul的书,岂不就是在说一些卧病在床,长期不吃饭的“疑似厌食症患者”,只领圣体过活么?玛利亚病成那样,为何那个神父不去阻止呢?为何博耐黛特劝玛利亚吃饭,她不吃,一定要说“圣体就是最好的粮食”呢?

  《苦路十四站》观后感(三):所以宗教只是对人类无知的辩解

  最后一幕女主下葬,画外音是机器的轰鸣声,和现实中葬礼的宁静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仔细想一想,可能还是德国人工费太贵,不如用机器来的划算。

  经历过多次宗教战争,大部分欧洲人早已从原教旨主义中脱离出来,再加上科学发展带来的哲学巨大繁荣,思维的多元化早已成为一种主流,片中女主那样的家庭,在现实中实在是凤毛麟角。

  但是虽然纯粹的天主教成为了异类,纯粹的宗教在一些人看来仍然是人类追寻的终极目标,比如Al Qaeda或是ISIS。

  纯粹带来狂热,狂热必然盲目,盲目导致灾难。

  azismus如此,Maxismus如此,Islamismus也是如此。

  片中的女主因为吃了固体圣餐而死去,稍后一幕中女主的母亲却对宗教的正确性慷慨陈词,和第四幕中学校里的Toleranz再次形成反差,男主的父亲起身而去,留下宗教正确的母亲嚎啕大哭,或许在这一刻,信仰开始崩塌,神迹堕落为巧合。

  宗教的教义中,往往都写着宽厚体谅,但“纯粹”的教众似乎从来没有习得这一点,这不得不算是对宗教最完美的嘲讽。

  虽然说信仰唯物主义会让人对自然失去敬畏,但总还是要好过只会敬畏而不会改变世界的信仰的。

  就这样吧。

  《苦路十四站》观后感(四):蒙难之路,荒诞之陲

  文/刘小黛

  公众号:抛开书本

  《苦路十四站》精心构建了一位年轻而虔诚的天主教信徒角色——德国少女玛利亚,当她遭遇霸道的母亲,教条的神父和神迹的上帝,家庭和学校两个社会中身份的撕扯,让她筋疲力尽,压抑禁欲的小女孩最终只得为荒诞和罪恶作出让路。

  玛利亚成长于一个严格的天主教家庭,母亲是一位霸道冷酷的专制者。这位面色苍白身形纤弱的姑娘和大多数离经叛道的孩子不同,只是循规蹈矩地遵守着教义。玛利亚接受的世界观极其简朴,侍奉上帝遏制欲望。她觉得死亡是上帝的旨意,她生活里的一切几乎都是罪恶,都是来自撒旦的诱惑。在四处漫溢的诱惑面前,玛利亚单纯虔诚,如同圣人一般,以纯洁不受玷污的肉体殉道换取上帝奇迹的显灵,以让弟弟能够开口说话。

  影片形式感十足,严谨而又内敛,导演迪特里赫.布鲁格曼的镜头语言也相当清心寡欲。全片共十四个章节,分别以耶稣受难一路的过程来命名,串联起少女玛利亚生活中的十四个片段。电影的标题直接取材于此,“苦路十四站”的膜拜也对应着少女十四岁的年纪。每一个章节都是一个独立的长镜头,章节与章节之间的叙事线又推进得非常快速,这也这让整部电影的叙事节奏十分紧凑。编剧精妙地设计了一场文字游戏,将历史传统和当代议题巧妙地玩转于股掌之间,最佳编剧银熊奖的授予名副其实。

  这部电影相对宗教传统而言显得特立独行,它见证了一个严谨刻板的德国家庭教义以外的典型特征,甚至稍带伊斯兰教的信念烙印。导演迪特里赫.布鲁格曼的前作多以轻喜剧为主,尽管他对玛利亚的悲剧和信仰抱有坚定的否定和讽刺态度,但是影片也不是断然只有沉重压抑,在质问声中,导演加入了不少幽默元素,只是这更显出极端宗教态度的幼稚可笑。节食殉道心意已决的少女最终被病榻上的一块圣餐饼呛住了喉咙窒息而死,她的旁边是惊惶失措的母亲和神父。这一场死亡发生得如此反讽,以至于观众用笑声伴随着她走完了最后历程,当代玛利亚的蒙难之路看起来也好似一场荒谬的闹剧。导演迪特里赫.布鲁格曼将自己怀疑主义的精神一贯到底,用非正常故事的手法拍出了严丝合缝的道义。

  纵观整部影片,会让人联想到莱妮•里芬斯塔尔的《意志的胜利》,讲述德国民族信仰狂欢的纪录电影。个人的信仰对比集体的信仰,宗教的意义被放大甚至变得更为极端。电影兴许在德国以外的国家未必能掀起如此狂澜,但是撒旦精神始终忠守每个人内心。人都不愿只用一种思维方式或者信仰活着终老,也不愿废掉数年时间达到别人轻而易举的成就,这就是生活的样子。人生其实有很多不同,现在终将过去,改变习惯思维打破固守信条,让自己看到不同于过去的经历,这或许就是电影带给我们的沉思与启示。

  发表于《电影世界》2015年,禁止转载。

  《苦路十四站》观后感(五):受难之路

  每当好片撞期,就无比遗憾自己没有分身,一直到中午,选择恐惧症还在纠结,到底是德国影展的《受难之路》(又名《少女的祈祷》),还是胶片放映的韩国惊悚片《蔷花红莲》呢? 后者是我一直想看而不敢看的韩国特色的惊悚片,好容易赶上了大屏幕放映,还是胶片版,多么难得;而前者虽然也是好片子,但是宗教题材一直让我觉得很有点艰涩,怕不能够理解其中的深意。但是影片的介绍中那个柏林电影节的最佳剧本奖打动了我,好剧本是多么难得一见。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它。

  而且看完电影之后,你会发现,百老汇对于这次影片的介绍是成功的,简明扼要而又直接攫中要害。实话说,我就是被那最后一句“魄力惊人”所打动,想要一睹其真容,到底是怎样的魄力,又是如何惊人。

  事实证明,我的选择还算正确,没想到导演用这样的剧本,向我们展示了宗教、信仰和家庭、教育等各方面问题,一个十四岁少女短暂的一生。虔诚地相信上帝,暗暗下定决心重走耶稣受难之路,想要把自己牺牲给上帝,她的家庭,她所在的教会,她所信赖的神父,她周围的这些宗教狂热分子,表面上异常和蔼,却一直在诱导着少女,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他们导致了她的死亡也并不为过。

  我心知,在这里讨论信仰的我是太肤浅了,但是至少每个人都有信仰的自由,退一万步说,信仰应该有着美好的正能量生活不是吗?而不是让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女虔诚地想要牺牲自己,成为祭品去挽救他人。

  《少女的祈祷》以工整完美的形式,呼应片中角色的极端行径。全片十四则标题,借典自耶稣赴难的章回短篇;十四段长镜头,筑架出仪式般的严谨结构,让人联想起一九五○年罗塞里尼执导的《圣弗朗西斯之花》。不同的是,本片看似冷静侧写玛丽亚追求信仰而牺牲奉献的心路历程,实则以强烈批判性的讽喻口吻,探讨极端的信仰狂热如何成为威权高压统治的变种,魄力惊人。

  十四个长镜头,十四则标题,冷静地侧写了少女玛利亚短暂的一生。自从开始上天主教募道课以来,恪守教义的少女玛丽亚便远离了流行文化,抵抗撒旦化身的种种诱惑。她出生在一个虔诚的教徒家庭,长大之后,严厉的母亲仍以绝对威权的方式,约束她的生活起居与交友状况。虔诚的玛丽亚不但努力达到要求,为了让罹患自闭症的弟弟能开口说话,她暗自做了一个危险的决定。所以在影片的开篇,我们就看到玛利亚虔诚地询问神父牺牲的含义以及探讨如何去实现,她完美的诠释让神父说出,连我也不能解释的更准确了这样的溢美之词。

  但是一个才不过14岁的少女,你要她如何去理解艰涩的教义,她只能通过一些表面的解释和自己的理解,去虔诚地但在我们局外人看来是笨拙的甚至是可笑的去践行着自己的决定。

  少女玛利亚过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在学校里,她是个平凡的14岁少女,和同学有着同样的爱好和憧憬,但是每当回到家和家人在一起时,她必须遵守”教皇皮乌斯十二世派”(Society of St. Pius XII)的严格教义。玛利亚对于自己所做的一切甚至脑子中出现的每一个念头,都不能向上帝隐瞒。她的内心因此充满了恐惧。玛利亚的母亲对她严格管教,然而她的父亲却总是沉默和退缩的。在玛利亚的身边聚集了很多矛盾,老师和医生们不断地争吵。玛利亚试图让每个人都满意,然而事情却无法向着她期望的方向发展。

  在寒冷的冬天,她脱去自己的外衣,冻到面青唇白,但却口硬说自己很暖和,是因为刚刚在募道课上大家彼此讨论过于关注自己穿什么衣服这样的享受也是不对的。

  在学校里,她是个普通的沉默的少女,但是在家里却遵循着严格的天主教教义,因此在同学的眼中,她成为一个奇怪的人,在体育课上,她拒绝跟着教师缩放的动感的音乐进行锻炼,只因为这音乐是恶魔的诱因,也因此她被同学嘲笑和羞辱。

  十四岁是正值青春萌动,对异性有好感的懵懂时期,少男少女不自觉地被彼此吸引,但是又不断纠结于自己的为危险决定,在对神父的忏悔中,她如实说中自己心中所想,神父的回应含蓄而又强硬。

  因此她的内心更为纠结。

  所以作为观众的我们,开始时还会因为玛利亚本初地想要去使每个人都满意的行为发笑,随着剧情的伸展,我们的心情却益发沉重起来,再也笑不出来。

  影片一直很冷静地刻画着每一段路程,但是又客观地展现着每个细节。不多赘述,截取几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

  玛利亚想去参加同学教会的唱诗班,却担心母亲的责难而撒了谎,在和神父忏悔后,她认为自己应该向母亲坦白之前的谎言,却遭致母亲暴风骤雨般的责难,而胆小的父亲只能沉默以对。

  玛利亚因为寒冷被冻感冒又迟迟不吃药,因为一心想成为祭品而逐步放弃了食物,这两点在前面的章节里都有很草蛇灰线的伏笔,比如玛利亚一脸虔诚地问神父疾病对于孩子意味着什么,又开始探讨牺牲。

  在她漓江里取得那一刻,居然还想着要吃一顿圣餐,而她那久不进食的肠胃早已不能接受任何硬的食物,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我们有理由相信,玛利亚其实是被圣餐噎死的。

  讽刺的是在玛利亚离去的那一刻,她罹患自闭症的弟弟竟然开口说话了,这真是个无法拒绝的神迹,所以她的母亲认为自己不应该悲伤,自己的女儿毫无罪过,一定是上了天堂,她们应该欣喜而不是悲伤,她不仅和卖棺木的商人辩论这一点,还要求自己的怯懦的丈夫对她表示赞同,只是这一次,那个软弱的父亲什么话也没说,站起身走到了窗户的另一边,只留下这个宣讲神迹呈现的亢奋的女人,商人也缓慢地起身,无言地离开了,最后这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这个强硬的母亲终于嚎哭失声。

  学校中唯一对玛利亚表现过好感的男孩来到了玛利亚的墓穴旁边,男孩向冰冷的墓穴中投进一枝洁白的玫瑰花,停留了片刻,默默地离开了。

  每个长镜头都在最高潮处曳然而止。黑暗笼罩一切,就像撒旦降临。

  在今次的德国影展上,影片主演弗洛里安•斯泰特也来到了中国,在介绍这部影片时,弗洛里安•斯泰特说:“这个故事就是在讲一个青春期的小女孩要重走耶稣受难之路,她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她的这一选择也引发了家里的一系列故事。影片有比较沉重的家庭教育主题,希望我们都能够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且给予他们最宽容的生活环境。”

  《受难之路》曾在今年柏林电影节荣获编剧银熊奖,影片通过14岁少女重走耶稣受难之路对宗教狂热进行了反思,弗洛里安•斯泰特在片中出演的神父一直在引导这名少女,用他的话来说,这个角色表面上一团和蔼掩盖了内心的邪恶,就如同《无耻混蛋》中的克里斯托弗•瓦尔茨一样会微笑地喝着你端过来的牛奶,问“你把犹太人藏到哪儿去了”。

  《苦路十四站》观后感(六):囚于灰色

  作为一部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剧本银熊奖的作品,《苦路十四站》有着典型的“欧范儿”。14个段落,14个生活切片,14个长镜头,一个少女从生到死,在短短的时间内。从第一个镜头开始,那间逼仄的房间,横平竖直的构图,就会让你不自觉地想到尤里西•塞德尔的《天堂:信仰》,而且越往后看,还会使你联想到蒙吉的《山之外》。

  是的,《苦路十四站》和那两部优秀的片子有着类似的主题,并且显露着同样优异的光芒,甚至相比之下,它更加节制、内敛。所以那种令人憋闷到无处诉说,又想发泄的感觉会愈发强烈。

  中学生玛利亚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自从陷入其中,就自觉远离了一些世俗生活的“诱惑”。流行音乐、男孩的亲近、打扮自己、拍照等等一切原本无比正常的,属于年轻姑娘的日常欢愉都被她看做是不洁的。她只想“献祭于上帝”。其实,这种对于世俗欢愉的放弃,并非没有内心的挣扎。作为一个青春期的少女,她无法抑制自己对于穿衣打扮的天性热爱,也必须面对来自心爱男孩儿的约会邀请,但她一次次通过“忏悔”把这一切压抑下去。她不理解自己为什么如此虔诚却还会被魔鬼搅扰,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算不算得上罪孽深重。

  《苦路十四站》绝没有把这个题材拍摄成对于怪异、边缘人群的猎奇,而是把这个小姑娘植入了一个最普通的现实背景。在德国这个如今多元、开放的社会中,像玛利亚这样的女孩儿注定是“奇葩”式的存在,但电影的视角没有一丝歧视甚或俯视,导演通过非常“端正”的角度,正面描述了这个女孩陷入的每一次纠结。

  撇开宗教对人性的禁锢这种老生常谈的大话题,《苦路十四站》其实还给出了很多世俗层面的困境展示。从世俗原因上分析,玛利亚陷入某种极端情绪,是因为她的弟弟。小男孩到了该说话的年龄一直无法学会讲话,四处求医未果。神父偶然间的一句“或许是上帝的旨意”,似乎给了她某种来自灵光一闪的开释,玛利亚决定奉献自己,以求得让弟弟痊愈。其实,这是一种对于现实中绝望境遇的抵抗,只是这让自己陷入了某种心理疾患的渊薮。

  而另外一个层面,玛利亚的家庭看似和睦,但危机重重。母亲有典型的躁郁症倾向。她被不会说话的小儿子的疾病困扰,也因为自己是虔诚的教徒而变得偏执,她无法做到一个称职的、世俗意义上的母亲,只会在高声斥责和无效的安抚之间摇摆。而父亲的角色更加有趣,整个电影中,父亲只有三四句台词,还都是“过一会就会好的。”这种无效的话。某种程度上说,父亲是缺席的。焦躁、强势的母亲加上沉默、弱势的父亲,在很多心理学的研究中被认为,这样的原生家庭,是造成子女心理障碍的最典型的温床。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这部电影不仅仅把逼问的镜头指向教会,不仅仅让人们思考极端的信仰如何变成禁锢自身的威权,而且也指向了我们身边的环境。如果不是父母的失职,玛利亚最终不会死去。这个女孩冬天脱掉外套,故意让自己生病,不正常进食,拒绝体育课,被同龄人嘲笑,这一切,父母都像从未发觉。

  与这种极端脱离于现实的,不负责的角色相对,导演安排了几个“正常”的角色,在玛利亚家中做保姆的留学生,希望和玛利亚交朋友的隔壁班男生以及医院的医生,但最终,这些正常的外部世俗力量败给了来自内部的——家庭内部和精神内部——变异的力量。那些灰暗的物质困住了一个年轻人。

  玛利亚因为长期持续性流感和营养不良死去,这在当今的欧洲似乎是个巨大的讽刺。它嘲讽的其实是冷漠。挑选棺材时,母亲从癫狂转而痛哭的时刻,如此令人崩溃。

  从电影本体上讲,《苦路十四站》也很有野心。很多镜头都一动不动地对准一个人或者一群人,你可以像是就在现场的旁观者一样,把目光从一张张面孔上扫过,去分析他们的细微的表情。伴随这种故意呆板的镜头,一个布道的声音总在一旁一直诉说着。除了第一场戏,神父出现在镜头之中,大多数时候,来自“高处”的话语只有声音而没有形象。这更增添了神秘感。这是个奇妙的隐喻,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陷入某种固执而极端的情绪,走着自认为正确道路,却最终跌落下悬崖。

  (文/杨时旸)

  《苦路十四站》观后感(七):还是让固定镜头动起来吧

  一部反宗教电影。

  影片沉闷而无生气的固定镜头让少女的信仰生活显得可笑而幼稚。影片刻意只做客观的“记录”,但从始至终都截取着表达了宗教的片面:如错误地理解“献上为祭”“流行音乐的撒旦节奏”“不合时宜的祷告”“神父的无知”“母亲的刻薄与专制”等等。然而无论是非基督徒还是基督徒,都希望能够用360度立体观察的角度来公正而客观的评判信仰以及信仰生活。

  因为无论镜头对准任何一个人,那个人都会被放大镜放大到渺小而卑微的境地,错不在信仰,错仍然是罪。罪以无处不在的形式,无所不用其极的方面裹挟每一个人,无论是信徒还是非信徒。

  《苦路十四站》观后感(八):写几句

  我觉得影片虽然在结构上有点做作,但在故事和人物刻画上是到位的。我觉得它不是一个天主教,甚至一种固定宗教的批判电影。它批判的是一种借宗教自由而制造孤立主义的意识形态,而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各种宗教派别中的原教旨主义和最传统的一些支派。它们借宗教自由的大环境才能得以存活并得到宽容,而它们自己却在不断制造极端,甚至自我伤害。比如说电影里的这个故事,完全可以理解玛利亚是被她自己的母亲间接杀死的。

  我惟一的疑点是最后一个镜头。我觉得好的镜头运动是在制造画面的立体感同时,让观者感觉不到它在运动。如果一个摇臂上来,所有人都哇一声,看到一个摇臂上来了,那就是失败的镜头。从这个角度,虽然我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最后镜头要上去,我完全可以感觉出这个意境,但这依然是个失败的镜头。(巾城)

  《苦路十四站》观后感(九):信者得死

  14岁的玛利亚,是一位问题少女,却更是在开放德国社会下极其少见的宗教问题少女。她来自小镇上一个严格信仰天主教圣保罗圣会的家庭,她的世界极其简单,狂热追随上帝的母亲是不容置疑的权威家长,社区牧师是让她与上帝沟通的可信媒介,天生聋哑的弟弟是上帝摆在她面前的考验难题,除此之外的其他一切,包括情感和两性意识萌发的学校男生、流行电影、摇滚音乐和电视节目,全都是魔鬼撒旦的邪恶诱惑,必须坚决抵御。她是宗教课堂上钻研最深的学霸,是渴望让上帝尽快显影的忠实信徒,是决定以纯洁肉身和灵魂深入天堂的殉道者。面临即将到来的教会坚振圣事,她确实开始这么实践了,不仅只是听从牧师去弃绝一切文明诱惑,更决意以远离世俗食物的隐秘行为,作为牺牲和奉献之虔诚态度,以此换回弟弟的语言能力,并得道升天。

  为表现这么一个极端的当代圣母玛利亚,导演迪特里赫-布鲁格曼做出了绝妙的极简处理,以14个超长镜头搭建了14幕戏剧舞台,并以诸如“耶稣第一次陨落”、“耶稣背负十字架”等宗教标题,将电影故事分割成14座意涵丰富的“十字车站”。固定机位下,出色的演员们在一场场冷色调的舞台上,上演一幕幕让人发笑又揪心的悲喜剧。发笑,源于这些既陌生又真实存在的角色,作为时代的异数,他们正儿八经的言语和行为,都如同把圣经人物丢到夜店后形成的荒谬效果;揪心,源于少女玛利亚走向殉道的脑残行为,这个时代不再需要愚圣,更何况是这种被愚昧社区和死板家庭毒害出来的牺牲者。

  这种极具高度浓缩性的艺术手法,不免让影迷想到罗西里尼1950年的名作《圣弗朗西斯之花》,也是以11个片段去展现圣芳济会的布道历史。不过,与大师60多年前从二战废墟中树立某种精神气质不同,新时代下的迪特里赫,秉持的观点是明确对原教旨主义的批判。

  其实,在当下德国社会,无论是马丁-路德改革后的新教,还是天主教,都早已流失了大量信徒,严格奉行原教旨主义的天主教徒更是少之又少,但只要存在就会有着容易被猎奇的冲突性故事。玛利亚在学校图书馆认识了男生克里斯蒂安,男孩邀请女孩去他们教会唱诗,“除了巴赫,还有灵魂乐和福音”,可在玛利亚那位铁板着脸的妈妈看来,新教教徒们的巴赫只是借口,以爵士乐为载体的福音是撒旦撒播的节奏。

  更大的冲突,非常现实的进入了社会公共空间,比如校园。体育课上,老师为同学跑圈配上了洛克赛特节奏强劲的名曲《The look》。对原教旨天主教徒如玛利亚来说,这无疑是撒旦的声音,她坚决拒绝跑步。老师不得不停下音乐,并教育开始以下流玩笑进行对抗的男生,“大家不都认可包容吗?”“老师,为一个圣母的个人信仰,牺牲大家的利益,这是哪门子的包容?”

  因绝食而奄奄一息的少女躺在病床上,牧师送进嘴角的最后一片圣餐彻底要了她的命。圣母最终如愿以偿的荣主蒙恩了。聋哑弟弟却奇迹般的发出声音:“玛利亚去哪了?”一次向伯格曼宗教奇迹《处女泉》的诚恳致敬?最后的第十四座车站“耶稣躺在墓穴中”,镜头终于从孤寂的十字架坟冢前摇起,越升越高,以上天的视野俯瞰田野和社区,似乎在说,这些“十字车站”不会只是属于玛利亚一人的悲喜剧。

  《苦路十四站》观后感(十):stations of cross 非宗教性的感想

  数次在第一个镜头睡去-_-||

  然后就豁然开朗引人入胜了。

  因为从第二个镜头开始,玛利亚的冬游瞬间让我联想起我妈。僵硬的单向度的不容反驳的控制,更可怕的是,还有爱。这种爱,令我毛骨悚然。当她妈接她放学,在车里摸她的脸蛋时,我感到恐惧和恶心。

  在十四幅阴沉空旷的画卷中,玛利亚一步步走上十字架,出于极端的不宽容的信仰,在恐惧与骄傲中献祭了自我。

  可问题是这种强迫意味的献祭,上帝会接受吗?仅仅出于个人意愿,希望弟弟的病痊愈,就可以以献祭的名义自杀吗(我不是基督徒,只是有些不解)?

  结局不太懂,吐出圣餐是不是暗示上帝的拒绝,那弟弟为什么能开口说话了呢?另外,弟弟说的是,‘玛利亚,玛利亚去哪了’,我感觉好神奇,这个孩子能看见人的灵魂。他一定是看到了玛利亚的灵魂离开了身体。但是‘去哪了’是不是暗示玛利亚的‘献祭’没有将她引入天堂,就像上一幕,她对法国女孩诉说的自己的担心那样。这里没有明确的答案。

  固定的长镜头真是太有诗意了。除去第一幕那个刻板呆滞的小房间,之后的镜头都很有空间感和张力,狭小的空间里营造出空旷辽远的意境。喜欢这种淡淡的疏离的意味,就像《超脱》,色调与画面质感令人舒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