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念无明》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一念无明》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2-23 21:5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念无明》经典观后感10篇

  《一念无明》是一部由黄进执导,曾志伟 / 余文乐 / 方皓玟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念无明》观后感(一):病的是他,还是这个社会

  躁郁症的无奈,你是否能体会。

  出了精神病院之后,他小心翼翼地控制自己情绪

  然而他看着好友的婚礼,大家各自说笑无视台上新人的尴尬

  看着邻居小孩想种花却被母亲管教无法实现梦想失望

  努力求职却因为一年的住院经历被所有公司拒之门外

  终于见到前女友表面是看开了一切实际上在教会演说中分明透露着刻骨铭心的怨恨,

  而脑海里,母亲生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如噩梦般挥之不去

  他偷偷把药吐掉,他想靠自己能力控制住自己,

  可是当一切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他终于无法克制自己去超市吃了一块巧克力稳定一下情绪。

  一块不够,于是吃了第二块,第三块,

  他无法停下来,仿佛那是生命垂危的人最后一根稻草。

  终于,他还是崩溃了,在超市里,众目睽睽之下,泣不成声

  可是,没有人理解他。

  “有病”的标签贴在他脸上,让所有人敬而远之,就连父亲都在枕边藏着锤子时时提防着自己的亲生儿子

  只有邻居小孩,深夜会悄悄对他念一段《小王子》。可是那唯一一个尚未被世俗污染的灵魂,也正在被他母亲逐渐改造。

  去精神病科复诊,医生例行公事问一些问题

  “想自杀么?想自杀就得住院了。”

  心理上的疾病,真的不是一片安眠药就能解决的问题。

  你只看到一个人想自杀,你不知道他为什么想死。

  当他把想死的理由一一说给你听,或许你也会无言以对

  身边的家人帮不了他,只好说,没办法已经尽力了,把他再送进精神病院。

  精神病人确实只能待在精神病院。因为他们太纯洁善良了,单纯得像个孩子,所以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被当做异类。他们无法理解这个世界,为什么不是他们想像的样子,当他们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便会变得冲动固执而极端,让人难以接受。

  精神病院是个相对干净地方,或者只是一个逃避现实的巢穴。

  当你躲了一阵子,平静下来再次走进社会,

  你依旧要面对这肮脏的一切。

  而且会比以前更不容易去面对。

  人,既然活着,就不可能躲一辈子。

  只能活着。再痛苦,也得活下去。

  要我说这部片子唯一的不足,就是片尾把中心思想用大白话写了出来。——导演是担心观众看不懂么?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或许有人看到的是这个畸形的社会,

  有人看到的是人心的孤独

  有人看到的是责任

  而我看到的,是我自己。

  还有两个点。

  一是叙事方式,插叙母亲的死亡过程,播到一小半已经可以猜到是他杀了母亲,但真正的正面冲突,怎么杀死的,没有描述,只有反复出现的下水道的血,回忆与现实交汇于一点,最终爆发,赞。

  二是前女友重逢,常理肯定是找了个有钱男人嫁了,而前女友却是找到了“信仰”,度过了危难时期。

  一个故事能不落俗套,还能思想深刻,是很了不起的。最后还忍不住流泪了。五星没话说。

  《一念无明》观后感(二):亲情之殇

  亲情之殇——《一念无明》观影有感 这部电影讲的是香港一个普通家庭苦难史。主角阿东生活得并不幸福,因为父亲和弟弟都不管生病的母亲,只剩下他一人照顾。他愤怒地拒绝了未婚妻提出送母亲去养老院的建议。因为他认为照顾母亲是自己的责任。直到一个意外的发生,让他的世界被迅速摧毁。导演非常写实地描述了香港当今社会的一个切面,并借助“精神病”这个极端的个例,试图引发观众进行更深层次地思考。 个人觉得,一部好电影在带领观众围观另一人生同时,也给人们以反思自己生活的机会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人生即是苦难”,“即便是辛福与快乐都包含在痛苦中”。相对于西方社会而言,中国人的“痛苦”多了一个维度,即沉重的亲情。 千百年来,我们被灌输“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养育之恩重于天地”等观念。这些儒家忠孝思想无一不在强调子女必须回报父母的恩情。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跟母亲吵架,被她说“生你养你多么不容易,不知感恩”云云,我曾委屈地说过“并没有想被生下来啊”之类的气话。这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母亲拿来作为闲聊时的笑料。然而后来我知道东汉的王充说过“夫妇合气,非当时欲得生子,情欲动而合,合而生子矣”。就是说,人们生儿育女,只是本能的冲动而已。孔融也说过“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一直到近代胡适提出的“父母于子无恩”论等,其实都是对“孝道”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的反思。 如何解决中国社会的亲情之殇,也许应该把根深蒂固的观念扭转过来。即: 父母没有有恩于子女,子女也并不亏欠父母什么。而维系一家人感情的纽带,不应该是恩情和责任,更应该是对彼此的爱。 也许正因如此,在影片最后,阿东和父亲达成和解,阿东也终于完成了自我救赎。 2017.04.10 By——白令

  《一念无明》观后感(三):忽如天堂,忽如地狱,总归无明

  我的童年时代里,有八年左右时间,是住在骑楼里面,在南方这边常年多雨潮湿的环境里,骑楼是常见的老建筑。旧城区的这种适合下铺上住的建筑,到了香港就被称为了唐楼,以和洋楼作对比区分。其实骑楼、唐楼都是指一样事物。在过往,即使是春雨不休,或者夏天的午后,总会撒一轮短暂干脆的暴雨,行人却可以在骑楼的庇护下,施然地继续行街购物,完全不受天气波动的干扰。这种目前显得古旧的建筑,其实有着它的实用价值

  早于几十年前,家族就成为了这里其中一个租户,爷爷听从他家姐的意见,于是和家姐,六弟三家人都搬到了一起,但到了每家人的N个子女开始逐渐长大,空间挤逼之苦慢慢涌现,住地问题越来越严重。那种情形,也跟现今香港人的居住窘迫压力丝毫无二,好像这部片子里两仔爷所租的那个“两步”房间,虽然凌乱杂物可以经过努力变得较规整,但是人的密度太大,活在几无隐私的环境下,即使是一家人,也是相当不便的。同时,这栋楼里,长辈们传说着对门那边,住着一个精神病人……至于这个病人是怎样的情况,每一个人都语焉不详,但是却人人皆知他是“会揸菜刀砍人的”,因为对面也像我们这边,又是一个房间里划出几个房间,再容纳几家人,彼此两边也不往来,这个病人,我们好像也几乎不会碰上的。

  但是这栋骑楼当中却有一口天井,一路贯通到地下一层,在天井里,是有窗户的,可以窥见其他住户的空间,这一扇窗,可能就是眼光无意间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唯一进入点了。但,关于他的,留下脑海里只有一个眼镜是玻璃瓶底,脸相很“解放后”的人在窗前谈笑,或许他的心智情绪已经停留在文革时代也不一定。至于他的神经病是不是与文革有关系,就更非小孩所能知道的事情了。

  然而有着可怕传说的他,给我的印象还远不及对门里阴森的一对母女来得多,那个时候只要我们在天台上跑得欢了,这个母或者她的女,就会拉长了脸上来投诉,应该是我们在天台跑动,就会引发她们家地动山摇飞沙走石吧,这也是老房子的实情,我也试过正躺在床上,忽然被一堆东西砸了一脸,原来是楼顶突然崩裂,一大块天花从三米多的高度上洒下来了。

  与精神病人为邻,或许是大家已算宽容,没人想过要逼走他人,要离开这个地方,哪有那么容易呢?我们这一大棚人,又有哪个不想飞出这个笼子呢?或者有了这同理心态,便对病人没那么介意了,小孩子们,也只是略感恐怖,也没有什么其他想法。然而这个故事是毫不温暖的,我们只不过是做到了“唔围埋黎踩多一脚”,帮忙却也是绝对不存在的,谁顾得上你啊?身手齐全的正常人,也不容易谋生,谁来顾精神病人怎么活下去呢。后来,终于不知怎样,那人永远地消失在我们的世界内了。

  不帮忙,也别来踩一脚。是《一念无明》中曾志伟饰演的爸爸面对群氓之语,也是电影里所划出的一条底线呼声。毕竟公众对待精神病人的态度,就是在那里明摆着了,种种不公与忽视,都是正常社会里的“正常现象”。精神病人的团体,总不能做到像其他少数团体那么理直气壮地争取平权,毕竟他们是缺少了一种底气,那种无法操控自我的不确定感,让他们,即使是在状态稳定时,也不够胆对他人作出承诺。片中阿东对雇主保证:“虽然我是Bipolar,但我可以好order地Bipolar!”这是什么意思呢?

  他仿佛想表达说,我的情绪是一时躁狂,一时抑郁的,但是我可以很有次序,让躁狂和抑郁梅花间竹地出现……试问,对于这种承诺,即使情绪病患说得出口,雇主又怎会认为这种自信真的称得上是自信,会送上offer更是天方夜谭

  ipolar便是双相情绪障碍,患者可能终身都受到躁狂与抑郁两种情绪的轮流侵袭,从片中对病症的表现,可能只描绘了抑郁期间的心境,本来病症的戏剧化转变,即从一个极端情绪到另一个极端情绪,则由阿东原生家庭的突出问题所掩盖。阿东被其母言语刺激,落下了过失杀人的惨剧,或是他对送老人院建议的反感以致拍案而起,都不必然是躁狂的表现,更像是抑郁期的易受激惹所致。但试想剧中的情况发生在一般人身上,估计也会被气个不轻,即是电影毕竟是以一个很沉重的背景,去给予了故事发生的动机,似乎让人更容易理解,那个人,为何会落入如此的田地。但另一面,却可能让大众对身边经历平凡的人会患上了情绪病依然保持不解。只不过,现实便是如此的无厘头,情绪病患者并不一定就是经历了人生的重大变故,才会落入情绪的魔窟中。对于抑郁患者终日的流泪不振,别说旁人莫名其妙,当事人要说清楚也是很困难的。

  而且情绪病有时给人的感觉是又爱又恨,如双相障碍患者,抑郁发作当然是苦不堪言,但是躁狂期间所拥有的充沛精力,源源不绝的想法,精神亢奋与感觉良好,绝对又令人欲罢不能。阿东情绪最为高涨时,故事的安排是他见到了与未婚妻复合的可能,又是一处以外在的事件作为情绪转折之因,于是同时亦萌发了天台种花,搞网售等一系列idea,人生一时间又好似充满了可能性,正是一念地狱,一念天堂。然而这次的高涨(远未躁狂),却被宗教之力彻底打断。

  从历史上讲,宗教对心理疾病人群是很不友善的,在近代科学发展之前,患有心理/精神疾病,可是被视为魔鬼上身的,于是种种“驱魔”疗法就诞生了,甚至极端到要把“中邪之人”头骨撬开,以求魔鬼快快滚出来。可以想象这些疗法除了把人折磨到死去活来之外,是起不到作用的,方向本来就错了。但进入现代社会,的确是有人寻求宗教的慰藉,来化解内心的郁结、愤怒。这是有可能的,只不过并不能有效的推广,阿东受到刺激而再次崩溃,也是对宗教无能为力的定论。阿东的未婚妻的宽恕声泪俱下,并不能说她不真诚,但是同时,她也是在肯定和强调了阿东的“有罪”,虽然基督教之前提就是人有原罪,但对于本来就心受重压的阿东,可能这就是压垮他的最后一点罪恶感。

  他所生在的原生家庭,既不完整,更少有开心,大概如此,学业有成的儿子逃得远远的,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剩下他这个“不正常”的儿子,却要苦守着老病的恶母。虽从小深受忽略,但本性上他的良善令他无法割裂掉那个不愉快的源泉,如果观影的旁人只以他自找为结论,那就是还不懂得家会伤人,毁人的道理。能够为这个家带来最后支撑的,是那个忏悔的爸爸黄大海,虽然只是粗人一个,但他决定了不再逃避,在余生里,只有去尝试面对和修补,他才不会留下一辈子的无奈悔恨。曾志伟说了,他本来不想接这种很heavy的角色,但是为了女儿,他才来挑战自己,跳出昔日纯粹插科打诨的娱乐,走入这满是社会道义的影片中来,对他也是种突破吧。关注点在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新人导演黄进,也令人期待他日后的创作。社会角度中,逼仄的港人生存空间,对无法往上流动的恐惧,对用手赚钱的轻视,对钱生钱的艳羡,亦向世人诚实地交代出香港地星斗市民的时代面相,若果展开来,又能对应到不少目前的议题。

  再说采用的黄衍仁的两首歌曲,有着苍凉孤绝的声音,剧中有一段阿东在情绪抑压下的奔跑出逃,让人联想起法斯宾德在《羞耻》里的那场夜跑,那也是内心万千声音呼啸而过的无言外化。无声有时胜有声,于是我得说除了黄的南音腔调与畸零的噪音骚动外,那些铺排得很满的钢琴声就显得拖了后腿,有点过于煽情了。

  《一念无明》观后感(四):只有用心才能看清楚,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感同身受啊,对自己的责备,价值感过低,没有自信,很多事情心软狠不下心。很多原因造成了抑郁躁郁症,他有时候会越陷越深,像沼泽一样。不管是穷人富人都会得,但数据显示,穷人的比例更高。像男主角,父亲的逃避责任,细心照料母亲却遭到她的一味责备谩骂和嫌弃,兄弟的冷漠,每一刀都插在他的胸口,无力改变也无法反抗更狠不下心弃置不顾,你说他是无能吗?我只能说,如果善良也是一种无能的话,他确实是。我们真的没办法去选择自己的出身,父母。有时候是很无力的。演到他躺在二层床上一边哭一边听隔壁男孩给他讲小王子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一个曾经的我。我知道他此刻在想什么。他一定在想:我为什么会这样,我怎么这么笨,这么无能呢?我该怎么做?怎么样才能好起来?未来灰暗无边。不是所有的鸡汤电影都可以让人振奋,这种看似灰暗的电影更加能让人心里温暖。

  《一念无明》观后感(五):看完后觉得有些压抑

  余文乐的演技在里面真心的很不错。之前我对余文乐的感觉是香港特有的那种雅痞感觉,这部电影让我有所改观,他把患病后处于社会边缘人物的那种细微感觉表现的很好。有段打电话给朋友让朋友帮忙给找工作,然后在电话这头因为隐忍伤心,整个嘴部抖动的画面,演的太好了。

  曾志伟和金燕玲的演技是没话说的,非常好,也不愧金燕玲老得最佳女配得奖项。

  整个电影看下来,我觉得一个人成长得家庭环境和氛围,对一个人的性格,对他以后的人生经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觉得阿东的母亲,是诱发阿东发病的最后一个原因。本身阿东自身就有潜在的精神疾病,但一直可以压制住,但是母亲那种样子,激发了疾病,让疾病彻底的暴露了出来。

  本身他母亲我就觉得有暴抑症,阿东那么尽心的赡养母亲,却往往遭到母亲的各种怒骂,还说着要找阿俊。这就会深深的伤害到阿东。阿俊才是那个没有良心的混蛋,不回来看望照顾生病的母亲,却这样被母亲惦念着,要我,我也会被激发出怒气和怨气。

  阿东的父亲,没有什么文化,只能是开车挣钱,这样被他老婆嫌弃,然后就各种逃避不回家,不尽父亲和丈夫的责任。这种父亲会给孩子带来一种同样逃避事情的性格。因为父亲的形象会对家庭中男孩自身形象的设立产生很深远的影响。

  这部电影里有好几处泪点,看着让人很心痛。但是仔细想了想,我觉得这电影可以总结为都是没有钱惹的祸。如果阿东的家庭是特别富足的家庭,父亲能挣钱,母亲就不会嫌弃父亲无能,父亲也就不会对要他承担的事情逃避,母亲生病也不会没有更好的条件医治。阿东和他的女友也不会那么拮据的在一起。一切又会不一样。

  电影最后结尾处出的字幕,我觉得有些多余和说教。如果不出来,留给观众每个人不同的理解和思考,我觉得会更好。但是结尾处的字幕就强行的加观念给了所有人,让所有人朝着那个方向去理解,去看,我觉得不太好。

  电影里的音乐挺好听的,这部电影绝对得看粤语的,才能原汁原味去体会到香港的底层生活的原貌。估计配音会毁坏整部电影的氛围吧,无一例外的,这部电影所有电影院都上的是粤语原声的,这个特别的赞。

  《一念无明》观后感(六):观后小感想

  在看了毒sir推荐以后,就很想看这部余文乐零片酬的关爱社会问题的【一念无明】。想看,不仅因为演技颜值,也因为故事的真实性,所反映的内容贴合我们的生活。

  看了 一念无明,看哭了,看完以后,真的很大冲击,每个角色都赋予了很多含义,代表了很多。

  阿东(余文乐饰演)本片的男主角,因为照顾患了躁郁症的母亲,最后因为在帮母亲洗澡的争执中,失手弑母了,被判无罪,但也因为患上了躁郁症而入住精神病院1年。出院以后,由父亲(曾志伟饰演)接回住处(很多户合租的㓥房)一起生活。他参加好友也是前同事的婚礼,在婚礼现场,他因为愤怒,他因为婚宴周遭无人关心无人尊重一对新人的深情发言,在台上斥责了在场的各位,并说出自己是有躁郁症,是有精神病,台上新娘的害怕,新郎最后的劝其离开。

  刚开始父亲对阿东心存芥蒂,心存畏惧,所以将锤子放在枕头底下,后来慢慢与阿东相处,甚至因为一次意外扭伤了脚和阿东在医院里互相责骂,将双方的感受都骂了出来都说了出来以后,父亲试着去理解阿东,试着去弥补以前的过错。

  终于阿东与未婚妻jenny联系上了,约见面,阿东很积极很开心,因为他终于看到一点希望,他因为当他失去了所有的时候,爱情还在,未婚妻jenny没有丢下他,所以jenny帮他还债继续供楼。所以阿东很开心,充满了阳光。可是,当jenny带上他去参加教会活动,进行教会分享的时候,jenny所做的一切,却又将阿东推入了深渊。其实,看的时候,觉得很可笑。这真的是向善的充满正能量的基督教?怎么看着看着有一种邪教的感觉?我觉得一个正常人,也不会希望自己的隐私未经自己的允许,就被他人公诸于世,将自己的不堪经历分享给别人听。更何况是一个心理病患者?但是jenny不仅将阿东的事情分享给教友们听,并在台上声嘶力竭哭喊着说我恨你,但是我相信神对我的指引和救赎,我宽恕你我原谅你?而台下的教友们,不停地齐声说着阿门,却没有人关心阿东这位心理病患者是否会受到了伤害,是否真的想要接受神的救赎?难道,jenny的控诉行为,看起来只是普通的描述,而她说的要宽恕要原谅,就真的是发自内心地去做了吗?简直可笑,如果真的是已经云淡风轻,真的是宽恕了,不是应该平和地和阿东说,我已经放下过去了,我已经不责怪你了,干嘛是在众人面前揭开阿东的伤疤,在阿东的伤口上撒盐。反正我在这片段,看到jenny说的我宽恕我原谅,并非是心灵真的已经受到了洗礼,真的已经放下而说出,更加像是报复和控诉。

  因为这件事,阿东情绪失控了,他冲进超市去疯狂地吃巧克力,因为他的情绪失控了,他害怕无法控制自己,所以他吃巧克力,想要让自己变得开心一点,不要太低落,看到他一边不停往嘴里塞巧克力一边哭的画面。很心痛,虽然不可能完全的感同身受。可是,无论是什么人,被人在众多人面前指责自己的不是,摊开自己所有不好经历,被人以一个站在高姿态高地位来责备自己,都会觉得难堪,伤自尊心,感到伤心吧。更何况是被心爱的人所伤害,那伤害指数,又怎么会是简单的呢?更何况,这爱情这jenny甚至被阿东当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唯一的希望,但是最后却被用这么难受的方式幻想破灭了,人一旦没了任何希望,精神被压垮了,就真的没有了。所以,阿东复发了。

  更让人觉得难受的是,当阿东在超市里疯狂吃巧克力很伤心的时候,周围的人,没有人敢向前询问提供帮助,每个围观的人,都是拿着手机在拍录像拍照,在看戏,在传播。这是当代人的习惯,任何东西都习惯于放上网络上与人分享,无论好坏,不论是否妥当,也不想结果。我们每个人都躲在了屏幕后面,用着虚假的网络id,在虚拟世界里肆意妄为,利用网络做尽丧尽天良的事情,在网络里当一个刽子手。人情味越来越淡了,人越来越冷漠了。

  余师奶,作为一个母亲,她害怕,因为她不了解阿东的具体情况,也因为,她只有余先生一个儿子,她唯一的依靠,唯一的精神支柱?所以她限令余先生不要和阿东接触,想要赶走阿东父子。她不敢冒险,她想将儿子受到伤害的几率降到最低,她只想儿子免受任何伤害。因为儿子作为与她相依为命的人,她承受不起任何失去他的任何一丝风险。所以,她将她能力范围内能做的,她能想到的方法去保护自己的儿子。

  我们是悲哀的一代,又是幸福的一代。

  悲哀,因为我们的父母经历了动荡的年代,经历了很多,战争时期文革时期改革时期,我们的父母经历过战乱,经历过大跃进,经历过文革,经历过改革,他们一生都是如此的不安稳,如此的变化多端,所以,他们忙着生,忙着活下去。教育下一代,也是无师自通吧,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也许缺乏专业指导,缺乏那种精心教育的心思,所以养儿育女,更多做到的是养,而育就不一定了。

  幸福,因为我们的父母经历了动荡,所以追求稳定的生活,珍惜安稳,努力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免去了我们挨饿受冻的生活环境,我们不需要为生活物质苦恼,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去追求我们所说的自由幸福快乐。而且,我们这个年代出现了很多所谓的专业,也有不少育儿指导,所以,我们可以在不断修正自己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去养育我们自己的下一代。

  关于最近一直被提出的【原生家庭】这个概念。挺认同的。从心理学角度从教育学角度看,孩子的小时候是一张白纸,他们的很多思维习惯,都是从身边的人作为模版作为模仿的对象开始的。就如教育学里面的,婴儿与老鼠。其实,小孩最开始并不存在喜怒哀乐,不懂恐惧,只知道哭泣动手动脚,就能吸引人来满足自身需求,如肚子饿了拉耙耙了等等。所以初生牛犊不怕虎。小孩慢慢会习得喜怒哀乐的表达方式,会知道恐惧,都是因为受到父母,或者是身边的人的教育而来的。

  三岁定八十,这是老人家一直说的。所以强调教育很重要。这个教育,并非只是指学校教育,学历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因为,父母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很多在我们上学之前就已经形成的,是我们的性格我们与人相处的能力我们的基本是非能力还有很多很多。

  原生家庭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对我们影响深刻,就如我们现在经常说的熊孩子,他们的这些那般的行为已经会对他人造成困扰,甚至造成伤害,让周围的人无法忍受,无法容忍,甚至成年人都无法,继而对这些熊孩子避而远之。

  这些孩子,为什么会成为熊孩子?不就因为家长的纵容,家长的不当教育吗?

  我们每个人,受到的家庭的影响都是很深刻的,因为在我们的童年,我们的思维模式,就已经慢慢受到家庭的影响而建立起来。所以会有童年阴影这一说法。我们在受教育,出来社会工作等的成长过程中,会慢慢认识到我们既已形成的思维模式和三观等是否符合我们生存,有部分人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继而通过自己努力或者是借助他人等外力去修正自己的不足,所以,我们有时候会听到老人家评价某些人【你小时候不是这样的喔,怎么变化这么大啊?】有部分也许接受不了长大后的世界与自己想象的很不一样,而变得偏执变得暴躁变得无所适从。

  戏里,展现的是一个真实的冷漠的社会,当发现原来阿东是心理病患者之后,其他租户想到的是自身的安全自身的利益,所以,他们提出的三个方案,其实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逼阿东走。只有余先生,他还是一如既让地和阿东聊天。

  也许导演的主旨初衷也通过最后,阿东和余先生在天台的对话展现了出来。只记得大概。

  -为什么这些番茄无法长大,会谢的?

  -可能是因为这里的环境不适合它们,它们无法在这里生存下去吧。

  -那就改变这里的环境,让这里的环境适合它们啊。

  嗯,这就是小孩子最简单最直接的想法,a不适合b,a不行,我们就将a变到适合b啊。在小孩子的世界里,没有要丢弃,没有要放弃的想法,既然a和b,都是重要的,那干嘛不想办法,将a和b都一起变得更好。

  但是,现在我们的社会,物质太丰富了,太过于唯利是图了,很多时候,当东西坏了,可能会选择淘汰掉。当人坏了呢?就是把人给辞退了,将这人关进精神病院,将这个人丢弃了,将这个人社会边缘化吗?将这个人遗忘掉吗?

  也许,我们都太弱小了,无法通过一己之力去改变现状,改变这个世界,可是我们可以稍微改变我们的心态。我们做不来接受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到不要落井下石?我们不了解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到不随意评价?我们不喜欢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到只是我自己个人的喜恶,而不去影响他人?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释放那么一点点的善意,多一点点理解,多一点点包容,会不会,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更好地相处。

  【原生家庭】的影响,在我看来,一直贯穿电影全片。

  阿东的母亲患躁郁症,经常回忆的,就是以前,她说爸爸对她很好,爸爸总是说她是宝贝女儿,值得更好的。所以,当婚姻不如意的时候,她觉得她没有如她爸爸所说的,得到更好的,相反她的婚姻不如意,她的生活不好,她的老公不理她不爱她,她的小儿子获得了她所有的宠爱却从来没有找她关心她。她的思维导致了她对婚姻的态度,婚姻的不好又仿佛印证了她的想法,加固了她的思维,从而让她一直对这段婚姻挑刺,看不到老公为家庭辛苦工作,为他们提供无忧的生活,只是不断挑刺不断不满,继续加固她对自己的自怜。

  阿东的父亲,结婚开始,就发现老婆对自己的各种不满,但是他不懂得如何和老婆沟通,不懂得如何使他们的婚姻变得更好。所以,他逃开了,他逃避了问题,他逃避了责任。认为,只要我赚更多钱回家,我就是这个家尽责了。

  阿东的母亲和父亲,从小就对小儿子偏爱,也许偏爱是因为小儿子样貌像他们,小儿子更会讨人欢心,小儿子成绩更佳?我们不知道,毕竟,每个人的喜恶都是没有原因的。

  小儿子去了美国以后,就不曾回来了。当电影的最后,阿东的父亲打电话给小儿子时,小儿子说的是,我老婆生了,我走不开,我不会从美国回来的,阿哥就让他回去精神病院吧,老爸你呢就挑个合适的养老院吧,钱我会负责的,你不用担心。

  其实,小儿子的行为,看起来,不也是重复着他们的父亲吗?因为这个家充满的谩骂,充满着不幸,父亲已经做了一个决定-逃,所以小儿子在机会面前,也选择了逃离这个家,逃到了美国,从此不再受母亲和父亲的影响,开开心心地获得重生。他在美国过上了好日子,他逃开了照顾母亲,赡养父亲的责任了。最后他表示钱会负责,不也像他们的父亲那样,认为钱我给了,我就是尽了赡养的义务了吗?

  【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外判给别人做的】这句话,阿东的父亲在互助会上这么说,跟小儿子的电话对话里也说了。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在我看来,就是他在转变,他在改变,他在治愈自己。他最开始的难以接受阿东,害怕阿东。因为就如阿东和他在医院争吵里说的,其实你和我都是陌生人。可是他们一起生活,一起经历过一切,阿东父亲对阿东的慢慢了解和认识,还有他终于主动去互助会,去看书看小册子问医生,通过各种途径去尝试去理解阿东的病。虽然过去造成的伤害一直都在,过去在阿东成长,照顾患病母亲里缺位了,可是,当还有机会的时候,阿东的父亲,也想要弥补儿子,承担起父亲的责任,尝试去照顾阿东,不让阿东太过孤单。

  阿东,我感觉有点像付出型人格的人,也许因为小时候无法理解为什么父母更偏爱弟弟,想要努力得到父母的爱吧。所以,母亲患病了,自己即使是跟未婚妻闹翻了,也不愿意将母亲送进精神病院或者是养老院。他是想通过照顾母亲,来得到母亲的认同,得到母亲的爱吗?弥补小时候一直没有得到的爱和肯定?

  余先生,戏里唯一的孩子,却通过他的口中道出了很多现实。

  【女人说你错,你就是错】

  【我想跟你学钱生钱,余师奶说这样才有出息】

  【用双手做事是没有出息的,只有钱生钱才有出息,才能赚大钱】

  他想种番茄,可是他记住了与师奶说这是,没出息,所以还是算了。当阿东说一起在天台种番茄,他很高兴,最后他说他要做CEO。

  他头上插着一根针,他没有反抗,因为余师奶说这是对他好的。

  余先生,是小孩,很多事情很多信息,他更多地是接收,可能并不理解,并不明白,可接收以后,就慢慢形成了他的思维模式了。

  例如,他晚上对着墙那边的阿东说着小王子的故事,加入了自己接收到的信息。

  初次见面,他跟阿东他们说的【女人说你错,你就是错】,在我们听来觉得好笑,觉得他人小鬼大。

  他也许不知道CEO具体是要做什么,要承担什么责任和风险,可是起码是比用双手种番茄要有出息,所以他要做。

  我们出生在一个家庭里,原生家庭的教育,相当于对我们的人格性格思维模式的基本塑造和建立,就是我们的父母对我们启蒙受教育。所以才会有我们是父母的延续的说法吧。而我们通过学习与人交往又慢慢地修正自己,让自己慢慢变好,让自己变得能够适应这个社会,让自己变得舒服舒适些。

  小时候所发生的事情,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深刻得多。很多事情以为不记得了,但是,当我们在做某件事情或者是经历某些事情的时候,就会出现似曾相识,或者对产生的感觉感到熟悉,那么就可能是因为ta曾经发生过,并且那感觉或者是说那伤害只是曾经被我们深埋在心底了。

  《一念无明》观后感(七):被留白和被折叠的

  1

  原生家庭本身的沉重

  在这组一家四口构成的矛盾里,夫妻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疏离,其中包裹着妻子过于强势的咒骂和怨怼,丈夫说后来向儿子坦白,自己不懂得如何人家老公,也不懂怎样做父亲,以为自己能做的只有多赚点钱,没想到弄巧成拙。两个孩子从小就在这样没有爱和关怀的环境中长大,因为小儿子的优秀,父母明显偏心,大儿子长久都被忽视,小儿子也够成熟,因为只有足够强大,才能摆脱原生家庭的宿命。

  在这组关系中,母亲作为固定NPC,缺少人物内心的刻画。只能看到父子三人在同一境遇中的选择,我甚至很能理解小儿子阿俊的做法,理解他对家庭的憎恨,因为这个家里本就缺少爱。而父亲的逃离比起阿俊的恨意,更多是一种不知如何是好,也无所适从。

  偏偏长子格外善良且执拗,剧情中也借此来构建自我与“他者”之间深刻的对峙和冲突。

  2

  电影在表面有强烈的公益宣传片性质:阿东作为一个沉重的狂躁症患者,出院后遭遇社会的种种歧视,影片还在末尾呼应公众给予他们更多尊重。

  自我和环境以及环境中的看客是这个表层下面隐含着的,格局更大的主题。

  婚礼上众人的指指点点,超市里吃巧克力被众人围拍,电视里充满恶意和道德指向报道,还有父亲藏在床垫下用来防身的斧头以及前未婚妻在教堂中对他严厉的控诉和指责。

  阿东被这样强烈的“异己感”包围着。

  这种“看”与“被看”的关系也是鲁迅小说里的经典命题,狂人的呐喊穿过了一个世纪,到达今天,依旧震耳欲聋。

  3

  I choose us

  最终父子之间达成了和解,阿东在医院天台上终于宣泄出对父亲的不解和埋怨,父亲也终于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声,两人总算是有机会谈了谈心。此后父子越来越靠近,遮掉血缘这层关系,就是两个不熟悉的人,在彼此靠拢。父子之间那深情的一抱,就像是从此结盟共同抵御外界的宣言。

  而真正回不去的是阿东和Jenny

  看到Jenny声泪俱下地哭诉着,我脑海里一直是《海边的曼彻斯特》里的旧爱重逢,那句“我忽略了你的心也碎了”实在击中我。但是前者没有真正的原谅和释然,而是一定要假托宽恕来达到狠狠的报复。这种悲剧式的残忍真相也格外具有美感,因为支离破碎。

  《一念无明》观后感(八):一念无明,一念光明——《一念无明》观后感

  “人想要学会自私其实好简单,只要自己做不来,不想做的事,统统丢给别人去做就好了”,上周五下班后,和母亲相约去看了这场电影《一念无明》,影片中曾志伟饰演的父亲所讲的这句台词像一根刺一样狠狠扎在我心上。

  观影结束后,回家的路上,母亲给我讲了一个她小时候遇到过的真实的人,母亲儿时生活在天津乡下,同村有个一大家公认的头脑“不正常”的阿嫂,村民们见了她几乎都躲着走,也不让自家的孩子靠近她的小孩,怕给感染上精神病,外公告诉母亲,这位阿嫂本是个知识分子,文革时期遭到迫害,精神备受摧残,以致于变成了这般模样。外公认为这位阿嫂是好人,不会做出伤害别人的事,并不阻止母亲和她玩,母亲回忆说,这位阿嫂为人很好,母亲和她、她的孩子在一起时会玩得很开心,阿嫂常常从家里拿出糖果和饼干送给母亲。在母亲一家人眼中,这位阿嫂从来就不是病人。

  如今想想,当时的外公,是顶住了多少来自同村人的压力和异样的目光,才允许母亲和这位患病的阿嫂来往的。

  电影《一念无明》的男主角同样是一个患有躁郁症的病人(余文乐饰),他被父亲(曾志伟饰)从精神病院接回家,和父亲一同生活在烂尾楼里,周围都是穷人,整间房只有一张上下铺,一张饭桌和一个电视柜,冲凉洗衣服都在公共水房。男主角的躁郁症反复发作,没读过书的父亲只好学着医生护士教给的方法简单粗糙地照顾着他。

  打动我的正是这位父亲的不离不弃,在父亲眼中,无论生活抛给儿子多少苦难,他都会拼尽全力拉着他,拖着他一起往前奔,只要有父亲在,儿子就不会绝望。

  烂尾楼里住着一位带着小孩的妈妈,是主人公父子的邻居,小朋友还在念小学,他的父亲大概是不见了,这位母亲没有香港身份证,同时小朋友也没有大陆户口,只能在香港读书,母亲只好每个月回老家一趟续签双程证,这期间就会把小朋友寄存在邻居父子家。当这家的儿子患有躁郁症这一事实在街坊里传开后,这位母亲便千方百计阻止自己的孩子和这位邻家哥哥交往。当我看到这一场景时,完全没有指责这位母亲的想法,我相信这是母亲潜意识里想要保护孩子的第一反应,是再正常不过的人之常情,相信换了任何一个母亲都会下意识地这样做。

  也就是说,电影中没有谁做错了,整部影片里更是没有谁是彻头彻尾的坏人。深挖男主角的人生经历:童年时,父母偏心弟弟;成年后,母亲身患绝症,父亲和弟弟又都走掉了,撇下他们两母子不理,患病的母亲大部分时间是糊涂的,她把对丈夫的怨恨和对小儿子离开的不甘都强加在这个儿子身上,动不动就无理地指责他“和你老爸一个德行”,殊不知,这是唯一一个在她身边照顾她的孩子。而究竟,把男主角逼疯了的,到底是他身边无情的母亲,还是他就职的受到金融危机冲击而大量裁员的公司,还是这个冷酷无情的社会,或者,是他那无法选择的社会底层的出身呢?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影片的结局处,父亲带着儿子搬离了烂尾楼,回到山清水秀的乡下,父亲给了儿子一个拥抱,儿子也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笑容。

  电影散场后,我和母亲不得不把没吃完的爆米花丢掉了,这是我们第一次在电影结束时没吃完爆米花,不知道是这家影院的爆米花量大还是我们根本无心食物。

  回来的路上,母亲对我说:“精神上患病的人,最需要的就是他人的温暖和拥抱。”影片最后父亲拥抱儿子的镜头也让母亲有了感到欣慰,这部电影的整体情调是压抑的,结局却有那么一点温暖的感觉。

  不过,我仍有一事不明,“一念”“无明”都是佛教用语,然而电影中主人公的女朋友却试图用天主教帮助他走出心理阴霾,难道当一个人心魔缠身时,任何宗教都只是载体,能够救赎他的只有自己吗?

  我一直在想,如果这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在大陆公映时,同时有翻译成国语的版本就好了,这样,影片就会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故事就会让更多人内心有所触动,然后,身体有所行动。

  ——完——

  2017年4月9日,写于观影两天后,

  时天津春意盎然。

  《一念无明》观后感(九):做一个面对着的人

  大学的朋友最近要去香港念研究生,找房子住。一间几平米的屋,两人住,上下床,三千多一个月,这是她花费很久总算找到的合适价格。

  “好挤啊。”我说。

  电影里真正明亮宽敞的空间,在我的印象里只存在两处,一处是阿东出院时的医院花园,一处是父亲参加家属互助会时的一个全景,空荡荡的大厅里,一小圈椅子围在一起。

  其他场景,总给我一种感觉:逼仄。若他人的毛孔都在你面前粒粒分明,你总会觉得,这生活里怎么到处都是洗不掉的黑头。

  逼仄无可避免地带来焦虑。想逃离,但除了书读得好的弟弟之外,大多数人无处逃离,于是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需求一些安慰,用孩子的未来,用虚无的宗教,用同仇敌忾抵御“病人”的安全感,用背对的姿势,小心拢住手里一团微弱的火苗。

  于是,一个重返社会的病人,就这样被背对着自己的世界逐渐抛弃了。

  阿东的母亲,在电影里仿佛是一个符号一般的存在。父亲不管母亲,有出息的弟弟远走他乡不闻不问,只有阿东不愿同其他人一样,背对着母亲。他选择做了一个负责任的好人,然而现况只是母亲带着他一起下坠。

  面对问题的人,成了这个社会不想要的角色。老爸说得对,逃避的混蛋,总是比较容易做。

  这个电影看得我很压抑,很苦。做一个面对着的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在你身上层层加码,冷眼看你什么时候会从中环大楼一跃而下。

  所以我在心里暗暗佩服主角的韧性,他不吃药,他努力找回工作和爱情,他忍受着疾病夹杂着关于母亲的痛苦回忆一次次来袭,居然还有力气抱着父亲,安慰他,没事了,都过去了。

  最后,亲测,吃巧克力心情并不会变得很好。

  《一念无明》观后感(十):你不是判给别人做,而是你的确需要别人帮忙 ——而,那个别人你在吗?

  《一念无明》的爸爸,在六十几时,醒觉要承担起照顾儿子阿东的责任,不能再逃避和判给别人来做。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心里很担心,爸爸是不是也会很辛苦,毕竟年纪已大;阿东的情况,真的会越来越好,还是更糟糕?

  固然,被父亲理解和接纳,重新有父亲的疼爱,能从情感上缓解阿东的病情。自小父母均溺爱弟弟,以弟弟为荣,母亲在病榻上照顾她的是自己,而母亲只想着从没有照顾过妈妈一天的弟弟。这或者是他心里的一个结。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