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电车狂》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电车狂》影评精选10篇

2017-12-24 20: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电车狂》影评精选10篇

  《电车狂》是一部由黑泽明执导,头师佳孝 / 菅井琴 / 伴淳三郎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电车狂》影评(一):电车世界

  电车白痴开着他的电车,到这片小墟,小墟无聊人们嘲笑着他,正常人的生活是多么高贵,而这个开电车的人正是白痴、疯子。 但是看完整部电影,压抑的一家、又一家,荒唐甚至罪恶的形形色色家庭,小小破屋的生活,默默承受?不,是把一切的不公平,一切的虐待,一切的非伦理当做习惯,当做理所当然,麻木都不足以形容,完全是被换了脑(先生对太太无礼的认可,侄女对姨夫非礼的默认,两家夫妇换妻换夫,盲人对以前妻子态度,小乞丐对老乞丐“爸爸总是对的”,刷子匠对老婆生的别人的孩子的认可)。

  在这样看来电车白痴仿佛比他们正常,比他们衣冠整齐,吃穿有着落,活的比他们好,比他们更有自己精神世界,看看他七彩的各式各样电车的画,分明被摆在了阳光里,而且放在了剧尾。

  黑泽明的电影,总是会有各式各样生活底层的家庭的堆砌,自得其乐的组合,还有一个智者老人,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穿针引线,仿佛暗示着那就是黑泽明自己,一个乱世的智者,一个灵魂的引路人。但是他也羡慕缤纷多姿,儿童般纯净的电车世界,多彩的,风雨无阻的。

  《电车狂》影评(二):对现实无奈妥协:苦难背景下的原生态素描——黑泽明电影《电车狂》影评

  人的痛苦往往源于对事对物看得太清楚,叩开朦胧的屏障来满足毫无意义的猎奇心理,代价实在太大。偏安一隅,远离尘嚣,幻想似一剂冲剂,融化在里面的是心灵美好

  《电车狂》拍摄于1970年,在此之前黑泽明整整五年没有拍摄电影了,上一部是《红胡子》。五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其中包括与御用男一号三船敏郎关系决裂、企图自杀以及两部电影作品夭折等等。

  智障青年小六无疑是剧中最为成功的角色,尽管戏份不多,但不影响黑泽明拍摄意图的寄托。他的梦想是做一名电车司机,并且痴迷其中。在满是废墟的空旷角落里进行着自己的电车事业。活在当下,保留一份热爱显得难能可贵,讽刺的是被一位智障青年“领悟”。

  嗜酒男想必事业不怎么成功,不多的薪水似乎都挥霍在了酒精上面,靠酒精麻醉来躲避着平庸,新鲜在他们眼中似乎是一个奢侈的词汇。为了打破这种局面,进行换妻,自得其乐。他们生存的目的似乎仅仅是为了满足低级的物质欲以及性欲。

  卖花女的生活是痛苦的,要面对高强度的扎纸花劳动以及姨夫的觊觎。笼中的小鸟失去了天空的眷恋,生活像一杯白开水,没有味道。姨夫奸污了她之后,她用刀刺伤了追求她的卖酒的男子。起初我以为只是为了不让姨夫有酒喝,后来我坚信她觉得对不起卖酒的男子,以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这段感情

  乞丐父子看得让人心酸,他们活在幻想中。在一辆破旧的小车里面幻想着自己未来的大房子,方案在屡次修改,每天都有新的创意加进去。乞丐父亲得意于自己的构想,颐指气使的迫使儿子认同自己的创意。挣扎不算妥协、幻想也是一种状态

  独处男面容呆滞,让人后怕。数年前一桩挫折让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仇恨来的深刻。他已经被生活折磨的不成人样。机会来临之时,他却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筑起一道高墙,任何人不准逾越。将自己置身于痛苦的深渊,无法自拔。

  首饰店老人是一个明白人,他原谅了进屋的盗贼,并且亲自将钱送到盗贼的手上;制止了酒后发疯的嗜酒男;利用毒药(普通肠胃药)让胖子重拾信心,继续生活下去。过人的智慧一览无余

  写到这里,剧中的主要人物都写完了。当然,还应包括小六的母亲、将卷心菜剥了又剥才上称的妇女、池子边上洗衣服的妇女们以及患有癫痫病的男子。黑泽明描绘了一幅别样的市井图像,远离尘嚣时代末梢神经上的一个角落。黑泽明对于凸显人性地方不惜笔墨,即便是用力过猛也不足惜。这也是黑泽明电影充满力量主要原因。该剧笔法浓艳、话题沉重、角度新颖,因此影片整体上显得深沉。

  黑泽明的道理还是值得好好推敲的,剧中有日式伦理道德,也有悲观色彩。悲观的讲:人类的追求就是利用差别化的条件达到同类仰慕的高度,自己则沉迷其中,然后利用积极的心态来粉饰成就,不自觉的成为了别人的追求。

  2014.7.19

  《电车狂》影评(三):從苟活到赴死 ——論黑泽明电影《沒有季節的小墟》到《影武者》的轉變

  前言

  《沒有季節的小墟》(1970)在電影天皇黑澤明的作品中的地位是極其特殊的。第一部彩色電影,無單一主人公,淡化情節的散點式結構,動用了史無前例的豪華班底和巨額資金拍攝卻獲得票房與口碑的雙重失敗,甚至使黑澤明試圖自殺。此片後,黑澤明電影越拍越大,國際資金,史詩格局,迎來了電影事業的第二春,然而風格卻發生了明顯的轉向。

  如果談這些轉變,可以說這部在他作品中不甚顯眼的電影是繞不開的。筆者通過比照研究發現,與其說黑澤明後期電影中的觀念是其本人經歷人生低潮後的突變,不如說是其在這部電影中已經形成的雛形,通過後面的電影不斷得到的深化。

  筆者選取《沒有季節的小墟》和黑澤明電影後期的重要代表作《影武者》(1980),試圖通過二者的比照,探討由《沒有季節的小墟》開始的後期黑澤明電影中的重要價值觀念的轉變。

  由《沒有季節的小墟》建立的死亡基調

  如果說人物所處社會生態環境之差是在黑澤明電影中一以貫之的,那麼在他前期電影中人物尚有力量去抗爭和改變。他們的身份即使並非武士,也有武士的核心精神,是具有強烈自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抗爭性人物。儘管不會樂觀到相信只要有信念,個人一定能改變環境,但黑澤明至少是肯定這種改變的可能性的。對於個人因改變而造成的犧牲,黑澤明也給予了英雄式的肯定。

  然而到了《沒有季節的小墟》,改變突然之間變得不再可能了。影片中的世界就像是一灘死水,在兩個多小時的歷程中,眾人物不斷來來去去,卻始終在原地轉圈,看不到未來的樣子。可以說他們雖然活著,都已如行屍一般。

  這在片中的幾個人物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仿佛是這種死亡陰影的直接隱喻。寄養在舅父家的花季女孩,獨居的中年男人,不言不語,目光呆滯,行為木訥,即使是心動的小夥和深愛的妻子的到來,都幾乎不能在他們身上激起任何反應,他們在用心死的冷漠拒絕著自己與這個世界的聯結。討飯的小男孩在面對已入絕境的生活和沉溺於幻想的父親時,所做的只是用“嗯,啊”等字眼一次次地進行著回答,那是一種聽不出任何情緒的麻木,直到死亡把他帶走的那一刻,他都沒有表達過任何訴求。可以說,黑澤明電影中的人物在經歷了長時間的在病態空間中不斷尋求自我解救和解救社會之道之後,來到了《沒有季節的小墟》,紛紛開始放棄了。而把這樣不願意自救的人物設置為小男孩、少女和英俊的壯年男子這些在一般意義上表徵著希望所在的人物身份,表明了黑澤明這種整體價值取向的形成。他開始拋離早前的滿懷救世的期許,變得無奈而悲觀。

  當然在《沒有季節的小墟》中另一些人物的出現使得整個空間也不盡然是令人窒息的絕望,比如那個為妻子養她出軌生出的孩子卻毫無怨言的胖爸,那個對潑婦老婆一直心懷感恩的癲癇病患,和那個借送清酒的時間開解少女的小夥子,都給了那個灰暗世界以一絲溫柔的安慰。而那個在家裏失竊後主動將錢送給小偷的老人,就如《巴黎聖母院》中的教父,是黑澤明早期電影中救世者形象的一個延續。他們的出現,就像那個世界的死亡到來之前的緩和劑,讓人內心得到暫時的慰藉,卻已經難抵生命於其根處的腐爛。

  由《影武者》進行的死亡實踐

  到了《影武者》,黑澤明似乎連這種緩和劑都不願意去開了。在影片結尾處長達七八分鐘不動聲色地對於慘烈死亡場面的細緻描摹,是對死亡的直面。

  影片的主角,作為信玄替身的毛賊,目睹這一場面後毅然赴死。然而這一死亡實踐並非偶然事件,而是從他決定做替身的那一刻起,一次次地瞞過別人,已經一步步地自己走向了死亡。在“成為”信玄之前,他尚能不忿地質問信玄殺戮無數之罪,能自主地選擇逃走。然而在扮演信玄的過程中,他不再說話,只是聽從周圍人的安排,那個有自我意識、懂得為自己爭取的自我消失了,毛賊逐漸認同了信玄的身份。起初是外貌像,最終連舉止、思維都像。他本人在這個過程中其實已經死去,只是成為了信玄的影子,信玄已死,也就預示著他一旦脫離開信玄的身份,也就無法繼續寄居於這世上。

  所以這一赴死行為就無異於命定的徒然送死了。經過《沒有季節的小墟》,在作品中再次由人物主動實踐死亡,可以看出黑澤明對於人物赴死態度的陡然轉變。前期作品中,人物為了改變壞境而做出犧牲,黑澤明對此多少是帶有英雄主義式的肯定的。如《七武士》中四個武士的死亡,儘管在武士道精神衰落的世界裏顯得孤單而落寞,但導演通過死亡傳達給觀眾的是惋惜之情和浩然正氣。到了這裏,信玄的替身以及戰場上無數苟延殘喘的士兵,垂死掙扎的戰馬,只是無聲無息地被死亡吞沒,隨著武田家的敗落,他們不會被當作武士般被稱頌。他們無力也沒有想要改變環境的信念,不過只是浩浩歷史棋盤中的一粒粒微小的棋子,聽從了他人,或者說是命運的擺佈。黑澤明似乎認定了這種死亡,對這一過程全情投入,而最終卻又無情地否定了這樣以身赴死的意義。所以可以說《影武者》中的死亡是黑澤明對於他早期作品中的,以及日本文化傳統中根深蒂固的榮耀死亡觀的重新思考

  活著已了無希望,死亡也失去了可能有的意義,從《沒有季節的小墟》到《影武者》,我們看到了黑澤明對世界的全然絕望。

  從苟活到赴死——隱含的必然

  同樣是與“武士精神”沾不上邊的小人物,《沒有季節的小墟》和《影武者》中的人物都卑微到連名字都不值得為人留意,被動到近乎處於失語狀態,如浮萍一般隨環境沉浮而不知抗爭。然而《沒有季節的小墟》中的人們身處看不到希望的世界尚能苟活,《影武者》中目睹時代崩塌的信玄替身卻只有赴死。

  《沒有季節的小墟》中人們之所以能苟活,不是因為他們已將生活看得通透而勇敢得擇生,而更多的是對現實苦難的暫時逃避。影片中的人好像每日在做事,卻又整日無所事事。電車狂無論風雨都駕駛著自己幻想中的電車,乞丐爸爸一磚一瓦砌著幻想的家園,兩個交換妻子的丈夫總是喝得爛醉如泥不省人事……他們或許努力過,失望過,只剩下超現實的理想來作為對死亡的最後抵抗。影片中黑澤明創造性地運用了豐富的色彩來傳達這種理想。整體的環境是一片灰黑的廢墟,然而每人的世界裏都存在著這種理想主義式的五彩繽紛,人對這些具有色彩的東西有著病態式的依賴或者說是唯一的精神寄託。電車狂家中畫滿的彩色電車,乞丐爸爸想像的繽紛家園,少女日復一日紮著的七彩紙花,獨居男人收集的彩色布條,畫家面對廢墟作出的畫,等等,無一不是對觸不可及的理想的最生動隱喻。然而這種所謂理想主義註定只是個人心靈的麻醉劑,用放棄與外界溝通來緩解病痛,不可能是一種自救方案,更不用說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就連身邊最親近的人都無法理解

  《沒有季節的小墟》中的人物狀態不可能一直延續下去,因為這種個人獨善其身的理想主義烏托邦終究是脆弱易碎的。黑澤明後期作品如《影武者》即是麻醉劑失效後,人物在現實的境遇中死去。

  《影武者》中的赴死是宿命式的。此時的黑澤明已離開了自己一貫擅長建構的大時代下的病態封閉小空間(如《酩酊天使》和《留芳頌》中充斥著污水溝的社區,《低下層》中的貧民窟,《七武士》中的村莊,《沒有季節的小墟》中的市井),將鏡頭轉到了宏大的時代巨變和歷史格局中。這就突顯了人物的悲劇宿命,就如《影武者》中被漂流的江水沖走的信玄替身,浸在巨大歷史洪流中的普通人是無法自己把握命運的。影片一再說明了最後集體赴死場面的必然性。只要有信玄坐鎮哪怕是替身武田家也能取得戰役的勝利,而信玄之子勝賴再怎麼驍勇善戰都抵不過已經死去的信玄,勝賴違背了信玄的意思主動發起進攻是註定要失敗的。其實在進攻前湖邊的虹彩已經清楚地預示了這種宿命。最終以傳統的“風林火山”佈陣而自豪的武田家軍隊一舉敗給了採用新武器火槍的聯軍,可以說這是站在歷史觀的角度的新取代舊的必然性。

  歸根結底這是黑澤明後期電影創作心境的直接反映。拍《影武者》時他已年屆七旬,經歷過歷史的沉沉浮浮,心態垂暮,曾企圖自殺的他對改變已失去希望,轉為悲觀而絕望。特別是親歷上世紀七十年代日本電影事業的急轉直下,和整個社會文化價值觀的動盪和混亂後,他在《影武者》中表示了對以信玄為代表的日本傳統文化的肯定,同時為那些傳統價值在時代的變遷中終將消亡而奏響了最後一曲挽歌。

  《电车狂》影评(四):入目三分的刻画日本战后的现状

  起初以为是一部黑白片。看到小六画的彩色电车铺满居屋的四壁。这应该也是一部带有希望的影片。但看完整部片子。心情一直压抑着。

  小六其他影评都说他是智障。在我看来。他以前本身是个电车司机。不然从出家门 和母亲拜别 去他的小天地开他幻想的电车。动作时那么的娴熟。标准。应该是战后经济衰退。他失业了。他热爱的工作从此不能再干。所以他精神失常。他的母亲默默的接受的他的现状。诵经念佛希望小六好转。只有首饰店老板把他作为病人来看和他每天演绎重复的碰面问候。以期医治小六的精神

  终日在水池边洗漱的长舌妇女们。可以寓意为日本民忠的观望态度

  间歇性羊癫疯的职员。只有他的老婆 表现的看似尖酸刻薄对前来拜访的同事不理不睬。这个职员最中意的是他老婆对他的忠诚。不惜和数落他老婆的同事翻脸打架。对立的是那个的独居中年男人。最后才明白是他老婆的不忠造成他现在的状况。每日独来独往。门前一个死树映衬他的内心已死。他老婆来忏悔。最终以死谢罪也没有让他根都死了的心复活。

  首饰店老板刚开始以为是个转折点。因为。他帮助身边每一个人。克制酒后的狂徒。用胃药假装毒药恢复一个儿子战死后没有未来生活希望的父亲。和一个盗窃犯。他在帮。但心无力。力也不足。他也有苦衷。应该是黑泽明大师自己的内心反映的一个人物。

  最让我震撼的是那个父子流浪汉的故事。那个父亲以前肯定是个富足的建筑设计师。他的儿子也可能过上过富足的生活。战后失去了一切。只有儿子相依为命。儿子乖巧。每日乞讨生活。吃饱就陪着精神幻想的父亲和他一起幻想未来的大房子。幻想是彩色的。但看起来总是那么阴沉。一次孩子淘到饭店剩菜青鱼片。厨师贴心的告诉孩子煮熟了吃 固执的父亲生活在幻境中。认为青鱼片一定要生吃才上档次。孩子照做。两个人第二天都腹泻了。大人挺过来了。孩子很虚弱。还在和父亲说能走就好了就去讨饭。看着孩子。父亲出去讨饭。回来在废车外边煮饭叫孩子出来吃饭。镜头移到孩子脸上黑白的镜头都能看出孩子脸上吓人的虚弱。镜头再移出到废弃车上。静静的听到孩子微弱的疼痛的叫唤。影片无声的等待了了几秒。我意识到孩子死了。突然心头一紧。头皮和脖颈也紧了 那一刻不能呼吸了。死亡来的如此自然和突然。以致对死亡的敬畏由一个旁观者的心态。上升到参与者的心境。黑泽明不愧为大师。大师幻化的首饰店老板之前劝慰那个父亲带孩子看病。父亲固执己见认为孩子自己能好转。到帮助那个父亲埋葬孩子。老板没有怨言。到什么境地做什么事。能力有限。但心地希望改变人们的心态。默默的帮助身边能遇到的人和事。而这部阴沉的电影中唯一有生命活力的在我看来就是场地中央洗漱水管中流出的水

  黑泽明大师因为本片票房惨败而自杀。我认为。当时日本民众看懂了大师想要表达的。但拒不承认现实。就好像流浪汉父子活在幻想中。最终害了下一代。政府不承认现实也会最终害了下一代。大师是因为民众的愚昧没有因为自己这部电影的刻画而觉醒而失望了。

  这部电影是黑泽明电影中最好的。和票房无关。因为票房有太多的钱权交易而变的不真实。能抛开政府演绎现实的电影在全部电影史上也只有这一部

  《电车狂》影评(五):待救与自救

  混乱、盲目的生活,没有轨迹可循,一切都是不规则的。皆因人性本身即是盲目且不规则,每个特殊个体的存在即是没有先例。看《没有季节的小墟》中的人们,仿佛即是看芸芸众生,今日不知明日事,所以只好依据现时的状况下去吧,今日的决定也许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许是依了自以为审慎的打算,然而往后的发展到底是如何,终究是不受自己控制的。理性的过活,是不现实的,因为感性的人们无法精确的推算自己的感受到底由何而来,无法精确的定义自己的感受的性质,无法精确的计算自己的每个感受有多深,而且感性的人们也不可能去测算无时不在的每一个感受与每一个念头,不可能去具体的考察每一个念头和行为背后的动机。对与错,应该或者不该,可取或者不可取,都没有任何的标尺来衡量,更何况绝大多数的时候,没有谁去费心地想这些东西,不像机器一样做定时检查。活在情绪中的人,依着自己当下的冲动,就这样继续下去,有人幸运,体验到了较少的痛苦,有人不幸,体验到较多的痛苦。而痛苦的形式,千奇百怪,无法尽数。痛苦这个词,只是个大概的描述,不知道包括了多少,也不知道包括了什么,人所能体验到的,语言不能描述。能不能活的更好呢?到底怎样才好呢?貌似每个人都待解救。

  最幸运的人,是一条路走到黑的人,换个说法就是有点信仰的人。无论这信仰是什么:可能是个希望,可能是个想象,可能是个信念,可能是个理论,可能是个宗教。它是人精神上的指引,在盲目的人生里给人指定了一个确信的方向,给人的所思所为定了一个调子,给人的意识活动铺出一条路。可是信仰这种东西本身是值得怀疑的,都因为这东西细细追究起来境界太高,标准太严格,太难找到,大多数的都很容易幻灭。那些以为可以充当信仰的东西,想想都不是理想状态下的信仰。所以我是不相信信仰这个词的,任何信仰都经不起推敲,最后都归于虚无。但是,还是装作有信仰吧,在信仰永恒缺失的情况下。这是避免盲目的唯一方式啊。

  在这个电影里,我看到了所有人的盲目,也看到了一些些人的自我解救。开电车的孩子,电车开动的时候,看起来真好看啊,而且他一直在开。还有做手工的老头,还有那个养了五个别人的小孩的爸爸,还有对泼妇老婆感恩的瘸腿男人,还有送清酒的小伙子,还有乞丐父子的房子美梦。

  《电车狂》影评(六):这部电影里我看到的全是疯子

  老乞丐分明就是苏格拉底,小乞丐就是Glaucon。苏格拉底给Glaucon解释怎样建造一个理想国,苏格拉底有各种各样的主意,但是每次Glaucon的回答只有一句:“对” 或者 “是的”,偶尔会争辩几句但是都给苏格拉底驳回了,他还要到处找吃的来喂饱游手好闲的苏格拉底。最后小乞丐死去前不谈论痛苦却在谈论如何造游泳池,让我想起了斐多篇。

  寄居在叔叔婶婶家的女孩或许就是维特根斯坦,沉静但是又异常的暴力;有强烈的自杀倾向,但严重地害怕被这个世界遗忘。罗素明白他,但是罗素又不明白他。

  造刷子的父亲有很多孩子,但是都是他的妻子偷情生下的。有一天孩子发现了真相,问父亲:“你到底是不是我的爸爸?”他回答:“如果你们认为我是你们的爸爸,我就是你们的爸爸;如果你们认为我不是你们的爸爸,我就不是你们的爸爸。”——这个爸爸分明就是一个逻辑实证主义者。

  红衣服的矿工就是伯克利,一开始住在自己哲学的房间里,喝酒喝多了就窜到神学的房间里去鬼混了;黄衣服的矿工就是尼采,本来是住在神学的房间里,但是一喝了威士忌就要跑到哲学的房间去。两个人窜来窜去,不过最后伯克利把妹成功,但是尼采烂醉如泥什么都不知道了。

  或许唯一正常的就是那个老人。小偷来偷他东西他把钱给他,警察抓住了小偷他却拒绝指认;寻死的人苛责他是谋杀犯,但还是受他教导而迷途知返。最后他目睹了孩子的死去,在悲伤欲绝的父亲身旁放下蜡烛去悄然离去。他是完美的,但他是谁?一个从酒疯中惊醒的醉汉给了我们提示:

  “他说要和我交换我们彼此的生活,但我想,他住的地方那么高那么高,这让我感到愧疚,我有罪。”

  -------------------------------------分割线不懂这些------------------------------

  拍电影的人拍的是他的幻影,但看电影的人看到的却是自己的玄身

  ——没错,其实我也是个逻辑实证主义者。

  小康

  《电车狂》影评(七):致经过成人礼的“小朋友们”

  看完《电车狂》,不能说对影片要表达的东西已完全了解,因为影片故事线索繁多,很难有耐心一个个梳理,但是依然可以从影片大致故事情节看出一些深层次东西。在观看过程中自然地想到了《静夜之决斗》、《野良犬》、《低下层》、《天国与地狱》等影片要表达的东西,即人在关键时刻的选择。

  在《野良犬》中,同样是在退伍后被偷去行李的士兵,有人选择走上抢劫这条路,而有人选择当上了警察。

  同样在面对困难甚至艰难的生活时,有人选择刻苦工作,用自己唯一的资本,即“血汗”博得生活上的立足之地。有人选择沉沦,一天天困苦下去,对生活心灰意冷以至于不再做出任何看似“挣扎”的行为,在自己的幻想和抱怨中度过余生。

  在我们讨论人在面对困苦生活时应当自我勉励,为美好的生活而奋斗的时候,仿佛有点不近人情,对这些人太不公平。对于生下来就烙上了困苦标签的人们来说,凭什么富家子弟生来嘴里衔着玉出生,而自己则在刚开始明事理时,第一件懂得的事便是如何为下一顿饭发愁。是啊,社会是多么的不公平和残酷无情。

  所以生在贫困之家就只能自哀自怜,心灰意冷了吗?

  这就是黑泽明想要表达的东西,也是他跟好友“植草”曾经争论过的问题。就像影片中唯一给人温暖的老人在被拒绝救助乞丐儿子时评价的:“他们是弱者”。植草经常以弱者自居,还责备黑泽明说他是生活上的强者,不懂弱者生活的心酸和无助。黑泽明则坚持,面对生活没有人是绝对的强者,但人可以选择被生活打败,也可以选择勇敢面对生活,不能完全把责任推托于社会,否则你怎么面对那些为生活不屈不挠,奋战到底的人。

  失意、落魄是《电车狂》从始至终的气氛,蔓延着一股失败者的气息。海明威名言:人可以被打倒,但不可以被打败。这是一群可能从出生就被打败的人。面对生活的落魄,年长乞丐竟忍心让自己年幼的孩子外出“乞食”,而自己终日沉浸于幻想之中。儿子面对父亲的自言自语,一句不敢落下地附和,生怕破坏父亲的幻想。这一幕正如电车狂的母亲急急忙忙擦去墙上侮辱儿子的涂鸦,因为他怕儿子看到,怕破坏他的幻想。每一个逃避现实的人得以存活的背后,总有一个任劳任怨的人为你的逃避承担着责任和代价,默默地守护着你,做你唯一坚强的后盾,听着你的疯言疯语。即便如此,乞丐儿子还要面对父亲每日对自己辛苦乞讨来的饭食做出点评,正如女孩子的姨父一边享受着外甥女没日没夜工作换取来的酒肉,一边抱怨这鱼真是不怎么样,而外甥女本人得到的评价则是连动物都不如,简直就是“植物”。

  以乞丐父子为例,看看我们是如何一步步逃避现实,一步步害人害己的。

  当看到儿子食物中毒之后,弱者的自尊心让他拒绝了老人的救助,这是他在儿子生病后第一次逃避:逃避儿子生病需要救助的现实;为了不去乞讨,安慰儿子更是安慰自己“不吃饭病就好了”。面对儿子说自己很快就能走路乞讨了,父亲慌忙解释,这不是让儿子去乞讨,需要的话自己也会去乞讨。这是第二次逃避:逃避自己不愿意乞讨;又过了很长时间,当自己也觉得饿得受不了时,决定出去乞讨。可是他拿回来的是什么?各位仔细看一看,用一碗水代替“清炖肉汤”最后一次欺骗了儿子,逃避了现实。第三次逃避:再次逃避自己没有勇气乞讨。但这也是最后一次欺骗自己,欺骗儿子了。小乞丐终因长时间的疾病和饥饿的折磨,去世了。看到儿子去世,吓得急忙跑到老人家里,瞪大眼睛看着儿子不敢说一句话。这是第四次逃避:逃避或者不敢直面儿子的死。到这里,观众大概恨死他了吧。

  正是生活中一连串逃避,造就了生活中沉迷幻想的他,最后也害死了自己的儿子。

  生活中大多数人在饿死之前会被迫找吃的,而这位乞丐父亲,逃避自己是乞丐的事实,终日幻想自己有一个大房子,在快被饿死的情况下依然煮清水欺骗自己的胃,逃避到视死如归。曾经有新闻说一个年轻人在自己房间里被饿死,也无非如此吧。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是语言(幻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大家自行脑补这位乞丐父亲接下来的生活吧。

  当一个人真正学会面对生活,承担起责任的时候,才可以说他成人了。乞丐父子中,父亲所作所为更像是一个儿子,而小乞丐则更像是一个父亲,忍受和安抚着父亲的一言一行,供养他吃饭,对待父亲像是对待自己儿子一样。这种角色的错位更是令人唏嘘不已,让悲剧更添凄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