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祖与占》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祖与占》经典观后感集

2018-01-01 20:2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祖与占》经典观后感集

  《祖与占》是一部由弗朗索瓦·特吕弗执导,让娜·莫罗 / 奥斯卡·威内尔 / 亨利·赛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祖与占》观后感(一):两男一女的绝美之恋(2005.07)

  该片的大陆译名是“朱尔与吉姆”。

  Truffaut,大陆译为“特吕弗”,港台译为“杜鲁福”。大陆的译法更接近发音,而港台的译法更加“中国化”一点。与Truffaut齐名的Godard,大陆译为“戈达尔”,港台译为“高达”,也是如此。

  “新浪潮”的那帮“牛人”中,我是偏爱Truffaut的,因为他一直拍个人化的、好看的、富有诚意的电影。Godard始终是个电影先锋,但越来越极端,越来越远离观众和电影的本性。在音像店,老板经常向我推荐Godard的片子,我通常的回答是,“我已经烦透了这家伙了。”Godard的片子,我喜欢的非常有限,都是早期的作品,像《断了气》、《狂人皮埃罗》等。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Godard的许多作品虽然整体看来是个败笔之作,但总会有几个闪光点的。而Claude Chabrol(克劳德·夏布罗尔)妥协得太彻底,临摹希区柯克的却难以和希大师比肩。Eric Rohmer(埃里克·侯麦)的优雅睿智和暧昧曾经让我非常欣赏,但他太依赖台词了,抽掉台词,他的片子也就成为空壳了。很多朋友都说,好的电影不应该太依赖台词。其他“新浪潮”导演看得不多,不敢妄加评论。

  吴宇森的《纵横四海》也是讲两男一女的故事。老吴的灵感很明显来自于《Jules and Jim》。老吴为了表示对Truffaut的敬意,给两位男主角起的名字正是“祖”与“占”。而《纵横四海》对由钟楚红、周发、张国荣组成的“三位一体”之间的关系描写和情感刻画,也很明显地参照了《Jules and Jim》。

  记得看老马丁的《再见爱丽斯》时,看到片中有个叫“Joe and Jim”的酒吧,竟也想起《Jules and Jim》。其实,两者还真有一个很大的相似之处,就是它们都可以简写成“J&J”。Truffaut在访谈中谈到,他是在一个旧书店买到该片的原著小说《Jules and Jim》的。当时,《Jules and Jim》是一本寂寂无名的小说,是Truffaut发现了它,而最初吸引Truffaut的正是“J&J”!

  《Jules and Jim》为XK所出的“The Criterion Collection”制作的D9,花絮相当可观,有Truffaut本人的访谈,有《Jules and Jim》小说作者后人的访谈,还有两条评论音轨,一条英文,一条粤语。粤语评论音轨由香港著名影评人舒琪和黄爱玲评论。

  很长时间没有一部可以真正打动我的电影了,《祖与占》属于这样的电影。这样的电影我不愿意多作评论,最好的评论是“再看一遍”!因此,上面我只说些题外话。

  《祖与占》观后感(二):我绝不要两个人痛苦,你不再痛苦的时候我才痛苦。

  很幸运搜集到这部经典电影来看喜欢女主角,长的很精致,漂亮,塑造的那个角色特别有特点,古灵精怪的女人,爱情其实还是那么重要的在心里,只是表达的方式一样

  从最开始她的想法,她似乎就已经控制了这两个男人,没办法他们也自愿被她折服。

  两个男人爱一个女人,最后她估计还是忍受不了没有吉姆吧,选择了开往河里。

  朱尔,我可以忍受她的不忠,但是不能忍受她的离开,啊。这是什么感情。爱的要死,最后她死了,她还是觉得是解脱了吧。

  摇凳的动作让人想起肉体的愉悦。。。

  如果 你爱她不要把我当成障碍。。。

  看到吉姆被她俘虏那个早上,他简直像是失魂落魄。

  我绝不要两个人痛苦,你不再痛苦的时候我才痛苦。

  一对恋人中,至少一人要忠诚

  从心底里还是抵制不了法国电影的浪漫的,如果我会法语就好啦

  《祖与占》观后感(三):让我们忠诚地一起生活

  今日观弗朗索瓦·特吕弗《祖与占》,然后就控制不住这双要来敲键盘的手了。首先,这个名字确实会让我们想到哥哥、发哥、红姑的那个经典片子《纵横四海》,没错连两个男主人公的名字都一样,原来确实有致敬这部1962年的法国《祖与占》的意图,刚也选出两张经典剧照放在开头,看吧,连人物位置都是一样,让人爱怜。想必这就是伟大的作品与伟大的作品之间永远和谐对话方式,当然,没有人会趾高气扬地卖弄自己那点阅片经历说后者是在抄袭,放在如今这个细枝末节的相似可能都会被说成抄袭的时代里亦会认同这叫:致敬。

  lt;图片1>

  当然,《祖与占》包含的母题及思考远远大于后者,原著是亨利皮埃尔·罗什的《祖与占》。但若是想快乐地做做幸福梦大抵更想无数次重温哥哥与发哥的占与祖了,显然,这个比较本身或者就是个错误,两个片子不在一个时空。

  “我十五岁爱上拿破仑,幻想着与他在电梯里相遇,为她怀上一个孩子并且永远不再见他”这是凯瑟琳。导演把这样的女人塑造得……无法用一个词去形容。放荡吗?不完全,虽说她的爱随心动,周旋于她爱的几个男子间。纯洁忠诚吗?不完全,但对爱的意义,哪怕是形而上的爱的概念,纯到百分百。若是单单“随心所爱”式的对爱忠诚的女主形象其实存在于很多影片里,可以是《恋恋笔记本》里的瑞秋,可以是《朱诺》里的艾伦佩吉,可以是《烈火青春》里的叶童,可以是侯孝贤《最好的时光》里的舒淇…… 而凯瑟琳复杂得多,总感觉她的不羁之中有太大的信仰,这信仰说小了或许是她所谓的两个相爱的人之中只能容许有一个不忠,或许仅仅是要全心全意到最大限度。但她是一个男人妻子,她是一个孩子妈妈,她是几个男人的情人。她教书,她读莎士比亚。她有自己的评判标准,风尘之中必有性情中人,不是说说而已。放心,剧情不会庸俗到教你如何伦理渗透和教诲,喂,这可是法国新浪潮作品啊!

  想必作者和导演还是让我们体会一个和谐相爱的故事的,特吕弗诠释的无矛盾的爱就是祖与占和凯瑟琳的共处。“我可以忍受他的不忠,但请不要她离开”嗷,祖啊,那是一个有些压抑的男子,他不像占一样更富活力,他比占更加固执。所以他为了留住凯瑟琳,他主动提出离婚,让占和凯瑟琳同床共枕,而他们三人还在同一个屋檐下,去郊游,去生活。这样的浪漫或者必须以这样的方式出自法国人,是的,那种疯癫的罗曼蒂克。很开心虽然片名是《祖与占》,凯瑟琳是不可多得中心塑造,即使她的名字没出现在片名中,亦让我觉得这就是最佳状态

  整部电影的拍摄细节也多处令人动容。三人最初见面没多久在长桥上赛跑,那一定是一段手持拍摄,观者也变得气喘吁吁了;占与祖和凯瑟琳的女儿在草地上贴身翻滚,让人欲罢不能,必是人生的欢心之刻之一了。还有一个个人非常喜欢的拍摄场景,从战场上回来,占给祖与凯瑟琳的另一个情人阿拔讲在战场上一个枪手和其爱慕对象的经历,好吧,让我对着电影台词码下——“我记得医院里的一个枪手,他休假时在火车认识了一名女子,从尼斯一直谈到马赛,两年期间他在战场上不断给她写信,在烛光上写在包装纸上,迫击炮炸得越密,话就越亲密,开始时称她小姐,到了第三封信已叫她做小仙女,然后是亲亲小仙女,吻你的手,吻你的额头,提到她寄给他的照片时,会说他怎样幻想在外衣下的乳房,不久便说:我把你爱疯了。一次他写信给她母亲说要娶她,虽没再见面,便正式订婚了,战争持续,信越来越密,我把你抱得紧紧的,把你的乳房捧在手中,把你赤裸的身体紧贴我,回信稍冷淡,他便求她不要忸怩,因他随时都没命……在宣布休战前夕,手术失败死去,他给未婚妻最后一封信这样写,你的乳房是我爱上的唯一炸弹。” 那日的草坪上,三个爱着凯瑟琳的男人那么静好地坐在一起,听着其中的占说着这样一个故事的影片场景,太让人留恋。都说对话是不好拍的,我觉得这样的讲故事式的独白亦然,那时的自己似乎也和他们坐在一起了。世界静好。但他讲的故事是一个有违静好风景残酷现实,也体现了导演的思考。至于其他喜欢的场景,太多不举,唱着那首翻译过来是《生命的漩涡》的场景经典到我觉得自己没有胆量去谈。

  至于电影的结尾静心想来却是最好的结束方式了,祖或许会真正地安心下来,不再为了那爱而动辄为难自己,不怕那爱再逃跑,不怕那阳光忽明忽暗

  《纵横四海》里的剧情显然是港式味道,蕴含的思考远不及《祖与占》,但前文说过了,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剧情差异太大,不在同一时空里。但奈何二者都爱,各有各的好。所以再也不会像早先看后还想问问吴宇森占和红豆会不会入戏太快了。

  好啦,无论如何,如果可以,让我们忠诚地一起生活。

  《祖与占》观后感(四):三种爱的方式

  对这部经典影片我却触动很少。也许是这样激荡的情感离我太遥远吧。一根筋的我只适合单线程,无法想象双线程或多线程的随意切换。所以,对这样一个爱得随心所欲的女子除了惊艳还有一丝无解。 这是一部纯爱的电影,没有世俗的牵挂羁绊,只有爱情。三个人,三种爱的方式。祖是单恋,占是克制加理智。 凯瑟琳是个自我的人。男人们爱她的聪明美丽,却抓不住她。她要别人宠着她,所有的注意力要在她身上,不能忽视她。她要的爱是完全的臣服,就象祖和阿拔一样。绝对性爱她。而她可以为情而动情。 祖是忠心的爱人。他对她的爱没有底线。面对背叛,他只要她还让他留在她身边,他甚至鼓励情敌朋友不要视他为障碍而勇敢他的妻子表白。在这段感情里,只有她死了他才能解脱。然而在《附注:我爱你》中,我看到的爱是,丈夫死后妻子不能继续生活,如果没有亡夫生前遗信的鼓励,我想那位妻子必然会随丈夫而去。这是我相信的爱情。 占是她的对手。他们相互倾慕却互不忠贞。他有他的娇培一如她有她的祖。在与占的关系中,她要绝对的平等,所以在决定在一起的时候,占要跟几个老朋友告别,她也要跟她的老朋友告别且不隐瞒区别在于,她是真的告别,而他,只是离别。看到她演起睡衣把戏,在祖的解释下占决定与娇培结婚。对占来说,他无法确定她的忠诚。他的爱或许满足不了她。所以他决定放弃。 片首字幕打出:你说,“我爱你”,我说,“留下来。”我差点就说,“带我走”,你却说,“走开。”“走开”是他们悲剧的起点。她性格里尖锐的部分失去爱的时候完全疯狂。占的离去,祖对占说:“她弓着身象寡妇,走路慢得象个病人,笑起来象个死人。”这样的她是失恋的她。那个毫无预兆干脆利落跳下河的她也是失恋的她。她不曾为谁失恋过,只有占。 凯瑟琳的情感太激烈,从片头开始一直节节败退,直至毁灭。三人相遇开始,她是爱的宠儿,受到祖与占无微不至的呵护,她说她以前从来不笑,现在会笑了,因为遇到他俩。结婚前夕,丈夫家庭与她的冲突,因为祖不发一语,她跑去找前男朋友报复祖。战争爆发,爱人在远方,距离产生美,爱的感觉又回来了。然而相聚后平淡的生活满足不了她,她又屡次出走。占的到来幸福了一段日子。因为占没说出来的妒忌,她不再跳上祖的床。这是她的第一次让步。后来祖搬到巴黎市区来,三人再度重逢。她电话里的哀求是她的第二次让步。然而让步的同时她也有她的底线。底线是用丝巾包起来的睡衣(画外音:你背叛过我也要背叛;以前一笔勾销,现在重新开始)。然而,占和祖终究不能领会她的意图,而她也不屑解释。当占要另娶她人令她绝望的时候,她拿着银枪指向他。我相信此刻他若死了她也不会活。他终究跳窗逃了,并带走了她的枪。从女王式的爱到底线的平等之爱,底线已无法跨越,她不是祖。她是女王。不能得到就毁灭吧。所以,她邀请占上她的车,对祖说:”看着我们。“祖看着他们冲入塞纳河。临掉水的那瞬看到断裂的对岸,占的眼神并没有惊慌。 祖对占说:对凯瑟琳来说你易捉难守,你对她的爱可降至零点,也可突然升回一百度。我从未见过你的零点和沸点。 他们用各自的方式爱着对方,找不到美好的出口。 她不是得不到就毁灭,而是,唯有死才能解脱。

  《祖与占》观后感(五):一场自我救赎的放过

  祖来自德国,真诚、严谨,没有女朋友。占长在法国,花花公子一个。因为对文学相谈甚欢成为形影不离的朋友。占说他在写一本书,里面有大段的篇幅讲述他们的友情

  直到凯瑟琳出现在他们的生活里,她活泼、浪漫,像从丛林中长出的女子,灵性、洒脱。他们常常想不到她下一步又想要做什么游戏。但是他们从不拒绝她的任何要求,跟随着她的脚步,不思考她扮男装的意义,一起逃到海边的度假,又顺从她看到下雨想到没有关联的回家。

  二战结束后,占来到祖和凯瑟琳在德国的家。你以为你可以玩弄生活,却一直被生活玩弄着。

  祖对凯瑟琳的爱让人惊叹,他可以容忍妻子不忠,甚至帮助妻子获得爱情与快乐。

  占对祖说,他们把凯瑟琳宠的就像皇后。祖说,她就是我的皇后。

  于是,祖成全了他最好的朋友与他的皇后厮守。

  影片的最后,凯瑟琳开车载着占冲入河里死亡,祖终于得到解脱。在占突破友谊的枷锁选择和凯瑟琳在一起的时候,祖只是提醒他说,小心凯瑟琳,小心自己。

  不可思议的故事,以黑白影像,缓缓讲述每一个暧昧的动作,画面本身就是一个对自由的爱慕者,它喜欢敢于挑战一切世俗的哪怕荒诞逻辑,就是这样的无迹可寻的荒诞,诉说着每个女人渴望的灵魂自由。

  所谓人心的禁锢,往往都是自己为自己套上的枷锁。.

  《祖与占》观后感(六):好基友与三人行

  新浪潮的巅峰之作,相比《四百击》,我更爱特吕弗的《朱尔与吉姆》,电影阐述的母题是理想,恐怕用顶层设计建构出来的伦理道德所驯化的凡夫俗子是无法理解的……

  朱尔与吉姆是一对好基友,他们的友情显然有几分同性暧昧,然而他们早已经逾越了性别的羁绊,他们之间的友情超越了爱情,达到了永恒……

  凯瑟琳的出现,酿成了一出三人行,谁规定的情侣必须有婚姻的束缚?谁规定的两男一女不能一起生活?新浪潮就是要打破传统,打破传统思想对人的束缚,这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衅,可悲的是,最终新浪潮草草收场,而这部电影也成了特吕弗的缩影,他也渐渐向商业与主流俯首,可叹的不是人没有挑战权威的勇气,而是人性本身对自由的逃避,诚如弗洛姆的经典理论……

  在今天,人们看到这部电影,依然会被电影的叙事所惊叹,觉得其思想的前卫,并要嗤之以鼻一番,然而,凯瑟琳要追求的是爱,三个人向往的是自由,这是普世价值所包容的,又有什么错呢?我们喜欢用自己被建构的道德再去约束别人,被好为卫道士,然后满口仁义道德,被以此麻醉自己,相反,新浪潮时期,一部分人真正开始反思,对人性的解放的追逐,可惜这股风潮很快就被社会的大多数淹没,都不用官方主流出手,原因是,这种思潮会减损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又是草根不能接受的,所以草根无法自我救赎,草根做的只能是继续生活在社会底层,或者颠覆社会,形成倒金字塔,成为既得利益者,而新浪潮追求的是第三条路径,自我的解放,事实上很难兑现……

  电影除了母题,自然用了新浪潮的大量手法,比如作者论的标杆,风格化的叙事,不断用旁白的创作、长镜头的纪实美学、定格与叠化等等,特吕弗仿佛巴赞的影子,或许特吕弗与巴赞就像朱尔与吉姆,然而特吕弗要扮演的是吉姆,而凯瑟琳,是他们共同热爱的电影与美学,特吕弗要背叛与巴赞的誓约,因此选择死亡的自我惩罚……

  抛开电影手法,镜头与场面调度,电影的画面实在是太美了,三个人形成的三角形构图,每一张拉片都是宛如艺术品,音乐也是如此动听,欢快中也在对新浪潮凭吊……

  《祖与占》观后感(七):信仰的悲劇——電影《祖與占》

  祖與占:

  我說,謙讓的結果往往是一個悲劇,如果自私,往往能夠有好下場。

  電影說,占碰到了瑟凱琳的腳,然後迅速地躲開了。

  祖:

  我說,迷戀是一種束縛,勝過信仰的威力,放棄愛與無慾無求也絕無可能,於是我們始終走向悲劇。說放下談何容易,只要能夠堅守迷戀的信仰,一切手段在所不惜。

  占決定要與嬌蓓結婚。祖說,你是一個聰明的人。

  哥白尼之後,他們仍然信仰上帝。達爾文之後,他們仍然相信上帝。許多人之後,他們仍然相信上帝。請問,這是愚昧嗎?我以為這恰恰是生命的源泉。瑟凱琳不是女王,而是上帝。

  “我們玩弄生命的源泉,卻失敗了。”

  當汽車駛向了斷橋,上帝死去,祖的生命才重新開始。

  瑟凱琳:

  這個世界上有沒有絕對的自由,如果沒有,那么,會不會有最大極限的隨心所欲呢? 生命是一場悲劇,還是一場嬉戲,我並不能夠把握一切,從信仰自由開始,人便不再有自由。

  縱身一跳是自由,搶跑是自由,偽裝成男人是自由。很多時候,自由表現是愛情。我喜歡你,我就跟你在一起,然後可以離開,或者可以讓你離開。我喜歡他,我就跟他在一起,然後可以離開,或者讓他離開。總之,我一直是勝利的人。

  縱性的女人是美麗的,而不僅僅是擁有跟完美的雕塑一樣的臉龐。

  “你和嬌蓓,那我呢?”

  燒掉所有的情信,卻不小心把自己的白色裙子也燒了。攜帶一瓶硫酸,據說要灌到說謊的男人的眼睛裡。當所有人都以為槍支已經被遺忘,唯有瑟凱琳依然牢牢地和牢牢地記得,我以為這便是信仰,直到最後汽車駛向了斷橋。

  遺留在山上的夢卻被最現實的法律打斷。

  占:

  我以為生存就是一場妥協,不能夠否定,最簡單的,活著就是一場對死亡的妥協。活著的智慧,就是懂得妥協的藝術。有的人是真正的反抗者,堅定不移地選擇了自殺。

  什麽是妥協,那就是鉆尋信仰的空隙。

  如果人要去追求愛情,卻有顧忌頗多。待到擁有勇敢與機遇,卻又疲於猜測與顛沛流離。這是一個最現實與庸俗的人,如果苛求穩定,而女神的不羈始終與女神同在,那麼唯有逃離,敬而遠之,靠近一直在等待自己的人罷了。

  “一屋子都是我的孩子”

  當汽車駛向斷橋,這一切都是宏大的夢,就連那個比瑟凱琳的還要大的多的棺木,也裝不下。

  人的剋制只是愛的不夠,其中的糾結,不過是因為沒有那麼喜歡你。如果足夠強大,就不再需要勇氣。太好的人,不懂的愛。不像祖,明明知曉那不是一個可以把握的人,依然前往。

  電影有一個意味深長的開頭:

  You told me “ I love you.”

  I said “ wait”

  I almost said “Yes”

  You said “Go”

  2014年3月9日寫於宿舍。

  《祖与占》观后感(八):特吕弗之《朱尔与吉姆》

  小说《朱尔与吉姆》,作者皮埃尔用特殊的方式进行叙述:故事的视角在不同人物之间跳跃,他们对自己周围的人进行着相当主观的评判,他们之间互相定义着彼此而且差异极大;我们通过拼凑几个人的观点才能够得到每一个人越显完整的容貌、形象、性格特征,然后通过人物自身的直接呈现我又进行修正,这里面有着极其复杂有时还显得相互矛盾的人物。

  可想而知,特吕弗把它改编成电影的难度有多大,一方面小说的人物极多而且各具特点,另一方面还因为在电影来说还有一个时间空间的过渡、转折、变换的问题(这部小说的时空又是那么的跳跃而不具体,只有一些基本的氛围,简单的地点、景物相关的描写)。特吕弗用得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把精华浓缩、重新组合、删减篇幅,简化叙事方式。小说中有涉及到与朱尔和吉姆有三角恋关系的就有四五个女性角色,而电影里则只保留卡特一个,然后把其他几位的情节都提取到卡特的故事里,把卡特之前的那些冗长的段落通过快速剪接和删减大大缩短;另外就是把原来小说里每一个段落能出现几个视角的叙述方式改成主要以朱尔和吉姆两人的视角为主;简化混杂繁多的场景把情节集中处理。特吕弗通他对小说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电影技巧很好地还原了小说的风貌和灵性。甚至在此之前外界都不甚知晓这部小说或作者,特吕弗发现了这部小说进而完美的把它改编成电影。

  《祖与占》观后感(九):《祖与占》:鞭笞悔恨与倦怠

  听,浮光潋滟绸;正,情思影回眸。凯瑟琳恰是一个带有邪气和执拗的女人,虽然不甚貌美,但是对于男人的吸引力恰恰是致命的。特吕弗不过是通过这样的一个故事阐发他头脑中对于生命和爱情的理性意识抑或非理性意识,这些形而上的追索通过崭新的手法体现出来。

  当祖阐发他的女性理论,认为贞洁是女性必须恪守的真理之时,真正的女王凯瑟琳纵身一跃落入水中,她赢得漂亮,像个皇后一样俯瞰着祖与占这两个臣民,影高蹈,奔赴盘桓。夺命的精灵恰恰是野罂栗的宿命,她的奇特魅惑在于雅人深致的眸子,而这两个男人对她的痴心绝恋她亦不会湿润了心头去珍惜。凯瑟琳嫁给了德国人祖,当战争过后他们三个再度见面的时候,她已成为萝莉的母亲。凯瑟琳与占都是法国人,当凯瑟琳浪漫风雅地详细叙述法国酒的品类之时,似乎可以窥探到特吕弗的民族主义已和小女子的不依不挠联合在了一起。

  占相对于善良大度甚至有些迂腐的祖,博学多才且谈吐也是独具风华,对于凯瑟琳这个相当程度风格化的女人,也自有一番真正的吸引力。恋恋长风信步游,占徘徊在娇蓓和凯瑟琳之间,前者的柔弱顺从和后者的浮躁妄动唯我独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如旁白中所点出的,娇蓓之于占,正如祖之于凯瑟琳。他们的关系芊芊绕绕,无法爬梳,只有以阴翳的内心力量来鞭笞那些婚姻的悔恨与倦怠。

  凯瑟琳因为觉得自己不能彻底得到占,而试图枪击他,最终她把汽车开到悬崖,与其共赴黄泉之路。祖目睹了这一切,女王的死并不能说明什么,只是皇后的精神意旨已然随尘世而招摇,在天国的领域中她的优雅般的乡愿也会让更多对于爱情不明所以的男人沉醉。

  这个爱情故事可以算是一件无关贞洁的艺术品,贞洁在艺术的领域中本来就是一个异类,而真实的火热的生命永远属于那些高标独立、特立独行的人,烟视媚行和瞭望生存空间的性灵感应,将会以灵力的形式发散在隶属于未来的每一寸空间。以某种西方化的观念来看,《祖与占》体现了一种有残缺的、艺术特质的婚恋形式,而我们的国产影片《醉玲珑》却还为家族责任与个人性情的——针尖对麦芒的关系——喋喋不休,甚至将一心为爱而生的莲妃丑化扭曲成反面角色,不愧是文化的悲剧。

  艺术是自由的,给人解放的,予以人深刻的大自在的,无论这些主角为了诗意化生存做出的努力有多么的自私甚或不合时宜,然而魔力胭脂的文化人格自然也不会介意这些评价。生命不外乎几句话,关乎嘹亮,关乎自由,亦是不可让渡的个人生命的享有。艺术的本格在于情趣的逸致,而他们的牺牲更是一种瀚海阑干的精神缅怀。

  《祖与占》观后感(十):爱情不要拖泥又带水

  从《四百击》到《朱尔与吉姆》,特吕弗的偏激和决绝,我喜欢。

  爱情不要拖泥带水,犹犹豫豫,爱就爱了。凯瑟琳做到了,朱尔做到了,只有吉姆,游移不定,但影片的最后,凯瑟琳用死亡帮他结束了胡思乱想和自欺欺人。人死了,爱情却胜利了。我赞。

  特吕弗总是爱钻牛角尖,因为他是水瓶座人,平和的微笑下暗藏刀锋,温柔的叙事探寻的是人性的极致,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一个也不放过,他要拷问,他要探求,而且一定要有一个结果,哪怕结果是个世人眼中的悲剧。

  但也许在特吕弗的心中,没有信仰,没有行动的活着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剧。他不要吉姆这样在活着和真正的生活之间摇摆不定,通过凯瑟琳,他鼓励着吉姆去真正的生活。真正的生活过的人们,死亡只是个乐曲中的休止符,无关悲喜。

  凯瑟琳是特吕弗信仰的象征,自由而又多变的生活。让生活的每一天太阳升起来都不是单调的重复。做到这一点很难,因为你必须坚信你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而不是随波逐流的兽。

  从《四百击》的无路可退到《朱尔与吉姆》的用死亡证明自由生存的可贵。外柔内刚的特吕弗一直在用电影理清他对人生的思辨。

  一幅裸体画,嫖客看到的是性,哲学家看到的是人生。

  同样的,特吕弗的电影也是如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你看不到苍白和空洞。人生的探索及实践,在特吕弗的镜头下严肃的在展开。

  特吕弗的电影值得一看再看,他当之无愧的是大师。刺激他把电影拍摄下去的欲望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撕开面纱后人性的脆弱和迷惘,罪恶和悲伤,自救和反抗,给人生一个出口,给人性一个选择的机会。

  他的电影,代表了一种哲学信仰,他没有说,从来没有说他的信仰是正确的,只是当他明白了他相信一种信仰时,他要做的,作为一个电影人,就是运用他的镜头,告诉世人他的信仰是什么。而这行动本身也在说明导演是在认真的对待自己和他的生活,虽然他只活了52岁。

  他的电影像诗人在朗诵诗,画家在作画,作家在写小说,演说家在讲演,无论如何,快速简洁的剪接频率,一气呵成,让你脑子来不及多想,他仿佛在对观众说,请听我说完,你再想,好吗?

  商业电影往往是让人的大脑放松,出了电影院,人们该怎么生活还怎么生活。而特吕弗的电影,重点不是在玩弄电影技巧,而是让你在走出电影院之后,更加珍爱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你会思考,如何让人生更丰富,更美好,而不是如行尸走肉一般醉生梦死的活着。

  誓死捍卫自己的信仰,《四百击》中的小男孩,或是《朱尔与吉姆》中的凯瑟琳做到了,而如他影片中的人物一样,特吕弗也做到了,

  但我们中的大多数,懦弱如吉姆,谈起恋爱拖泥带水,但我们会借口说因为我们遇不到凯瑟琳,我们的人生注定平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