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乡愁》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乡愁》的影评10篇

2018-01-11 20: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乡愁》的影评10篇

  《乡愁》是一部由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执导,奥列格·扬科夫斯基 / 厄兰·约瑟夫森 / 多美兹亚娜·佐丹奴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乡愁》影评(一):Andrei Tarkovsky on Nostalghia

  From Sculpting in Time:

  quot;I was not interes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lot, in the chain of events—with each film I feel less and less need for them. I have always been interested in a person’s inner world, and for me it was far more natural to make a journey into the psychology that informed the hero’s attitude to life, into the literary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that are the foundation of his spiritual world. I am well aware that from a commercial point of view it would be far more advantageous to move from place to place, to introduce shots from one ingenious angle after another, to use exotic landscapes and impressive interiors. But for what I am essentially trying to do, outward effects simply distance and blur the goal which I am pursuing. I am interested in man, for he contains a universe within himself; and in order to find expression for the idea, for the meaning of human life, there is no need to spread behind it, as it were, a canvas crowded with happenings."

  《乡愁》影评(二):多米尼克所谓的“自然

  看了塔可夫斯基的《乡愁》,哲学家和诗人世俗人眼中是神经病和伪君子。哲学家通过演讲和自焚来唤醒世人的“自然”,但最终被当笑话看了。当今的艺术文化也沦落为消费时代的促销广告茶余饭后的吹牛谈资,大学出名也不靠大师而靠校花了。

  所谓“自然”,我理解的就是别虚伪。爱、善良理想情怀,这几个概念是21世纪最大的刻奇,它们是廉价文艺作品(如鸡汤文)中用来给没时间阅读文学经典的劳苦大众洗脑的,是精神鸦片。人就是动物,就是靠趋利避害和性本能活着,但人偏要生造这些个词来自欺欺人,证明自己比别的动物高级,拿这些个伪善的套路来相互欺骗利用,不仅不自然,还害得有些人真信了。 还有一件事,苦难就是苦难,没有意义,知青文学偏要美化感谢苦难,自己感动自己。有人军训完了抱头痛哭,这是媚俗还是斯德哥尔摩情节?也许未来科技就能解决你正遭受的某个苦难,未来你会觉得自己对之动感情简直可笑

  正视生命的虚无,自然地承认它,忍受它。偶尔怀疑下自己以及人类存在的合法性、正当性,自己作为一个二人利益共同体相互利用产生快感后的产物、并被当作养老风投,人的存在并不是天经地义的。

  第一次写影评,话很糙,求轻拍。

  《乡愁》影评(三):回不去的故乡——塔可夫斯基的乡愁

  《乡愁》是我看的第一部老塔的电影。观影前作好了欣赏一部慢节奏电影的一切准备,但意料之外的是我既没有昏昏欲睡也没有觉得枯燥乏味。老塔用非常静缓的叙述方式来让人看透世界信仰情感以及生命的意义

  大师镜头下的景色,不论是残败的意大利古迹还是淳朴的俄国村落,都是从一股深郁中呈现出来的。水光波痕、深雾沉露。尤其是片中的几个俄国村落的长镜,仿若柯罗的画作。也许是对于景物的感知不敏感,亦也许是老塔有意为之,有时恍惚间落雨的意大利竟与俄国乡村有了重合。

  所谓的乡愁包含的是怎样的含义呢。俄国诗人远赴意大利探访俄国作曲家的踪迹。站在雾气氤氲、斑驳陈旧的历史古迹里,他漠然无视——那些景色已经无法吸引他,那是他厌倦的色彩。什么样的景色又有什么区别呢,都是难以停驻的云烟。就如同那个千辛万苦回到俄国却无法逃脱自杀命运的作曲家一样,故乡崎岖的路滋生的哪怕是蛆虫与热病,但却充满着热烈的吸引、致命的折磨。他爱他的祖国,也爱驻足在村舍旁徘徊不去的亲友。

  “不回去,我会死”,只是阻遏,阻遏是非常庞大的障碍,家园已荒芜,痛苦在梦里让身躯成为僵直难熬的雕塑。非常脆弱力量,非常残酷的感知,这就是人,半醒着的人。

  这个世界只有疯子是真正清醒着的、痛苦着的。而站在雕像下木然空洞的眼睛们,即使看到殉道者的血,也只会一哄而散,继续坼裂自己的灵魂。回归纯粹、回归先哲、回归真正的人性,那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任务。持烛过池,拯救的只是一颗归乡的魂,无法拯救肉体。焚烧掉躯体,灵魂的撼力也微弱无察。

  大师的电影,还不懂才是常态。看到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谈什么。

  《乡愁》影评(四):有些事比快乐重要

  有没有哪个时刻你有时光交错的错觉,这并不影响你要继续的生活,却让你的心久久不再平静突然,你努力让自己清醒起来,并告诉自己现在你很快乐,从前只是从前。

  至少你很快乐,你也是这么认为的。

  可笑的是,生活和你开的最大玩笑就是给了你快乐的诱饵,并且你上钩了。有一天,你真的开始厌倦这一切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自己上当了。而那些快乐瞬间都会变成另一副面孔,让你无比厌恶。

  那么我们就要屈服在永恒的痛苦中吗?

  快乐又是什么?

  人性又是什么?

  忧郁的你,只有当四下无人的时候,你才会感觉到自己的狼狈,你大笑着对着空气说,谁在乎呢。那一刻,你会是快乐的吧。把时间看作是点而不是线,你在各个点中向前跳跃,你希望自己永远是快乐的,却是在最荒谬的时间中去觊觎这荒谬的希望。等你明白了,只怕你也没有什么时间去做些什么了。

  人们常说,人是会变的。人们也常说,人要学会改变。当你开始变了,学会改变的时候,你会是快乐的吧。有没有哪一次的梦境,让你再也记不清从前了,那些发生过的真实,变成幻象,只能再出现在梦中,你否认这是在怀念,这只是突发奇想。当你一遍一遍地催眠自己去相信谎言的时候,你会是快乐的吧。

  你不再肯面对真实你,因为那会让你不快乐吧。

  《乡愁》影评(五):故乡与故国

  苏俄导演塔科夫斯基拍摄《乡愁》是在1983年,此时他早就离开苏联。当时苏联正如日中天,苏俄很长时间以来横跨欧亚大陆,宗教东正教也是基督教的分支。应该说苏俄是传统意义的欧洲国家,但是长久以来欧洲对苏俄怀有严重的戒心,并不接纳苏俄。而亚洲国家更是如此。这样的地理特色决定了苏俄的孤独。它明显缺乏归属感。

  1

  故事的情节是诗人安德烈为了写作俄罗斯音乐家索斯诺夫斯基的人物传记而去意大利博洛尼亚寻觅主人公的遗迹。行程中翻译尤金妮亚爱上了安德烈。但安德烈执着追求真理,对于爱情则有些平静。尤金妮亚对于安德烈的爱是炽热的,影片中尤金妮亚讲到了她的一个梦靥,一条有很多脚的虫子在她的头上噬咬自己,怎么也甩不掉。这其实是隐喻安德烈占据了她的大脑,并让她为之歇斯底里。

  2

  开始讲到苏俄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孤独感。安德烈在破旧房屋内的泉水中与小女孩(angel)有一段对白,其中安德烈说到:“这里像极了俄国,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导演要表达的意思再明显不过,这里破败、陈旧、腐烂。Angel却生活在这里……。所以安德烈非常激动,他把自己喝醉、烧毁诗歌、装作睡去……。尤金妮亚埋怨安德烈,因为她想从安德烈那里得到完美的爱情。她之所以埋怨是因为安德烈只想要自由,她说到,你得到了自由也是然并卵。这段话严重的刺激了安德烈,直到他流下了鼻血。很显然,尤金妮亚太了解安德烈。

  影片中讲到索斯诺夫斯基从俄国流亡到意大利,在那里做人体模特,主管为了惩罚他,命令他一动不动。这样的枷锁,仍让索斯诺夫斯基深感恐惧,他开始思念家乡的女奴,白桦树。并为此愿意回到故乡做农奴,直至自杀,这里就讲到了自由的意义。木心先生说过一段话:“我们满世界流亡,最后流亡在自己的祖国。”这就是知识份子对于自由的追求,有自由的地方是故国,没自由的地方是故乡……。安德烈为此在泉水边困惑不已,流下了伤感眼泪……

  3

  多米尼克把自己的妻子小孩关在房子里面七年,生怕他们受到了世界的污染。他的儿子走出房门,看见美好风景,问他:“这是世界末日吗”?这像极了苏联,把民众关在自己的祖国,生怕他们受到西方的污染……

  多米尼克想拯救世界,他做不到,拯救家人,他亦做不到。他从墙上的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虚妄、虚无……。于是他主张返璞归真,崇尚自然,拯救自己——你不是你,而我是我自己!!响起了中国的梵音和佛号……

  4

  影片中安德烈说到,诗歌是无法翻译的,我想他是对的。你无法用语言(也许是镜头)表达别人所要传达的情感。因为它是纯粹的。让我们点起多米尼克的蜡烛,从圣地温泉池中的一头开始,保护光明不熄,顺利的到达彼岸……

  《乡愁》影评(六):身处异地 ------------塔可夫斯基和他的《乡愁》

  昏暗、惨淡、潮湿和缓慢,这是我想起《乡愁》的时候想到的。看完电影之后,我觉得它好像没有特别的讲什么,但是又似乎说了很多。塔可夫斯基是没有特别得强调,它以一种更加合乎逻辑的方式,用平凡的方式告诉观众,而他所要说的东西,会越来越深入人心

  当我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人是在讲自己的故事,镜头外面的那个人和电影主人公那个诗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两个是合为一体的。塔可夫斯基借着这个诗人的形象吐露出自己的乡愁和心情,他借角色之口说出自己的愿望遗憾。我必须得说我被这部电影深深的感动了,每一个角色甚至都使我触动,甚至是那几个在温泉里嘲讽多米尼克的人。英格玛•伯格曼对塔可夫斯基的评价于我的心情是特别贴切的------

  初看塔科夫斯基的影片仿佛是个奇迹

  蓦然我发觉自己置身于一间房间门口,

  过去从未有人把这房间的钥匙交给我。

  我房间我一直渴望能进去一窥堂奥,

  而他却能够在其中行动自如游刃有余

  我感到鼓舞和激励:竟然有人将我长久以来不知如何表达的种种都展现出来。

  我认为塔科夫斯基是最伟大的,

  他创造了崭新的电影语言,

  捕捉生命一如倒映,一如梦境。

  塔可夫斯基给予我的,正是一个梦境,那与梦境一样的基调,那些模糊朦胧对话,那些细腻的感触,那些平淡无奇现实,让我在观看电影的时候,仿佛就是在自己的某一个梦里,当我梦之初醒的时候,我并不记得它将了什么,随着时间和思考,它却越来越清晰起来。

  电影《乡愁》中充满这诗意和文学气息,主人公----一位诗人,来到意大利,寻访农奴音乐家巴维尔•索斯诺夫斯基的遗迹,最终诗人死仔了意大利。其间,诗人找到了音乐家的一首诗。诗人在水中念了一首诗。“疯子”多米尼克在自杀之前,布道了3天3夜,他的布道词也是诗歌。诗贯穿了整部影片,这更加说明这部电影就是塔可夫斯基自己的写照。塔可夫斯基经常说自己是一个诗人而不是一个电影工作者,他的父亲阿•亚历山大洛维奇•塔科夫斯基则是前苏联20、30年代著名诗人,在电影中,塔可夫斯基引用了父亲的诗《乡愁》-------诗人在水中吟诵的那首。同时塔可夫斯基自己也是一个“流亡者”,他离开故乡俄罗斯,在意大利拍《乡愁》,在意大利讲诉生命和信仰,巧合的是,他和电影中的主人公一样,到死都没有回到故乡---俄罗斯。电影中乡愁都充满着无奈,诗人安德烈缅怀过往、缅怀童年;多米尼克希望找寻到伊甸园;那个音乐家虽然回到了故乡,却因为无法立足最终还是自杀。《乡愁》中的人都是无奈的,他们没有能力改变现状或者他们不知道如何改变,他们对自己的乡愁无可奈何,最终都被乡愁吞噬。他们的无奈也正是导演的无奈。塔可夫斯基离开俄罗斯是因为俄罗斯国际电影委员会多年对他折磨,俄电影委员会一直对塔可夫斯基进行压制和诽谤,在这种环境下,塔可夫斯基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他是被一些人推出俄罗斯的。他离开了俄罗斯,他爱他的故乡,但却不得不得在其他的土地上完成自己的事业。他把自己的抽象的乡愁化成了具象的《乡愁》。通过电影来述说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他也把自己的那种深深的无奈注入到电影角色身上。把我们带进他自己所存在的“隐伏、干涸的泉源。”

  -----“小时候又一次我生病

  带着饥饿与惶恐。我从唇上剥落

  一层硬皮,并舔舔双唇。犹记

  它的滋味,咸咸的,冷冷的”

  《乡愁》给我的最深的印象不是那些所复杂的象征和深刻的含义,《乡愁》最引我入境的是那些缓慢和静止的片段。时间在这里仿佛是不起作用的,天空在这里视乎也是没有昼夜的,太阳和月亮都是一样的昏暗,根本区分不了。在我看来,《乡愁》是一部形式简单的电影,简单的形式更好的烘托出电影的意境。乡愁是一部情绪化的电影,作者自己也评论它“时时刻刻都溢满一种深沉的、渐次疲乏的生离死别,一种远离了家乡和亲朋的感受。”我觉得传递出这些浓烈的情绪的正是那些缓慢和静止的画面-----那些有光俄罗斯原野和房屋的梦境。塔可夫斯基常常把复杂的隐喻寄托到简单的事物上面,在电影中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也化成了一座房屋、一条河流还有那只狗。电影一开始就定格在这个场景了,并且在电影后面作为诗人的梦境多次出现。这些精炼的符号必定是长期残留在塔可夫斯基心中的,是他对俄罗斯的最深印象, 我们才会感受到如此浓厚抑郁的情绪,我们才会被这种情绪牵动。在观看电影的时候,会有一种无逻辑的感觉,你预测不了作者下一步要做什么,电影也不解释为什么要怎么继续。塔可夫斯基用只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拍摄《乡愁》,似乎并不在乎观者的视角,好像电影是为了自己拍摄的一样,他绝对不会拖拽这观众进入电影,而是需要观众自己慢慢的探索着走进这个梦境。电影的布局虽然看起来无逻辑性,但却反映了高度的真实,比如多米尼克自杀时迟来的音乐声、街道上遥远的电锯声,都让人绝对这不仅仅是一个电影镜头,似乎是我们所经历过的真实场景,那些人为制造出来的偶然没有一点突兀。每一次东西,每一句话都合情合理,都会发生,让人产生一种“灵魂的共鸣”。《乡愁》和塔可夫斯基的其他电影一样记录的是每一个真实瞬间,电影是由一个瞬间一个瞬间拼凑起来的,不能预测却万分真实。“让一个人置身变幻无穷的环境中”是塔可夫斯基的方式,也是人本身存在于世界的真实写照。

  《乡愁》却并不是一部仅仅是用来倾述作者怀念故乡的电影。他用一系列的象征把平淡无奇的现实包裹起来,使电影充满隐秘、深藏的想象力,使电影充满了对人生对生命归宿的深层思考。《乡愁》中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镜头,就是诗人手持蜡烛走过干涸的温泉。从诗人点着蜡烛到放好蜡烛倒下,整个长达9分钟的镜头,在看这个部分的时候,不仅是对我耐心的一种考验,也是对我的一场洗礼。我当时跟诗人一样的焦虑,迫切的希望他能顺利完成这个仪式,每次蜡烛熄灭时,便处于一种极大的漠落之中,仿佛自己进入了电影成了诗人。塔可夫斯基用了9分钟拍摄了一个镜头,一系列单纯的动作,无疑他把这场戏看都特别特别重要,在我看来,塔可夫斯基已经把这个电影中的仪式当做了一场真正的仪式。我觉得这个镜头并不能单独拿来谈论,它和多米尼克自杀时一体的,并且是平行的。当诗人知道多米尼克正在广场上进行了三天三夜的布道之后,他改变了行程----他本来立刻就要回往俄罗斯了。他放弃了马上回答故乡,为了完成多米尼克交给他的任务,那个预言“你要手持蜡烛走过水面,如果蜡烛不灭,人类就还有救”这里明显的存在着浓厚的宗教意味----末世和救赎。其实,我认为,多米尼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塔可夫斯基的化身。多米尼克身处自己的故乡,却不被人理解,塔可夫斯基也是由于不被理解而被迫离开俄罗斯的。诗人是软弱的,而多米尼克是一个“疯子”,是一个行动者塔可夫斯基更是借了多米尼克之口表达出自己的救赎情怀和信仰。“回到昔日所在,回到错误的起点,回到生命的基础”,那一刻,我觉得是塔可夫斯基在布道,他通过多尼米克的最呼喊出自己的心声。诗人在开始的时候,是模糊的接受多米尼克的邀请,后来,受到献身精神的宗教感染,他成为了多米尼克唯一的朋友和同志。当多米尼克在广场上完成他早已设计好的布道仪式的时候,诗人回到了多米尼克的故乡,在凛冽的天气中点燃微弱的蜡烛在这一刻,诗人和多米尼克两个人终于殊途同归,成为了志同道合者。诗人在已经没有水的温泉池里面履行这个圣洁的仪式,穿越圣•凯瑟琳温泉。他最终是成功了,当他终于举着燃烧的蜡烛穿过了温水池,在温水池的另一边安放好蜡烛的时候,诗人的生命衰竭了,但是诗人自己也得到了救赎,救赎在这一刻得到了统一和实现。

  《乡愁》充满了命运色彩,人并不能单独存在,每个人都是和整个世界发生关系的,和或远或近的人物交错着。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人的主观性是微弱的,强大的命运指使着人们。电影最后的那句话“这让我想起我的母亲”使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但却说不清开朗了什么。这句话把观者和电影联系在了一起。

  每个人都是流浪者,只是每个人对“故乡”的定义不同,有的人的故乡是他出生的地方,有的人的故乡是 “wonderland”,有的人的故乡是回忆,有的人的故乡是母亲••••••当我们还没找到自己的认识归属地的时候,我们都身处异地,我们都是流浪者。《乡愁》是宽广的,塔可夫斯基也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大师。如果有人问我《乡愁》这部电影怎么样,我也只能说“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因为我实在找不出一个能与之相称的词语。

  《乡愁》影评(七):探讨美的品格——这是部装逼的作品吗?

  寒假回家,拜访了高中时的文学老师,说来也甚是奇怪,高中的时候和他联系甚少,反倒是大学后总想和他聊天。青羊年龄不大,不足四十,十几年前在母校办了一份文学性校报,青春期里有那么一段时间,每月一期的校报成为我唯一的精神食粮,直到今天,我仍然每月从大学的班级邮箱里收到报纸。

  青羊身上有股奇怪的力量,那是种很明显的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气息,这和我身边的一些所谓文青啊小清新啊是完全不同的。他读的东西似乎都很严肃,高中时候经常推荐我们读卡夫卡,读聂鲁达,他的书桌上摆满我听都没听过的书,那些名字腐旧而真实。但和他交谈起来,你会感觉到他又和那些喜欢掉书袋的老学究完全不同,他永远不会姿态放高更不会以长者的身份教唆别人。

  我说我这学期在电影里找到了一种生产力,而不是纯粹消遣时间,在《天堂电影院》里感受最突出,给电影的电影除了表达对电影的敬仰,还让我感到一种对电影疏离的需要,是一种生活的紧迫。“我不要再听你说话,我想听别人谈论你。”艾佛来多给男主说这句话的时候,我都感觉到像是在对我说。

  青羊说,我理解你的感觉,但我觉得那是一种生命力,而不是生产力。

  我目瞪口呆。

  临走的时候,他借我张塔式的光碟和一本厚厚的叫《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小说,那张光碟里就包括这部著名的《乡愁》。

  我必须承认我没看懂也不喜欢这部电影,里面几句电光火石的台词让我兴奋过,但那是诗歌本身的力量,不属于或者不完全属于电影。但是,我也不同意很多人说的这是部装逼的作品。这种狼狈的态度,就像方舟子写不出作品就说韩寒的作品是代笔一样。叛逆期的我读不懂卡夫卡的东西,就告诉身边所有喜欢读书的人,卡夫卡是个装逼惯犯,可最近重新翻了下卡夫卡,反而觉得他准确表达了我想到而写不出的感觉,这个发现让我羞愧。

  “艺术家可分为两类,一类创造自己的内心世界,另一类则创造现实。我属于前者。”这句话如果是塔式所言,那就好理解了。一个创造内心的塔可夫斯基,讲力量表现在电影里的感觉同样如此,晦涩艰深不追求满足观众,但同时又渴望向观众表达恰到好处的情绪。作为一个在电影里追求创造个人世界生产力的人,我很难喜欢这样的电影,至少现在是。

  但这不代表这就是部装逼的作品,对未知世界妄加评断是人类历来的陋习。请别害怕,停留几秒,温和一点,只为自己发现卡夫卡牛逼的时候不至于那么羞愧,因为毕竟作为观众,你有选择看或不看的权利。

  《乡愁》影评(八):乡愁,不止乡愁

  其实没有人能真正读懂老塔的影片,但他的影片在电影史上也可以算是独一无二了。以下是我对《乡愁》的理解。

  诗人

  这部影片极富有象征性,几乎都是有长镜头和不动的几个独立镜头构成的。诗人安德烈为了能够寻找俄国农奴作曲家的踪迹而来到意大利。其实到了影片的最后可以发现,这并非诗人此行的目的,但是可以这样说,这个诗人其实自己就可看作那个农奴作曲家,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无限的乡愁与憧憬,憧憬她是自由的,团结的,不是分崩离析的(我想诗人走到水池里所见的那些水草,那些颓废的雕塑,长了青苔墙壁以及他百无聊赖说的那些话可看出当时俄国在诗人的想象中就是如此的)如同那个骑在青铜雕塑上的多米尼克一样,希望世界是如此的,人们都能够从自己走错的那条路返回到最原始的起点,回归自然,于是他希望用自己的死去唤回麻木不仁的人的灵魂。不知道有一个长镜头有没有注意到,就是多米尼克即将自焚之前的那个长镜头,所有人都愣怔的站在那里,还有一条狗,以及一个原地打转的人。这就象征了人类停留在原地,止步不前,麻木无知,这也是为何他们值得被救赎。但安德烈不能,他虽然能够在衣柜的镜子上看到多米尼克的影子,他虽然和多米尼克一样有信仰(从他脑海中反复出现的梦境中的玛丽亚,那自己在青葱乡间的童年岁月可以看出),可这是在意大利,不是俄罗斯,从地域上影片创造了跨越地域的隔阂。又如同他和那个女翻译坐在旅店两个相背的沙发上,回过头说的那番话,女翻译认为那个翻译俄国作品的人是个诗人,而那个诗人确认为,译者译得再好,也译不出俄国本土的味道,也无法凭借此就了解俄罗斯,而女翻译反驳得也很好,她说你要是不读读薄伽丘,但丁,你也无法了解意大利。这本身就应证了那种文化的隔阂。可真的只有文化的隔阂吗?其实诗人心中也不愿成为像多米尼克那样的自焚者,也不敢,如同女翻译在自己卫生间朝着镜子对诗人说的那样“你是个懦夫!”这也是为何诗人如此沉闷的原因,他希望世界能被拯救,希望能够回到童年,那“白桦林生长之地”,可他却像“我也是其中一座(雕塑),一动不动,因为我知道,我一旦动了,就会被那些老爷发现”,也就是说,他希望自己能够同世界一样变得美好,能够获得那不必接吻的纯洁爱情,作为被拯救的而非拯救的人。可是这种等待怎么能够实现?不,不可能!所以他点燃了那先前不愿接受的蜡烛,如同多米尼克所说的那样,走过圣凯瑟琳的水池,一遍遍。蜡烛一遍遍被风吹灭,他就一遍遍回到起点,如同多米尼克演讲时所说的那样一遍遍点燃蜡烛,又一遍遍向象征着生命终点的水池末端踯躅去。当他到了水池的末端时,也就到了生命的终点。他死于心脏病(先前他与女翻译的电话中有暗示),可是蜡烛却没有熄灭,依然燃着那微弱而又无比伟大的信仰与生命之光。这时在他的濒死之际,他的脑海里又浮现出自己伏在地上,伴着那只狗的场景,他们的身后,那教堂犹如巍峨的山峰,矗立着。

  女翻译 影片中的女翻译,也是个值得需要去思忖的角色。她很痛苦。原来她认为那个从俄国来的诗人定是一位多愁善感的人,可她后来却发现自己错了。她不知为何一个虔诚的人不去教堂里看圣母玛利亚,可她认为这个诗人是一个伪君子,沉闷不堪。她希望得到自由,却得不到。她认为自己被这位“智者”所拘束,认为这是信仰的过错,把这个诗人腐蚀。她本身也是不信教的人,从她不愿跪在玛利亚像面前可以看出。她对诗人“故作高深”表示厌烦,更对他对那个疯子多米尼克感兴趣而觉得可怕,就感觉“一条软体多足虫落在那”,想踩死它又无能为力。她对诗人大吼道自己在罗马有爱自己的人,而她在露出一只乳房时说的“男人爱的都是这个吗”其实就暗示了她现在的那个情人并不是真正的爱她,仅仅是爱她的美貌,以及对于欲望的追求。所以在后面,她和诗人打电话慰问道别后从她冷淡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哪个所说的爱自己的人并非真正爱自己,而那个所谓爱她的人也只是无声地在吃着午饭。富有浪漫气息的意式家具被这种冷淡装饰得格外空虚,漂亮典雅的装潢不过是虚荣的代名词,她义无反顾地离开,在她那漆黑的背影中,可以看到无限的伶俜与惆怅……

  这难道不是现代人的痛苦吗?没有自由,游走在灵魂与荣华的羊肠小道之间矜持犹豫,欲得到救赎有求之不得,只能躲避在自我的世界中黯然啜泣。爱情在哪里?自由在哪里?这些就好像泰戈尔《飞鸟集》中的天空,回答的是永恒的沉默。

  影片中还有太多太多象征与抽象性的事物了,再次就不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唉,这里面的诗人何尝不是老塔本人?无人理解,虔诚无比,憧憬着救赎,又踌躇不决,最后因肺癌客死他乡。老塔就是诗人,用光与影的语言创作着可贵的“诗作”,那些无与伦比的电影。多么相似的乡愁!影片的乡愁早已跨越了乡愁,不仅是对祖国的怀恋,更是对灵魂归所的追寻。既然都是家,都是故乡,怎不令人心生愁情?

  再此就先说这么多了。作为一个初三年级的中学生,笔法还有些稚嫩,思想可能还有些不成熟,望大家多多臧否。

  《乡愁》影评(九):烛光的救赎

  安德烈小心翼翼地护着手中的蜡烛,那微弱的光儿,经不起一丝风响。一遍又一遍,他抗拒着绝望,终于要抵达彼岸了,之前的数次失败几乎让他丧失信心。安德烈闭上眼睛,祈祷着,不要熄灭吧!这可是整个人类的希望啊!

  睁开双眼,感谢上帝,烛光还亮着。安德烈已筋疲力尽。他用蜡泪将它固定在石台上,祭奠,焚火自尽的老人。

  人们说老人是疯子,为等待末日,他曾经将家人囚禁七年。

  疯子,天才?仅是一线之隔,都怀抱着满腔狂热。我们拒绝理解疯子,不懂他们的孤独。其实,他们更接近真理。

  塔克夫斯基也是一个“疯子”吧?他执着地要用影像雕琢时光,要寻找俄罗斯民族失落已久的精神归属,我的国家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她的灵魂在哪儿?

  安德烈千里迢迢地奔赴意大利,就是要看看《分娩时的圣母》,可一旦到达,他又不愿站在画前好好欣赏。

  为什么虔诚祈祷的总是女人?祭司说他不知道。或许是因为她们注定要成为母亲,为孩子受难。

  如果大家都只是好奇地看着而不跪下祈求,还会有奇迹吗?

  女人跪在圣母面前,念着祷告,一遍又一遍。她剥开圣母的胸袍,突然,群鸟腾飞。

  圣灵复活了!

  如果有奇迹,这就是吧!

  洁白的羽毛,飘落泥潭,蕾丝也被污水浸渍。远处,新婚夫妇步入木屋。必然遗落的童贞。圣母紧缩双眉,在为谁哀哭?

  角落里的诗人,总在凝视。在老人身上,他看到了自己。漏雨的房间,水滴落在瓶子上,干瘪的静物,似乎可以抗拒时间的侵蚀,述说着永在呼吸的死亡。

  诗人行走在教堂的废墟中,哀叹着宗教的没落。现在、此刻,没有人再信仰上帝了。

  老人要以自己的死唤醒麻木不仁,毫无信仰的心灵。他独自爬上雕像,大喊着:

  前人的声音告诉我,思想是自由的,可以摆脱身体,不受束缚,所以我不总是一个孤独的人,我能在瞬间感觉到无穷的事物。

  这个时代最悲哀的是不再有大师了。心灵之路被阴影笼罩。我们要聆听看似无用的声音。我们脑中满是污水管道,学校福利和保险制度。

  去聆听虫鸣吧!我们必须用伟大的梦想充实每一个人的耳朵和眼睛。必须有人疾呼“要造金字塔”,做不到也没有关系。我们必须点燃这个希望,必须延伸我们的灵魂,延伸至无穷无尽。

  如果希望世界前进,我们必须手拉着手。我们必须混合所谓的“健康”和“疾病”,“健康”的人们啊!你们的“健康”有什么意义!

  人类的眼睛全都望向深渊,我们正坠入其中。自由之后是什么。自由没有用,如果你没有勇气直视我们的眼睛,不跟我们一起吃,一起睡,一起喝。

  这就是所谓的“健康”,它把世界带到了毁灭的边缘。

  人们,听好!

  你是水,是火,然后是灰烬。灰烬里的骸骨,骸骨和灰烬。

  我在哪里,如果我不在现实中,也不在想象里。这是我的新约,夜晚会有阳光,八月下雪。

  宏伟不会长久,只有渺小永存。社会将再次团结,而不是分裂。

  看看大自然,你会明白生命很简单。必须回到来处,回到我们走错方向的那一步。我们必须回到生命的源头,不再弄脏水源。

  这个什么世界啊!要让疯子来告诉你们。你们应该感到羞愧!

  阶梯上站着人,零零散散,一动不动,他们还活着吗?听着老人的呼喊,他们冷漠得如一尊尊雕像。

  贝多芬的欢乐颂伴着熊熊火焰,壮行或送葬。没有人前去援救,只是站着,看着,不发一语。只有那只忠诚的狗儿狂吠着,为主人着急。

  音乐乍停,人说那是机器坏了。看着这样的场景,贝多芬还怎么欢颂下去呢!荒谬吗?彻骨的讽刺与绝望!

  人类永远不会得救!

  好在,安德烈的烛光仍亮着,抵达了彼岸。

  被摧毁的教堂,只剩下巨大挺立的穹顶,诗人同狗儿趴在水潭边,镜头缓缓拉开,你才发现,原来那块小小潭水中的三支光亮,竟然是教堂穹柱的倒影,庇护下,是诗人降生的小木屋,蕴藏着他今生最美丽的回忆。

  雪花飘落,歌声响起。诗人得救了,世界得救了!

  乡愁里,不止表达了对故乡的怀恋。更是对俄罗斯的找寻,对人类何处归的终极发问。

  《乡愁》影评(十):就像K永远无法走进城堡

  晚上偶然听见流行天后张惠妹的名曲《开门见山》并注意到了它的歌词。 “那是个月亮,就是个月亮,并不是地上霜;那地上花瓣,看完了就完,没必要再联想。” 很酷,林夕写的。 这歌词让我想起了导演塔可夫斯基,这联想可能颇有些古怪,大概是因为刚看了他的《乡愁》,使我的一些思绪整日挥之不去。 老塔是个严肃而有趣的人,大家都说他拍的电影很有诗意,他不买账。顺便他还舌根了“诗电影”一番,认为“诗电影”潜藏着失去自我的危险。在大家试图给他电影中出现的事物抽象出符号含义的时候,他也很不给面子,说“我的电影里没有象征和隐喻”,甚至用“低俗”来评价象征主义。 老塔谈电影时所说的“失去自我的危险”,是在讲任一理论架构都可能将事物本身的形象啮噬殆尽,这是一种脱离的危险,我乐意称之为背井离乡的危险。老塔觉得,电影越是逼真写实,我们就越能够相信我们所看到画面里的自然,同时其所造就的影像也越美好,因为注入电影之中的,是来自大自然本身的启示。 “什么秋水,怎么望穿;什么灯火,怎么阑珊。什么风景就怎么看…” 天后彪了个高音。 接着“失去自我的危险”往下说。 有一期奇葩说辩题巨长,叫“和失忆的人结婚生子很幸福,突然有个按钮可以帮他恢复记忆,这个按钮我是拍还是不拍呢”。印象深刻的是马东说的: “失忆是乡愁,人长大,就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去寻找家园。它就是丢了。” 这真是一个绝妙的比喻。塔可夫斯基拍的《乡愁》里,诗人戈尔恰科夫与女翻译有过一段对话,提起这么一桩事。 —“米兰有个女仆,放火烧了房子。” —“什么房子?” —“主人的房子。” —“为什么?” —“乡愁。她想回南方的家乡,于是烧了阻碍她回家的房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乡愁》的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