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泥鳅也是鱼》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泥鳅也是鱼》影评10篇

2018-01-16 21: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泥鳅也是鱼》影评10篇

  《泥鳅也是鱼》是一部由杨亚洲执导,倪萍 / 倪大红 / 潘虹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泥鳅也是鱼》影评(一):概念群体

  杨亚洲说:“有人说我拍了一部民工电影,其实我更愿意别人理解这是一部爱情片。”确实,大家首先对这部电影的印象就是反映民工生存现状。可是,导演更希望观众关注到影片中作为民工之一的独立的两个人故事。我觉得这部电影仍然没有很好的把视角投射到个体身上。为什么主要印象依旧只是这个群体?为什么没能深入每一个打工者的内心?为什么首先将他们的身份概念化?哦,这是一群民工;哦,这是民工的爱情。正确的理解方式应该是这是一个人,和我们一样的人,他有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经历,什么需求,什么渴望,而民工这个身份给予他们的性格、经历、渴望什么东西?导演并不是没有从这方面着手,可是频繁集体场面毁掉这种努力。每次只要拍民工,就是一个空中俯拍的镜头,密密麻麻的人头,密密麻麻的饭碗,以某一个点为圆心挤作一团。这样虽然可以警醒观众、震撼观众,但是需要节制!否则我们看不到这个群体中任何一个有自己独特特点生命,我们无法进入其中某一个微小生命的情感细节,剩下的——概念而已。啊,中国那么多的民工,那么多人需要岗位养活,那么多人在城里求生存,没了。类似这样没有节制的地方就像那句没完没了的“人命八尺,难求一丈”一样,没有成为黄钟大吕,反成了嗡嗡的苍蝇。

  《泥鳅也是鱼》影评(二):其实,泥鳅也是鱼

  《泥鳅也是鱼》最早在52suda上面看,但那上面卡的厉害,也没有看完。最后,下载下来慢慢看,知道那是一个展现农民工的片子。在家时,记得山东齐鲁频道播放《生存民工》也没有看过很多,我总觉得影像里面难以活现那些悲惨的剧目,弄不好还有成拙的危险。后来,在《疯狂石头》里看到了原班人马,最近又在《新街口》碰见各个家伙了,看来是如夏雨者,红了。韩雪者,还在姑苏晚报开了一个专栏,我看了看,不说什么了,省得吃不下饭去,因为我怀疑是倩人捉刀,现在应说捉键盘。还有很多人的博客文章,那些影视圈人员真的有时间自己去写?假如真如此,我就很佩服了。所以,相对而言,我倒愿意看些明标“转载”的文章,或者作者以前发表传统媒介上的,然后转上的,因为有些真实性在内。

  影片中有两人都叫做泥鳅,一个是包工头,男的;还有一个女的,是倪萍饰演。不知道怎么了,一提到包工头三个字,我就会想到阿杜,现在也消失掉了,倒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他转行后的成功一段。再者,一看到倪萍,我就想到了尚俊华,那天我见了,分明没有很多相似之处,就算是我胡乱的联系吧,无罪。俩泥鳅在火车遇见,又在工地上遇见,一系列的遇见联结成了这部影片,女泥鳅自己一个人出来打工就算了,偏偏带着两个女儿;可见,其中之艰难了。发展之中,男泥鳅不时地照顾她以及俩孩子,发烧之中,他有药片;女泥鳅在打扫卫生时候,被一个人强抱(非暴),被男泥鳅报警。

  此前看《扬子晚报》上说到了,最近在宁城,有多起杀人案,死者多是卖淫女,而施暴者却多是民工。我乍看到很难相信这是真的,后来,我想原来那动物本能总是要发泄的。就要看是不是时候,是不是对象,是不是合法的,是不是无错的。农工,首先是人,而是人中的弱势群体,被社会排挤到一个角落里面。因为缺乏跟强者谈判的组织性和资本支撑,他们竟成忍受着压迫,或者他们的生存空间是那么的小,于是,他们才把性发泄对象找在了卖淫女身上,在她们眼里,他们也是肮脏的,都是最底层的人,却报以仇恨情绪。当然,我不是说应该互相提携之类,源自于轻视,他们才对她们使用了暴力。

  我想起李敖在写国民党军中乐园时,这样写道:人肉市场真堪怜,老兵雏妓互相残。买卖双方弱者,如此军中一乐园。联系上面的新闻,我觉得两者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昨天,在网上浏览新闻,看到了一篇:小姐的灰色生活。报道的是赵铁林的《她们》中记录的一些镜头,历经十年,赵铁林在祖国那个开放的前沿,用摄像机记录下了那一幕幕。可能,赵在书中描述的都很相似,也又不同。她们的来源一般都是贫穷的地方,农村。她们也曾结过婚,也曾经为人母过,她们同样怀揣的是一个梦,那就是有朝一日再回去过上正常人的日子。但谁都知道,小姐这个工作,是极具腐蚀性的,估计比毒瘾稍逊。

  最近也看到了《失语者的呼声》和《都市里的农家女》,都是关于打工妹生活的描述,还有高耀洁〈中国艾滋病调查〉也已经出版了。看来,并不缺乏对失语者的关注者。但对于现状的改变,即使失语者本身也是缺乏自信的。在《她们之中,她们也就是过一天算一天,毫无计划的混迹着。但他们也渴望着能有一个真正疼爱自己男人,她们并不是没有爱的一个分子存在。我觉得,无论是她们,还是那些民工(当然,我说着两个字的时候就觉得很难受,本身词义上的歧视。)都首先是一个人,既然前提清楚了,他们就应该具有应该具有的权利简单至极,那就是活下去。

  《泥鳅也是鱼》影评(三):泥鳅也是鱼

  有人讲“不真实、太做作“ 我想这样的评语太概括化也不负责任

  杨亚洲的电影/电视剧都比较委婉,注重细节。这部电影我认为就是缩影,特别是潘虹逼着已经饱腹的泥鳅在老爷子面前,用活泼轻松语气故意和老爷子打趣,以便他能吃个包子,体现在泥鳅背着老爷子,抽泣,说你就帮我吃个包子吧之类的话。怎么不叫人发人深省。难不成社会上其他工种就不存在这种相同本质的事吗。还有后来老爷子碰了下倪萍的胸……我不确定这点导演想表达什么。老爷子惊的一下缩了手,阳光照在他的手上,他的手太戏剧性了,又细又长还枯竭,像是死前最后的惊诧。

  杨亚洲一直在揭示生活的无可奈何,又在抗争,但每一部都会让你悄悄的流泪。或许非常残酷、直白的表达生活中千变万化不是杨亚洲式最好的表达方法

  《泥鳅也是鱼》影评(四):又是一双大脚

  泥鳅——一种淡水性小鱼。每到冬季,它便钻入水底的淤泥深处长眠,以抵抗严寒的侵袭。 泥鳅个头虽小,能耐却很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特别强,在一些含氧量低、水质较差的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甚至在干旱季节,水源涸竭的情况下,它能钻入泥土

  泥鳅是鱼么?民工是……人么?

  ——题记

  对于杨亚洲导演一直怀有某种亲近感,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做了黄建新导演多年的副导演后所浸染的特殊平民气息,还因为他那出色的电视作品。从《空镜子开始的两姐妹,经《浪漫的事》的三姊妹直到最近的《家有九凤》的“九凤”。他的作品里有一群美丽女性,人数越来越多,韧劲越来越足。

  多年前的《没事偷着乐》盖因刘恒的原作加上让人忍俊不禁的天津方言让作品雅俗共赏老少皆宜,也开始让人记住了杨亚洲。到了《美丽的大脚》杨亚洲导演开始下乡了,但是影片变成了又一部的“中国西部教育展”。里面那个张美丽感动了城里的夏雨,凭借个人的魅力而不是美丽赢得了眼泪,也宣告了倪萍从主持到影视的归来。

  泥鳅也是鱼,在谈到对这个特殊名字解释的时候。主创人员曾经谈到了一个概念“民工也是人”……这个句式潜藏的含义中本身就多少有些让人无奈无助的成分。作品其实是在向社会宣布民工是人,就像泥鳅也是鱼一样。没有底气却不乏酸楚!但是公允的讲这部作品实在一般,充其量不过又是一双大脚……

  倪萍所饰演的女泥鳅真的好像是张美丽的姐妹,她进城了并且和张美丽一样带着导演一厢情愿的赋予的传统美德——守信、宽容、隐忍、一根筋……

  首先她们都卑微却很自尊的活着,用泥鳅的话说就是“我们要自己把自己当盘菜”。张美丽因为洗坏了夏雨的衣服而遭训斥后在屋顶上独自流泪,因为城里人让孩子学狗叫而雷霆大发。因为在她看来这上升到尊严高度。泥鳅同样如此,她也因为孩子拿着避孕套而被拍照而骂别人傻,因为男泥鳅老是想图谋不轨而破口大骂……

  还有,两个人的一根筋的性格。张美丽为了得到面粉厂厂长的赞助买电脑穷追猛打,泥鳅为了追回欠款而死缠烂打。连招数都似曾相识

  但是泥鳅的问题是她在整部影片都没有什么变化。《美丽的大脚》中的张美丽还因为夏雨的到来知道了因特网有了电脑,进了京城后让孩子们受到了一番出人头地的警言。可是,泥鳅呢?从刚开始的决然来看好像准备要在城里安营扎寨了,可是所谓立体化的人物并不是这个人物有点污点就立体了。男泥鳅和女泥鳅厮混在了一起就像张美丽和王树一样,当然是因为生活的艰辛。但是泥鳅顽强却不是唯一的求生办法,生活出了韧劲还需要些许变通。她最后从城里学到了什么?难道仅仅是那句把舌头捋直了说出的“回去问你妈去”吗?对于泥鳅来说,城里就是一个大灰狼和黑屋子,泥鳅就注定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还有不得不提到的这部影片中所塑造的城里人形象太过脸谱化,城里人的代表潘虹饰演的女人还是没有逃离穷得只剩下钱的窠臼。难道城里人就是父亲死了没有眼泪要靠一个保姆来失声痛哭?另外,不敢想象一个整天在家里听肖邦贝多芬的人会让一个带着胶东口音的妇女带着孩子给唱“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来帮助父亲恢复病情,人物的形象上有明显的硬伤。难道城里人就只会操着一口京片子说“这可是皇上住的地方”、就会让孩子拿着避孕套拍照片和拐着孩子卖黄碟?更可笑的是那个买碟的竟然在人山人海的情况下说你卖的碟还不黄就叫卖假货,真是生活所未见了。

  其实整部片子都在探讨一个社会对于民工接纳度的问题,男泥鳅抱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面对生活。但是当他对城市笑脸相迎的时候城市回敬了他们一个冷屁股。她们居无定所,刚开始被人追债后不得不选择逃离,甚至于在铁路旁边那个小屋子还是被拆掉了。城市那么大但是却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表现在在影片中便是更新了妇孺皆知的等咱有了钱的段子,在他的段子里是等咱有了钱就带你们回老家盖几十间房子,上半夜睡这屋下半夜睡那屋……城里面他们始终都是“他者”,所以他们的归宿还是在乡下。因为他们在城里不可能有house,所以只能象(mouse)耗子……

  泥鳅并没有失身,但是却指认了自己为人妻的身份。最后男泥鳅还是死掉了并没有我们预想到的大崩塌后的劫后相聚,那个整天喊着“呸,不要个脸”的泥鳅因为害怕某种道德缺欠而执意还账,但是所有人因其而感动扔起安全帽仍让人觉得有点难以相信,一如在大吊车上摔下竟然毫无损伤还摆了一个圣母玛利亚般很酷的造型一样让人难以相信……

  《没事偷着乐》其实应该放在《泥鳅也是鱼》的后面,因为从人物的演进来看,其实是张美丽的姐妹泥鳅进城了。多年以后泥鳅的后代张大民终于住进了大房子,但是他们还是隐忍自嘲的活着。他们在什么地方别人都不把他们当盘菜,但是他们的生命力却比任何人都顽强……

  《泥鳅也是鱼》影评(五):致被我们忽略的城市建设者们

  泥鳅:泥鳅是我国常见的鱼类。体长15—25厘米。隶属于鱼纲、鲤形目、鳅科。泥鳅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栖息于河流、湖泊的底层。常钻入泥中。2005年,据官方统计,迄今已有超过一亿一千四百万农民背井离乡进城打工,这还不包括数千万随同他们进城的家属。本片关注的就是城市中的泥鳅们——民工。

  查了一下影片资料,乖乖不得了,去年东京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得主,敢情又是一部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片子。奇怪的是,这部反应民工生活的片子,居然没有遭禁。或许,它只是表现了民工生活现状,而没有过多的谴责ZF。

  本片分类是喜剧/爱情片,我看完了片子,却笑不出来。他们过的生活,不是我们这些看着电影,上着网,写着BLOG的人所能理解的。我相信,这电影已经对他们的生活美化了。事实上,卖血,欠薪,死人,这些事情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坐公交车转一圈,这个城市到处在搞基建。我们时常会抱怨,路上太灰了,太脏了。等建好了,我们开着车在宽敞的马路上奔驰,我们穿梭在一个个商场中买那些我们需要或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我们忽略了这个城市的建设者。他或许某天在路上与你擦肩,被你投以鄙视的目光;亦或许出现在某电视台的社会调查栏目中,被你毫不犹豫的换台。写到这里,突然发现已经无法再写下去了,已经往FQ的路上靠了。影片本身没有谴责什么,我在这起劲个P。这部电影,除了能在国外电影节引起国外评委的震撼外,不能改变什么现状。

  其实,我挺羡慕他们的生活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用劳动换取报酬,慢慢实现自己的理想甚至爱情。虽然琐碎,但是充实。他们远没有我们想象的过得那么苦,或者说,他们至少精神上是快乐的,他们懂得自嘲,懂得自娱。泥鳅也是鱼,也是个菜。

  在这部片子中,你还能发现很多我们在小学里学过的中华民族的美德:诚实,勤劳,宽容,坚强……可笑的是,这些我们5000年文明流传下来的美德,最近要靠主席的讲话才有人学习。要知道,淳朴的劳动人民永远不会失去这些美德,只有我们这些在都市生活中迷失方向的人,才会逐渐的忘记并麻木。我们就是那个欠薪不还的老板,我们就是那个不孝的女儿,我们就是那些医院中冷漠的人群。我们不是鱼,我们连泥鳅都不是。

  《泥鳅也是鱼》影评(六):有些人终究自己演绎的只是心酸

  倪萍的电影。终究又是一场心酸。

  看完《泥鳅》突然又回想了几年前看的那部《美丽的大脚》。或许是人总是喜欢在一个事情牵引的记忆里缅怀很多曾经出现的物是人非,而在这些出现和消亡的过程中,找回自己期许的东西。

  看来这样的回忆,又变得矫情和妄自菲薄。终归想对倪萍的《泥鳅》说一句谢谢。

  我想还是把她定义为:心酸。或许很多人不会赞同我的分类。这似乎让我想到了关于苦难抒写的一些批判。当然,我也没有权利做出指指点点的认可和漠视。

  我只看过倪萍两部电影。稀疏间,也回忆不起太多张美丽的言辞和大大咧咧的形象了。泥鳅也许和张美丽一样,同样是挣扎的女人的外化和泛化。我想这么称呼他们心酸,或许抱着同情的态度吧。尽管这样,不一定是正确的。

  看这样的电影,理应有很多伤感的情绪。因为她生活的困窘和无奈,但她又具有了美丽的中国女人的所有的贤良淑德的品质。似乎这种戏剧化的抽象聚合都已经印证在泥鳅的身上。不知是喜是悲。

  电影我是笑着看完的。或许是每次倪萍的电影都会充分表现他山东方言的原因。其次,是倪大红的关中方言。突然我也思索了很多。西安是我曾经生活了四年的地方,而济南是我现在生活的地方。突然这样的两种文化氛围让电影总是透漏出些许的喜感。关中男人的洒脱、俏皮,胶东女人的憨厚、质朴,原来生活的心酸可以展开在这么艰难的岁月里,而奇妙的脱出他们心中温存的花。

  泥鳅也是鱼,这句话很重。它代表什么,我似乎没有发言权了。这种答案,在观影人心中似乎早就有了很多的触动。换个角度来思考,人在乎的价值如果放到了一个极端自我的认可背景下,我们的选择将会是怎样的?而这种选择是忠于个体?还是忠于群体?

  唯一的失落可能还是艺术性。这也许也是最沉重的话题。艺术的导向严重影响了观影的效果。也许是出于导演的艺术表现手法而言,也许是编剧的人生哲学。导演最终把价值的最终结果归向了死亡。留给我的感受是:心酸的生活在坦荡的人性面前,最终必然是死亡的终结。而这种终结是带给别人悲喜交加的情感体验。就像泥鳅照顾的老人,死了是一场嚎啕大哭;泥鳅(男)的死,换来的是工友对倪萍的尊重、理解和一切人性的包容和信任。这更加无从说起是对,还是错。

  每个人都会有心酸的故事,都有对别人说着自己的不快乐。但,要知道,没有人让你艰难地选择了痛苦。而这种选择在你做出选择的同时,似乎已经并线平行的无限延长了你失落。

  所有的褒扬也好,批评也罢,牢骚最终还是要归结为一句感谢。

  《泥鳅也是鱼》影评(七):这几年看过的揭示边缘人生活最完美的一部内地影片

  杨亚洲《泥鳅也是鱼》2006

  平民导演杨亚洲的这部作品是这几年看过的揭示边缘人生活最完美的一部内地影片。

  虽然在视觉效果上美术根本无法达到近年韩国影片(无论题材)的普遍高质量。但也不妨碍这部作品太多优秀之处。

  我从未看过倪萍出演的影视剧,《泥》是第一部看她主演的作品,里面的表现可以用满分来评价,在扮演民工的全篇表现来看,让人很难联想到她曾是亿万观众心中的偶像。操着胶东方言,完全本色出演。

  《泥》里最喜欢的镜头有1。民工出站的大潮涌动正面全镜。

  2。民工开饭的俯拍人潮聚拢。

  3。修缮故宫里倪萍奔跑的侧面移动特写。

  4。一组镜头:结尾矿井塌方烟气缭绕后,男泥鳅抱着伤者断腿医院狂奔(至此,观众都松了口气,出事的不是男一号),马上就是男一号的卧椅不起,最后散落一手的红霉素药片儿。这个前后转换不过几分钟,导演刚把人心托起来后然后一刀砍下去,不留喘息。

  《泥》里我最感动的镜头是倪在潘虹家对着她瘫痪的父亲说:(大致发音)“大絮,恁今儿不儿笑了姨天了,咋镜儿就不小了呢”,在转身老头儿乐之前的这一幕。

  《泥》里印象最深的两句话是“呸,不要个脸”和花姐的那句“命儿八尺,难Q一丈”。

  前者也是一个主线。

  不管是开篇对倪大红还是中间对性骚扰她的小民工还是最后瘫痪老头儿的摸奶(这幕是全篇我觉得最搞的一幕,并且不懂加这个有什么含义,倒特讽刺,因为下个镜头老头儿就挂了)和结尾所有民工喊出的这句。

  一个可以宽容所有人的善良妇女,最终也没有得到“上半夜睡这间,下半夜睡那间”的汤耗子,也没有得到“闯了红灯闯绿灯,闯了绿灯闯红灯,闯了红灯闯警察”的汽车,更没有得到那刚刚建立的爱情,最终拖扯着两个孩子,在大雪的背影下离去,最终最终观众看到的还是这宿命的结尾,让人不禁感叹万分--人命八尺,难求一丈。

  配乐很讲究,只有一条钢琴主线,淡淡的,并且在大部分镜头切换时用最后一小节一个独立的低音键来承前转后,这一点是《泥》里我最喜欢的特色吧算是。

  另外很有意思的是男女一号都姓倪,剧中也同为“泥鳅”,不晓得是改编安排还是巧合。

  --------disabled atom 2006-5-5 00:17

  《泥鳅也是鱼》影评(八):想起别人

  社群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批评,其中一点,就是个体并非是抽象的,非历史的理性个体,而是受着大大小小的共同体,各种各样的次文化圈所影响和形塑的历史中的个体,因此,罗尔斯无知之幕背后的选择,就未必都能够成为指导每一个共同体发展的唯一准则,或者说在,某些共同体里面,既存的某些价值和传统,比纯粹个人理性推理出的逻辑要更发挥作用。

  这种讨论将会持续下去,因为经验的个体与理性的个体,这两个逻辑起点本身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前者无限放大,地球村将不复存在,因为难以形成一个只有通过和解、协商和友爱才能达成的基本共存规则;后者无限放大,人类多样性将会彻底消灭,个人从历史中主体的位置最终会蜕变成为理性的奴隶,个人独特性也将泯灭,因此一种好的价值可能是经验和理性两者的混合。但不得不提一个问题,康德之前,什么是善呢?而这种善,对今日社会还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吗?以上皆为题外话。

  但不管怎么样,社群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批评,至少让今天每一个标榜个体独立自主的个人多了几份清醒:在标榜个体权利至上社会里面,其实是无法忽视共同体的存在以及人与人之间有机联系的纽带,每个个体所作出的选择,既会被共同体所影响,也会增加或减少共同体的整体福利,并会影响到共同体中其他个体的选择和行动。

  《泥鳅也是鱼》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倪萍饰演的角色“泥鳅”离婚后,带着一对双胞胎女儿从乡下去到北京打工,在打工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小部分有趣但大部分令人伤感的事情,几乎是当代农民工进城打工所能经历到缩影:以检查身体为名的卖血,老板欠薪,包工头逃走,乡下人做保姆伺候老人到头来比城市人对老人还要有感情,工伤丧命,无处发泄的性苦闷和思家情节,最终,倪萍饰演的角色带着两个女儿,抱着发财买房的梦想来到北京,却不带走一分一毫,怀着各种复杂的情感离开北京。或许电影想表达的是,城市是一个“泥鳅”想钻哪儿都可以钻哪儿的地,却不是一个能够停留下来并让他们拥有一个家的地。

  套用社群主义的逻辑去解释这个故事,最大的教益恐怕是城市人行动选择的背后是无数这批无法进入主流话语权的农民工所付出的辛劳,城市人读书搞科研的背后是农民工帮我们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城市人和外国人参观美轮美奂的历史建筑背后是农民工付出巨大的体力劳动为我们修葺这些老旧建筑,总之,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社群里面,生活在一个巨大共同体当中,个体选择背后是无数其他人的选择。

  在剧中,有一幕令我印象深刻,“泥鳅”做保姆要照顾的那位老头快要死了,他躺在床上看到“泥鳅”在脱衣服,突然伸手触碰了一下她的胸部,“泥鳅”骂了他几句不要脸,接着却又把这位老头的头深深地埋进她的胸部里面,紧紧地抱着他。

  这一幕可以作很多解读,可能是这位老头临死前想起他过世的妻子,或回忆一生时想起喂奶的妈妈,或者纯粹就是就是好色,但不管怎样,对“泥鳅”来说,在城市务工的过程中,她已经付出了身体性的代价,已经突破了“工资多与少”、“社会保障有和无”、“个体成就与尊重”等形而上问题,而直接触及肉体的本身,相同的例子可能还有工伤中被砸断的双腿,可能还有被模具切掉的手指,可能还有为谋生卖掉的血液,可能还有喂养别人家孩子的奶水,可能还有在床上做着各种淫荡动作的赤裸肉体。遗憾的是,城市人用金钱支付了以上发生的一切,然后堂而皇之继续各种形而上,各种与成就动机有关的生活。

  小时候,常听老师讲五星红旗的故事,说是无数烈士用鲜血染成的,这当然没有错,也值得尊重;最近,据说韩寒讲了另一个表述,似乎也没错;现在,我想关于五星红旗的解释空间还可以扩大,也应该留一些地方给为我们的共同体作出贡献的人。

  当自己作出选择的时候,想起别人,想起与别人一起生活的共同体,想起共同体的整体福利,想起别人的福利。这不也是社群主义的一种教益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