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敦刻尔克》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敦刻尔克》观后感10篇

2018-01-20 21:41: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敦刻尔克》观后感10篇

  《敦刻尔克》是一部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菲恩·怀特海德 / 汤姆·格林-卡尼 / 杰克·劳登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敦刻尔克》观后感(一):敦刻尔克

  敦刻尔克,这就是战争~硝烟弥漫,血肉横飞,满眼的绝望。四十万人被逼退在海滩上,前面是大海,后面有追兵,上方空袭不断,上不了船是死,上了船也是死。家乡就在对岸,遥遥相望,相隔的却是生与死的距离。在生死面前,有人无所畏惧,有人自私自利人性暴露无遗。三个时间点,海陆空三条线交汇,讲述了一个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英国老百姓开着游艇渔船到达敦刻尔克时,无疑是整个电影的高潮,瞬间热泪盈眶。尽管这只是一次大规模的撤退,但在大家心中,这就是胜利,因为只有活着才能继续战斗,才有胜利的希望。40万英法联军最后成功撤出了33万人,这次大撤退某种程度上挽救了欧洲,保留了二战西线的火种。

  四星半,诚意推荐,一起感受下战争的残酷,而后更珍惜来之不易和平年代

  《敦刻尔克》观后感(二):敦刻尔克

  零点首映,看完已经快两点了。简单来讲,全程高能不给你喘息的机会,从开场的静默到突然的枪响,接下来就是无穷无尽的不知何时出现的死亡。

  这是一部战争片,讲述的却是一个逃亡的故事等待救援的士兵没有开出一枪,只有三架战斗机在对抗敌人,于是更加显得压抑。电影对广阔空间的刻画与对封闭空间的刻画形成的对比非常强烈,然而不管是一望无际海洋还是黑暗灌满水的船舱,都是令人绝望的。

  电影启用了不少新演员,台词少我能理解,不过高地兵团的几个娃娃全程一个表情让我觉得非常蛋疼,你说麻木吧,他们行动利索的很,思路也很清晰,不麻木吧,似乎对身边的一切又太过于淡然。

  最让我感动的一幕是没有动力的战斗机滑翔飞过阵地,所有士兵们为他一个人欢呼,只有他坐在机舱里,知道自己即将走向绝路。

  总体来说,刷夜看首映值了。

  《敦刻尔克》观后感(三):视听牛逼

  8.5分。

  诺兰用视觉上抓人眼球的实拍镜头来带入观众,加上汉斯季默滴答滴答的音乐全程就几乎没怎么停过,一直在制造紧张情绪,将战后撤离的宏大场面以及个人在人祸中的人性考验结合,带给观众一场宏大震撼的视听盛宴。

  三线叙事,每部分都依时间顺序叙述,最终三线交合到了海滩。唯一一次打破时间线性叙事的是天空那条线的分支进入海上那条线时,由此可看出海滩上不是一天,天空和海上发生在同一天。陆上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时剪辑得完美而不漏破绽……

  令人惊叹的是诺兰如何玩转笨重的IMAX摄影机,手持摄影都能如此行云流水,再加上天空飞机战斗场面实拍,确实叹为观止

  诺兰这次缺少了人性层面思考,纯粹来玩视听,或者说是没能给出新的对战争的诠释,都是些陈词滥调,只是改变了叙事角度,从个人层面出发看待不属于战事的战争,并在视觉感官上不断提升。

  东莞华南mall 万达激光IMAX影厅效果确实牛逼,座位都跟着音效震,第一次体验到所谓的真正的视听效果,这才是沉浸式的观影,直接打脸李安吹嘘的120帧式真实

  《敦刻尔克》观后感(四):哎呀呀,诺兰

  大场面控恐怕要失望了。剧情为:1.上船,翻船,回岸,翻船…2.救人,死人,救人…3.打飞机,开飞机,打飞机…三者平行叙事,配乐由头轰到尾。无法共情,偶尔紧张…最后演变为认熟人脸,观察其皱纹增减。欣赏二十一世纪电影工业摄影进步和imax巨幕的华丽效果。研究节奏人物塑造。而前有后无。

  拍摄手法与众不同,抛弃传统的单人主角以小见大而去全方位开弓。代价就是人物薄弱,流于表面。人物塑造的好点恐怕只有乔治之死时空军,法国人求生时的第一男主,拼死击敌的汤姆哈迪,那几段精彩

  摄影很酷。但死死伤伤看到的就那么几百个人。最大场面恐怕是字母出现:“四十万英法联军”“丘吉尔要三万士兵”时,观众的脑补了。

  一条人命在战争面前如此渺小不值一提。国外著名战争片无不反战,惟有某些狭隘民族主义者喜爱武力凌霸。不要滥用“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只会给国家抹黑。

  以及…字幕组一口一个祖国,毁人心情不倦。

  如果你喜欢反战片,还是看《拯救大兵瑞恩》《我们的父辈》《兄弟连》这样从人心出发的吧。

  一个贴着人心拍,一个扯着人物走。

  《敦刻尔克》观后感(五):飞行员 二战 时间与空间

  飞行员真的帅到让我哭出声。仅从露出来的眼睛和眉毛,从镇定冷静对话,便觉得他们的内心 一定有一片我无法想象到的湛蓝纯澈的天空吧。海军军官的演员演技好评,中间有一段他发现海面上有船,拿过望远镜观察之后放下,又露出眼睛,前后只靠眼神,便把他的心理活动、故事情节说得清清楚楚。“一周,一天,一小时。”诺兰的多时间多空间演绎,各个事件仿佛发生在了不同的维度,一个时间点可以迸裂出紧张、碰撞、士兵脸上静止的雀斑、冗长而压抑的空气。而回到这个故事的维度,又只是一走神儿的功夫。三个故事线同时进展,有些汇聚到一起向前延伸,这些线条的尽头也许是给他们温暖鼓励的祖国与家,也许是酣畅淋漓击落四架飞机后被俘的从容

  《敦刻尔克》观后感(六):战争不是爆米花

  这是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第一部战争片

  诺兰一如既往选择胶片电影 给观众带来真实的代入感

  敦刻尔克 撤退在欧洲反抗中是有重大意义的 33万士兵为后续欧洲西战线胜利 带来决定性的意义

  在电影的叙事上 诺兰选择一如既往的 多时间线路 叙事,海岸的一天,海上的一天,空中的一小时,很大程度丰富了观影体验

  配乐一直是诺兰电影的特点,从星际穿越到敦刻尔克也保持的很好,前期海岸上的铺垫 在紧张的配乐下让观众保持时刻的紧张感,当英国家用船只出现在画面里时,让人深刻体会到国家的意义而内流满面。 (当然星际穿越中 水星救援时 背景音 是不能再爱了)

  《敦刻尔克》观后感(七):一部非传统意义上的“战争电影”

  在观影之前我就已经做好准备: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战争片。事实证明,果然如此:喜欢它的会很喜欢不喜欢的会认为这部片什么鬼剧情。我是前一类。

  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背景这里就不再赘述,Nolan在这部影片中采用了三条时间线来叙述这一历史事件:陆地上的一周,海上的一天和空中的一小时。这三条时间线彼此穿插,构成了这一部完整的影片。而这部影片的独特之处并不仅仅在于此,还包括几个小人物在历史事件的背景下所做出的本能反应,这些都构成了我喜爱这部电影的原因。Nolan并没有直面表现战争的恢弘场面,而是比较细腻的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行为等表现出人性中真实的一面:或自私,或懦弱,或恐惧,或无畏……而这恰恰才是真实的战争写照。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是超级英雄,也很少有人能够成为面不改色为国捐躯的英勇烈士。在战争面前,我相信很多人的本能是求生,但矛盾的是有些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去抗争、去牺牲,因为如果不这样做我们连家都没有了。这种矛盾在电影中也通过独特的手法体现了出来,这里我就不剧透了。

  这里稍微谈一下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战略意义。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这是一次失败的战役:英法盟军狼狈撤退,法国沦陷。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次撤退保留了盟军的大部分有生力量,也为后期的返攻乃至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基础。但这些意义都是从后人的角度来评说的,我相信在当时很多人都无法预料到这场撤退对今后战争的影响。而在那时的情况下,普通民众依然如同欢迎英雄一样欢迎他们回家,并没有对他们“吐口水”或者“骂他们是懦夫”。因为从人性善良的角度来讲,这批撤退的士兵们已经尽力了,他们理应也值得“回家”。

  同大多数战争电影一样,这部电影的主题毫无疑问是反战,但Nolan的聪明之处恰恰在于没有过分渲染战争的血腥残酷或是英雄主义或是人文关怀。他只是略显“平淡”地展现真实的战争,让我们跟随几个小人物的脚步“撤退”,最后登上英伦大地也能忍不住发出一声喟叹:“终于回家了”……

  《敦刻尔克》观后感(八):绝处逢生的敦刻尔克

  107分钟没有一分钟拖泥带水,开篇第一声枪响直接把我吓进剧情。海陆空三条主线独立完整,在结尾处完美重合,让人意外惊喜极了。电影的人道主义和对生命尊重真的好打动人,Tom一而再在生命危机时刻毫不犹豫解救生命,道森先生“Maybe he is alive”的义无反顾,法瑞尔耗尽最后一滴油击毁敌机避开士兵密集处降落敌人空地。指挥官拉上木闸对上校说“I will stay here”,分别时的敬礼太动人了。大撤退成功后的“回来就好”和火车进站时的全民欢呼,以及报刊登的乔治的英雄事迹,这种凝聚着感恩和珍惜生命的全民观看着让人充满希望。

  即使是战争背景,但画面悲壮又干净壮观,枪声炸弹声闷雷声胜过对白轰鸣你的耳膜,这是一部即使台词稀疏,靠画面剧情背景声把你抓牢的电影。

  去看IMAX吧,画面真的太震撼。不过友情提示,请坐到座位的2/3排数以后,不然你可能会晕吐在影厅,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

  《敦刻尔克》观后感(九):求生是人的本能,而生命的拯救,本就是一个热泪盈眶的奇迹

  在看《敦刻尔克》之前,我对它的印象仅限于学世界史的时候那句快速带过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在我的记忆里,它只是课本上冰冷的记载,是一带而过的描述,是考试都不会考到的知识

  而诺兰,将它变成了有血有肉的故事,让我在电影院哭了三场。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敦刻尔克是德军将英法联军逼到绝境,英法联军奋力自救的故事(插播,没想到跟我一起看电影的小伙伴都不知道哈哈哈哈)。而诺兰并没有用客观的宏观视角来讲诉这样一个人尽皆知的历史事件,而是分别讲述了救援过程中海、陆、空三个部分所发生的故事。

  没有拍摄宏大量的船队,也没有细拍大量的救援盛况,而是选用最简单的部分,单一的民用船,单一的士兵,单一的空军,每一个部分都从最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每一个镜头都像是观众亲身经历一般。不知道大家感觉如何,我看完电影,像自己经历了那场逃生,又怕又哭又笑又惆怅

  有时候对于普通人而言,他根本不知道他正在经历一场伟大的历史事件,所有他所求的,不过是活下来而已。

  面对德军的猛烈攻击,海滩上的英法联军瑟瑟发抖,他们一边等待着祖国的救援,一边应对德军的空袭,而空旷的海滩,连个庇荫之处也没有,他们只能趴在地上,等待幸运或者死亡之神的降临。

  而有时候等待只是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寻找生路,我们充满主角光环的男主角,他只是一个想回家的男孩

  他被赶下船,再被带上船,刚刚安定,又遭遇鱼雷轰炸被淹,刚刚逃脱又被别的救生船放弃

  他随着大流,东躲西藏,被选择,被抛弃,被淹,每天都在死神的嘴巴下逃生,他的经历,或许是敦刻尔克三十万士兵的缩写,也许,他还是戴着主角光环的最幸运的那一个,因为他最终回到了HOME。

  那个法国士兵真的太让人难忘了,影片放到末尾我还听见前排观众在问,那个法国士兵呢?是被淹死了吗?

  大量的法国士兵求着英国船只带他们离开救他们性命,可英国人只是不停地重复English only!

  有时候现实就是这么残忍,英法不是联盟吗?一个法国士兵扒掉了一个英国士兵尸体的衣服,假装成英国兵想要离开敦刻尔克,莫名和男主成为了拍档。

  他没有做任何坏事,只是想回家,甚至还救了他们的小分队,可最后在船只超重需要人下船时所有人都让他滚下去,因为他从来不讲话,肯定是德国间谍!

  他惊慌失措地用法语说,我是法国人,我们是盟友啊朋友!可还是被抛弃,最后在海里丧命。

  我正为法国小哥的死心碎不已,这时候付维琦老师在旁边幽幽地说,可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是多么重要啊….

  …..

  所有的故事中最感人的部分要属英国的民间船只浩浩荡荡地开过来救援的情景了。

  一开始诺兰只描写了一艘船上发生的事,一个上了年纪的船长和他的儿子,以及他儿子的朋友三人一行,接受祖国号召,他们并不专业,冒着德军空袭的风险,前往敦刻尔克参与救援。

  他们救起的第一个士兵让他们立马返航回英国,敦刻尔克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船长拒绝,士兵说你有什么用,船长说,如果我们不联合起来去救他们,家就会没有了。正是这样一波又一波的民间船只,拯救了大量士兵的生命,拯救了他们的孩子

  《敦刻尔克》观后感(十):我大概能把所有的战争片看成反战片

  刷了两遍,把时间线整理了一遍,写个长评吧。

  上映第一天上午就去看了,在老家这个有着六百万人口的四线小城市,观影氛围并不浓烈。挺意外的,诺兰的片子也宣传好久了,结果整个电影院只有我一个人。对比在魔都看的120帧《比利林恩》时的全场爆满,有点为自己家乡的观影氛围难过。

  电影一开始德军的枪响那里就把我吓了一跳,到后面战斗机的发动机声,还有跟鬼一样的德军加上音效,以及整个电影院只有我一个人的原因,导致我代入感特别强。诺兰用2D片拍出了4D效果。代入了天谴队视角,全程担忧着命运,虽然我知道撤出了三十余万人,但是历史书从来不会讲一个普通人的命运。到最后英国人开着渔船来的那一刻,我已经哭得眼泪鼻涕都流出来了,真的觉得自己获救可以回家了。汉斯季莫这次做的音效,简直跟观众有仇啊。真的如果整个电影院只有你自己,还是个IMAX厅,神出鬼没的德军能吓死你。我当晚就做了个战斗机追着我打的噩梦。

  我对战争的反感大概始于小时候看的《天龙八部》,最后萧峰自杀的画面现在想起来就心疼得抽抽,即便是武功盖世的大英雄也有对命运的无可掌控。大概从那时候起,就对战争有种反感。直到大学期间变成了一个反战主义者,反对所有的战争。前几天火爆的《权力的游戏》第七季,兰尼斯特军队面对丹妮莉丝的巨龙和多斯拉克骑兵时惨烈的场面让人十分难过。战争不是英雄的战争,战争只会带来无数普通人的毁灭。

  虽然诺兰并不认为自己在拍一部反战题材的电影,但是我还是把它当成了一部反战片来看。一位普通士兵在一周内拼劲全力想活下去,一位痛失儿子的普通老人在一天内从战场上拯救更多的人,一位普通空军在一个小时内为了更多同胞所展现的无畏,这些场面让我很难受。他们并不是在进行着一场伟大的战役,只是一场失败的溃逃。主角逃回英国看到欢呼的民众一瞬间的迷茫,让我想到比利林恩回国后面对英雄般的待遇所展现的不适。我什么也没做,只是活了下来。那就够了。

  9月3号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我的家乡是日占区,我会记得战争所带来的伤害。只有魔鬼才会沉迷战争,发动战争。愿世界永远和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