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西线无战事》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西线无战事》经典影评10篇

2018-01-23 20:2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西线无战事》经典影评10篇

  《西线无战事》是一部由刘易斯·迈尔斯通执导,路易斯·沃海姆 / 刘·艾尔斯 / 约翰·雷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历史 / 战争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线无战事》影评(一):光荣之路,直通坟墓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政府冠冕堂皇说辞,将大批青年学生煽动入伍。然而当十九岁青年保罗·鲍曼与他的同班同学们真的走上了西线战场,随着第一发榴弹的炸开,惨烈的战争抽离了士兵们的“人”之属性,使他们沦为只知厮杀的野兽。更可怕的是,当保罗于休假期间向平民们诉说战争的残酷时,被爱国狂潮彻底冲昏头脑的民众们却毫不领情。心灰意冷的保罗提前结束休假返回战况愈加惨烈的前线,目睹了战友的接连阵亡,自己亦在于战壕中像童年那样伸手捕捉一支蝴蝶时,不幸被流弹击中。此时距离停战只有一周时间,德国报纸标题为“西线无战事”。

  (一)有声片的初试啼音

  1898年出生的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十八岁入伍,在一战战场上负伤五次,最后一次险些丧命。1929年,他一边从事赛车手、体育记者等多种工作,一边以亲身经历写就了人称“古今欧洲书籍最大成就”的《西线无战事》。“西线战场”位于法国东北部及比利时,1914至1918四年间,德军与英法在此激烈对峙 ,坦克、毒气、飞机等等“新兴科技”由此进入人类的武器库,这场“每前进一小步都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战斗,最后以协约国近八百万伤亡、同盟国五百六十万伤亡的惨重代价告终;而所谓“无战事”,则意指血肉弹片横飞的战场上,死神与战神统领一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再无“新鲜事”——颇有几分荒诞意味。

  小说主人公保罗-鲍曼本是一名充满理想文学青年,不料在与太多诸如“冲击波将士兵的制服全部炸掉”、“军服上的肉块原本都是人的四肢”的景象擦肩而过后,渐渐分不清炮火与焰火,熄灭了对万事万物热情——彼时用了十年都无法摆脱一战创痛的读者,惊叹于雷马克云淡风轻的笔触内雷霆万钧的力量感慨于连天炮火中无数年轻的生命无比迅猛的消逝,有感于见惯生离死别后冰冷麻木的伤悲,很快将之尊上神坛。首版发行仅仅三个月后,《西线无战事》已经售出了六十五万本,且于一年内被翻译为20种语言,不单至今都是世界范围内最为畅销的德语文学,更带动了大批同类作品诞生

  自然,唯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史诗电影才配得上《西线无战事》的显赫声名。1930年,电影版《西线无战事》在传奇制作人小卡尔-拉姆勒的推动下(他的代表作还包括1932年版《木乃伊》等划影史级技术大片)正式上映——拉姆勒本想让雷马克来扮演男主角,可惜被作家不假思索地拒绝了。影片花掉了环球公司整整125万美元,位于加州的拍摄场地浩荡绵延数百亩地,不仅收获了票房与口碑的双赢,更在当年的奥斯卡上捧走了最具分量的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作为史上第一部主流反战有声片,剧组特地为尚未安装声音系统的影院配置了平行音轨,不过令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哭笑不得的是,由于担心音乐喧宾夺主所以他特地没有配乐,但是许多影院都在放映时主动配出了自己的OST。

  (二)梦想渺小生命卑微

  如今,1930年版《西线无战事》是少数几部仍被当代观众观赏的早期有声片之一。小说原作采用倒叙形式残忍诗意(“克默里希的指甲缝里都是战壕里的脏东西,即使在他死后也会继续生长”),震撼心灵;电影则以较为通俗的顺序叙述,注重打造身临其境般的真实感,艺术性虽稍有欠缺,却能感染更大范围的观众。编导经由丰富细节,将巨大却苍白的伤亡数字,还原为学生、工人农民形形色色却又殊途同归个体人生,真实而细腻地诠释了电影开场白(也是小说扉页上的著名题句)中的精神——“这个故事既不是一种谴责,也不是一份表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尽管躲过了炮弹,但还是被战争毁掉了。”

  《西线无战事》中的士兵不仅从不高喊口号,且若按我们所习惯标准来衡量,他们简直称得上是精神脆弱贪生怕死——所以有人吓尿了裤子,有人当了逃兵,有人甚至进了疯人院。但这才是真实的:若我们自己也深入到那连天炮火之中,很难战斗得比他们更英勇。学生们作为物理学家或作家的远大前程,在穿上军装的刹那尽数被湮灭了——歌德、黑格尔,再熠熠生辉名字,再端庄宏伟的学识,在人类的求生本能前几乎全部不值一提。全连食量最大的恰登用脸盆盛饭,一听到冲锋口令就大吃大喝,“告诫”新兵“吃东西时千万别犹豫”;为了填饱肚子,士兵们将香烟、纸钞和白兰地如数交出,“胃中装下了3/4的词汇量”;而卡特钦斯基的丰富经验,亦体现于他能凭第六感找到食物,在除了墙壁一切皆被劫掠一空之地,悄无声息地扛着猪出现

  恐怖渗透于战地的方方面面:营房里爬满老鼠,伤兵一块块地咳出烧伤的肺,受伤的马被自己的肠子缠住,因冲击波倒下的树将冲锋中的士兵砸死,由于某位受伤不轻不重、翻不了身、却无法被确定方位的士兵的哀号太可怕,连长特批找到他的人可以放三天假……剧组动用了当时最精尖的手段来展现真实的战场——某个片段中移动摄影机依次掠过战壕中诸人的头顶,显然是俯瞰摄影在影史上最早的应用;一些极为惨烈的镜头,如被机关枪打掉的双手在铁丝网上悬荡,甚至被剪进了几部三四十年代战争纪录片,当作战场实况播放于众。

  更可怕的是,战场将一切“温情”都撕裂了。诚如小说原作所述,“战壕中最令人有安全感的声音,便是战友的声音”,在这场“每一具被炸得粉碎的尸体都救了我们每个人的命”的浩劫里,士兵和士兵之间因恐惧相互联系,就此铸成了世上最牢固的友谊;可当一名士兵冒着生命危险背回战友的尸体时,却受到了连长卡特钦斯基的批评:“它只是一具尸体,无论是谁的都不重要了。”士兵克默里希在奄奄一息时因“右腿痛得撕心裂肺”呻吟不停,并未察觉它早已被截肢了;一旁的战友却直勾勾地盯着他那双漆黑油亮的优质大统靴,可这无可厚非:“如果这双靴子不给我,就会被卫生兵夺走。”后来,这双靴子接连不断地从一个士兵传给另一个士兵,每当有人阵亡,便更换新的主人。

  首映过后,《纽约时报》等媒体发表评论称“观众场景太过逼真而屏住了呼吸”;谢尔盖-爱森斯坦更评价说:“惊心动魄,并具有印象风格同时,这部影片极高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内涵又使它成为了一部‘优秀博士论文’。”置身事外时,我们当然能轻松地评论说军人的天职理应是服从命令、为国捐躯,也可手握游戏手柄声称战争不过是更大规模的游戏,甚至大可在网络论坛中高呼“早打、大打、扬我国威、筑起一道人墙”——但所谓“战斗英雄”,在本质上只是十八九岁的孩子特别是在战争后期未经充分训练便被匆匆送上前线的新兵们,唯一会做的只是白白送死罢了。只有没打过仗的人才会将上战场视作儿戏;要知道士兵们男童时代的短裤,还挂在家乡卧室的衣橱里。

  (三)敌人

  《西线无战事》并没有将“敌人”刻画为“另一种人”,甚至不妨说,法军亦是某种意义上的“战友”,“我方”与“敌方”实乃完完全全的同类,都是被政客送上战场的普通人——“一道命令使他们成为我们的敌人,另一道命令也可以使他们成为我们的朋友。” 经由士兵之口,影片全面质疑了政客口中的“光荣牺牲”、“效忠祖国”:“德国的河流不会主动前去攻打法国的山川……德、法、俄三国人民被迫相互仇视,而世上最聪明头脑在制造舆论,好让这一切延续得更长……每个较伟大皇帝需要一场战争。”

  全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当属保罗与某个垂死的法国士兵在被困于炮弹坑期间所发生的“争斗”,这段情节尽管并不大合乎常理,却充分表达了编导的理想。起初由于担心法国兵的呻吟声会暴露位置,保罗用力捂住了他的嘴,随后又因恐惧而试图洗掉手上所沾染的血,乃至因愧疚而喂他喝水。次日清晨,法国士兵的痛苦叫喊仍在持续,令保罗的精神几近崩溃:“你为何要花这么长时间去死呢?!”但他随即意识到了自己与他在本质上的相通,改口安慰道:“你不会死,你能回家,你能赶在我之前回家!”——可他还是因为伤势过重去世了,那个刹那他嘴角上挂着淡然的微笑眼神中却透着深深的不甘心。从法国兵的口袋里,保罗翻出了他与妻儿的合照;保罗于是做了个几近不可能承诺:“我会照顾你的孩子,写信给你的父母。希望你原谅我。”

  然而,影片中的诸多人物,绝非人人都对战争怀有清醒的认知——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是各个意义上的受害者。如深深为士兵们所唾弃的希默史托斯,原本是个性温和的邮递员,不料参军后却摇身一变成了有虐待狂倾向的军官。他义正辞严要求士兵们“忘记一切你所知道的及你想成为的,忘记你的曾经与你的未来”,声称“要么将你们打造成真正的士兵、要么杀了你们”,实情却是他的那些命令——扑进泥地、爬到桌下——不过是为了给自己取乐罢了,其所作所为之病态,甚至收获了保罗颇具前瞻性的评价“世上不幸皆是由矮小的人造成的”。

  极具讽刺意义的是,希默史托斯其实是个胆小鬼,作战能力远在他“训练”出的新兵之下,擦伤后的反应有若重伤濒死,最后亦没能立下任何“战功”便化作炮灰。这类小人存在,于某种意义上揭示了军队的痼疾:等级森严、气氛压抑,并有一套允许一个人肆无忌惮折磨另一个人的制度,偏偏在讲求求生本能与战斗技巧的前线,这一切都行不通。由于能力不突出,希默史托斯平素很难获得他人的尊敬,就此滋生了严重自卑心理,以致一旦手握实权,便会想尽一切办法体验权力的“美妙”;换言之,他很愿意被奴役,在自由社会中他的能力并不足以令他有安全感,唯有在高压专制、讲求军阶的世界里才能谋得一席之地——于是军队之中,这种会使人性情大变的“路西法效应”几乎每天都在重复上演。

  扩展开讲,战争是全民动员,越是没有发言权、不具备鲜明态度强烈自我的普通人,就越容易宣传机器钻入内心。影片开场便是国家主义者坎托霍克教授口若悬河:“难道你们的父亲会如此忘恩负义,以至认为自己的儿子比祖国更重要吗?难道你们的母亲会如此脆弱敏感,以至无法承受将儿子送去保卫这片生养他的土地吗?且再退一步,难道多一点点经历,对男孩来说会是一件坏事吗?既然年轻姑娘们钟情于那身军装,又何必不对此感到自豪呢?”如此一番将战争粉饰为游戏、将侵略鼓吹成光荣的华丽辞藻,自然使得十九岁的学生们热血沸腾悲哀的是,当保罗休假返乡,首先等待他的却是父亲及父亲那些好战的朋友们的欢呼:“有没有给法国人点颜色瞧瞧?我们必须坚持下去。你们在前线至少吃得不错,这里可什么都没有啦。当然要把最好的留给士兵!你冒了生命危险,你也收获了最高荣耀!”随后这些上了年纪的绅士们展开地图,针对战争局势侃侃而谈

  学校中的战争氛围更加狂热,对战争天真、荒诞、浪漫错误幻想充斥了学生们稚嫩的心灵。当坎托霍克教授要求保罗这位“英雄”讲一讲战场经历以“鼓舞士气”时,愤怒保罗却发表了一番这样的演讲:“我听到你仍在重复那套陈词滥调,试图制造更多的年轻英雄,咬定为国捐躯是件幸福甜蜜的事……我们过去也以为你知道战场是什么样子的,可是真正让我们懂得战争的是第一声炮响。最好永远也不要为国捐躯。各国都有数以千百万计的人为国捐躯了,可这有什么好处呢?”整间教室的学生都被保罗这番言论深深震惊了,这种感觉他再熟悉不过。保罗继续说:“他告诉你们,‘上战场,牺牲!’可是,说一句‘上战场牺牲’要远远比真的上战场牺牲来得简单!”等待他的是学生们愤怒的吼声:“懦夫!懦夫!”

  保罗的真诚没能打动任何人,准新兵们仍对“打仗”欢呼雀跃,他们的认知唯有真相才能改变——那时他们将度日如年、度夜如世纪,尸体铺成大地,与死神共眠。彻底绝望的保罗提前四天回到前线,告别了他忧心忡忡身体虚弱的老母亲,告别了他自孩提时代开始搜集的心爱蝴蝶标本——事至此时,战壕,成了他真正的归属。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风和日丽的家乡,本该是与战场截然不同的另一重天!战争的荒谬彻底释放出了人性的荒谬,将整整一代人带离了正常轨道;前人不理解他们的狂热,后人宽恕他们的罪孽,他们自己亦不知道何处去埋怨。倘若你我也处于那般的情境,又怎知自己能不随时代的洪流一同毁灭?

  (五)血色历史一再轮回

  纳粹上台后,《西线无战事》被当局公开焚毁,电影也遭到封杀,德国民众亦再度陷入集体性战争狂热。雷马克流亡随即瑞士,而后移民美国,之后几部作品如《里斯本之夜》等皆是以反思一战、二战为主题。二战东线战场亦涌现出了不少士兵回忆录,它们内省得更加细腻,诚实得更加残忍,所述更加触目惊心,令人唏嘘。《西线无战事》则成为了群众基础广泛的经典名著,于1979年再度被搬上大银幕;2014年底,第三次翻拍的新版将正式上映,且由正值当打之年的丹尼尔-拉德克里夫领衔——可当今的世界,即便在经历了两次大战及它们所引发的思想界震荡后,人与人间的屠戮依旧在据说是“文明”的社会间继续着。既然无视生命珍贵、热衷穷兵黩武的好战分子仍然飞扬跋扈,既然熊熊战火、滚滚硝烟仍然接连不断,既然民间仍然会为“早打”、“大打”这类字眼欢呼雀跃,《西线无战事》也便理应继续被人们阅读——它是为了忘却一切的纪念,也是为了纪念忘却的一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给柴斯卡的支付宝打些捐赠:Kayrourke@sina.com

  感激不尽

  转载时请不要去掉最后几行字的说明

  原载《看电影》

  《西线无战事》影评(二):战争的真相

  这是一部经典的电影。

  影片开始的背景为刚发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正在战争动员中,所有的人都在接受着“为祖国献身,争取战争胜利,赢得个人荣誉,成为国家英雄”这样的口号灌输和思想教育。就连正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也不例外,在老师的极力鼓吹下,“战争必胜论”、“荣誉至高论”占据了以保罗为首的孩子们的大脑,各种穿上军装之后的幻想,在他们的脑海中浮现。于是,他们积极报名参军了。

  当他们真正踏上前线的那一刻,他们亲眼见证了死亡,而且死去的那个人是曾和他们朝夕相处的同学,恐惧就在那一刻进驻他们的身体,从此挥之不去。他们对战争也开始有了自己的认识,之前一切的宣传思想在脑海中开始动摇。

  之后战争的残酷更加真实的反应在他们的头脑中,他们开始更加频繁的面对死亡,直至态度完全冷漠,就像之后他们受伤在医院遇到的那个战友,面对死亡可以如此冷漠,甚至就像看一个笑话,如果有人非要说那是一种乐观,我只能竖起我的中指。这是战争摧残人性的一面,而保罗始终渴望活着并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态度与其他人的冷漠形成了比较,影片借此比较来批判战争对战争中的人的一种人性摧残。

  当保罗在医院看见坎莫瑞死去,那一刻他心中对死亡的感觉变得真实、具体起来,他开始害怕,渴望活着,如果说他之前心中还抱有对战争的幻想,那么在那一刻他彻底醒悟了,认识到战争的真相,看见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只渴望活着。

  保罗回到了家乡,在他伤假期间。当他看到那些没有亲历过战争的政治家们还在争论如何进攻法国时,他默默离开;当他回到他曾经上课的教室,看到老师又在对孩子们进行战争动员时,他说出了战争的真相,就是杀伐,就是躲避子弹,就是保全自己。所有有关战争的美好说辞都是可耻的,所有以荣誉为诱惑的动员都是猥琐的,他不怕被人嘲笑为懦夫,因为在战争中他看清了人性中最真实的那一面,所有扭曲人性的说辞在他眼中就是最肮脏的,他开始厌恶那些超出人性之外的荣誉。这是战争对远离前线,身处后方的人们的又一种人性摧残。他们并没有亲历战争,所以他们相信对战争进行的一切美好宣传,相信战争会带来荣誉,相信为国献身的英雄,然后以此为标准来判断谁是英雄谁是懦夫,而从没有从人性的角度去想过战争的残酷性,就连一个母亲,希望儿子能平安归来,但听到儿子说要去厨房工作,又怕别人嘲笑他为懦夫,希望他成为一个英雄。所以保罗会感觉到“家乡已不再是家乡。”

  这是那个时代,一种特定的时代气息对人的一种扭曲与禁锢,而每个时代不都有这样的情况吗?

  保罗在亲手杀死那个英国士兵后,他很内疚,最终他没有因为杀伐而完全变得冷漠,他并没有因为战争而扭曲人性,这是我很感动的一点。而那个对死亡如此冷漠的人,他早已没有人性,战争虽然没有杀死他,但他也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了。正因为保罗认识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所以他反对战争,他渴望活着,他也不想杀死别人。他永远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没有变的冷漠,而且厌恶这种冷漠。

  保罗是在一个冷酷的时代,依旧保有余热的一个人。当他在战壕里看见了那只美丽的蝴蝶,他便想去抓住它,他还能欣赏到这种美是很了不起的。但这样的行为让他死在了别人冷冷的枪口下。这是影片又一个强烈的批判现实的一个地方。

  他的死,我有一个这样的解释:在那个冷酷的时代,像这样清醒明白的人无法生存下去。除非他用那个时代的灰色涂满自己,彻底忘记那个蝴蝶的色彩。因为灰色很难引起注意,而在他眼里,他偏偏就被那色彩吸引,所以只有他一人有此举动,而那个冷漠的枪口,就只射杀了他。在这一幕中,电影批判战争对人(身处战争中的人和身处后方的人)的人性摧残达到高潮。战士只会瞄准敌人,然后将其射杀,毫不理会那是一个手里并没有拿着武器,只想去抓一只蝴蝶的“敌人”。而一个看清了战争真相,只渴望活着的人,却因为想要欣赏蝴蝶的美而牺牲在了战场上。往往看透真相的人,都不被时代所容,其实这样的人是极脆弱。也许影片中主人公的死,是极合理的。

  《西线无战事》影评(三):胡言乱语之十二

  现在的很多电影都没有超越这部电影,或许是因为这部电影距离真正的世界大战很近,或许是因为导演对战争的理解很深,或许是因为德国这个善于反思的民族拍出来的电影所具有的独特的感染力。

  没有正义与否,战争是人类解决问题的最终方式,所以平常生活中准则并不适用,这让我不禁想到一些键盘侠,夸夸其谈,只图一时嘴上之快,就如同电影中主角的父亲和他的朋友在战争后方纸上谈兵,挥斥方遒,好像真的能决胜于千里之外。别人欺负我们当然不能软弱,不能绥靖,一定要让对方吃到苦头不敢再欺负我们,但是无休止的战争是没有意义的,毕竟我们还是人,需要生命,需要生活,需要幸福,需要和平。这就是一个矛盾的命题,反正天地间充满的矛盾(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解决矛盾应该就是天地人生的意义所在。

  有一点在看到别人的评论时才记起来没有加上去,就是群体的易传染,易煽动和智力低下的特性(可以再读读乌合之众了)。

  主角是那么耀眼,Kat是除了主角之外我最喜欢的角色,因为在他们身上还有人性的光芒,战争是无底的黑暗,吞噬一切光明,但是还有一句话我很欣赏——世界上一切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棵蜡烛熄灭,而这些光明或许就是人类最后的希望。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地方很打动人,就是入伍前和入伍后新兵的反应,细节之处方见功力,信手拈来都是戏,历时几年的战争就这样以几个人的经历串联而成,二个小时的时间就让你如身临其境般走过整场战争,这才是大师级的电影吧。

  尽管有这么好的电影,人类还是在不断地进行战争,所以说根本解决战争基本上不可能,至少在人类现在所拥有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和科技实力面前,战争还会持续,只是一部电影能使一场战争尽快结束同样是值得的,这或许就是艺术家们依然在孜孜不倦的用镜头,钢笔和颜料等方式呼吁和平,呼吁人类的曙光。

  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西线无战事》影评(四):可不可以原谅?那被煽动的无理智的青春~~

  这是被煽动的青春,感觉所有人都失去了理智,战争开始,想到可以去前线,成为值得别人骄傲赞许的军人时,那四处乱洒的书本,是不是让我们想起了文革?

  那些英俊的少年,走上前线的时候,还是微笑着,觉得自己在为国做贡献,享受着自己的伟大,对于他们来说,这更像一场游戏,一个刺激的冒险。看到他们新奇的在营地里等待着新的生活,我们怎么能把他们跟印象中的无恶不作联系在一起呢?

  看着这些少年要面对昨天还是邮差,今日已成为上尉的同乡的领导,这些孩子的无措更像是在军训的高中生,

  只是邮差,倒是一夜之间,身份大转,借着东风扶摇直上,看着他得意的笑,颇想骂他小人得志,但也许这就是那个大环境吧。

  所谓的洗脑就是忘掉过去的一切,重新开始接受这个新的身份,适应自己是个士兵

  第一天的训练,那些初始的兴奋褪去,只剩下枯燥和不解,看着他们的恶作剧的报仇举动,会突然地一笑,会觉得他们其实真的只是任性的孩子而已。

  只有真的到了前线,才会发现战争的真实面目,只是硝烟和炸弹而已,谈不上什么正义不正义的,那时候的第一件事情,是保证我方的胜利,看到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真的倒在地上不会醒来,才发现原来这不是一个PRG(角色扮演)游戏,而是真实的残酷的血腥的战场。年轻的士兵接受了战争的洗礼,原来信号弹燃烧的瞬间可以如烟火般绚烂。原来当炸药燃烧在你身上的那一瞬间,你就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具尸体,再也不具备任何意义。年轻的脸上出现的恐慌是真实的。第一次看到有人死去,所有的举动都是无措的,但接下来,一场场的转战,一次次的死亡见证,眼中所见已是麻木和茫然,已经无法去思考战争的意义和当时参军的目的,活下去胜利才是唯一的追求。在命悬一刻的时候,所有的战争的崇高或者卑劣的意义真的都是无关紧要的。

  影片中,在休息闲谈的时光里,谈到自己为什么来打仗,大家都有点迷茫。就连为什么要射杀敌人,也不是很明白。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其实他们仅仅是陌生人,无仇无怨的陌生人内。那些所谓的仇怨,都不是如此的分明,可是他们却必须杀死彼此,保证自己的生存,而无力去思考,对方褪下军装,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有自己的家庭和想要守护的平静。

  可是,这就是战争,无措的战争,让人冲动,失去自我的战争。在战场上,曾经有过的那些梦想已经遥不可及,再也无力去追寻。那散落的青春年华,在黑暗的背景中淡化成一丝血色,渐渐消弭不见。

  在这场战争里,有的失去了生命,有的失去了同伴,有的则失去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只能把这一切当作是青春的洗礼,当作自己走过那个冲动热血无理智时代的印迹

  在战争中,人性开始扭曲,

  在战争中,亲人开始变成遥远的回忆,

  你是不是可以原谅自己,在所有人都后退时也紧跟着的后退

  你是不是也可以接受自己,没有理智而进行的冲动行为?

  那些稚气的脸,本来不该承受这样的沉重和生离死别,

  无法接受每一次烽烟之后,身边又有多少熟悉的身影将会离去不见。

  电影的最后,保罗伸手去接近那只蝴蝶却被击中,这一幕,也许可以诠释战争的真相吧,披着美丽的外衣,却始终都是流血的残酷。就算想接近温暖,也只是枉然。

  于是我们会想,这一切,到底可不可以原谅?

  虽然我知道如果我处在那个时代,我肯定也是个被煽动的人,没有理智,但是我还是无法原谅~~==||

  《西线无战事》影评(五):终极毁灭形式

  西线无战事:前线战士忍饥挨饿,炮火连天,命悬一线。后方情绪高涨,饥肠辘辘,渴望胜利。以后谁要是想打仗,就画出一片区域,让那些将军国王不拿武器直接单挑,谁打赢了,谁就真正赢了。

  到处找吃的

  两百人的队伍打一次就少了一半,再打一次再少一半,新兵只能送死。

  问截肢的战友要靴子。每个靴子的主人,渐次倒下。

  这边开枪的时候,对面倒下是镜头从左到右。反过来的时候,这边倒下的时候是从右到左。

  河对面可爱的三个法国姑娘,有吃的都不是仇人,可以夜半相慰,虽然不知道对方说的是啥。

  卑微的邮差一旦有了权力,开始行使到极致,操练士兵,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自己上战场的时候,颤抖的无法前进。

  后方的母亲只希望儿子能够平安回来,父亲带着戎装的儿子和朋友相聚,兴高采烈的讨论应该如何进攻,胜利就在眼前。

  休假的士兵觉得前线才是自己呆的地方,他不理解后方的期望,后方渴望上战场的士兵嘲笑他的软弱。

  战争没有真正胜利的一方,战争碾压所有平凡人,让善的变恶,恶的更恶,是终极毁灭。

  《西线无战事》影评(六):血从来不鲜艳

  今天看了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才想到要好好评一评《西线无战事》这部老片。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技术进步到了无以伦比的地步,但是思想性和真实性对比之下,同是战争片,却高下立见。前者最多是搔首弄姿(虽然李安导演也是我很尊重的导演),后者才是风华绝代,特别是在读过原著之后。雷马克在书中对死亡的描写是一步步深入的:保罗他们去看同学,要死的人脸上的肉都塌陷了,脸色是蜡黄的,仿佛最后就剩下口鼻在出气;在一阵猛烈的轰炸后,保罗睁看眼睛看到的是残缺的手;就连马在受伤后的嘶叫,都如同鬼哭狼嚎一样,让人无法忍受。。。在电影中,通过死去的人的皮靴在一个又一个士兵的脚上穿过,让画面上下闪回,先是一张心满意足的脸,再是皮靴在有力的行走中,接着是另一个,同样的表情,同样的行走。没有血腥的画面,却让人感到死神的脚步一直在身后。而最让人心痛的,却是保罗宁可重返战场,也不愿在家乡面对那些虚伪的人。人们不了解战争,也不想了解战争,他们只是想谈论战争,为他们无聊的生活抹一点色彩。只有保罗,他在面对如此残酷的战争时,还在爱着那值得爱的东西,硝烟中的真情,或者哪怕只是一只蝴蝶。最后的镜头:停在枪口上的蝴蝶,和保罗临死前抽搐的手。虽然是黑白片,但是胜过无数的斑斓,仿佛血凝固了,从猩红变成暗红,直至变成黑色,再暗淡下去。。。

  用BOB DYLAN 的《Blowing in the wind》结束吧: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一个人要经历多长的旅途

  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鸽子要飞跃几重大海

  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才能在沙滩上安眠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要多少炮火

  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才能换来和平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那答案,我的朋友,飘零在风中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随风飘逝

  How many years must a mountain exist 山峰要屹立多久

  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 才是沧海桑田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人们要等待多久

  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才能得到自由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一个人要几度回首

  And pretend that he just doesn't see 才能视而不见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那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零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随风而逝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

  efore he can see the sky 才能见苍穹

  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一个人要多么善听

  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才能听见他人的呐喊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多少生命要陨落

  '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才知道那已故的众生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零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随风而逝

  《西线无战事》影评(七):反战

  反战这个词在70年代的美国很流行,甚至成了文化的一种标签,被列侬们迪伦们还有后来的枪花们唱着,被科波拉库布里克还有后来的斯皮尔伯格们史泰龙们拍着,有些确实是唱到演到你的灵魂里,有些嘛,就是滴了两滴反战主义共产主义的油,在那里卖着,销量还不错。

  雷马克的同名小说成书非常早,称之为现代反战主义鼻祖文学作品之一应该不为过。作为一部杰出的反战小说,抓住了反战主义的一条大腿人道主义,从战争场面到对人的异化进行不动声色、冷静到变态的描述,最令我难忘的,是书的一半部分前后,保罗回家时,坐在自己的书房,看着自己以前买的书。他买的书都是全集,因为他觉得那些选集的编者可能会把一些不错的作品给删掉。

  多么可爱的孩子,但战争让他回不到了自己的昨天。

  也正像他哭诉的那样,战前有工作的人,可以战后继续工作,死掉的人,也可以赢得安息,可像他这样在战争中长大的年轻人,该怎么办?

  唏嘘之余,作者的目的就达到了——让我们真正意识到战争对人的破坏。

  本片可以和原著相得益彰,因为雷马克的很多描写很没有画面感(也可能是因为我。。。。想象力太匮乏,想象不出来),正好可以借电影补充。尤其是最后捕捉蝴蝶的一幕,真实而动人。一只彩色的蝴蝶轻轻降临在一只士兵灰色的头盔上。其他的诸如战场上用机枪扫射和士兵中弹的表情交叉剪辑,片尾用类似《一个国家的诞生》那样的重影渲染,把那些少年的回眸和青春印在一堆十字架上,这些东西后来。。。只能说是被学用滥了。

  对了,看了名字才想起来。原著中保罗是。。好像是踩到地雷死的,结果电报上清楚打着——西线无战事。这个情节必须要交代,不然和题目实在是扣不上。不过有点创新总是好的,毕竟原著名气这么大,不说都知道是干啥的。

  《西线无战事》影评(八):民族主义之花

  居然快一年没写影评。

  战争,狂热的民族主义,让少年怀揣光荣梦想,前仆后继。电影讨论了战争的意义与觉醒,特别是一战,民族国家间无耻的争斗,以光荣崇高的名义,彼此杀戮,可是一战爆发快要百年了,民粹主义,民族主义这种狂热却没有消失。

  人类的成长离不开集体,联合,从部落到部落联盟到城邦国家,再到大一统封建帝国,可当人们组织形式抵达民族国家这个阶段后,我们却发现,这个紧密强大的组织方式具有摧毁性的力量。它可以击溃一切理智与清醒,吞没一切智慧的反对派声音;它可能使一个民族完成独立形成民族国家,也可以使得两个民族陷入永无休止的征战。

  每一个民族不论弱小或强大,当他们与其他民族发生争执,任何妥协都变成退缩,激进势力抬头,一致对外的口号震天响,而没有一个横架其上的秩序可以仲裁,唯有暴力,于是战场上兵戎相见,成王败寇是铁律,“德国的剑要为德国的犁争取土地!”——铁血宰相俾斯麦如是说。

  回到我们中国的例子里,当我们提到某某国从前是我们的领土,现在不是而愤恨,有没有想过,那个民族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民族国家不是天经地义就存在的,国家宣传机器的力量赠与了你荣誉感与归属感,于是你挥起屠刀,杀入敌阵……

  至于两个国家为了弹丸之地引起外交纠纷乃至小规模武装冲突,就更是数不胜数,除了贪婪的人类,还有哪一种生物自大的声称自己是某一块土地的主人?那片土地从来不属于任何人,任何外来移民都是入侵者,不要借口,看看吧,你们以上帝的名义都做了些什么!

  《西线无战事》影评(九):再也回不去了

  从影片最初,一班的小伙子们兴冲冲上了战场,班长第一个死了,当时我说,大家都在一起还是幸福的,等到身边的人一个个死掉,就剩自己一人是才是无尽的孤独和悲哀。 最初的群像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纷纷嚷嚷没有重点和主角。然而,慢慢地,都死了,或者伤残了,主角终于成长为老兵了。可惜,最终剩下的一个Paul也还是死了,死在黎明前的那片黑暗里。 这就是悲剧性的表达,其实从他提前结束重返战场时就该知道,战争不仅夺人性命,还将活人推入无底深渊,再也回不去了。

  当Paul的手垂下,一班少年出征前回眸的镜头隐隐浮现在镜头前,那些眼神意味深长,最后一眼,扭头向死而去,一切就这样嘎然而止。

  想起《我们的父辈》,最终都是不能活的……

  《西线无战事》影评(十):悲怆中反思战争的意义

  (西线无战事)1930年第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片长133分钟。改编自德国作家雷马克同名小说。这部影片被称为史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之一。

  该片讲述了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7个同班同学在校长“民族主义和英雄主义“煽动下,毅然投笔从戎走向了战场。男主角Paul曾经希望成为第二个歌德或者席勒。然而炮火,饥饿和身边同学的一个个伤亡,渐渐让他的浪漫情怀幻灭了。他质疑战争的意义是“every full-grown emperor needs one war to make him famous, the general too, they need war. And manufactures, they get rich."

  剧中印象深刻的是作为道具出现的那双漂亮的靴子。Franz死后,Mueller穿上了他的靴子行军打仗。镜头对着靴子一路风尘仆仆地拍摄,然而靴子的主人却在变化,直至最后踏着靴子的那双脚在炮声中倒下。仅仅用一双靴子,把几个镜头剪辑在一起,就表现出一个个鲜活的年轻生命的逝去。

  毋庸置疑,最经典的众多影评家津津乐道的莫过于最后Paul在战壕里,为了抓蝴蝶直起了身,被敌军一枪命中的那组镜头。导演用枪声,地上的蝴蝶和垂下的手表现出主角Paul最后的命运。至此影片戛然而止。再次闪回7个年轻人在行军中回头对着镜头的中景。

  这部电影是第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但在思想上比前两届深刻了许多。主角Paul的前后变化脉络清晰,自然。在哀伤情绪中表现出反对战争的主旨。另外,Paul无法忍受后方人们生活在虚伪的说教和民族主义煽动下,他情愿回到单纯的你死我活的战场中。也许死亡才是他保持正直诚实的归宿。

  (文章来自“TheySaid电影达人养成计划”,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TheySaid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