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观后感10篇

2018-01-25 21: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观后感10篇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是一部由罗伯托·罗西里尼执导,阿尔多·法布里齐 / 安娜·马尼亚尼 / 马塞洛·巴格利埃罗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观后感(一):神似记录片 胜似纪录片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有着纪录片式的真实与质朴, 却还兼有独属于电影的人性反思。

  影片叙述了二战末期意大利人民英勇反抗纳粹统治的壮烈事迹,它以希特勒宣布罗马为不设防城市以便对其控制这一真实历史背景以及意大利共产党领导民族解放阵线与敌周旋的一些真实事件为素材,所以没有人会怀疑在国家遭遇侵略危难时出现这样一批大义民族英雄的合理性,所以虽然故事很悲壮很震撼,而且是革命人士的壮烈事迹,却也是当时普通大众生活状态,就像我们国家当年的全民抗日,老乡们掩护同志,提供给养,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所以从片中透露出的是意大利人民的生活精神世界。 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痛,饥饿,贫困,失业这些生存窘境一一展现,直面社会现实,毫无粉饰,不是被理想化的生活,所以故事的结局才是革命人士被杀害,因为个人努力并不能解救国家于水火,却能启示下一辈继承壮志与敌人斗争到底,唯有全民觉醒才是真理。 在人物塑造上也更是丰满,立体,接近我们充满矛盾的现实。在饥饿的威逼下,神父也参与了抢面包事件,这是十分合情合理的,不同我国红色经典正面人物高大全,永远一身正气,看不出原始欲望和人性。在反面人物的塑造上,也有内心波动,有批判,矛盾与怀疑,德方军官审讯费朗西斯科时流露出的敬佩,用酒精麻痹自己逃避内心对战争的厌恶,让我看到残忍的法西斯群体内也有不想血染欧洲,被仇恨撕得粉碎的有血肉情感的人存在,这也都是细节中展现出的现实的,非理想化的生活。 在叙事技巧上,是很少使用特殊技法,故事按时间顺序讲述以加强真实感,镜头虽略显粗糙却让人有置身其中之感,风格实质朴。 从这部影片中我看出电影也可以很客观地还原历史,是历史的讲述者,歌颂谁,批判谁不必言明在语言行动中高下立见,与纪录片相比它具有打动人心力量,民族大义这一话题丝毫不会引起令人厌倦的沉重,是给人震撼,发人深省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观后感(二):《罗马,不设防的城市(Roma, città aperta)》:失败的地下党【第1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

  http://blog.xzdy.co.cc/2012/04/roma-citta-aperta1.html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Roma, città aperta (1945)

  本片获得1946年第1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

  影片讲述二战期间意大利地下党的故事。一个化身为工程师的地下党首脑被德军发现,来投奔同为地下党的同事朋友未婚妻将工程师领进房间中,并依照他的请求找来了神父。神父不是地下党,但是愿意帮助地下党做事。随后,神父帮地下党传递了消息,并运送了一些钞票。晚上,工程师与朋友相见,吃饭时听到爆炸声,两人并不知情。其实,这是孩子们在袭击德军。负责抓捕地下党的德国少尉得知了工程师的藏身之所,就大举搜捕将工程师与朋友抓了起来。未婚妻看到未婚夫被抓,失控一般的呼唤工程师,被德国人乱枪打死。此后,运送两人的德军遭到地下党袭击。两人获救后工程师就来找老情人。老情人将两人安置在自己家中,之后向德国人透漏了消息。老情人出卖两人,只是为了换取荣华富贵。第二天,神父、工程师及随行的逃兵被抓,工程师朋友因为与孩子告别幸免于难。德国人要对三人严刑逼供,胆小的逃兵最先自杀了。最后,工程师被德国人严刑打死,神父被执行枪决。

  这部电影看得很郁闷,因为根本看不懂编导想讲述什么。影片时间不长,可是核心故事却没有,只有走马观花般的人物轮番出现在画面中,且说着没有意义的对白。根据我的推测,编导是想要讲述德国法西斯的罪行以及意大利抵抗组织的英勇无畏遗憾的是,电影这两方面做的非常不好,让我这个普通观众如同丈二和尚般——摸不着头脑

  电影缺点主要是没有主线故事。虽然工程师的逃亡是要主要线索,可是这部分剧情讲述的并不细致,而且还穿插进很多支线情节。比如,朋友未婚妻的家长里短,工程师与美女情人的关系,朋友与孩子的关系,以及神父的种种救国行动,等等。因为这些,看电影的过程中我越看越糊涂:编导是要展示被德军占领的意大利人生状况?还是要表现神父的大无畏精神?或者是继父与继子之间的深厚感情?或者地下党们坚强不屈的精神?总而言之,本片情节琐碎,没有统一的故事与主题,看得人稀里糊涂。

  影片的其他缺点,比如场景之间的衔接、情节之间的过渡,都存在着问题,就不说了。毕竟这是一部四十年代的意大利电影,不能要求太高。

  虽然电影如此糟糕,但它还是表达了一些内容。最明显的就是德国法西斯的“坏”,他们抓好人、抓地下党、欺辱意大利妇女,即使小羊都不放过,等等。其次,电影正面描绘了抵抗组织的英勇,以及他们的坚强不屈。看着电影最后,工程师与神父英勇就义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得国产革命片,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英雄啊!以上就是本片留给我的印象,大概也是它获得戛纳电影节奖的原因,反法西斯嘛。

  网上资料介绍说本片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很多人对此片大为赞赏,这让我非常不解。难道人们没有看出本片的缺点吗?而且这些缺点对一部正常电影来说还是致命的!此外,本片与同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代表作的《偷自行车的人》相差很多,根本不是一个档子的。哎,真的搞不懂网上大众的想法,难道别人说好就好?

  影片拍摄方面则很粗糙,除了两个紧张时刻之外。一是逃兵拿枪面对神父时,一是德国人搜查整栋楼时,这两个场景很有些惊悚片的意味。从这两个画面也可以看到,本片编导是有些才华的,只是不愿意拍摄华丽好看的电影。电影其他方面很普通,无话可说

  演员方面更是无话可说,只有扮演美女情人的Maria Michi让我记忆犹新。这个女人简直太漂亮了,黑白画面也掩盖不了她的美貌。只可惜成长于四十年代,如果是当代,绝对可以红遍全球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很难看的电影,无剧情、无主题、无鲜明的人物,非常主旋律的地下党电影,看起来非常无趣。

  序列:0781

  Rome.Open.City.1945.BluRay.720p.x264.DD20.DualAudio.MySilu

  2012-04-14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观后感(三):向死而生

  这部片子被称为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故事发生在二战末期的意大利,借一个反对党领袖曼发弟逃脱德军通缉的故事,引出了众多的人物,分出了多条故事支线,从一个侧面突出了德国法西斯的残暴冷血,更是烘托出了意大利人民的奋力反抗,争取自由幸福的革命精神。我觉得这部影片的主题可以用唐皮得罗神父的话:“好死并不困难,好活才真的难”得到很好的诠释。为了实现民族的独立,人民的幸福,像曼发弟一样的革命之士都抱着一颗向死而生的心,他们不畏惧艰难,迫害,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国家的明天,一直积极地与法西斯作斗争。而唐皮得罗神父在其中的表现却是最让人难忘的,他其实并不了解曼发弟的真实身份,只是出于爱,勇敢地去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帮革命党派传递大笔资金,藏匿革命党员,并未他们办理假的证件,并试图转移他们。即使最后被枪决,他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主啊,原谅他们吧。”这一刻的他,真的就像是圣子耶和华,无时无刻不爱着人们。

  死不易,活着更不简单。出卖灵魂尊严的苟安于世或许很简单,可是保持初心,以国民为首位的活着却是不易的。唐皮的罗,曼发弟,平娜的死是有意义的死,他们的肉体虽然死亡了,可是他们的精神得到了永生。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观后感(四):战争带给人的……

  《战争带给人的……》

  ——罗西里尼战争三部曲(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战火、德意志零年)观后感

  巾城/文

  罗西里尼摄制于二战前后的三部不朽的电影。从《罗马》揭露法西斯的罪恶、展现人性的光辉,到《战火》四两拨千斤的六个小故事,再到《德意志》深刻探讨战后初期的法西斯后遗症,它们干练、紧凑,在紧紧围绕战争主题同时,每一部都展现出独特的令人尊敬的地方——尤其考虑到它们的制作年份及所呈现的与慌乱时代不符的从容艺术性。

  《罗马》是一部从拍摄手法上非常“正统”的故事片,但其情节曲折饱满,每一个剧情高潮都极具渲染力。片中不同身份的人(地下共产党人、天主堂主教、家庭妇女、孩子,等等)因对丑恶的反抗而走到一起,导演并未突出任何人的个人身份,而展现了一种超越个体的对理想与信念执着。另一边,法西斯分子种种残暴的行为作为它的反面,极大拉伸了故事的张力,使正面力量虽已悲剧告终,但其最终的胜利在感情上已显得不可避免。(客观讲,这也是此类电影常规所运用的方式;考虑到影片拍摄时二战尚未完全结束,且片子整体质量上乘,即使从极苛刻的角度讲在某些方面并未“走出俗套”,依然值得尊敬。)片中还有一段德国军官的自我反思,虽较为做作,但考虑当时的实际情况,它对整个片子的意义是起推动作用的。

  这部电影在战后几十年间似乎被一部分人转而视为一部共产主义教育电影,事实上这是一种歪解。虽然它的部分主人翁确为共产党人,但当时的共产党(至少是罗氏镜头下的意大利地下共产党)和其后在一些国家获得执政的共产党,其理念、行为方式及所处的社会位置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况且,影片并未援引任何共产主义理念,所有人物之所以为其身份,是因为艺术人物需要身份,而在当时现实情形下,给他(她)们这些身份又是最符合实际的。他们所共同从事的事业的意义——而不是身份的意义——才是影片的重点。病急乱投医似地在历史作品中寻求对自己的正面支持一直都不是一个特别可取的行为,它既无法为你的观点所作所为雄辩,又只会暴露你的无知、虚妄,及一种因对未来充满恐惧而迫切希望自我标榜的虚弱心态

  《战火》,六个发生在不同地区的二战前后的小故事。影片妙笔在于,导演在该收时即收,绝不留恋镜头,有时甚至留下开放式的结局,这使片子充满空间感,加之故事的节奏紧凑,使得观者无论眼睛还是大脑都无法离开屏幕。下面是一些我个人的简单理解

  一,它展现的是战争时期人与人间敏感和恐惧,它直接导致了不必要的悲剧的发生。恐惧的根源在于不同阵营和身份间的互相杀戮,而行为与行为人立场之间的联结很多时候事实上是模糊的。(这里援引一句米切尔在《飘》中借艾希礼之口说的话:“主义早在枪响的那一刻就灰飞烟灭了。”)它最后演变为一种不同人与不同人之间简单的敌对和猜忌。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无论以何种理由,杀人行为的最终受害者永远都是无辜的人。

  影片花了很多精力描述女孩与美国兵在海边残垣上的聊天,从大海家人,显得朦胧遥远。这是人与人互相亲切本能在最艰难的情境下的显现,它让最后悲剧性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二,它的主角是一个美国黑人大兵和一个意大利小孩。罗氏给了这个黑人一颗很高尚的心。考虑到其制作年份,这是一个另观者感动,令美国人脸红的故事。

  三,发生罗马城解放后的爱情片段。它讲的是男人与女人对于瞬间的爱情不同的态度。女人较为感性,她健忘,但易感动,所以既显得见异思迁,又有一股纯情的天真冲动。男人则较为理性,他将美好的发生珍藏,但仅仅作为一种回忆,当回忆与现实产生碰撞时,他决不让前者影响后者。影片最后,男人与部队一起离开城市,而女人站在雨中的屋檐下等待他的归来。很显然,根据以上逻辑,她不会等他太久,因为能让她感动的人和事还有很多;而他会一直记着这个插曲,但不再视其为现实的一部分。影片没有走到这一步,它在恰当的时候收手,留下一个天各一方的故事,男人的一半归男人,女人的一半归女人。

  四,两个不同身份的人穿越德军封锁线,一个为了家人,另一个为了可能与她有特殊关系的游击队员“狼”(他原是个艺术家)。前者在一个士兵的掩护下成功穿越,掩护他的士兵身亡;后者在抱起奄奄一息的士兵时得知了“狼”的死讯。短片道出在兵荒马乱岁月中人生存的艰难;而即使再这么艰难的环境中,依然有人为了他人而冒死奔波,这也许只能是人的一种崇高本能。

  五,三个美国人,一个天主教徒、一个新教徒和一个犹太教徒入宿一家意大利修道院,影片探讨了敌对教派间共有却不能共享的神。处在非前线的意大利天主教神职人员因“迷失的人”(新教徒和犹太人)的闯入而陷入恐慌,甚至戒斋赎罪,但从前线回来的美国天主教徒却劝说他们应在狭义的教条之上看到更广阔的怜悯和我们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影片在那位美国人的演讲中结束,同样留下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六,一个抵抗者被法西斯残忍地处死的故事。它是六个短片中最直接的。将它作为结尾影片,可能有较强的现实考虑。而事实上,鉴于故事本身的紧凑和渲染力,它应该说是成功的。

  《德意志》,这是一部极其简练但深刻的影片。它揭示了法西斯主义带给不同人不同的心理扭曲,在它最终灭亡之后,这种扭曲转变为一种重建年代的社会畸形。同时,由于整个国家百废俱兴,也有一部分人因对物质的需求及不满而暴露了人性的丑陋面。影片三分之二的篇幅在描写这些畸形和丑陋,直到男孩听从他法西斯时期的教师的唆使而杀害了他的父亲。

  影片最后的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用长镜头的方式记录了男孩在弑父后的心理变迁,这种懊悔最终导致了他的自杀。而同时,他的曾是法西斯士兵的哥哥终于决定不再躲避,重新面对生活(为他打开这扇门的正是其父无意间的“临终之言”)。生死间,似乎社会自己对自己完成了某种拯救。但片子最让我震撼的是这种拯救所付出的代价,其沉重似乎在警醒后世的人们政治恐怖主义的代价——表面上,它是迫害、屠戮和对历史的摧残;但在心灵上,它带来的冲击更大,它会改变整整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心智,可能须要更大的牺牲和更久的时间才能将其恢复。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观后感(五):来自侵略者的反思

  据说,《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是电影新现实主义流派的开山之作,也许当年它的意义深远,如今看来确是没什么亮点。情节很类似于中国解放初期的革命英雄主义影片,再加上译制片感觉的配音,就更像了。

  有点意思的是影片在歌颂意大利革命者宁死不屈的英雄主义和刻画德国法西斯残暴的时候,也加入了一些更人性化的探讨:关于侵略心理的探讨,侵略者关于自己行为的反思。

  话题是由讨论革命者会不会招供引起的,引出了一个德意志老军官对德国法西斯侵略行为的深刻反思。

  “他一定会招的!”

  “他要不招呢,不招,要是真的不招,那就是说一个意大利人并不比我们德国人差。”“那就是说奴隶民族的血液和优秀民族的血液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发动战争还有什么意义呢?”

  “25年前,在法国,我执行过一次枪决。我是一个年轻军官。我也以为我们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可是法国的爱国分子宁愿死也不肯招。我们的国人就是不明白,人们要自有的活着。”

  “我每天喝醉就是为了想糊涂一点,可是越来越明白,我们没有别的,就是杀、杀、杀,我们把尸首撒遍了欧洲,从这些坟墓里滋长出来仇恨。仇恨,到处是仇恨,我们终究要被这仇恨撕得粉碎......毫无希望,毫无希望地死去......毫无希望”

  来看看发动侵略战争的心理吧,也许也是“拯救奴隶民族”之类的,是一种盲目膨胀的民族感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后果。可是他们不明白民族有差异,却没有优劣,每个民族都有权利自由地选择自己生存的方式,旁人无权干涉。

  这种反思在我国那些革命影片里是看不到了,倒是为这部片子增加了一些层次。

  还有一段神父的话也值得体会:“上帝没看到么?上帝怎么会看不到,你总是问上帝有没有看到,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上帝指出的道路呢?”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观后感(六):无题,随想

  作为电影新现实主义流派的开山之作,《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情节其实并不复杂。很类似于解放初期的我国的那些革命题材的电影,尤其结尾设伏就义的那段,当然啦,因为那是个结尾是作为此类题材电影的经典被我国广大革命电影借鉴的。

  不过这部电影真的很大程度的改变了我对意大利人的看法。此前,我一直觉得这个国家或民族的人就是一群崇尚享乐的机会主义者,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就是因扎吉,我汗!在我的印象里,罗马是一座充斥着美食、性、欲望的城市,罗马人慵懒而随性、精明而狡猾、极度热爱享受!可是,影片呈现给我的却绝非这样的事实,这是一座有气度的、勇敢的、优雅的、坚强的城市。坚贞热情的皮娜、勇敢坚定的地下党、高尚不屈的神父,还有那些带编者希望的孩子们,这些人是这座城市犹存的魂!

  然而,还有一些旧印象的残存,如那出卖爱情的玛利娜、自以为是的皮娜的妹妹,以及为德军效劳的意大利人等,其实我并不想谴责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

  有时候,我觉得强调爱国主义其实挺可怕,或者民族主义。什么“master-race”“slave-race”,这就是恶果,其实二战亦然。或许,我这么讲是因为事不关己,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不知道那是什么样的感觉,不知道那时候的绝望,所以我认为“爱国主义”没有用。

  但是,换一个角度讲,国家其实也不过是一种意识形态,我们生在哪个国家就成为哪国人,然后就必须爱国,这其实是没有道理的。《无知》里的依莲娜就有同样的感觉。克氏说,我们应当摆脱一切的束缚,从自身寻找人性之光,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从根本上改变社会!

  我想就是这样,充分的信任人,不需要一切人来管理人,这不是无政府主义。虽然我的确不相信“国家”“政府”,也相信它们必将终结!

  随想而已,所以有点乱!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观后感(七):不是技巧是风格

  叽里咕噜的意大利语,时有时无的英文字幕掺杂着偶尔出现的中文字幕~~严重怀疑字幕根本是翻译软件鼓捣出来的。搜捕翻译成了“指控”,忏悔翻译成“控诉”……中英文字幕还声话不对位~~靠对英文的半熟脸和故事情节的半猜看完的。倒也符合这电影是在极端困难条件下拍出的,只好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观看才能体会个中滋味。

  会想小时候看过的那些革命电影,无不有这片子的影子,可见其影响力。只是我的小时候没看到普通人的幽默和忍受。我们的故事里只有对敌人的恨和伟大而崇高的目标,因为我们有伟大的领袖嘛。

  幽默感这东西真不是随便就能发现的,我们的这个民族有可能缺少这种东西,几千年的文化不喜欢我们放纵,不喜欢放纵心灵。永远承受着责任和使命。

  好几处地方让人忍俊不已,接着又让人感动的几乎掉眼泪。神父去接头,摆弄维纳斯(好像)和耶稣的雕塑、另一个接头地点吹口哨的神父、一平底锅打晕瘫痪老头假装超度……那群孩子刚制造了爆炸,一个个郑重的互称同志,接着回家还没进门就挨个遭到暴揍,整个楼哭声一片……

  即将结婚的女人被杀死在街头时只是凄惨,但随后人们聚集在本打算举行婚礼的教堂出席葬礼却让人悲从中来。神父最后面临行刑,孩子们聚集在铁丝网外默默的看着……

  这片子分析技巧显得多余,这是一种写实风格,区别于摄影棚里、讲究布光、考究的服装,镜头大运动、复杂的场面调度……用另外的一种方法讲述电影故事。其实30年代的中国左翼电影已经有了很多相似题材,只是对于真实场景和场面上的追求不像这样。现实主义一方面发源于战乱后的反思,另一面也是因为条件。资金不足的导演,最初拍的电影都明显偏向这种风格。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观后感(八):故事情节令人难忘 人物形象个个鲜明

  影片很精彩。二次大战结束前一年,墨索里尼垮台,希特勒占领了意大利,以陶里亚蒂为首的意大利共产党联合各阶级的爱国人士组成民族解放阵线与德国占领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影片就以这样一个大环境塑造了众多形象鲜明的人物。民族解放阵线领导成员工程师曼菲蒂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工人弗朗西斯科品格高尚,有情有义;神父不顾个人,一切以耶苏为榜样;当过工人的碧娜爱憎分明;这些人物令人可敬。即使一些小人物也是各有特色:神父手下的修士,房东老太和她的老女仆,那个意大利人警察,都善良诚实,令人可信。即使反面人物也不落俗套,那盖世太保头子外表斯文,内心恶毒;其女干将刁钻心狠,不择手段;那意大利人警察局长是个奴性十足的坏蛋,这些人物都令人可憎。而影片歌颂谁,谴责谁,同情谁,鄙薄谁,都以独到的艺术手法描写得清清楚楚。影片最精彩的一场戏是曼菲蒂和那德国鬼子面对面斗争的那一段。德国鬼子先还貌似客气,然步步进逼,而曼菲蒂义正词严,丝毫不退,那大义凛然的气势就压倒了德国鬼子。神父见到曼菲蒂被拷打得浑身是血,已不成人样时,他流下了眼泪,当曼菲蒂断了气,他用手温柔地给阖上眼睛。他用不高的声调对那盖世太保说:“我诅咒你。”这时的他,真像是耶苏,从而,那帮德国鬼子惊怕得后退了三步。影片的这一段,最感人。

  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重看这部电影,很有意义。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观后感(九):Par André Chastel

  .... Par exemple dans Rome ville ouverte qui était un beau film un film assez étonnant du grand moment du cinéma italien Je ai beaucoup admiré abord parce il était italien et que retrouvais toute cette tendresse humaine qui est italienne enfin que on ressent beaucoup en Italie et puis cause des astuces des finesses de composition Là ai compris importance des gestes secondaires pendant que attention était fixée sur un groupe sur une discussion autres gens côté faisaient quelque chose Il avait des gestes accompagnement qui normalement entrent que dans le subconscient du spectateur parce il ne peut pas tout embrasser la fois avec précision Et cela avait beaucoup frappé Les Italiens le pratiquent avec force mais est dans art ancien constamment Si vous prenez les Carrache ou si vous prenez tous ceux qui ont fait de grandes compositions peintes vous trouvez toujours des figures secondaires que vous ne découvrez la faveur un travelling est-à-dire en parcourant image une certaine manière Bref ceci pour indiquer est un exemple très simple il un grand profit pour nous pour analyse visuelle tirer de cette prédominance de cette invasion si redoutable de image filmée. - Revue de L'Art ,Entretien avec André Chastel, 1991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观后感(十):观影笔记:历史与神话的双重奏

  巴赞说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的问世开辟了银幕上由来已久的现实主义与唯美主义彼此对立的新阶段。不仅如此,后期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作品由于物质现实复原的机械照相式刻板手法越走越窄,成熟的创作美学成为一柄双刃剑,而作为发轫之作的本片真实再现了意大利普通群众的生活状况与英勇斗争,同时极富生活的诗意,在神话与历史的对立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具有宣言书的历史意义。

  二战接近尾声时,意大利被绑在了德国战车之上,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当时充斥在意大利电影院里的除了好莱坞大片以外,大部分都是墨索里尼政权控制下为法西斯歌功颂德的战争宣传片,再就是少量白色电话片与书法派电影。前者以反映高雅的资产阶级生活为主要内容,后者则躲进故纸堆致力于改编文学名著。

  正是不满足于这样虚假做作的作风,进步的意大利电影工作者们提出“还我普通人”、“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的口号,主张拍摄表现本民族生活、情感与才能的电影,“真实”成为电影作品主要内容上的追求与审美自觉。实景拍摄、自然光照、运动镜头、非职业演员等为后来巴赞的长镜头理论提供了物质支持。在《罗》中,除神父与皮娜外全部为非职业演员扮演。这些技法的意义在于不仅发挥了电影的照相本性,还挖掘了电影的时空潜力。电影艺术形式革命推动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在内容与思想上的深入。

  展示细节是真实电影美学的重要表现手段。影片一开始便通过一系列丰富的细节展现出二战后期人民生活的真实状态。神父即将出门,德国士兵闯入,对神父掏出一支枪,就在观众紧张之时峰回路转,士兵取出弹壳里的介绍信,观众方知其是弃暗投明的勇士。这说明法西斯已经众叛亲离。而在抢面包事件中,神父不得不放弃操守参与其中,警察也回归普通生产者的身份,反映出失业、贫困、饥饿、疾病、死亡正严重威胁普通百姓的生存。

  维斯康蒂认为,“新现实主义首先是一个内容问题。”评论家萨尼则说,“只有把新现实主义理解为一些艺术家表现意大利人民生活与精神面貌的一个总运动,才能真正明确新现实主义的含义。”这些电影虽然反映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却揭示了千百万意大利人民的共同经历与集体经验。

  大英百科全书对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题材作了具体分析,指出其主要表现了人类对于生存的四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1,反对战争及入侵带来的政治混乱;

  2,反对饥饿;

  3,反对贫困与失业造成的困境;

  4,反对家庭解体和堕落。

  对比好莱坞对于梦的描绘,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强调不公平的社会结构以及扭曲的人际关系。新现实主义电影一般只提出问题而不给出解答,人们面临的困境都未能得以摆脱。而对民族集体经验的书写,对幸福诺言的表达,对英雄形象的塑造使得《罗》在记录历史的同时带有神话因素。

  好莱坞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叙事——意义生产机制,不露痕迹地把现代社会的尖锐矛盾简约成可理解的二元对立形态,运用缝合体系等一系列的编码机制(如对切镜头)虚幻消除矛盾对立来为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提供同样虚幻的出路,将现代社会的文化内涵融于神话的圆形封闭式结构中,因而使观众寄托着统一与平衡的令人欣慰的渺茫希望,具有了神话的性质。虽然这一梦幻性叙事机制一直受到现实主义人士的攻击,但不可否认它建立在观众观看心理的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百年好莱坞长盛不衰也验证了这一点。

  司汤达说,艺术应给人们带来幸福的诺言,应使人们看到美好生活的前景,在苦难的特殊年代固然需要使人保持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但给人幸福诺言同样不可或缺。因此二战前后及经济危机时好莱坞电影能迅速占领全球市场。《罗》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并没有排斥好莱坞的叙事方式和意义生产方式,其鲜明的倾向性仍然使得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在片尾,目睹神父被枪决的孩子们相互扶持,悲愤地走向远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