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转手之恋》观后感10篇
《运转手之恋》是一部由张华坤 / 陈以文执导,宫泽理惠 / 屈中恒 / 太保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年电影《运转手之恋》曾在台湾票房赢得前十名的,讲述了台北底层人物的故事,是一部轰动台湾的搞笑影片,在第37届金马奖上获得评审团大奖、最佳男配角两项大奖。该片充满了奇想、创意与轻松的喜剧风格,由宫泽理惠、屈中恒、戴立忍、蔡灿得、唐从圣等主演,张华坤、陈以文执导。日本知名演员宫泽理惠的参与和台湾本土艺人“全明星”阵仗是电影中演员的两大特色。 影片主角苏大全由长了一张老实脸的屈中恒扮演,他和他最忠实的伙伴——一辆被叫做“阿弟”的出租车——展开了一段奇妙之旅,通过生活中很小的角色来反映世间百态。很多行业的从业者可以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千奇百怪的事,比如售货员、比如服务生,比如这部片子里的运转手(计程车司机)。一个普通的计程车司机,一年大约会跑上7万公里,跟上万个人打过交道。正如我们在影片开头看到的,什么样的乘客都有。有怀疑自己丈夫不忠的怨妇,撞见长辈奸情的小朋友,自以为是的歌星,到处踅摸春药的青男,勾引司机的中妇……自然,也有举刀拿枪欲抢车抢钱的大盗。见得多了,自然也就见怪不怪,慢慢就形成了达观的处事态度,遇乱不惊,从容应对。阿甘(《阿甘正传》)他妈曾经告诉他: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儿。人生,有时候也像永远在路上的一部计程车,谁能想到下一个乘客会是谁?谁能预知下一秒将会发生什么事?既可能遇上抢钱夺车的鸳鸯大盗,也可能无巧不巧地重新拿回自己的爱车,但是,下一秒,也许又会栽进水沟里……福兮祸兮,谁又能料得清楚呢?料不得,参不透,又停不下,怎么办?往前开便是!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车祸”,车行 门前的岔路口是事故多发地段,几乎每天都有车祸发生,车行的人只用听觉就能把事故经过、责任复原个八九不离十。再惨烈的场景看久了也会麻木,所以,再严重的车祸也不能让他们抬一下眼皮,所以捧起脑浆像捧起一块豆花儿那样随 意。所以,死死生生的大事在他们眼里却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本来嘛,生命、生或死都是一种偶然,你把它看得比天还大,该来的一样会来,该走的一样会走,不如坦然面对。影片结尾,主人公出了车祸等待救援的时候,想到了可能的后果。也许,自己会带着一身重伤蹒跚着回到家,家里人自然也不会有过多的惊讶,多看几眼皱皱眉头也就是了,就像看到小妹一次次做试验出意外那样正常;也许,自己伤重而死,那么许多年后妻子孩子看到自己的照片时,也只有淡淡的惆怅而已。无论发生什么,生活一样会继续。 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生的一部分。活着就要快乐,就应该珍惜生命,就应该像这这部电影一样充满笑点。当然死亡和灾难有时候不可避免,当它们来临时也应该坦然处之,这是我看这部电影的最大感触。
《运转手之恋》观后感(二):运转手之恋《THE CABBIE》
日期:2001年7月15日
运转手(taxi driver)之恋说爱情吗?恋「物」还是恋「人」…透过一个特别家庭的普通生活模式,去看这个复杂的世界,或根本就是在探讨〝人生〞这个历久不衰的课题(从另一个角度再Zoom近一点看,这个家庭很特别吗?还是这个复杂的世界令这个家庭看起来不简单?爱情在这里反而变成了故事支线)。
整套电影由开始到完结都风格一致,既轻松又风趣惹笑。说故事手法…是主角Voice Over「正正式式的在跟你说故事」,跟观众预先交代人物关系、背景、事件、心态等,预早为剧情发展布下伏线,加强了真实感,使人看得投入。手法有交叉剪接、插叙、快镜(主角VO说到明要〝fast forward〞那种)、超现实都用得适当,十分风趣幽默──尤以大厦倒塌,大风吹走美女衣物最为深刻,将男主角拥有自己出租车后的兴奋心情表露无遗;同时强烈地展示了男性视车为妻之情意结,与车子的亲密关系。
因为主角一家四口住在十字路段、交通黑点旁边,所以对见惯的严重交通意外都毫不恐慌,可说视作等闲(目睹交通意外已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份、人生要遇上的一部份事件)。最后,男主角也因遇到车祸而生死未卜(结局留空了。好!如主角死亡即会破坏全套电影的轻松气氛(可是官方资料表示:年轻司机苏大全,用自己的生命讲了一个轻松的故事。)这里正好呼应故事主人翁也只是别人人生的一部份(不排除会有目击者看到主角的交通意外),没有什么大不了,生有时、死有时;他们也只是普通不过的人,只是家人有所谓特别的兴趣和从事特别的职业,还有特别的经历罢了。指出人生处事态度:从不同角度去看同一件事情都可以以平常心去面对,因为世上不只你一个,受了苦不要自怨自艾,好的不要过份骄傲。
乘客上了出租车后,沿途看的风景多的是:有好的、有坏的,最后自主地选择要下车的地点(当然也有禁区的)。司机载客,遇着许多不同类型的客人,听尽许多不同的故事:有动听的也有出人意表的。象征两者都是相似的人生模型,只是配件不同。乘客登上车后便会与陌生的司机(不认识自己的人)讲自己的秘密,种种车子上的小片段尤如生命遇上的事情撮要;车子停下也有生命完结的意境。
片中还提及一种无自信、神经质及既被动又冲动的恋爱态度(将一般恋爱程序扩大)。是词穷…不是。岂能用这么少的形容词去解释爱情呢?只要是〝情〞,就不容易说清。男主角不去爱,因为认为自己没那么幸运会遇上要爱的真正对象。后来,遇上了心目中的女神;不顾一切,疯狂地死缠烂打…却又不对女神说明原委,竟气得她忍不住要主动的问〝是否要追求?〞。这样以退为进的追女桥段,也可作借错…但最好先确定对方是否受得起这样的〝疲劳轰炸〞。
多一句也要说,很久没见的男配角太保实在演得好。
《运转手之恋》观后感(三):无论发生什么 生活一样会继续
在20xx年电影《运转手之恋》曾在台湾票房赢得前十名的,讲述了台北底层人物的故事,是一部轰动台湾的搞笑影片,在第37届金马奖上获得评审团大奖、最佳男配角两项大奖。该片充满了奇想、创意与轻松的喜剧风格,由宫泽理惠、屈中恒、戴立忍、蔡灿得、唐从圣等主演,张华坤、陈以文执导。日本知名演员宫泽理惠的参与和台湾本土艺人“全明星”阵仗是电影中演员的两大特色。 影片主角苏大全由长了一张老实脸的屈中恒扮演,他和他最忠实的伙伴——一辆被叫做“阿弟”的出租车——展开了一段奇妙之旅,通过生活中很小的角色来反映世间百态。很多行业的从业者可以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千奇百怪的事,比如售货员、比如服务生,比如这部片子里的运转手(计程车司机)。一个普通的计程车司机,一年大约会跑上7万公里,跟上万个人打过交道。正如我们在影片开头看到的,什么样的乘客都有。有怀疑自己丈夫不忠的怨妇,撞见长辈奸情的小朋友,自以为是的歌星,到处踅摸春药的青男,勾引司机的中妇……自然,也有举刀拿枪欲抢车抢钱的大盗。见得多了,自然也就见怪不怪,慢慢就形成了达观的处事态度,遇 乱不惊,从容应对。阿甘(《阿甘正传》)他妈曾经告诉他: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儿。人生,有时候也像永远在路上的一部计程车,谁能想到下一个乘客会是谁?谁能预知下一秒将会发生什么事?既可能遇上抢钱夺车的鸳鸯大盗,也可能无巧不巧地重新拿回自己的爱车,但是,下一秒,也许又会栽进水沟里……福兮祸兮,谁又能料得清楚呢?料不得,参不透,又停不下,怎么办?往前开便是! 运转手之恋的剧情是这样的:苏大全的父亲苏周,20岁时就开始开计程车,他辛辛苦苦地熬了xx年,终于做了一家拥有20部计程车的车行老板,但他仍然每天要开3小时的计程车,开车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大全的母亲游希子是位法医,每天都要与尸体打交道,由于她从事的这项工作,在她年轻时,很多仰慕她的人都对她敬而远之。唯独爱她的苏周能够接受她的工作,并与她共同生活,结婚生子。 大全的妹妹酷爱调配化学试剂,化学小爆炸经常在家里发生。父母非常担心女儿因此而嫁不出去,但是她结识了一位化工博士,两人情投意合,终于踏上了结婚的殿堂。总算了却了父母的一件心事。 苏大全因没有遇到心怡的女孩,而向父母宣布不结婚。父母听后着急万分,父亲苏周见人便不停地念叨此事。他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从多方开导大全,希望大全能够改变婚姻观念。母亲也为此分心,一具 尸体竟解剖了两次。她要大全留下精子,以便日后培育试管孙子??大全为父母的所作所为深感烦恼,开车时精力不能集中,经常违反交通规则。这天执勤的女交警庄静文拦住大全的计程车开罚单。大全对静文一见钟情,认定静文就是自己未来的妻子。为了能够见到静文,大全托父亲去交通局找到静文的值勤表,从此大全不断地利用违章而出现在静文面前。开始静文不为所动,但日久天长她不得不面对现实。一天,大全再次故意在静文面前违章,静文一边气愤地不断用登记本打大全,一边问他是否喜欢自己,要大全表态。于是他们的恋爱就如此戏剧化地开始了,当大全把美丽大方的静文带到父母面前时,他们深感意外、措手不及,然而他们还是兴高采烈,热情地招待了静文,他们的热情款待令静文感到万分尴尬??不久大全和静文喜结良缘,很快他们的儿子也出世了,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 这部电影的喜剧特征是它受欢迎的主要原因,观看整部电影,不难发现其中的笑点很多。首先是车行里各种各样的计程车司机,苏家车行里有各种各样的司机。一位司机技术极差,逢出车必撞。一次载客后小心翼翼龟行,乘客小心翼翼地发问:“您可以再开快一点儿吗?”仍是龟行,乘客再问。终于,龟行中的汽车以令人目瞪口呆的慢速直直撞上正前方几十米处一根桥墩。一位司机最忙。正吃着盒饭,上来两位客人,他饭不停口点火开车。一手抓筷子,一手兼抓饭 盒及方向盘,中间还抽空接了一通移动电话。两位客人在后座瑟缩,他打着哈哈:“你们不爱说话哦。”然后是苏大全的小妹,迷恋各种化学试剂,因为喜欢做实验,所以家里经常发生爆炸,自制的汽车润滑剂,车刚开车去就熄火了,还有就是她结识了一位化工博士,两个人幸福的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最后也是片中最大的笑点就是违章追女仔了。苏大全对女交警庄静文一见钟情后,不敢对她开口表白,他妈妈告诉她:“你想追一个女孩子,就得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为给她留下深刻印象,他频频在庄负责的路段违章。庄一次偶然对他说:“给你这样的人开罚单是我的乐趣”,从此,让庄开罚单就成了苏大全的乐趣。天天违章,苏大全接的罚单一摞摞,庄对他的企图有所察觉。一天,苏大全在她的路段违章,她视而不见,想任其自灭,可苏大全在高速公路两个路口上来回绕行、压线、调头、抢道,终于逼得庄忍无可忍,气疯了般地拿违章登记本打苏,并且??开罚单。只不过,这一次,她还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原本只要爱车不要美人的他,最后终于赢得美人的芳心。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车祸”,车行 门前的岔路口是事故多发地段,几乎每天都有车祸发生,车行的人只用听觉就能把事故经过、责任复原个八九不离十。再惨烈的场景看久了也会麻木,所以,再严重的车祸也不能让他们抬一下眼皮,所以捧起脑浆像捧起一块豆花儿那样随 意。所以,死死生生的大事在他们眼里却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本来嘛,生命、生或死都是一种偶然,你把它看得比天还大,该来的一样会来,该走的一样会走,不如坦然面对。影片结尾,主人公出了车祸等待救援的时候,想到了可能的后果。也许,自己会带着一身重伤蹒跚着回到家,家里人自然也不会有过多的惊讶,多看几眼皱皱眉头也就是了,就像看到小妹一次次做试验出意外那样正常;也许,自己伤重而死,那么许多年后妻子孩子看到自己的照片时,也只有淡淡的惆怅而已。无论发生什么,生活一样会继续。 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生的一部分。活着就要快乐,就应该珍惜生命,就应该像这这部电影一样充满笑点。当然死亡和灾难有时候不可避免,当它们来临时也应该坦然处之,这是我看这部电影的最大感触。
《运转手之恋》观后感(四):关于生活,关于死亡
《运转手之恋》在台湾电影逐渐复苏时期被推向市场,之所以广受欢迎,首先得益于剧本的轻巧微妙和刻画人物的万花筒式效果。它的故事本身无甚新意,运用的又是主人公旁白解说的拙劣手法,但导演陈以文显然不满足于单一直线叙事,而是将各段拆解开来,用独白将之串联,比起前作《果酱》之模仿昆汀《低俗小说》的刻意而为,《运转手之恋》更为得心应手。看这部别具风格的小品,很容易被它年轻的节奏所感染,就好像在明朗的午后读一册薄薄的小书,无比惬意爽快。在这种微小的格局之下,我们并不能参悟到什么大义,反而会觉得在陈以文这一代台湾导演手里,影像中的历史厚重感已经趋于解体。《运转手之恋》一上来就在调侃死亡,解剖刀下的人体、车祸后的脑浆、车轮下的尸块,好像都可以成为足份的喜剧筹码,却丝毫不令人反感。然而这部导演的野心当然不仅仅限于取悦于人,它黯然得有些突兀的结尾恰恰使影片更有余甘——或许整部电影都可以看作是男主人公大全在车祸后那一瞬间在脑海里完成的某种闪回,看惯生生死死的他终于在这一刻真正面对着久违的死神。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即使终将葬身于三岔路的车祸现场,总要直面死亡,生活还是会继续;正如大全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车子阿弟一样,从不会累倒、从不说自己走不动了,就算看穿人生必然的归宿,也同样满怀纵使徒劳的希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走完余下的征程。
《运转手之恋》观后感(五):运转手之恋
昨天下班去了“新动”,那里已经有美国甜姐梅格瑞恩首次全裸演出的《裸体切割》的UNRATED版,据看过者称“梅格还是以前的形象可人,在本片里的她苍老粗糙,脱比不脱更难看,一下颠覆了她在影迷心目中的美丽形象,让人感到惋惜。”
老板很亲切,在我翻碟片的时候没有打搅我,终于买到“运转手之恋”。价格和品种都很对胃口,这年头能撞到合眼缘的店几率太低了,而且那些店的夭折下场都很唏嘘,比如每天下班要经过的“茵茵”就摇身一变,成了一间失败的摄影沙龙工作室。
临走和年轻的老板聊了片子,我希望他能多进些演唱会的DVD,我期待着下次能去大肆搜刮一番。转回来“运转手之恋”,结局是“白玉老虎”和“沉睡的森林”式的,但是小品般的剧情很精彩,比如回忆“我的法医妈妈的恋爱史”,“阿亮的糟糕开车事件”,“女友上门大家围绕车祸交谈融洽的故事”,“抢车鸳鸯大盗反被人抢的黑吃黑”,“第一次送孕妇违章上医院”,印象颇深的还有那些“客人”的奇怪言行,其实换了“运转手”们,一定会觉得那是再亲切而熟悉不过的场景,每一段兜兜转转的路,“运转手”们都不会觉得枯燥,只因为有了每一位不同的你,就是不同的一路风景。
这个世界有着千奇百怪的恋爱。为了一见钟情的恋爱,值得一次一次的被罚单,甚至为了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借解剖的人头一用,太绝了,喷饭的一段运转手之恋。现在充斥着太多的苦戏和无厘头,而那些能让人会心一笑的故事可遇不可求,与当年“贵花田”悔婚时候相比较越来越苗条的“宫泽理惠”挂头牌,我有点不服,明明是“屈中恒”的独角戏嘛,瞧瞧,名气的余毒多深啊!
或许我们有时会厌倦每天重复的生活,有没有察觉每一节不再重复的片段,曾经有过的幸福,都是一段一段的。
http://www.blogcn.com/user3/welleschan/blog/1130366.html
《运转手之恋》观后感(六):《运转手之恋》
搜索宫泽里惠的电影时,偶然遇到的。好看!喜欢!
很多行业的从业者可以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千奇百怪的事,比如售货员、比如服务生,比如这部片子里的运转手(计程车司机)。一个普通的计程车司机,一年大约会跑上7万公里,跟上万个人打过交道。正如我们在影片开头看到的,什么样的乘客都有。有怀疑自己丈夫不忠的怨妇,撞见长辈奸情的小朋友,自以为是的歌星,到处踅摸春药的青男,勾引司机的中妇……自然,也有举刀拿枪欲抢车抢钱的大盗。见得多了,自然也就见怪不怪,慢慢就形成了达观的处事态度,遇乱不惊,从容应对。阿甘(《阿甘正传》)他妈曾经告诉他: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儿。人生,有时候也像永远在路上的一部计程车,谁能想到下一个乘客会是谁?谁能预知下一秒将会发生什么事?既可能遇上抢钱夺车的鸳鸯大盗,也可能无巧不巧地重新拿回自己的爱车,但是,下一秒,也许又会栽进水沟里……福兮祸兮,谁又能料得清楚呢?料不得,参不透,又停不下,怎么办?往前开便是!
对人对事如此,对人生亦如此。主人公是个开计程车的,在父亲(老计程车司机、车行老板)开的计程车车行里做事,门前的岔路口是事故多发地段,几乎每天都有车祸发生,车行的人只用听觉就能把事故经过、责任复原个八九不离十。再惨烈的场景看久了也会麻木,所以,再严重的车祸也不能让他们抬一下眼皮,所以捧起脑浆像捧起一块豆花儿那样随意。母亲是个法医,解剖完尸体又能从容地去菜场买肉,而且还会以自己的专业眼光对肉的新鲜程度品评一番。他们讨论着泡在药水里的人头标本是否新长了胡子,就像在讨论自家菜地的韭菜是否又长高了一样平静。所以,死死生生的大事在他们眼里却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本来嘛,生命、生或死都是一种偶然,你把它看得比天还大,该来的一样会来,该走的一样会走,不如坦然面对。影片结尾,主人公出了车祸等待救援的时候,想到了可能的后果。也许,自己会带着一身重伤蹒跚着回到家,家里人自然也不会有过多的惊讶,多看几眼皱皱眉头也就是了,就像看到小妹一次次做试验出意外那样正常;也许,自己伤重而死,那么许多年后妻子孩子看到自己的照片时,也只有淡淡的惆怅而已。无论发生什么,生活一样会继续。
勘透世间百态,参破人生大秘的人,是否就会颓废和玩世不恭呢?不会的,强说愁的永远是雾中的少年。主人公从小就看惯生生死死,可自己认为值得追求的一样会认真努力。比如,自己喜欢开车,就要把车子开好,不能让人家笑话;比如,真遇到自己动心的女孩就不能放过,哪怕自己是司机对方是交警,死缠烂打也要追到手。
“中国哲学家是一个睁着一只眼睛做梦的人,是一个用爱及温和的嘲讽来观察人生的人,是一个把他的玩世主义和慈和的宽容心混合起来的人,是一个有时由梦中醒来,有时又睡了过去的,在梦中比在醒时更觉得生气蓬勃,因而在他清醒的生活中放进了梦意的人。他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看穿了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和他自己的努力的徒然,可是还保留着充分的现实感去走完人生的道路。他很少幻灭,因为他没有虚幻的憧憬,很少失望,因为他从来没有怀着过度的希望。他的精神就是这样解放了的。”
林语堂这段话在说中国的哲学家,我以为也在说着普通的中国人。
《运转手之恋》观后感(七):奇遇和前半生
昨晚看了三个电影,
是《德州巴黎》《运转手之恋》《钢琴别恋》。
《德州巴黎》是写剧本的时候看的,
就是调节一下心情。
半看半不看,听音乐而已。
偶尔看一眼的时候,都为文德斯心惊。
《运转手之恋》是一个台湾电影。
说起来,我蛮喜欢台湾电影,但是近几年,除了大师,几乎都看不见了。
这部是旧电影了,挺有意思。
我尤其喜欢那个结尾,特别愕然,戛然而止。
整部电影的喜剧色彩,顿时变了调。
从头到尾,细节都那么出彩,每一个人物,即便和故事毫无关系,
也都好玩得很……
好玩,对电影其实很重要。
而且,就在这种好玩里面,也有当时台湾社会现实的成分。
有讽刺和变形,也都是温情脉脉的。
故事的主线,总是不断的被打断。
主线是一个晚上的奇遇。
其他的东西是一个司机的半生。
看的时候会一直注意,编剧是怎么是怎么把两条线弄到一起去的并且那么自然呢?
编剧不断使用小标题,岔开了话题。
(唉,职业病啊……)
另外一点我挺吃惊的,
就是这电影其实只是2000年的,但散发的陈旧气息,总让我觉得觉得是八九十年代的作品。
想想看,2000年也有《一一》,却感觉那么精确而现代……
《运转手之恋》观后感(八):运转手之恋
电影的名字叫运转手之恋,故事是开始在一个夜晚的,一个普通司机的一晚,四个场景把苏大全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四件事串联起来。我的家人,我的车技,我的恋爱和我的车。当那个陌生的男人把枪指着大全的时候,大全是十分淡定的,从小习惯了死亡,车祸,爆炸,家人从事和爱好的东西都和死亡有着某种联系,死亡的主题也在整部影片中贯穿。开放性的结局也让人纠结于主人公是否死了,其实一切生死都是如此的无常,阿弟的第一次出车是遇到一个孕妇,并在车上生产了,这是生的开始,新生命的诞生是阿弟车程的初始,那么结局呢?
和就叙事结构看电影的名字仿佛是片面的,当然,运转手之恋不仅是指大全和妻子的偶然相遇相恋的纯情故事,大全和车的恋爱也是一条暗线,人车合一的境界。
电影的镜头很有特点,故意强化镜头的存在感,是不是还有主人公和观影者的假设的对话,电影在告诉你,我在讲故事,这样的处理效果也十分明显。
台湾的电影很多都是这样的小人物题材,小温馨,小感动还有默默的大道理,大大的人生悲哀。
《运转手之恋》观后感(九):最后的最后呢
男主的妈说的没错,泡妞的开始必须要让别人对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以前在加气站工作过,反正的士司机没几个好东西,他们觉得自己地位高尚吗,瞧不起加气的。
至于泡上交警,天方夜谭,为什么???没有一个的士司机会这么干,在大陆,这样是会吊销驾照的,而且,一般长的像AV女优的也不会去当执勤交警。
话说回来,老爸是的士公司的老板,老妈是法医。MINI土豪范畴的,泡个把公务员不是问题的。
我觉得男主不会死,车是通人性的,你对它好,它就会保护你的,我也是有车的人,我懂这一点。
2012 年,宫泽理惠离婚。
《运转手之恋》观后感(十):运转手之恋
《运转手之恋》,运转手是日本语中对出租车司机的称呼,所以看片名也知道内容是什么了。
这在当年是一部颇受瞩目的片子,因为里面有宫泽理惠。我对她的演技不与置评,只是看到她嘴角那颗熟悉的小黑痣,让我又想起了很久以前她拍的那部《电梯女郎》……
让我有印象的台词是屈中恒刚开始的时候跟他父母宣布说不结婚的理由。他说他觉得没有女孩会喜欢他,而且他也从没有遇到到他喜欢的女孩,而不喜欢的人他是不会跟她结婚的,就算当时喜欢结了婚,将来也会变成不喜欢离婚的。有点拗口,但其实说的挺有道理,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没有结婚的打算。不过最后他遇到了宫泽,并在看到她的第一眼就放弃了自己的不婚主张。我也会有那么戏剧性的一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