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UN-GO》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UN-GO》经典影评10篇

2018-02-05 21: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UN-GO》经典影评10篇

  《UN-GO》是一部由水岛精二执导,胜地凉 / 丰崎爱生 / 山本希望主演的一部动画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UN-GO》影评(一):但是,人也会追求正义

  《un-go》的结局,海胜很诚恳地对新十郎说:如果世界上的人都是圣人贤者,那么所有的争端都会消失,人与人之间也可以互相理解了,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一点点,一点点地进步。

  这种想法实在是很周全的。他并不否定需要进步的事实,只是认为在险恶的现实中不能采取过于理想化的做法,哪怕有所欺骗,美丽的结局才最重要

  真是“成年人”的世界观。

  能让一个算是反面角色人物说出这样的话,《un-go》的剧本已经足够完美了,但是在我看来,结城新十郎所说的话才是这片子让人着迷的关键

  “人会堕落,但是人也会追求正义。”

  我很佩服不会把作品思想完全寄托在揭露社会黑暗面上的作者,因为这才是对真正生活的描写。

  生活肯定是不完美甚至是丑陋的,有的时候真理和正义会在一些地方绝迹,甚至会让人产生一种“世界上可能没有正义这种东西”的错觉。

  然而那又怎么样呢?人类虽然会堕落,但是人类也会去追求正义,在这种自相矛盾人性淤泥之中,不是绽放出了美丽的文明花朵吗?

  而秉承着这种理念的新十郎,尽管从动画中看来几乎所有的行动失败了,但新十郎是青年,只要没有死,总有一天会赢得胜利

  动画最后一集大部分场景都是黑夜,但是最后一幕是在白天,废弃的家园被重建,人与人也在试图互相理解。风守望向天空,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海胜想得到的一切新十郎都得到了。

  而且没有跟任何人妥协。

  漂亮的胜利。

  《UN-GO》影评(二):我们在哪里错过了UNGO

  在这个以卖萌卖腐卖基友卖画风的年代,还能看到这么环环相扣的诚意之作真该感谢骨头社啊!

  前两集略显不知所谓,尤其第一集那个不温不火的小案件,肯定让很多人不屑:切,这种把戏其它推理动画里见多了!再加上本作各种元素不讨巧,无论声优还是画风都遭人诟病,导致很多人在前期就弃番了。

  但是,无论是三集之后风守登场,六集战争观的探讨,七集的承上启下,八集的峰回路转,十集的万念俱灰还是十一级的伏线回收……真心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啊!

  本作是以坂口安吾的捕物帖为原本,在保持原作案件和人物风貌的同时,将时代设定为近未来(原案完成于60年代)。坂口安吾是战后颓废代表,其文多含一种具侵略性的阴郁格调,并常常带有对战争、人类的思考,动画中那些看似莫名其妙沉重对白有很大部分是从安吾的思想中摘取而来,特别是最后一集因果口中说着的:人类啊,活下去,堕落吧!正是坂口安吾在《盛开的樱花林下》一文的写作中提过的主张。所以如果将本片视作单纯的推理或侦探片自然感觉十分别扭。

  再谈谈推理部分。很多人吐槽说这动画的推理“只说结果,没有推导”,该论断大概源于“因果”这个角色的特殊能力:凡受她质问的人,只能说出惟一的真相。前两集后期都出现相同的审问画面,这给人一种“尼玛是不是遇到个案子直接交给因果问问就搞定了”的错觉。但你们没发现在因果询问之前,新十郎其实已经详细地说出了自己猜测的嫌疑人和推导过程。因果只是“锦上添花”地辅助侦探得到最终结论而已。这和柯南里面最后犯人往地上一跪(响萨克斯),淡定地笑着说“没错,是我杀了他/她。”有何区别。何况看到后面(其实也就是从人工智能案件开始),推理和伏线无处不在,在此为了给想看这片的同好们留个悬念不能详细列出,但你可以发现:最终话的解密关键竟然来自前几话,一些无关紧要的物件则是致命的暗示……最后,凶手倒还真是有些意外。

  画风上,如果你是真心看不惯这种竹竿般的人体我也无话可说,不过个人是觉得动画的人物和背景的确是用心制作了,细节上也有亮点:像发布消息的开放式广场,和罗马音乐广场神似;海胜鳞六面前的全息屏幕和拖拽效果处理不错;而第二集宅男们排队的情景更是写实。人物造型上,女猪、风守都挺萌的。在一部本就不是卖色卖肉的片子里,你还能指望神马?(何况中段女猪好歹也是给了个出浴的福利的。)

  另外小提一下,这片的OP和ED都很有感觉。(个人更喜欢ED。)

  十月开始陆续追了几个番,目前觉得UNGO是最值得回味和思考的一部,绝对值得一看(而且十一话也不是很多吧?)。

  《UN-GO》影评(三):真相背后的真相

  大半夜的,刚看完十一集。

  于是简单地来讲一下我对这部动画的看法

  交代一下自我背景。。吾辈完全没有看过原作,仅仅是动画党。

  然而看完第一集的时候,我有点无语....大家都懂的,虽然拖沓但是已成经典的一走哪死哪的柯南君,站在那笑而不语都能秒了一大片侦探系列呐。UN-GO立场不会太微妙了么。

  看完第二集的时候,吾辈感觉膝盖中了一箭....真是弱爆了......吾辈一开始完全把这当侦探片了......

  既然已经不作为侦探片在看,剧情什么的我也不想说什么,只是有一点我一定要讲一下,就是每次新十郎解开迷题,找到凶手,说出“真相”之后,往往这个“真相”的背后还有一个“真相”。

  换句话说,就是每次新十郎说出的真相根本就不是真相,只是那会是让最多人能接受的,让最多人受益的一个结果。

  最后一集最是明显

  这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呢?是想说真相往往伤人,说出来流血流泪的不如找个彼此都能接受的借口,然后让大家都能安安心心的活下去?

  也许吧,这不也正回应了11话因果所说的“人类啊,活下去,堕落吧!”

  真心喜欢这部作品,很多地方都是引人深思的。

  《UN-GO》影评(四):这才是UN-GO的真正剧情

  海胜在日本战争的时候遇到了当时年轻科学家大光头和苍月升(原型版),三个志趣相投的人马上成为了好基友,于是三人暗中密谋着一个庞大的计划

  海胜这边筹备着太阳能发电计划来消灭国界,他家那些豪华超越时代的电子设备就是光头那边提供的;

  光头则筹备着木星基地和高达相关的事情

  苍月升这边则在搞超级人工智能,为了实现还将部分技术泄露出去,于是就有了风守他们的人工智能技术……

  结果,

  海胜的太阳能发电计划果然消灭了大部分国界,让地球只剩下最后的三大组织

  光头则筹建了天人和设计出高达;

  苍月升则完成了Veda,其中有部分数据还是来自于风守……

  公元2307年,在AEU的一次新机体演示中,一台来历不明、称之为高达(Gundam)的机体从天而降…………

  《UN-GO》影评(五):温故知新——从UN-GO到超人幻想

  作者:mjn

  10月《Concrete Revolutio超人幻想》已经开播了,这部发布时就获得了很多的瞩目,一方面是骨头社的原创作品基本上都是情怀大作:题材和人物设计上并不直接讨好观众,但是本身制作都是用心的,齐聚各种大手原画,符合骨头社精神——“赚钱不赚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浪的过程”;另一方面水岛精二、会川升和骨头社的组合,在2011年做出了《UN-GO》这部典型骨头味、叫好不叫座的作品。

  虽然说是改编自《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但是经过会川升的大量改写重构,其实和原作的剧情关系已经几乎已经没有了,可以算是完全原创的作品。

  如果说《超人幻想》是描述一个 保护他人的超人 需要他人来保护 的世界的话,那么《UN-GO》就是描述一个 排除超自然的侦探推理世界 闯入了超自然现象故事主角结城新十郎和他的助手利用超自然和推理去解决一个又一个案件。

  暴风雨般的剧情——一两集组成一个案件,一个案件可以看作是一个单独的单元剧,单个案件但是信息极大,全程就如暴风雨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叙述速度极快,大多数观众绝对是跟不上主角思路的,或者说作为推理剧,观众的思维全程是被演出脚本带着走,最后BGM——《光》响起,结城新十郎把所有线索串联起来,找出真犯人,享受那种记忆中的碎片拼在一起瞬间顿开的快感就行了。

  管他是严格的推理剧还是表现战后社会的社会剧,作为一部爽片《UN-GO》无疑是满分了。

  推荐观看顺序:《UN-GO》是分成11集的TV动画和一集剧场版前传《UN-GO episode: 0 因果论》,在日本是TV动画在2011年10月13日首播,而剧场版在2011年11月19日才上映,也就是说TV动画放到第四集第五集的时候前传剧场版才公开

  所以从头补这片的方式是先看TV动画,看了几集后再去看剧场版,看完剧场版再继续看TV,这是最推荐的观看方式。此外一定要在第七集之前看了剧场版,否则第八集之后的剧情可能看不懂。不建议看完TV后看剧场版,也不建议看完剧场版后看TV版。

  如果单独评论的话,剧场版的整体质量最高的,过去和现在双线穿插叙事,互相埋伏笔,同时推进,最后谜团一起解开,完全是经过精雕细琢过的构成,双线叙述的典范。

  另外片中的亮点还有中期出场,但是人气非常高的角色:佐佐风守。担当声优松本まりか主业不是配音,所以配得有点业余僵硬,不过和角色本身属性是高度契合,不得不说是歪打正着。

  此外TV版的ED由铃木典光一人作画(并未记名),曾经受到非常高的评价

  这次的超人幻想ED仍然由铃木典光负责,好不好就由看官自己决定了。

  《UN-GO》影评(六):亮点与缺点并存,快节奏市场下的良心

  ungo一直在bili上看的,记得第一话后就一直在被吐槽推理弱爆了然后大家三话后纷纷弃番。

  其实我们都膝盖中箭了啊……

  在死神小学生依然屹立不倒的日子里,我们似乎都有着这样一种固定思维:侦探做主角的片子一定要有神乎其神但符合逻辑的犯罪手法,而主角的任务就是解开它们,顺便摩擦出点基情、X情,XX情来调剂气氛

  具有复杂度和逻辑性的谜题,这是本格推理的重点,同样也是现在最被广为接受以及承认的一种模式

  相对的,也存在这样一个被称为“社会派”的派别。如名字所说的那样,它们的重点在于追查犯罪者的犯罪动机背后的社会原因,以及探讨在作品背景下人们所存在的精神、情感缺失。

  明显的,ungo属于后者。

  动画一直着重讲述着战后人们的心态以及对战争的看法,这点在那三个女囚身上尤为明显。而也是从这两话开始,更多的人意识到这部动画真正的重点所在

  “为了活下去,必须堕落”

  这是动画的原著以及动画本身所要表达的中心

  战争打破了生活中一切虚假与掩饰,从而使人们有了能够面对自己最根本的欲望。坂口安吾所谓的“堕落”既是指回归人类最原本的姿态,而新十郎所追查的“真相”,我认为也就是这个。

  另一个让我眼前一亮的观点是别天王的设定。起初一直因为别天王是神这种烂大街的设定,而最后指出其实是言灵。

  “当权者将”胜利““神风“等言灵伪装成神,送去了战场。为了将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变成事实呈现给我们看。”

  神是人类精神寄托的产物,用的太妙了。

  在这个萌片当道的市场下,能选择这种题材不得不说骨头真是个好股。

  再来说说推理部分。

  相对我们常见的本格派而言,ungo的推理复杂度简直朴素的跟早餐摊卖包子大爷一样让人一点惊喜都没有。但它贵在没有逻辑上的错误以及最后所有剧情、伏笔都串了起来并有一个不错的收尾,这一点在看多了虎头蛇尾的动画后真心让人眼前一亮。

  推理部分被吐槽最厉害的两点就是因果的存在以及犯人的犯罪动机。“被问问题必须回答”这个设定被过多的关注,加上弹幕整体导向也让大部分忽略了“只能问一个”和问问题之前新十郎的推理过程。可以说新十郎除了生气会偷拿公共财物外还是尽职尽责的做了个好侦探。而后者,我个人认为罪犯们的犯罪动机都根源于整部动画的中心思想,也就是“堕落”。当自己最根本的诉求被剥夺而无法活下去后,他们选择了夺回。而这一点的表象展现就是冲动杀人以及一些原因很莫名的犯罪理由

  另外有意思的是,作者本人对于杀人娱乐文学似乎持有一定的嘲讽态度。这一点从动画里孝哥的萌系双马尾的小说家所说的话便能看出。

  最后来说说缺点。

  ungo的优点很明显,而缺点同样明显,那就是剧情太赶导致展开不够

  片子的重点在于提出观点,并给予观众一定的探讨空间。而一个观点的提出需要足够的文字,在动画中是时间,来叙述,来深入看者内心。很可惜的是前面的单元剧形式并没有很清晰的展现出来,而到终于有些苗头的时候就完结了。

  虽然在看完后能够翻回来理解之前所发生的事情,但暂且不说能静下心看完的人有多少,这种做法难道不有点类似脑补么?让对方去脑补自己的观点,难道不是很奇怪的做法么?

  魍魉之匣也是类似作品,但用了13话来讲一个案件。如果ungo能做成半年番我觉得会比现在更好,毕竟战后这种背景下的人类心理对于和平年年代生人来说还是需要更详细描写来加强理解的。

  综上,UN-Go真心值得推。人物各有萌点,声优不错,作画精致,伏笔潜藏在画面及声音中以及有思考价值。在这个越来越快餐式的市场下能做这种动画实在让人佩服。当然,它话术少也好补。

  另:新十郎是我有印象的主角里唯一一个满嘴大道理还能被别人嘴炮到郁闷并且会被正太和萝莉推到和调戏(误)的主角……

  《UN-GO》影评(七):最後,沒有人知道答案(含因果論劇透)

  如果不是staff的信者,會有多少人從第一話開始追完這部片呢?

  個人對這片是又愛又恨,感想有褒貶兩個極端=__=

  開始吐槽之前先例行掃下盲

  關於「UN-GO」:TVA本片,全11話。關於片名的意義,到目前為止製作組方面(監督腳本人設)都沒有給出直接明確的解釋。logo上的標音是「アンゴ」,從發音來看可以是安吾、暗號、暗合…或者我是經常叫它“暗溝”=__,=

  最明瞭的當然是“安吾”,原因不言而喻,但是從劇內容來看坂口安吾提供了角色原案但是所有的角色並有和小說有太多的重合相似之處,雖然每一話都有標明的根據某篇某章改編但其實何來“改編”一說?近未來的設定背景下所有的人物性格和關係都是重新塑造的,只有一些坂口寫在議論文字中的觀念思想是保留下來的。既然劇情與小說不搭邊那麼“安吾”是一種思想或思維方式的代名詞嗎,然,一部片子的名字取自其思想內涵…貌似也沒什麼問題……

  “暗號”或者“暗合”,源自坂口的同名小說也符合這片迷幻的風格。

  另有一說是保留英文字母“UN-GO”的拼寫,前綴「UN-」表否定,那麼ungo就是駐步不前或者無法前行,聯繫到OP歌名「how to go」也是挺值得玩味的(是說這種牽強的英語語法解釋大丈夫嗎…

  還有就是一些英語黨們的發散性思維了,比如un-going alone啦之類的將片名理解為縮寫。(這種就請大家自由的創造吧,你們非要UNK我也管不著)

  最普遍的三種名稱是UN-GO、暗號和安吾,在我看來無非是普通、文藝和2B的差別,迎合豆瓣現在的用戶群推薦“安吾”的譯名,嗯。

  關於「因果論」:全稱為「UN-GO episode0 因果論」,TVA的前傳,相當於兩話TVA長度45分鐘左右,在動畫播出第7、8話(小說家即入獄篇)的時候于日本劇場放在夜場播出,本來是兩周限定的後來有加映安可場,另外在23號六本木的UN-GO all night場中隨TVA本篇一起劇場放映。

  關於「因果日記」:官網不定期更新的Q版捏他搞笑小劇場,全10回,將作為特典分別收錄在因果論和TVA的4卷BD/DVD中。內容嘛,基本和本篇關係不大。

  所以,【「UN-GO」「因果論」「因果日記」這三者其實就是本篇、前傳、番外的不同東西,譯名卻被某些fansub搞得這麼混亂是怎樣。】豆瓣這裡的名稱也不對。

  ---------------------------------------------------------

  接下來才是正題…

  從聲控角度上來說並沒有太大亮點:門外漢的棒讀正好適應新十郎的角色特性;因果的選角與當時釘宮挑戰鎧甲是一樣的道理;敢情miyu快變成精分角色御用了orz;kaji的入選不是水島欽點的,而這頻繁的卡機率實在是……不過他配不良是沒設問題啦,同理用於海勝麟六;阿姆羅同學念戰爭論還愉快嗎;虎山刑警看好你,快來賣萌;最後留給萌王風守,不似人間之聲的效果和蒼穹fafner裡的的真矢真是異曲同工之妙啊,全劇下來擔當旁觀者的這種角色反到比較能讓觀眾對其移入感情吧。

  先褒

  神棍的劇本和思想。每一話應用的原著捏他考據可以參考這邊:UNGO引用元一覧 http://arisugawa.cocolog-nifty.com/alice/files/ungo1.xls (登場人物·用語、台詞)

  個人也有查過,不過還是上面的xls比較詳細而且帶青空文庫的原文連接。個人考據版在這:http://www.douban.com/note/179755973/

  我心中精彩故事的標準是:能夠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講好一個完整的故事,當然情節必須有趣。個人的偏好是近未來SF系設定,並且一定要有比較完整的空架世界觀。顯然,UN-GO是完全命中我的這些要求的。故事設定在距今大約20年以後的未來,世界觀是剛剛迎來戰爭結束后百廢待興的日本。這個動盪的時代是很好的故事舞臺,一個能很好用現代方式解讀安吾思想的舞臺。純粹是猜測,會川先生的原主旨並非是將安吾提出來警示現代,而是想通過安吾的思考來解讀當下、反省現實。而新十郎並非是安吾的化身,這個角色身上應該帶有比安吾更先進的某些思考。相對的,吞噬人類真實姿態的因果才更像安吾思想的體現者吧。

  【以下涉及因果論劇透,請注意】另外不用指望因果論能解決TVA里的所有疑問了,它只是個前傳…不過因果和新十郞的契約條件和因果提問吃御靈的緣由這兩個問題都是能解決的。

  「敗戰偵探」結城新十郎,因果論初期里不過是個區區的普通角色,和所有懷揣夢想和希望的年輕人一樣,甚至因為孤兒的關係帶有一點點的中二。但是自從他遇上了由子和因果一切就變了。TVA最終話我們知道新十郞真正的願望是由子。因為由子曾在因果襲擊事件中對他說過“不想讓別人決定真實的自己(なにが本当かは他人に決めさせない)”,因為不想讓別人看到真實的自己所以由子選擇了自盡。誰都有不想讓人知道的一面,梨江第一話中對新十郞說的「美麗的事物就應該給它美麗的結局」也曾在墮落論中提及。正是由子的死讓新十郞決定要一直去探索真實,揭露這個世上無盡的謊言。而每次都烙下彌天大謊的海勝麟六則又是一個奇特的存在。真實與謊言都有其各自的價值,比起為真相煩惱還不如一無所知來的輕鬆,安吾的「余之申辯(余はベンメイす)」中也指出過這一點:“真理が地上に実在し、真理が地上に行はれる時には、人間はすでに人間ではないですよ。”真理無處不在但同時又一無所在的終極矛盾猶如兩股交錯盤旋上升的螺旋,可以無情無盡的延續下去。最終話照應了第一話的許多細節甚至臺詞都是一模一樣的一個腔調,新十郞和海勝間的對立關係看似毫無變化其實何嘗不是繞了一圈后回到原點,矛盾的無限和循環性。現實需要謊言但一定有像新十郎一樣不得不去追求真實的人。

  表面上一直是謊言勝于真實的狀態(三次元也是如此),所以才是「敗戰偵探」嘛。「墮落論」里有這麼一句:败戦の表情はただの堕落にすぎない。(戰敗的表情只是墮落而已)而結城自甘為「敗戰偵探」的理由也是處以其中:只有通過墮落才能獲得救贖反抗既定的命運,在眾人信服海勝的推理、被虛偽真實愚弄的時候,自己的「墮落」便是這戰敗的表情。衍生并墮落,最終人類皆如此。片中有暗示了正是因為人類的虛偽和謊言而饗祀了貪食人類「真實」的惡魔,諸如因果。別天王本是封印和壓制因果的存在,但在最後依然敗給因果。這強烈的無(反)神論主張個人看來很是汗顏。還有一種理解是「別天王」=「別天皇」,而安吾恰好是反對天皇制的,所以……咳咳,不談國事罷。

  UN-GO的意義在於讓觀眾不在糾結于最終結果而是過程。最後boss速水的案內在前兩話中就有處處暗示,比如假海勝和速水一個調子的黑衣,再比如撲倒因果時有個快速的鏡頭轉向自動販賣機後的人影正是速水,那個販賣機還是顯眼的大紅色= =......是否進入佳境暫且不說,憑藉引人入勝的劇情調動觀者的思考,拋出了諸多影射現代的社會人文問題但沒有一一給出答案,就這樣帶著所有的懸念和觀眾的疑問完結,這樣的處理手法不可不說是一大突破吧。想要答案嗎?自己去找吧。

  接下來寫的都是黑= =。

  我並不反感拋質問最終不交代答案的手法,但在劇情推進上這片子的處理實在不能叫我滿意。不少人說最後幾話串起了前幾話埋下的伏筆,但是所謂「伏筆」的根據何在呢?在我看來整個故事的推進無非是抽掉關鍵情節然後不斷拋煙霧彈混淆思路,給出一堆似模像樣好像是「伏筆」的東西最後挑選了其中幾個串起來繼續講故事,這樣的手法是不是叫投機取巧呢。不是很懂本格推理,但我敢說這片肯定不是推理劇,主角所謂的推理和gosick里一樣就是猜對和猜錯的問題。有誰敢說已經完全理解了之前所有案件的始末呢?(特別是前幾個案子的作案動機啊,太費解了有木有……這可是人命啊,像第五話的作案動機到底是怎樣啊喂!理解不能orz……)

  說起作案動機,又有新問題出來給我黑了。像第1話那樣的動機完全是借搬墮落論的思想,這種不諧世事文學上的理論有多少人能理解能認同啊。不知道會川先生是先編故事還是為了原著某些段子再編出故事來的,如果是後者那就真的太投機了。就是我之前就說過:堅持與觀眾為敵的邪道,故弄玄虛與欲蓋彌彰的最終形態,不顧牽強附會為了深化主旨抄小說移植論點思想也不願把故事講得直白一點……簡單來說就是很裝B=____,=(抄小說還不是一整句抄完,一般都抄中間一段,這就叫斷章取義啊親!)

  (另外私人感情上不能接受最終話的收尾方式,我不知道最後一話的製作上出了什麽問題但硬傷太明顯了:背景省錢;不自然且有偷懶嫌疑的過多靜止幀;甚至爲了放靜態畫面讓部份音軌和畫面切換的配合上都顯得違和。最後的收尾並沒有給人大起大落感實在不像水島干出來的風格;以及……莉江怎麼不黑!居然不黑!當了十一話的花瓶最後居然不黑真可惡!……當然都是個人一廂情願,別太較真)

  暫時也就想到這麼多,以後想到再補充。最後還是寫在簡評上的那些話:如果想用現代的說明方式詮釋坂口的思想是腳本一意孤行的主張,那麼我實在不能理解。故事本身通過設定和矛盾的建築有足夠的深度和質感,過分搬套應用原著只會顯得投機和弄暈觀眾,如果原來意圖是挖掘動畫的可能性,讓動畫不是看過一遍就作罷的東西,那這種處理無可厚非。

  那麼但願這是像動畫可能性發出的一次挑戰吧,而且在我看來這挑戰的結果還是差強人意的(←勉強讓人滿意!不是讓人很不滿意的意思啊親!)

  《UN-GO》影评(八):为什么没有弃

  开头几集真的非常平淡,几个案子都是小学生水平,没有特殊的必须追下去的主线,一度看完后我都问自己,为什么还要追?无解,下星期时间到我还是会看,大概是觉得ED很好听?

  到中段的时候,故事开始有起色,不止起色。(还是不要剧透的好)之前铺垫的人物性格也好,大背景时代也好,连莫名其妙的法律都是必不可少的推进故事的起伏和高潮,那时已经完全没想过弃了。

  真正让我觉得异常妖冶的是最后一集,没有看到最后的人的评价都是残缺的,尽管UNGO并不是惊世骇俗的大作,但是总体透着日系推理的风格,所谓正义的争论,侦探的执着。就谜题来说,属于可以一看,逻辑没有大问题。

  我个人认为没有弃是最棒的选择。

  《UN-GO》影评(九):活着,并堕落下去

  这季看完un-go,再次印证了一个事实:骨头社出品,大多精品。兴致勃勃的在豆瓣上标注已看,顺便看看评分和评论时,心又凉了。没错,一眼望去又是满屏幕的“看不懂”“这么破片子,弃了”“不浪费时间了”云云。无奈之余只得感叹现在追番的人越来越没耐心,越来越肤浅。

  当初也是由于强大的staff和推理主题而开始决定追的。看了第一话的绝大部分后也感觉这所谓的推理过于粗糙,心中热度也随之下降。但是在第一话的最后,男主甩下一句“不过这与我无关,我只是活着并堕落下去而已”并扬长而去,ed奇妙的旋律飘起时,我才发现本片的精神所在。最终果然没令我失望,在以后每周的un-go最后,每每听到ed之时,都能因“谎言”和“真实”之间的矛盾、以及被最终扯出的残酷、堕落而在胸中泛起一种奇妙的畅快。

  尚未追番时便了解到,un-go是根据坂口安吾的《明治开化安吾捕物贴》改变的,而在第一话终了之时男主的那句台词敲击心房后,便迫不及待的百度了一下坂口安吾和无赖派文学,也多亏于此,让我在后来的观看中更能理解本片的主旨。首先不得不说明的是,不能从严格意义上把本片当做推理片来看。我承认,本作在推理方面算不上细致入微,虽然男主的推理过程中有很多的伏笔和线索,但是不仔细看的话的确会认为整个过程显得“水到渠成”,缺少证据堆砌的细腻。但是我认为本作的重点并不在于案件的推理,而在于描写人性,感叹社会。上文提到,本作是根据无赖派代表作家坂口安吾的作品改编的,无赖派,尤其是坂口安吾的写作精神,出自其知名作品《堕落论》的一句话可以很好的概括“活下去吧,堕落下去吧”。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剧中多次出现“堕落”的原因。无赖派是日本二战后兴起的文学流派,在价值观混乱的当时,其作家的作品大多充满颓废、阴郁,其塑造的人物也多具有无赖特质。虽然本作的改编对象是安吾的推理作品,但是也充斥这无赖派的味道。男主角虽然是揭露事情真相的名侦探,但是每次事件的解决都以海胜麟六虚伪的推理对外公布。从结果上看,在海胜麟六的推理下,事件能有完满的解决,各方面人物似乎得到了最理想的结局。但是这都是建立在虚伪和谎言上的。而男主角揭示的真相,却都是那么露骨、凄惨、悲伤。即使是在几个事件看似完满解决后,却也能牵出残酷的真相。这些都暗合着无赖派的精神,人的本质就是追求欲望,无法改变,改变的终究只是皮毛。为了活下去,要堕落。男主角和海胜麟六每次的针锋相对,就是本质堕落和表面美好的鲜明对照,而人,终究只能堕落。“我只是来破坏美丽的事物”,之所以如此,正式因为美丽的事物都只是虚无的表象,真相永远不会尽如人意。剧中一个个事件,一段段富含深意的对白,都是对无赖派精神的献礼。在本剧的中期,男主也险些因为阴谋而推导出错误的真相酿成惨剧,并因此前进的脚步多了几分犹疑,但最终让没有放弃“追寻美丽的事物”,凸显着堕落才是唯一的救赎。只有很好的理解堕落在剧中的分量,才能更好的观赏本剧。

  另外,在第七、八话中关于战争观的讨论也为本片的思维饱满度锦上添花,不仅让剧中世界观的设定更具意义,也传达了对于战争的“堕落派解释”。此外第五话中的三勇士,似也可以在二战中的日本中找到映射。剧情之余,配乐、分镜也都可圈可点。这一切的一切,都将本剧捧上毫无疑问的佳作之列。

  美丽的事物都是表象,人会堕落,活着,并堕落下去吧!

  《UN-GO》影评(十):有超能力的侦探是不是侦探

  不消说,我看这部动画的原因肯定是冲着侦探元素而来,享受那破案的过程。本以为主角是凭借出色的推理来找出真相,可惜真相是找出来了,用的却是超能力。在现实里的话这样固然好,省时省力又准确,只是对于观众来说,20分钟一个案件还要开挂,在观赏性方面就不爽了

  《因果日记》的前几集全是同一个模板,犯人最后都是迫于无奈才犯下罪行,相当于缩水版柯南。第二集倒是值回票价,夜长姬的歌曲有几首都很好听,所以对动漫质量感到不满的话,去把原声碟弄回家吧。当然,最棒的那首官方竟然只提供清唱版,听起来没有动画里那激动的感觉

  作为只有11集的动画,前面非常奢侈地模板了几集后才依依不舍地变成2集甚至3集一个案件,并互相联系,有连贯性。直到别天王出现后,案件开始变得非常复杂,不过幻觉这个概念把人搞到昏头转向的,字幕都要看不过来了,更不用说参与推理。即使如此,动画还是变得好看起来了

  总体评分:7.1/10.0(后面虽然精彩,但由于浪费了几集在模板案件上面,限制了发挥)

  娱乐指数:5.5/10.0(开挂破案娱乐性没多少,主要靠后面两个大案撑场)

  回味指数:1.0/10.0(缺点太明显,记不住它的好)

  男主在最后的表现非常糟糕,大概被不少人骂了,尤其是一直针对海胜,当然不排除他有加入大量个人感情,毕竟海胜一直掩盖真相。但觉得主要还是动画的表现导致的问题

  首先,为什么他听到海胜出现在两个地方就一口咬定他利用了别天王呢。确实,他们收走别天王后又让她跑掉了,这让人觉得是有预谋的,想自己独占。其次,就权力来说,能独占别天王的也就只有海胜,即使这样,海胜还是缺了一个动机,他不追求名利,又为何要消灭对手?名望那么高的他根本不怕别人中伤。这方面的话,议员表示海胜有可能怕能源国有化导致自己毫无收入,虽然说服力仍然不怎么足够,但考虑到海胜一贯的隐瞒做法,男主受这个主观情绪影响而作出针对海胜的做法也可以理解,不过直接让喜欢自己的人去指证亲生父亲,就真是难以原谅了

  至于因果,还是没搞清楚到底小孩状态是男还是女啊,字幕组用的是“他”。风守戏份也不是很多,但他们俩平时相处的时候还蛮温馨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