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铁蹄下的村庄》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铁蹄下的村庄》的影评10篇

2018-02-22 21: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铁蹄下的村庄》的影评10篇

  《铁蹄下的村庄》是一部由乔治·迪里蒂执导,Greta Zuccheri Montanari / 克劳迪奥·卡萨迪奥 / 阿尔巴·罗尔瓦凯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铁蹄下的村庄》影评(一):投降后的意大利

  印象中的意大利除了跑车和时装,就是大罗马帝国残留下来的“我是欧洲之王”的过时战略心理。意大利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总是战无不败,德国竟然也愿意跟这样猪一般的队友结盟,只能说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之间有基情。黑塔利亚 呼~

  扯远了,意大利这个国家在二战中的地位比较特殊,既是战胜国又是战败国,所以在意大利人镜头感情和我们的一颗红心是不一样的。

  本片开头就是一个面容清秀的小女孩一言不发的看着周围的世界,这一点让我不禁联想到《铁皮鼓》中奥斯卡,同样是一言不发,却独

  具慧眼,冷眼看着成人世界。

  这个村子有着表面上的平静,德国兵和村民也都还算是正常生活,除了打打牙祭,调戏一下妇女,有没有太过分的事,可村民们想要干事业,却必须要获得法西斯的首肯,杀头猪也需要缴税,随着战争的深入,表面上的平静已经很难维持,抵抗组织活动频繁起来,德国在二战中爱好报复,在往日的平静瞬间被打破,村民认为我们和德国人都信奉同一个上帝,在教堂一定可以得到庇护,但在教堂中的却发生了大规模的屠杀,所幸无几。铁蹄跨过村庄,小女孩影片最后开口唱着摇篮曲,无神的看着天空。。。

  意大利广大群众的抵抗只有在小女孩的姑姑身上体现,颇具讽刺的是,她杀的这个德国兵那时正试图救她。习惯中国抗战影片的全民性,无畏性,意大利的节奏慢了些许,毕竟他们曾经敌人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消匿了反抗斗争性,一夜之间的屠杀,这也更加让人觉得憋屈,就像小女孩一样,意大利人民选择沉默,他们知晓一切,也无可奈何

  片名还可以加上一个寂静,《铁蹄下的寂静村庄》。

  《铁蹄下的村庄》影评(二):人民到底需不需要游击战

  1943年10月13日,二战出现戏剧性的一幕,与盟军签署了停战协定的意大利反戈一击,向曾经的盟友纳粹德国宣战。德意关系急转直下,意大利游击队遍地开花,除了向盟军提供情报,还频繁袭击德军,仅1944年6月到8月,德军即被游击队干掉5000人,伤者多达25000到30000人。在盟军的支援下,游击队解放了米兰、都灵等上百座城市,接受了两个德国步兵师的投降。

  游击战为二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以此为题材的影片汗牛充栋。1945年罗西里尼描述游击战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轰动世界影坛,成为新现实主义的绝佳宣言。然而,游击战带给平民的痛苦、及其战争伦理上的困境始终无可回避。1907年《海牙第四公约:陆战法规和惯例公约》禁止以背信弃义方式杀伤敌军,游击队如果没有“可从一定距离加以识别的固定明显标志”或“公开携带武器”,就不算合法的战斗人员,不受战争法的保护,被俘后不享受战俘待遇

  于情于法,谁不想堂堂正正、痛痛快快地跟敌人干一场?但在力量尚未壮大的情况下,游击队只能以平民身份为掩护,用隐匿武器等“背信弃义”的方式袭击强敌,否则无异于鸡蛋石头。敌占区的人们陷入两难选择:要么在暴政下忍辱偷生,等待盟军解放;要么违反战争法,用包括背信弃义在内的一切手段反抗法西斯。

  用镜头表现对游击战的反思,始自梅尔维尔的经典影子部队》(1969),法国城市游击战之肮脏、血腥,强烈地震撼着观众的心灵。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意大利影片《罗马大屠杀》(1973)来得更为直接:1944年3 月23日,游击队在罗马市区用路边炸弹炸死33个德军,前者并不担心遭到大规模报复:“你说德国人会屠杀人质?好,那就让他们干吧,整个罗马都会起来反对他们。”结果,纳粹按照以1还10的比例,在罗马附近的阿尔戴阿蒂纳山洞屠杀了335名人质。有观众为此发表政治严重正确评论:“那些意大利人就不该招惹德国人,人家巡逻也没碍他们什么事,炸了人家自己不也倒霉吗?”

  意大利影片《将要来的人》(2010)以蒙特索雷和马察博托大屠杀为背景,“将要来的人”一语双关:村妇孕育的胎儿,以及即将到来的德军、游击队。前者象征着希望,后者将给平静的山村带来什么?村民阿尔曼多十分反感德军:“为什么他们不在家照顾自己的土地家庭?我们已经够烦的了。”该死的德国佬竟然征收猪肉税,而今只有屁无捐,农民杀个猪就像做贼一样,这是游击队能够产生并得到民众支持原因所在

  意大利热衷于拍摄格式化的抵抗、一味歌颂爱国主义,导演吉奥吉欧•蒂利提想从不同角度审视并铭记历史。《将要来的人》不愿简单地鼓吹或质疑对暴政的反抗,而是通过阿尔曼多不愿说话的小女儿玛蒂娜的视角,展现大屠杀的前因后果。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意大利游击队的辉煌浸透着民众淋漓的鲜血。哪些是无谓的牺牲,哪些是必须付出代价,今天的我们是否具备鉴别的能力

  村民对德军尽管谈不上有什么好感双方鸡蛋和酒等农产品的买卖进行得还算融洽,有时德军还玩杂耍逗大家开心。游击队袭击德军之后,后者搜索无果,面孔青涩少年兵仍把面包切开来分给孩子们,显示出发自内心善意。“游击队中许多人的说话和穿着跟我们一样”,玛蒂娜作文里所写并非无的放矢。盟军向游击队空投物资、游击队袭击德军落单的车辆,就发生在沉默寡言的玛蒂娜的眼前。在那个对村民最为友好的少年兵被游击队处决之后,玛蒂娜非常难过,情势也骤然变得紧张起来。

  作为德军数一数二的“垃圾”部队,党卫队第16“帝国领袖”装甲掷弹兵师以名头响亮、装备精良、战绩糟糕、滥杀平民著称。为报复游击队的袭击,1944年9月29日,在党卫队二级突击队大队长雷德尔少校的指挥下,第16师在蒙特索雷和马察博托大开杀戒,至少有770名老人、妇女和小孩惨遭屠杀。躲在山上无所作为的游击队员赤手空拳向德军发起冲锋的阿尔曼多、刺杀纳粹军官的受伤少女,影片不动声色对比鲜明的镜头流淌着无尽的悲哀

  抗争从来不是问题,问题是怎样的抗争才最符合民众的利益。1865年4月,南军司令罗伯特•李将军大势已去,宁愿投降被当作战争罪犯绞死也不接受部下深入山区打游击的建议:“那等于把战争的责任推给了无辜的人民,带来的只会是无止境的争斗和血腥的屠杀。”李将军去世之后,他曾经服务过的华盛顿学院改名为华盛顿与李大学,将军的塑像也坐落在校园内。以此观之,千百年后有人吟诵“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何足为奇?(新民周刊。原题:将要来的人)

  《铁蹄下的村庄》影评(三):游击战难道不违反战争法

  南京大屠杀是一个纳粹国家对一个非纳粹国家平民的屠杀,Marzabotto massacre马尔扎博托大屠杀是一个纳粹国家对于另一个纳粹国家平民的屠杀。1944年9月29日,占领意大利的纳粹德国16SS在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博洛尼亚省的一个镇Marzabotto的一次暴行。历史演变冷战之后两国同时成为北约成员,关系紧密,又一同成为欧盟的推动者,意大利在经济上对德国仰仗,政府便对这段历史闭口不谈

  战争也罢,和平时期也罢,没有手握武器的平民始终居于最弱势,任人宰割;游击队以平民为屏障和掩护,从而把平民绑架在战争第一线,这难道不违反战争法?

  最后的最后,一个八岁的瘦弱的孩子,带着柳条框里一个小小的稚嫩婴儿孤单地坐在空无一人的农舍前。在黎明前,圆睁着眼睛,轻轻哼起歌谣,每一个音节都像在冷冷地质问和控诉,从一个纯净的童声中。战争是什么?是一小部分人生病了发疯了,全人类陪着一起疼一起治疗

  《铁蹄下的村庄》影评(四):铁蹄下的村庄:无法说出的真相

  意大利影片《将要来的人》,中文译为《铁蹄下的村庄》,是根据二战期间发生在意大利的一起真实事件改编,电影通过一个拒绝说话的小女孩之眼,揭开了意大利历史上最为血腥的一页。1944年秋天,德国纳粹在意大利博洛尼亚附近的玛扎博多,为了报复当地游击队的袭击,大开杀戒,屠杀了该村800多名村民,还杀害了附近村子里的1000村民,其中很多是妇女儿童

  不过这种骇人听闻的血腥尘封已久,恐怕多数人都不太了解,我也是看了此片后才得知这段历史的。不过只发发生过的事件,谁都无法掩盖,总有见证者的目光,追踪着这些罪恶,就如电影中的那个小女孩一样,她见到了也听到了一切,只是她闭上了嘴。导演安排的这个角色,表明了导演对于这段历史的态度:任何的历史事实都无法掩盖,任何的罪恶都有见证者,只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击者保持着沉默。

  这么一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之所以湮没于历史之中,当然与战后复杂的政治形式有关,各种政治势力的交织,让许多人都想尽快地遗忘掉这段历史,毕竟近两千条惨死的人命,会给国与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投下难以抹去的阴影。有如卡廷惨案,只有当时机成熟时,这样被强国当权者极力掩盖的真相才得以大白于天下。也如卡廷惨案一样,导演也是在惨案发生了半个多世纪后,拍摄了这样一部影片。其实旨在说明,历史就如那个哑巴小女孩一样,她不会永远沉默,她总会开口说话。

  其实,从电影的表现来看,我觉得导演认为这种惨案之所以被掩盖,并非只有政治的因素,还有其他的因素。导演在许多地方,以各种的细节给予了足够的暗示。他认为的其他因素,应该就是指的游击队。

  游击战一词来源于西班牙,现代意义上的游击战战术,最早也起源于西班牙。二战时佛朗哥在回答希特勒进入西班牙的要求时,曾提醒希魔别忘了游击队一词就来源于西班牙,如果德军进入,必将陷于西班牙人的游击战之中。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特别是二战以来的历史中,游击队作为战争中弱势一方有效的手段,在各种战争中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具有颇为正面的形象,并在许多国家蔓延开来。所谓游击队就是化兵为民,化民为兵,以平民百姓为屏障,对敌人的正规军进行骚扰、袭击,起到牵制敌军、扰乱敌军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游击队的战争说得不好听一些,就是以平民百姓为盾牌,将本与战争无关的一方也绑架在战车之上,以平民的生命为要胁,迫对方就范。

  在《铁蹄下的村庄》里,随着墨索里尼在国内的倒台,德军入侵了意大利,进入到这个离博洛尼亚不远的小村庄。外族军队的入侵,肯定会引起当地居民极大反感,也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导演也在影片中表现着村民的仇视与生活的不易,相对而言,还算相安无事,村民最少还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甚至一些德军士兵还经常私自到村里来,与村民们交流甚至玩乐,一起吃喝。德军士兵还做三明治给孩子们吃。其实,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这种所谓的敌国概念是很容易模糊的,他们需要的只是想让自己的生活照常进行。

  成立游击队也是必然,村里总有难以忍受国家被侵占的人,但游击队的建立也让这个村庄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首先德军加强了对这个地区的警戒,更多的军人更经常地来到这个村子里搜查,村民们男人躲进树林中,而老人女人与孩子到教堂之中,德军也不与他们过多地为难。然而,游击队总是要显示他们的存在,大规模的袭击不可能也不现实,于是就专逮来村里的散兵游勇。那个哑巴女孩就亲眼目睹了一个年龄上也只是个大孩子的德国士兵,被游击队抓住,让他自掘坟墓之后,将他枪决。这让小女孩震惊不已,其实这个士兵与村民的关系很好,对村民最为友善。这个小女孩肯定无法明白这一切。

  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德军野兽般的报复。德军的逻辑很简单,游击队就来自于这个村,与这个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并且这个村的村民给游击队提供了物质的帮助与庇护。如果不对这个村进行清理,肯定会给德军造成很大的被动。来报复的就不是原来还残存一丝良知的德国陆军了,而是凶残无比的党卫军。他们大开杀戒,连老人小孩及妇女都不放过。这群野兽肆虐之后,村里一片死寂,只有那个小女孩还活着,也目睹了一切暴行。有意思的是,当纳粹到处搜捕游击队并行凶之时,影片也给了游击队镜头,他们躲在山里,远观着这场屠杀,而未采取任何行动,来挽救这些因他们而丧命的无辜村民。他们存在的价值就在那个瞬间消解了,作为游击队不能保护平民的生命,他们究竟还有什么作用?难道他们存在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平民成为烈士?让更多平民的死去来证明侵略者的残暴

  战争,应该让平民走开,无论什么样的战争,都不要让平民参与其间,这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应该遵守的准则。平民不可能不受到战争的影响,他们在战争中的生活是悲苦而无助的,生活总是处于颠沛流离之中,生命如同落叶一般脆弱随风而逝。他们无法去抗拒这样的生活,也无法选择他们的生活方式。你兴我亡,历史兴替,与他们无关,他们也无从知晓,而在任何的时代任何的统治之下,他们总得缴粮纳税,而在战争中,交战的双方也总是将他们作为取得给养的对象,你来我往。平民百姓往往双方都不得罪,以期苟全性命于乱世。近世的游击战,将这些百姓亦作为了战争中的一方,搞起全民战争,甚至打起所谓的巷战,其实质就是视民众的生命如草芥,绑架平民的生命作讹诈,将平民的身体作为人肉盾牌,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铁蹄下的村庄》既展示了纳粹的残暴与野蛮,同时也隐晦地表达了对于游击战的反思,这样才让影片具有了更深刻的含义。当然,不可否认,二战之间,各国采取的游击战对于战胜法西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在战后,关于游击战更是成为一个神话,成为正义的象征,同时在更多的小国中不断地采用,因此对此的反思,很可能导致政治的不正确,因此这才是无法说出的真相。我们只能如电影中的那个小女孩一样,虽然能够发声,却对目睹到的一切,保持了沉默。

  《铁蹄下的村庄》影评(五):《铁蹄下的村庄》:寂静的歌声

  冷静地看待历史,心平气和的深刻反思。战争是地球生的病,为了少数一些人的利益,全人类跟着疼。对于曾经发生的惨剧,我们无能为力。仅希望那些有能力操控战争的人,可以懂得珍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可能是你的邻居,你的伙伴,你的亲人。他们可能在初次见面对你回眸一笑,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过援助之手。就算这些都没有,但,请想到他们同你一样,活在这个世界上,疼爱着别人也被别人疼爱着。侵略者,自私,请有一定限度。

  战争题材一直是影视作品备受关注的类型,故事种类也有史诗、英雄、感情、战争背后等多种。影片《铁蹄下的村庄》正是讲述二战背后,意大利博洛尼亚地区一个完全不具战斗力的普通村落,被德国党卫军屠杀的故事。影片透过一个8岁小女孩的视线,记录着整个事件的发展。通篇更像女孩回忆录,数十年之后回忆那段经历,一切悲痛都已刻骨铭心,不再有撕心裂肺的纷乱呐喊,不再有垂死挣扎的反抗,只听到故乡风吹树林,鲜血的悲鸣,还有那稚气低唱的歌谣声。

  影片令人感触至深的,是在铁蹄之下,那些村民依旧如常生活。也正是这平静生活中突然爆发的悲剧,更显示出其摧枯拉朽之力。玛蒂娜因上个弟弟死在自己怀里,而拒绝说话。尽管会受到同学的嘲笑,但家人依旧很爱她。油很贵,还用来为她洗头;与外界来往不便,还将最美的一块花布给她做了衣裳;同学小男生一直关心着她;村里的男女们依旧歌唱跳舞;平日德国兵也会来村庄买些东西,尽管有战争,谁又能想到如此具有毁灭性。

  危机一直也是有的,玛蒂娜看到抵抗军开始聚会,看到德国兵开始四处搜查奸细,看到常给小孩糖果的德国兵被杀死在自己挖的坑里。玛蒂娜不理解为什么会有杀戮和死亡,她只希望她的小弟弟尽快出生,好好活着。当村庄的人全不在了,爸爸妈妈都没回来,她抱着弟弟,终于在黄昏下开口清唱歌谣,她依旧不明白,什么都不明白了。

  比起《铁蹄下的村庄》,该片的英文片名又译《要来的人》更符合影片不喜不悲,不谴责不控诉的克制态度。影片以发生在1944年9月29日至10月1日之间“马察博托大屠杀”为背景,在这几天中,德国党卫军第16师先是在马察博托地区杀害了将近800人,紧接着在邻近村庄里又杀害了近千人。卫军将聚在教堂祈祷的村民赶到空地或者空屋,用机关枪和地雷进行首轮杀害,再为幸存者补上一枪。很少人逃脱。

  文|苏筱兀。

  《铁蹄下的村庄》影评(六):无人止痛-------------《铁蹄下的村庄》

  艺术以上。战争以下。

  《铁蹄下的村庄》这部电影,不是一部以常规面貌展示战争的电影,而是以一种不控诉不揭露,的态势来展示自己的内心思想的一部影片。这,可以说是一种屠杀,一种泯灭人性的屠杀。在这个周一的早上,我观看了这部影片。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一部乏善可陈的电影。生活的人们,美丽的小村。平静的湖水,安静的山峦。这就是这部电影,展现在我面前的最初的阶段。女人们在做面包,男人们在堆草垛。但是,你反过来想一下,电影不就是这样么?电影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非要突出一个所谓的大场面,所谓的劲爆,它就是在述事,就是要告诉人们生活的真谛。温馨美满是人们素来的追求。

  电影里的主人公只有八岁。在我们现在的年代,这样的孩子应该有美好的童年。应该有新衣穿,应该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去学习,去实践。。但,她却目睹了一场惨无人道的屠杀¬¬¬----这段在世界大战史上不为人知的一次屠杀。这个不愿意说话的小女孩亲眼目睹了二战的残酷(小女孩的弟弟去世,从此她选择了沉默)。直到65年后的今天,二战一直是人类历史上的伤疤。但,这次事件,包括美国在内的盟军,都选择了尘封此事。多少让人感到蹊跷。毕竟,当时的意大利属于轴心国的一员。美国选择沉默无可后非。始作俑者德国,也肯定闭口不谈。这样,这段屠杀,就成为了两边默许的牺牲品。

  战争关于平民,无疑是伤痛。镜头里的意大利乡土氛围,实在是一种对于意大利乡土生活的生动写生。故事的前半部分,要讲述的故事尽收眼底:房前屋后都设有神龛——即使生活艰苦,也要去教堂望弥撒,这就是村庄笃信上帝的真诚与淳朴民风。村子里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当一位老妇人说出了:“姑娘们都去当妓女或者女佣,就是不回家去怀孕”这样的话时,我们可以从中知道男人们都已经被充军到了战场。这就是战争留下的伤疤。女人们肩扛生活,愈发艰辛。女主角用她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这样的场景:杀猪、农忙、葬礼、课堂………….就是这样一个安静的村子,战争还是毫无保留的降临在他们的身上。人们也有了反抗——但都是无声的默笃骂。但沉默不代表许可,弱小的时候也有柔韧的同义词,正因如此,当战火屠城,全村老小差不多都被赶尽杀绝时,只有女主角从死人堆中爬起,带着这个村子唯一的希望,逃出村庄。隐喻着这个村庄的根没有毁灭。整部电影没有一丝的荷枪实弹正面对抗,有的只是将机枪的声音尽可能的降到最低,用消音效果加上完美的配乐,将场景描写的淋漓尽致。无不是一部妙笔。随点到即止,但是却韵味无穷。让人知道了战争的冷酷,也揭示了人类的冷酷一面。

  现实的生活,已经完全被和平的思想充斥着。当我们的思想一再放松,从而失去了一些真正精神层面上的东西,仅仅是为了追求物质的时候,我们是否在想一个问题:假如物质层面上的东西一下子消失,我们还剩下什么来为我们的裸着的思维遮羞呢?思维疼痛着。社会扭曲着。一切的一切都变得空洞无味。。所有的人都在追求着三个子:车子,票子,房子,却无人顾及人们真正的东西,即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应有的东西。每个人都在勾心斗角,每个人都思索着怎样将对方置于落魄。。。。远离喧嚣,当自己置身于自然的时候,人的思绪才可以回归到淳朴,回归到真实………无人止痛。这是社会造就的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