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台北故宫》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台北故宫》经典影评10篇

2018-02-26 20: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台北故宫》经典影评10篇

  《台北故宫》是一部由周兵执导,杨新 / 耿宝昌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历史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台北故宫》影评(一):没有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台北故宫》

  因为种种原因,《台北故宫》剧组最终没能进入台北故宫博物院进行拍摄。

  创作人面临着更为艰难的策划、拍摄工作,用导演周兵的话来说,就是“每一集的创作过程都是一个思考、追寻、交流的过程。”

  《再说长江》曾经让我惊讶,其实中国的纪录片人才,并不逊色于欧美地区,只是大多数人才都不愿意挤在官本位思想浓厚的CCTV,在那里,只会把艺术激情磨灭,创作的灵感丢失。

  跟《再说长江》一样,《台北故宫》的摄影都挺出色,一般述说历史的纪录片,并不需要高超炫丽的剪辑效果,但扎实稳定出色的摄影却是一定需要的,关系影片成败与否。

  《台北故宫》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制作,大型纪录片《故宫》原班人马创作。影片中贯穿着一些新闻性的东西,解说词方面比较口语化。

  《台北故宫》影评(二):故宫之台北,北京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台北故宫》安排在那么晚播放,仍然挡不住那么多人去观看,甚高的期望看到不是向往已久的珍品,网络失望之语比比是,片尾无限凄凉曲子表达了各位未见的失落忧伤

  外子在早餐时咬牙切齿的说,如果我来拍,会怎样又怎样。。。怎样呢?

  拿惯厨房油盐酱醋茶的瓶瓶罐罐去摸摸搞搞官窑御用品。。。。前两天还把那么结实的屉锅的把手扯脱了,去拿那些天价的罐罐,摔坏了呢。。。。。。。

  古人用的一个小碗,有花盆样的平的边沿,外子说,那是渣斗。。。那么精致。鱼骨头都吐不下去。我们用的是超市食品循环塑料盛器。。。。现在的生活质量,比起古人。。。时代在进步???化学塑料在发展。。。

  年年苏富比,岁岁佳士得,拍过来,买过去都是那些中国古人装东西的东西。

  去年的今日,那张往生用的缂丝陀罗尼经被,最终以6550万元的天价成交,卖家的期望值是9000万,拍得的那位如此年轻小姐眼睛那么深,像是看得到御用皇室往生者的天堂极乐。。。。御用,缂丝,陀罗尼经,净土极乐的天堂,货币还原成了纸。。。

  春节台湾游如此热门,想必一定是有那一窝蜂飞奔前往他们的圣地---台北故宫。

  想当初中国大陆对台湾开放,一定也是这样的盛况,那边的扑将过来,但是非常之有准备。。。著名作家高阳先生抵达北京故宫,是这样的场面完全不用导游,那个殿放什么,有什么,何时制造,那朝那代何时使用,典故何处,门门皆清。谁是导游呢?

  怎么隔得开呢?虽然你在那头,我还是在这头。。。。千山万水大家都看不见,遑论你台湾海峡,在哪里呢?

  《台北故宫》影评(三):根之守望,爱之延续

  在纪录片《台北故宫》里,我看到了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这是我十分喜爱作品,图中的留白让人浮想渺渺,出神入画,凝神之际,我的眼里竟然是含着泪的。后来,我试图向一位朋友描述那种感受,却难以具体。钱穆先生曾说看待本国历史须有温情和敬意,也许温情只能感受,不可言传

  台北故宫博物院(简称“台北故宫”)里,像《富春山居图》这样的古物珍品有几万件,他们九成来自清宫旧藏和遗存,是中华文化精华中的精华。为了躲避战乱,这些古物自从上世纪30年代便离开了他们的家——北京故宫,开始了三十多年的迁移流转,最后安顿在台北近郊外双溪的台北故宫。三十年对于这些历经百岁千载的古物来说,不过一叶,但却是中国最为混乱动荡的三十年,他们的颠沛流离也见证了这段岁月,每件古物都可以写出自己让人不胜唏嘘往事

  比如台北故宫馆藏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它与王氏家族的《中秋帖》、《伯远帖》是乾隆皇帝的最爱,一齐放置于故宫三希堂内。后来,另外两帖被溥仪卖到民间,而《快雪时晴帖》幸免。抗战时期,随大批故宫文物南迁,直至台北外双溪。建国后,另外两帖被中央政府购回,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从此,故宫三希便被台湾海峡分隔至今。

  据说把耳朵凑近海螺,你能听到大海波涛。当我通过屏幕看到这些古物的时候,也感受到类似的脉动。它们寂然安处在那里,泛着柔润平和光泽,这光泽是被岁月磨洗过的,时光愈久,气息愈加纯净。周遭的空间也仿佛凝滞,将千年酿造的感动沁入人的呼吸,不用去讲它们的故事,你已经感觉到也许在前世某一角落,你的生命与它们有过交汇。这是民族文化留给我们的先天直觉文明冥冥之中延续下去。

  《台北故宫》在介绍馆藏文物的同时,也讲述了那群护送故宫文物的守望者的故事。有了这些故事,故宫文物才是完整的。和古物呆久的人,是没有多少私念的,想的只是将它们保存下去,传之后代,也将故事流传下去,呵护这些古物是他们生命的主线。他们最大的心愿是将这些古物放回北平故宫,但他们终究没有想到这一别大陆,就过去了六十年。他们有遗憾,但无疑也是幸福的,一生与古物相伴,守望着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火种,有多少人有这样的福气?故宫书画专家庄严在外双溪和同事们玩曲水流觞,这让我很是羡慕,连他们的娱乐方式深深地渗透着文人飘逸味道,他们的生命已经和那些古物融在一起了。台北故宫老院长蒋复骢为自己写的挽联最是让人动容,不知道还有什么言辞比这更能真切动情地概括他们的一辈子:

  碌碌无能,一生只做一桩事,尝尽酸甜苦辣

  劳劳不惜,终岁难偷半日闲,浑忘喜怒哀乐

  故宫文物使台湾这个文化根底薄弱的岛屿变得厚重博大,也使台湾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镇。在台湾,台北故宫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必修课,也许对于孩子们,这些静处的古物和他们的距离有些遥远,但却构成了他们每个人人生故事的一部分,我们的文明在这样的过程中进行着自己的延续。让人感到新鲜的是,纪录片里也展示了台北故宫运用现代的手段宣传自己,比如拍摄时尚广告、动画片以及电影,发掘着先人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和共通。诚然,世界变化,而人对生命和母体文化的感动却是一样的。

  当我看完整部纪录片的时候,我突然发现,那些古物已经并不仅仅是一个个物件,它们是我们祖先身影,是他们对生活的应然期待,是他们对自然的本真感怀,是他们对爱和美的执着沉醉,如同历史长河携来的块块鹅卵石,记录着我们每个人对它们的感动和赞叹,让后来的人们继续把玩和回味。

  《台北故宫》影评(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一座城市的兴起,往往是激烈政治斗争的产物。紫禁城的肇建,是一个国家转折的焦点,也是明成祖对其前半生的忏悔和祷告。

  其实在1406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平之前,就已经实施了对迁都的一切准备,如以免赋税的方式采取迂回缜密的移民制度;在四川、湖南、广西等地采集大量楠木,并以1万民工和6千士兵以河运的方式运输材料。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巨大的楠木运输只有靠每一里掘井的方式开采,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备材就长达十年之久。

  建成之后的紫禁城一方面遭受着风霜雨雪等天灾的侵害,另一方面在政治格局变动中不断改造、扩张、修缮。它的诞生与发展,已经不是一个只存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实物,而是与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一脉相承的意象,凝结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更是千百年来政治斗争的见证者。1420年奉天三殿被焚毁,让明成祖开始质疑迁都决策,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纳谏措施。百余年来,紫禁城都处于一个不断被烧毁,又不断被重建的阶段,这也正和政治发展有机地契合起来。在乾隆年间,宫廷建筑、皇家园林的改扩建达到鼎盛,奠定了故宫建筑群的最终布局,从生命周期理论来看,这也是故宫从成长阶段步入成熟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后中国渐渐成为各国殖民地,文物的聚散流变以及坎坷的历史命运,是故宫渐渐由兴盛走向了衰败的标志由此可见,故宫曲折动荡的历史命运,与中国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整个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缩影。

  正因如此,在《故宫——新的历程》这一讲中,才会以1949年以后故宫的发展路程、新入藏文物的征集、故宫古建的维修等为主,揭示了故宫经历了封建王朝的皇宫和初建的故宫博物馆这两个截然不同历史身份转变过程。而这也是一个古建筑能否长久保存的关键——当一个旧时代的庞然大物想要屹立千年不倒时,必须有其特别功能价值

  正如1852年到1870年奥斯曼对巴黎城市的大改建,让很多巴黎人一想起来仍然痛心疾首。但是,“奥斯曼也从另一个意义拯救了巴黎”,假如我们放弃对古建筑的迷恋,大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历史承袭性的,正如巴黎圣母院一样,它不仅是一个被历史抛下的艺术躯壳,而是延续着千年不断的宗教活动,使得它还是它,纵使千万年也不变。而对于很多只是一味想要保持原样,纪念某段历史的建筑群体来说,保留是否就意味着能够真正地留下历史的痕迹?如今,批量的文化古迹成为大众旅游的热点,文物保护引起了人们高度的重视。

  诚然,对具有如此历史厚重感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修缮,正如2002年就开始的为期19年的大修而言,从整体到局部,从外围到內维,要怎样把握修缮的尺度也是保护文物的关键。但是,这是基于故宫已安然渡过了由一个皇家住宅的建筑向现代都市博物馆的功能转换,也就是说,对于世界文化遗产而言,要怎样将其功能延续下去,才是我们应当保护遗产的基准点。人们在一味地高呼保护历史遗迹的同时,是否应该理性地思考遗迹的后续生命?它不应该只是一个只有观赏价值的存在物,而是应该有着自己生命价值和灵魂精神的实物。如果将文化景观以旅游商品形式进行分析产品当然是有其生命周期的,我们并不能将所有的历史遗迹都保存下来,越早拆除或是改建,就越能更好地保留当时的文化内涵,要是现代人再重新拆掉巴黎的古建筑群,岂不是与历史更加南辕北辙了?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庆幸,是那些勇于在适当时候对建筑物进行改造、进而延续其生命的人,给我们留下的建筑,不仅是可以接受的,还是具有历史沿袭性的?这一观点显然是违背了正常价值观念的,人们可能会认为这是在质疑人类普遍智慧,但是,难道紧紧抓住历史的尾巴,就能真正体会到历史的含义吗?既然产品的生命周期是必然存在的,那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如何延长其成熟期以达到最大的效用,而不是站在原地不动,等着它慢慢衰退但是力不从心。其实建筑的生命和历史发展是耦合的,既然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那么建筑不也是应该有着其更迭的规律吗?现代人类的观点就是逆自然,想要抓住一切逝去的东西来证明自己的原真性,可是其中“度”的把握有谁能够揣摩正确呢?再用奥斯曼之外的现代大巴黎来看,它只是真正巴黎的一个粗糙外壳,难怪林达会说,“它并不是巴黎原有风格的延伸,而是匆匆在一个艺术精品外面,套了一个现代的箩筐”。

  同样,现代游览文化建筑的时候,又有多少人是能够深入去体会建筑的历史意义的呢?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方式,除了造成对文物无法挽回的破坏之外,难道还能期盼让人们发出对逝去历史的叩问?我想,如果是仅以游览性质存在的古建筑,是要人们能够和它进行思想对话的,是能够让人们思考引发共鸣的,这样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也真正地体现了它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承载物的价值与意义。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延长生命周期的唯一做法,就是实现其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转换,人们应该清楚地知道,一个城市在发展的时候,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台北故宫》影评(五):如果您无法访问台北故宫,看看网站,也好

  台北故宫网站,作的不差

  1.简体中文主页:

  http://www.npm.gov.tw/zh-cn/visiting/visit/hours.htm

  2.典藏精选,可以放大,清楚的看:

  http://www.npm.gov.tw/zh-cn/collection/selections_01.htm

  《台北故宫》影评(六):故宫情节

  从媒体上得知要播放这部记录大片,非常期待。第一次看到纪录片也有好听主题歌,很婉约,很古意。看第一集时,眼睛涩涩的,忍不住地想哭,那一代知识分子柔弱坚强,伴随这些文物颠沛流离了一辈子。无法想象那样的战火纷飞下,易碎的瓷器,薄脆的书画,还有那些娇贵的玉器如何飘洋过海而又安然无恙?政治是丑陋的,但文化却是干净的,虽然遗憾于我们无缘一睹国宝的真面目,但只要他们安好的存在于地球的某个角落,也是好的。

  很多国宝在书上曾见过不止一次,但听专业人士把它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确实第一次,我们并不缺少文物,但我们缺少的是对历史的传承,不仅要让小众了解历史,更要让大众为了我们的祖先们自豪。

  《台北故宫》影评(七):游记

  每次看到什么东西藏于台北故宫,心情都有点复杂。向往已久之后终于去了。当然也只是看到一部分的展品,纪录片里很多国宝都不在展出中。

  建筑

  台北故宫的建筑像中山陵,中心对称,要走上一排大台阶,穿过一个牌坊,上边写着“天下为公”。粉绿色的琉璃瓦,明黄色的剪边,组合起来效果诡异。

  书画

  书画展厅里画多一些,书法比较少。

  《渔村小雪图》王诜

  王诜水墨勾皴、青绿设色的风格很特别。一直以来说《渔村小雪图》指的都是故宫那幅,台北故宫这幅从未见过。《宣和画谱》没有说《渔村小雪图》有两幅,那么台北这一幅,是怎么回事?很困惑。

  《秋山草堂图》王蒙

  山重水复,布局繁密,设色比上博的《春山读书图》绚丽明净许多,心情也跟着好起来。解索皴的树林郁郁葱葱,只是看久了有密集物体的感觉

  《仿赵伯骕后赤壁图》文徵明

  这画的来历很温暖。当时有人想要文徵明朋友的《后赤壁图》献给严嵩的儿子,文徵明担心朋友安全,就劝他给了算了,然后自己仿了一幅送给朋友算是安慰。虽说仿赵伯骕,但颜料的透明与层次感,更接近赵孟頫。不过那密集的小叶子,还是文徵明自己的风格。

  《仿古山水册页》蓝瑛

  仿古看起来有趣,一是可以猜猜仿了谁,二是看看有什么区别。远远就看到仿《春山瑞松图》那幅,米芾果然个性。再次见到仿摩诘画意,不禁感慨每一个中国画家心中都有一个王维。多么武侠的情节啊,他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中永远有他的传说。像独孤求败一样,后人只能通过其弟子瞻仰其风采。没有真迹就没有真迹吧,这种飘渺的感觉多么符合文人画一代宗师的风范。

  《画春蚕食叶》文俶

  难得见到女画家,女画家的画都很精致。叶子翠绿翠绿的,蚕很像毛毛虫,不知她画的时候怕不怕。文氏六代诗词书画篆刻名家辈出,包括女的也继承家学成了画家,多么神奇的家族。

  台北故宫缺乏好的民国作品,硬放上去那么一张《西子湖》,单看还好,跟展厅中其他的一比就弱爆了。很怕作者泉下有知,回来逛一圈觉得万分惭愧,希望他想得开,能觉得荣幸。

  《富春山居图》

  这幅当然没见到。不存在失望,毕竟太宝贵了,就连浙博的《剩山图》,56年来也不过展了两回。长卷常常有传奇,《清明上河图》的传奇在于辗转飘零、几经战火、仿本无数。《千里江山图》的传奇在于作者的英年早逝。《富春山居图》的传奇在于殉葬不成一分为二,流落海峡两岸,合展都成期盼统一的象征了。长卷比起立轴来,有时间感,因为融入了作者太多心血,缓缓展开的时候,就像在展开一个人的一生。形式也很温暖,放在画案上,两个人,一个右手卷,一个左手展,奇文共欣赏。对《富春山居图》的心情,就像千里奔波求见佳人一面,奈何不可得,只能在楼下徘徊仰望一点灯火,聊以自慰。看着平面上“富春居”三个字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心情。不管见还是不见,它就在那里,来过也就问心无愧。

  瓷器

  建窑

  建窑的玉壶春瓶器型少见,油滴碗这么大也不容易,只在陕博见过一个类似的。看到建窑心情总是很复杂,因为最好的建窑都去了日本。静嘉堂被称为“碗中宇宙”的曜变天目,简直就是奇迹。

  汝窑

  台北故宫的瓷器收藏,在世界范围内如果认第二,那就没有博物馆敢认第一,主要就凭那23件汝窑。

  清代仿了一个汝窑的水仙盆,光滑莹,单看也算人间工艺的极致。但回头再看宋代的,却有不似人间的光彩,让所有对瓷器的幻想都成为现实。想到了干将莫邪以身铸剑的故事,也许是真的,若非如此,本是死的器物如何能有灵魂?这类的神奇的器物,到底集中了怎样的天时地利人和?最好的那几件汝窑,“如冰似玉”不足以形容其美,“雨过天青”差可拟之。

  对于工艺,随着科学的发展,一个时代的平均水准是可以超越的,但最高水准永远无法超越。因为工艺发展到极致就是艺术,而美是无法复制的。

  宁不知倾国与倾城,佳人难再得。

  钧窑

  每一个钧窑窑变都不一样,看到了都会觉得稀奇。月白釉蓝紫色窑变如同江上烟波与天边流霞,美不胜收。

  紫砂珐琅

  紫砂珐琅是台北故宫特有的,有种看黑人画彩妆的感觉,很萌。

  釉里红

  釉里红三足鱼纹碗真是哪里都有,不过台北故宫这个最大。

  要说当年国民党去台湾的时候,挑文物还是很有眼光的。现今拍卖,明清青花、粉彩的价格远高于两宋单色瓷,也不知是怎么培养的审美。

  青铜

  对于铭文最多的毛公鼎,猜铭文是很好玩的,但也猜不出几个,每次都认得的只有最后一句“子子孙孙永宝用”。

  雕塑

  有北魏、北齐、北周、隋的铜佛像,还有一尊大理的,很典型的小乘佛教瘦骨嶙峋的风格。

  玉器

  玉器还是汉代及以前比较有神秘感,到了后来就越发向人为的精致发展,失去了玉器作为石之精华本该具有的感通天地的力量。

  翠玉白菜也看到了,对于为什么说这东西是镇馆之宝,理解不能。小朋友们好像挺喜欢这棵白菜的,姑且算是一种亲民措施吧。

  家具

  有一个都是清代家具的厅堂,仿佛是红楼梦的场景。虽然明代家具的成就高于清代,但桌、椅、凳、榻、几、案、架这些成套的清代家具摆出来,别有一番气势。

  多宝阁里有各种玉雕、竹雕、木雕小摆件、节气牌、印章什么的,每个东西一个小隔间,一堆小东西放在一起很萌。

  古籍

  因为时间不够,就没去看。台北故宫的古籍善本主要源自清宫旧藏,好想瞻仰一下宋版书的风采。下次再说好了。

  刚建国的时候,故宫的藏品虽多,但珍贵的藏品远远少于台北故宫,“北京故宫有故宫无文物,台北故宫有文物无故宫。”过了这么多年了,由于战后文物回流和爱国人士的捐赠,故宫慢慢名副其实了。此次去台北故宫,总觉得不如之前想象的牛,一来展品要轮换,不能全看到;二来大陆有并不比台北故宫差、很多方面还更好的博物馆,就是故宫和上博,因此深感欣慰。

  台北故宫的管理人员和志愿者们态度都很好,这个大陆有差距,要学习。

  《台北故宫》影评(八):云山深处

  宋元山水画,不仔细看,是没太多好看的。远山近水,松林薄雾,江岸独钓,所有的景致免不了看着孤独寂寥。好似正应了明代张岱《湖心亭小记》中的那意境,“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而谁又能理解黄公望在七十八岁高龄做《富春山居图》的心境?蒋勋说得好,到了那个年纪,那般机遇,该看过的,该思考的,都融化在笔头一点一滴的山水里面。所以他的《富春山居图》留白很多,给后世看画的人一点想象空间。我则感慨他在七十八岁的年龄,还能用三年时间,做出这样一幅矿世奇作。“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

  能用如此生动的方式展示这样沉默而又有力的艺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赏画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情,而耐心又是往日富足如今奇缺的事物。

  配上古乐的悠扬琴声,看《溪山行旅图》在眼前一点点展现开来,山中瀑布,溪山小舟偏偏飘过,这一刻你可曾羡慕古人们能够在山中做一清梦,而不被打扰?

  :配乐非常好听,台湾学者蒋勋的讲解恰到好处。

  《台北故宫》影评(九):一种悲天悯人的关怀

  这是一部非常非常不错的记录片。如果你想对宋朝五大官窑,中国人文画等一些知识做基本的了解的话,我建议你看《台北故宫》。它的每一节根据不同的文物形式,都会有一个基础历史和脉络的梳理,是一部非常好的普及教材。因为到了年关,聚会很多,我也只是零零碎碎的看,打算等出了DVD,一定要去买一套。

  《台北故宫》的叙事调性也是非常舒服的。不是恢弘的,也不是正襟危坐的官派作风,而是很温暖很优雅的,用了春晓这样一个很温和知性的女声,向你娓娓道来台北故宫文物的辗转流离以及背后的故事。

  《台北故宫》最让我感动的,是对人,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一种真挚关爱。它说了很多很多,台北故宫文物后面人的故事。说到底,陪同台北故宫文物辗转抵达台北的,都是当时国家在历史和考古方面的学术精英,他们到台湾前从来没想到会一辈子留在那与亲人分离,他们陪着这些文物在小山村里、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一呆就是几十年,尽职尽责,而所伴随的却是骨肉分离的痛。所谓沧海一粟,一个个个体丢到时代的命运里,不过是一个过了河的卒而已,他们回不了头,也影响不了历史,更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一辈子也就这么过了。

  《台北故宫》影评(十):还是别有太多的醉翁之意

  昨天终于和老公一起看完了《台北故宫》的最后两集。

  之前在央视断断续续的也曾经看过一些,因为很感兴趣,所以索性下载了高清的系统的看一遍。对于我们这两个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深,但是又极其感兴趣的人来说,这部纪录片已经做的很好了。

  可能是出于政治的考虑,每一集都似乎想灌输观众这些国宝分割两岸的无奈,以及当初运送这些国宝的人的唏嘘人生。但是我却看到了这些人对于文化的执着和坚守。这种态度从某种意义上,已经出离了政治。面对这些或国之重器,或传世奇珍,或绝版典籍,过多的醉翁之意,多少亵渎了当年守护它们之人的那份心意。

  我想将来有机会去台湾的话,是一定要去台北故宫看看的。在没有去之前,就先看遍自己这边的。是在找回传统吗?也未必全是。似乎是在这个纷乱的世界中,找一根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支柱,让自己得以倚靠,不迷失。昔日器物的纹饰,字画的气韵,古人的观点,审美,都是让现代人明白自己本来是什么的重要参考。

  Old is new!这是台北故宫宣传片中提出的口号,感觉很实在。过去和现在总会有共通的地方,只要我们不停止追寻。至于......是不是有朝一日会重逢,器物们静静的等了那么多年,难道我们还不如这些器物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